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逃生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水中懸浮隧道,即懸浮在水面下方的隧道,又稱阿基米德橋,是一種新的跨越水域的交通理念,該懸浮隧道利用浮力支撐隧道重量和交通載荷。對于水域跨度太大或地質不穩(wěn)定不宜建造橋梁和水底隧道的地區(qū),或有環(huán)境保護要求地區(qū),阿基米德橋是跨越水域連接的理想方式。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阿基米德橋建成,除了技術、社會等原因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阿基米德橋的安全性問題。阿基米德橋作為一種水下交通設施,遇到意外安全事故時,如橋體進水或橋體內部發(fā)生火災,行人的安全逃生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已有的阿基米德橋概念設計中安全逃生設施均考慮在橋體內部,主要是在靠近橋體殼壁兩側設置安全通道,而當阿基米德橋遭遇意外安全事故時,橋體內部安全通道也并不安全,而且利用安全通道逃生所需時間較長,降低了逃生成功率。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安全迅速地逃離事故現場的阿基米德橋安全逃生裝置。
為實現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一種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包括設置在阿基米德橋的橋體上的密閉結構的逃生艙,該逃生艙與橋體活動連,逃生艙上帶有與橋體內部相連通的緊急安全門,逃生艙在水中的浮力略大于逃生艙的重力與若干數量逃生人員的重量之和。
進一步,所述逃生艙上設置有控制開關,啟閉該控制開關時,所述逃生艙與所述橋體之間實現脫離或連接。
進一步,所述逃生艙由金屬材料或有機材料或混凝土制成。
進一步,所述逃生艙的頂部還設置一個防水安全出口。
本發(fā)明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逃生艙可以與阿基米德橋橋體分離,當阿基米德橋遭遇意外安全事故時,橋上的人員可以就近進入相應的逃生艙,并使逃生艙與橋體迅速脫離,通過逃生艙撤離危險地帶,保證了安全逃生的實現。
圖1為阿基米德橋及與安全逃生裝置的俯視圖;圖2為圖1的A-A視圖;圖3為圖1的B-B視圖;圖4為逃生艙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中,阿基米德橋的橋體1由張力腿2固定在水域底部,四個逃生艙3設置在橋體的兩側,每個逃生艙3的頂部都設置有防水安全出口6,根據橋體的長度及交通流量,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相應調整逃生艙3的數量。
從圖2-4中可知,阿基米德橋位于水面10下一定深度處,在阿基米德橋體內部的路基9上鋪設有供車輛、行人通過的路面8,橋體1上設置有緊急安全門7,緊急安全門7的底部略高于高于路面8。與緊急安全門7相對應處的橋體1的外側設置有逃生艙3,逃生艙3通過連接裝置5與橋體1活動連接,逃生艙3上設置有防水安全門4,橋體1通過緊急安全門7和防水安全門4與逃生艙3相連通,防水安全門4的兩側均設有安全門的打開開關。在防水安全門4的內外兩側都安裝有控制開關(圖中未示出),通過開啟或關閉該控制開關來實現逃生艙3與橋體1的脫離或連接,在逃生艙3的頂部還設置有防水安全出口6。逃生艙3可以用金屬材料或有機材料或混凝土制成,也可以用這些材料相互混合制成,但逃生艙3在水中的浮力要略大于逃生艙3的重力與若干數量逃生人員的重量之和。
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開動控制開關,使逃生艙3與橋體1脫離,待逃生艙3浮出水面時,逃生人員通過防水安全出口6離開逃生艙3。
連接裝置5由承力構件和防水構件組成,既可以承受逃生裝置的富余浮力,又能防止水進入逃生裝置和橋體之間的空隙。如承力構件可由高強螺栓構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阿基米德橋的橋體上的密閉結構的逃生艙,該逃生艙與橋體活動連,逃生艙上帶有與橋體內部相連通的防水安全門,逃生艙在水中的浮力略大于逃生艙的重力與若干數量逃生人員的重量之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艙上設置有控制開關,啟閉該控制開關時,所述逃生艙與所述橋體之間實現脫離或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艙由金屬材料或有機材料或混凝土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逃生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逃生艙的頂部還設置一個防水安全出口。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包括設置在阿基米德橋的橋體上的密閉結構的逃生艙、逃生艙與橋體的連接裝置和橋體安全門。逃生艙上設有與橋體內部相連通的防水安全門,逃生艙在水中的浮力略大于逃生艙的重力與若干數量逃生人員的重量之和。本發(fā)明阿基米德橋的安全逃生裝置,逃生艙可以與阿基米德橋橋體分離,當阿基米德橋遭遇意外安全事故時,橋上的人員可以就近進入相應的逃生艙,并使逃生艙與橋體迅速脫離,通過逃生艙撤離危險地帶,保證了安全逃生的實現。
文檔編號B63C9/06GK1740459SQ20051010522
公開日2006年3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董滿生, 葛斐, 洪友士, 惠磊, 李岐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