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用扣具的制作方法
自行車用扣具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自行車用扣具,特別是關于一種利用二固定座及二活動座的對應卡掣,以使一物件能方便的拆裝于一自行車的車架上,并提高固定強度的自行車用扣具。
背景技術:
現(xiàn)今,自行車早已是一種廣為使用的交通工具,更成為一種極受歡迎的運動與休 閑活動用品,在一般自行車中,經(jīng)常會在其車架上另外加裝或放置物品,以提高所述自行車 的功能性與物件使用的便利性,特別是在較不會影響騎乘又方便取用的所述車架上安裝一 水壺架,以放置一水壺,提供自行車騎士取用所述水壺飲用。請參照圖1所示,其揭示一種現(xiàn)有的自行車水壺架的使用示意圖,其包含一自行 車的車架91、一水壺架92及一水壺93。所述車架91上設有二螺孔911,所述水壺架92是 為一約呈空心L型的彎折骨架,并以二螺固元件a穿過所述水壺架92的二穿孔(未繪示) 及所述二螺孔911,以將所述水壺架92螺固于所述車架91上。所述水壺架92適可供由上 往下放置一水壺93,所述水壺93受到所述水壺架92的限位而不會脫出所述水壺架92,也 能方便自行車騎士隨時取放及使用所述水壺93。然而,所述水壺架在實際使用時仍有以下的缺點(1)所述水壺架92與所述水壺 93為直接接觸,所以,所述水壺93于取放時或所述自行車的行車震動,易造所述水壺93表 面材質(zhì)或印刷的磨損,從而影響所述水壺的質(zhì)感與美觀。(2)在不放置所述水壺93于所述 車架91上時,所述水壺架92仍保持固設于所述車架91上,其影響所述自行車外觀的簡捷 性。(3)折迭式自行車不適合安裝所述水壺架92,因為所述水壺架92會影響所述折迭式自 行車的收合功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扣具,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中所述扣具組件的第一活動座 及第二活動座對應卡入所述固定組件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內(nèi),使所述扣具組件及其 承載的物件可拆裝的固設于所述車架上的固定組件上,且所述扣具組件利用一結合元件結 合及承載一物件,以防止物件表面與車架直接接觸而磨損。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中所述第一活動座與所述第二 活動座的馬蹄部開口方向不相同,以提高所述自行車用扣具的固定強度。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中所述固定組件不承載所述扣 具組件及物件時,所述自行車的外觀能保持簡捷。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中所述扣具組件適用于折迭式 自行車,當所述固定組件不承載所述扣具組件及物件時,所述折迭式自行車可以正常收合。為達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包含一固定組件及一扣具組 件,所述固定組件固設于一自行車的車架上,所述扣具組件用以承載物件。所述扣具組件的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能對應卡入所述固定組件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內(nèi),使所述 扣具組件及其承載的物件可拆裝的固設于所述車架上。所述自行車用扣具除了能提供拆裝 所述物件的便利性及防止物件表面磨損之外,亦能提高所述扣具組件的固定強度。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各具有一滑輪狀的外形,所述滑 輪的圓周面上設有一凹槽。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活動座各包含一馬蹄部,具有一開口, 所述馬蹄部用以對應卡掣所述第一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及二導引部,設于所述馬蹄部的 開口兩端,用以引導所述馬蹄部卡入所述第一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內(nèi)。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動座的馬蹄部與導引部之間另包含二延伸導 引部,用以延伸所述導引部與所述馬蹄部間的距離。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動座包含二凸緣,用以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座 的凹槽內(nèi)。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動座的馬蹄部的開口方向朝下,所述第二活 動座的馬蹄部的開口方向朝左或右。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動座的馬蹄部的內(nèi)徑實質(zhì)等于所述第 一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直徑,所述馬蹄部的開口寬度小于所述馬蹄部的內(nèi)徑。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另包含一固定墊圈,其設于所述 第一及第二固定座與所述車架之間,以填補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與所述車架的表面形狀 間的空隙。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扣具組件是一容器或一置物架。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扣具組件是利用一結合元件承載一水壺、一工具盒 或一工具架,所述結合元件是選自束帶、扣環(huán)或一對魔鬼氈部。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發(fā)明的固定組件固設于一自行車的車架上,扣具組件用以 承載物件,所述扣具組件及其承載的物件可拆裝的固設于所述車架上。這樣所述自行車用 扣具不但可提供拆裝所述物件的便利性及防止物件表面磨損之外,還可以亦能提高所述扣 具組件的固定強度。
圖1 現(xiàn)有的自行車水壺架的使用示意圖。圖2 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立體分解圖。圖3A 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示意圖。圖3B 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完成示意圖。圖4A 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示意圖。圖4B 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示意圖。第4C圖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示意圖。第4D圖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完成示意圖。圖5 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局部剖視圖。圖6 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局部剖視圖。圖7 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
圖8A 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圖8B 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圖9A 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圖9B 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圖9C 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fā)明上述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并配 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本發(fā)明的自行車用扣具可選擇組裝于一般自行車或是折迭式自行車的車架上,以 便承載一物件,例如水壺、工具盒或工具架。但是,所述自行車放置物品的位置可能依實際 使用需求而有所不同,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本發(fā)明在下文中提及的上、下、左與右等 方位關是指一般自行車的車架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相對于地面、車頭及車尾的方位關系,并 不考慮車架的傾斜角度,上述相對位置用語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構件之間的排列關系,亦非 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因此于此合先敘明。請參照圖2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立體分解圖。所述 自行車用扣具主要包含一固定組件1及一扣具組件3。所述固定組件1包含一第一固定座 11及一第二固定座12 ;所述扣具組件3包含一第一活動座31及一第二活動座32,所述扣 具組件3可承載一物件7,例如一水壺。如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組件1的第一固定座11具有一滑 輪狀的外形,其圓周面上設有一凹槽111。另外,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中心設有一穿孔112, 所述第一固定座11透過一螺固元件a螺固于所述車架5的一螺孔51上。在本實施例中, 所述固定組件1的第二固定座12與所述第一固定座11具有相同的外形,其圓周面上設有 一凹槽121,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中心設有一穿孔122,所述第二固定座12透過一螺固元 件a螺固于所述車架5的一螺孔51上,所述第一固定座11與所述第二固定座12相隔一適 當距離。如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所述扣具組件3的第一活動座31設有一馬 蹄部311及二導引部312。所述馬蹄部311是指類似「Ω」馬蹄狀的槽口構造,其一側具有 一開口,所述馬蹄部311的內(nèi)徑實質(zhì)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所述凹槽111直徑,所述馬 蹄部311的開口寬度小于所述馬蹄部311的內(nèi)徑。所述二導引部312設于所述馬蹄部311 的開口兩端。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與所述固定組件1的第一固定座11的凹槽 111可對應卡掣,所述二導引部312用以引導所述馬蹄部311平順的卡入所述凹槽111內(nèi)。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扣具組件3的第二活動座32與所述第一活動座31具有相同的外形,所 述第二活動座32設有一馬蹄部321及二導引部322。所述馬蹄部321是指類似「Ω」馬蹄 狀的槽口構造,其一側具有一開口,所述二導引部322設于所述馬蹄部321的開口兩端。所 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與所述固定組件1的第二固定座12的凹槽121可對應卡掣, 所述二導引部322用以引導所述馬蹄部321平順的卡入所述凹槽121內(nèi)。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所述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優(yōu)選 由一具有強度及耐磨耗的材質(zhì)所制成,例如金屬或工程塑膠。所述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還可分別包含二固定墊圈b,其中一所述固定墊圈b設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與 所述車架5之間;另一所述固定墊圈b設于所述第二固定座12與所述車架5之間。由于一 般的車架5的表面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因此所述固定墊圈b可對應填補所述第一固定 座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與所述車架5表面形狀之間所形成的空隙,其具有防止所述第 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邊緣碰撞受損的作用,并兼具美觀的效果。如圖2所示,雖然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所述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 是以所述螺固元件b固定于所述車架5上,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所述第一固定座11 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也可以是以束帶、扣環(huán)或焊接等手段,將其固定于所述車架5上。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扣具組件3用以承載一物件7,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自行 車用扣具所揭示的是將所述扣具組件3與一水壺結合,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所述扣 具組件3也可以與置物容器(例如一工具盒)或置物架(例如一工具架)來結合使用;或 者,所述扣具組件3本身就是一置物容器或置物架。請參照圖3A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示意圖, 其視角方向是由所述車架5朝向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并忽略所述車架5。所述扣具組件3的 第一活動座31及所述第一活動座32優(yōu)選由一具有強度及彈性的材質(zhì)所制成,例如金屬或 工程塑膠。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與所述第二活動座32 的馬蹄部321的開口都朝向下方。組裝時,將所述扣具組件3由上往下朝所述固定組件1 移動,使所述扣具組件3的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 凹槽111的上方;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凹槽 121的上方。如圖3A所示,因為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小于所述凹槽111的直 徑;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小于所述凹槽121的直徑,所以所述第一活動 座31的導引部312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凹槽111 ;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導引部322 抵接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凹槽121。但是,當所述扣具組件3持續(xù)向下抵靠時,所述第一活 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將被彈性撐開。接著,請參照圖3B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完成示 意圖,其視角方向是由所述車架5朝向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并忽略所述車架5。當所述第一 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暫時擴大時,使 得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可卡入所述第一固 定座11的凹槽1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凹槽121內(nèi),形成卡掣結合。因此,所述扣具組 件3不會向外脫離所述固定組件1。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除了向上施力可以使所述扣具組 件3與所述固定組件1分離之外,從其他的側方向(例如下、左、右方)的施力并無法使所 述扣具組件3脫離所述固定組件1。所以,所述自行車用扣具確實能提供可拆裝的固定功能 于所述自行車的車架5上。并且,所述二對組件的組合構造,能提高對所述物件7的固定強 度,特別是提高一般長柱型物件的固定強度。另外,在不安裝所述水壺等物件7時,所述車架3也只會留下體積極小的所述二固定座11、12,因此也不會影響所述自行車外觀的簡捷性;特別是,所述自行車用扣具也適用 于折迭式自行車。由于拆下所述扣具組件3后,折迭式自行車的車架上只會剩下體積極小 的所述二固定座11、12,因此并不會妨礙所述折迭式自行車的正常收合功能。
請再參照圖4A及4B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 示意圖,其視角方向是由所述車架5朝向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并忽略所述車架5。本發(fā)明第 二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并大致沿用第一實施例的圖號,但兩者不同處在于所 述扣具組件3的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仍朝向下方;但所述第二活動座 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改為朝向右方或左方。如圖4A所示,組裝所述扣具組件3時,先將 所述扣具組件3的靠下端偏向圖的左方,由圖的右上方朝左下方斜向?qū)⑺龅谝换顒幼?1 的馬蹄部311卡入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凹槽111的內(nèi),形成卡掣結合。請再參照圖4C及4D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組裝過程 及完成示意圖,其視角方向是由所述車架5朝向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并忽略所述車架5。在 上述步驟后,以先前卡入的第一固定座11為旋轉支點,逆時鐘方向旋轉所述扣具組件3,將 扣具組件3的靠下端由圖的左方往右移動,將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卡入所述第 二固定座12的凹槽121內(nèi),形成卡掣結合 。這樣,所述扣具組件3不會向外脫離所述固定 組件1。即使受到來自其它方向的施力(例如上、下、左右或斜方向)作用,因為所述扣具組 件3的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與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方向 相互垂直,因此也不容易整個脫離所述固定組件1。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所述自行車用扣具確實能提供可拆裝的固定功能于所述 自行車的車架5上。并且,能再提高所述物件7的固定強度。而且,當要取出所述扣具組件 3時,只要將先前裝入的動作反順序進行即可以所述第一固定座11為旋轉支點,順時鐘方 向旋轉所述扣具組件3,使所述扣具組件3靠下端的所述第二活動座32由圖的右方往左方 向脫離所述第二固定座12。接著,所述扣具組件3由左下方朝右上方施力,即可使所述第一 活動座31脫離所述第一固定座11,將所述扣具組件3從所述車架5上取下。此種兩段式的 操作方式,除了能增進所述扣具組件3固定于所述車架5上的強度之外,也方便于單手的操 作方式,當然也可依照自行車騎士的個人使用偏好與習慣來調(diào)整所述扣具組件3的靠下端 的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開口方向(例如所述馬蹄部321的開口方向朝左)。綜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開口方向所述第二活 動座32的開口方向相同,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動座32的開口方向所述第 二活動座32的開口方向不同(相垂直),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開口 方向所述第二活動座32的開口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的排列組合,但以能夠同時或先后 形成所述第一活動座31與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卡掣結合,以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與所述 第二固定座12的卡掣結合為原則。請參照圖5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局部剖視圖。本發(fā) 明第三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并大致沿用第一實施例的圖號,但兩者不同處在 于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另包含一物件7 (如水壺),所述物件7設有一套體71,所述套體71 的一側面設有一第一魔鬼氈部c (亦即第一結合元件)。另外,所述扣具組件3是選自一與 所述套體71外形對應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亦即所述扣具組件3)面向所述套體71的表 面設有一第二魔鬼氈部d (亦即第二結合元件),所述第一魔鬼氈部c與所述第二魔鬼氈部 d對應結合,以使所述扣具組件3與所述套體71可拆裝的結合。由于所述水壺7于取放時 沒有與其他構件(如所述車架5)摩擦,因此不會造成所述水壺7的表面材質(zhì)或印刷部份磨 損,從而保護所述水壺7的質(zhì)感與美觀。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扣具組件3用以承載一物件7,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用 扣具所揭示的水壺是透過一套體71的第一魔鬼氈部c與所述扣具組件3的第二魔鬼氈部d 來結合,雖然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揭示的是先以所述套體71包覆所述物件7 (水壺),再與所 述扣具組件3結合的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所述扣具組件3也可以與置物容器 (例如一工具盒)或置物架(例如一工具架)來結合使用;或者,所述扣具組件3本身就是 一置物容器或置物架。另外,所述物件7(水壺)也可以省略所述套體71,而是直接貼附所 述第一魔鬼氈部a而與所述扣具組件3的第二魔鬼氈部d來結合?;蛘?,所述水壺7也可 以是束帶或扣環(huán)等方式來固定于所述扣具組件3上。請參照圖6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局部剖視圖。本發(fā) 明第四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并大致沿用第三實施例的圖號,但兩者不同處在 于所述扣具組件3的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斷面形狀不同,并且也沒有設 置固定墊片b。如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中,由所述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 定座12的斷面形狀可知,所述凹槽111及121是設于其圓周面中間,因此所述斷面形狀概 呈一工字型;如圖6所示,在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中,由所述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二固 定座(未繪示)的斷面形狀可知,由于一凹槽111’是設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圓周面靠 近所述車架5的一側,因此所述斷面形狀概呈一 T字型,因此同樣可卡掣結合一第一活動組 件31’的馬蹄部311’。藉此,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可薄型化所述第一固定座11’及所述第 二固定座(未繪示)及與其對應的第一活動座31’及第二活動座(未繪示)的厚度。請再參照圖7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 圖。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但兩者不同處在于一扣具組件3a包含 一第一活動座31a及一第二活動座32a,其是以一體成型彎折骨架的方式來實現(xiàn),并且所述 第一活動座31a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a外觀不相同。如圖7所示,所述第一活動座31a及所 述第二活動座32a約呈現(xiàn)一 W形連續(xù)彎折骨架的主體構造,其優(yōu)選是以具有強度及彈性的 金屬材質(zhì)制成,例如鋁。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動座31a具有一馬蹄部311a及二導引 部312a,所述第二活動座32a則包含一馬蹄部321a、二導引部322a及二延長導引部323a, 所述二延伸導引部323a是位于所述馬蹄部321a與所述二導引部322a之間,用以延伸所述 馬蹄部321a與所述二導引部322a間的距離。因此,當裝入所述扣具組件3時能先以所述 第二活動座32a接觸所述第二固定座12。接著,通過所述延伸導引部323a的抵靠,使所述 第一活動座31與所述第一固定座11 (如圖2所示)對位,然后同時完成卡入動作。在另一 實施例中,所述二延伸導引部(未繪示)亦可能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動座31a上。相較于本 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需要將所述兩組活動座與固定座同時對位,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能產(chǎn)生一導 引作用,以使兩組活動座與固定座的對位動作依序進行且更容易實施。請再參照圖8A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 圖。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但兩者不同處在于一扣具組件3b包含 一第一活動座31b及一第二活動座32b,其是以一板件的方式來實現(xiàn),并且所述第一活動座 31a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b外觀不相同。如圖8A所示,所述第一活動座31b其相似于本發(fā) 明第一實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活動座31,所述第一活動座31b具有一馬蹄部31 Ib及二導引部 312b,以提供卡掣結合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 (如圖2所示)的功能;但所述第二活動座32b 是由外向內(nèi)沖壓彎折形成二凸緣321b,所述第二活動座32b能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凹槽121 (如圖2所示)以形成限位的作用,由于第一活動座31能卡掣結合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以及所述第二活動座32b能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座12內(nèi)的作用,因此,使所述扣具組 件3b能固設于所述固定組件1上。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二凸緣(未繪示)亦可能形成于 所述第一活動座31b上。因此,在本發(fā)明的各實施例中并不限定所述二組固定座與活動座 具有同樣的型式、尺寸與功能。請再參照圖8B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 圖。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但兩者不同處在于所述第二活動座32b 外觀不相同。如圖8B所示,所述第二活動座32b是由外向內(nèi)沖壓彎折形成二凸緣321b (位 于側邊及底邊)及由內(nèi)向外沖壓彎折形成一外凸緣321b’(位于側邊),所述外凸緣321b’ 具有彈性卡掣的功能。因此,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可以使用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圖4A 至4C)所示的操作方式,先將所述扣具組件3b的第一活動座31b的馬蹄部311b卡入所述 第一固定座11的凹槽111內(nèi)(未繪示),形成卡掣結合;再以所述第一活動座31b為支點 旋轉所述扣具組件3b,將扣具組件3b的靠下端的所述第二活動座32b卡入所述第二固定座 12 (未繪示)內(nèi)形成限位卡掣結合,其中所述二凸緣321b具有限位功能,所述外凸緣321b’ 具有卡掣功能,使所述扣具組件3b能固設于所述固定組件1上。請參照圖9A及圖9B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 立體圖。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并大致沿用第一實施例的圖號,但第 八實施例的特征之處在于所述扣具組件3的所述第一活動座31的馬蹄部311的開口與所 述第二活動座32的馬蹄部321的開口皆朝向下方,所述第二活動座32除了馬蹄部321外, 還具有一導引部322。如第9B圖所示,所述扣具組件3用以承載一水壺8,所述扣具組件3 包含對稱設置于所述水壺8側邊且形體弧度與所述水壺相對應的二翼片33,優(yōu)選的,所述 二翼片33的外端寬度大于內(nèi)端寬度。所述扣具組件3還包含一用以支撐所述水壺8底部 的底板34,所述底板34優(yōu)選約呈一 Y字型,但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活動座31底部包含一 卡掣凸塊35,以供所述第一固定座11 (圖未繪示)卡入所述第一活動座31之內(nèi)。另外,所述水壺8另包含一水壺套體81,所述水壺套體81優(yōu)選可由軟性、防水及保 溫的材質(zhì)來制作。所述水壺8放置于所述水壺套體81內(nèi),所述水壺套體81包含二套入部 811,所述二套入部811約呈口袋狀的可供所述二翼片33套入其內(nèi),使所述水壺套體81與 所述扣具組件3相結合。再者,所述水壺套體81對應所述底板34也可設有一套入部811, 所述套入部811約呈一條帶狀的可供所述底板34的根部套入其內(nèi),以使所述水壺套體81 底部與所述扣具組件3相結合。并且,所述水壺套體81還具有一開口以露出所述水壺8的 口部以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水壺8。所述水壺套體81還包含一拉煉812,以方便將所述水 壺8取出或放入于所述水壺套體81之內(nèi)。如上所述,所述水壺套體81可產(chǎn)生保護所述水 壺8不被刮傷以及具有保溫的效果。請參照圖9C所示,其揭示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自行車用扣具的扣具組件立體圖。 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相似于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并大致沿用第八實施例的圖號,但兩者不同 之處在于所述二翼片33上另設有束帶36,所述二翼片33分別設有多個槽孔(未標示)可 供所述束帶36穿設于其上,并可搭配魔鬼氈或扣環(huán)等零件以方便所述束帶36可拆裝的系 于所述二翼片33之間。因此,可以直接將所述水壺8藉由所述束帶36固定于所述扣具組 件3上。另外,考慮到所述扣具組件3與所述水壺8的接觸面的防滑及防括,還可進一步的在所述扣具組件3與所述水壺8接觸面的適當位置上加設軟墊片e。 綜上所述,相較于現(xiàn)有的自行車用扣具(特別是指一水壺架)可能因為所述自行
車騎乘時的震動或取出的動作,造所述水壺表面材質(zhì)或印刷部份的磨損;或者,在不安裝所
述水壺時,所述水壺架仍影響所述自行車外觀的簡捷性;及不適用于折迭式自行車等缺點。
圖2的本發(fā)明的自行車用扣具不但能防止所述水壺表面磨損,還能加強其固定強度及拆裝 的方便性,并且,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可替換為其他的置物盒或置物架,以增進所述自行車的功能。
權利要求
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用扣具包含一固定組件,其具有一第一固定座,固設于一車架上;及一第二固定座,固設于所述車架上,并與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隔一距離;以及一扣具組件,用以承載一物件,所述扣具組件具有一第一活動座,用以可拆裝的對應卡入所述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活動座,用以可拆裝的對應卡入所述第二固定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各具有一 滑輪狀的外形,所述滑輪的圓周面上設有一凹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活動座各包含 一馬蹄部,具有一開口,所述馬蹄部用以對應卡掣所述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及二導引部,設于所述馬蹄部的開口兩端,用以引導所述馬蹄部卡入所述第一固定座或 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內(nèi)。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動座的馬蹄部與導引 部之間另包含二延伸導引部,用以延伸所述導引部與所述馬蹄部間的距離。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動座包含二凸緣,用以 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內(nèi)。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座的馬蹄部的開口 方向朝下,所述第二活動座的馬蹄部的開口方向朝左或右。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動座的馬蹄部 的內(nèi)徑實質(zhì)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直徑,所述馬蹄部的開口寬度小于所 述馬蹄部的內(nèi)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另 包含一固定墊圈,其設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與所述車架之間,以填補所述第一 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與所述車架的表面形狀間的空隙。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組件是一容器或一置物架 o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組件是利用一結合元件 承載一水壺、一工具盒或一工具架,所述結合元件是選自束帶、扣環(huán)或一對魔鬼氈部。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座底部包含一卡掣 凸塊,以供所述第一固定座卡入所述第一活動座之內(nèi)。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組件用以承載一水壺, 所述扣具組件包含對稱設置于所述水壺側邊且形體弧度與所述水壺相對應的二翼片。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翼片上另設有束帶,用以 固定所述水壺。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翼片的外端寬度大于內(nèi) 端寬度,所述水壺另包含一套體,所述水壺放置于所述套體內(nèi),所述套體包含二套入部,所述二套入部可套入所述二翼片,使所述套體與所述扣具組件結合。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組件包含一用以支撐 所述水壺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約呈Y字型,所述套體對應所述底板設有一套入部,所述套 入部可套入所述底板,使所述套體底部與所述扣具組件結合。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車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體具有一開口以露出所 述水壺口,并包含一拉煉,以方便所述水壺的取放于所述套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自行車用扣具,其包含一固定組件及一扣具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固設于一自行車的車架上,所述扣具組件用以承載物件。所述扣具組件的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能對應卡入所述固定組件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內(nèi),使所述扣具組件及其承載的物件可拆裝的固設于所述車架上。所述自行車用扣具除了能提供拆裝所述物件的便利性及防止物件表面磨損之外,亦能提高所述扣具組件的固定強度。
文檔編號B62J11/00GK101823527SQ20091017362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3日
發(fā)明者周盟桂, 張禮榮, 翁榮輝 申請人:浮力森林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