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座墊,特別是涉及一種在殼體與支撐架間具有緩沖空間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
如
圖1所示,一般硬質(zhì)鞍形座墊內(nèi)殼10的前端通常設計成朝前微微上仰的鼻錐11狀,鼻錐11底部設有一個嵌接部111,而座墊內(nèi)殼10后端設有一寬闊的承載部12,承載部12底部兩側(cè)各設有一插接部121,座墊內(nèi)殼10底部設有一支撐架20,以與自行車座墊桿(圖未示)接合,支撐架20以金屬桿體彎折而成,其端部21分別插接在上述的插接部121內(nèi),而與座墊內(nèi)殼10接合,因支撐架20的彎折部22直接嵌接在鼻錐11的嵌接部111,所以當座墊內(nèi)殼10受力時,力量直接由座墊內(nèi)殼10傳到鼻錐11再至支撐架20,使支撐架20產(chǎn)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直接由鼻錐11傳回座墊內(nèi)殼10,造成很大的震動及撞擊力,所以以往的座墊內(nèi)殼10無法達到緩沖支撐架20反作用力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較佳避震性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可吸收支撐架的反作用力。
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包括以硬質(zhì)塑料制成的一個座墊殼體及一個支撐架,殼體具有后端寬闊的承載部及前端細窄的鼻錐,支撐架嵌接在殼體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前端的鼻錐底部設有一個接合支桿,所述接合支桿一端形成一個在殼體前端底部的固定端,接合,支桿與殼體之間具有一個緩沖空間,且接合支桿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底部凹設一個可供支撐架前端嵌設的嵌接槽,嵌接槽是朝后單向透空。
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支桿的固定端是由所述殼體一體延伸而成。
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槽底部呈透空狀,并設一蓋體封閉所述嵌接槽底部。
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支桿以螺絲螺固在所述殼體底部。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由于座墊殼體與支撐架之間形成有緩沖空間,可以吸收支撐架的反作用力,而具有較佳的避震性,可增加乘騎者的舒適感及安全感。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是以往座墊內(nèi)殼及支撐架的組合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包括一個座墊殼體30及一個支撐架40,座墊殼體30及支撐架40都是以硬質(zhì)塑料制成。
殼體30具有一后端寬闊的承載部31及前端細窄的鼻錐32,承載部31底部兩側(cè)各設有一個插接部33,插接部33與以往構(gòu)造相同,所以不再詳述,殼體30前端的鼻錐32底部設有一個接合支桿34,接合支桿34前端具有一由殼體30前端底部一體朝向后下方彎曲延伸而成的固定端341,可使接合支桿34與座墊內(nèi)殼30之間形成一個緩沖空間35,而接合支桿34后方形成一自由端342,自由端342的底部凹設一個嵌接槽343,嵌接槽343底部呈透空狀。接合支桿34底部的前端位置處設有一個螺孔344,并以一個蓋體36設在接合支桿34底部,蓋體36對應螺孔344處設有一個穿孔361,穿孔361可供一螺絲37穿置入,使蓋體36固設在接合支桿34底部,而將嵌接槽343底部封閉。
支撐架40是由金屬桿體彎折而成,與以往構(gòu)造相同,所以不再詳述,該支撐架40嵌接在該殼體30下方,支撐架40后方的兩端部41分別插接在殼體30的兩插接部33內(nèi),而其前方的彎折部42則嵌設在接合支桿34的嵌接槽343,并由蓋體36限位。
使用時,如圖4所示,當殼體30受力時,對鼻錐32來說,作用力(F)經(jīng)由鼻錐32傳至接合支桿34,再由接合支桿34傳至支撐架40,而當支撐架40受力時,會產(chǎn)生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R),該反作用力是由支撐架40的彎折部42作用在接合支桿34的自由端342,對接合支桿34的受力狀態(tài)來說,相當于懸臂梁的受力狀態(tài),也就是說,以接合支桿34的固定端341為支點,而接合支桿34的長度(固定端341至自由端342的距離)為力臂(d),會在接合支桿34的自由端342產(chǎn)生一力矩(M),因接合支桿34與殼體30是一體且以硬質(zhì)塑料制成,具有可撓性,而且接合支桿34與殼體30之間具有緩沖空間35,所以當接合支桿34的自由端342受該反作用力(R)作用時,大部分的反作用力(R)會在自由端342產(chǎn)生力矩(M),而在緩沖空間35及外側(cè)震蕩,將震波傳遞給空氣,而具有良好的減震效果,并使自由端342受反作用力(R)作用形成的震幅不直接接觸座墊內(nèi)殼30的底面,具有較佳的避震性,增加騎乘時的舒適感及安全性。
如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大致上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其不同處在于嵌接槽343’底部是呈朝后單向透空的凹孔,如此可以不使用蓋體,而支撐架40裝設時,因支撐架40本身具有可撓性,所以只須藉由機器將支撐架40的兩端部41分別插接在插接部33,再將彎折部42嵌設在嵌接槽343’中就可以。
如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施例,其中接合支桿34是藉由一螺絲38螺固在殼體30底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座墊內(nèi)殼,具有較佳的避震性,可增加騎乘時的舒適感及安全性的功效。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包括以硬質(zhì)塑料制成的一個座墊殼體及一個支撐架,殼體具有后端寬闊的承載部及前端細窄的鼻錐,支撐架嵌接在殼體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前端的鼻錐底部設有一個接合支桿,所述接合支桿一端形成一個在殼體前端底部的固定端,接合支桿與殼體之間具有一個緩沖空間,且接合支桿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底部凹設一個可供支撐架前端嵌設的嵌接槽,嵌接槽是朝后單向透空。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支桿的固定端是由所述殼體一體延伸而成。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槽底部呈透空狀,并設一蓋體封閉所述嵌接槽底部。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支桿以螺絲螺固在所述殼體底部。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座墊的內(nèi)殼,包括以硬質(zhì)塑料制成的一個座墊殼體及一個支撐架,殼體具有后端寬闊的承載部及前端細窄的鼻錐,支撐架嵌接在殼體下方,鼻錐底部設有一個接合支桿,接合支桿一端形成一個在殼體前端底部的固定端,接合支桿與殼體之間具有一個緩沖空間,接合支桿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底部凹設一個可供支撐架前端嵌設的嵌接槽,嵌接槽是朝后單向透空。本自行車座墊具有較佳的避震性。
文檔編號B62J1/18GK2297364SQ9621421
公開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6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余彩云 申請人:欣樂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