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折疊的自行車。
已知的折疊自行車種類繁多。多數為前后輪距減小的伸縮型,折疊后所占空間大,如SU.1142352?;蛘?,為結構復雜,生產工藝與目前市售民用自行車差異較大,如CN86202886u所公開的折疊多用自行車。其驅動裝置復雜,造價高,且是前輪驅動,騎行時與普通自行車不同,不易被使用者所接受,特別是折疊后不能直接利用兩車輪滾動拖帶。目前市售輕便女車,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但不能折疊,攜帶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設計一種可折疊自行車,其主要另部件及生產工藝與現(xiàn)普通自行車基本相似,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適用于一般自行車廠生產。同時,騎行時與普通自行車無異,使用者易于接受;而且折疊方便,折疊后所占空間小,可利用兩輪直接滾動拖帶,也可折裝成手推車形式,便于在不能騎車的地方拖帶行李。
本實用新型是在輕便女式自行車的基礎上,將車架部件中的前管和立管均制成雙套管,其內管可用實心軸或管件。前管與立管互為平行,與上、下橫管構成一個梯形的車架,為車架的前部分;而立管與立叉、平叉構成三角形的車架為車架的后部分。這樣車的前、后兩部分便可以分別以前管和立管為軸折疊。折疊時只要松開雙套管的緊固件,車頭繞前管,車架后部繞立管可轉動;同時,立管內管相對于立管外管滑動便可折疊成“之”字形或“凹”字形,且前輪和后輪兩軸線在同一直線,折疊后緊固便可利用兩輪滾動,利用自行車的衣架放上行李便可作手推車使用。
車架部件中的前管和立管互為平行,成一定角度,以65°-90°為宜。角度大小對于自行車的平穩(wěn)和靈活性有很大的影響。角度越小,前管越往后傾,在一定范圍內自行車的平穩(wěn)性就越好,但靈活性差些。而當前管與地面垂直時,平穩(wěn)性差,騎行時雙手不宜同時離開車把,但折疊比較方便,使用靈活。
雙套管的緊固方法很多,如銷子,螺栓與凹孔,螺栓壓塊,活動鍵,開縫管與螺栓,離合器,車頭鎖等均可。為了生產和使用方便,前管雙套管的前管與車把前叉部件用車頭鎖緊固,即在前叉的管肩裝上車頭鎖,而在前管的下端有一定位塊,在其不同方向鉆有三個孔,與車頭鎖鎖舌相對應匹配。當打開鎖時可騎行,車把、前叉部件可在前管內任意方向轉動,而合上鎖時,車不能騎行。當折疊或折裝成手推車形式時,可合上鎖使車頭固定在與車架成一定角度的位置上。除車頭鎖外,也可用連結前后輪架的辦法固定。立管雙套管的固定方法考慮使用方便,可采用開縫管螺栓或爪型離合器兩種。
車把部件可以同市售輕便女車。為了便于自行車折疊時改變車把位置,減小所占空間,將車把接頭的縫開在車把立管同一側,這樣便可利用把心絲桿將車把立管和車把橫管同時緊固或松開,方便快捷。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車閘為線閘,鞍座、泥板部件同市售輕便女車。
自行車折疊時有礙于空間位置的是腳蹬部分,為了折疊方便,減少空間位置,可將驅動裝置中的鏈輪曲柄分開固定在中軸棍上,而曲柄和中軸輥采用六角孔(或四方孔)配合,其余部分結構與自行車中曲柄為方孔的相同。為使折疊后或裝成手推車形式時腳蹬不礙事,如后輪需要雙向轉動時可把兩曲柄拆下,如只需單向轉動時可把兩曲柄反轉,腳蹬朝內裝,并使腳蹬皆在上方。
本車折疊、使用形式轉換時只需用一個工具——扳手便可完成。為了攜帶工具,取用方便,可在衣架的下面裝有扳手,也可同時兼作拼板使用。其安裝方法可以在衣架上沖出帶錐形沉頭的方孔(或六角孔),螺釘為帶方頭(或六角頭)的沉頭螺釘,用蝶形螺母緊固,方頭也可沖在扳手上,使用時只要用手旋出螺母便可取出扳手。為了修理整車方便,也可設計兩個多用扳手如上法分裝或疊裝在衣架下面。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折疊自行車,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主要另、部件及生產工藝與現(xiàn)市售輕便女式車無多大差異,自行車廠易于投產上馬,且騎行形式也與輕便女車無異,使用者易于接受。由于可折疊,使用者攜帶方便;折成手推車形式方便旅行者攜帶行李。
下面結合實施例見附圖詳細說明之。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QⅠ型車騎行時狀態(tài)圖。
圖2是QⅠ型車折疊后側視圖。
圖3是QⅠ型車折疊后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車把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中軸結構圖。
圖7是扳手安裝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QⅡ型車騎行狀態(tài)圖。
圖9是QⅡ型車折疊后側視圖。
圖10是QⅡ型車折疊后俯視圖。
圖11是QⅡ型車折裝成手推車圖。
圖中標號是〔1〕車頭鎖〔2〕定位塊〔3〕車把立管〔4〕車把接頭〔5〕車把橫管〔6〕把心絲桿〔7〕前管〔8〕上、下橫管〔9〕立管外管〔10〕立管內管〔11〕立叉〔12〕平叉〔13〕衣架〔13l〕衣架左部〔13r〕衣架右部〔14〕扳手〔15〕衣架腿〔16〕拉緊螺栓〔17〕曲柄〔18〕腳蹬〔19〕前叉〔20〕緊固螺栓〔21〕離合器〔22〕把心螺母〔23〕中軸棍〔24〕園螺母〔25〕彈性檔圈〔26〕鏈輪〔27〕螺旋套〔28〕固定板〔29〕固定桿〔30〕墊圈〔31〕蝶形螺母〔32〕帶方頭沉頭螺釘。
實施例1是QⅠ型可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前管與立管互為平行,與地面成65°傾斜角。詳見附
圖1.2.3.4.5.6.7。
此車由前管〔7〕,上、下橫管〔8〕和立管外管〔9〕構成梯形的車架前部分,立管內管〔10〕與立叉〔11〕,平叉〔12〕構成三角形的車架后部分。折疊時,打開車頭鎖〔1〕,松開立管的緊固螺栓〔20〕和拉緊螺栓〔16〕及爪形離合器〔21〕,車頭繞前管轉動,車架后部分繞立管外管〔9〕向同一方向轉動,同時立管內管〔10〕相對立管外管〔9〕向下滑動便可折疊成圖2、圖3的形狀。鎖上車頭鎖,上緊螺栓〔20〕便可提帶或利用兩輪滾動拖帶。見圖4的立管結構圖,上部用開縫管和螺栓〔20〕緊固,下部用梯形齒的爪型離合器〔21〕緊固。折疊和折疊成手推車形式時,只上緊螺栓〔20〕緊固上部即可;而改裝成騎行形式時,為使上部緊固方便和消除離合器的嚙合間隙,可裝拉緊螺栓〔16〕把立管外管〔9〕向下拉緊(見附
圖1)。
車把部件中的車把接頭〔4〕的制造見附圖5,其縫開在車把立管〔3〕的同一側。這樣只要旋動把心絲桿〔6〕便可把車把立管〔3〕和車把橫管〔5〕同時緊固或松開,方便快捷。
驅動裝置中的中軸部分結構見附圖6。鏈輪〔26〕和曲柄〔17〕分開固定在中軸棍〔2〕上,曲柄和中軸棍采用六角孔(或四方孔)配合,其余部分結構與曲柄為方孔的市售自行車相同。折疊或裝成手推車形式時,為使腳蹬〔18〕不礙事,如后輪需要雙向轉動,可把兩曲柄反轉,即腳蹬朝內裝,并使腳蹬皆在上方,如圖2圖3所示。
衣架下面的扳手安裝見附圖7。
其余另部件的生產安裝均同市售輕便女式自行車。
實施例2,是QⅡ型可折疊自行車,其特征是前管和立管互為平行,與地面成90°垂直。詳見附圖8、9、10、11。
此車立管雙套管的上、下均以爪型離合器定位緊固。只要旋動螺旋套〔27〕,使離合器退出兩倍嚙合距離,再相對軸向移動內外管,使另一離合器也退出嚙合,則可相對轉到所需位置,然后按相反的程序緊固即可。本QⅡ型車也可折裝成
圖11的手推車形式。其方法是在前叉〔19〕的一側裝一固定板〔28〕;同側的平叉〔12〕后面以后輪軸為對稱的地方裝有固定桿〔29〕;衣架〔13〕由左右兩部分〔13l〕和〔13r〕組成,騎行時由扳手〔14〕拼裝成一體。當把兩輪分別繞前管〔7〕和立管外管〔9〕向裝有固定板〔28〕和固定桿〔29〕的一側轉動,同時把衣架拆裝在固定板〔28〕上,如圖8的雙點劃線部分,把衣架腿〔15〕固定在平叉〔12〕和固定桿〔29〕上,使衣架腿處于水平位置并相互平行即成。
此車的其它另、部件生產安裝均同QⅠ型。
權利要求1.一種由驅動裝置,車架部件,車把前叉部件,車閘、鞍座、泥板部件及附屬部件組成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架部件中的前管和立管均是雙套管(內管包括實心軸),雙套管的內外管用一種松緊啟動方便的緊固件固定相對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前管和立管互為平行,且與地面成65~90度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前管與車把前叉部件用車頭鎖作緊固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立管雙套管以開縫管與螺栓或爪型離合器作緊固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把部件中車把接頭的縫開在車把立管同一側,把心絲桿可同時固定車把橫管和車把立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驅動裝置中的鏈輪和曲柄是分開裝在中軸棍上,與中軸棍是以六角孔或四方孔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附屬部件中的衣架可分成左右兩部分,衣架腿可裝成水平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衣架下面裝有扳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折疊的自行車,是利用車架的前管和立管為軸折疊的,結構簡單,自行車的主要零部件及生產工藝與市售輕便女車差異不大,騎行時也無異。折疊方便,折疊后所占空間小,且兩輪軸在同一直線上,可利用兩輪滾動拖帶。同時可折裝成手推車的形式,便于在不能騎車的地方攜帶行李。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43209SQ87213488
公開日1989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1987年9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87年9月14日
發(fā)明者周晃霖 申請人:周晃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