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拋繩載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遠距拋繩載具,具有一長內筒與一長外筒,長內筒的頂端為一彈頭,長外筒套于長內筒外,長內筒的彈頭內底部接有繩的一端,繩卷置于長內筒中,長外筒的下端內設有一塞件定位該繩另一端,長外筒與一發(fā)射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作為手持型或肩射型載具,容易組裝與發(fā)射,外部構件少,彈頭長,能夠沿著外加導彈裝備的方向定點發(fā)射,從而達到長距精準發(fā)射出一繩器具的目的,能讓使用者減小許多配備,而且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很方便更替,可以讓發(fā)射器進行連續(xù)性的發(fā)射。
【專利說明】遠距拋繩載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器具,特別涉及一種簡單易用的遠距拋繩載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拋繩器具,主要采用迫擊炮火箭式,通過拋物線式的投射來達到目的,通常在地面設置一強力發(fā)射器,并按照特定的仰角形成一發(fā)射座,拋繩在發(fā)射座設有一繩座,同時讓拋繩接于飛彈頭的內面,該飛彈由飛行翼與彈體組成,彈體下端套于發(fā)射座,并由該拋繩牽引而出,借助發(fā)射器的發(fā)射力將飛彈擊飛,且?guī)е鴴伬K飛向目標處,到達目標地后,再用人力或是相關的外在裝置,將目標拉回,一般是用于人員的救生。
[0003]然而,由于出現需要求生的情況并不是經常發(fā)生的,操作的人員也不是天天進行演練并有可能更換工作崗位,所以這種地射型的拋繩救生器具,在具體使用時會多有不便,而且會經多次拋射,才能達到目標處,而在有些情況下還需要很多組的地射型裝置,如此一來增加了人員在攜帶上的困擾以及使用上的困難,另外,現有技術中也有部份設計,將部份的拋繩置于彈體內?;跒榱颂峁└蠈嶋H需求的物品的目的,實用新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對該裝置在使用上易產生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遠距拋繩載具,作為手持型或肩射型載具,容易組裝與射,外部構件少,同時將彈頭加長,能夠沿著外加導彈裝備的方向發(fā)射,從而達到長距精準發(fā)射出一繩器具的目的,能讓使用者減小許多配備,而且使用過程中更替很方便,可以讓發(fā)射器進行連續(xù)性發(fā)射。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遠距拋繩載具,具有一長內筒與一長外筒,長內筒的頂端為一彈頭,長外筒套于長內筒外,長內筒的彈頭內底部接有繩,繩卷置于長內筒中,長外筒的下端內設有一塞件定位該繩另一端,長外筒與一發(fā)射器相連接。
[0007]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長內筒的下端接設有一尾翼套,尾翼套設有可伸縮的若干翼片。
[0008]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尾翼套的外表設一套部,套部軸向設有數道長槽孔,在套部頂端對應設數軸槽,各軸槽置入套有一扭簧的轉軸,各轉軸下端分別連接一翼片,各翼片由長槽孔中伸出。
[0009]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尾翼套的外表設一套部,套部軸向設有數道長槽孔,在套部頂端對應設數軸槽,各軸槽置入套有一轉軸,各轉軸下端分別連接一翼片,各翼片由長槽孔伸出,各翼片的上端接有一伸縮彈簧。
[0010]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長外筒頂端借助一頂膜片連接有一頂環(huán)蓋。
[0011]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長外筒下端與發(fā)射器間接有一套筒。
[0012]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套筒與長外筒間以一雙頭套相接。[0013]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套筒內設有該發(fā)射器,塞件的頂端面設有一膜片。
[0014]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塞件中具有一讓繩穿過的孔,且繩通過一角狀槽孔定位;塞件的周邊設有至少一道環(huán)槽,環(huán)槽各以一 O型環(huán)與長外筒的近下端內表面相接,且塞件設有至少一通氣槽孔,塞件的頂端面周緣是卡于長外筒的一階部處
[0015]上述的遠距拋繩載具,繩端接有定位塊、限位銷或打成繩結。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作為手持型或肩射型載具,容易組裝與射,外部構件少,彈頭長,能夠沿著外加導彈裝備的方向定點發(fā)射,從而達到長距精準發(fā)射出一繩器具的目的,能讓使用者減小許多配備,而且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很方便更替,可以讓發(fā)射器進行連續(xù)性的發(fā)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遠距拋繩載具的立體圖。
[0018]圖2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3為圖1的剖示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長筒組與套筒未組合時的剖視圖。
[0021]圖5為圖4中圈部的局部放大視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遠距拋繩載具在更換時的實施立體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遠距拋繩載具在翼片伸出時長筒組的立體分解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遠距拋繩載具的長內筒加尾翼套的立體圖。
[0025]圖9為共享彈簧時圖7的立體分解圖。
[0026]圖9A為不共享彈簧時圖7的立體分解圖。
[0027]圖10為繩接定位塊圖7組合后的剖視圖。
[0028]圖1OA為繩接限位銷時圖7組合后的剖示圖。
[0029]圖1OB為繩端為打結狀時圖7組合后的剖示圖。
[0030]圖11為圖10翼片伸出時的剖視圖。
[0031]圖12為圖10動作時的剖視圖。
[0032]其中:
[0033]I長內筒10彈頭
[0034]11鎖合部12繩
[0035]13定位塊 14限位銷
[0036]15 膜片
[0037]2 長外筒21下外螺紋部
[0038]22頂膜片20頂環(huán)蓋
[0039]23 塞件24 孔
[0040]25角狀槽孔 26環(huán)槽
[0041]27 O型環(huán)28通氣槽孔
[0042]29 階部
[0043]3 尾翼套31接合部
[0044]32 開口33 套部[0045]34長槽孔35軸槽
[0046]36扭簧37轉軸
[0047]38翼片39伸縮彈簧
[0048]4套筒41陽螺紋部
[0049]42上外螺紋部43下環(huán)圈
[0050]44上環(huán)圈
[0051]40雙頭套45下內螺紋部
[0052]46上內螺紋部47底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53]如圖1至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遠距拋繩載具,具有一長內筒I與一長外筒2,長內筒I的頂端為一彈頭I 0,將長外筒2套于長內筒I外,長內筒I彈頭I O內底借助一固繩件綁接有一繩I 2 (如圖10)的上端,繩I 2卷置于長內筒I中,長內筒I的下端接設有一尾翼套3,尾翼套3設有可伸縮的若干翼片3 8,長外筒2的下端內設有一塞件2 3 (如圖10),所述塞件23用來定位該繩I 2的另一端,塞件2 3中具有一能夠讓繩12通過的孔24,定位塊I 3卡接于塞件2 3的一卡槽處(如圖10),或者在繩I 2中插有一限位銷I 4 (如圖10A),或者在穿過孔2 4的繩I 2部打一繩結,繩I 2經一角狀槽孔2 5(見圖2)定位于該槽孔2 5的末端(見圖10B),因此繩I 2的下端形成一能夠快速組裝與快速拆除的結構;塞件2 3的周邊設有至少一道的環(huán)槽2 6 (見圖2),環(huán)槽2 6各以一 O型環(huán)2 7與長外筒2的近下端內表面相接,且塞件2 3設有至少一通氣槽孔2 8,讓發(fā)射器5 (如圖4中虛線以及圖6)的氣體穿過,`塞件2 3的頂端面周緣是卡于長外筒2的一階部2 9或突環(huán)處,也能是鎖接(也設置環(huán)槽與O型環(huán),成為止泄環(huán)圈)。
[0054]另外,在塞件2 3的頂端面設有一膜片I 5,膜片I 5的中心孔穿過繩I 2,擊發(fā)時,氣體經塞件2 3的通氣槽孔2 8帶動膜片I 5移動(如圖12),同時推動長內筒I往外飛出;長外筒2下端(一下外螺紋部2 I)與一套筒4上端(一上外螺紋部4 2)間借助一雙頭套4 O (一上內螺紋部4 6)(一下內螺紋部4 5)相接,套筒4 O下端處(一陽螺紋部4 I)與一發(fā)射器(一陰螺紋部,如圖6為強力型氣動的發(fā)射器5則經套筒4 O下端轉接)相接(由圖1至圖5所示,為一般型氣動的發(fā)射器5,則隱藏于套筒4 O內部,套筒4 O下端接一底蓋4 7),長外筒2頂端接有一頂環(huán)蓋2 O ,頂環(huán)蓋2 O與長外筒2頂端間有一頂膜片
22 (見圖10),又如圖1OA是頂膜片2 2能隨長內筒I的移動而鼓起(如虛線)至圖1OB時頂膜片2 2破開(如虛線),長內筒I飛出如圖12。
[0055]如圖7至圖11所示,尾翼套3的外表設一套部3 3,尾翼套3的頂端內設有一接合部3 I (可為內螺紋)以與長內筒I下端的一套合部I I (可為外螺紋)相接,接合部3 I中有一讓繩I 2穿出開口 3 2,套部3 3更軸向設有數道的長槽孔3 4,在套部3 3頂端對應地設有數軸槽3 5,各軸槽3 5置入套有一扭簧3 6的一轉軸3 7 (見圖9A),各轉軸
37下端分別連接一翼片3 8,使翼片3 8由長槽孔3 4伸出(如圖7、8、11以及12所示)。
[0056]此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各翼片3 8的上端能共同借助一伸縮彈簧3 9將其一起頂出長槽孔3 4 (見圖9),也可以將扭簧與伸縮彈簧一起使用。雙頭套
4O的內各借助一上環(huán)圈4 4與一下環(huán)圈4 3分與長外筒2及套筒4相接,如圖6,只要轉開長外筒2便連同長內筒I的整個長筒組一起脫離套筒4,直接進行更替動作,使更替動作更加快速提高效率。彈頭I Q是可分離的,也就是說,發(fā)射完成,繩I 2的兩端能分別取出,使該繩12的一端綁住解救者,或是綁住想要拖回的物品或裝置,而所述繩12的另一端即施救者。以人力或物力將的拖救而回。本實用新型使用膜片式發(fā)射器能產生很好的發(fā)射功效。
[0057]綜上所述的裝置,本實用新型運用特殊設計的雙頭套以達成對長筒組的長外筒與套筒間的松開與鎖緊動作,使長筒組成為方便更換的器具,且利用套筒能很方便與發(fā)射器組接,成為快裝快拆的構造,此外,長筒組的長內筒內部成為繩的載具,長外筒成為繩的定位件,將長內筒如飛彈般擊出順著長外筒的管道快速準確地水平飛離后,尾翼套的各翼片會自動彈出,達到輔助飛行的效用,能更精準快速地飛向目標物,且發(fā)射后能很快卸下長外筒,以進行下一步的拖救的動作,也能換裝另一組的長筒組,再射出下一發(fā),可以對同一目標進行多發(fā)式的搶救實施,或多目標的快速發(fā)射動作;讓人最容易了解與實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與便利性,是完全與現有技術不同的裝置。
[005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因此,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長內筒與一長外筒,長內筒的頂端為一彈頭,長外筒套于長內筒外,長內筒的彈頭內底部接有繩的一端,繩卷置于長內筒中,長外筒的下端內設有一塞件定位該繩另一端,長外筒與一發(fā)射器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長內筒的下端接設有一尾翼套,尾翼套設有若干翼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尾翼套的外表設一套部,套部軸向設有數道長槽孔,在套部頂端對應長槽孔設數軸槽,各軸槽內置入套有一扭簧的轉軸,各轉軸下端分別連接一翼片,各翼片由長槽孔中伸出。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尾翼套的外表設一套部,套部軸向設有數道長槽孔,在套部頂端對應設數軸槽,各軸槽置入套有一轉軸,各轉軸下端分別連接一翼片,各翼片由長槽孔伸出,各翼片的上端共同接有一伸縮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長外筒頂端借助一頂膜片連接有一頂環(huán)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長外筒下端與發(fā)射器間接有一套筒。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套筒與長外筒間以一雙頭套相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套筒內設有該發(fā)射器,塞件的頂端面設有一膜片。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塞件中具有一讓繩穿過的孔,且繩通過塞件的一角狀槽孔定位;塞件的周邊設有至少一道環(huán)槽,環(huán)槽各以一 O型環(huán)與長外筒的近下端內表面相接,且塞件設有至少一通氣槽孔,塞件的頂端面周緣是卡接于長外筒的一階部處。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距拋繩載具,其特征在于,該繩相反于該彈頭的一端接有定位塊、限位銷或打成繩結。
【文檔編號】B63C9/26GK203657609SQ201320833470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曾瑞福 申請人:常州詠捷精密五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