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0002]電動汽車(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對環(huán)境影響相對傳統(tǒng)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其工作原理為: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jié)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tǒng)--驅動汽車行駛。
[000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汽車逐漸普及開來,在汽車使用過程中,由于汽車要求具有較好的密封性,因此,車門與車體的關緊后為密封連接,車門鎖自動鎖緊,如果不小心在關門的時候,將手指放在了車門與車體之間手指就會夾傷,嚴重的甚至骨折。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0005]為了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包括車門,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當車門打開的時候,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發(fā)揮啟動,車門關閉后,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
[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當車門打開的時候,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發(fā)揮啟動,車門關閉后,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滿足了客戶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車距離提示功能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光能熱風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條形紅外探測器,2-車門,1001-紅外探測器,101-太陽能電池板,201-十字型固定架,3-第一轉向氣缸,4-第二轉向氣缸,5-伸縮氣缸,6-第三轉向氣缸,7-第四轉向氣缸,8-電能轉換控制器,9-蓄電池組,10-電機,11-風扇,12-電熱棒,13-保護通風板,14-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為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門,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當車門打開的時候,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發(fā)揮啟動,車門關閉后,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當車門打開的時候,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發(fā)揮啟動,車門關閉后,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滿足了客戶的使用需求。
[0014]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包括設置在車后側標志下方的紅外探測器,所述紅外探測器與設置在車內部的語音報警器相連接,所述紅外探測器用于探測后車與本車的距離,所述語音報警器接收到所述紅外探測器發(fā)送的信號后,轉換為語音信息播報。
[0015]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模塊,所述設置模塊與所述語音報警器相連接,其用于設置報警距離。
[0016]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包括設置在車后側標志下方的紅外探測器,所述紅外探測器與設置在車內部的語音報警器相連接,所述紅外探測器用于探測后車與本車的距離,所述語音報警器接收到所述紅外探測器發(fā)送的信號后,轉換為語音信息播報,使得駕駛員可以及時了解后車的距離情況,并且根據(jù)距離情況作出,轉彎、超車等駕駛行為,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滿足了客戶的使用需求。
[0017]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還包括光能熱風機構,光能熱風機構包括光能機構和熱風機構,所述光能機構包括設置于車體頂部的可開合的窗體,所述窗體為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電能轉換控制器相連接,所述電能轉換控制器與蓄電池組相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氣缸組合機構與十字型固定架相連接,所述十字型固定架與所述車體固定連接,所述氣缸組合結構,包括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中心部位的伸縮氣缸和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邊上的第一轉向氣缸、第二轉向氣缸、第三轉向氣缸以及第四轉向氣缸,所述第一轉向氣缸、第二轉向氣缸、第三轉向氣缸以及第四轉向氣缸、伸縮氣缸的下端均與所述十字型固定架固定連接,上端均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鉸接;所述第一轉向氣缸、第二轉向氣缸、第三轉向氣缸以及第四轉向氣缸、伸縮氣缸均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熱風機構包括固定殼、電機、風扇以及電熱棒、保護通風板、葉片,所述熱風機構設置在電動車內部,所述電機固定在固定殼上,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風扇固定連接,當所述電機工作時,流動空氣從所述風扇吸進,依次經(jīng)過電熱棒、保護通風板、葉片流出,所述電機與電熱棒與所述蓄電池組相連接。
[0018]使用的時候,若想調整太陽能電池板與太陽光照射的相對角度,首先使用伸縮氣缸使得太陽能電池板升起,然后,利用四個轉向氣缸,通過調節(jié)各個轉向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的長度,來調節(jié)太陽能電池板的傾斜角度。
[0019]本實用新型中包括兩個蓄電池組,電動汽車行駛用的蓄電池以及熱風機構用的蓄電池。熱風機構用的蓄電池與熱風機構相連接。
[0020]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可通過所述PLC控制器,自動控制氣缸的伸出長度。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門,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當車門打開的時候,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發(fā)揮啟動,車門關閉后,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車后側標志下方的紅外探測器,所述紅外探測器與設置在車內部的語音報警器相連接,所述紅外探測器用于探測后車與本車的距離,所述語音報警器接收到所述紅外探測器發(fā)送的信號后,轉換為語音信息播報。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模塊,所述設置模塊與所述語音報警器相連接,其用于設置報警距離。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汽車包括光能熱風機構,所述光能熱風機構包括光能機構和熱風機構,所述光能機構包括設置于車體頂部的可開合的窗體,所述窗體為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電能轉換控制器相連接,所述電能轉換控制器與蓄電池組相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氣缸組合機構與十字型固定架相連接,所述十字型固定架與所述車體固定連接,所述氣缸組合結構,包括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中心部位的伸縮氣缸和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邊上的第一轉向氣缸、第二轉向氣缸、第三轉向氣缸以及第四轉向氣缸,所述第一轉向氣缸、第二轉向氣缸、第三轉向氣缸以及第四轉向氣缸、伸縮氣缸的下端均與所述十字型固定架固定連接,上端均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鉸接;所述第一轉向氣缸、第二轉向氣缸、第三轉向氣缸以及第四轉向氣缸、伸縮氣缸均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熱風機構包括固定殼、電機、風扇以及電熱棒、保護通風板、葉片,所述熱風機構設置在電動車內部,所述電機固定在固定殼上,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風扇固定連接,當所述電機工作時,流動空氣從所述風扇吸進,依次經(jīng)過電熱棒、保護通風板、葉片流出,所述電機與電熱棒與所述蓄電池組相連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設有防夾手功能的電動汽車,包括車門,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本實用新型,所述車門的邊框設置有沿邊框設置的條形紅外探測器,所述條形紅外探測器與控制器相連接,其開關為行程開關,當車門打開的時候,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發(fā)揮啟動,車門關閉后,行程開關控制條形紅外探測器停止工作,車門鎖與控制器連接,當檢測到車門與車體間有物體時,控制器控制車門鎖失效,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滿足了客戶的使用需求。
【IPC分類】B60R21/01, B60R16/023
【公開號】CN20534477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37874
【發(fā)明人】李東科
【申請人】天津康能車業(y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