座位自動前后移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可以在碰撞過程中減輕駕駛員受傷程度的座位自動前后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汽車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經常有汽車事故的發(fā)生。尤其是在交通擁擠的城市,汽車追尾、碰撞等事故天天都在發(fā)生。追尾是指同車道行駛的車輛尾隨而行時,后車車頭與前車車尾相撞的行為,主要由于跟進間距小于最小安全間距和駕駛員反應遲緩或制動系統(tǒng)性能不良所致。追尾、碰撞等事故發(fā)生后,人們往往都是通過保險理賠等方式來減少自己的損失。但是有的交通事故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得到理賠也不能彌補親人心靈的創(chuàng)傷。如何在交通事故中減小汽車的撞擊損失,從而進一步保護駕駛員的生命安全,這是汽車技術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0003]在現(xiàn)有的文獻中,減小汽車的撞擊損失往往都是通過加固汽車零部件來實現(xiàn)。在交通事故中,若是駕駛員的座位可以根據碰撞情況自動前后移動,則駕駛員的受傷程度可以進一步減小。在現(xiàn)在有的文獻中,還沒駕駛員座位自動控制的相關技術。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座位自動前后移動裝置,可以使駕駛員的座位可以根據碰撞情況自動前后移動。
[0005]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包括車體、發(fā)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前車輪、后車輪、車座、固定板、前支架、后支架、推拉桿、電機、線束、受力感應器,發(fā)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布置在車體的前端,前車輪、后車輪布置在車體的底殼上,固定板布置在車體的底盤上,固定板中間帶有凹槽,前支架、后支架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的凹槽內,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均與車座的下端固結在一起,電機固定在固定板的后端,推拉桿的兩端分別與后支架、電機連接在一起,受力感應器布置在車體的前罩蓋上,車座為駕駛員座,電機、受力感應器均通過線束與電子控制單元相連接。
[0006]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中,電機為步定電機,車體內的副駕駛座也可以前后移動。
[000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以使駕駛員的座位可以根據碰撞情況自動前后移動,從而進一步保護駕駛員員的生命安全。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中A-A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車體,2、發(fā)動機,3、電子控制單元,4、前車輪,5、后車輪,6、車座,7、固定板,8、前支架,9、后支架,10、推拉桿,11、電機,12、線束,13、受力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0012]實施例
[001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車體1、發(fā)動機2、電子控制單元3、前車輪4、后車輪5、車座6、固定板7、前支架8、后支架9、推拉桿10、電機11、線束12、受力感應器13,發(fā)動機2、電子控制單元3布置在車體I的前端,前車輪4、后車輪5布置在車體I的底殼上,固定板7布置在車體I的底盤上,固定板7中間帶有凹槽,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7的凹槽內,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上端均與車座6的下端固結在一起,電機11固定在固定板7的后端,推拉桿10的兩端分別與后支架9、電機11連接在一起,受力感應器13布置在車體I的前罩蓋上,車座6為駕駛員座,電機11、受力感應器13均通過線束12與電子控制單元3相連接,電機11為步定電機。
[0014]在本發(fā)明的實施過程中,當電子控制單元3通過受力感應器13監(jiān)測到車體I的前部發(fā)生碰撞時,就通過電機11拉動車座6向后移動,從而使駕駛員被動的相后移動,減少駕駛員與車體I之間的碰撞程度,從而可以有效保護駕駛員的生命安全。
【主權項】
1.一種座位自動前后移動裝置,包括車體(1)、發(fā)動機(2)、電子控制單元(3)、前車輪(4)、后車輪(5),發(fā)動機(2)、電子控制單元(3)布置在車體(I)的前端,前車輪(4)、后車輪(5)布置在車體(I)的底殼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車座¢)、固定板(7)、前支架(8)、后支架(9)、推拉桿(10)、電機(11)、線束(12)、受力感應器(13),固定板(7)布置在車體(I)的底盤上,固定板(7)中間帶有凹槽,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7)的凹槽內,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上端均與車座(6)的下端固結在一起,電機(11)固定在固定板(7)的后端,推拉桿(10)的兩端分別與后支架(9)、電機(11)連接在一起,受力感應器(13)布置在車體⑴的前罩蓋上,車座(6)為駕駛員座,電機(11)、受力感應器(13)均通過線束(12)與電子控制單元(3)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自動前后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11)為步定電機,車體(I)內的副駕駛座也可以前后移動。
【專利摘要】一種屬于汽車技術領域的座位自動前后移動裝置,包括車體、固定板、支架、推拉桿、電機、線束、受力感應器,前支架、后支架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的凹槽內,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均與車座的下端固結在一起,推拉桿的兩端分別與后支架、電機連接在一起,受力感應器布置在車體的前罩蓋上。在本發(fā)明中,當電子控制單元通過受力感應器監(jiān)測到汽車前部發(fā)生碰撞時,就通過電機把車座向后拉,從而減小駕駛員的受傷程度。本發(fā)明結構合理,設計簡單,適用于汽車碰撞減損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
【IPC分類】B60N2/427, B60N2/06, B60R21/0136
【公開號】CN105035008
【申請?zhí)枴緾N201510530604
【發(fā)明人】沈翔
【申請人】沈翔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