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馬達驅動車輛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08716閱讀:17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馬達驅動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馬達驅動車輛。
      背景技術
      以往眾所周知有如下的車輛:在車輛前部收容馬達,并且在馬達的下方設置底罩,在該底罩上形成開口部,能夠從該開口部目視馬達的識別編號(參照專利文獻I)。在該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車輛中,在底罩上位于比馬達的識別編號的打刻面更靠后方位置的部位構成向后上方延伸的傾斜面,在該傾斜面上形成有上述開口部。此外,底罩的后端部位于車輛下方且位于馬達的后方,并與支承該馬達的前副車架連接。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86259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nèi)容在專利文獻I的結構中,因為在底罩上形成上述傾斜面,并在該面上設置開口部,因此存在從傾斜面的前緣向前方延伸的底罩的面接近地面?zhèn)?,難以確保最小離地高度的情況。此外,配置于底罩上方的馬達為了防止接觸而需要與底罩間隔開一定程度,但由于在上述難以確保最小離地高度的情況下做成底罩能夠確保最小離地高度的車身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將馬達配置在底罩的上方,因此難以謀求低重心化。另外,也存在馬達、底罩、及前副車架的相互距離遠離,在底罩上方的有限空間中各部件所占據(jù)的空間較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就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底罩上形成能夠目視馬達的識別編號的開口部的情況下,易于確保底罩的最小離地高度,同時能夠盡量低地配置在底罩上方配置的馬達以易于謀求低重心化,進而能夠謀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的馬達驅動車輛。作為上述課題的解決方法,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技術方案為:在以馬達(例如實施方式中的馬達8)作為驅動源而行駛的馬達驅動車輛(例如實施方式中的馬達驅動車輛I)中采用以下結構:具有:車架構件(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前副車架25),其形成從左右及后方包圍配置在左右的驅動輪(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前輪21、21)之間的所述馬達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空間(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凹部空間30),并且位于車輛下方并支承所述馬達;以及配置在所述馬達的下方,并與所述車架構件連接的底罩(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后底罩34),在所述馬達的外周面附設識別編號(例如實施方式中的識別編號顯示部22),在所述底罩上形成能夠從該底罩的外側目視所述識別編號的開口部(例如實施方式中的開口部39),所述識別編號位于所述凹部空間內(nèi),并且所述開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空間內(nèi)。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技術方案為:在馬達驅動車輛中,所述車架構件中的與所述馬達相對的面構成為沿所述馬達外形的傾斜面。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技術方案為:在馬達驅動車輛中,所述底罩中的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的后部構成為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傾斜面。[0011]本實用新型的第四技術方案為:在馬達驅動車輛中,所述底罩中的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的前部構成為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技術方案,使形成在底罩上并能夠目視馬達的識別編號的開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車架構件中的從左右及后方包圍馬達的凹部空間內(nèi),其中底罩位于車輛下方并與支承馬達的車架構件連接,并在其上方配置馬達,由此能夠成為使底罩盡量接近車架構件的狀態(tài),因此能夠易于確保底罩的最小離地高度。此外,馬達的識別編號位于上述凹部空間內(nèi),由此馬達接近底罩,能夠易于謀求低重心化。而且,通過將車架構件所形成的凹部空間用作開口部及識別編號的配置位置,能夠集中配置馬達、底罩及車架構件,從而謀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技術方案,馬達易于接近車架構件,因此能夠集中配置馬達和車架構件,從而進一步謀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技術方案,借助形成于開口部后方的傾斜面,從后方覆蓋開口部,由此能夠抑制雪附著或碎屑的影響。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四技術方案,借助形成于開口部前方的傾斜面,從前方覆蓋開口部,由此能夠抑制雪附著或碎屑的影響。此外,流經(jīng)底罩上方的行駛風沿該傾斜面流動,由此能夠防止該行駛風從開口部向底罩的下方流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馬達驅動車輛的前部的縱剖視圖。圖2是圖1的放大圖。圖3是設置于該馬達驅動車輛的車輛前部的副車架的立體圖。圖4是該馬達驅動車輛的車輛前部的仰視圖。圖5是從圖4所示的狀態(tài)取下了底罩的狀態(tài)的車輛前部的仰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 馬達驅動車輛8 馬達21 前輪22識別編號顯示部(識別編號)25前副車架(車架構件)30凹部空間34后底罩39 開口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此外,在以下使用的附圖中,箭頭FR表示車輛的前方,箭頭UP表示車輛的上方,箭頭LH表示車輛的左方。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馬達驅動車輛I的前部縱剖視圖。如圖1所示,在馬達驅動車輛I的車身前部設置有用發(fā)動機罩2封閉的馬達室3。在馬達室3的前部,在夾著保險杠支架4的上下配置有前格柵5、6,在該前格柵5、6的后方配置有散熱器7。[0032]散熱器7通過使包括馬達8和控制馬達8的動力控制單元(以下稱為P⑶(PowerControl Unit))9的驅動機構的冷卻液和作為行駛風的外部空氣進行熱交換而將冷卻液冷卻。在散熱器7的背后設置有散熱器風扇10,在散熱器7和散熱器風扇10之間設置有散熱器護罩11。馬達8及P⑶9位于散熱器7的后方,馬達8配置在馬達室3的下部,P⑶9配置在馬達8的上方中馬達室3的上部。儀表板上部12在車輛前后方向延伸設置在P⑶9的上方,儀表板下部13在上下方向延伸設置在馬達8及P⑶9的后方,儀表板下部13的上緣部與儀表板上部12的后端部相連。車室和馬達室3被由上述儀表板上部12和儀表板下部13構成的儀表板14劃分。前窗玻璃15設置成從儀表板上部12的前部及馬達罩2的后部向斜后上方立起。在該實施方式的車輛中,由于考慮使前方可視性良好來確保安全性及造型上的理由而使前窗玻璃15向前側傾斜地延伸的關系,儀表板上部12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尺寸變長,配置成覆蓋馬達室3的上部并向前側伸出。此外,圖中附圖標記16表示被保險杠支架4支承的保險杠外觀面。作為馬達驅動車輛I的驅動源的馬達8包括馬達主體17和覆蓋馬達主體17的機殼18,馬達8大致呈圓筒狀,且配置成使旋轉軸19朝向車寬方向。同時參照圖2,旋轉軸19是中空的軸,在其內(nèi)部同軸地配置有與馬達8 —體地連接的變速箱的輸出軸20,在該輸出軸20上連接左右的前輪21、21,馬達8配置在左右的前輪21、21之間。此外,在構成馬達8外周面的機殼18的下部的后部,在朝向斜后方下側的外表面上設置打刻有型式、制造編號等的平坦的識別編號顯示部22。在機殼18的后部的上側設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側托架23,同時參照圖5,在機殼18的前部的上側設置有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對的前側托架24、24。后側托架23與在配置在馬達8后方且位于車輛下方的前副車架25上部設置的后側安裝構件26連接,前側托架24,24分別與在配置在馬達8前方且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前梁27下部設置的前側安裝構件28,28連接。后側安裝構件26及前側安裝構件28、28分別經(jīng)由未圖示的彈性構件而支承從后側托架23及前側托架24、24傳遞的馬達8的負荷。同時參照圖3 圖5,前副車架25在車寬方向延伸,并且在車輛上下方向及車輛前后方向具有一定的寬度。如圖4、圖5所示,前副車架25位于前輪21、21之間,前輪21、21被在前副車架25兩側支承的左右的臂部29、29支承。前副車架25的前部形成從左右及后方包圍馬達8的后部下側的凹部空間30 (為了便于說明,標注點的區(qū)域),前副車架25構成為其前部呈橫截面向前方開放的大致弧狀。更具體而言,前副車架25在其前部具有:從后方覆蓋馬達8的后部下側的中央前表面部31 ;從中央前表面部31的右端部朝向車寬方向斜前方延伸,并從右側覆蓋馬達8的后部下側的右前表面部32 ;以及從中央前表面部31的左端部朝向車寬方向斜前方延伸,并從左側覆蓋馬達8的后部下側的左前表面部33,由這些各前表面部形成上述凹部空間30。在車輛前后方向與馬達8的下側后部相對的中央前表面部31構成為沿馬達8的外形的傾斜面。此外,同時參照圖2、圖5,中央前表面部31在上下方向與馬達8部分地重疊,中央前表面部31也從下方覆蓋馬達8的后部下側。這里,馬達8位于比前副車架25的下端部更靠上方的位置,馬達8的識別編號顯示部22位于上述凹部空間30內(nèi)。 參照圖2、圖4,在如副車架25的如部下表面連接有后底罩34的后端部,該后底罩34從前副車架25向前方延伸。在后底罩34的前端部及兩側端部連接有前底罩35,同時參照圖1,前底罩35的前端與保險杠外觀面16的下端連接。這里,使后底罩34的后端部與前副車架25前部下表面重合并通過螺紋接合而連接,后底罩34的后端部和前副車架25的前部下表面無間隙地緊貼。此外,后底罩34的前端部及兩側端部也與前底罩35的對應部的下表面重合并通過螺紋接合而連接,后底罩34和前底罩35也無間隙地緊貼。參照圖1、圖2,后底罩34具有從散熱器風扇10的下方向斜后下方緩慢地降低的第一傾斜面36,且在馬達8的前端部下方附近的位置連接有從第一傾斜面36的后端部朝向后方水平地延伸的平坦面37,平坦面37的后端部與前副車架25重疊。這里,同時參照圖4,在平坦面37中的位于識別編號顯示部22下方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38,在該凹部38的上部形成有能夠從下方目視識別編號顯示部22的開口部39。從圖2可知,開口部39以位于凹部空間30內(nèi)的方式形成于凹部38上,嚴密而言開口部39的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間30內(nèi)。借助該開口部39,使用者能夠沿圖2中箭頭α所示的方向目視識別編號顯示部22。凹部38呈使長邊方向沿車寬方向的浴缸型的形狀,開口部39形成為使長邊方向沿車寬方向的狹縫狀。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說開口部39的周緣部形成為凹狀。如圖2所示,在凹部38中位于車輛前方側的前壁部40 (相當于開口部39的周緣部的前部)構成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此外,從前壁部40向后方延伸的上壁部41也構成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緩慢地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另一方面,在凹部38中位于車輛后方側的后壁部42(相當于開口部39的周緣部的后部)構成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傾斜面。此外,平坦面37中與前壁部40的下端連接并向前方延伸的部位以及與后壁部42的下端連接并向后方延伸的部位大致水平地延伸。這里,參照圖1、圖2及圖4來說明在該馬達驅動車輛I中,從前格柵5、6導入并流經(jīng)上述后底罩34上方的行駛風的流動。首先,由于馬達8位于散熱器7的后方,因此如圖1、圖2中Wl所示,流經(jīng)馬達室3上方側的行駛風易于沿馬達8的外形向上方流動,難以向后底罩34側流動。此外,由于在馬達室3內(nèi)凹部38的前壁部40構成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因此如圖1、圖2中W2所示,通過馬達8的下方并向后底罩34側流動的行駛風沿前壁部40朝向后上方,因此難以從開口部39流出。另外,參照圖4,由于馬達8配置在車寬方向比較廣的范圍,因此如圖4中W3所示,作為整體,行駛風由于馬達8而向車寬方向外側流出,難以向后底罩34的后部側流動。這樣,在本實施方式的馬達驅動車輛I中,后底罩34上方的行駛風難以向馬達8的下方流動,此外即使在向馬達8下方流動的情況下,也難以向后底罩34的下方流出。因此,能夠抑制后底罩34上方的行駛風從開口部39向下方流出,該流出的風對被后底罩34整流的后底罩34下方的行駛風產(chǎn)生影響(產(chǎn)生紊流)的情況。在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馬達驅動車輛I中采用以下結構:使形成在后底罩34上并能夠目視馬達8的識別編號的開口部3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副車架25所形成的凹部空間30內(nèi),其中后底罩34位于車輛下方并與作為支承馬達8的車架構件的前副車架25連接,并在后底罩34的上方配置馬達8。在該結構中,能夠成為使后底罩34在上下方向盡量接近前副車架25的狀態(tài),因此能夠易于確保后底罩34的最小離地高度。此外,通過使馬達8的識別編號位于上述凹部空間30內(nèi),由此馬達8接近后底罩34,因此能夠易于謀求低重心化。而且,通過將如上所述的凹部空間30用作開口部39及識別編號的配置位置,能夠集中配置馬達8、后底罩34及前副車架25,從而謀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此外,在該馬達驅動車輛I中,前副車架25中的與馬達8相對的中央前表面部31構成沿馬達8外形的傾斜面,因此馬達8易于接近前副車架25,因此能夠集中配置部件從而謀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此外,在該馬達驅動車輛I中,后底罩34中與開口部39的周緣部的后部相當?shù)暮蟊诓?2構成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傾斜面,由此開口部39被從后方覆蓋,由此能夠抑制雪附著或碎屑的影響。此外,后底罩34中與開口部39的周緣部的前部相當?shù)那氨诓?0構成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由此開口部39被從前方覆蓋,由此能夠抑制雪附著或碎屑的影響。另外,流經(jīng)后底罩34上方的行駛風沿前壁部40流動,由此能夠防止該行駛風從開口部39向后底罩34的下方流出。以上,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nèi)進行適當變更。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馬達驅動車輛作為以蓄電裝置為動力源進行驅動的電動汽車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也包括使動力源為燃料電池的燃料電池車輛。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開口部39的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間30內(nèi)的例子,但開口部39也可以完全位于凹部空間30內(nèi)。此外,在形成開口部39時,可以不形成凹部38。
      權利要求1.一種馬達驅動車輛,其以馬達作為驅動源而行駛, 該馬達驅動車輛的特征在于,包括: 車架構件,其形成從左右及后方包圍配置在左右的驅動輪之間的所述馬達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空間,并且該車架構件位于車輛下方并支承所述馬達;以及 底罩,其配置在所述馬達的下方,并與所述車架構件連接, 在所述馬達的外周面附設識別編號, 在所述底罩上形成能夠從該底罩的外側目視所述識別編號的開口部, 所述識別編號位于所述凹部空間內(nèi),并且所述開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空間內(nèi)。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架構件中的與所述馬達相對的面構成為沿所述馬達外形的傾斜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中的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的后部構成為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傾斜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中的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的前部構成為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中的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的前部構成為側視時隨著從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罩具有從散熱器風扇的下方向斜后下方降低的第一傾斜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馬達的前端部下方附近的位置連接有從所述第一傾斜面的后端部朝向后方水平地延伸的平坦面,所述平坦面的后端部與所述車架構件重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坦面中的位于所述識別編號下方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在所述凹部的上部形成有能夠從下方目視所述識別編號的開口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構件在其前部具有:從后方覆蓋所述馬達的后部下側的中央前表面部;從所述中央前表面部的右端部朝向車寬方向斜前方延伸,并從右側覆蓋所述馬達的后部下側的右前表面部;以及從所述中央前表面部的左端部朝向車寬方向斜前方延伸,并從左側覆蓋所述馬達的后部下側的左前表面部,由這些各前表面部形成所述凹部空間。
      10.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馬達驅動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位于散熱器的后方,并且沿所述凹部空間的車寬方向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馬達驅動車輛。采用如下結構具有前副車架(25),其形成從左右及后方包圍配置在驅動輪之間的馬達(8)的一部分的凹部空間(30),并在車輛下方支承馬達;及配置在馬達的下方,并與前副車架連接的后底罩(34),在馬達的機殼(18)的下部附設識別編號,在后底罩上形成能夠目視所述識別編號的開口部(39),識別編號位于凹部空間內(nèi),且開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間內(nèi)。由此,在底罩上形成能夠目視馬達的識別編號的開口部的情況下,易于確保底罩的最小離地高度,同時能夠盡量低地配置在底罩上方配置的馬達以易于謀求低重心化,進而謀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2987295SQ20122058306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安田范史, 倉田英俊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