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摩托車椅墊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椅墊套,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椅墊套。
背景技術:
如圖I和圖2所示,現有技術中的摩托車椅墊55上的摩托車椅墊套包含一透氣套墊51、一布套52、一彈束帶53及兩個粘束帶54,該布套52 —端車縫于套墊51的周緣,另一端與該彈束帶53車縫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彈束作用的開口端531。兩個粘束帶54分別包括一固定端541及一連接端542,該固定端541設置于該布套52的內側且隔著該開口端互相對應,該連接端542上設置有彼此相接合的接合裝置543。該摩托車椅墊套借由撐開該開口端531,將其套設于該該摩托車椅墊55上,然后將該粘束帶54粘結在一起,使該摩托車椅墊套能夠完整地固定于該摩托車椅墊55上,此時,該粘束帶54位于摩托車的置物箱內。當使用者乘坐于摩托車時,該透氣套墊51便能達到透氣舒適的目的。該摩托車椅墊套在一般情況下上能正常使用,但因為該布套52本身并非透氣材質制成,所以在晴天下且使用者乘坐于摩托車上時,身體與該布套52接觸的部分會因為無法散熱而感到悶熱不適。不但如此,在遇到雨天時,雨水會經由該透氣套墊51逐漸滲入該布套52,使用者在騎乘摩托車時,大腿內側不免會接觸到該布套52,因此潮濕的該布套52一旦與使用者的褲子或裙子接觸,往往會造成大腿內側這一塊的濕潤,進而讓使用者感到不舒服。除此之外,當該布套52汗水到一定程度時,將會濡濕該粘束帶54,該粘束帶潮濕到一定程度后,將會導致雨水滴進摩托車置物箱內,讓置物箱內的物品浸水。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雨天時可以保持一定干燥程度、晴天時具有通風透氣特性的摩托車椅墊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雨天時可以保持一定干燥程度、晴天時具有通風透氣特性的摩托車椅墊套,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摩托車椅墊套在晴天使用時無法散熱、在雨天使用時太過潮濕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摩托車椅墊套,包括透氣頂部、透氣側部和固定單元,所述透氣側部連接于所述透氣頂部的周緣,并且所述透氣側部包括與所述透氣頂部連接的連接端和相反于所述連接端的開口端,所述固定單元設置于所述開口端,并且使得所述開口端相對于摩托車座墊底部產生定位。透氣頂部和透氣側部均使用透氣且呈鏤空狀的材質制成。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透氣頂部和所述透氣側部均設置為彈性層,也就是說,透氣頂部和透氣側部均具有拉伸與壓縮的彈性。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透氣頂部與所述透氣側部一體成型。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單元包括呈環(huán)狀的松緊帶,所述松緊帶包括環(huán)繞于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及相對設置的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單元還包括拉制繩,所述松緊帶的截面呈中空管狀,所述松緊帶還具有自所述第一末端貫穿至所述第二末端的穿孔,所述拉制繩穿設于所述松緊帶的穿孔內,并且所述拉制繩的兩端分別露出于所述穿孔外。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單元的松緊帶還設置有兩個順著所述透氣側部開口端延伸的彈性部、連接于所述彈性部之間的回繞部和內隔部,所述回繞部和內隔部共同界定出所述穿孔,所述彈性部夾住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單元包括分別環(huán)繞連接于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的兩根松緊帶,每根松緊帶均具有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其中一根松緊帶的兩個末端部與另一根松緊帶的兩個末端部兩兩相對。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單元還包括兩根拉制繩,兩根所述松緊帶的截面均呈中空管狀,兩個所述松緊帶還分別具有自所述第一末端貫穿至所述第二末端的穿孔,每根所述拉制繩穿設于相對應的松緊帶的穿孔內,并且所述拉制繩的兩端分別露出于所述穿孔外。作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椅墊套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單元的每根松緊帶均還設置有兩個順著所述透氣側部開口端延伸的彈性部、連接于所述彈性部之間的回繞部和內隔部,所述回繞部和內隔部共同界定出所述穿孔,所述彈性部夾住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透氣頂部和透氣側部的摩托車椅墊套,在晴天使用時,由于其具有通風透氣的特性,因此使用者依然能感到舒適涼爽;在雨天使用時,又能保持一定的干燥程度,避免椅墊套過于潮濕造成的使用者的不適及摩托車置物箱內物品的浸濕。
圖I為現有技術的摩托車椅墊套的立體圖。圖2是現有技術的摩托車椅墊套套設于摩托車墊上時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的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中固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的透氣頂部的局部剖面圖。圖6是將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的摩托車椅墊套套設于摩托車墊上時的立體圖。圖7是沿著圖6中的VII-VII線的剖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2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I請參閱圖3、圖4和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摩托車椅墊套可供套設于摩托車座墊4(見圖6)上,該摩托車椅墊套包括一透氣頂部I、一透氣側部2及一固定單元3。該透氣頂部I由透氣且呈鏤空狀的材質制成,且形狀與該摩托車座墊4的形狀匹配。該透氣頂部I包括兩個相間隔的表層11,和一介于兩個表層11之間的撐立層12,兩個表層11和撐立層12均具有彈性,兩個表層11的表面均布滿多個透氣孔111,該撐立層12借由其彈性撐開該表層11,使得空氣可以通過透氣孔111,在撐立層12間流通。在該透氣頂部I施加一垂直于該表層11的壓縮力,則該撐立層12的彈性會在該表層11上產生一回復力;而在該透氣頂部I上施加一平行于該表層11的拉伸力,則該表層11的彈力也會產生一相反于該拉伸力的恢復力。該透氣側部2的材質與透氣頂部I的相同,所以該透氣側部2與該透氣頂部I 一樣具有兩個布滿數個透氣孔的彈性表層和一介于兩個表層之間的彈性撐立層,因此該透氣側部2也具有可拉伸、可壓縮的彈性及透氣性。該透氣側部2由該透氣頂部I的周緣向外延伸并包括一連接端21及一相反于該連接端21的開口端22,該連接端21與透氣頂部I連接且該開口端22呈封閉狀環(huán)形。其中,該透氣頂部I與該透氣側部2為一體成型。該固定單元3設置于該透氣側部2的開口端22,并包括一環(huán)狀松緊帶31及一拉制繩32。該松緊帶31環(huán)繞連接于該環(huán)狀開口端22并形成有一相對的第一末端部311和第二末端部312,該松緊帶31還具有二個順著該透氣側部2的開口端22延伸的彈性部314,及連接于該彈性部314之間的一回繞部315及一內隔部316.該回繞部315與該內隔部316共同界定出一自該第一末端部311貫穿至該第二末端部312的穿孔313,該穿孔313可供該拉制繩32自由地穿設于其中,且該拉制繩32的兩端能自該穿孔313的兩端露出。彎曲該彈性部314,使其夾住透氣側部2的開口端22,在該松緊帶31的穿孔313與該透氣側部2的開口端22相間隔的情況下,將該彈性部314與該透氣側部2的開口端22于連接處車縫起來。借由上述組合,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動作為請參閱圖6和圖7,使用時,借由撐開該摩托車椅墊套的固定單元3,將其套設于該摩托車座墊4上,然后一手扶住該透氣側部2、一手同時握住該拉制繩32的兩端向外拉扯,使該固定單元3牢牢束縛于該摩托車座墊4上,并將該拉制繩32的兩端綁縛在一起,避免該緊縛的固定單元3松脫。下面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透氣頂部I和透氣側部2均是采用透氣并呈鏤空狀的具有彈性的材質所制成,所以在晴天使用時,使用者即使久坐于其上,因材質具有通風透氣的特性,且其彈性能分散乘坐部位的壓力,使用者依然能感到舒適涼爽。第二,本實用新型的透氣側部2和透氣頂部I均由鏤空材質制成,在遇到下雨天時,雨水會從該透氣頂部I的孔狀結構迅速流向該透氣側部2,由于透氣側部2也是孔狀的材質,所以該透氣側部2不但不含水,還會將雨水繼續(xù)排出摩托車外,讓使用者的褲子或裙子的大腿內側即使接觸到該透氣側部2,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干爽。第三,本實用新型由固定元件3的松緊帶31與拉制繩32取代現有技術中車縫于布套的粘束帶,由于該松緊帶31是套設于該摩托車座墊4內,所以在下雨時該松緊帶31不會直接接觸到雨水進而將物品沾濕,而是保持置物箱的干燥。
具體實施方式
2[0040]請參閱圖8,本具體實施方式
同具體實施方式
I的不同之處在于固定單元3包括一對分別設置于該透氣側部2相對應的兩個側緣的松緊帶31’,及一對拉制繩32’,使用上同具體實施方式
1,將該摩托車椅墊套套設于該摩托車座墊上(未圖示),然后將該拉制繩32’往外拉并綁縛起來,使該摩托車椅墊套能緊緊束縛于該摩托車墊上。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氣頂部、透氣側部和固定單元,所述透氣側部連接于所述透氣頂部的周緣,并且所述透氣側部包括與所述透氣頂部連接的連接端和相反于所述連接端的開口端,所述固定單元設置于所述開口端,并且使得所述開口端相對于摩托車座墊底部產生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頂部和所述透氣側部均設置為彈性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頂部與所述透氣側部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包括呈環(huán)狀的松緊帶,所述松緊帶包括環(huán)繞于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及相對設置的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還包括拉制繩,所述松緊帶的截面呈中空管狀,所述松緊帶還具有自所述第一末端貫穿至所述第二末端的穿孔,所述拉制繩穿設于所述松緊帶的穿孔內,并且所述拉制繩的兩端分別露出于所述穿孔外。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的松緊帶還設置有兩個順著所述透氣側部開口端延伸的彈性部、連接于所述彈性部之間的回繞部和內隔部,所述回繞部和內隔部共同界定出所述穿孔,所述彈性部夾住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包括分別環(huán)繞連接于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的兩根松緊帶,每根松緊帶均具有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其中一根松緊帶的兩個末端部與另一根松緊帶的兩個末端部兩兩相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還包括兩根拉制繩,兩根所述松緊帶的截面均呈中空管狀,兩個所述松緊帶還分別具有自所述第一末端貫穿至所述第二末端的穿孔,每根所述拉制繩穿設于相對應的松緊帶的穿孔內,并且所述拉制繩的兩端分別露出于所述穿孔外。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車椅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的每根松緊帶均還設置有兩個順著所述透氣側部開口端延伸的彈性部、連接于所述彈性部之間的回繞部和內隔部,所述回繞部和內隔部共同界定出所述穿孔,所述彈性部夾住所述透氣側部的開口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椅墊套,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椅墊套,包括透氣頂部、透氣側部和固定單元,所述透氣側部連接于所述透氣頂部的周緣,并且所述透氣側部包括與所述透氣頂部連接的連接端和相反于所述連接端的開口端,所述固定單元設置于所述開口端,并且使得所述開口端相對于摩托車座墊底部產生定位。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透氣頂部和透氣側部的摩托車椅墊套,在晴天使用時,由于其具有通風透氣的特性,因此使用者依然能感到舒適涼爽;在雨天使用時,又能保持一定的干燥程度,避免椅墊套過于潮濕造成的使用者的不適及摩托車置物箱內物品的浸濕。
文檔編號B62J1/20GK202806953SQ2012202483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fā)明者洪柏榕 申請人:洪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