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冷卻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是汽車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tǒng)中既包含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的關鍵部件散熱器,又包含汽車空調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冷凝器。另外還可能帶有冷卻機油的油冷器以及配合渦輪增壓引擎使用的中冷器。目前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中常見的換熱器如平行流冷凝器、層疊式油冷器以及低溫散熱器等,由于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結構,大都為獨立的產(chǎn)品,組合布置在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中,通過多個連接結構固定安裝在汽車前端。這種連接方式,既增加了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設計的難度又占用了很大的空間。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上裝備的各種功能器件越來越多,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也日趨復雜和龐大,但是汽車內的空間始終是有限的,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同時裝備多個換熱元件但卻沒有足夠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一體式集成多個換熱器、減小換熱器占用空間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包括若干個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器芯通過分隔結構連接,所述換熱器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連通,所述管路接頭與冷卻裝置連接。
[0005]優(yōu)選地,所述換熱器器芯包括冷卻管、主片及封蓋,所述冷卻管為平行流結構,且安裝在兩側的主片上并通過封蓋固定,所有換熱器器芯的主片一體式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冷卻管為多孔扁管。
[0007]進一步地,所述分隔結構包括一對設置在相鄰兩冷卻管之間的隔片,所述隔片的兩端均與主片固接,且所述隔片與主片共同形成隔離區(qū)。
[0008]進一步地,所述隔片之間的主片上設置有隔離孔。
[0009]優(yōu)選地,所述換熱器為發(fā)動機散熱器、空調冷凝器、油冷器和中冷器中的兩種或多種。
[0010]優(yōu)選地,所述換熱器為散熱器,所述管路接頭采用普通鋁制直管形式。
[0011]優(yōu)選地,所述換熱器為油冷器,所述管路接頭采用快速接頭形式。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將若干個換熱器一體式集成,每個換熱器的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連通,所述管路接頭與冷卻裝置連接,形成多個互不影響的換熱流道,實現(xiàn)在不損失性能的情況下,在滿足空間要求的單個裝置上實現(xiàn)多個換熱器的功能,同時,省去了各個換熱器各自的固定安裝連接結構,減小了多個換熱器的占用空間,便于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附圖說明】
[0013]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分隔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所示:1、冷卻管;2、主片;3、封蓋;4、分隔結構;5、隔片;6、隔離孔;7、管路接頭;8、油冷器;9、散熱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0018]如圖I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包括若干個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器芯通過分隔結構4連接,所述換熱器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7連通,所述管路接頭7與冷卻裝置連接。
[0019]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將若干個換熱器一體式集成,每個換熱器的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7連通,所述管路接頭7與冷卻裝置連接,形成多個互不影響的換熱流道,實現(xiàn)在不損失性能的情況下,在滿足空間要求的單個裝置上實現(xiàn)多個換熱器的功能,并且降低了整個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的重量,同時,省去了各個換熱器各自的固定安裝連接結構,減小了多個換熱器的占用空間,便于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采用分隔結構4,可以避免使不同的換熱器器芯之間發(fā)生熱交換。
[0020]較佳地,所述換熱器器芯包括冷卻管I、主片2及封蓋3,所述冷卻管I為平行流結構,且安裝在兩側的主片2上并通過封蓋3固定,所有換熱器器芯的主片2—體式連接。所述冷卻管I優(yōu)選為多孔扁管。
[0021]采用上述結構,將多個換熱器器芯的冷卻管I集成在主片2上,通過分隔結構4隔開,在不影響冷卻管I各自冷卻性能的情況下,同時實現(xiàn)多個換熱器的功能,減小了多個換熱器的占有空間。采用多孔扁管的冷卻管I,以減小空氣阻力,增加傳熱面積,同時,便于迂回式排布,節(jié)省空間。
[0022]較佳地,所述分隔結構4包括一對設置在相鄰兩冷卻管I之間的隔片5,所述隔片5的兩端均與主片2固接,且所述隔片5與主片2共同形成隔離區(qū)。所述隔片5之間的主片2上設置有隔離孔6。采用這種結構,通過與大氣連通的隔離孔6進行散熱,可以避免使不同的換熱器器芯之間發(fā)生熱交換。
[0023]其中,所述換熱器為散熱器9時,所述管路接頭7采用普通鋁制直管形式。
[0024]其中,所述換熱器為油冷器8時,所述管路接頭7采用快速接頭形式。
[0025]采用上述技術,使多個換熱器通過對應的管路接頭7與冷卻裝置連通,使各個換熱器適用的冷卻液或制冷劑在換熱器和冷卻裝置之間形成循環(huán),實現(xiàn)各自冷卻系統(tǒng)的功能。
[0026]實際應用時,所述換熱器為發(fā)動機散熱器、空調冷凝器、油冷器8和中冷器中的兩種或多種。下面以換熱器分別為油冷器8和散熱器9為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3所示是由油冷器8及散熱器9組成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由全鋁制零件釬焊而成。上部為油冷器8,對應的管路接頭7為快速接頭形式,下部為散熱器9,對應的管路接頭7為普通鋁制直管形式。
[0027]汽車的發(fā)動機一般使用內燃機,為了保證內燃機的溫度適當,一般靠發(fā)動機所帶動的水栗來使冷卻液在發(fā)動機各部位強制循環(huán),冷卻液吸收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熱量并將其通過散熱器9散發(fā)到空氣中。冷卻液在散熱器9器芯內流動,空氣在散熱器9器芯外通過。熱的冷卻液由于向空氣散熱而變冷,冷空氣則因為吸收冷卻液散出的熱量而升溫,實現(xiàn)散熱器9的熱交換功能。冷卻液經(jīng)過發(fā)動機各部位后,從對應的管路接頭7進入散熱器9器芯的冷卻管I,經(jīng)過冷卻管I的迂回管路充分與空氣接觸,使熱的冷卻液降溫,最后通過另一端管路接頭7流出冷卻管I,再次進入冷卻裝置,實現(xiàn)對發(fā)動機各部位的循環(huán)冷卻。
[0028]油冷器8全稱機油冷卻器,可以起到冷卻機油的作用。同樣地,冷卻裝置中的冷卻液經(jīng)過發(fā)動機對應部位后,從對應的管路接頭7進入油冷器8器芯的冷卻管I,經(jīng)過冷卻管I的迂回管路充分與空氣接觸,使熱的冷卻液降溫,最后通過另一端的管路接頭7流出冷卻管I,再次進入冷卻裝置,實現(xiàn)對發(fā)動機對應部位機油的循環(huán)冷卻。
[0029]本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通過平行流流道分隔結構,可以實現(xiàn)在單個裝置上同時具備油冷器8和散熱器9等多種不同的換熱功能。在散熱器9和油冷器8之間通過分隔結構4連接,所述分隔結構4的隔離孔6與大氣連通,避免了散熱器9器芯和油冷器8器芯之間發(fā)生熱交換,使散熱器9和油冷器8這兩種換熱器在不損失各自換熱器性能的要求下,將兩者一體式集成在一起,減小了這兩種換熱器的占有空間,便于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主權項】
1.一種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器芯通過分隔結構連接,所述換熱器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連通,所述管路接頭與冷卻裝置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器芯包括冷卻管、主片及封蓋,所述冷卻管為平行流結構,且安裝在兩側的主片上并通過封蓋固定,所有換熱器器芯的主片一體式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管為多孔扁管。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結構包括一對設置在相鄰兩冷卻管之間的隔片,所述隔片的兩端均與主片固接,且所述隔片與主片共同形成隔離區(qū)。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之間的主片上設置有隔離孔。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為發(fā)動機散熱器、空調冷凝器、油冷器和中冷器中的兩種或多種。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為散熱器,所述管路接頭采用普通鋁制直管形式。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為油冷器,所述管路接頭采用快速接頭形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包括若干個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器芯通過分隔結構連接,所述換熱器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連通,所述管路接頭與冷卻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換熱器系統(tǒng)將若干個換熱器一體式集成,每個換熱器的器芯與對應的管路接頭連通,所述管路接頭與冷卻裝置連接,形成多個互不影響的換熱流道,實現(xiàn)在不損失性能的情況下,在滿足空間要求的單個裝置上實現(xiàn)多個換熱器的功能,減小了多個換熱器的占用空間,便于汽車前端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IPC分類】B60K11/02, B60K11/04
【公開號】CN20514950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86419
【發(fā)明人】史宇杰, 侯海炎
【申請人】上海貝洱熱系統(tǒng)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