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38774閱讀:213來源:國知局
      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包括:第一擺臂、第二擺臂、尾槳滑塊、擺臂固定塊及舵機擺臂;其中,尾槳滑塊套設在直升機尾槳主軸的外壁上;第一擺臂的一端與槳滑塊活動連接;第一擺臂的另一端與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第二擺臂的另一端與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擺臂固定塊固定在尾軸基座上;舵機擺臂的頂部與第一擺臂活動連接;舵機擺臂的底部與舵機連接;舵機通過舵機擺臂能夠實現(xiàn)傳遞舵機推力至第一擺臂,進而實現(xiàn)帶動第一擺臂進行擺動。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尾槳主軸在升降過程中不會因為舵機連桿過長而無法完全下落,造成尾旋翼抱死的情況發(fā)生;同時也能夠避免舵機連桿過短使得尾槳主軸在上升過程中無法上升到作業(yè)點位。
      【專利說明】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直升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舵機與尾槳主軸之間的連接往往是直接將舵機連桿的一端與舵機活動連接,舵機連桿的另一端與尾槳主軸的主軸滑塊活動連接,進而實現(xiàn)尾槳主軸能夠依據舵機所傳遞的舵機推力進行升降作業(yè),然而,正是由于舵機連桿自身機械結構(直條狀)在位置空間上的局限性,使得尾槳主軸在升降過程中極易因舵機連桿過長而無法完全下落,造成尾旋翼抱死的情況發(fā)生;同時若舵機連桿過短又使得尾槳主軸在上升過程中無法上升到作業(yè)點位。
      [0003]因此,迫切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如何設計一種新型的尾槳機構,進而實現(xiàn)尾槳主軸在升降過程中不會因為舵機連桿過長而無法完全下落,造成尾旋翼抱死的情況發(fā)生;同時也能夠避免舵機連桿過短使得尾槳主軸在上升過程中無法上升到作業(yè)點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該機構能夠實現(xiàn)尾槳主軸在升降過程中不會因為舵機連桿過長而無法完全下落,造成尾旋翼抱死的情況發(fā)生;同時也能夠避免舵機連桿過短使得尾槳主軸在上升過程中無法上升到作業(yè)點位。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包括:第一擺臂、第二擺臂、尾槳滑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擺臂的擺臂固定塊及用于傳遞舵機推力給所述第一擺臂的舵機擺臂;其中,所述尾槳滑塊呈中空結構,且所述尾槳滑塊通過所述中空結構套設在直升機尾槳主軸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擺臂的一端與所述尾槳滑塊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擺臂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擺臂的另一端與所述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所述擺臂固定塊固定在尾軸基座上;所述第一擺臂的一端通過與所述尾槳滑塊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所述第一擺臂以所述第一擺臂與所述尾槳滑塊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所述第一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所述第一擺臂、所述第二擺臂各自以二者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所述第二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與所述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所述第二擺臂以所述第二擺臂與所述擺臂固定塊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所述舵機擺臂的頂部與所述第一擺臂活動連接;所述舵機擺臂的底部與舵機連接;所述舵機通過所述舵機擺臂能夠實現(xiàn)傳遞舵機推力至所述第一擺臂,進而實現(xiàn)帶動所述第一擺臂進行擺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擺臂的一端設置有第一 U型結構;所述第一擺臂通過所述第一U型結構的U型槽口套設在所述尾槳滑塊的外部,所述第一擺臂通過所述第一 U型結構與所述尾槳滑塊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擺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凸起結構;所述第一凸起結構的端部開設有第一連接孔;且所述第一凸起結構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孔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起結構形狀相適配的第二 U型結構;所述第一凸起結構置于所述第二 U型結構的U型槽口內部并通過所述第二 U型結構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擺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三U型結構;所述擺臂固定塊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三U型結構的U型槽口結構相適配的第二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凸起結構的端部開設有第二連接孔;且所述第二凸起結構置于所述第三U型結構的U型槽口內部并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二擺臂另一端所設置的第三U型結構活動連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舵機擺臂呈月彎型結構;所述舵機擺臂的頂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三連接孔;所述舵機擺臂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三連接孔與所述第一擺臂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舵機擺臂的底部設置有第四U型結構;且所述舵機擺臂的底部通過所述第四U型結構與舵機連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滑動連接為螺栓連接、螺釘連接或者銷軸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通過將第一擺臂的一端與尾槳滑塊活動連接;第一擺臂的另一端與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第二擺臂的另一端與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擺臂固定塊固定在尾軸基座上;進而使得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第一擺臂的一端通過與尾槳滑塊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第一擺臂以第一擺臂與尾槳滑塊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第一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與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第一擺臂、第二擺臂各自以二者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第二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與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第二擺臂以第二擺臂與擺臂固定塊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同時,舵機擺臂的頂部與第一擺臂活動連接;舵機擺臂的底部與舵機連接;最終使得尾槳主軸依次通過尾槳滑塊、第一擺臂及舵機擺臂與舵機連接,尾槳主軸依次通過尾槳滑塊、第一擺臂、第二擺臂及擺臂固定塊與尾軸基座連接;通過尾槳滑塊、第一擺臂、舵機擺臂三者間折疊式的機械運動方式,以及尾槳滑塊、第一擺臂、第二擺臂三者間折疊式的機械運動方式,克服了傳統(tǒng)技術中由于舵機連桿自身機械結構(直條狀)在位置空間上的局限性,使得尾槳主軸在升降過程中極易因舵機連桿過長而無法完全下落,造成尾旋翼抱死的情況發(fā)生;同時若舵機連桿過短又使得尾槳主軸在上升過程中無法上升到作業(yè)點位的缺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一;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包括:第一擺臂101、第二擺臂102、尾槳滑塊103、用于固定第二擺臂102的擺臂固定塊104及用于傳遞舵機107推力給第一擺臂101的舵機擺臂105。
      [0018]具體而言,尾槳滑塊103呈中空結構(圓柱型空心結構),且尾槳滑塊103通過該中空結構套設在直升機尾槳主軸106的外壁上;第一擺臂101的一端與尾槳滑塊103活動連接;第一擺臂101的另一端與第二擺臂102的一端活動連接;第二擺臂102的另一端與擺臂固定塊104活動連接;擺臂固定塊104固定在尾軸基座108上。實際作業(yè)過程中,第一擺臂101的一端通過與尾槳滑塊103活動連接,使得第一擺臂101能夠以第一擺臂101與尾槳滑塊103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第一擺臂101的另一端通過與第二擺臂102的一端活動連接,使得第一擺臂101、第二擺臂102能夠各自以二者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第二擺臂102的另一端通過與擺臂固定塊104活動連接,使得第二擺臂102能夠以第二擺臂102與擺臂固定塊104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舵機擺臂105的頂部與第一擺臂101的側部活動連接;舵機擺臂105的底部與舵機107連接;即舵機107通過舵機擺臂105能夠實現(xiàn)傳遞舵機推力至第一擺臂101,進而帶動第一擺臂107進行擺動。
      [00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便于第一擺臂101、第二擺臂102、尾槳滑塊103之間活動連接,實現(xiàn)兩兩之間相對轉動;優(yōu)選的,第一擺臂101的一端設置有第一 U型結構201 ;第一擺臂101通過該第一 U型結構201的U型槽口套設在尾槳滑塊103的外部,并通過第一 U型結構201與尾槳滑塊103活動連接;第一擺臂101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凸起結構301 ;且第一凸起結構301的端部開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一凸起結構301通過第一連接孔與第二擺臂102的一端活動連接;第二擺臂102的一端設置有與第一凸起結構301形狀相適配的第二U型結構202 ;第一凸起結構301置于第二 U型結構202的U型槽口內部并通過第二 U型結構202與第二擺臂102的一端活動連接。第二擺臂102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三U型結構203 ;擺臂固定塊104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三U型結構的U型槽口結構相適配的第二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凸起結構的端部開設有第二連接孔;且所述第二凸起結構置于所述第三U型結構的U型槽口內部并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二擺臂另一端所設置的第三U型結構活動連接。舵機擺臂105呈月彎型結構;且舵機擺臂105的頂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三連接孔;舵機擺臂105的頂部通過第三連接孔與第一擺臂101的側壁活動連接;舵機擺臂105的底部設置有第四U型結構204 ;且舵機擺臂105的底部通過第四U型結構204與舵機107連接。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通過將第一擺臂101的一端與尾槳滑塊103活動連接;第一擺臂101的另一端與第二擺臂102的一端活動連接;第二擺臂102的另一端與擺臂固定塊104活動連接;擺臂固定塊104固定在尾軸基座108上;進而使得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第一擺臂101的一端通過與尾槳滑塊103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第一擺臂101以第一擺臂101與尾槳滑塊103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第一擺臂101的另一端通過與第二擺臂102的一端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第一擺臂101、第二擺臂102各自以二者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第二擺臂102的另一端通過與擺臂固定塊104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第二擺臂102以第二擺臂102與擺臂固定塊104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同時,舵機擺臂105的頂部與第一擺臂101活動連接;舵機擺臂105的底部與舵機107連接;最終使得尾槳主軸106依次通過尾槳滑塊103、第一擺臂101及舵機擺臂105與舵機107連接,尾槳主軸106依次通過尾槳滑塊103、第一擺臂101、第二擺臂102及擺臂固定塊104與尾軸基座108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尾槳滑塊103、第一擺臂101、舵機擺臂105三者間折疊式的機械運動方式,以及尾槳滑塊103、第一擺臂101、第二擺臂102三者間折疊式的機械運動方式,克服了傳統(tǒng)技術中由于舵機連桿自身機械結構(直條狀)在位置空間上的局限性,使得尾槳主軸在升降過程中極易因舵機連桿過長而無法完全下落,造成尾旋翼抱死的情況發(fā)生;同時若舵機連桿過短又使得尾槳主軸在上升過程中無法上升到作業(yè)點位的缺陷。
      [0021]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擺臂、第二擺臂、尾槳滑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擺臂的擺臂固定塊及用于傳遞舵機推力給所述第一擺臂的舵機擺臂;其中, 所述尾槳滑塊呈中空結構,且所述尾槳滑塊通過所述中空結構套設在直升機尾槳主軸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擺臂的一端與所述尾槳滑塊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擺臂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擺臂的另一端與所述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所述擺臂固定塊固定在尾軸基座上;所述第一擺臂的一端通過與所述尾槳滑塊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所述第一擺臂以所述第一擺臂與所述尾槳滑塊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所述第一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所述第一擺臂、所述第二擺臂各自以二者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所述第二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與所述擺臂固定塊活動連接能夠實現(xiàn)所述第二擺臂以所述第二擺臂與所述擺臂固定塊的連接部位為中心點進行旋轉; 所述舵機擺臂的頂部與所述第一擺臂活動連接;所述舵機擺臂的底部與舵機連接;所述舵機通過所述舵機擺臂能夠實現(xiàn)傳遞舵機推力至所述第一擺臂,進而實現(xiàn)帶動所述第一擺臂進行擺動。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擺臂的一端設置有第一 U型結構;所述第一擺臂通過所述第一 U型結構的U型槽口套設在所述尾槳滑塊的外部,所述第一擺臂通過所述第一 U型結構與所述尾槳滑塊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擺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凸起結構;所述第一凸起結構的端部開設有第一連接孔;且所述第一凸起結構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孔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
      3.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起結構形狀相適配的第二 U型結構;所述第一凸起結構置于所述第二 U型結構的U型槽口內部并通過所述第二 U型結構與所述第二擺臂的一端活動連接。
      4.依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擺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三U型結構;所述擺臂固定塊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三U型結構的U型槽口結構相適配的第二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凸起結構的端部開設有第二連接孔;且所述第二凸起結構置于所述第三U型結構的U型槽口內部并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二擺臂另一端所設置的第三U型結構活動連接。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機擺臂呈月彎型結構;所述舵機擺臂的頂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三連接孔;所述舵機擺臂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三連接孔與所述第一擺臂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舵機擺臂的底部設置有第四U型結構;且所述舵機擺臂的底部通過所述第四U型結構與舵機連接。
      6.依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防止直升機尾槳抱死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動連接為螺栓連接、螺釘連接或者銷軸連接。
      【文檔編號】B64C27/04GK204197275SQ201420383900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趙國成, 丹尼斯·勒魯瓦·費特斯 申請人:湖北易瓦特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