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用于水底挖掘作業(yè)的載機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水下挖土、清淤泥一般使用大型鏈斗挖泥船,其缺陷是大型挖泥船的吃水較深,不適宜淺水挖泥作業(yè);另外,挖泥船的體積龐大、挖土效率不高;挖泥成本較高。而普通的履帶式陸基挖掘機挖土效率雖然較高,但不能直接進行水下挖土作業(yè)。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使用該載機裝置時,可使用普通的履帶式陸基挖掘機進行水下挖土作業(yè);適宜淺水挖泥作業(yè),且挖土效率高,挖泥成本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包括載機艙和若干個浮箱;所述載機艙由艙底板、艙墻結合組成,用于裝載履帶式陸基挖掘機。其中,一艙墻與艙底板、艙墻為活動連接,挖掘機進出載機艙時,可卸下此面艙墻。所述浮箱是全密封中空結構,用于增加載機裝置的浮力。浮箱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的艙墻外表面上。根據不同的作業(yè)類型和實際需要,載機艙連接浮箱的數量為2至4個。
使用該載機裝置時,可使用普通的履帶式陸基挖掘機安置于載機艙內,由于載機裝置的浮力,陸基挖掘機就能在上面進行水下挖土作業(yè)。行走非常方便,挖土效率高;挖泥成本也較低。
圖1是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平面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
圖3是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作業(y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作詳細地說明。
圖1和圖2是載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載機裝置,包括載機艙1和若干個浮箱;所述載機艙1由艙底板3、艙墻5a、5b、5c、5d結合組成,用于裝載履帶式陸基挖掘機。為了方便履帶式陸基挖掘機進出載機艙1,其中,艙墻5a與艙底板3、艙墻5c、5d為活動連接,挖掘機進出載機艙1時,可卸下艙墻5a;挖掘機作業(yè)時,艙墻5a應與艙底板3、艙墻5c、5d密封連接,防止漏水。所述浮箱內腔6是全密封中空結構,用于增加載機裝置的浮力。浮箱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1的艙墻外表面上。根據不同的作業(yè)類型和實際需要,載機艙連接浮箱的數量最少為2個,即只把浮箱2a、2b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1的艙墻5a、5b外表面上。載機艙連接浮箱的數量可以為4個,即把浮箱2a、2b、2c、2d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1的艙墻5a、5b、5c、5d外表面上。為了運輸便利,艙底板3可以由兩塊鋼板合并兩成,接縫4須密封,防止漏水。在載機艙1的四邊頂角位置安裝有固定用的錨釘8。
為了增加強度,載機艙1的各面板均連接有加力筋,艙底板3承載挖掘機履帶的部位用工字鋼鋪墊。
圖3是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作業(yè)示意圖。履帶式陸基挖掘機7被安置于載機艙1中,整個載機裝置懸浮在水面9上,為了增加載機裝置的穩(wěn)定性,在載機艙1的四邊頂角位置安裝有固定用的錨釘8,作業(yè)時可用挖斗把錨釘8壓入水底泥土層10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載機艙(1)和若干個浮箱;所述載機艙(1)由艙底板(3)、艙墻(5a、5b、5c、5d)結合組成,其中,艙墻(5a)與艙底板(3)、艙墻(5c、5d)為活動連接;所述浮箱的內腔(6)是全密封中空結構,所述浮箱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1)的艙墻外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2a、2b)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1)的艙墻外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2a、2b、2c、2d)分別對稱地連接于載機艙(1)的艙墻外表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用于水底挖掘的載機裝置,包括載機艙和若干個浮箱;所述載機艙由艙底板、艙墻結合組成,用于裝載履帶式陸基挖掘機;所述浮箱內腔是全密封中空結構,用于增加載機裝置的浮力。使用該載機裝置時,可使用普通的履帶式陸基挖掘機進行水下挖土作業(yè),適宜淺水挖泥作業(yè),且挖土效率高;挖泥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B63B38/00GK2835359SQ200520065358
公開日2006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郭幼奴, 郭奕彪 申請人:郭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