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包括裝有行走輪的坐架,坐架上沿橫向依次布置有吊架支撐架、裝具前支撐架及裝具后支撐架,擺動吊架通過連接架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上;擺動吊架還包括與連接架固接的滑動導架,伸縮吊架的豎向桿可沿滑動導架上下滑動,伸縮吊架的水平桿端頭設有帶有對接耳孔的對接頭;伸縮油缸的缸體鉸接在滑動導架上,伸縮油缸活塞桿與伸縮吊架的豎向桿底端鉸接;變幅油缸活塞桿與連接架鉸接,變幅油缸的缸體鉸接在裝具前支撐架上,變幅油缸活塞桿伸出時,帶動擺動吊架向坐架外側翻轉。本發(fā)明專門用于實現單人常壓潛水裝具在存放地與中繼站下架體之間的轉運以及啟閉裝具供潛水員進出裝具,操作方便且工作可靠。
【專利說明】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水下作業(yè)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應用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等水下纜控運動體上的水下作業(yè)裝置,尤其涉及應用于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轉運進/出中繼站下架體、并且打開單人常壓潛水裝具使?jié)撍畣T進/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移動式對接與啟閉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單人常壓潛水系統主要由單人常壓潛水裝具(ADS)、中繼站(TMS)及水面布放回收系統(LARS)三部分組成的。其中,單人常壓潛水裝具是一個仿人形的水下作業(yè)系統,裝具外部可承受作業(yè)水深的壓力,內部保持一個大氣壓,潛水員不必經受下潛加壓和上升減壓的過程,裝具可進入到一些特定區(qū)域,并能完成一些先前只有潛水員才能完成的復雜的水下作業(yè);中繼站是發(fā)揮單人常壓潛水裝具作業(yè)性能的關鍵裝置,它的設置隔離了水面布放回收系統(水面母船)的升沉和搖蕩對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影響,提高了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抗流能力,并盡量減少了裝具上的電氣元器件的重量,縮小了裝具的排水體積,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裝具在水下的機動性;水面布放回收系統通過鎧裝纜將攜帶著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中繼站吊放到作業(yè)點附近;中繼站到達作業(yè)點后,再通過中繼站上的中性纜收放裝置對單人常壓潛水裝具進行布放與回收,因此,單人常壓潛水裝具實際的活動區(qū)域為以中繼站為球心,以中性纜長度為半徑的球形空間。其中,鎧裝纜是水面布放回收系統和中繼站之間的承重纜,既能承受中繼站、常壓潛水服的重力,又能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水下工作狀態(tài)、動作信號傳送到水面中央控制室的監(jiān)控器中進行監(jiān)控;中性纜是中繼站和單人常壓潛水裝具之間的零浮力連接電纜,其向單人常壓潛水裝具供電,并傳輸視頻信號、聲納信號、控制信號以及潛水員與水面通訊的音頻信號。
[0003]在單人常壓潛水裝具作業(yè)流程中,需要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本體在母船甲板或者水面工作平臺上的“存放地”與中繼站下架體之間進行轉運,以及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本體從腰部打開,使裝具上軀體翻轉一定角度,供潛水員進/出裝具本體。目前,單人常壓潛水裝具進/出中繼站下架體均非自動化的操作,而且中繼站下架體的對接與脫離通常也是通常是完全依靠裝具本體的機械手操作相應索具來手動完成,現有技術中還沒有相應的對接與啟閉機構來實現單人常壓潛水裝具自動轉運及啟閉。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申請 人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進行改進,提供一種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專門用于實現單人常壓潛水裝具在存放地與中繼站下架體之間的轉運以及啟閉單人常壓潛水裝具供潛水員進出裝具,操作方便且工作可靠。
[0005]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包括裝有行走輪的可移動坐架,坐架上沿橫向依次布置有吊架支撐架、裝具前支撐架及裝具后支撐架,擺動吊架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上端;擺動吊架包括連接架,連接架下端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上端,連接架上固接有滑動導架,伸縮吊架與滑動導架滑動連接,伸縮吊架包括豎向桿及水平桿,且所述豎向桿可沿滑動導架上下滑動,所述水平桿端頭設有對接頭,所述對接頭上設有對接耳孔;伸縮油缸的缸體端部鉸接在滑動導架上,伸縮油缸的活塞桿與伸縮吊架的所述豎向桿底端鉸接;變幅油缸的活塞桿與連接架鉸接,變幅油缸的缸體端部鉸接在裝具前支撐架上,變幅油缸的活塞桿伸出時,帶動擺動吊架向坐架外側翻轉。
[0006]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
所述連接架具有斜向桿,斜向桿下端與吊架支撐架上端轉動連接,斜向桿上端與豎向固定套固接,豎向固定套位于吊架支撐架與裝具前支撐架之間,豎向固定套下端與斜向桿之間設有水平連接桿一,變幅油缸的活塞桿與水平連接桿一鉸接,滑動導架套裝并固定在豎向固定套內,且滑動導架外壁與豎向固定套內壁之間設有第一墊塊。
[0007]所述斜向桿下端帶有縱向轉桿,固定軸穿過縱向轉桿,且固定軸的兩端鎖緊在吊架支撐架上端,縱向轉桿的兩端通過軸承可轉動地支撐在固定軸上,兩個軸承之間設有軸向定位套。
[0008]所述滑動導架內壁與伸縮吊架的所述豎向桿的外壁之間設有第二墊塊。
[0009]所述伸縮吊架的所述對接頭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水平桿的中心軸線成鈍角設置。
[0010]所述豎向固定套為帶有豎向開口的非閉合結構,所述豎向開口位于斜向桿與豎向固定套固接端的對立側,滑動導架上位于所述豎向開口之間的外壁上固接有裝具輔助支撐架,裝具輔助支撐架上設有用于支撐裝具上軀體的橡膠輪,兩個橡膠輪沿縱向對稱裝在裝具輔助支撐架的縱向安裝軸上。
[0011]所述擺動吊架相對于吊架支撐架的轉動運動的轉動軸線位于裝具上軀體、裝具下軀體的分離平面內。
[0012]所述坐架為沿橫向對稱設置的結構,包括對稱設置的裝具腳部支撐架。
[0013]所述兩個腳部支撐架之間沿橫向依次連接有連接桿二及連接桿三,吊架支撐架、裝具前支撐架分別固定支撐在連接桿二、連接桿三上,裝具后支撐架通過V形支架的開口端固定支撐在兩個腳部支撐架上,裝具后支撐架的上端側面鉸接有斜置的倒T形支撐,倒T形支撐的橫桿兩端分別固定支撐在兩個腳部支撐架上,倒T形支撐的豎桿與裝具后支撐架上端鉸接。
[0014]所述行走輪沿坐架的移動方向對稱分布在坐架上,包括單向腳輪及萬向腳輪,單向腳輪設置在靠近吊架支撐架一側,萬向腳輪設置在靠近裝具后支撐架一側。
[0015]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
1、本發(fā)明通過伸縮吊架及伸縮吊架的可上下滑動設置,并且通過在滑動導架方管內部設置伸縮油缸,使伸縮吊架上的對接耳孔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頂部的副起吊孔的對接高度、單人常壓潛水裝具起吊桿上的主起吊孔與中性纜蘑菇頭上安裝孔的對接高度均可進行無級調節(jié),使得對接方便,對接精度高,且操作簡單,提高了作業(yè)效率。
[0016]2、本發(fā)明通過擺動吊架的可轉動設置,能夠實現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上軀體與下軀體的啟閉功能,從而為潛水員進出裝具提供安全通道,方便潛水員自由進出裝具。
[0017]3、本發(fā)明通過將包括伸縮吊架的擺動吊架設置在可以動的坐架上,在能夠實現對接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單人常壓潛水裝具在母船甲板(或水面工作平臺)上的存放地與中繼站下架體之間轉運功能。
[0018]4、通過裝具前支撐架及裝具后支撐架的設置,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的下軀體在坐架上進行支撐及定位,通過裝具輔助支撐架的設置,對裝具上軀體進行支撐和保護,從而實現單人常壓潛水裝具在本發(fā)明所述機構上的支撐與定位。
[0019]本發(fā)明主要用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總裝調試、作業(yè)過程中的對接轉運、啟閉以及機動運輸過程中的支承存放、系固等工作環(huán)節(jié),滿足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總裝調試、作業(yè)以及機動集成運輸過程中的多功能轉換需求,并且在實現轉運及啟閉功能的基礎上,采用方管為整個機構的基本構件,確保整個機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0021]圖2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0022]圖3為本發(fā)明所述連接架、滑動導架、伸縮吊架、伸縮油缸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中連接架未完全示出,且圖中還示出了裝具輔助支撐架。
[0023]圖4為圖2中A-A的剖視圖。
[0024]圖5為本發(fā)明所述連接架的立體圖。
[0025]圖6為本發(fā)明所述連接架與吊架支撐架轉動連接部的剖視圖。
[0026]圖7為本發(fā)明所述裝具輔助支撐架的立體圖。
[0027]圖8為本發(fā)明所述坐架的俯視圖。
[0028]圖9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與本發(fā)明所述機構脫離的狀態(tài)示意圖。
[0029]圖10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轉運至本發(fā)明所述機構上的狀態(tài)示意圖。
[0030]圖11為本發(fā)明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打開、使裝具上軀體與裝具下軀體分離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0031]其中:1、坐架;101、腳部支撐架;102、連接桿二 ;103、連接桿三;2、行走輪;3、吊架支撐架;4、裝具前支撐架;401、連接桿四;5、裝具后支撐架;6、擺動吊架;601、連接架;6011、斜向桿;6012、固定套;6013、連接桿一 ;6014、第一墊塊;6015、轉桿;6016、第三墊塊;6017、止動螺釘;602、滑動導架;6021、第二墊塊;6022、端蓋;603、伸縮吊架;6031、對接耳孔;7、伸縮油缸;8、變幅油缸;9、固定軸;10、軸承;11、定位套;12、裝具輔助支撐架;121、橡膠輪;122、安裝軸;123、連接板;124、安裝板;125、斜支撐桿;13、倒T形支撐;14、襯套;
15、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1、裝具上軀體;152、裝具下軀體;153、副起吊孔;16、起吊桿;161、主起吊孔;17、中性纜蘑菇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3]見圖1、圖2、圖3,本發(fā)明包括裝有行走輪2的可移動坐架1,坐架I上沿橫向依次布置有吊架支撐架3、裝具前支撐架4及裝具后支撐架5,擺動吊架6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3上端;擺動吊架6包括連接架601、滑動導架602及伸縮吊架603,連接架601下端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3上端,連接架601上固接有滑動導架602,伸縮吊架603與滑動導架602滑動連接,伸縮吊架603包括豎向桿及水平桿,且所述豎向桿可沿滑動導架602上、下滑動,所述水平桿端頭設有對接頭,所述對接頭上設有對接耳孔6031 ;伸縮油缸7的缸體固裝在滑動導架602底部的端蓋6022上,伸縮油缸7的活塞桿與伸縮吊架603的所述豎向桿底端鉸接;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與連接架601鉸接,變幅油缸8的缸體端部鉸接在裝具前支撐架4上,具體地,裝具前支撐架4通過橫向連接桿四401與吊架支撐架3固接,變幅油缸8的缸體端部鉸接在連接桿四401上,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伸出時,帶動擺動吊架6向坐架I外側翻轉。本發(fā)明所指“橫向”,均指與坐架I的移動方向平行的方向。
[0034]具體地,見圖2、圖5,所述連接架601具有斜向桿6011,斜向桿6011下端與吊架支撐架3上端轉動連接,斜向桿6011上端與豎向固定套6012固接,豎向固定套6012位于吊架支撐架3與裝具前支撐架4之間,豎向固定套6012下端與斜向桿6011之間設有水平連接桿一 6013,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與水平連接桿一 6013鉸接,滑動導架602套裝并固定在豎向固定套6012內,見圖3、圖4、圖5,滑動導架602外壁與豎向固定套6012內壁之間設有第一墊塊6014,豎向固定套6012的外壁上對稱設有第三墊塊6016,第三墊塊6016用于安裝止動螺釘6017,止動螺釘6017穿過豎向固定套6012并伸入滑動導架602內,滑動導架602內壁與伸縮吊架603的所述豎向桿的外壁之間設有第二墊塊6021 ;見圖2、圖5、圖6,斜向桿6011下端帶有縱向轉桿6015,固定軸9穿過縱向轉桿6015,且固定軸9的兩端鎖緊在吊架支撐架3上端,且固定軸9的兩端外周與吊架支撐架3安裝孔之間設有襯套1,縱向轉桿6015的兩端通過軸承10可轉動地支撐在固定軸9上,兩個軸承10之間設有軸向定位套11,為了進一步減小轉動摩擦阻力,保證轉動靈活,固定軸9采用六角頭螺栓,軸承10采用深溝球軸承。
[0035]見圖2、圖11,在啟閉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時,在確保潛水人能夠自由進入裝具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控制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上軀體151相對于其下軀體152的張開角度和位移保持在較小的合理范圍之內,將所述伸縮吊架603的所述對接頭的中心軸線與伸縮吊架603所述水平桿的中心軸線成鈍角設置,圖2中所示優(yōu)選實施例中,伸縮吊架603的所述對接頭的中心軸線與伸縮吊架603所述水平桿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Θ為135°。
[0036]進一步地,見圖4、圖5,所述豎向固定套6012為帶有豎向開口的非閉合結構,所述豎向開口位于斜向桿6011與豎向固定套6012固接端的對立側,見圖3,滑動導架602上位于所述豎向開口之間的外壁上固接有裝具輔助支撐架12,見圖7,裝具輔助支撐架12上設有用于支撐裝具上軀體151的橡膠輪121,兩個橡膠輪121沿縱向對稱裝在裝具輔助支撐架12的縱向安裝軸122上,縱向安裝軸122固接有橫向連接板123,裝具輔助支撐架12通過豎向安裝板124固裝在滑動導架602上,豎向安裝板124與橫向連接板123之間固接有斜支撐桿125。
[0037]見圖8,所述坐架I為沿橫向對稱設置的結構,包括對稱設置的裝具腳部支撐架101,兩個腳部支撐架101之間沿橫向依次連接有連接桿二 102及連接桿三103,見圖1,吊架支撐架3、裝具前支撐架4分別固定支撐在連接桿二 102、連接桿三103上,裝具后支撐架5通過V形支架的開口端固定支撐在兩個腳部支撐架101上,裝具后支撐架5的上端側面鉸接有斜置的倒T形支撐13,倒T形支撐13的橫桿兩端分別固定支撐在兩個腳部支撐架101上,倒T形支撐13的豎桿與裝具后支撐架5上端鉸接。
[0038]進一步地,所述行走輪2沿坐架I的移動方向對稱分布在坐架I上,包括單向腳輪及萬向腳輪,單向腳輪設置在靠近吊架支撐架3 —側,萬向腳輪設置在靠近裝具后支撐架5一側,確保本發(fā)明在對裝具在存放地與中繼站下架體之間進行轉運時,能夠自由轉向。
[0039]進一步地,為了確保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上軀體151和下軀體152分離時工作可靠,保證裝具軀體151、裝具下軀體152的安裝結合面密封可靠,使擺動吊架6相對于吊架支撐架3的轉動運動的轉動軸線位于裝具上軀體151、裝具下軀體152的分離平面內,亦即固定軸9的中心軸線位于裝具上軀體151、裝具下軀體152的分離平面內。
[0040]本發(fā)明所述坐架1、吊架支撐架3、裝具前支撐架4、裝具后支撐架5、擺動吊架6的主體結構優(yōu)選采用方管,節(jié)約材料,方便制造。
[0041]本發(fā)明的運行方式如下:
1、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在母船甲板(或水面工作平臺)上存放地與中繼站下架體之間進行轉運:
本發(fā)明所述對接與啟閉機構的原始狀態(tài):伸縮油缸7、變幅油缸8均處于未動作狀態(tài),且由于吊架支撐架3、裝具前支撐架4、變幅油缸8的支撐及限位作用,固定套6012、滑動導架602、伸縮吊架6023的所述豎向桿均處于豎向位置;
見圖9,當中繼站被回收到母船甲板(或水面工作平臺)上時,此時,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頂部通過起吊桿16、銷軸與中繼站上中性纜的中性纜蘑菇頭17連接在一起,首先將本發(fā)明的裝具后支撐架5從坐架I上拆卸,將拆下裝具后支撐架15的本發(fā)明所述機構推入至中繼站下架體內,如圖9中橫向箭頭方向所示,進入中架站下架體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站立在坐架I上,將裝具后支撐架5快速裝在坐架I上,使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下軀體152的前部和背部分別由裝具前支撐架4、裝具后支撐架5支撐,而裝具輔助支撐架12上的兩個橡膠輪121則對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上軀體151的胸部位置進行輔助支撐,從而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定位在坐架I上,然后通過伸縮油缸7驅動伸縮吊架603上、下滑動,滑動導架602對伸縮吊架603的滑動進行導向,如圖9中豎向箭頭方向所示,通過控制伸縮油缸7的伸縮量來對伸縮吊架603的高度進行無級調節(jié),從而使伸縮吊架603上所述對接耳孔6031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頂部的副起吊孔153進行精確交會對接,再通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機械手插入起吊定位銷軸使本發(fā)明所述擺動吊架6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連接為一體,交會對接完成后,通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機械手拔出中性纜蘑菇頭17尾部上安裝孔與起吊桿16上主起吊孔161之間的定位銷軸,使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脫離中繼站,此時,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完全被轉移至本發(fā)明所述機構上,通過移動本發(fā)明所述機構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轉運出中繼站下架體,轉運出中繼站下架體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能夠直接存放在本發(fā)明所述機構內,并最終存放在母船甲板(或水面工作平臺)上的相應存放位置,見圖10,圖10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存放狀態(tài)。
[0042]從母船甲板(或水面工作平臺)上轉運至中繼站下架體內的步驟與上述從中繼站下架體轉運出來的步驟大多相反,即將定位存放在本發(fā)明所述機構上的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隨同本發(fā)明所述機構一同推入至中架站下架體內,然后通過伸縮油缸7驅動伸縮吊架603及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同上、下滑動,通過控制伸縮油缸7的伸縮量來對伸縮吊架603的高度進行無級調節(jié),從而使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頂部上起吊桿16的主起吊孔161與中性纜蘑菇頭17尾部上安裝孔進行精確交會對接,再通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機械手插入起吊定位銷軸使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與中繼站連接為一體,交會對接完成后,通過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機械手拔出伸縮吊架603上的對接耳孔6031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頂部的副起吊孔153之間的定位銷軸,使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脫離本發(fā)明所述機構,將裝具后支撐架5從坐架I上快速拆下,將拆下裝具后支撐架5的本發(fā)明所述機構從中繼站下架體內推出,由此完成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從存放地轉運至中繼站下架體內的工作。
[0043]2、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上軀體151相對于裝具下軀體152翻轉打開,使?jié)撍畣T自由進出裝具內,并將裝具上軀體151及裝具下軀體152閉合:
見圖11,此時,伸縮吊架603與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完成交會對接,且二者之間通過銷軸連接為一體,首先通過液壓鎖緊伸縮油缸7,然后控制變幅油缸8動作,使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伸出,從而驅動擺動吊架6攜帶著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的上軀體151繞著固定軸9向坐架I外側翻轉打開,控制變幅油缸8的伸縮量從而控制裝具上軀體15的翻轉角度,由于伸縮吊架603的所述對接頭的中心軸線與伸縮吊架603所述水平桿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Θ為135°,裝具上軀體151相對于裝具下軀體152翻轉打開的角度α優(yōu)選控制為45°,同樣地,裝具下軀體152由裝具前支撐架4及裝具后支撐架5進行支撐及保護,裝具上軀體151則通過伸縮吊架603與裝具輔助支撐架12進行支撐及定位,裝具上軀體151打開到位后,鎖緊變幅油缸8,此時,潛水員可自由進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圖11所示為單人常壓潛水裝具15打開狀態(tài),潛水員安全進入裝具后,變幅油缸8動作,其活塞桿回縮,帶動擺動吊架6及裝具上軀體151回到原始位置,即裝具上軀體151與裝具下軀體152閉合的位置。
[0044]本發(fā)明在所述滑動導架602的內壁上涂覆工業(yè)潤滑脂,以減小伸縮吊架603的所述豎向桿與滑動導架602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在裝具前支撐架4、裝具后支撐架5上與裝具下軀體152抵接的支撐板上均加裝有工業(yè)橡膠板,以在定位裝具時對裝具進行保護。
[0045]以上描述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不是對發(fā)明的限定,本發(fā)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裝有行走輪(2)的可移動坐架(1),坐架(1)上沿橫向依次布置有吊架支撐架(3)、裝具前支撐架(4)及裝具后支撐架(5 ),擺動吊架(6 )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3 )上端;擺動吊架(6 )包括連接架(601),連接架(601)下端可轉動地支撐在吊架支撐架(3 )上端,連接架(601)上固接有滑動導架(602),伸縮吊架(603)與滑動導架(602)滑動連接,伸縮吊架(603)包括豎向桿及水平桿,且所述豎向桿可沿滑動導架(602)上下滑動,所述水平桿端頭設有對接頭,所述對接頭上設有對接耳孔(6031);伸縮油缸(7)的缸體端部鉸接在滑動導架(602)上,伸縮油缸(7)的活塞桿與伸縮吊架(603)的所述豎向桿底端鉸接;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與連接架(601)鉸接,變幅油缸(8)的缸體端部鉸接在裝具前支撐架(4)上,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伸出時,帶動擺動吊架(6)向坐架(1)外側翻轉。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601)具有斜向桿(6011),斜向桿(6011)下端與吊架支撐架(3)上端轉動連接,斜向桿(6011)上端與豎向固定套(6012)固接,豎向固定套(6012)位于吊架支撐架(3)與裝具前支撐架(4)之間,豎向固定套(6012)下端與斜向桿(6011)之間設有水平連接桿一(6013),變幅油缸(8)的活塞桿與水平連接桿一(6013)鉸接,滑動導架(602)套裝并固定在豎向固定套(6012)內,且滑動導架(602)外壁與豎向固定套(6012)內壁之間設有第一墊塊(6014)。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桿(6011)下端帶有縱向轉桿(6015),固定軸(9)穿過縱向轉桿(6015),且固定軸(9)的兩端鎖緊在吊架支撐架(3)上端,縱向轉桿(6015)的兩端通過軸承(10)可轉動地支撐在固定軸(9 )上,兩個軸承(10 )之間設有軸向定位套(11)。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導架(602)內壁與伸縮吊架(603)的所述豎向桿的外壁之間設有第二墊塊(6021)。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吊架(603)的所述對接頭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水平桿的中心軸線成鈍角設置。
6.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固定套(6012)為帶有豎向開口的非閉合結構,所述豎向開口位于斜向桿(6011)與豎向固定套(6012)固接端的對立側,滑動導架(602)上位于所述豎向開口之間的外壁上固接有裝具輔助支撐架(12),裝具輔助支撐架(12)上設有用于支撐裝具上軀體的橡膠輪(121),兩個橡膠輪(121)沿縱向對稱裝在裝具輔助支撐架(12 )的縱向安裝軸(122 )上。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吊架(6)相對于吊架支撐架(3)的轉動運動的轉動軸線位于裝具上軀體、裝具下軀體的分離平面內。
8.按權利要求1至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架(1)為沿橫向對稱設置的結構,包括對稱設置的裝具腳部支撐架(101)。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腳部支撐架(101)之間沿橫向依次連接有連接桿二( 102)及連接桿三(103),吊架支撐架(3)、裝具前支撐架(4)分別固定支撐在連接桿二(102)、連接桿三(103)上,裝具后支撐架(5)通過V形支架的開口端固定支撐在兩個腳部支撐架(101)上,裝具后支撐架(5)的上端側面鉸接有斜置的倒T形支撐(13),倒T形支撐(13)的橫桿兩端分別固定支撐在兩個腳部支撐架(101)上,倒T形支撐(13)的豎桿與裝具后支撐架(5)上端鉸接。
10.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用對接與啟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輪(2)沿坐架(1)的移動方向對稱分布在坐架(1)上,包括單向腳輪及萬向腳輪,單向腳輪設置在靠近吊架支撐架(`3 ) —側,萬向腳輪設置在靠近裝具后支撐架(5 ) —側。
【文檔編號】B63C11/02GK103863534SQ20141013501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4日
【發(fā)明者】沈丹, 王帥, 劉浩, 趙俊海, 方之芬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