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行車避震前叉的改良,特別是指一種可提高騎乘安全性及舒適性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
自行車是目前最便利,叉可減少占用空間,且符合環(huán)保需求的交通工具,因此,以自行車做為代步或中途替換的交通工具,甚至用以休閑、健身,已廣被人們接受,消費者在使用要求上,除了加強車身的結構安全外,對于騎乘操作時的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等也愈來愈重視。
許多自行車為提高騎乘的舒適性,便陸續(xù)在自行車前叉或車架上加裝有避震器,使騎乘中遇有顛簸路面時,可獲得適度避震功效,但是,當騎乘者制動剎車時,前輪受剎車器的剎止動作,騎乘者便會因慣性作用,將使避震器產生瞬間的潛降現(xiàn)象,這時人體則會隨著車體的慣性潛降作用而同步瞬間往前傾,而此一前傾得慣性動力往往極易造成翻車,如此,不僅會危及騎乘的安全性,且會降低騎乘者的騎乘舒適度,再者,其潛降動作也會影響到自行車轉彎時整體動力的順暢度。
本發(fā)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高騎乘安全性及舒適性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在自行車前輪與把手間銜設一避震前叉,該避震前叉由一上內管與一下外管穿樞而成,以達避震作用,而該前輪心軸軸設有一剎車盤,其特征在于一反潛降裝置,主要由一剎車組與一連桿組組成,借由剎車時,剎車組產生的反力帶動連桿,使原本將潛降的避震前叉,產生反制力量,使騎乘者能保持重心穩(wěn)定避免翻車,又可增加騎乘的舒適性及操控性。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該連桿組為連接在前輪心軸與避震前叉之間,由一上連桿與一下連桿樞設而成,上連桿頂端樞接在上內管的樞耳上,下連桿底端則樞接在前輪心軸處,且在下連桿桿臂與剎車盤相對處設有剎車器。
該上連桿頂端樞設在上內管的中段的樞耳上。
該上連桿頂端樞設在上內管頂端的樞耳上。
該連桿組為連接在前輪心軸與避震前叉之間,該連動桿由一上連桿、一中連桿與一下連桿依序樞設而成,上連桿頂端樞接在避震前叉的桿臂中段上,中連桿近底端處與前輪心軸軸設,下連桿底端則樞接在避震前叉的桿臂底端上,且在中連桿桿臂與剎車盤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另外,該避震前叉的避震桿一端樞設在桿臂近頂端處,另端則樞設在上連桿中段上。
該連桿組為連接在前輪心軸與避震前叉之間,前叉的避震桿一端樞設在桿臂近中段處,另端則樞設在前輪心軸處,該連動桿由一上連桿、一中連桿與一下連桿依序樞設而成,上連桿頂端樞接在避震前叉的桿臂近底端處,上連桿底端與中連桿底端則同時樞設在前輪心軸上,而下連桿底端則樞設在避震前叉底端,且在中連桿桿臂與剎車盤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即由于當制動剎車動作時,該前輪11上的剎車盤15受剎車器221的剎止動作,雖仍會使自行車10車頭產生瞬間的潛降動作,但是,本發(fā)明借由避震前叉13與前輪11間增設有連動桿20(二連桿或四連桿),使借連動桿20產生上述各種反潛降的動作,以抵消掉剎車當時或是因路面顛簸產生的潛降動作,如此,不僅可提高騎乘的安全性,更可維持騎乘者的騎乘時的舒適度,再者,該反潛降動作的產生則可避免車體震動,而不影響到自行車轉彎時的動力者。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平面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平面圖。
圖5為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之一。
圖6為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之二。
圖7為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平面圖。
圖8為本發(fā)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平面圖。
本發(fā)明圖式中的參照號數(shù)10自行車11前輪 111心軸12把手 13避震前叉131上內管132下外管
133中段 134樞耳135頂端 136樞耳137底端 138樞耳139避震桿 140下內管141上外管車 15剎車盤20、20’連動桿21、21’、21” 上連桿211、211’、211”底端212、212’、212” 頂端 22、22’、22”下連桿221、221’、221’1 剎車器222、222’、222”底端30連動桿31上連桿 311頂端312底端 313中段32中連桿 321頂端322底端 323剎車器33下連桿車331頂端332底端40連動桿41上連桿 411頂端412底端 42中連桿421頂端 422底端423剎車器 43下連桿431頂端 432底端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是在自行車10前輪11與把手12間銜設一避震前叉13,該避震前叉13由一上內管131與一下外管132穿樞而成,以達避震作用,而該前輪11心軸111軸設有一剎車盤15,其中如圖2所示,一組連動桿20,為連接在前輪11心軸111與避震前叉13的間,該連動桿20由一上連桿21與一下連桿22樞設而成,上連桿21底端211與下連桿22頂端221樞固,而上連桿21頂端212樞接在上內管131中段133的樞耳134上,下連桿22底端222則樞接在下外管132末端,而該下連桿22桿臂與剎車盤15相對處設有剎車器221。
以上所述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特征構造及其相關位置的概述。
如圖1、2所示,關于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動作情形,首先,當騎乘者在騎乘途中遇到顛簸路面而震動,且尚未制動剎車時,由于該自行車10具有避震前叉13的設計,所以,該前輪11產生的震動效應,將使自行車10避震前叉13產生瞬間的潛降動作,亦即保有避震前叉13騎乘舒適性,此時,隨著避震前叉13的震動效應,其下外管132縮入上內管131中,且該上連桿21亦隨著上內管131而向下移動,這時的連動桿20則絲毫未發(fā)揮功用。
如圖1、3所示,而當騎乘者制動剎車時,剎車器221對剎車盤15作剎止動作,此時,該剎車器221夾固在剎車盤15上,且自行車10車頭雖會產生一瞬間的潛降動作(如圖1、3的箭頭a所示),使該避震前叉13的下外管132縮入上內管131中,而產生避震功效,但是,因前輪11與避震前叉13之間設有一組連動桿20,所以,潛降動作產生的瞬間,因該下連桿22借剎車器221夾固在剎車盤15上,而前輪11仍繼續(xù)轉動,隨著前輪11的轉動,該下連桿22則產生一微幅的偏擺位移(如圖1、3的箭頭b所示)使該上連桿21則受下連桿22的偏擺位移作用而產生寸動的反潛降動作(如圖1、3的箭頭C所示),所以,即可借該反潛降的動作抵消掉上述的潛降動作,使該自行車10不僅仍具有避震效果,且更提高騎乘的安全性,使騎乘者做剎車動作時,仍可保持如騎乘中的舒適性,以及不會影響自行車轉彎動力的順暢度。
如圖4、5所示,關于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在自行車10的前輪11與把手12間設有避震前叉13,該避震前叉13由上內管131及下外管132組成,在前輪11心軸111設有剎車盤15,連動桿20’由上連桿21’、下連桿22’組成,下連桿22’近底端設有剎車器221’,以及細部連接構造皆與上述實施例的結構相同,至于不同處在該上連桿21’為一桿臂稍長的構造,且該上連桿21’頂端211’樞設在上內管131’頂端135的樞耳136上;而本實施例的動作情形,當騎乘者制動剎車時,剎車器221’對剎車盤15作剎止動作,此時,該剎車器221’夾固在剎車盤15上,且自行車10車頭雖會產生一瞬間的潛降動作(如圖4、5的箭頭a所示),使該避震前叉13的下外管132縮入上內管131中,而產生避震功效,但是,如圖6所示,因前輪11與避震前叉13之間設有一組連動桿20’,所以潛降動作產生的瞬間,因該下連桿22’借剎車器221’夾固在剎車盤15上,而前輪11仍繼續(xù)轉動,隨著前輪11的轉動,該下連桿22’則產生一微幅的偏擺位移(如圖4、6的箭頭b所示),使該上連桿21’受下連桿22的偏擺位移作用而產生寸動的反潛降動作(如圖4、6的箭頭C所示),所以,即可借該反潛降的動作抵消掉上述的潛降動作,使該自行車10不僅仍具有避震效果,且更提高騎乘的安全性,使騎乘者做剎車動作時,仍可保持如騎乘中的舒適性,以及不會影響自行車轉彎動力的順暢度。
如圖7所示,關于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在自行車10的前輪11與把手12間設有避震前叉13,以及在前輪11心軸111設有剎車盤15等構造與上述實施例的結構相同,至于不同處在該連動桿30由一上連桿31、一中連桿32與一下連桿33依序組成四連桿結構,該上連桿31頂端311樞接在避震前叉13的桿臂中段133上,上連桿31底端312則與中連桿32頂端321樞接,而中連桿32接近底端322處與前輪11心軸111軸設,中連桿32底端322則與下連桿33頂端331樞接,該下連桿33底端332則樞接在避震前叉13的桿臂底端137上,且在中連桿32桿臂上與剎車盤15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323,而該避震前叉13的避震桿139一端樞設在桿臂近頂端135處,另端則樞設在上連桿31中段313上。
如圖7所示,關于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使用動作情形,首先,當騎乘者制動剎車時,剎車器323對剎車盤15作剎止動作,此時,該剎車器323夾固在剎車盤15上,且自行車10車頭雖會產生一瞬間的潛降動作(如圖7的箭頭d所示),使該避震前叉13的避震桿139的下內管140縮入上外管141中,而產生避震功效,但是,因前輪11與避震前叉13之間設有一組連動桿30,所以,潛降動作產生的瞬間,因該中連桿32借剎車器323夾固在剎車盤15上,而前輪11仍繼續(xù)轉動,隨著前輪11的轉動,該中連桿32則產生一微幅的偏擺位移(如圖7的箭頭e所示),中連桿32底端322則連動下連桿33,使下連桿33產生一微幅偏擺動作(如圖7的箭頭f所示),這時,該中連桿32又因下連桿33的偏擺動作而使頂端331產生另一偏擺動作(如圖5的箭頭g所示),再連動上連桿31,使該上連桿31被往上推,且產生偏擺位移(如圖7的箭頭h所示)作用,而發(fā)生寸動的反潛降動作(即箭頭h所示),所以,即可借該反潛降的動作抵消掉上述的潛降動作,使該自行車10不僅仍具有避震效果,且更提高騎乘的安全性,使騎乘者做剎車動作時,仍可保持如騎乘中的舒適性,以及不會影響自行車轉彎動力的順暢度。
如圖8所示,關于本發(fā)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在自行車10的前輪11與把手12間設有避震前叉13,以及在前輪11心軸111設有剎車盤15等構造與上述實施例的結構相同,至于不同處在該連動桿40由一上連桿41、一中連桿42與一下連桿43依序組成四連桿結構,該上連桿41頂端411樞接在避震前叉13的桿臂接近底端137處,上連桿41底端412與中連桿42頂端421則同時樞固于前輪11心軸111,而中連桿42底端422則與下連桿43頂端431樞接,且中連桿42桿臂上與剎車盤15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423,該下連桿43底端432則樞接在避震前叉13的桿臂底端137上,且在中連桿42桿臂上與剎車盤15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423,而該避震前叉13的避震桿139一端樞設在桿臂近中段133處,另端則樞設在前輪11心軸111上。
如圖8所示,關于本發(fā)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使用動作情形,首先,當騎乘者制動制車時,剎車器423對剎車盤15作剎止動作,此時,該剎車器423夾固在剎車盤15上,且自行車10車頭雖會產生一瞬間的潛降動作(如圖8的箭頭i所示),使該避震前叉13的避震桿139的下內管140縮入上外管141中,而產生避震功效,但是,因前輪11與避震前叉13之間設有一組連動桿40,所以,潛降動作產生的瞬間,因該中連桿42借剎車器423夾固在剎車盤15上,而前輪11仍繼續(xù)轉動,隨著前輪11的轉動,該中連桿42則產生一微幅的偏擺位移(如圖8的箭頭j所示),中連桿42底端則連動下連桿43,使下連桿43產生一微幅偏擺動作(如圖8的箭頭k所示),這時,該中連桿42又因下連桿43的偏擺動作而使頂端421產生另一偏擺動作(如圖8的箭頭l所示),再連動上連桿41,使該上連桿41被往上推,并產生偏擺位移(如圖8的箭頭m所示)作用而產生寸動的反潛降動作(即箭頭m所示),所以,即可借該反潛降的動作抵消掉上述的潛降動作,使該自行車10不僅仍具有避震效果,且更提高騎乘的安全性,使用騎乘者做剎車動作時,仍可保持如騎乘中的舒適性,以及不會影響自行車轉彎動力的順暢度。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在自行車前輪與把手間銜設一避震前叉,該避震前叉由一上內管與一下外管穿樞而成,以達避震作用,而該前輪心軸軸設有一剎車盤,其特征在于一反潛降裝置,主要由一剎車組與一連桿組組成,借由剎車時,剎車組產生的反力帶動連桿,使原本將潛降的避震前叉,產生反制力量,使騎乘者能保持重心穩(wěn)定避免翻車,又可增加騎乘的舒適性及操控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連桿組為連接在前輪心軸與避震前叉之間,由一上連桿與一下連桿樞設而成,上連桿頂端樞接在上內管的樞耳上,下連桿底端則樞接在前輪心軸處,且在下連桿桿臂與剎車盤相對處設有剎車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上連桿頂端樞設在上內管的中段的樞耳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上連桿頂端樞設在上內管頂端的樞耳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連桿組為連接在前輪心軸與避震前叉之間,該連動桿由一上連桿、一中連桿與一下連桿依序樞設而成,上連桿頂端樞接在避震前叉的桿臂中段上,中連桿近底端處與前輪心軸軸設,下連桿底端則樞接在避震前叉的桿臂底端上,且在中連桿桿臂與剎車盤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另外,該避震前叉的避震桿一端樞設在桿臂近頂端處,另端則樞設在上連桿中段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連桿組為連接在前輪心軸與避震前叉之間,前叉的避震桿一端樞設在桿臂近中段處,另端則樞設在前輪心軸處,該連動桿由一上連桿、一中連桿與一下連桿依序樞設而成,上連桿頂端樞接在避震前叉的桿臂近底端處,上連桿底端與中連桿底端則同時樞設在前輪心軸上,而下連桿底端則樞設在避震前叉底端,且在中連桿桿臂與剎車盤相對處設有一剎車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避震前叉反潛降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提高騎乘安全性及舒適性的自行車裝置;本發(fā)明特征主要由一剎車組與一連桿組組成,借由剎車時,剎車組產生的反力帶動連桿,使原本反潛降的避震前叉,產生反制力量,使騎乘者能保持重心穩(wěn)定避免翻車,又可增加騎乘的舒適性及操控性。
文檔編號B62K25/06GK1296895SQ00135410
公開日2001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易振興 申請人: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