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輕三輪摩托車驅動和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燃機驅動的前三點式(正三輪)三輪車的驅動和轉向機構,特別是汽油發(fā)動機前三點式三輪摩托車的驅動和轉向機構。
三輪摩托車,由于其結構較簡單,轉彎半徑小,以及各國交通法規(guī)的影響,五十-六十年代末曾在美國、日本、意大利及德意聯(lián)邦國等國曾興旺發(fā)展,其中以日本國的“大發(fā)”、“馬自達”,美國通用公司的“RUNABOUT”等型牌號比較有代表性。由于后傳動系統(tǒng)差速器存在以及發(fā)動機安裝位置前置,除成本接近四輪車外,還因貨倉距地較高,高速轉向時易于傾復。
為解決這個問題,美國TRIVAN提出前二輪后一輪的方案,其貨倉距地高雖然較低,但重載時重心后移,安全性仍然不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得到重心低、結構簡單三輪摩托車的轉向及驅動機構。
它是這樣實現(xiàn)的將三輪車的前輪布置在車身縱軸線上,兩后輪則等長地離開縱軸線,兩后輪分別以公知的帶筒式減震器滑柱擺臂式或其它公知形式的懸掛機構與車身聯(lián)結。車輪通過軸承支承在與滑柱體聯(lián)結的輪轂內芯體的橫向軸上,在橫向車軸旁邊還有另一根臂,臂端有一個鉸,鉸通過一根拉桿與另一車輪拉桿聯(lián)結,再與車前端轉向機構輸出擺臂聯(lián)結。當轉動舵輪,兩輪則向左右轉過相應角度實現(xiàn)車的轉向。
為避免因后兩輪互聯(lián)橫拉桿妨礙貨倉底部下降,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是將轉向機構輸出臂在180度方向再增加一臂,令輸出軸在同一轉向下,兩輸出臂運動方向相反。在兩輸出臂末端均有一鉸,用兩根可以調節(jié)長度的拉桿將后輪轉向臂聯(lián)結,使舵輪左右轉動時,后兩輪向所需方向相應轉動即可。
前輪通過通常的軸承--軸螺栓分別固定在一根桿狀梁及與其平行的長條狀變速箱體上,桿狀梁及變速箱體一端鉸支在車架上,形成擺架結構,距鉸支點適當距離外也有一對筒式雙作用減震器與車架連接,前輪在路面或車身沖擊下可以上下擺動。
變速箱內裝置普通自動變速器或其它變速器,變速器輸出直接與前輪聯(lián)結,也可以通過鏈、皮帶輪與輪聯(lián)結。變速器輸入端用彈性聯(lián)軸器、花鍵等方法與發(fā)動機的延長軸聯(lián)結。軸外有筒狀罩將發(fā)動機與變速箱連成一整體,發(fā)動機位于前輪相對變速箱體另一側,以平衡變速箱對前輪的力距。發(fā)動機氣缸依通常方式取立式或臥式,也可以汽缸軸線與水平線夾角在15度-30度之間斜向放置,利用自然風散熱時,缸頭朝前進方向,使氣流有效作用于散熱片。
由于變速箱體與前輪聯(lián)結,發(fā)動機與變速箱為一整體,因此前輪擺動時,發(fā)動機體及變速箱體亦同時擺動,由于發(fā)動機曲軸位于變速箱體及桿狀梁與車身鉸支處,因此只要將化油器布置在曲軸箱附近,是完全能正常工作的。
由于變速器位于前輪側面,不能使用通常座位下發(fā)動機變速器的直接操縱方式,(自動變速器當然例外)應在變速器操縱桿端,固定一根頂端有方向鉸(球形鉸、橡膠支承鉸)或普通定向鉸的臂,鉸聯(lián)結一根推拉桿,令推拉桿軸線在平行或盡量平行于前輪軸心--前輪擺架與車身鉸支點軸心聯(lián)線的條件下,引向易于操縱的位置。
油門、離合、前制動的操縱機構則可應用二、三輪摩托車的現(xiàn)有結構。
另一種可供選擇的前輪懸掛方案是將擺架由變速箱體單獨擔任,前輪軸懸挑在變速箱一端,減震器可減為一只。
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雙桿梁擺架時也能用一根聯(lián)系梁將桿梁與變速箱體相聯(lián)。在聯(lián)系梁中應力平衡位置鉸支一只減震器。減震器被壓縮時向后下方運動,以降低車身迎風高度。
本實用新型因為使用前置發(fā)動機前輪驅動方式,省略了差速器及半軸、軸殼、聯(lián)軸器結構極為簡單外,還可比較自由地降低整車重心高度。同時,發(fā)動機、變速箱體位于前輪二側,不僅利用自然風冷方便,車身正面迎風高度可接近或相似于輪胎高。
另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是將前輪左右側的變速箱體及桿狀梁構成的擺架、筒式減震器鉸支在“門”形構架上,構架的剛性應足以支撐整個前輪及發(fā)動機--變速器系統(tǒng),“門”形構架通過兩只平面-軸向雙作用軸承支承在車身上,“門”形構架橫梁上也有一根末端有鉸的臂。轉向機輸出臂通過一根桿或直接與之聯(lián)結,左右轉動舵輪可以使“門”形構架及前輪、發(fā)動機、變速器左右轉動以實現(xiàn)轉向,這時操縱油門,離合器、變速器、制動器均需使用通常的柔性鋼索--套管裝置。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圖1、本實用新型平面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傳動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3、本實用新型變速箱側(右側)視示意圖4、本實用新型發(fā)動機側(左側)視示意圖5、本實用新型轉向系結構平面示意圖6、本實用新型右后輪懸掛示意圖7、本實用新型“門”架懸支前轉向側視示意圖8、本實用新型“門”架懸支前轉向后視示意圖1中位于中間的是前輪3,在它一邊是發(fā)動機1,在發(fā)動機1的曲軸箱外面是電動發(fā)電、點火三用機,發(fā)動機1通過軸殼7與車輪3另一側的變速箱體2聯(lián)結,在變速箱體一側有變速操縱臂9,一根推拉操縱桿10,可以推拉變速器操縱臂9變換變速器的速比,前制動裝置8位于變速箱與前輪3之間,變速箱體2和桿梁12由車輪3構成一雙肢擺架,通過鉸鏈6聯(lián)結在車身5上。
圖2中,發(fā)動機1輸出的動力通過彈性聯(lián)軸器a至變速箱內的自動離合器B,通過一組可以改變速比的齒輪組C到前輪3上,在車輪3上有漲式制動器8。電動發(fā)電點火三用機與發(fā)動機1曲軸同軸。
圖3中,前輪3通過變速箱體2以及在變速箱體2后下方的鉸鏈6鉸支在車身5上,其上下震動的力通過筒式雙作用減震器13減緩。
圖4中,在前輪3另一側有桿梁12與它聯(lián)結,在桿梁側上方是發(fā)動機1,它的軸線與水平線之間夾角大約在20度左右,在發(fā)動機1以下方是排氣管14。在發(fā)動機曲軸箱體上有電動發(fā)電點火三用機組4。
圖5中,在車身5的前端是前輪3,后端是左后輪17和右后輪16,它們都支承在滑柱擺臂帶雙作用減震器懸掛機構26、27上。各自的轉向臂及鉸18、19通過桿20、21與轉向機輸出臂22、23相聯(lián)。當舵輪25向右轉動一定角度時,舵輪桿24轉動,輸出臂22、23順時針運動,桿21向后推,桿20向前拉,左后輪17和右后輪16亦逆時針轉過一定角度,于是車輛右轉向。
圖6中,右后輪16依靠擺臂27和帶筒式減震器的滑柱26懸掛在車身5上。貨倉底低于車輪16的軸心。
圖7、8中,前輪3、發(fā)動機1通過變速箱2鉸支在“門”形構架29上,“門”形構架29又由雙向軸承28支承在車身5上,通過推拉轉向臂30、前輪、發(fā)動機、變速箱相應左右轉動而轉向。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是,采用前輪驅動,發(fā)動機臥式(18度夾角)安裝于車輪一側,后輪擺臂滑柱帶筒式減震器懸掛,半園舵輪等角度轉向,敞蓬車廂,雙人前后乘,有靠背椅,后座折合后載物,車長1650毫米,車全高580毫米,車輪直徑400毫米高時軸距1350毫米,輪距840毫米,最大車寬930毫米,車廂距地高平均170毫米,最小150毫米,重心高約350毫米(2人)。發(fā)動機二沖程分離潤滑式、氣缸容積100CC時最大時速80公里、125CC時最大時速105公里。
權利要求
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前三點式三輪摩托車,特別是內燃發(fā)動機驅動的三輪摩托車的驅動和轉向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發(fā)動機、變速器組、前車輪、舵輪、后車輪、車身組成。其特征在于發(fā)動機1通過變速器組C驅動位于車身縱軸線或縱軸線附近的前車輪3,左右后車輪在舵輪25作用下可以左右轉動一定角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車輪3通過螺栓固定在條狀變速器箱體2及桿狀梁12構成的雙肢擺架上,擺架通過鉸鏈6與減震器13支承在車身5前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3懸挑在條狀變速器箱體2上,變速器箱體2通過鉸鏈6、減震器13支承在車身5前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動機1位于前輪3一側,與變速器箱體2相對放置,發(fā)動機1由延長軸和彈性聯(lián)軸器a傳遞動力,通過軸殼7與變速器箱體2固定一體。發(fā)動機1臥式,缸頭朝前進方向,汽缸軸線與水平線夾角為15度-30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操縱桿9鉸聯(lián)一根推拉桿10。
6.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后輪分別由擺臂滑柱式帶筒式減震器機構26、27懸掛在車身5上,左右后輪17、16的轉向臂18、19與推拉桿20、21聯(lián)結,推拉桿20、21則與互為180度的轉向器輸出臂22、23相聯(lián)結,轉動舵輪25,舵輪桿24轉動,轉向器輸出臂相應轉動,推拉桿20、21動作,車輪作反舵輪方向轉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動機為汽油內燃式,發(fā)動機1通過直流電動機起動。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燃機驅動正三輪車、特別是汽油前三點摩托車。本實用新型提出了超輕型三輪摩托車的前驅動方式及其轉向機械,由于將驅動輪、變速器、發(fā)動機、前輪結合為一整體,同時后輪轉向取代前輪轉向,因此結構極簡單,貸倉距地高度小,車身重心低。宜用于人、人貨混合運輸車。
文檔編號B62K11/00GK87206527SQ87206527
公開日1988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1987年4月16日
發(fā)明者李新建 申請人:李新建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