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它包括上蓋及下蓋,一動力雙軸轉子組置于上蓋與下蓋之間的內腔中,所述動力雙軸轉子組包括雙軸連桿、第一定子、第一轉子、第二定子、第二轉子、滾珠。所述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內表面分別固定有剎車片。本發(fā)明能使碟盤不易變形,剎車片不易磨損。剎車效果好。具有油壓的雙邊制動效果,又不會發(fā)生漏油現(xiàn)象。其成本低,結構簡單實用。
【專利說明】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自行車碟式剎車領域,尤其涉及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碟式剎車是由一個與車輪相連的剎車碟盤和碟盤邊緣的剎車裝置組成.剎車時,推動剎車片使之夾緊剎車碟盤從而產生制動效果。目前,依剎車作動的方式區(qū)分,或說以作動剎車片夾持碟盤的介質來分,一是剎車線,一是油。機械式碟剎,靠剎車線的拉力讓卡鉗內的剎車片磨擦并夾住碟盤,產生剎車效果。油壓式碟剎,以油液為介質,拉剎車把使活塞壓縮油液,壓力從油管直通卡鉗,從而推動卡鉗內的活塞,帶動剎車片夾持碟盤。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機械式碟剎為單邊制動。也就是只有一邊會外推剎車片施壓、磨擦于碟盤,另一邊的剎車片則以對面的碟盤推過來后,讓兩邊都產生磨合作用。其不足是:碟盤容易變形,剎車片容易磨損。
[0004]油壓式碟剎多為雙邊制動,讓剎車片從兩邊一起夾持碟盤。其不足是:容易漏油,要定期更換剎車油。油若遇熱,尤其是在大熱天里持續(xù)剎車,膨脹大,正好把剎車片往外推,可能就會磨到、拖拉,甚至咬死碟盤。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產品的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 雙邊制動的機械碟剎裝置。
[0006]本發(fā)明實現(xiàn)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包括上蓋及下蓋,一動力雙軸轉子組置于上蓋與下蓋之間的內腔中,所述動力雙軸轉子組包括雙軸連桿、第一定子、第一轉子、第二定子、第二轉子、滾珠,所述雙軸連桿有第一軸臂與第二軸臂。
[0007]所述第一轉子裝在第一軸臂孔內,第一定子的軸孔穿設在第一轉子的轉軸中,第一定子與第一轉子的珠槽內裝有滾珠,所述第一定子固定于上蓋通孔內。
[0008]所述第二轉子裝在第二軸臂孔內,第二定子的軸孔穿設在第二轉子的轉軸中,第二定子與第二轉子的珠槽內設有滾珠,所述第二定子固定于下蓋通孔內。
[0009]所述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內表面分別固定有剎車片。
[0010]所述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的剎車片之間設有復位彈叉,在剎車片下部裝有剎車片定位蓋。
[0011 ] 所述上蓋與下蓋之開口 一側設有一復位彈片。
[0012]所述雙軸連桿接線端還裝有一壓線板及壓線螺栓。
[0013]所述下蓋一端設有剎車線調節(jié)件。
[0014]所述下蓋一邊還固接有車體連接件。
[0015]有益效果:本發(fā)明一種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也就是一種剎車鉗。碟盤不易變形,剎車片不易磨損。剎車效果好。具有油壓的雙邊制動效果,又不會發(fā)生漏油現(xiàn)象。其成本低,結構簡單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發(fā)明結構分解示意圖。
[0018]圖3是本發(fā)明上蓋與下蓋結合在一起示意圖。
[0019]圖4是本發(fā)明動力雙軸轉子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0]圖5是本發(fā)明上蓋部分剖開時顯示內部結構說明圖。
[0021]圖6是本發(fā)明第一定子與第一轉子結構示意圖。
[0022]圖7是本發(fā)明第二定子與第二轉子結構示意圖。
[0023]圖8是本發(fā)明裝在碟盤上時示意圖。
[0024]圖中標號代表:1蓋體螺栓,2上蓋,3動力雙軸轉子組,4壓線板,5壓線螺栓,6磁鐵,7剎車片,8復位彈叉,9剎車片定位蓋,10復位彈片,11活動桿,12螺母,13拉線螺栓,14車體連接件,15下蓋,16卡簧,17連接件螺栓,18第一定子,19滾珠,20第一轉子,21雙軸連桿,22第二定子,23第二轉子,24第一軸臂,25第二軸臂,26第一軸臂孔,27第二軸臂孔,28珠槽,29轉軸,30上蓋通孔,31下蓋通孔,32剎車線,33剎車線調節(jié)件,34螺孔,35盲孔,36開口,37內腔,38軸孔,39剎車片柄,40碟盤,41蓋孔,A深槽處,B淺槽處。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6]如圖1-8所示,一種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包括上蓋2及下蓋15,一動力雙軸轉子組3置于上蓋2與下蓋15之間的內腔37中,所述動力雙軸轉子組3包括雙軸連桿21、第一定子18、第一轉子20、第二定子22、第二轉子23、滾珠19,所述雙軸連桿21有第一軸臂24與第二軸臂25。
[0027]圖1、2、3、4、5,為便于說明,圖5中上蓋2部分剖開。所述第一轉子20裝在第一軸臂孔26內,第一定子18的軸孔38穿設在第一轉子20的轉軸29中,第一定子18與第一轉子20的珠槽28內裝有滾珠19,所述第一定子18固定于上蓋通孔30內。
[0028]所述第二轉子23裝在第二軸臂孔27內,第二定子22的軸孔38穿設在第二轉子23的轉軸29中,第二定子22與第二轉子23的珠槽28內設有滾珠19,所述第二定子22固定于下蓋通孔31內。
[0029]所述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內表面分別固定有剎車片7。
[0030]所述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的剎車片7之間設有復位彈叉8,在剎車片7下部裝有剎車片定位蓋9。
[0031]所述上蓋2與下蓋15之開口 36 —側設有一復位彈片10。
[0032]所述雙軸連桿21接線端還裝有一壓線板4及壓線螺栓5。
[0033]所述下蓋15 —端設有剎車線調節(jié)件33,包括活動桿11、螺母12、拉線螺栓13、卡黃16。
[0034]所述下蓋15—邊還固接有車體連接件14。
[0035]具體說明如下:見圖1、2、3、8,一上蓋2,中間有一上蓋通孔30,一下蓋15,中間有一下蓋通孔31,通過蓋體螺栓I將上蓋2與下蓋15固定一體,下蓋15 —邊通過連接件螺栓17將車體連接件14固接,車體連接件14固定在自行車上,上蓋2與下蓋15結合一體后,其一側具有間隔,供碟盤40的一邊插入上蓋2與下蓋15之間。
[0036]見圖3,上蓋2與下蓋15結合后,中間形成一通孔,即上蓋通孔30與下蓋通孔31連通,上蓋2與下蓋15中間形成一具有開口 36的內腔37。
[0037]并見圖1、2、4,動力雙軸轉子組3置于所述內腔37中,動力雙軸轉子組3的雙軸連桿21接線端露出于內腔37的開口 36中,雙軸連桿21接線端具有一螺孔34,剎車線32接于雙軸連桿21接線端,用壓線板4壓緊剎車線32,壓線螺栓5穿過壓線板4固接于螺孔34中,剎車線32再通過剎車線調節(jié)件33后與自行車上的剎車把連接。剎車線調節(jié)件33是安在下蓋15 —端的,其作用是調節(jié)剎車線32的松緊。
[0038]剎車線調節(jié)件33包括活動桿11、螺母12、拉線螺栓13、卡簧16?;顒訔U11穿過下蓋15后接卡簧16。拉線螺栓13螺接于螺母12并固在活動桿11中。
[0039]見圖2、4,動力雙軸轉子組3包括第一定子18、滾珠19、第一轉子20、雙軸連桿21、第二定子22、第二轉子23。雙軸連桿21包括第一軸臂24、第二軸臂25、第一軸臂孔26、第二軸臂孔27。雙軸連桿21為“U”形(因其方向不同,圖4中雙軸連桿21顯示為倒“U”形)。
[0040]見圖2、4、6、7,第一定子18與第二定子22結構相同,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結構相同。剎車片7是通過磁鐵6的磁吸分別接在第一轉子20、第二轉子23上,磁鐵6分別置于第一轉子20、第二轉子23中間的盲孔35中。
[0041]見圖4、6、7,第一定子18、第一轉子20都分別至少具有三個珠槽28。珠槽28結構為一端由深到淺延伸至另一端,形成斜面。圖中A表示深槽處,B為淺槽處,從深槽處A延伸至淺槽處B,為斜面逐漸過渡。
[0042]第一定子18的珠槽與第一轉子20的珠槽合在一起,形成封閉式的珠槽,本實施例為三個珠槽,分別放入滾珠19。第一定子18固定在蓋通孔30內的,第一轉子20接在第一軸臂孔26上。并見圖8,拉動剎車線32帶動雙軸連桿21轉動,第一轉子20也會隨之轉動,由于第一定子18固定不動的,第一轉子20在轉動時會使?jié)L珠19向斜面的淺端珠槽28移動,這樣,當第一轉子20因受到滾珠19擠壓時,第一轉子20在第一軸臂孔26內向內移動,并推動剎車片7緊壓碟盤40。
[0043]第一定子18與第二定子22結構相同,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結構相同。以此同時,另一邊第二轉子23因受到滾珠19擠壓時,第二轉子23在第二軸臂孔27內向內移動,并推動剎車片7緊壓碟盤40,這樣,就成為雙邊制動。
[0044]見圖1、2、5,在剎車片7下部裝有剎車片定位蓋9,剎車片柄39穿入剎車片定位蓋9的蓋孔41中,主要作用是使剎車片7不會移位。
[0045]剎車片定位蓋9為塑膠制品,其它都為金屬材質。
[0046]見圖1、2,所述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的剎車片7之間設有復位彈叉8,主要作用是剎車時移動剎車片7后,復位彈叉8使剎車片7復為原位。
[0047]所述上蓋2與下蓋15之開口 36 —側設有一復位彈片10,主要作用是剎車后使動力雙軸轉子組3中的雙軸連桿21復位,因復位彈片10為片狀,并防止泥沙進入。
[0048]工作過程為:拉動剎車把,通過剎車線拉動動力雙軸轉子組中的雙軸連桿,雙軸連桿兩邊的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同時向內移動,使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中的剎車片同時緊壓碟盤,碟盤兩面受壓,生產雙邊制動的剎車效果。當放開剎車把時,雙軸連桿受到復位彈片的作用,雙軸連桿復為未剎車時的狀態(tài)。因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在剎車時已向內移動,復位彈叉彈力使第一轉子與第二轉子連同剎車片移到原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包括上蓋(2)及下蓋(15),其特征在于--一動力雙軸轉子組(3)置于上蓋(2)與下蓋(15)之間的內腔(37)中,所述動力雙軸轉子組(3)包括雙軸連桿(21)、第一定子(18)、第一轉子(20)、第二定子(22)、第二轉子(23)、滾珠(19),所述雙軸連桿(21)有第一軸臂(24)與第二軸臂(25); 所述第一轉子(20)裝在第一軸臂孔(26)內,第一定子(18)的軸孔(38)穿設在第一轉子(20)的轉軸(29)中,第一定子(18)與第一轉子(20)的珠槽(28)內裝有滾珠(19),所述第一定子(18)固定于上蓋通孔(30)內; 所述第二轉子(23)裝在第二軸臂孔(27)內,第二定子(22)的軸孔(38)穿設在第二轉子(23 )的轉軸(29 )中,第二定子(22 )與第二轉子(23 )的珠槽(28 )內設有滾珠(19 ),所述第二定子(22)固定于下蓋通孔(31)內; 所述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內表面分別固定有剎車片(7); 所述第一轉子(20)與第二轉子(23)的剎車片(7)之間設有復位彈叉(8),在剎車片(7)下部裝有剎車片定位蓋(9); 所述上蓋(2)與下蓋(15)之開口(36)—側設有一復位彈片(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軸連桿(21)接線端還裝有一壓線板(4)及壓線螺栓(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15)—端設有剎車線調節(jié)件(33 )。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雙制動機械碟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15)—邊還固接有車體連接件(14)。
【文檔編號】B62L1/02GK103482000SQ201310466576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9日
【發(fā)明者】黃國政 申請人:黃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