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摩托車,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速可達式摩托車。
背景技術:
速可達式摩托車具有車座、從車座向后延伸的罩件和從罩件的下端向前延伸的腳踏板。腳踏板就具有大致平的形狀,并且騎乘者可以將他/她的腳放在腳踏板上并駕駛。
存在諸如以上所述那種摩托車,其中動力單元和儲物箱布置在車座的下方(參見專利文件1)。動力單元具有發(fā)動機和變數機構。發(fā)動機連接到車身框架,以能在豎直的方向上樞轉。變速機構一體地設置有發(fā)動機,并且后輪連接到變速機構。因而,動力單元能與后輪一起繞發(fā)動機和車身框架之間的連接部分樞轉。
專利文件1:日本公開專利申請公報No. 10-06736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
諸如以上所述的速可達式摩托車的后輪的外徑一般約為10至12英寸,或者如果較大,13英寸。然而,近年來,外徑14英寸或以上的后輪是優(yōu)選的。這是因為通過使用具有大直徑的后輪能實現良好的行駛性能。另一方面,更大的軸距會降低轉彎特性,這是不期望的。因而,優(yōu)選地,即使后輪的直徑增大,也防止軸距變大。例如,在后輪的外徑為14英寸的情況下,優(yōu)選地,軸距是1300毫米以下。然而,在此情況下,在諸如以上所述的傳統(tǒng)摩托車中,難以將大容量儲物箱布置在車座的下方。
速可達式摩托車如上所述設置有大致平的腳踏板。在如上所述難以在車座的下方提供大容量儲物箱的情況下,通過將腳踏板的一部分形成為隆起的形狀能在腳踏板的下方提供儲物空間。然而,在此情況下,安裝/拆卸特性易于被設置在腳踏板上的隆起所折中。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這樣的摩托車,其能在車座的下方提供大容量的儲物箱,并能維持行駛特性和安裝/拆卸特性。
解決本技術問題的方案
根據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摩托車是包括車座、腳踏板、罩件、車身框
架。前輪和具有35.5厘米(14英寸)或以上的車輪外徑的后輪、發(fā)動機、動力傳遞單元、儲物箱和空氣濾清器。腳踏板設置在車座的前下方,并具有平坦的形狀或者高度為5厘米以下的凸起形狀。罩件從車座向下延伸并覆蓋車座和腳踏板之間的區(qū)域。車身框架支撐車座、腳踏板和罩件。發(fā)動機設置在車座的下方并固定到車身框架。動力傳遞單元能相對于車身框架和發(fā)動機樞轉,并設置有無級變速器,該無級變速器用于換擋并將來自發(fā)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后輪。儲物箱設置在車座的下方和動力傳遞單元相對于發(fā)動機樞轉所圍繞的中心的上方??諝鉃V清器連接到發(fā)動機,并設置在車座的下方以在縱向方向上與儲物箱對齊。從側向看去,發(fā)動機的氣缸軸線的延長線設置成經過前輪。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方面的摩托車是包括車座、腳踏板、罩件、車身框架。前輪和具有35.5厘米(14英寸)或以上的車輪外徑的后輪、發(fā)動機、動力傳遞單元、儲物箱和空氣濾清器。腳踏板設置在車座的前下方,并具有平坦的形狀或者高度為5厘米或以下的凸起形狀。罩件從車座向下延伸并覆蓋車座和腳踏板之間的區(qū)域。車身框架支撐車座、腳踏板和罩件。發(fā)動機設置在車座的下方并固定到車身框架。動力傳遞單元能相對于車身框架和發(fā)動機樞轉,并設置有無級變速器,該無級變速器用于換擋并將來自發(fā)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后輪。儲物箱設置在車座的下方和動力傳遞單元相對于發(fā)動機樞轉所圍繞的中心的上方。空氣濾清器設置在儲物箱和發(fā)動機之間,并連接到發(fā)動機。從側向看去,發(fā)動機的氣缸軸線的延長線設置成經過前輪。
本發(fā)明的效果
利用根據本發(fā)明的摩托車,能在車座的下方提供大容量的儲物箱,并
6能維持行駛特性和安裝/拆卸特性。
圖l是摩托車的側視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3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4是動力單元的左側視圖5是動力單元的右側視圖6是第一側框架和第二側框架的立體視圖7是第一側框架和第二側框架的平面視圖8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9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平面圖IO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前視圖11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12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前視圖13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14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平面視圖;以及
圖15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摩托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描述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摩托車。
第一實施例
外部構造
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1的側視圖。
摩托車1是速可達式摩托車,并包括車身框架2、前輪3、后輪4、車
座5、動力單元6和車身罩7。
車身框架2支撐車座5、動力單元6、車身罩7等。車身框架2具有頭管11、前框架12以及構成左右對的第一側構件13和第二側構件14 (參見圖6)。在圖1中,僅僅示出位于該對側框架13、 14的左側的第一側框架13。在以下描述中,右側和左側表示從坐在車座上的駕駛員看去的右側 和左側。
轉向軸10插入到頭管11中。轉向軸10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在頭管 11上。前叉15安裝在轉向軸10的下端。前輪3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在前 叉15的下端部分處。把手16固定到轉向軸10的上端部分。
前框架12連接到頭管11,并從頭管11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對角地延 伸。前框架12設置在以下所述的腳踏板25的前側。
第一側框架13和第二側框架14連接到前框架12的下端部,經過以下 所述腳踏板25的下方,并朝著車座5向后和向上延伸。
動力單元6由第一側框架13和第二側框架14支撐,并具有發(fā)動機17 和用于將來自發(fā)動機17的動力傳遞到后輪4的動力傳遞單元18。后輪4 以能旋轉的方式由動力傳遞單元18的后端部支撐。后緩沖單元19設置在 動力傳遞單元8和側框架13、 14之間。如圖3所示,后輪4具有大的直 徑,并且車輪外徑Dl是14英寸。軸距是1300毫米或以下。典型地,軸 距是1250至1300毫米。后輪4的外徑D2車座5的落座位置SP (參見 EC規(guī)格)的車座高度Hl的比率是65%或者更高。在本實施例中,前輪3 與后輪4具有相同尺寸,但是這些尺寸可以不同。
車身罩7是由樹脂制成的構件,并覆蓋車身框架2和把手16。車身罩 7具有前罩21、把手罩22、內擋板23、腿護罩24、腳踏板25、側罩26 等。
前罩21設置在頭管11的前側。燈裝置8安裝在前罩21中。
把手罩22設置在前罩21的上方并覆蓋把手16。具有燃料表、速度計
等的儀表板27設置在把手罩22的上表面。頭燈28安裝在把手罩22的前
表面上。
內擋板23設置在前罩21的下方。內擋板23設置在前輪3的后方,并 覆蓋前輪3的后方。如圖1所示,前擋板29設置在前輪3的上方,并覆蓋 前輪3的上方區(qū)域。
腿護罩24設置在前罩21和內擋板23的前方,并覆蓋前框架12后方 的區(qū)域。
8腳踏板25是騎乘者的腳放在其上的部分,并設置在車座15的前側下 方。腳踏板25設置成橫跨車身的橫向方向,并且腳踏板25的上表面以大 致平坦的方式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形成。腳踏板25連接到腿護罩24的下 端。腳踏板25定位在以下所述的儲物箱31的底部的下方(參見圖2)。
側罩26 (罩件)從車座5向下延伸并覆蓋車座5和腿板25之間的區(qū) 域。側罩26設置成包圍車座5下方的周邊。因而,側罩26具有從車座5 的前部向下延伸到腳踏板25的后端部的部分和從車座5的兩側部向下延 伸的部分。此處,側罩26從車座的前端向下延伸,但是可以設置成從車 座5的前端的后方的位置向下延伸。換言之,車座5的前端可以定位在側 罩26的前方。
內部構造
接著,將描述摩托車1的內部構造。圖2是具體示出摩托車1的結構 中車座5的下方構造的側視圖。如圖2所示,動力單元6、儲物箱31、空 氣濾清器32、進氣通道33、電池34和燃料箱35設置在車座5的下方。 如上所述,動力單元6具有發(fā)動機17和動力傳遞單元18。 發(fā)動機17是水冷四行程發(fā)動機,并通過冷卻線路(未示出)連接到 散熱器20。發(fā)動機17設置在側罩26的后方和車座5的下方,并固定到第 一側框架13和第二側框架14。發(fā)動機17具有曲柄部分36和氣缸37。如 圖4所示,曲柄部分36具有曲軸38和用于內部容納曲軸38的曲柄箱 39。氣缸37設置在曲柄部分36的前方,并具有氣缸體41和氣缸蓋42。 氣缸體41使用螺栓或者其他緊固裝置安裝在曲柄箱39的前部上。氣缸體 41包括氣缸本體43,并具有活塞44,活塞44連接到曲軸38并設置在氣 缸孔中。氣缸蓋42固定到氣缸體41的前部。氣缸蓋42的內部與氣缸體 41和活塞44 一起形成燃燒室。頭罩45使用螺栓或者其他緊固裝置安裝在 氣缸蓋42的前部上。如圖3所示,發(fā)動機17設置成使得氣缸37的氣缸軸 線大致水平,并設置成使得從側向看去氣缸軸線的延長線XI經過前輪
以下描述發(fā)動機17和車身框架2之間的固定結構。
用于將發(fā)動機17固定到第一側框架13和第二側框架14的多個固定部
9分設置在發(fā)動機17上,并且發(fā)動機17是可非樞轉地固定到第一側框架13 和第二側框架14。具體地,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至第六發(fā)動機側固定 部分81至86設置在發(fā)動機17上。圖4是動力單元6的左側視圖,并且圖 5是動力單元6的右側視如圖4所示,第一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1、第二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 和第五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5設置在曲軸箱39的左側表面上,并且是固定 到第一側框架13的部分。第一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1設置在曲軸38的前方 和下方,第二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設置在曲軸38的上方和后方。因而, 第一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1和第二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以一定的距離設置 在縱向和豎直方向上。第五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5設置在曲軸38的上方和 后方,并定位在第二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的后方。
如圖5所示,第三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3、第四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4 和第六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6設置在曲軸箱39的右側表面上,并且是固定 到第二側框架14的部分。第三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3設置在車身的橫向方 向上與第一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1對齊,并設置成與第一發(fā)動機側固定部 分81對稱。第四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4設置成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與第二 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對齊,并設置成與第二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對稱。 第六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6設置成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與第五發(fā)動機側固 定部分85對齊,并設置成與第五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5對稱。換言之,第 三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3設置在曲軸38的下方和前方,第四發(fā)動機側固定 部分84設置在曲軸38的上方和后方。因而,第三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3和 第四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4以一定的距離設置在縱向和豎直方向上。第六 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6設置在曲軸38的上方和后方,并定位在第四發(fā)動機 側固定部分84的后方。
動力傳遞單元18是用于將來自發(fā)動機17的驅動力變速并向后輪4傳 遞的裝置,并設置有例如帶式無級變速器。如圖4所示,動力傳遞單元18 安裝在發(fā)動機17的后部的左側表面上,并能相對于發(fā)動機17繞旋轉軸46 樞轉。在圖4中,旋轉軸46設置在距曲軸38—定的距離處,但是旋轉軸 46和曲軸38的旋轉中心可以對齊。接著,將參照圖6和圖7描述發(fā)動機17固定到的第一側框架13和第 二側框架14。圖6和圖7分別是第一側框架13和第二側框架14的立體視 圖和平面視圖。
第一側框架13具有第一側框架本體47、第二支架48和第二支架49。
第一側框架本體47是管狀構件,其從前框架12的下端部分經過腳踏 板25 (參見圖2)的下方,并從腳踏板25的后部附近向后和向上延伸到 車身的上后部。第一側框架本體47從前側按照所描述的順序具有第一部 分51、第二部分52和第三部分53,這些部分一體地形成。第一部分51 定位在腳踏板25的下方。第一部分52的前端連接到前框架12。第二部分 52連接到第一部分51的后端,并從腳踏板25的后部附近向后和向上對角 延伸(參見圖2)。第三部分53連接到第二部分52的后端,并從第二部 分52的后部附近向后和向上對角地延伸。如圖2所示,從側向看去,第 一側框架本體47在第一 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之間和在第二部分52和第 三部分53之間呈彎曲的形狀。
第一支架48從第一側框架本體47突起,并且是第一發(fā)動機側固定部 分81固定到的板狀部分。第二支架49從第一側框架本體47突起,并且是 第二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和第五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5固定到的板狀部 分。第一支架48設置在第二支架49的前方,并安裝在第一側框架本體47 的第二部分52上。第一支架48從第二部分52在向后的方向上向后對角突 起。第一框架側固定部分91設置在第一支架48的末端上。第一框架側固 定部分91使用螺栓或者其他緊固裝置固定到發(fā)動機17的第一發(fā)動機側固 定部分81 (參見圖4)。
第二支架49設置在第一支架48的后方,并安裝在第一側框架本體47 的第二部分52上。第二支架49從第二部分52向下和向后對角地突起。第 二框架側固定部分92和第五框架側固定部分95設置在第二支架49上。第 二框架側固定部分92使用螺栓或者其他緊固裝置固定到發(fā)動機17的第二 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2 (參見圖4)。第五框架側固定部分95設置在第二 框架側固定部分92的后方,并使用螺栓或者其他緊固裝置固定到發(fā)動機
ii17的第五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5 (參見圖4)。第二支架49具有彎曲的形 狀,并且如圖7所示,第二支架49的末端部分是在第一側框架本體47的 內側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豎直表面部分88。第二框架側固定部分92 和第五框架側固定部分95設置在第一豎直表面部分88上。
如上所述,第一框架側固定部分91設置在第一支架48上,并且第二 框架側固定部分92和第五框架側固定部分95設置在第二支架49上。第一 框架側固定部分91、第二框架側固定部分92和第五框架側固定部分95由 此設置在從側向看去第二支架49不疊置在第一側框架本體47上的位置 中。
如圖6和圖7所示,第二側框架14具有第二側框架本體54、第三支 架55和第四支架56。
第二側框架本體54具有與第一側框架本體47大致對稱的形狀,并設 置成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與第一側框架本體47對齊。第二側框架14從前 側以所描述的順序具有第四部分57、第五部分58和第六部分59,這些部 分一體地形成。第四部分57、第五部分58和第六部分59分別對應于第一 側框架本體47的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和第三部分53。
如圖7所示,第一部分51和第四部分57設置成在車身橫向方向上第 一部分51和第四部分57之間的距離在向后的方向上增大。第一部分51和 第四部分57由第一連接構件61連接。第一連接構件61定位在腳踏板25 的下方,并具有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延伸的形狀。第二部分52和第五部 分58彎曲,使得從上方看去朝外凸起。第三部分53和第六部分59設置成 使得第三部分52和第六部分59在車身橫向方向上的距離在向后的方向上 減小。第三部分53和第六部分59由第二連接構件62連接。第二連接構件 62具有在車身橫向方向上延伸的形狀,并連接到第三部分53的后端和第 六部分59的后端。
第三支架55從第二側框架本體54突起,并且是第三發(fā)動機側固定部 分83固定到的板狀部分。第三支架55設置成在車身橫向方向上與第一支 架48對齊,并設置成大致與第一支架48對稱。第三支架55安裝在第二側 框架14的第五部分58上。如圖6所示,第三框架側固定部分93設置在第
12三支架55上。第三框架側固定部分93設置成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與第一 框架側固定部分91對齊,并且固定到第三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3 (參見圖 5)。
第四支架56從第二側框架本體54突起,并且是第四發(fā)動機側固定部 分84和第六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6固定到的板狀部分。第六支架56設置成 在車身橫向方向上與第二支架49對齊,并且安裝在第二側框架14的第五 部分58上。第四框架側固定部分94和第六框架側固定部分96設置在第四 支架56上。第四框架側固定部分94設置成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與第二框 架側固定部分92 (參見圖2)對齊,并固定到第四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參 見圖5)。第六框架側固定部分96設置成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與第五框架 側固定部分95對齊,并固定到第六發(fā)動機側固定部分86。如圖7所示, 第四支架56就具有彎曲的形狀,并且第四支架56的末端部分是在第二側 框架本體54的內側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二豎直表面部分98。第四框架 側固定部分94和第六框架側固定部分96設置在第二豎直表面部分98上。 向內突起的舌形件97設置在第四支架56上。儲物箱固定部分99設置在舌 形件97上。儲物箱31使用螺栓或者其他緊固裝置固定到儲物箱固定部分 99。
如上所述,第三框架側固定部分93設置在第三支架55上,并且第四 框架側固定部分94和第六框架側固定部分96設置在第四支架56上。第三 框架側固定部分93、第四框架側固定部分94和第六框架側固定部分96由 此設置在從側向看去沒有疊置在第二側框架本體54上的位置處。
如上所述,發(fā)動機17固定到車身框架2中第一至第六框架側固定部 分91至96中,并由此安裝成能相對于車身框架2樞轉。
對于此摩托車l,車身框架2能分成在腳踏板25的前方的前部、在腳 踏板25的后方的后部和經過腳踏板25的中間部分。前部包括頭管11和前 框架12。中間部分包括第一側框架12的第一部分51、第二側框架14的 第四部分和第一連接構件61。后部包括第一側框架13的第二部分52和第 三部分53、第二側框架14的第五部分58和第六部分59以及第二連接構 件62。前部和后部僅僅由中間部分連接。
13如圖6和圖7所示,第一箱體支架87設置在第一側框架13的第三部 分上。第二箱體支架89設置在第二側框架14的第六部分59上。燃料箱 35 (參見圖2)固定到第一箱子支架87和第二箱體支架89。
接著,參照圖8至圖10描述儲物箱31、空氣濾清器32、進氣通道 33、電池34和燃料箱35的布置。圖8至圖10是分別示出摩托車1的內部 結構的側視圖、平面視圖和前視圖。在圖8至圖10中,為了便于理解, 省略了圖2所示的第一支架48、第二支架49等構造的一部分。
儲物箱31是用于儲存物件的部分,并具有能容納全護式頭盔71的頭 盔儲存部分31a和能容納電池34的電池儲存部分31b。如此處所使用的, 術語"全護式"是指能覆蓋頭和下巴的形狀。電池容納部分31b設置在頭 盔容納部分31a的下方并定位在頭盔容納部分31a和發(fā)動機17之間。電池 容納部分31b的上表面由蓋件(未示出)關閉,并且蓋件構成頭盔容納部 分31a的底面的一部分。儲物箱31設置在車座5的下方和發(fā)動機17的上 方。儲物箱31的底面大致水平形成,以與發(fā)動機17的上表面一致。儲物 箱31設置在空氣濾清器32的后方和曲柄箱39的上方。更具體地,儲物箱 31定位在動力傳遞單元18相對于發(fā)動機17的樞轉中心的上方(即,旋轉 軸46的上方)。儲物箱31的底面的前端定位在旋轉軸46的前方。儲物箱 31的底面的后端定位在后輪4的旋轉中心的前方,以及后輪4的頂部的下 方。儲物箱31的上表面能由車座5打開和關閉。
空氣濾清器32經由進氣通道33連接到發(fā)動機17的進去口,并清潔輸 送到發(fā)動機17內的燃燒室中的空氣??諝鉃V清器32設置成在車座5的下 方與儲物箱31在縱向方向上對齊??諝鉃V清器32設置在儲物箱31的前 方,并定位在側罩26和儲物箱31之間??諝鉃V清器32設置在氣缸37的 上方。如圖9所示,空氣濾清器32的前表面具有與側罩26的形狀對應的 彎曲形狀??諝鉃V清器32的后表面具有與儲物箱31的前部的形狀對應的 向前凸起的彎曲形狀??諝鉃V清器32的上表面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狀。如 圖10所示,空氣濾清器32的下表面的右側部分32a和左側部分32b具有 不同高度,并且臺階部分32c形成在車身橫向方向的中部中。此處,空氣 濾清器32的下表面的左側部分32b定位在右側部分32a的上方。然而,響應于進氣通道33的布置,右側部分32a可以不定位在左側部分32b的上 方。
進氣通道33是連接空氣濾清器32和氣缸蓋42的管子,并將在空氣濾 清器32中清潔的空氣輸送到燃燒室中。進氣通道33設置在空氣濾清器 32的下方,并設置成在平面視圖中疊置在空氣濾清器32上。如圖10所 示,進氣通道33連接到空氣濾清器32的下表面的左側部分32b,并且進 氣通道33設置成從前方看去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傾斜。
如圖8所示,排氣通道72連接到氣缸蓋42。排氣通道72是連接氣缸 蓋42和消音器73的管子,并且從燃燒室排出的排氣被送到消音器73.消 音器73設置在后輪4的與動力傳遞單元18相反的一側,并且排氣通道72 從發(fā)動機17的下部經由發(fā)動機17的一側延伸到消音器73。
電池34儲存在如上所述的儲物箱31的電池儲存部分31b中,并設置 在發(fā)動機17的曲柄箱39的上方。
燃料箱35設置在儲物箱31的后方和車座5的下方。燃料箱35定位在 后輪4的上方。如圖9所示,燃料箱35設置在第一側框架13的第三部分 53和第二側框架14的第六部分59之間。
特征
在摩托車1中,儲物箱31定位在動力傳遞單元18相對于發(fā)動機17的 樞轉中心的上方;g卩,旋轉軸46的上方。發(fā)動機17以可非樞轉的方式固 定到車身框架2。因而,儲物箱31能設置在較低的位置以不需要考慮發(fā)動 機運動范圍就可以靠近發(fā)動機17。發(fā)動機17設置成使得氣缸軸線大致水 平(參見圖3的點劃線XI)。因而,在發(fā)動機17和車座5之間可以獲得 大的空間。根據諸如以上所述的結構,即使當摩托車1設置有大直徑前輪 3和后輪4以及平坦的腳踏板25時,也能使儲物箱31的容量更大。由此 能實現行駛性能和安裝/拆卸性能,并且能在車座5的下方獲得大容量的儲 物空間。
空氣濾清器32設置成在橫向方向上與儲物箱31對齊。因而,可以在 車身的橫向方向上避免大的車身。還可以在縱向方向上避免大的車身,因 為儲物箱31設置在發(fā)動機17的上方。此外,如上所述,儲物箱31能設置
15在較低的位置處,以靠近發(fā)動機17。因而,對于此摩托車1,可以增大儲
物箱31的容量,并在高度方向上避免大的車身。如上所述,對于此摩托 車l,能增大儲物箱31的容量,并避免大的車身。
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氣缸37的上方。換言之,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 發(fā)動機17的上方空間的前側空間中。因而,能有效利用發(fā)動機17的上方 的空間。由于此原因,在避免大的車身的同時能確保儲物箱31和空氣濾 清器32的容量。
儲物箱31設置在曲柄箱39的上方。由于此原因,進氣通道33設置在 空氣濾清器32和氣缸37之間,而不需使進氣通道33經過儲物箱31和曲 柄箱39之間。儲物箱31的底部能由此設置在發(fā)動機17附近較低位置處。
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氣缸37的上方,并且將空氣濾清器32和氣缸 37連接的進氣通道33在車身的橫向方向上傾斜。因而,能在不增大車座 5的高度位置的情況下延長進氣通道33的路徑的長度。進氣通道33設置 成在平面視圖中疊置在空氣濾清器32上。因而,可以在縱向方向上避免 大的車身,同時確保儲物箱31和空氣濾清器32的容量。
電池34設置在發(fā)動機17的上方。重的物體因而可以設置在車身的中 心區(qū)域中。通過將電池34設置在較低的位置能確保儲物箱31的容量。
儲物箱31的后端定位在后輪4的旋轉中心的前方和后輪的頂部的下 方。結果,儲物箱31的容量能增大,并能避免大的車身。
在摩托車1中,燃料箱35設置在車座5的下方和儲物箱31的后方。 在儲物箱31設置在車身的后部處的情況下,儲物箱31的形狀受到限制, 以避免與后輪4的干涉。然而,由于儲存在儲物箱中的物件之間的關系。 難于確保儲物箱31的形狀的自由度。在摩托車1中,幾乎沒有形狀限制 的燃料箱35設置在儲物箱31的后方;因而,可以在車身的縱向方向和在 橫向方向上避免大的車身,同時確保儲物箱31和燃料箱35的容量。
電池儲存部分35b設置在頭盔儲存部分31a的下方,和發(fā)動機17的上 方。因而,可以有效地使用發(fā)動機17和頭盔儲存部分31a之間的空間。
儲物箱31的底部具有與發(fā)動機17的上表面一致的形狀。因而,儲物 箱31的底部能設置在發(fā)動機17附近的較低位置處,并且能以有效的方式使用空間。
如上所述,在此摩托車1中,發(fā)動機17、儲物箱31、空氣濾清器
32、進氣通道33、電池34和燃料箱35都設置在車座5的下方和側罩26 的后方。因而,側罩26能形成從車座5的前部向下延伸的形狀,而不需 要提供從車座5顯著向前突起的形狀,以為儲存這些部件提供空間。腳踏 板25因而能制成大致平坦。因而,當安裝和拆卸時,在不需要駕駛員將 他/她的腳抬起很大的距離的情況下促進了安裝和拆卸。 第二實施例
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摩托車l在圖11和圖12中示出。圖ll是示 出摩托車1的內部結構的一部分的側視圖。圖12是示出摩托車1的內部結 構的一部分的前視圖。
在此摩托車1中,消音器73設置在腳踏板25的下方和發(fā)動機17的前 方。電池34設置在儲物箱31和發(fā)動機17之間,并且定位在氣缸體41的 上方。如圖12所示,電池34設置成從車身的橫向方向的車身中心向后側 偏心。
該構造在其他方面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1相同。 在摩托車1中,消音器73以與發(fā)動機17的氣缸相同的方式不相對于 車身樞轉。因而,消音器73能設置在腳踏板25的下方,而不增大腳踏板 25的高度位置。因而,消音器73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設置,由此可以在車 身的橫向方向上避免大的車身。 第三實施例
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摩托車l在圖13和圖14中示出。圖13和圖 14分別是示出摩托車1的內部結構的一部分的側視圖和平面視圖。
在此摩托車1中,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儲物箱31的后方。如圖14所 示,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第二側框架14的第五部分58和第六部分59的 下方,并設置成在平面視圖中疊置在第二側框架14上。
進氣通道33從氣缸蓋42延伸,經過發(fā)動機17和儲物箱31之間并延 伸到空氣濾清器32。
電池34設置在車座5和發(fā)動機17之間,并設置在氣缸蓋42的上方。電池34設置在儲物箱31的前方和側罩26的后方。
消音器73設置在腳踏板25的下方和發(fā)動機17的前方。
該構造在其他方面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1相同。
在摩托車1中,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儲物箱31的后方,并且電池34
設置在儲物箱31的前方。因而,在避免大的車身的同時能增大儲物箱31
的容量。
由于空氣濾清器32不豎直樞轉,即使空氣濾清器32設置成在平面視 圖中疊置在第二側框架14上,車身的尺寸在豎直方向上也不增大??諝?濾清器32設置成疊置在第二側框架4上,由此能防止車身在橫向方向上 制成較大。
第四實施例
圖15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摩托車1。在摩托車1中,空 氣濾清器32設置在儲物箱31和發(fā)動機17之間。節(jié)氣門63設置在進氣通 道33上并設置在空氣濾清器32的前方。儲物箱31的底面的一部分具有向 上凸起的形狀,并且空氣濾清器32和節(jié)氣門63設置在凸起部分(以下稱 為"凸起部分64")的下方。在儲存全護式或者噴射式頭盔71的情況 下,頭盔71設置成凸起部分64進入頭盔71的底部的開口中,由此頭盔 71儲存在儲物箱31中。電池34設置在儲物箱31的前方。電池34定位在 側罩26和儲物箱31之間。該構造在其他方面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摩托車 l一致。在圖15中,未示出第二支架49等的構造的一部分。
在此摩托車1中,空氣濾清器32設置在儲物箱31的下方,并且電池 34設置在儲物箱31的前方。因而,可以防止車身的尺寸在橫向方向上增 大。凸起部分64設置在儲物箱31上,由此用于設置空氣濾清器32的空間 設置在儲物箱31的下方。因而,可以避免車座5的位置的高度增大。凸 起部分64設置在這樣的位置處在頭盔71已經儲存在儲物箱31中的情況 下凸起部分64進入頭盔71的開口中的位置。因而,即使通過設置凸起部 分64來減小儲物箱31內的容量,全護式頭盔71也能儲存在儲物箱31 中。
其他實施例(a) 用于固定發(fā)動機17和車身框架2的結構不限于以上所述,并且 發(fā)動機17以可非樞轉的方式固定到車身框架2的結構也是可行的。
(b) 在以上所述實施例中,腳踏板25的上表面具有平坦的形狀,但 是腳踏板25可以具有凸起的形狀,只要凸起的高度是5cm或以下即可。
(c) 在以上所述第一和第四實施例中,消音器73設置在后輪4的一 側,但是也可以如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所述,設置在腳踏板25的下 方。在第二和第三實施例中,消音器73可以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 設置在后輪4的一側。
(d) 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中,后輪4的車輪外徑Dl是14英寸,但 是也可以是14英寸或以上。
工業(yè)應用
本發(fā)明可以增大儲物箱的容量,可以阻止車身變大并且用于摩托車。
19
權利要求
1.一種摩托車,包括車座;腳踏板,其具有平坦形狀或者高度為5cm或以下的凸起形狀,所述腳踏板設置在所述車座的前下方;罩件,其用于覆蓋所述車座和所述腳踏板之間的區(qū)域,所述罩件從所述車座向下延伸;車身框架,其用于支撐所述車座、所述腳踏板和所述罩件;前輪和后輪,所述后輪具有35.5cm(14英寸)或以上的車輪外徑;發(fā)動機,其設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并固定到所述車身框架;動力傳遞單元,其設置有無級變速器,所述無級變速器用于換擋并將來自所述發(fā)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后輪,所述動力傳遞單元能相對于所述發(fā)動機和所述車身框架樞轉;儲物箱,其設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和所述動力傳遞單元相對于所述發(fā)動機樞轉所圍繞的中心的上方;以及空氣濾清器,其連接到所述發(fā)動機,并設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以在縱向方向上與所述儲物箱對齊,其中從側向看去,所述發(fā)動機的氣缸軸線的延長線設置成經過所述前輪。
2. —種摩托車,包括 車座;腳踏板,其具有平坦形狀或者高度為5cm或以下的凸起形狀,所述腳踏板設置在所述車座的前下方;罩件,其用于覆蓋所述車座和所述腳踏板之間的區(qū)域,所述罩件從所述車座向下延伸;車身框架,其用于支撐所述車座、所述腳踏板和所述罩件; 前輪和后輪,所述后輪具有35.5cm (14英寸)或以上的車輪外徑; 發(fā)動機,其設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并固定到所述車身框架; 動力傳遞單元,其設置有無級變速器,所述無級變速器用于換擋并將來自所述發(fā)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后輪,所述動力傳遞單元能相對于所述發(fā)動機和所述車身框架樞轉;儲物箱,其設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和所述動力傳遞單元相對于所述發(fā)動機樞轉所圍繞的中心的上方;以及空氣濾清器,其連接到所述發(fā)動機,并設置在所述儲物箱和所述發(fā)動機之間,其中從側向看去,所述發(fā)動機的氣缸軸線的延長線設置成經過所述前輪。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空氣濾清器設置在所述儲物箱的后方或者在平面視圖中與所述車身框架重疊或者所述發(fā)動機的氣缸的上方。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空氣濾清器設置在所述發(fā)動機的氣缸的上方,并且所述儲物箱設置在所述空氣濾清器的后方和所述發(fā)動機的所述曲柄箱的上方。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空氣濾清器設置在所述發(fā)動機的氣缸的上方,并且所述摩托車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空氣濾清器和所述氣缸的進氣通道,其中,所述進氣通道設置成在平面視圖中相對于所述車身的橫向方向傾斜,或者其中,所述進氣通道設置成在平面視圖中與所述空氣濾清器重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1,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設置在所述發(fā)動機的上方或者設置在所述儲物箱和所述發(fā)動機之間。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儲物箱的后端定位在所述后輪的旋轉中心的前方和所述后輪的頂部的下方。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和所述儲物箱的后方的燃料箱。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腳踏板的下方和所述發(fā)動機的前方的消音器。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儲物箱具有能儲存頭盔的頭盔儲存部分和能儲存電池的電池儲存部分,所述電池儲存部分設置在所述頭盔儲存部分的下方。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儲物箱的底面形成以與所述發(fā)動機的上表面一致。
12.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車身框架具有所述腳踏板的前方的前部、所述腳踏板的后方的后部和經過所述腳踏板的下方的中間部分;并且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僅僅由所述中間部分連接。
1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發(fā)動機設置在所述罩件的后方。
1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其中,所述后輪的輪胎的外徑與所述車座的就座位置的車座高度之比是65%或以上。
1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儲物箱的前方的電池。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摩托車。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車座的下方提供大容量的儲存箱并能維持行駛特性和安裝/拆卸特性的摩托車。摩托車設置有前輪和車輪外徑為14英寸或以上的后輪。腳踏板設置在車座的前下方,并具有平坦的形狀。發(fā)動機設置在車座的下方并固定到車身框架。動力傳遞單元能相對于車身框架和發(fā)動機樞轉。儲物箱設置在車座的下方和動力傳遞單元相對于發(fā)動機樞轉所圍繞的中心的上方??諝鉃V清器連接到發(fā)動機,并設置在車座的下方以在縱向方向上與儲物箱對齊。從側向看去,發(fā)動機的氣缸軸線的延長線設置成經過前輪。
文檔編號B62K11/00GK101654133SQ200910166479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19日
發(fā)明者赤尾拓也 申請人:雅馬哈發(fā)動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