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18638閱讀:33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控制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漏斗車是一種車體端墻向內側傾斜、車體下部裝有漏斗的鐵路貨車,主要用于裝運礦石、水泥、煤炭等散粒貨物。貨物由車體上部裝入,卸貨時采用人工控制開啟漏斗的底門,散粒貨物靠自身重力自動卸載到底坑或傳送帶上。為了提高卸貨效率,漏斗車在卸貨時處于低速行進狀態(tài)。現(xiàn)有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是在每節(jié)車輛上安裝一套氣控或液控系統(tǒng),控制底門開啟或關閉,實現(xiàn)卸貨。參考圖1,圖1為現(xiàn)有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以氣控系統(tǒng)為例,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包括儲風缸、底門控制裝置、氣缸和管路。儲風缸通過管路與氣缸連通,氣缸的活塞桿與底門連接;底門控制裝置包括一個控制拉桿Ia和手動換向閥2a,手動換向閥2a安裝在車輛的一端或車輛中部的位置,控制拉桿Ia貫通車輛橫斷面,工作人員站在車輛的一旁拉動控制拉桿Ia控制手動換向閥2a處于開門位置或者關門位置,進而控制儲風缸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運動,驅動底門打開或關閉。在進行本發(fā)明的研究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采用上述現(xiàn)有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存在如下技術缺陷:現(xiàn)有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通過操控控制拉桿Ia控制底門打開或關閉,因此在卸貨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拉動控制拉桿la,使手動換向閥2a處于開門位置,此時儲風缸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運動,打開底門;卸貨完成后,工作人員推動控制拉桿la,使手動換向閥2a處于關門位置,此時儲風缸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運動,關閉底門。由于卸貨過程中,車輛處于低速行進狀態(tài),因此工作人員必須跟隨車輛移動,在一節(jié)車廂的貨物卸載完成后然后快速返回到原始操作位置,卸載下一節(jié)車廂的貨物;或者安排兩個工作人員,一個人負責開啟底門,一個人負責關閉底門??梢钥闯?,現(xiàn)有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需要工作人員隨車輛移動,控制操作不方便、工作強度大且安全性差,如果配置兩個工作人員,則會增加勞動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操作不便、工作人員工作強度大的技術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包括四個控制盒、動力源和底門驅動裝置;其中,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一側的前后兩端部,另外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另一側的如后兩端部;且四個控制盒與動力源并聯(lián),每個控制盒均能獨立控制所述動力源驅動所述底門驅動裝置,實現(xiàn)底門的開啟或關閉。
      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源為儲風缸;所述底門驅動裝置為氣缸;該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邏輯或閥和換向閥;所述儲風缸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一入口連通;所述儲風缸與每個控制盒的控制管路連通;每個控制盒上具有開按鈕和關按鈕,所述開按鈕的控制管路通過所述邏輯或閥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二入口連通,所述換向閥的第一出口與所述氣缸的無桿腔連通;所述關按鈕的控制管路通過所述邏輯或閥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三入口連通,所述換向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氣缸的有桿腔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邏輯或閥具體為梭閥;該梭閥具有兩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源為液壓馬達或氣液馬達;所述底門驅動裝置為液壓缸。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源為電源;所述底門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本發(fā)明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在車廂的兩側的兩端安裝四個獨立并聯(lián)的控制盒,每個控制盒可以獨立控制底門驅動系統(tǒng)打開或關閉底門,因此在卸貨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完成對卸貨過程的操作控制,工作人員不用跟隨車輛移動,操作方便且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安全性。


      圖1為現(xiàn)有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2和圖3,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原理圖。如圖2和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包括四個控制盒、動力源5和底門驅動裝置4;其中,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一側的前后兩端部,另外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另一側的前后兩端部;且四個控制盒與動力源5并聯(lián),每個控制盒均能獨立控制動力源5驅動底門驅動裝置4,實現(xiàn)底門的開啟或關閉。具體地,四個控制盒具體包括第一控制盒11、第二控制盒12、第三控制盒13和第四控制盒14。第一控制盒11和第二控制盒12安裝在車廂一側的前后兩端部,第三控制盒13和第四控制盒14安裝在車廂另一側的前后兩端部。動力源5可以為儲風缸或液壓馬達或氣液馬達或電源等,底門驅動裝置4可以為氣缸或液壓缸或直線電機等。由于四個控制盒為并聯(lián)結構,四個控制盒可以獨立控制底門驅動裝置4驅動底門開啟或關閉,完成卸貨。安裝有本實施例提供的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漏斗車在卸貨時,工作人員先通過第一控制盒11控制動力源5驅動底門驅動裝置動作,將底門打開,車廂內的散粒貨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流出。在卸貨的過程中,漏斗車在緩慢行進,工作人員可以站在原地,完成卸貨后,位于車廂后端部的第二控制盒12行進至工作人員的位置,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第二控制盒12控制動力源5驅動底門驅動裝置4動作,將底門關閉。完成一節(jié)車廂的卸貨操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上述操作方式,實施下一節(jié)車廂的卸貨操作。本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在車廂的兩側的兩端設置有四個獨立并聯(lián)的控制盒,每個控制盒可以獨立控制底門驅動系統(tǒng)打開或關閉底門,因此在卸貨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完成對卸貨過程的操作控制,工作人員不用跟隨車輛移動,操作方便且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安全性。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本發(fā)明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具體可以通過氣動系統(tǒng)實現(xiàn),下面詳細說明其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動力源5為儲風缸,儲風缸與車輛的總風管7連通,通過調壓閥6調整氣壓后進入控制管路,為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提供氣動力;底門驅動裝置4為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底門連接。該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邏輯或閥和換向閥3。儲風缸與換向閥3的第一入口連通;儲風缸與每個控制盒的控制管路連通;每個控制盒上具有開按鈕和關按鈕,開按鈕的控制管路通過邏輯或閥與換向閥3的第二入口連通,換向閥3的第一出口與氣缸的無桿腔連通;關按鈕的控制管路通過邏輯或閥與換向閥3的第三入口連通,換向閥3的第二出口與氣缸的有桿腔連通。具體地,第一控制盒11安裝在車廂一側的前端部,第二控制盒12安裝在車廂同側的后端部。第三控制盒13安裝在車廂另一側的前端部,第四控制盒14安裝在同側的后端部。邏輯或閥具體包括第一邏輯或閥21、第二邏輯或閥22、第三邏輯或閥23、第四邏輯或閥24、第五邏輯或閥25和第六邏輯或閥26。邏輯或閥可以選用梭閥,該梭閥具有兩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兩個入口都可以與出口相通,但兩個入口不能相通,任何一個入口有氣信號輸入,出口都能輸出。若兩個入口都有氣信號輸入,貝1J先加入側或信號壓力高側的氣信號通過出口輸出,另一側則被堵死。換向閥3可以采用二位五通閥,具有三個入口和兩個出□。進一步地,第一控制盒11和第二控制盒12的開按鈕的控制管路分別與第二邏輯或閥22的兩個入口連通,第一控制盒11和第二控制盒12的關按鈕的控制管路與第一邏輯或閥21的兩個入口連通,第三控制盒13和第四控制盒14的開按鈕的控制管路分別與第四邏輯或閥24的兩個入口連通,第三控制盒13和第四控制盒14的關按鈕的控制管路與第三邏輯或閥23的兩個入口連通。第二邏輯或閥22和第四邏輯或閥24的出口分別與第五邏輯或閥25的兩個入口連通,第五邏輯或閥25的出口與換向閥3的第二入口連通。第一邏輯或閥21和第三邏輯或閥23的出口分別與第六邏輯或閥26的兩個入口連通,第六邏輯或閥26的出口換向閥3的第三入口連通。儲風缸與換向閥3的第一入口連通。換向閥3的第一出口與氣缸的無桿腔連通,可以控制氣缸的活塞桿伸出,進而驅動底門打開;換向閥3的第二出口與氣缸的有桿腔連通,可以控制氣缸的活塞桿收回,進而驅動底門關閉。下面具體說明本實施例提供的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
      安裝有本實施例提供的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漏斗車在卸貨時,工作人員先按動第一控制盒11的開按鈕,儲風缸內的氣體通過管路進入第二邏輯或閥22,再進入第五邏輯或閥25,再通過換向閥3的第二入口進入換向閥3,推動換向閥3運動,氣體通過換向閥3的第一出口進入氣缸的無桿腔,驅動活塞桿伸出,將底門打開,車廂內的散粒貨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流出。在卸貨的過程中,漏斗車在緩慢行進,工作人員可以站在原地,完成卸貨后,位于車廂后端部的第二控制盒12行進至工作人員的位置,工作人員按動第二控制盒12的關按鈕,儲風缸內的氣體通過管路進入第一邏輯或閥21,再進入第六邏輯或閥26,再通換向閥3的第三入口進入換向閥3,推動換向閥3運動,氣體通過換向閥3的第二出口進入氣缸的有桿腔,驅動活塞桿收回,將底門關閉。完成一節(jié)車廂的卸貨操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上述操作方式,實施下一節(jié)車廂的卸貨操作。第三控制盒13和第四控制盒14的控制原理與第一控制盒11和第二控制盒12的控制原理相同,不再贅述。從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可以看出,本實施例提供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在車廂的兩側的兩端設置有四個個獨立并聯(lián)的控制盒,每個控制盒可以獨立控制底門驅動系統(tǒng)打開或關閉底門,因此在卸貨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完成對卸貨過程的操作控制,工作人員不用跟隨車輛移動,操作方便且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安全性。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個控制盒、動力源和底門驅動裝置;其中, 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一側的前后兩端部,另外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另一側的前后兩端部;且四個控制盒與動力源并聯(lián),每個控制盒均能獨立控制所述動力源驅動所述底門驅動裝置,實現(xiàn)底門的開啟或關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為儲風缸;所述底門驅動裝置為氣缸; 該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邏輯或閥和換向閥; 所述儲風缸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一入口連通;所述儲風缸與每個控制盒的控制管路連通; 每個控制盒上具有開按鈕和關按鈕,所述開按鈕的控制管路通過所述邏輯或閥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二入口連通,所述換向閥的第一出口與所述氣缸的無桿腔連通; 所述關按鈕的控制管路通過所述邏輯或閥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三入口連通,所述換向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氣缸的有桿腔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邏輯或閥具體為梭閥;該梭閥具有兩個入口和一個出口。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為液壓馬達或氣液馬達;所述底門驅動裝置為液壓缸。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為電源;所述底門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包括四個控制盒、動力源和底門驅動裝置;其中,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一側的前后兩端部,另外兩個控制盒分別安裝在車廂另一側的前后兩端部;且四個控制盒與動力源并聯(lián),控制所述動力源驅動所述底門驅動裝置,實現(xiàn)底門的開啟或關閉。本發(fā)明提供的漏斗車底門控制系統(tǒng),在車廂的兩側的兩端安裝四個獨立并聯(lián)的控制盒,每個控制盒可以獨立控制底門驅動系統(tǒng)打開或關閉底門,因此在卸貨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完成對卸貨過程的操作控制,工作人員不用跟隨車輛移動,操作方便且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安全性。
      文檔編號B61D7/28GK103158724SQ20111040795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岳凌漢, 魏鴻亮, 何佰傳, 于雷, 楊爽 申請人: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