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飛機空中自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飛機制造領域,是一種飛機空中自救裝置。本技術尤其適應客機和公務機。
目前,各類飛機中均無自救裝置,一旦空中遇到緊急狀態(tài),飛機自身不能施救,束手無策導致空難。
本發(fā)明為避免空難而設計,它的主體是降落蓬和飄浮翼。位置設在機身上部,為凸狀。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當飛機遇到無法排除的險情,面臨將要發(fā)生空難時,瞬間打開飄浮翼和降落蓬,使飛機緩慢降落,從而保障機上人員的安全。
本發(fā)明所述的自救裝置包括儲繩室、彈射膛、催蓬彈、飄浮翼、降落蓬、操縱系統(tǒng)等6個部分。
儲繩室部分降落蓬所用繩索的下端固定于機架,盤繞在封底的盆狀圈體中,每組3根繩,以園周三點等段設置焊接于機架,盆狀圈體設置上端蓋,中心為出繩孔,在每組3個盒狀圈體的內邊沿形成園心孔,留作設置彈射膛體。
彈射膛部分彈射膛為筒式,45°傾斜安裝機身上部左右兩側,下端固定于機架,封底、底端內面設置彈簧槽,作固定彈簧之用,彈簧頂端設置撞針,用作點擊催蓬彈,彈簧置入彈膛底腔,壓緊,上端卡牢,彈簧的壓緊采用適宜方式,技術要求快速,一旦使用,立即松卡,使撞針迅速點擊催蓬彈。
飄浮翼部分飄浮翼展開時,根據(jù)空氣浮力,對于飛機的墮落起到降低速度作用,飄浮翼配合降落蓬使飛機緩慢著陸,如飛機降落大海,漂浮翼又可使飛機在水面飄浮。
漂浮翼的寬度與機身上部一致,長度盡量隨機身延伸。機翼上部一上一下雙層扣壓二塊漂浮翼,重疊安裝,上下層的漂浮翼各以180°向左右翻轉,然后形成平行線。
上下層漂浮翼(展開時)的內邊均與機身以活動軸相連,展開時的漂浮翼表面內邊與機身有卡扣控制,目的是要求漂浮翼翻轉展開后不能再自行復位。
上下漂浮翼的上表面均設置彈簧,彈簧一端固定于機身側部外表,另一端固定漂浮翼的上表面。漂浮翼閉合時,彈簧伸張,漂浮翼的打開及翻轉180°則依靠彈簧的收縮。
上層漂浮翼的翻轉邊與機身接觸的側身部位有數(shù)個卡扣裝置,該裝置既將漂浮翼固定,又能迅速解除固定,使其瞬間打開。
催蓬彈部分催蓬彈分彈殼、彈頭兩部分,彈殼外徑尺寸與彈射膛內徑尺寸符合技術要求,彈殼底座部位與彈射膛內的彈簧上端撞針留有相適應間矩,在這種間矩上將彈殼永久固定在彈射膛內。催蓬彈的彈頭與其他炮彈頭有異,技術要求略尖于球面狀即可。其目的為了降落蓬展開后,便于彈頭墮落。
降落蓬部分考慮巨型客機的重量,技術要求降落蓬展開時的面積盡量大,距離盡量遠,使其能起到飛機滑翔漂浮作用。
降落蓬放置蓬艙時,要求折疊狀立式放置。降落蓬的折疊部位有轉動軸和與轉動軸相連的支撐桿結為一體,轉動軸的一側設有卡槽,轉動度為180°,轉動后由支撐桿一端人字形卡鉤自動鉤入轉動軸卡槽,將轉動軸和支撐桿的另一端卡死,使其造成降落蓬在空中展開后不能回縮,以確保飛機安全降落。
降落蓬對應機身兩側位置的蓬邊設置多組纜繩,每組以等邊三角位置固定繩頭,在降落蓬每組纜繩的系繩處,是一個環(huán)形體,將它套在彈射彈頭外部,開炮后彈頭帶著降落蓬沖向天空,加上飛機的前行所產生的空氣阻力,使降落蓬迅速升高并張開。
操縱部分在駕駛艙飛行員隨手可觸到的位置安裝兩只手柄,第一個是打開漂浮翼的手柄,第二個是點火手柄,飛行員按其先后操作,兩只手柄均與鋼絲或其他傳動零件的一端相連,鋼絲或其他傳動零件的另一端連接于漂浮翼和炮彈的控制開關,無論采取鋼絲或其他傳動零件,必須靈活易于操作,達到一觸即發(fā)的要求。
下面結合附圖
,對本發(fā)明再作進一步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飛機空中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機身設置有能夠迅速展開的碩大降落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空中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配合降落蓬降落的是機身上部左右翻轉180°的漂浮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空中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降落蓬展開后不會收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向飛機制造領域公布了一種飛機空中自救裝置,該裝置的主體是碩大降落蓬和漂浮翼。其特征在于如果飛機空中遇到無法排除的險情,飛行員迅速打開該裝置,飛機緩慢飄落著陸。從而保護機上人身安全。
文檔編號B64D25/00GK1458032SQ0211772
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王國欣 申請人:王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