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承載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鐵路貨車的承載鞍。
背景技術:
貨物列車轉向架中有兩個側架,一個側架的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承載鞍組件,通過承載鞍組件與輪軸的軸承相連,也即承載鞍組件是貸物列車轉向架中連接側架與軸承的傳力組件,現(xiàn)有技術的承載鞍以側偏線接觸的方式傳力,由于接觸處受力大,承載鞍及與承載鞍配合的軸承會受力不均勻,使局部應力太大,容易發(fā)生偏載、易卡死等情況,從而影響承載鞍的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壽命長的承載鞍。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承載鞍,包括承載鞍本體,所述承載鞍本體設有內弧面和外平面,所述外平面與內弧面的頂點相切設置,所述內弧面內設有三條弧形凹槽,兩邊的弧形凹槽寬度相等,中間的弧形凹槽寬度大于兩邊的弧形凹槽的寬度,所述中間弧形凹槽內設有內凹部,所述內凹部的頂部為平面設置。進一步,在所述兩邊的弧形凹槽背面設有緩沖槽。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在中間弧形凹槽內設有內凹部,所述內凹部的頂部為平面設置,可以有效提高承載鞍與之配合的軸承受力均勻,可以延長承載鞍的使用壽命。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jù)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從內弧面向外平面觀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從向外平面內弧面觀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圖I和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其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從內弧面向外平面觀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從向外平面內弧面觀看的結構示意圖。見圖I和圖2,一種承載鞍,包括承載鞍本體I,承載鞍本體I設有內弧面2和外平面3,外平面3與內弧面2的頂點相切設置,內弧面2內設有三條弧形凹槽4,兩邊的弧形凹槽4寬度相等,中間的弧形凹槽4寬度大于兩邊的弧形凹槽的寬度,中間弧形凹槽4內設有內凹部5,內凹部5的頂部為平面6設置。[0013]在兩邊的弧形凹槽4背面設有緩沖槽7。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承載鞍,包括承載鞍本體,所述承載鞍本體設有內弧面和外平面,所述外平面與內弧面的頂點相切設置,所述內弧面內設有三條弧形凹槽,兩邊的弧形凹槽寬度相等,中間的弧形凹槽寬度大于兩邊的弧形凹槽的寬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弧形凹槽內設有內凹部,所述內凹部的頂部為平面設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承載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邊的弧形凹槽背面設有緩沖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承載鞍,包括承載鞍本體,所述承載鞍本體設有內弧面和外平面,所述外平面與內弧面的頂點相切設置,所述內弧面內設有三條弧形凹槽,兩邊的弧形凹槽寬度相等,中間的弧形凹槽寬度大于兩邊的弧形凹槽的寬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弧形凹槽內設有內凹部,所述內凹部的頂部為平面設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在中間弧形凹槽內設有內凹部,所述內凹部的頂部為平面設置,可以有效提高承載鞍與之配合的軸承受力均勻,可以延長承載鞍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1F5/50GK202743260SQ20122029573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徐強 申請人:南京永興鐵路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