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摩托車組裝總成,尤其涉及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 成。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的摩托車為了將燃油蒸氣引入燃燒并防止該蒸氣揮發(fā)到大氣中通常都 設置有燃油蒸發(fā)系統(tǒng);另外,為了對發(fā)動機排出的尾氣中加入新鮮空氣,增加排氣中氧含 量,使高溫排氣中未燃燒的HC、CO得到再次燃燒和氧化,從而達到降低排氣污染物的目的, 從而需要增加一個補氣系統(tǒng)。但是現(xiàn)在燃油蒸發(fā)系統(tǒng)中的碳罐以及補氣系統(tǒng)的二次空濾器都是采用單獨布置 的形式安裝在摩托車上,由于摩托車內(nèi)部空間有限,不好布置。特別是踏板車和彎梁車,油 箱位于車身后部空間狹小,而碳罐和二次空濾器要布置在油箱附近,不便布置,只能擠占油 箱的布置空間,使得油箱容積變??;該設計還由于碳罐以及二次空濾器安裝時都至少采用 兩點定位,兩者分別安裝,安裝點位多,操作繁瑣,需要占用較多的摩托車總裝時間;而且兩 套系統(tǒng)的管路多,將碳罐以及二次空濾器分開安裝,導致布管困難且較為混亂,影響美觀。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將炭罐及二次空濾器集成一體的 結構,從而節(jié)省安裝空間,保證油箱大容量,并且安裝方便、節(jié)省總裝時間,布管順暢隱蔽、 整齊美觀。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包括碳罐及二次空濾器,所述碳罐固定安裝 在二次空濾器上形成一體的組裝總成,所述組裝總成固定安裝在車架和/或后擋泥板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組裝總成設置在摩托車后部油箱的右側,并覆蓋 在摩托車右側蓋內(nèi);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碳罐外設置有綁定碳罐的左、右壓板,所述 左、右壓板與所述二次空濾器外殼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設計使得管路布置緊湊順暢、布管隱蔽、整齊美觀, 由于碳罐與二次空濾器集成為一體,不但占用空間小,保證油箱的足夠容積,而且僅需三個 安裝點就能實現(xiàn)固定安裝,操作方便,大大減少了摩托車的總裝時間。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右壓板及二次空濾器的安裝拆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圖2,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包括碳罐1及二次空濾器2, 所述碳罐1固定安裝在二次空濾器2上形成一體的組裝總成,其連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連 接、扣合連接或插接結構等,扣接形式為碳罐1的外殼下端與所述二次空濾器2的外殼上 端通過卡鉤與卡孔進行扣合連接。所述組裝總成固定安裝在車架3和/或后擋泥板4上,所述組裝總成設置在摩托 車后部油箱6的右側(以駕駛者方位看),優(yōu)先設計是將組裝總成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油 箱6右側中前部的凹部61內(nèi),并覆蓋在摩托車右側蓋內(nèi),該設計使得組裝總成的總布置空 間小,可以增大油箱的布置空間,提高油箱容積;另外,將組裝總成設置在油箱6右側中前 部,還可以使連接于組裝總成后端、與大氣相通的管路7較長,而且這些管路7在彎折后,使 開口位于油箱6后端,利于避塵、防塵。本產(chǎn)品采用的二次空濾器2外殼呈圓筒狀,并由前、 后殼體組合而成,該形狀設計更有利于提高二次空濾器2的消聲功能。參照圖2、圖3,本實施例在碳罐1外設置有綁定碳罐1的左、右壓板51、52,在左、 右壓板51、52底部的相向面上分別設置有凸臺531以及相適配的凹槽,其之間通過凸臺531 與凹槽連接在一起;左、右壓板51、52的頂部分別通過相適配的卡鉤511和卡孔521相配合 的方式連接。所述左、右壓板51、52與所述二次空濾器2外殼連接固定,其連接方式可以采 用扣接或插接等,為了保證連接的牢固性,優(yōu)選的插接形式為左、右壓板51、52的底部截 面呈開口朝向外側的“η”形,下端是彎鉤部532,從而形成軸向延伸的插槽53,插槽53在長 度方向上是具有大、小端的楔形;在二次空濾器2外殼頂部的中部位置,設置有兩條與所述 插槽53相適配的楔形插條23,在左、右壓板51、52通過前述凸臺531與凹槽、卡鉤511和卡 孔521連接后,左、右壓板51、52底部通過兩側的插槽53與二次空濾器2外殼的所述插條 23楔形配合。這樣,碳罐1就通過左、右壓板51、52與二次空濾器2牢固組裝成一體。如
圖1和圖2所示,碳罐1和二次空濾器2組裝成一體后通過三個安裝點進行安 裝固定所述左、右壓板51、52通過其頂部設置的凸耳54與車架3螺栓固定安裝,碳罐1也 可以直接通過其外殼頂部延伸設置的安裝支耳與車架3進行安裝;二次空濾器2外殼底部 延伸有前、后支耳21、22與后擋泥板4通過螺栓連接固定。當然,根據(jù)實際需要,碳罐1與二次空濾器2之間的連接方式,以及所述組裝總成 與摩托車的安裝結構都不限于上述的技術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見的機械結構進行替 代,總之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本產(chǎn)品進行安裝的時候,首先將碳罐1固定在二次空濾器2上形成一體的組裝總 成,再將碳罐1和二次空濾器2兩端的管路裝上,完成部裝,然后將組裝總成固定安裝在車 架3和/或后擋泥板4上,最后將組裝總成后端的各管路7卡入后擋泥板4的卡槽中,而組 裝總成碳罐1前端的管路分別與油箱6和進氣系統(tǒng)連接,二次空濾器2前端管路與排氣系 統(tǒng)連接,該設計使得管路布置緊湊順暢、布管隱蔽、整齊美觀,由于該組裝總成集成為一體, 不但占用空間小,保證油箱的足夠容積,而且僅需三個安裝點就能實現(xiàn)固定安裝,操作方 便,大大減少了摩托車的總裝時間。
權利要求一種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罐(1)及二次空濾器(2),所述碳罐(1)固定安裝在二次空濾器(2)上形成一體的組裝總成,所述組裝總成固定安裝在車架(3)和/或后擋泥板(4)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總 成設置在摩托車后部油箱(6)的右側,并覆蓋在摩托車右側蓋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總 成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油箱(6)右側中前部的凹部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碳罐(1)外設置有綁定碳罐的左、右壓板(51、52),所述左、右壓板(51、52)與所述二次空 濾器(2)外殼連接固定。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壓 板(51、52)通過其頂部設置的凸耳(54)與車架(3)固定安裝,所述二次空濾器(2)外殼底 部延伸有前、后支耳(21、22)與后擋泥板(4)連接固定。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壓 板(51、52)頂部采用卡鉤(511)與卡孔(521)相配合的方式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壓 板(51、52)底部之間采用凸臺(531)與凹槽相配合的方式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壓 板(51、52)底部與二次空濾器(2)外殼頂部通過插槽(53)和插條(23)插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壓 板(51、52)的底部截面呈開口朝向外側的“η”形,形成軸向延伸的所述插槽(53);所述插 條(23)設置在二次空濾器(2)外殼頂部并與所述插槽(23)楔形配合。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碳罐(1)通過其外殼頂部設置的安裝支耳與車架(3)固定安裝,該碳罐(1)的外殼下端 與所述二次空濾器(2)的外殼上端通過卡鉤與卡孔扣合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摩托車碳罐與二次空濾器的總成,其包括碳罐及二次空濾器,所述碳罐固定安裝在二次空濾器上形成一體的組裝總成,所述組裝總成固定安裝在車架和/或后擋泥板上;本設計使得管路布置緊湊順暢、布管隱蔽、整齊美觀,由于碳罐與二次空濾器集成為一體,不但占用空間小,保證油箱的足夠容積,而且僅需三個安裝點就能實現(xiàn)固定安裝,操作方便,大大減少了摩托車的總裝時間。
文檔編號B62J35/00GK201745692SQ20102019209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7日
發(fā)明者劉國余, 張海軍 申請人: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