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固件的安裝,特別是涉及汽車上利用螺栓和螺母來連接兩 個或者兩個以上零件的結構中螺母的安裝結構,屬于汽車領域。
背景技術:
螺栓與螺母的組合應用是一種很常用的連接固定方式,一般先將螺栓穿過兩個 (也可以兩個以上)需連接的零件,再在螺栓的伸出端擰上螺母,從而防止被連接的兩個零 件發(fā)生軸向移動。這種連接方式在汽車的裝配中使用也相當廣泛,如汽車驅動后橋中的橋 殼就是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到擺臂支架上的,其具體的結構是在橋殼的左右兩端分別具 有凸出的連接部,在左、右縱梁的兩側均固定有一擺臂支架,實際安裝時,先將一連接部卡 入兩擺臂支架之間,再將一螺栓穿過兩擺臂支架和連接部,螺栓的外端通過螺母鎖住,從而 使三者連接起來。但是擺臂支架通常由金屬薄板制成,其螺栓孔處的強度較低,而汽車在行駛過程 中振動較大,容易使擺臂支架在螺栓孔處斷裂,造成橋殼固定不可靠,為此,在安裝連接部 前,預先將螺母焊接在一個擺臂支架的螺栓孔的外側,再通過擰動螺栓來固定,通過螺母與 擺臂支架的焊接來提高擺臂支架螺栓孔處的強度,但是在焊接螺母時難以保證螺母與螺栓 孔的同軸度,一旦螺母焊偏,將導致橋殼的連接部安裝困難。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易于使螺母與螺栓孔同軸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 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 結構,設于汽車上的一個零件的螺栓孔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的螺栓孔處固定有一限位 件,該限位件用于將與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可活動地限定于所述的螺栓孔外側并能防止螺母 作周向轉動。本安裝結構中的零件是指采用螺栓和螺母連接方式進行連接的幾個零件的其中 一個,在該零件上開有螺栓孔,為了提高該零件上螺栓孔的機械強度,在安裝螺栓前,首先 將一限位件固定到該零件的螺栓孔處,而限位件使螺母始終位于螺栓孔外側且使螺母與該 零件之間保持間接連接關系,即螺母通過限位件與零件構成一個組件,此外,螺母還能夠相 對限位件活動又不能相對限位件轉動,顯然,螺母只能相對限位件平移,這樣在擰螺栓時, 就能夠自由調整螺母的軸心位置,使得螺母的軸心位置與螺栓孔的中心一致,有利于螺栓 順利擰入。在上述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中,所述的限位件為具有非圓形內腔的殼 體,所述內腔的開口與螺栓孔相通,所述的螺母設于內腔中,且內腔尺寸略大于螺母的外形 尺寸。在具體安裝時,先將螺母通過殼體的開口軸向裝入殼體的內腔中,再將殼體上具有開 口的一端固定到零件上,防止螺母軸向脫離殼體,由于螺母的外形輪廓通常為六邊形,而殼體的內腔為非圓形(如方形、橢圓形、六邊形等),因此在擰螺栓時,殼體的內壁就會限制螺 母的轉動,使其周向定位,防止螺母跟著螺栓同時轉動;并且內腔尺寸略大于螺母的外形尺 寸,能使螺母微小調整一下其軸心位置,使其軸心與螺栓同心,這樣有利于螺栓快速擰入。在上述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中,所述殼體的外端具有能使螺栓穿出的通 孔,且在殼體的通孔處還具有能與螺母相抵靠的擋沿。將螺栓穿出殼體,就能縮短殼體的長 度,使得殼體體積小并節(jié)省材料,殼體上的擋沿能使螺母軸向定位,在擰螺栓時,只要對螺 栓進行操作即可,相當方便。上述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中,所述的殼體由金屬材料制成。由金屬材料 制成的殼體機械強度大,不易損壞。在上述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中,所述的殼體與所述的零件通過焊接連 接。殼體的體積較小,通過焊接方式便于固定。在上述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中,所述殼體的內腔開口處具有向外的翻 沿,所述的翻沿與所述的零件相焊接。翻沿與零件的接觸面積大,使得焊接面積大,連接牢 固。在上述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中,所述的零件是汽車地板中的擺臂。當然, 也可用于汽車上其它需要螺栓和螺母連接的零件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通過一限位件使螺母活動連接 到所需連接的零件上,限位件還限制螺母的周向轉動,但能使螺母平移,使得在擰螺栓時, 可方便地調節(jié)螺母的軸心位置與零件上螺栓孔的中心相一致,并且螺母被活動定位在殼體 內但不會脫離殼體,因此只要對螺栓進行操作即可,安裝相當方便;本安裝結構中的限位件 采用一個具有開口的殼體,螺母活動安裝于殼體的內腔中,通過殼體的非圓形內腔的腔壁 使螺母周向定位,殼體的內腔尺寸略大于螺母的外形尺寸,便于微調螺母的軸心位置,保證 后橋的連接部順利進行安裝。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驅動后橋與擺臂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Ia螺栓孔;Ib擺臂支架一 ;Ic擺臂支架二 ;2螺母;3殼體;3a內腔;3b通孔; 3c擋沿;3d翻沿;4螺栓;5縱梁;6加強板;7驅動后橋;7a橋殼的連接部;8后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一本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適用于汽車上利用螺栓和螺母相連接的連接方 式上,如圖4所示,本安裝結構設于汽車地板的擺臂上并通過螺栓4連接驅動后橋7,驅動后 橋7的作用是將萬向傳動裝置傳來的發(fā)動機動力經(jīng)過減速,將增大的轉矩分配到后輪8,驅動后橋7主要由主減速器、差速器、橋殼、半軸(含等速萬向節(jié))、轉向節(jié)、輪轂、減震器等組 成,驅動后橋7的橋殼兩端分別具有朝向車頭的連接部7a,兩連接部7a均通過螺栓4對應 固定在汽車地板左右兩側的擺臂上,左、右兩擺臂由對應固定在左、右縱梁5兩側的擺臂支 架一 Ib和擺臂支架Ic構成,如圖1所示,安裝時,先將連接部7a置于兩擺臂支架lb、Ic之 間,再將一螺栓4穿過兩擺臂支架lb、lc和橋殼的連接部7a,螺栓4的外端通過本安裝結構 中的螺母2鎖住,從而使三者連接起來。為了提高擺臂支架一 Ib的強度,在擺臂支架一 Ib的外側還焊接有加強板6,為了 提高擺臂支架二 Ic的螺栓孔處的強度,本安裝結構通過一限位件使螺母2連接到擺臂支架 二 Ic上,如圖2所示,其限位件具體為一個具有方形內腔3a并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殼體3, 螺母2從殼體內腔3a的開口中安裝進去,并且內腔3a的開口與螺栓孔Ia相對,這樣便于 螺栓4從該開口插入殼體3中與螺母2配合,由于螺母2的外形輪廓通常為六邊形,而殼體 的內腔3a為方形,當擰動螺栓4時,螺母2的外側壁就會卡在殼體3的內壁上,使其周向固 定,且殼體3的內腔尺寸應略大于螺母2的外形尺寸,可使殼體3的內壁與螺母2的外側面 之間保持1. 5毫米的間隙,使得螺母2能作微小的平移,便于把螺母2的軸心位置調節(jié)到與 螺栓孔Ia的中心相一致,使得螺栓4順利擰入。由于殼體3的體積稍大于螺母2,通過緊固件、卡接等連接方式固定較為麻煩,因 此一般通過焊接方式將其固定在擺臂支架二 Ic的螺栓孔邊緣,為了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可 在殼體的內腔3a開口處增設向外的翻沿3d,使翻沿3d貼于擺臂支架二 Ic的外側面上,再 把翻沿3d與擺臂支架二 Ic進行焊接,使得焊接的有效面積大。實施例二本實施例的結構和原理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僅在于殼體3的外端 還開有一個與螺栓孔Ia軸向相通的通孔3b,如圖3所示,螺栓4可從該通孔3b中穿出,這 樣,可縮短殼體3的軸向長度,使其體積變小,當然該結構還需在殼體3的通孔處設置擋沿 3c,利用擋沿3c與螺母2的外端面相抵靠,從而使螺母2軸向固定。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設于汽車上的一個零件的螺栓孔(1a)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的螺栓孔(1a)處固定有一限位件,該限位件用于將與螺栓相配合的螺母(2)可活動地限定于所述的螺栓孔(1a)外側并能防止螺母(2)作周向轉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 為具有非圓形內腔(3a)的殼體(3),所述內腔(3a)的開口與螺栓孔(Ia)相通,所述的螺母 ⑵設于內腔(3a)中,且內腔(3a)尺寸略大于螺母(2)的外形尺寸。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的 外端具有能使螺栓穿出的通孔(3b),且在殼體(3)的通孔處還具有能與螺母(2)相抵靠的 擋沿(3c)。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3)由金屬材料制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3) 與所述的零件通過焊接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的 內腔開口處具有向外的翻沿(3d),所述的翻沿(3d)與所述的零件相焊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件是 汽車地板中的擺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屬于汽車領域。它解決了現(xiàn)有汽車上利用螺栓與螺母作為連接方式時,因將螺母預先焊接到所需連接的零件上而難以保證螺母與螺栓孔的同軸度,造成安裝困難的問題。本汽車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裝結構,設于汽車上的一個零件的螺栓孔處,其特征在于,零件的螺栓孔處固定有一限位件,該限位件用于將與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可活動地限定于螺栓孔外側并能防止螺母作周向轉動。本實用新型通過一限位件使螺母活動連接到所需連接的零件上,限位件限制螺母的周向轉動,但能使螺母平移,使得在擰螺栓時,可方便地調節(jié)螺母的軸心位置與零件上螺栓孔的中心相一致,保證安裝順利進行。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1714776SQ20102022613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4日
發(fā)明者吳成明, 李書福, 李國林, 李宏華, 楊健, 王相虎, 趙福全, 陳杰龍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