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散熱自行車燈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照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散熱自行車 燈頭。
背景技術:
騎自行車是一種兼具休閑與健身的活動,現今除流行在白日間騎行 外,夜間騎行的風氣也十分盛行。不過夜騎因少了白日光照,騎士的視 線范圍與能見度明顯減弱,對路況的辨識與掌握自然大受影響,加上夜 騎單憑著車架、車衣上小部分的反光警示來車,既被動又難收良效,因 此,自行車業(yè)者開發(fā)出可供車架或騎士裝配的自行車照明燈,強化照明 度以彌補夜騎時視線范圍與能見度上的劣勢,并達成主動以明確光源警 示來車的效果,借此提升夜騎的安全性。
目前的自行車照明燈如中國臺灣專利證號M337515號「可調光距型 自行車燈」專利,其結構包括一燈殼、 一發(fā)出光源的燈體與一燈罩,該 燈殼內設有電池槽框并配合電路板與燈體組設,該燈體外先套設一利于 調整光距的凸透鏡面,再于凸透鏡面外罩設燈罩,該燈殼還組設一夾具, 以該夾具配置于車架上;
該類自行車照明燈雖然產生了足夠的照明光源,有助于提升視線范 圍與能見度或形成警示效果,但燈體照明的同時,燈體的溫度與熱量亦 伴隨光照產生,該燈體無論是采用一般的燈泡,或者是號稱低熱度的LED 燈,在長時間的照明下仍都會形成高溫與高熱,而這類自行車照明燈在 燈罩與燈體間是呈近乎封閉的結構,燈體在缺乏良好對流或傳導媒介下 散熱很慢,高溫高熱在封閉空間內蓄積不散,而現今為了省材料與輕量 化,燈殼、燈罩一般采用塑料材質,高居不下的熱量可能使燈殼、燈罩 脆化、變形,影響整體的使用壽命,也很容易損傷燈體或電路板而導致 故障,當騎士發(fā)現故障拆開照明燈檢視或更換電池時,亦可能因觸摸到 照明燈高溫的部分而灼傷,導致不必要的意外傷害。
4由此可見,目前的自行車照明燈散熱效果不佳,容易縮減使用壽命 或突發(fā)故障,又或導致不必要的意外灼傷,實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散熱率高且效果顯著,較能 避免發(fā)光體或自行車燈因高熱而縮減使用壽命或突發(fā)故障,并防止不必 要的意外灼傷;順帶一提,若該散熱件以金屬制成,則可利用良好的導 熱進一步提升散熱效果。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一照明用的頭部,該頭部從表面 向內開設-一具深度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設置相互接觸的一光源件及 一散熱件,該光源件位于該頭部內部,該散熱件有部分露出頭部表面;
該頭部包括一與散熱件組設的結合座與一供光源件投射光線的反射 座,該結合座于容置空間周緣的壁面開設有一卡槽,于開設容置空間的 表面凹設一限位槽,該反射座與該結合座內外接合,并相對光源件光線 投射方向設有一具弧度的折反部,該容置空間開設于該結合座與該反射 座同一側的端面,并大致于結合座與反射座間形成一第-容置區(qū)域與一 第二容置區(qū)域,該第一、第二容置區(qū)域彼此接續(xù);
該光源件位于第二容置區(qū)域內,其包括一基座與一發(fā)光體,該基座 一端開設有一供發(fā)光體定位的組孔,另一端則于嵌入結合座的卡槽而與 頭部內壁組設,該發(fā)光體穿過組孔的面是朝反射座的折反部投射光線, 另一面則與散熱件接觸;
該散熱件包括一內側端面與一外側端面,該外側端面形成散熱區(qū)域, 并設有數支幅條,該些幅條是呈波浪狀排列,以增加該散熱件的散熱區(qū) 域,該內側端面設有一貼抵部,該散熱件以貼抵部與光源件接觸定位, 該貼抵部具有徑向厚度與軸向長度,軸向長度是小于內側端面,部分內 側端面得觸及結合座的限位槽以限制散熱件設入容置空間的程度,使該 貼抵部位于該第一容置區(qū)域與第二容置區(qū)域間,該貼抵部并于與光源件 接觸部分轉折接連成型一壓抵面與一斜貼面,以壓抵面抵定基座,并以 斜貼面與發(fā)光體接觸;又,該散熱件與該光源件是于彼此接觸部分設置 - 一卡固部,以該卡固部相互組設;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當發(fā)光體的溫度隨使用時間而逐漸上升并 累積熱量時,與發(fā)光體直接接觸的貼抵部的斜貼面可傳導發(fā)光體所產生 的熱量,并通過內、外側端面而于波浪狀幅條所形成的大范圍散熱區(qū)域 輻射散逸,由于產生的熱量是直接被傳導轉移,并以大面積輻散而釋于 開放空間,故散熱率高且效果顯著,較能避免發(fā)光體或自行車燈因高熱 而縮減使用壽命或突發(fā)故障,并防止不必要的意外灼傷;順帶一提,若 該散熱件以金屬制成,則可利用良好的導熱進一步提升散熱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散熱自行車燈頭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結構剖面圖。
圖5至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散熱件不同角度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自行車燈1 頭部2 反射座21 容置空間4 基座50 散熱件6 壓抵面6011 外側端面61
柄部10 結合座20 折反部211 第一容置區(qū)域40 組孔501 內側端面60 斜貼面6012 幅條611
電池12 限位槽202 按鈕3
電池座11 卡槽201 罩體212
第二容置區(qū)域41光源件5 卡榫502 發(fā)光體51 貼抵部601 凹槽601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可散熱自行車燈頭,本實施例是以塑料材料 制成的自行車燈1進行說明,請參閱
圖1至圖4所示,包括一照明用的 頭部2與一握持或與車架裝配用的柄部10,該柄部10內設置一電池座 11與電池12,并組接于頭部2后端,該頭部2由表面向內設有一啟閉光源的按鈕3,又于按鈕3前方從表面向內開設一具深度的容置空間4,以 該容置空間4設置相互接觸的一光源件5及一散熱件6,該光源件5位于 該頭部2內部,該散熱件6有部分露出頭部2表面;
該頭部2包括-一與散熱件6組設的結合座20與--供光源件5投射光 線的反射座21,該結合座20于容置空間4周緣的壁面開設有一卡槽201, 于開設容置空間4的表面凹設一限位槽202,該反射座21與該結合座20 內外接合,并相對光源件5光線投射方向設有一具弧度的折反部211,且 套設有一罩體212,該容置空間4開設于該結合座20與該反射座21同一 側的端面(本實施例是開設于頂部端面),并大致于結合座20與反射座 21間形成一第一容置區(qū)域40與一第二容置區(qū)域41,該第一、第二容置 區(qū)域40、 41是彼此接續(xù);
該光源件5位于第二容置區(qū)域41內,其包括一基座50與一發(fā)光體 51,該基座50概成拱橋型態(tài), 一端開設有一供發(fā)光體51定位的組孔501, 另一端則于嵌入結合座20的卡槽201而與頭部2內壁組設,該發(fā)光體51 穿過組孔501的面是朝反射座21的折反部211投射光線另一面則與散熱 件6接觸,又,該基座50于發(fā)光體51兩側各凸設有一卡榫5G2;
續(xù)請配合參照圖5至圖8所示,該散熱件6為金屬材質制成(以鋁 為佳),其包括一內側端面60與一外側端面61,該外側端面61形成散熱 區(qū)域,并設有數支幅條611,該些幅條611是呈波浪狀排列,以增加該散 熱件6的散熱區(qū)域,該內側端面60設有一貼抵部601 ,該散熱件6以貼 抵部601與光源件5接觸定位,該貼抵部601具有徑向厚度與軸向長度, 軸向長度小于內側端面60,部分內側端面60得觸及結合座20的限位槽 202以限制散熱件6設入容置空間4的程度,使該貼抵部601位于該第一 容置區(qū)域40與第二容置區(qū)域41間,該貼抵部601并于與光源件5接觸 部分轉折接連成型一壓抵面6011與一斜貼面6012,以壓抵面6011抵定 基座50,并以斜貼面6012與發(fā)光體51接觸,該斜貼面6012對應基座 50的各卡榫502設有一凹槽6013,該散熱件6與該光源件5是以卡榫502 與凹槽6013所構成的卡固部相互組設;
請再參照圖9所示,該自行車燈1可配合夾具裝配于車架上,當光 源件5以發(fā)光體51投射光線并利用反射座21的反折部反射出照光時,
7發(fā)光體51的溫度隨使用時間而逐漸上升并累積熱量,同時與發(fā)光體51
直接接觸的貼抵部601的斜貼面6012可傳導發(fā)光體51所產生的熱量, 并通過內、外側端面60、 61而于波浪狀幅條611所形成的大范圍散熱區(qū) 域輻射散逸,由于產生的熱量是直接被傳導轉移,并以大面積輻散而釋 于開放空間,故散熱率高且效果顯著,較能避免發(fā)光體51或自行車燈1 因高熱而縮減使用壽命或突發(fā)故障的問題,并防止不必要的意外灼傷。
權利要求1.一種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照明用的頭部,該頭部從表面向內開設一具深度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設置相互接觸的一光源件及一散熱件,該光源件位于該頭部內部,該散熱件有部分露出頭部表面;該散熱件包括一內側端面與一外側端面,該內側端面設有一供傳導光源件的熱量并通過內、外側端面輻射散逸的貼抵部,該外側端面則形成散熱區(qū)域,該散熱件以貼抵部與光源件接觸定位。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 貼抵部具有徑向厚度與軸向長度,并在與光源件接觸部分轉折接連成型 一壓抵面與一斜貼面。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 光源件包括一基座與一發(fā)光體,該基座一端開設一供發(fā)光體定位的組孔, 另一端則與頭部內壁組設,該發(fā)光體穿過組孔的面是朝頭部內投射光線, 該貼抵部以壓抵面抵定基座,并以斜貼面與發(fā)光體接觸。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側端面設有數支幅條,該些幅條是呈波浪狀排列,以增加該散熱件的 散熱區(qū)域。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 頭部包括一與散熱件組設的結合座與一供光源件投射光線的反射座,該 反射座與該結合座內外接合,該容置空間開設于該結合座與該反射座同 一側的端面,并大致于結合座與反射座間形成一第一容置區(qū)域與一第二 容置區(qū)域,該第一、第二容置區(qū)域彼此接續(xù);該散熱件的貼抵部位于該 第一容置區(qū)域與第二容置區(qū)域間,該光源件位于第二容置區(qū)域內。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 結合座于容置空間周緣的壁面開設有一供基座組設的卡槽,于開設容置 空間的表面凹設 一供散熱件組設的限位槽,該散熱件的貼抵部的軸向長度小于內側端面,部分內側端面得觸及限位槽以限制散熱件設入容置空 間的程度。
7.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件與所述光源件是于彼此接觸部分設置一卡固部,以該卡固部相互 組設;該頭部以塑料制成,該反射座相對光源件光線投射方向設有一具 弧度的折反部,該散熱件由金屬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可散熱自行車燈頭,包括一照明用的頭部,該頭部從表面向內開設一具深度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設置相互接觸的一光源件及一散熱件,該光源件位于該頭部內部,該散熱件有部分露出頭部表面;該散熱件包括一內側端面與一外側端面,該內側端面設有一供傳導光源件的熱量并通過內、外側端面輻射散逸的貼抵部,該外側端面則形成散熱區(qū)域,該散熱件以貼抵部與光源件接觸定位。本實用新型散熱率高且效果顯著,較能避免發(fā)光體或自行車燈因高熱而縮減使用壽命或突發(fā)故障,并防止不必要的意外灼傷;若該散熱件以金屬制成,則可利用良好的導熱進一步提升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B62J6/00GK201407572SQ200920146320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17日
發(fā)明者廖帝順, 廖速璋 申請人:世陽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