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懸掛減震折疊電動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懸掛減震折疊電動三輪車。
背景技術:
三輪電動車是城鄉(xiāng)居民常用的代步工具,目前國內生產的電動三輪車,在車底板大多沒有安裝減震裝置,在不良路段行駛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顛簸,對乘車人造成身體不適的同時損傷車體以及車載物品,市面上的減震三輪車,其原理只是在后輪支架上加裝減震彈簧,減震效果并不顯著,電動三輪車在存放時普遍存在因為體積過大而無法存放的問題,而現有折疊車因為折疊機構復雜而容易出現故障,不利使用。
發(fā)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懸掛減震折疊電動三輪車,包括把立、前圍、前叉、前輪、拉桿、橫梁、踏板、座椅、靠背、后車架、后輪,所述橫梁前端與前圍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減震器、后輪懸掛、前拉桿、后拉桿,所述前拉桿與所述前圍鉸接,所述前拉桿與所述后拉桿鉸鏈而成為所述拉桿,所述后輪內側與所述后車架通過所屬減震器連接,所述后輪懸掛套在所述后車架底部套管內,另一端與所述后輪外側連接。所述前拉桿由兩根拉桿并聯而成。所述把立為收縮把立。所述靠背安裝有安全扶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獨立懸掛設計,三維數字鋼管骨架承載輕量化設計,承載能力強,該車多處采用鉸鏈連接結構,閑置不用時輕松折疊存放不受空間限制,從人機工程學角度,雙踏板設計,更符合人體坐姿腿部輪廓結構,騎車生活更為舒適健康,在遇到坑路時,緊壓狀態(tài)下的減震彈簧的彈力迅速推動后輪抵觸地面,下降過程中后輪緊壓減震器彈簧起到緩沖作用,使下降速度平滑穩(wěn)定,整個過程中后輪懸掛起到了平衡與穩(wěn)固的作用,避免了出現蹦蹦車的情況,行車更加安全穩(wěn)定。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減震器、后輪懸掛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解釋說明,如圖1、圖2,1_把立、2-前圍、3-前叉、4-前輪、5-拉桿、6-橫梁、7-踏板、8-座椅、9-靠背、10-后車架、11_后輪,12-減震器、13-后輪懸掛、14-前拉桿、15-后拉桿。本實用新型采用獨立懸掛設計,三維數字鋼管骨架承載輕量化設計,承載能力強,該車多處采用鉸鏈連接結構,閑置不用時輕松折疊存放不受空間限制,從人機工程學角度,雙踏板設計,更符合人體坐姿腿部輪廓結構,騎車生活更為舒適健康,在遇到坑路時,緊壓狀態(tài)下的減震彈簧的彈力迅速推動后輪抵觸地面,下降過程中后輪緊壓減震器彈簧起到緩沖作用,使下降速度平滑穩(wěn)定,整個過程中后輪懸掛起到了平衡與穩(wěn)固的作用,避免了出現蹦蹦車的情況,行車更加安全穩(wěn)定。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懸掛減震折疊電動三輪車,包括把立(I)、前圍(2)、前叉(3)、前輪(4)、拉桿(5)、橫梁(6)、踏板(7)、座椅(8)、靠背(9)、后車架(10)、后輪(11),所述橫梁(6)前端與前圍(2)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減震器(12)、后輪懸掛(13)、前拉桿(14)、后拉桿(15),所述前拉桿(14)與所述前圍(2)鉸接,所述前拉桿(14)與所述后拉桿(15)鉸鏈而成為所述拉桿(5),所述后輪(11)內側與所述后車架(10)通過所述減震器(12)連接,所述后輪懸掛(13)套在所述后車架(10)底部套管內,另一端與所述后輪(11)外側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懸掛減震折疊電動三輪車,包括把立、前圍、前叉、前輪、拉桿、橫梁、踏板、座椅、靠背、后車架、后輪,所述橫梁前端與前圍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減震器、后輪懸掛、前拉桿、后拉桿,所述前拉桿與所述前圍鉸接,所述前拉桿與所述后拉桿鉸鏈而成為所述拉桿,所述后輪內側與所述后車架通過所屬減震器連接,所述后輪懸掛套在所述后車架底部套管內,另一端與所述后輪外側連接。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2966541SQ20122056879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朱小奎 申請人:朱小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