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側圍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微型車的車身由于發(fā)動機在座椅框下方,A柱下端區(qū)域,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前側板的搭接結構中間存在空洞,空洞約為80mmX 16mm,這時就會出現(xiàn)很嚴重的漏水、漏灰問題,如果對其進行堵塞就會增加制造成本,并且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前側圍外板與前側板的搭接部切邊線形狀不規(guī)則,制造時成型性較差,并且浪費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前側板連接處存在較大空洞并且前側圍外板成型性較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包括前側圍外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搭接的前輪罩加強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和所述前輪罩加強板均搭接的前側板,所述前側圍外板包括側板搭接邊、設置在所述側板搭接邊下端的加強板搭接部,所述側板搭接邊在所述前側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輪廓為直線,所述前輪罩加強板包括外板搭接部,所述外板搭接部與所述加強板搭接部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加強板搭接部包括第一加強板搭接面、第二加強板搭接面,所述第一加強板搭接面與所述第二加強板搭接面連接構成一個直角。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板搭接部位于所述前輪罩加強板上端并向上凸起,所述外板搭接部與所述第一加強板搭接面搭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輪罩加強板還包括外板搭接邊,所述外板搭接邊與所述第二加強板搭接面搭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側圍外板與所述前輪罩加強板搭接處之間設有間隙。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側圍外板與所述前輪罩加強板搭接處的間隙之間涂有密封膠。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側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之間為點焊焊接,所述前輪罩加強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和所述前側板之間均為點焊焊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優(yōu)化前側圍外板與前側板搭接處的側板搭接邊的切變線來提高產品的成型性,并且由于切邊線為直線,剩余廢料周邊整齊可以再次利用,減少了材料的浪費;設有加強板搭接部,擴大了搭接型面,增強了密封性,使空洞減小,并且還增加了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加強板的匹配面拔模角,方便了產品的脫模;外板搭接向上凸起,能夠使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加強板的搭接處充分貼合。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的前輪罩加強板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的前側圍外板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1-前側圍外板11-側板搭接邊12-第一加強板搭接面13-第二加強板搭接面2-前輪罩加強板21-外板搭接部22-外板搭接邊3-前側板。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包括前側圍外板1、與所述前側圍外板I搭接的前輪罩加強板2、與所述前側圍外板I和所述前輪罩加強板2均搭接的前側板3。所述前側圍外板I包括側板搭接邊11、加強板搭接部,所述側板搭接邊11在前側板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輪廓為直線,通過優(yōu)化前側圍外板I與前側板3搭接處的側板搭接邊11的切邊線來提高產品的成型性,并且由于切邊線為直線,剩余廢料周邊整齊可以再次利用,減少了材料的浪費。所述加強板搭接部包括第一加強板搭接面12和第二加強板搭接面13,所述第一加強板搭接面12與第二加強板搭接面13連接構成一個直角,現(xiàn)有的側圍外板在與前輪罩搭接處的側板搭接邊下端有一個缺口,搭接型面較小,導致密封性不好,空洞較大,容易進水,進灰,本實用新型設有加強板搭接部,從而擴大了搭接型面,增強了密封性,使空洞減小,并且還增加了前側圍外板I與前輪罩加強板2的匹配面拔模角,方便了產品的脫模。所述前輪罩加強板包括外板搭接部21,所述外板搭接部位于前輪罩加強板2上端,外板搭接部21向上凸起,外板搭接部21與第一加強板搭接面12搭接,優(yōu)化前輪罩加強板2局部型面,外板搭接部21向上凸起,能夠使前側圍外板I與前輪罩加強板2的搭接處充分貼合,減小了空洞,加強了密封性。所述第一加強板搭接面12與第二加強板搭接面13設置在側板搭接邊下端。 所述前輪罩加強板2還包括外板搭接邊22,所述外板搭接邊22與所述第二加強板搭接面13搭接。所述前側圍外板I與前輪罩加強板2搭接處之間設有間隙,間隙約為兩毫米,前側圍外板I與前輪罩加強板2搭接處的間隙之間涂有密封膠,進一步加強密封性。所述前側板3與前側圍外板I之間為點焊焊接,所述前輪罩加強板2與前側圍外板I為點焊焊接,所述前輪罩加強板2和前側板3之間為點焊焊接,點焊焊接效率高,并且節(jié)省制造成本,在其間隙涂有密封膠密封性更好。A柱下端有三個零件前側圍外板1、前輪罩加強板2以及前側板3,前側圍外板I屬于側圍總成,前輪罩加強板2和前側板3屬于下車體總成,在A柱下端區(qū)域,前側圍外板I與前輪罩加強板2以及前側板3搭接,形成一個封閉的腔體,沒有無法杜塞的空洞。本實用新型不需要通過其他零件對搭接空洞做堵塞,減少了零件的組成,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xiàn)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目標。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側圍外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搭接的前輪罩加強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和所述前輪罩加強板均搭接的前側板,所述前側圍外板包括側板搭接邊、設置在所述側板搭接邊下端的加強板搭接部,所述側板搭接邊在所述前側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輪廓為直線,所述前輪罩加強板包括外板搭接部,所述外板搭接部與所述加強板搭接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搭接部包括第一加強板搭接面、第二加強板搭接面,所述第一加強板搭接面與所述第二加強板搭接面連接構成一個直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搭接部位于所述前輪罩加強板上端并向上凸起,所述外板搭接部與所述第一加強板搭接面搭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罩加強板還包括外板搭接邊,所述外板搭接邊與所述第二加強板搭接面搭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圍外板與所述前輪罩加強板搭接處之間設有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圍外板與所述前輪罩加強板搭接處的間隙之間涂有密封膠。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之間為點焊焊接,所述前輪罩加強板與所述前側圍外板和所述前側板之間均為點焊焊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搭接結構,包括前側圍外板、與前側圍外板搭接的前輪罩加強板、與前側圍外板和前輪罩加強板均搭接的前側板,前側圍外板包括側板搭接邊、第一加強板搭接面、第二加強板搭接面,側板搭接邊在前側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輪廓為直線,第一加強板搭接面與第二加強板搭接面連接構成一個直角,前輪罩加強板包括外板搭接部,外板搭接部與加強板搭接部連接。通過優(yōu)化前側圍外板與前側板搭接處的側板搭接邊的切邊線來提高產品的成型性;側板搭接邊下端設有加強板搭接部擴大了搭接型面,增強了密封性;外板搭接向上凸起,使前側圍外板與前輪罩加強板的搭接處充分貼合。
文檔編號B62D25/16GK203005540SQ20122061906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朱燈宏, 和麗梅, 司超群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