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型摩托車油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領域,特別涉及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包括主油箱,主油箱的開口處設置有加油蓋,主油箱與加油蓋之間設置有油箱井口,主油箱的右側安裝有第一副油箱,主油箱的左側安裝有第二副油箱,還包括三通管,第一副油箱、第二副油箱和主油箱通過三通管連接,三通管的三通口位于油箱井口內,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均為油囊,主油箱的兩側壁上端分別設有鉸接的防撞板,防撞板分別與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的側壁連接,防撞板的下端開設有與加油蓋相配合的卡槽,防撞板的長度等于主油箱長度的一半。本實用新型使得油箱的體積可以進行擴充,增加攜油量。
【專利說明】
可變型摩托車油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領域,特別涉及可變型摩托車油箱。
【背景技術】
[0002]摩托車,由汽油機驅動,靠手把操縱前輪轉向的兩輪車,作為一種常用的交通工具,廣泛的被運用到生活中,尤其是道路偏窄的山區(qū)公路更是常見。普通跨騎式摩托車配置的燃油油箱為外露式,油箱容積一般為6-12升,加注一次燃油可行駛大約300-600公里。彎梁兩輪摩托車配置的油箱為內置式,位于座墊的下面,由于受到本身空間結構的限制,油箱容積一般為3-4升,加注一次燃油只能行駛大約200-250公里。由此,存在燃油攜帶量小、行駛里程少的問題。普通跨越式摩托車,常作為運輸貨物的工具使用,尤其是偏遠的山區(qū),因山區(qū)道路狹窄,貨車根本無法前行,摩托車成了唯一較快的運輸設備,而山區(qū)內幾乎沒有加油的站點,油箱內油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運輸距離的遠近。
[0003]由此,出現了備用油箱一詞,但常說的備用油箱和主油箱都是一個油箱,只是通過油開關的高低不同的兩個出油口來控制的,并不能實質的增加一次性加油量。有所解決的方式是通過油壺裝滿油,放在摩托車的尾箱或者掛在摩托車貨架上,采用這樣的方式存在不足,油壺畢竟不是專業(yè)的油箱設備,在山區(qū)道路的顛簸中安全隱患非常大;油箱沒油時,需要人工手動加油,非常不便;而且摩托車本身作為運輸工具,將油壺放置在貨架上占用了貨物的空間,不利于高效的運輸。因此,有必要對此做出改進,較好的實現摩托車較遠距離的運輸。
[0004]為此,中國專利公告號CN105109591A公開了一種摩托車油箱設備,包括主油箱,主油箱的開口處設置有加油蓋,主油箱與加油蓋之間設置有油箱井口,主油箱的右側安裝有第一副油箱,主油箱的左側安裝有第二副油箱,還包括三通管,第一副油箱、第二副油箱和主油箱通過三通管連接,三通管的三通口位于油箱井口內。本設備通過設置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增加了摩托車一次性的加油量,通過三通管自動為主油箱加油,不需人工操作,省時省力。
[0005]該方案存在以下問題:摩托車的油箱為內置式的時候,由于油箱所在空間的限制,油箱的體積是一定的,采用本方案中的油箱,最后該油箱內的油量和一般無副油箱的油箱所裝的油量一樣,沒有起到提供更多燃油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變型摩托車油箱,使得油箱的體積可以進行擴充,增加攜油量。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礎方案: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包括主油箱,主油箱的開口處設置有加油蓋,主油箱與加油蓋之間設置有油箱井口,主油箱的右側安裝有第一副油箱,主油箱的左側安裝有第二副油箱,還包括三通管,第一副油箱、第二副油箱和主油箱通過三通管連接,三通管的三通口位于油箱井口內,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均為油囊,主油箱的兩側壁上端分別設有鉸接的防撞板,防撞板分別與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的側壁連接,防撞板的下端開設有與加油蓋相配合的卡槽,防撞板的長度等于主油箱長度的一半。
[0008]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一般的油箱都是在主油箱內用隔板分割,從而形成主油箱和副油箱的配合,但是其實油箱的攜油量沒有變化。與現有技術的不同,采用體積可變的油囊作為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增加了整個油箱的攜油量,保證了路途中的用油量。同時,摩托車的內置式的主油箱一般在座墊下面,內置式的主油箱位于座墊下面的放置腔內,內置式的主油箱與上端的座墊有一段距離,主油箱與放置腔的四面有一段距離。所以,設置油囊做的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充分利用放置腔內的剩余空間,在主油箱體積一定的情況下,增加攜油量,以便急用。三個油箱通過三通管進行連通,利用連通器的原理,使得對主油箱加油時,可以自動將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加滿,當主油箱液面下降時,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內的油自動輸向主油箱內,使得三個油箱的油液面相平,直至三個油箱的汽油使用完。同時,為了防止油囊被撞到,并對油囊進行定型,可以在灌油前,將防撞板的卡槽與加油蓋的一部分卡住,這樣防撞板將油囊展開成扇形,以便充分占據主油箱附近的剩余空間。當使用完成,將主油箱拿出進行灌油的時候,可以將防撞板放下來,便可以用于保護油囊,避免油囊與其他物體相撞而破裂。
[0009]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一:卡槽內設有脹緊套,這樣可以便于將防撞板卡在加油蓋上面,同時,使得防撞板與加油蓋之間過盈配合,增加了連接的強度。
[0010]針對優(yōu)化方案一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二:防撞板為伸縮板,這樣可以便于調節(jié)防撞板的長度,使得防撞板可以完全護住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
[0011]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三:主油箱的底部設有承重架,這樣可以便于對主油箱進行固定,避免其傾斜。
[0012]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四:主油箱上端設有把手,這樣可以便于將主油箱拿出來,對主油箱進行灌油。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主油箱I,把手2,承重架3,加油蓋4,第一副油箱5,第二副油箱6,三通管7,油箱井口 8,防撞板9,卡槽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包括主油箱I,主油箱I上端設有把手2,主油箱I的底部設有承重架3。主油箱I的開口處設置有加油蓋4,主油箱I與加油蓋4之間設置有油箱井口8,主油箱I的左側安裝有第一副油箱5,主油箱I的右側安裝有第二副油箱6,還包括三通管7,第一副油箱5、第二副油箱6和主油箱I通過三通管7連接,三通管7的三通口位于油箱井口8內,第一副油箱5和第二副油箱6均為油囊,主油箱I的兩側壁上端分別設有鉸接的防撞板9,防撞板9為伸縮板。防撞板9分別與第一副油箱5和第二副油箱6的側壁連接,防撞板9的下端開設有與加油蓋4相配合的卡槽10,卡槽10內設有脹緊套,防撞板9的長度等于主油箱I長度的一半。
[0017]設置油囊做的第一副油箱5和第二副油箱6,充分利用放置腔內的剩余空間,在主油箱I體積一定的情況下,增加攜油量。三個油箱通過三通管7進行連通,利用連通器的原理,使得對主油箱I加油時,可以自動將第一副油箱5和第二副油箱6加滿,當主油箱I液面下降時,第一副油箱5和第二副油箱6內的油自動輸向主油箱I內,使得三個油箱的油液面相平,直至三個油箱的汽油使用完。同時,為了防止油囊被撞到,并對油囊進行定型,可以在灌油前,將防撞板9的卡槽10與加油蓋4的一部分卡住,這樣防撞板9將油囊展開成扇形,以便充分占據主油箱I附近的剩余空間。當使用完成,將主油箱I拿出進行灌油的時候,可以將防撞板9放下來,便可以用于保護油囊,避免油囊與其他物體相撞而破裂。
[0018]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主權項】
1.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包括主油箱,主油箱的開口處設置有加油蓋,主油箱與加油蓋之間設置有油箱井口,主油箱的左側安裝有第一副油箱,主油箱的右側安裝有第二副油箱,還包括三通管,第一副油箱、第二副油箱和主油箱通過三通管連接,三通管的三通口位于油箱井口內,其特征在于,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均為油囊,所述主油箱的兩側壁上端分別設有鉸接的防撞板,防撞板分別與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的側壁連接,防撞板的下端開設有與加油蓋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防撞板的長度等于主油箱長度的一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內設有脹緊套。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為伸縮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的底部設有承重架。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型摩托車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上端設有把手。
【文檔編號】B62J35/00GK205417901SQ201521057055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7日
【發(fā)明人】趙永捷
【申請人】重慶福悅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