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除紙塵單元的圖像成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諸如激光打印機之類的圖像成形裝置。
諸如激光打印機之類的圖像成形裝置一般包括一個用于供給紙張的供紙部分以及一個用于在由供紙部分供給的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成形部分。供紙部分一般包括一個供紙托盤,一疊紙張裝在該供紙托盤上;一個供紙輥,該供紙輥定位在供紙托盤的一端并且位于其上方;以及一個與其面對設置的分離墊。隨著供紙輥的轉(zhuǎn)動,位于供紙托盤上的最上部的紙張被夾在供紙輥和分離墊之間,并且運送到圖像成形部分。
圖像成形部分包括一個感光鼓、一個充電器、一個掃描裝置、一顯影輥和一個圖像轉(zhuǎn)印輥,這些輥子圍繞感光鼓并依次沿轉(zhuǎn)動方向定位。隨著感光鼓的轉(zhuǎn)動,感光鼓的表面通過充電器均勻地充電,而后,該表面被暴露到由掃描裝置發(fā)射出的激光束中,并且根據(jù)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高速掃描,從而在表面上形成一個靜電潛像。而后,承載在顯影輥上的色粉由于顯影輥的轉(zhuǎn)動而施加到感光鼓的表面上,從而根據(jù)靜電潛像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一個可見的色粉圖像。接著,當紙張通過感光鼓和圖像轉(zhuǎn)印輥之間時,承載在感光鼓表面上的色粉圖像被轉(zhuǎn)移到由供紙部分提供的紙張上,這樣,就可以在紙張上形成一個色粉圖像。
在圖像成形裝置中,由于每張紙夾在供紙輥和分離墊之間的同時被進給,因此,由于與分離墊的摩擦,在紙張上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紙塵。因此,如果這種紙塵與色粉在圖像成形部分處混合,則圖像質(zhì)量會下降。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已知的方法是在供紙輥的上游設置一個除紙塵輥。為了在紙張到達圖像成形部分之前去除紙張上的紙塵,除紙塵輥的寬度大致與分離墊的寬度相等。然而,由于切紙,紙塵原來便已存在于紙張的整個表面上。因此,僅通過其寬度與分離墊的寬度相同的除紙塵輥很難將原有的紙塵去除。
只要除紙塵輥具有的寬度與紙張的寬度相同,原先產(chǎn)生的紙塵以及由于同分離墊的摩擦所產(chǎn)生的紙塵都可以通過除紙塵輥去除。然而,對分離墊摩擦所產(chǎn)生的紙塵的數(shù)量比原先產(chǎn)生的量多。因此,即使使用具有紙張寬度的除紙塵輥來去除紙塵,紙塵還是不能被均勻地被去除,但去除不均勻的情況發(fā)生在由于對分離墊的摩擦所產(chǎn)生的紙塵的一個區(qū)域和紙塵原先產(chǎn)生的一個區(qū)域之間。因此,不能夠?qū)崿F(xiàn)均勻地去除紙塵。
此外,為了去除位于來自供給部分的紙張上的紙塵,可以沿供紙路徑設置多個除紙塵輥。然而,對于每個除紙塵輥設置了一個紙塵運送機構以及一紙塵累積器,用于運送和積累由每個除紙塵輥去除的紙塵。因此,整個結構就變得很復雜,并且機構組件和零件增加,這將導致圖像成形裝置體積大且成本高。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這樣一種圖像成形裝置,該圖像成形裝置具有簡單的設置方案并且能夠減少機構零件的數(shù)量,但仍能通過多個除紙塵單元充分地去除紙塵。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這樣一種圖像成形裝置,該圖像成形裝置能夠通過紙塵運送裝置穩(wěn)定的運送由除紙塵單元去除的紙塵,從而為了在除紙塵單元下方設置一個充分的紙塵累積空間,確保紙塵單元和紙塵運送裝置之間有一個足夠的下落距離。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這樣一種圖像成形裝置,該圖像成形裝置能夠防止由除紙塵單元吸收的紙塵再次返回到紙張運送路徑中,從而在除紙塵單元的下游進行的圖像成形操作中避免紙塵與如色粉之類的顯影劑混合。
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的目的將通過提供一種用于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的圖像成形裝置而實現(xiàn),該裝置包括一個供紙部分、一個圖像成形部分、一個紙張運送路徑和至少兩個改進的除紙塵單元。供紙部分包括一個供紙輥和一個分離墊,它們之間用于夾持進給每張圖像記錄介質(zhì)。圖像成形部分適用于在由供紙部分供給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一個圖像。紙張運送路徑從供紙部分向圖像成形部分延伸,并且形成了一個供紙方向。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包括一個第一除紙塵單元和一個第二除紙塵單元。第一除紙塵單元設置在紙張運送路徑旁的一個位置中并且可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該第一除紙塵單元用于從沿紙張運送路徑朝圖像成形部分移動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第二除紙塵單元設置在紙張運送路徑旁的一個位置中,并且該位置與第一除紙塵單元關于供紙方向的位置不同,該第二除紙塵單元也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同樣用于從沿紙張運送路徑朝圖像成形部分移動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除紙塵單元包括一個第一除紙塵構件,該構件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沿紙張運送路徑的運動過程中與其接觸,而第二除紙塵單元包括一個第二除紙塵構件,該構件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沿紙張運送路徑的運動過程中與其接觸。第一除紙塵構件具有的與供紙方向垂直的寬度比分離墊的寬度稍寬,而第二紙張去除單元具有的與供紙方向垂直的寬度比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稍寬。
圖像成形裝置還設有一個紙塵累積部分,該部分用于在其中聚集地累積由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的并且而后從相應的除紙塵單元釋放的紙塵。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中,提供的一種圖像成形裝置包括圖像成形部分、延伸至圖像成形部分的紙張運送路徑、一個除紙塵構件、一刮擦構件以及一個防反向運送構件。除紙塵構件面對紙張運送路徑定位并且與通過它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用于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刮擦構件與除紙塵構件接觸,用于從除紙塵構件上刮去紙塵。除紙塵構件可以以與供紙方向相同的正向和與正向相反的反向可轉(zhuǎn)動地支承。防反向運送構件設置在一第一接觸位置和一第二接觸位置之間,第一接觸位置形成在除紙塵構件和圖像記錄介質(zhì)之間,而第二接觸位置形成在除紙塵構件和刮擦構件之間,防反向運送構件用于在除紙塵構件的反向旋轉(zhuǎn)的過程中防止從刮擦構件釋放的紙塵朝著紙張運送路徑反向運送。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中,提供了一種圖像成形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圖像成形部分、一個用于從將要被供給到圖像成形部分上去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的除紙塵單元、一個紙塵運送單元以及一個控制壁。紙塵運送單元設置得比第一除紙塵單元低,該運送單元用于沿紙塵運送方向運送從除紙塵單元落下的紙塵??刂票谠O置在紙塵運送單元的一部分處,它用來調(diào)整紙塵流。
圖3(c)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第一除紙塵輥的截面圖;圖3(d)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墊構件的平面圖;圖4為示出了
圖1中的激光打印機的第一運送部分的放大截面圖;圖5為示出了圖4的第一運送部分一種變化型式的放大截面圖;圖6為以局部截面示出圖1的激光打印機中的一第一除紙塵輥、一控制壁和一螺旋推進器構件的的正視圖;圖7為示出了在圖1的激光打印機中圍繞螺旋推進器構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圖;圖8為示出了相鄰于圖1中示出的激光打印機的紙張運送路徑設置的齒輪傳動機構的截面圖;圖9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激光打印機的紙張運送路徑的放大截面圖;圖10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激光打印機中的一第二除紙塵輥的截面圖;圖11為示出了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激光打印機中的紙塵運送部分和傳送驅(qū)動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圖12為示出了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激光打印機的紙塵運送部分的正視圖;圖13(a)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激光打印機的動力傳輸機構的截面圖;圖13(b)為示出了圖13(a)的動力傳輸機構的正視圖;以及圖14為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修改實施例的一對第二除紙塵輥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
(1)總體布置和圖像成形操作如圖1所示,打印機1包括一主殼體2;一進給器部分4,該進給器部分用于進給一紙張3作為圖像記錄介質(zhì);以及一圖像成形部分5,該圖像成形部分用于在進給的紙張3上形成圖像。進給器部分4和圖像成形部分5安裝在殼體2中。
進給器部分4包括一供紙托盤6,該供紙托盤放置在主殼體2的底部上,并且可從該處分開;一供紙部分7,該供紙部分設置在供紙托盤6的一側;一設置在供紙托盤6中的紙張安裝板8;一第一運送部分9(一第一除紙塵單元);一第二運送部分10(一第二除紙塵單元);以及一對齊輥11。沿紙張進給方向?qū)⒌谝缓偷诙\送部分9和10設置在供紙部分7的下游側。將對齊輥11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10的下游。
供紙托盤6呈帶有上部敞開構造的盒狀,以便在其中容納一疊紙張3。供紙托盤6可相對于主殼體2的底部滑動,以使托盤6可以從殼體2處分開。
供紙部分7包括一供紙輥12和一與其面對的分離墊13。如圖2所示,分離墊13包括一支承框架13a、一墊構件13b和一彈簧13c。
支承框架13a具有大致呈L形的橫截面,它包括一扁平部分,該扁平部分被放置成緊靠供紙輥12的下方;以及一支承部分,該支承部分從扁平部分的一側邊緣處向下延伸,并且相對于扁平部分彎曲成一直角。支承部分的下端部分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主殼體2。墊構件13b嵌在扁平部分的一表面中,以便與供紙輥12面對。扁平部分具有一相對表面,彈簧13c靠于該表面上,用于向供紙輥12推動墊構件13b。
墊構件13b大致呈矩形,并且由諸如聚氨酯橡膠的彈性材料制成。如圖3(a)和3(d)所示,墊構件13b沿垂直于紙張進給方向的方向具有一寬度B,該寬度小于紙張的寬度A,寬度A是承受激光打印機1打印的紙張的最大寬度。墊構件13b至少接觸紙張3的橫向中心部分,以用于供紙。
一紙張安裝板8適于在其上安裝一疊紙張。紙張安裝板8具有一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供紙托盤6的后端和一可以沿垂直方向移動的前自由端。紙張安裝板8的下方設有一壓縮彈簧(圖中未示出),通常用于向上推動紙張安裝板8。因此,如果紙張安裝板8上的一疊紙張的數(shù)量增加,則紙張安裝板8的自由端克服壓縮彈簧(圖中未示出)的偏壓力圍繞后樞轉(zhuǎn)軸樞轉(zhuǎn)地向下移動。由于與紙張安裝板8關聯(lián)的壓縮彈簧的偏壓力,因此向供紙輥12推動紙張安裝板8上的一疊紙張的最上方紙張3。在供紙輥12旋轉(zhuǎn)時,最上方紙張的前端部分夾在供紙輥12與墊構件13b之間。以該種方式,從一疊紙張中分離每張最上方的紙張并傳送該紙張。
順便說一句,供紙部分7采用摩擦/分離系統(tǒng),并且在供紙定時中提供以下摩擦力關系。也就是說,供紙輥12與紙張3之間的摩擦力大于墊構件13b與紙張3之間的摩擦力,后者的摩擦力大于堆疊的紙張之間的摩擦力。
用后面將要敘述的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和10的方法通過供紙部分7與圖像成形部分5之間的紙張運送路徑38將紙張傳送到對齊輥11。對齊輥11包括一對用于校正紙張3的斜進給的輥,以便在正確定向中將紙張3進給到圖像成形部分5。
圖像成形部分5包括一掃描器部分17、一處理單元18和一固定部分19。掃描器部分17設置在主殼體2的上方內(nèi)部,并且包括一激光發(fā)射部分(圖中未示出)、一可旋轉(zhuǎn)驅(qū)動的多邊形鏡子20、透鏡21a和21b以及反射鏡22。根據(jù)圖像數(shù)據(jù)從激光發(fā)射部分中發(fā)射激光束,并且通過圖1中的點劃線所示的光學路徑在處理單元18的感光鼓23的表面上高速掃描照射,該光學路徑是由多邊形鏡子20、透鏡21a、反射鏡22和透鏡21b限定的。
處理單元18設置在掃描器部分17的下方,并且被設置成可與主殼體2分開。處理單元18包括一鼓盒和一顯影盒24。鼓盒中容納有一作為感光構件的感光鼓23、一圖像傳送輥25和一斯考路特肯(scorotoron)充電器37。顯影盒24可與鼓盒分開,并且其中容納有一色粉漏斗26、顯影輥27、一色粉層厚度調(diào)節(jié)刀片28和一色粉供給輥29。
在色粉漏斗26中,填充可充正電荷的無磁性單一成分型聚合色粉作為顯影劑。通過色粉供給輥29將該色粉供給到顯影輥27,并且由于其與色粉層厚度調(diào)整刀片28的摩擦滑動關系,將該色粉承載在顯影輥27上作為薄厚度不變的色粉層。另一方面,將感光鼓23可旋轉(zhuǎn)地設置成與顯影輥27面對的關系。感光鼓23包括一接地鼓體和一可充正電荷的感光層,可充正電荷的感光層是由形成在鼓體上方的聚碳酸酯制成的。
根據(jù)感光鼓23沿箭頭所示的方向旋轉(zhuǎn),借助斯考路特肯充電器37使鼓23的表面均勻地帶有正極性,并且受到根據(jù)打印數(shù)據(jù)從掃描器部分17中高速掃描發(fā)射的激光束的照射,因此在感光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然而,根據(jù)顯影輥27的旋轉(zhuǎn),將承載在顯影管27上并帶有正極性的色粉提供給感光鼓23的暴露部分,暴露部分的電勢電平低于均勻帶有正電荷的感光鼓表面的其余部分。因而,在感光鼓23上形成可見的色粉圖像,以完成倒像顯影。
傳送輥25緊靠感光鼓23的下方。傳送輥25包括一由金屬制成并連接在電源上的旋轉(zhuǎn)軸和一形成在旋轉(zhuǎn)軸上的導電橡膠層。將一預定的傳送偏電壓施加在旋轉(zhuǎn)軸上,用于將色粉從感光鼓23轉(zhuǎn)印到紙張3。當紙張3通過感光鼓23與傳送輥25之間時,將可見的色粉圖像轉(zhuǎn)印到紙張3上,然后通過運送帶30將紙張傳送到固定部分19。
固定單元19位于處理單元18的旁邊和處理單元18的下游側。固定單元19包括一加熱輥31、一與加熱輥31壓力接觸的壓力輥32和一位于加熱輥31和壓力輥32的下游的進給輥33。加熱輥31由金屬制成,并且設有一鹵素燈作為熱源。當帶有圖像的紙張通過加熱輥31和壓力輥32時,用熱力方式將在處理單元18處轉(zhuǎn)印在紙張3上的色粉圖像固定到紙張3。然后借助進給輥33將紙張3傳送到進給輥34的下游側、設置在主殼體2中的排放輥35。借助排放輥35將下游側進給輥34進給的紙張3排放到排放托盤36上。
在激光打印機1中,當轉(zhuǎn)印鼓25將色粉轉(zhuǎn)印到紙張3以后,通過顯影輥27收集殘留在感光鼓表面上的剩余色粉。這種色粉收集方式被稱為沒有清潔器的系統(tǒng)(cleaner-less system),其中可以免除用于擦除剩余色粉的刀片和剩余色粉的容器,以簡化圖像成形裝置的整體設置。
設置一紙張再循環(huán)單元41,用于在紙張3的兩表面上形成圖像。再循環(huán)單元41包括一紙張換向部分42和一與其整體構成的再循環(huán)托盤43。再循環(huán)單元41位于主殼體2的后壁,用某種方式使紙張換向部分42附連在后壁旁邊,并且將再循環(huán)托盤43可分離插入地裝入進給器部分4的上方一位置處的后壁內(nèi)。
紙張換向部分42具有一殼體44,該殼體具有一矩形截面,并且附連在主殼體2的后壁上。在殼體44中,設有一瓣閥45、換向輥46和再循環(huán)輥47。此外,一換向?qū)О?8從殼體44的上端部向上延伸。瓣閥45可樞轉(zhuǎn)地設置在主殼體2的后部,并且位于進給輥33的下游側。當螺線管(圖中未示出)被激勵和去激勵時,瓣閥45被樞轉(zhuǎn),用來轉(zhuǎn)換進給輥33進給的單面帶有圖像的紙張3的進給方向,移動到實線所示的下游進給輥34或虛線所示的換向輥46。
換向輥46包括一對輥,并且位于瓣閥45的下游和殼體44的上部。換向輥的旋轉(zhuǎn)方向可以沿正向和反向變化。換向輥46首先沿正向旋轉(zhuǎn),以便向換向?qū)О?8引導紙張3,然后沿反向旋轉(zhuǎn),以便沿反向運送紙張3。
再循環(huán)輥47位于換向輥46的下游,并且在殼體44中直接處于該換向輥之下。再循環(huán)輥47包括一對輥,以便向再循環(huán)托盤43引導由換向輥46反向驅(qū)動的紙張3。換向?qū)О?8由一從殼體44的上端處向上延伸的板狀構件構成,該構件用于引導通過換向輥46進給的紙張3的移動。
為了在正面已形成圖像的紙張3的背面上打印圖像,在紙張換向部分42中,將瓣閥45轉(zhuǎn)換到可以向成對的換向輥46進給紙張3的位置。因而,正面已形成圖像的紙張3接納在紙張換向部分42中。當紙張3到達換向輥46以后,沿正向旋轉(zhuǎn)換向輥46,用于沿換向?qū)О?8臨時性地向上排出紙張。當紙張3的主要部分被送出殼體44,并且紙張3的尾端部分被夾在成對的換向輥46之間時,停止成對換向輥46的正向旋轉(zhuǎn)。然后,反向旋轉(zhuǎn)成對的換向輥46,以使紙張3向下進給到成對的再循環(huán)輥47。將用于檢測紙張3的一紙張傳感器56設置在固定部分19的下游??刂埔挥糜谑箵Q向輥46的旋轉(zhuǎn)方向從正向旋轉(zhuǎn)改變到反向旋轉(zhuǎn)的換向定時,以使換向定時發(fā)生在從紙張傳感器56檢測到紙張3的后沿的檢測定時開始經(jīng)過一預定時期之后。此外,當紙張進給到換向輥46的動作完成時,將瓣閥45轉(zhuǎn)換到其最初姿勢,即,使紙張從進給輥33進給到下游進給輥34的姿勢。然后,將成對的再循環(huán)輥47反向進給的紙張3通過成對的再循環(huán)輥47傳送到再循環(huán)托盤43。
再循環(huán)托盤43具有一紙張接納部分49、一托盤50和斜進給輥51。紙張接納部分49在紙張換向部分42的下方位置處外部附連于主殼體2上,并且具有一弧形紙張引導件52。從成對的再循環(huán)輥47處大致垂直向下的紙張沿紙張引導件52的曲率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中朝托盤50定向。
托盤50具有類似矩形板的形狀,并且被定向在紙張托盤6上方的水平方向中。將托盤50的上游端連接到紙張引導件52,并且將托盤50的下游端連接到沿紙張運送路徑38設置的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以便將紙張3從托盤50引導到第二運送部分10。
在托盤50上的紙張路徑處,沿紙張進給方向相互間隔地設置兩個斜進給輥51、51。這些斜進給輥51、51適于沿一個方向進給紙張,用以使紙張與基準板(圖中未示出)鄰接?;鶞拾逦挥谕斜P50的一個橫向邊緣區(qū)域。每根斜進給輥51包括一斜進給驅(qū)動輥54,該驅(qū)動輥的旋轉(zhuǎn)軸線大致垂直于紙張進給方向延伸;以及一斜進給被動輥55,該被動輥與驅(qū)動輥54呈夾緊關系。被動輥55的旋轉(zhuǎn)軸線沿傾斜方向延伸,即偏移垂直紙張進給方向的方向延伸,用于使紙張與基準板鄰接。
從紙張接納部分49傳送到托盤50的紙張3向圖像成形部分5移動,已通過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將紙張倒置,同時通過驅(qū)動斜進給輥51使紙張的橫向邊緣滑動地抵靠基準板。在圖像成形部分5,紙張3的背面與感光鼓23相對,用于將色粉圖像從感光鼓23轉(zhuǎn)印到紙張的背面。然后在固定部分19處固定色粉圖像,然后將其排放到排放托盤36上。
(2)在紙張路徑處去除紙塵在激光打印機1中,如圖2所示,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和10設置在紙張運送路徑38處,以便有效去除分布在紙張3的整個表面上的紙塵,所述紙塵是用于提供切斷的紙張而由紙張切斷所發(fā)生的或由于紙張供給部分7處的墊構件13b與供紙輥12之間存在摩擦力而產(chǎn)生的。
第一運送部分9位于紙張運送路徑38的前側和供紙部分7的供紙輥12的下游,并與該輥相距一預定空間。此外,第一運送部分9位于紙張運送路徑38與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的下游端之間的連接部分的上游。第一運送部分9包括一第一運送輥9a,該運送輥用于運送紙張3;一第一除紙塵輥9b,該輥被放置成相對于紙張運送路徑38與第一運送輥9a相對;一用作第一刮具的第一海綿構件9c,該海綿構件設置在緊靠第一除紙塵輥9b的下方;以及一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該構件用于防止紙塵從第一海綿構件9c運送到紙張運送路徑38。
第一運送輥9a位于紙張運送路徑38的曲率之內(nèi),并且包括一金屬輥軸9d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橡膠層9e。主殼體2可旋轉(zhuǎn)地支承輥軸9d。通過來自電動機(圖中未示出)的動力傳遞沿箭頭所示的方向(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可旋轉(zhuǎn)地驅(qū)動第一運送輥9a。也就是說,沿正向(即,沿紙張進給方向)旋轉(zhuǎn)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的第一運送輥9a的區(qū)域。
第一除紙塵輥9b設置在紙張傳送路徑38的曲率之外,并且包括一金屬輥軸9f和一橡膠層9g,該橡膠層具有易于更換的表面。橡膠層由氟樹脂或外表面由氟涂層構成的橡膠制成。第一除紙塵輥9b如圖3(c)所示。第一除紙塵輥9b被定位成與已經(jīng)接觸墊構件13b的紙張表面(將與感光鼓接觸)接觸,并且對準第一運送輥9a的縱向中心部分,該中心部分面對分離墊13。橡膠層輥9g的寬度(軸向長度)小于以后將敘述的一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輥10g的寬度,并且如圖3(c)和3(d)所示略大于墊構件13b的寬度B。
如圖2所示,主殼體2具有一支承件100a,第一除紙塵輥9b具有一輥軸9f,支承件100a可旋轉(zhuǎn)地支承該輥軸。第一除紙塵輥9b由第一運送輥9a驅(qū)動,并且沿箭頭所示的方向(圖1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也就是說,沿正向(即,沿紙張進給方向)旋轉(zhuǎn)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的第一除紙塵輥9b的區(qū)域。在從紙張3上去除紙塵的同時,紙張3被夾在第一運送輥9a和第一除紙塵輥9b之間,以便運送紙張3。順便說一句,可以反向旋轉(zhuǎn)第一運送輥9a和第一除紙塵輥9b,用于卸下卡住的紙張。
第一海綿構件9c由可以方便地使第一除紙塵輥9b帶電的材料構成。典型的材料是尿烷泡沫材料。第一海綿構件9c位于緊靠第一除紙塵輥9b的下方,并且在相對于除紙塵輥9b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的位置處與其壓力接觸,以便從除紙塵輥9b上刮除紙塵。第一海綿構件9c與第一除紙塵輥9b滑動接觸,以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表面摩擦帶電。第一海綿構件9c的寬度略大于圖3(c)所示的第一除紙塵輥9b的輥9g的寬度。
如圖2所示,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位于輥9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中第一除紙塵輥9b與紙張3之間的接觸位置的下游,以及輥9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中第一除紙塵輥9b與第一海綿構件9c之間的接觸位置的上游。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平行延伸,并且使輥9b面對一預定空間。如圖4較好地所示,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的截面為L形,該截面具有一基部9n和一從基部9n處彎曲的尖端部分9p。將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設置成與主殼體2的支承件100a構成整體,作為該支承件的一部分。如圖6所示,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的寬度大于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的寬度。
如圖2和4所示,將基部9n定位成相對于第一除紙塵輥9b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沿大致垂直的方向傾斜延伸,并且與第一除紙塵輥9b隔開。尖端部分9p從基部9n的上端向第一除紙塵輥9b彎曲成一銳角。尖端部分9p的尖端9t與第一除紙塵輥9b的外周向表面之間的間隙L處于從0.2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最好是從0.5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也就是說,該間隙L使粘附在第一除紙塵輥9b上的紙塵(尺寸約為幾微米)在其正向旋轉(zhuǎn)期間通過間隙到達第一海綿構件9c,但防止由第一海綿構件9c刮除的一紙塵塊(尺寸約為幾毫米),并然后在第一除紙塵輥9b的反向旋轉(zhuǎn)過程中防止通過間隙到達紙張運送路徑38而從該處釋放。
如圖4所示,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被設計成在線Y與Z之間的相交處提供一不超過90度的角度θ,其中線Y是相對于連接在尖端部分9p的尖端9t與第一除紙塵輥9b的旋轉(zhuǎn)中心之間的連線X的切線,而線Z是尖端部分9p的延伸方向。此外,尖端部分9p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位于線X的上游。使用該設置,尖端9t可以在第一除紙塵輥9b的反向旋轉(zhuǎn)(圖4中的逆時針方向)期間面對并接觸從第一海綿構件9c粘附到第一除紙塵輥9b上的紙塵。
如圖2所示,第二運送部分10位于第一運送部分9的上方和下游。此外,第二運送部分10位于紙張運送路徑38與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的下游端之間的連接部分的下游。第二運送部分10包括一第二運送輥10a,該運送輥用于運送紙張3;一第二除紙塵輥10b,該輥被放置成相對于紙張運送路徑38與第二運送輥10a相對;一用作刮具的第二海綿構件10c,該海綿構件設置在緊靠第二除紙塵輥10b的下方;以及一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該構件用于防止紙塵從第二海綿構件10c運送到紙張運送路徑38。
第二運送輥10a位于紙張運送路徑38的曲率之內(nèi),并且包括一金屬輥軸10d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橡膠層10e。主殼體2可旋轉(zhuǎn)地支承輥軸10d。通過來自電動機(圖中未示出)的動力傳遞沿箭頭所示的方向(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可旋轉(zhuǎn)地驅(qū)動第二運送輥10a。也就是說,沿正向(即,沿紙張進給方向)旋轉(zhuǎn)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的第二運送輥10a的區(qū)域。
第二除紙塵輥10b設置在紙張傳送路徑38的曲率之外,并且包括一金屬輥軸10f和一橡膠層10g,該橡膠層具有易于更換的表面。橡膠層由氟樹脂或外表面由氟涂層構成的橡膠制成。第二除紙塵輥10b被定位成與已經(jīng)接觸墊構件13b的整個紙張表面(將與感光鼓23接觸)接觸。為此,如圖3(b)所示,橡膠層輥10g的寬度(軸向長度)略大于紙張寬度A。
主殼體2具有一第二支承件100b,支承件100b可旋轉(zhuǎn)地支承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輥軸10f。當電動機(圖中未示出)輸出電力時,積極地驅(qū)動第二除紙塵輥10b,以使第二除紙塵輥10b可以沿圖2中的箭頭所示的正向,也就是說,在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的區(qū)域處沿紙張進給方向(圖1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在第二除紙塵輥10b去除紙塵的同時,紙張3夾在第二運送輥10a與第二除紙塵輥10b之間,以便運送紙張3。第二運送輥10a和第二除紙塵輥10b可以反向旋轉(zhuǎn),如以下將敘述的用于去除卡住的紙張。
第二海綿構件10c由可以方便地使第二除紙塵輥10b帶電的材料構成。典型的材料是尿烷泡沫材料。第二海綿構件10c位于緊靠第二除紙塵輥10b的下方,并且在相對于除紙塵輥10b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的位置處與其壓力接觸,以便從除紙塵輥10b上刮除紙塵。第二海綿構件10c與第二除紙塵輥10b滑動接觸,以使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輥10g的表面摩擦帶電。第二海綿構件10c的寬度略微大于圖3(b)所示的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寬度(軸向長度)。
如圖2所示,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位于輥10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中第二除紙塵輥10b與紙張3之間的接觸位置的下游,以及輥10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中第二除紙塵輥10b與第二海綿構件10c之間的接觸位置的上游。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沿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軸向平行延伸,并且使輥10b面對一預定空間。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的截面為L形,該截面具有一基部10n和一從基部10n處彎曲的尖端部分10p。將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設置成與主殼體2的支承件100b構成整體,作為支承件100b的一部分。如圖3(b)所示,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的寬度大于第二除紙塵輥10b和第二海綿構件10c的寬度。
將基部10n定位成相對于第二除紙塵輥10b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沿大致垂直的方向傾斜延伸,并且與第二除紙塵輥10b隔開。尖端部分10p從基部10n的下端向第二除紙塵輥10b彎曲成一銳角。尖端部分10p的尖端與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外周向表面之間的間隙處于從0.2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最好是從0.5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也就是說,該間隙使粘附在第二除紙塵輥10b上的紙塵(尺寸約為幾微米)在其正向旋轉(zhuǎn)期間通過間隙到達第二海綿構件10c,但防止由第二海綿構件10c刮除的一紙塵塊(尺寸約為幾毫米),在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反向旋轉(zhuǎn)過程中通過間隙到達紙張運送路徑38。
與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類似,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被設計成在相對于連線的切線與尖端部分10p的延伸線之間的相交處提供一不超過90度的角度,該連線連接尖端部分10p的尖端與第二除紙塵輥10b的旋轉(zhuǎn)中心。此外,尖端部分10p沿第二除紙塵輥10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位于一連線的上游,該連線連接尖端部分10p的尖端與第二除紙塵輥10b的旋轉(zhuǎn)中心。使用該設置,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的尖端可以在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反向旋轉(zhuǎn)期間面對并接觸從第二海綿構件10c粘附到第二除紙塵輥10b上的紙塵。
在激光打印機1中,堆疊在供紙托盤6上的紙張3與一疊紙張分離,并且與供紙輥12和分離墊13協(xié)作供給紙張。在該供紙的過程中,由于對分離墊13的摩擦,因此在紙張的圖像成形表面處產(chǎn)生大量紙塵。然而,在將紙張3運送到第一運送部分9,并將紙張3夾在第一運送輥9a與第一除紙塵輥9b之間時,圖像成形表面接觸第一除紙塵輥9b的輥9g。由于第一除紙塵輥9b的寬度大于分離墊13的寬度,因此第一除紙塵輥9b的輥9g可刮除分布寬度基本上與墊構件13b的寬度相等的紙塵,并且以靜電方式吸引于其上。通過正向旋轉(zhuǎn)第一除紙塵輥9b,當紙塵通過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與第一除紙塵輥9b之間的間隙L以后,由第一海綿構件9c從該處刮除轉(zhuǎn)移到第一除紙塵輥9b的輥9g上的紙塵。
然后,在將紙張3運送到第二運送部分10,并將紙張3夾在第二運送輥10a與第二除紙塵輥10b之間時,圖像成形表面接觸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輥10g。由于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寬度大于紙張寬度,因此可以通過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輥10g來刮除紙張切斷處產(chǎn)生的和分布在紙張的整個寬度上的紙塵,以及沒有被第一除紙塵輥9b完全去除的剩余紙塵,并且以靜電方式吸引于其上。通過正向旋轉(zhuǎn)第二除紙塵輥10b,當紙塵通過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與第二除紙塵輥10b之間的間隙L以后,由第二海綿構件10c從該處刮除轉(zhuǎn)移到第二除紙塵輥10b的輥10g上的紙塵。
因此,通過第一和第二除紙塵輥9b和10b可以從紙張上去除對墊構件13b摩擦所產(chǎn)生的大量紙塵,通過第二除紙塵輥10b可以去除紙張切斷時原有產(chǎn)生的少量紙塵。因此,通過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和10可以有效去除均勻分布在紙張表面上的上述紙塵,。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紙塵進入圖像成形部分5,以提供高質(zhì)量的圖像。
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10去除的紙塵被第一和第二海綿構件9c、10c刮除,并且積聚在其上成為紙塵塊,然后該灰塵塊將下落到后面所述的接納表面65上。
由于第二除紙塵輥10b在紙張進給方向中設置在第一除紙塵輥9b的下游,供紙部分7提供的紙張3首先受到第一除紙塵輥9b的紙塵去除,即由于對墊構件13b摩擦所產(chǎn)生的大量灰塵,然后受到第二除紙塵輥10b的紙塵去除,即由于切斷紙張而原有分布在紙張的整個表面上方的少量灰塵。因此,可以根據(jù)紙塵的數(shù)量進行有效的紙塵去除,藉此實現(xiàn)均勻的紙塵去除。
此外,由于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寬度大于紙張寬度,而第一除紙塵輥9b的寬度大于分離墊13的寬度并小于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寬度,因此第一除紙塵輥9b無需具有一較長的寬度,而是具有一仍可進行充分的紙塵去除的最佳寬度。因而,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此外,如上所述,在激光打印機1中,第一除紙塵輥9b與供紙輥12間隔一預定空間,并且處在該供紙輥的下游,以避免與其直接接觸。假定第一除紙塵輥9b與供紙輥12直接接觸。如果略微拉出后一紙張3,并且由于供紙輥12與分離墊13之間的滑動摩擦關系,使后一紙張以部分疊接前一紙張的關系跟隨前一紙張3,則在后一紙張的前端部分夾在供紙輥12與第一除紙塵輥9b之間的同時會使激光打印機1的運行停止。因此,使后一紙張被夾住的前端部分形成卷曲。因此,卷曲紙張的隨后進給會發(fā)生紙張阻塞,或者在卷曲部分處發(fā)生圖像扭曲。
然而,由于第一除紙塵輥9被放置成不與供紙輥12接觸,即使后一紙張被略微拉出并跟隨前一紙張,也不會夾住后一紙張的前端部分。這將防止前端部分被卷曲。因此,在充分去除紙塵的同時可以實現(xiàn)充分的供紙。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紙張運送部分9和10中,第一海綿構件9c被設置成面對第一除紙塵輥9b,以便刮除粘附在第一除紙塵輥9b上的紙塵,而第二海綿構件10c被設置成面對第二除紙塵輥10b,以便刮除粘合在第二除紙塵輥10b上的紙塵。因而,在用于每根除紙塵輥的每個海綿構件處進行紙塵刮除。因此,可將每根除紙塵輥的紙塵去除效率保持在能夠長時間去除紙塵的程度。
順便說一句,即使由于紙張與除紙塵輥之間的壓力接觸使紙塵區(qū)域略微超出除紙塵輥的寬度,因為第一和第二海綿構件9c和10c的寬度分別略大于相關的第一和第二除紙塵輥9b和10b的寬度,所以可以理想地刮除紙塵。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首先通過第一運送輥9a和第一除紙塵輥9b傳送供紙部分7提供的紙張3,同時去除紙塵,然后通過第二運送輥10a和第二除紙塵輥10b傳送該紙張,同時再次去除紙塵。因此,在進行有效的紙塵去除的同時,將紙張理想地運送到圖像成形部分5。
此外,第二除紙塵輥10b并未被第二運送輥10a從屬驅(qū)動,由于電動機(圖中未示出)為第二除紙塵輥10b提供了驅(qū)動功率,因此該輥是一自驅(qū)動構件。因此,即使由于與紙張3和第二海綿構件10c接觸,會將一阻力負荷施加在第二除紙塵輥10b的整個輥部分10g上,第二除紙塵輥10b的恒定旋轉(zhuǎn)也可進行有效的紙塵去除和有效的紙張進給。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設有一再循環(huán)單元41,第一運送部分9設置在紙張運送路徑38與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之間的連接部分的上游,而第二運送部分10設置在該連接部分的下游。使用該種構造,由于第一除紙塵輥9b設置在該連接部分的上游,因此第一除紙塵輥9b唯一地接觸供紙部分7提供的紙張3。此外,由于第二除紙塵輥10b設置在該連接部分的下游,因此第二除紙塵輥10b接觸供紙部分7提供的紙張和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提供的紙張。
因此,相對于供紙部分7提供的紙張,第一除紙塵輥9b去除了由于對墊構件13b摩擦所產(chǎn)生的大量紙塵,而第二除紙塵輥10b去除了已經(jīng)受到第一除紙塵輥9b的紙塵去除并從供紙部分7處進給的紙張上的紙塵,還去除了從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處進給的紙張上的紙塵。關于從再循環(huán)路徑導向件53處進給的紙張,已經(jīng)接觸第一除紙塵輥9b的輥部分9g的一個圖像成形表面并不面對第二除紙塵輥10b,但紙張的相對面與其接觸。由于紙張的相對面并不承載對墊構件13b摩擦所產(chǎn)生的紙塵。因此,第二除紙塵輥10b只能去除紙張切斷在紙張的整個表面上方產(chǎn)生的少量紙塵。
如圖1所示,激光打印機1的進給器部分4還包括一多用途托盤14,該托盤用于在其上堆疊一疊任意尺寸的紙張3;一多用途供紙機構15,該機構用于供應在多用途托盤14上的紙張;以及一多用途紙張運送部分16。
如圖2所示,多用途供紙機構15包括一多用途供紙輥15a和一多用途分離墊15b,將該分離墊放置成與多用途供紙輥15a直接面對。多用途分離墊15b包括一支承框架15c、一多用途墊構件15d和一彈簧15e。
支承框架15c具有一基端部,該基端部樞轉(zhuǎn)支承在主殼體2上,并且具有一L形截面;以及一自由端部,該自由端部與基端部構成整體,與多用途供紙輥15a面對并位于該輥的下方。自由端部嵌有多用途墊構件15d,彈簧15e靠在墊構件15d的另一側,通常用于向供紙輥15a推動多用途墊構件15d。
多用途墊構件15d具有一大致呈矩形板的形狀,并且由諸如聚氨酯橡膠的彈性材料制成。多用途分離墊15b具有可以接觸紙張的橫向中心部分的寬度,用于紙張進給。
當多用途供紙輥15a旋轉(zhuǎn)時,多用途托盤14上的一疊紙張的最上方紙張被夾在多用途供紙輥15a與多用途分離墊15b之間。以該種方式從一疊紙張中分離每張最上方的紙張并傳送該紙張。
多用途運送部分16位于第二運送部分10的上方、多用途供紙機構15的下游以及設置在多用途供紙機構15與圖像成形部分5之間的紙張傳送路徑38a處的對齊輥11的上游。多用途運送部分16包括一用于運送紙張3的多用途運送輥16a;一與其面對的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一作為刮除構件的多用途海綿構件16c,該構件緊靠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下方;以及一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該構件用于防止將多用途海綿構件16c釋放的紙塵送入紙張傳送路徑38a。
多用途傳送輥16a包括一金屬輥軸16d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橡膠層16e。主殼體2可旋轉(zhuǎn)地支承輥軸16d,并且通過來自電動機(圖中未示出)動力傳遞沿圖2中的箭頭所示的方向(圖1中的逆時針方向)可旋轉(zhuǎn)地驅(qū)動該輥軸。也就是說,沿著與紙張進給方向相同的正向驅(qū)動旋轉(zhuǎn)與紙張運送路徑38a面對的輥16a的區(qū)域。
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包括一金屬輥軸16f和一橡膠層16g,該橡膠層具有易于更換的表面。橡膠層由氟樹脂或外表面由氟涂層構成的橡膠制成。多用途除紙塵輥16b被定位成與已經(jīng)接觸多用途墊構件15d的紙張表面接觸,并且對準多用途傳送輥16a的中心部分,該中心部分面對多用途分離墊15b。多用途橡膠層輥16g的寬度(軸向長度)略大于多用途墊構件15d的寬度。
主殼體2具有一支承件100c,支承件100c可旋轉(zhuǎn)地支承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輥軸16f。通過多用途傳送輥16a驅(qū)動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并且在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的區(qū)域處沿圖2中的箭頭所示的方向(順時針),也就是說,沿紙張進給方向旋轉(zhuǎn)該除紙塵輥。在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去除紙塵的同時,將紙張3夾在多用途運送輥16a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之間,以便進給該紙張??梢苑聪蛐D(zhuǎn)多用途運送輥16a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用于卸下卡住的紙張。
多用途海綿構件16c由可以方便地使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帶電的材料構成。典型的材料是尿烷泡沫材料。多用途海綿構件16c位于緊靠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下方,并且在與紙張傳送路徑38a相對的位置處與其壓力接觸,該紙張傳送路徑相對于除紙塵輥16b從多用途供紙機構15處延伸,以便從除紙塵輥16b上刮除紙塵。多用途海綿構件16c的寬度略大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輥16g的寬度。多用途海綿構件16c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滑動接觸,以使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輥部分16g的表面摩擦帶電。
如圖2所示,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在輥16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中位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與紙張3之間的接觸位置的下游,以及在輥16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中位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與多用途海綿構件16c之間的接觸位置的上游。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沿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軸向平行延伸,并且使輥16b面對一預定空間。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的截面為L形,該截面具有一基部16n和一從基部16n處彎曲的尖端部分16p。將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設置成與主殼體2的支承件100c構成整體,作為支承件100c的一部分。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的寬度大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和多用途海綿構件16c的寬度。
如圖2所示,將基部16n定位成相對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與紙張運送路徑38a相對并在其之下,沿大致垂直的方向傾斜延伸,并且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隔開。尖端部分16p從基部16n的上端向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彎曲成一銳角。尖端部分16p的尖端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之間的間隙處于從0.2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最好是從0.5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也就是說,該間隙使粘附在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上的紙塵(尺寸約為幾微米)在其正向旋轉(zhuǎn)期間通過間隙到達多用途海綿構件16c,但防止由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除的一紙塵塊(尺寸約為幾毫米),并且在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反向旋轉(zhuǎn)過程中防止通過間隙到達紙張運送路徑38而從該處釋放。
與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類似,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被設計成在相對于一連線的切線與尖端部分16p的延伸線之間的相交處提供一不超過90度的角度,所述連線連接尖端部分16p的尖端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旋轉(zhuǎn)中心。此外,尖端部分16p在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位于一連線的上游,該連線連接尖端部分16p的尖端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旋轉(zhuǎn)中心。使用該設置,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的尖端可以在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反向旋轉(zhuǎn)期間面對并接觸從多用途海綿構件16c粘附到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上的紙塵。
堆疊在多用途供紙機構15中的多用途供紙托盤14上的紙張3與一疊紙張分離,并且與多用途供紙輥15a和多用途分離墊15b協(xié)作供給紙張。在該供紙的過程中,由于對多用途分離墊15b摩擦,因此在紙張的表面處產(chǎn)生大量紙塵。然而,在將紙張3運送到多用途運送部分16,并將紙張3夾在多用途運送輥16a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之間時,由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寬度略大于多用途分離墊15b的寬度,因此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輥16g可刮除對多用途分離墊15b摩擦所產(chǎn)生的和分布寬度基本上與多用途墊構件15d的寬度相等的紙塵,并且以靜電方式吸引于其上。通過沿箭頭方向(圖2中的順時針)正向旋轉(zhuǎn)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當紙塵通過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之間的間隙以后,可以用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從該處刮除轉(zhuǎn)移到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輥16g的紙塵。
以該種方式,可以從紙張3的表面上理想地去除對多用途分離墊15b摩擦時產(chǎn)生的和分布在多用途分離墊15b的寬度上方的紙塵。在通過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從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上刮除紙塵之后,紙塵將變成紙塵塊,并沉積在其上,然后紙塵塊將下落到后面所述的接納表面65上。
在激光打印機1中,在紙張通過紙張運送路徑38進給到圖像成形部分5的過程中,當在第一運送輥9a與第一除紙塵輥9b之間或第二運送輥10a與第二除紙塵輥10b之間的紙張被夾狀態(tài)發(fā)生紙張阻塞時,可以在拉出供紙托盤6以后,從供紙部分7中(即從第一運送部分9的下側)拉出阻塞的紙張。在該種情況下,反向旋轉(zhuǎn)接觸紙張3的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二除紙塵輥10b,可將第一和第二海綿構件9c和10c刮除和積聚在所述海綿構件上的紙塵塊送回到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二除紙塵輥10b。
然而,在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二除紙塵輥10b的反向旋轉(zhuǎn)期間,當灰塵塊分別面對第一和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9m、10m的尖端部分時,紙塵塊無法通過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的尖端9t與第一除紙塵輥9b之間的間隙L,也無法通過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與第二除紙塵輥10b之間的間隙。因而,灰塵塊分別阻塞在第一和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9m、10m的尖端部分9p、10p處。因此,無法將這些灰塵塊引入紙張運送路徑38。
因此,在卸下阻塞的紙張過程中,即使通過第一和第二除紙塵輥9b、10b的反向旋轉(zhuǎn)也無法將第一和第二海綿構件9c、10c收集的紙塵排入紙張運送路徑38。因此,可以保護后一紙張免受這種紙塵的沾污。因而,可以避免紙塵粘附在感光鼓23上,并產(chǎn)生理想的圖像成形。
類似地,在紙張通過紙張運送路徑38a進給到圖像成形部分5的過程中,當在多用途傳送輥16a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之間的紙張被夾狀態(tài)發(fā)生紙張阻塞時,可以從供紙部分中(即,從多用途供給托盤14中)拉出阻塞的紙張。在該情況下,接觸紙張3的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反向旋轉(zhuǎn),根據(jù)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反向旋轉(zhuǎn)可將被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除且積聚在該構件上的紙塵塊送回。
然而,在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反向旋轉(zhuǎn)期間,當紙塵塊面對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的尖端部分16p時,紙塵塊無法通過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與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之間的間隙。因而,灰塵塊阻塞在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的尖端部分16p處。因此,無法將灰塵塊引入紙張運送路徑38。
因此,在卸下阻塞的紙張過程中,即使通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反向旋轉(zhuǎn)也無法將多用途海綿構件16c收集的紙塵排入紙張運送路徑38。因此,可以保護后一紙張免受這種紙塵的沾污。因而,可以避免紙塵粘附在感光鼓23上,并且產(chǎn)生理想的圖像成形。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由于上述間隙距離在0.2到2.0毫米的范圍內(nèi),因此在第一除紙塵輥9b、第二除紙塵輥10b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正向旋轉(zhuǎn)期間,相應的間隙可使紙塵通過其中,分別到達第一海綿構件9c、第二海綿構件10c和多用途海綿構件16c,但間隙防止紙塵在第一除紙塵輥9b、第二除紙塵輥10b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反向旋轉(zhuǎn)期間沿相反方向通過其中。因而,使用該種簡單設置,確實可將粘附在輥9b、10b、16b上的紙塵運送到海綿構件9c、10c、16c,并且可以防止紙塵從海綿構件9c、10c、16c反向運送到運送路徑38、38a。
此外,由于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和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的尖端部分9p、10p和16p的上述定向,因此尖端部分9p、10p、16p可以面對并接觸根據(jù)這些輥9b、10b、16b的反向旋轉(zhuǎn)送回的紙塵塊。因此,不能送回紙塵塊。因而,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和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可以防止紙塵塊的反向運送。
此外,由于防反向運送構件9m、10m和16m的寬度分別與相關輥9b、10b、16b和海綿構件9c、10c、16c的寬度之間的上述關系,因此在第一除紙塵輥9b、第二除紙塵輥10b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的反向旋轉(zhuǎn)中,即使紙塵塊分布在海綿構件9c、10c、16c的整個寬度上,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和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確實可以阻擋紙塵塊,并且向輥9b、10b、16b的整個寬度上傳送這些紙塵塊。
此外,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和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不是單獨構件,而是被設置成分別與主殼體2的支承件100a、100b、100c構成整體。因此,可以方便地形成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和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以減少機械構件的數(shù)量,從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以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為例,基部9n和尖端部分9p是平板形狀,通過在適當部分處彎曲一銳角可以形成基端部9n和尖端部分9p。代替該設置,如圖5所示,可以設想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的又一設置,以使尖端部分9p’是一弧形部分的延伸代替銳角彎曲部分。在這修改中,將尖端面9t’的指向面對第一除紙塵輥9b的反向旋轉(zhuǎn),尖端部分9p’與切線相交成一不超過90度的角度,另外,尖端部分9p’沿第一紙張灰塵去除輥9b正向旋轉(zhuǎn)方向位于連接尖端面9t’與該輥的旋轉(zhuǎn)中心的連線X的上游。
(3)紙塵斜槽當被刮除的紙塵變成一團或一預定尺寸塊時,被第一海綿構件9c、第二海綿構件10c和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除的紙塵由于重力將從每塊海綿上落下。在激光打印機1中,設有一紙塵斜槽39,該斜槽用于引導紙塵團向下移動。紙塵斜槽39在紙張運送路徑38的前面垂直延伸,并且由一導板部分61、一延伸部分62和一隔板63構成。
導板61是一薄板狀構件,它由紙張運送路徑38的前側構成,以將紙張3從供紙部分7引導到圖像成形部分5。因而,導板61具有用作紙張運送路徑38的一側和用作紙塵斜槽的另一側。更具體地說,導板61包括一用于將紙張3從第二運送部分10引導到對齊輥11的第一導板61a和一用于將紙張3從第一運送部分9引導到第二運送部分10的第二導板61b。
第一導板61a是一薄板構件,它從第二運送部分10的上部空間傾斜延伸到對齊輥11的前面。第一導板61a具有一側面,該側面引導紙張3從第二運送部分10到對齊輥11的移動。第一導板61a的另一側面可使紙塵從位于第一導板61a上方的多用途運送部分16處下落。第一導板61a具有一下端,該下端整體設有一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62a,該延伸部分用于覆蓋第二運送部分10的上部。
第二導板61b是一薄板構件,并且從第二運送部分10的下部空間到第一運送部分9的下部空間適度地彎曲成S形。第二導板61b具有一側面,該側面引導紙張3從第一運送部分9到第二運送部分10的移動。第二導板61b的另一側面可使紙塵從位于第二導板61b上方的第二運送部分10處下落,以及紙張灰塵從多用途運送部分16處下落。第二導板61b具有一中間部分,該中間部分設有一傾斜向下延伸的薄板狀延伸部分62b,該延伸部分用于覆蓋第一運送部分9的上部。
此外,第一和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9m、10m的基端部9n、10n也可作為用于引導下落的紙塵向下移動的引導件。
順便說一句,從第二導板61b處連續(xù)形成一第三導板61c,該第三導板處于比第一除紙塵輥9b與第一海綿構件9c之間的面對位置低的位置。第三導板61c具有一水平彎曲下端部分,該下端部分在供紙托盤6的連接/分離路徑上方的位置處。
隔板63位于第二導板61b的前面,并且與其隔開一預定空間。隔板63包括一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側板63c和一底板63d,該底板從側板63c的下端處向前大致彎成一直角。
此外,在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的前面和下方設置一前側底壁64。前側底壁64位于供紙托盤6的附連/分離路徑的上方并沿該路徑平行延伸,并且具有一鄰接主殼體2的一前壁的前端部分和一用作接納表面65的后端部分,該接納表面用于在其上承載從多用途傳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處落下的紙塵。
接納表面65包括一凹部66、一傾斜壁部分67和一脊部68。凹部66具有一半圓形截面,并且被設置成相對于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并且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延伸。傾斜壁部分67與紙張運送路徑38的距離比凹部66與紙張運送路徑38的距離更近,并且向上傾斜到紙張運送路徑38。脊部68被設置成相對于凹部66與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相對,并且具有低于傾斜壁部分67的上端部分的高度。順便說一句,在凹部66的空間處設置一螺旋推進器構件(螺旋進給構件)71,作為以后將敘述的紙塵運送單元。
使用該設置,可以沿第一導板61a引導被多用途運送部分16中的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除并變成紙塵塊的紙塵,并且使其落到延伸部分62a上,還可以沿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的基端部10n進行引導。然后,進一步沿第二導板61b引導紙塵,并且使其落到延伸部分62b上,然后沿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的基端部9n進行引導,然后使其落到接納表面65上。
此外,沿第二導板61b引導被第二運送部分10中的第二海綿構件10c刮除并變成紙塵塊的紙塵,并且使其落到延伸部分62b上,然后沿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的基端部9n進行引導。然后,紙塵落到接納表面65上。被第一海綿構件9c刮除并變成紙塵塊的紙塵落到接納表面65上。
順便說一句,在激光打印機1中,第一和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9m、10m的基端部9n、10n也作為用于引導紙塵向下移動的引導件。因此,第一和第二除紙塵輥9b、10b的側向區(qū)域不需要另外的引導件。因此,簡單的構造致使機械構件減少,從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4)紙塵的運送和收集如圖6和7所示,激光打印機1提供螺旋推進器構件71,該構件用于將落在接納表面65上的紙塵從紙塵下落區(qū)域83運送到以后將敘述的紙塵積聚部分84。
沿接納表面65的凹部66設置螺旋推進器構件71。如圖6和7所示,螺旋推進器構件71包括一軸構件72以及一體安裝在軸構件72上的一第一螺旋部分73和一第二螺旋部分74。第二螺旋部分74的螺旋方向與第一螺旋部分73相反。一螺旋推進器傳動齒輪75安裝在軸構件72的一端和第二螺旋部分74的旁邊,以便通過一與電動機(圖中未示出)相連的、以后將敘述的齒輪系90旋轉(zhuǎn)驅(qū)動螺旋推進器構件71。
更具體地說,如圖8所示,齒輪系90包括一電動機連接齒輪91;一上部齒輪系92,該齒輪系用于將動力從電動機連接齒輪91傳遞到多用途供紙機構15,以便驅(qū)動該機構;以及一下部齒輪系93,該齒輪系用于將動力從電動機連接齒輪91傳遞到螺旋推進器構件71,以便旋轉(zhuǎn)驅(qū)動該構件。電動機連接齒輪91是一個兩極齒輪,該齒輪包括一與上部齒輪系92嚙合的大直徑齒輪和一與下部齒輪系93嚙合的小直徑齒輪。
上部齒輪系92包括三個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傳遞齒輪94、95、96。多用途供紙輥傳動齒輪97固定安裝在多用途供紙輥15a的輥軸的一端上。傳遞齒輪96與多用途供紙輥傳動齒輪97嚙合,因而電動機連接齒輪91的大直徑齒輪的旋轉(zhuǎn)通過傳遞齒輪94、95、96可使傳動齒輪97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下部齒輪系93包括兩個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傳遞齒輪98、99。傳遞齒輪99與螺旋推進器傳動齒輪75嚙合,因而電動機連接齒輪91的小直徑齒輪的旋轉(zhuǎn)通過傳遞齒輪98、99可使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構件72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因而,如圖2所示,旋轉(zhuǎn)螺旋推進器構件71可使在與接納表面65上的傾斜壁部分67面對的一側處的表面向下移動以及在與脊部68面對的一側處的表面向上移動。
如圖6和7所示,第一螺旋部分73軸向設置在軸構件72的一半長度處,并且適于在軸構件72旋轉(zhuǎn)時向第一除紙塵輥9b的一軸向端部(圖6中的X方向)運送紙塵。第二螺旋部分74軸向設置在軸構件72的剩余的一半長度處,并且適于在軸構件72旋轉(zhuǎn)時向第一除紙塵輥9b的另一軸向端部(圖6中的Y方向)運送紙塵。因而,通過軸構件72的旋轉(zhuǎn),螺旋推進器構件71可以沿相反方向同時向兩個軸向端部運送紙塵。
可以通過旋轉(zhuǎn)螺旋推進器構件71向其兩端運送從第一運送部分9、第二運送部分10和多用途運送部分16處落下的紙塵。因而,分成兩個方向的紙塵可以積聚在以后將敘述的紙塵累積器84中。
順便說一句,在激光打印機1中,將第一除紙塵輥9b的旋轉(zhuǎn)速度設為約180轉(zhuǎn)/分。然而,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旋轉(zhuǎn)速度低于第一除紙塵輥9b,例如約60轉(zhuǎn)/分。通過將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旋轉(zhuǎn)速度設為低于第一除紙塵輥9b的旋轉(zhuǎn)速度,可以防止螺旋推進器構件71在運送紙塵期間分散紙塵,并且降低驅(qū)動噪音。此外,還可以降低螺旋推進器構件71由于對紙塵摩擦所產(chǎn)生的摩擦磨損。
激光打印機1在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一部分和沿該構件設有一控制壁76。如圖2、6和7所示,控制壁76包括一第一隔壁和一第二隔壁。第一隔壁包括一側第一隔壁77,該隔壁被設置成沿著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向垂直的方向越過第一螺旋部分73;以及另一側第一隔壁78,該隔壁被設置成沿著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向垂直的方向越過第二螺旋部分74。第二隔壁79沿螺旋推進器構件71平行延伸,并且與其隔開一預定空間。第二隔壁79的一端連接到一側隔壁77的前端,第二隔壁79的另一端連接到另一側隔壁78的前端,以使控制壁76在平面圖中呈U形。
更具體地說,第一隔壁77、78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形狀,并且沿著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具有寬度,該寬度基本上與接納表面65的寬度相同。第一隔壁77、78的下端被設置成低于第一除紙塵輥9b與第一海綿構件9c之間的接觸區(qū)域,并且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上部隔開一預定空間。第一隔壁77、78的上端被設置成高于第一除紙塵輥9b與第一海綿構件9c之間的接觸區(qū)域,并且延伸到以后將敘述的一蓋子構件85。第一隔壁77、78被設置成面對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的軸向端部,并處于諸端部之外。
第二隔壁79包括一中心壁80,該中心壁沿螺旋推進器構件71平行延伸,并且與其隔開一預定空間;一側傾斜壁81,該傾斜壁從中心壁80的一端向螺旋推進器構件71延伸并彎曲;另一側傾斜壁82,該傾斜壁從中心壁80的另一端向螺旋推進器構件71延伸并彎曲。中心壁80和傾斜壁81、82相互設置成一體。
一側傾斜壁81在中心壁80的一端與一側第一隔壁77的前端之間延伸,并且與中心壁80相連。因而,一側傾斜壁81在一側傾斜壁81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之間提供向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一端(即,沿紙塵運送方向X)逐漸變窄的空間。
另一側傾斜壁82在中心壁80的另一端與另一側第一隔壁78的前端之間延伸,并且與中心壁80相連。因而,另一側傾斜壁82在另一側傾斜壁82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之間提供向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另一端(即,沿另一紙塵傳送方向Y)逐漸變窄的空間。
包括中心壁80和傾斜壁81、82的第二隔壁79的下端與前側底壁64的頂面連接,而第二隔壁79的上端延伸到以后將敘述的蓋子構件85。
包括接納表面65的前側底壁64被第一隔壁77、78和第二隔壁79提供的控制壁76分成紙塵下落部分83和紙塵累積器84。
也就是說,紙塵降落部分83是位于前側底壁64上、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向中心部分處的一個區(qū)域,并且該區(qū)域位于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的下方,這樣從第一除紙塵輥9b上刮下的紙塵可以落到該區(qū)域上。該區(qū)域是第一分隔壁77、78和第二分隔壁79的內(nèi)部。另一方面,紙塵累積器84是位于前側底壁64上并且與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每一個端部相鄰的一些區(qū)域,由螺旋推進器構件71運送的紙塵在那里積累起來。后述的這些區(qū)域是在第一分隔壁77、78和第二分隔壁79的外部。
隨著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轉(zhuǎn)動,在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刮掉并且落到紙塵降落部分83上的紙塵朝著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兩端的紙塵累積器84運送。在運送過程中,由于第二分隔壁79的一個斜壁81和另一個斜壁82被定向成朝著運送方向使壁和螺旋推進器構件71之間的運送通道的寬度逐漸減小,由螺旋推進器構件71運送的紙塵可以通過斜壁81、82朝著一側部分隔壁77和另一側部分隔壁78引導。這樣,由螺旋推進器構件71運送的紙塵可以通過一側部和另一側部分隔壁77、78的下部邊緣平穩(wěn)且理想地移動,并且可以達到各設置在第一分隔壁下游的紙塵累積器。另外,一側部和另一側部分隔壁77、78可以防止紙塵累積器84中已積累的紙塵反向移動,即,可以防止返回到沿紙塵運送方向設置在分隔壁77、78上游的紙塵降落部分83。因此,在紙塵降落部分83可以獲得從第一運送部分9到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足夠的降落長度。這樣,足量的紙塵可以沉積到紙塵降落部分83上,并且可以從那里被去除。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由于第一運送部分9首先同從供紙部分7供給的紙張接觸,因此,更多的紙塵會從第一運送部分9釋放出。然而,由于紙塵降落部分83作為一個圍繞第一運送部分9的下部前側的區(qū)域通過控制壁76與第一運送部分9隔開,因此,紙塵可以落供紙塵降落部分83內(nèi),并且隨后由螺旋推進器構件71運送。因此,通過確保從第一運送部分9到螺旋推進器構件71有足夠的降落行程,可以獲得被去除的足夠數(shù)量的紙塵,同時可以在第一運送部分9去除更多的紙塵。
此外,由于控制壁76比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之間的接觸區(qū)域更高,控制壁76可以防止從第一運送部分9降落的紙塵朝著控制壁76的外側散開,即,防止朝著紙塵累積器84和前側底壁64的剩余區(qū)域散開。這樣,第一運送部分9與控制壁76的內(nèi)側面對,形成了紙塵降落部分83。
從第一運送部分9釋放出的紙塵會落到位于螺旋推進器構件71下方的一個位置處的接納表面65上。在這種情況下,斜面67朝著螺旋推進器構件71引導紙塵,而紙塵能夠被卷入在面向斜面67的一側向下旋轉(zhuǎn)的螺旋推進器構件71中。因此,紙塵可以順暢地朝著紙塵累積器84引導。當紙塵被運送到紙塵累積器84處之后,紙塵可以順暢地從螺旋推進器構件71排放到位于脊部68處的紙塵累積器85內(nèi),脊部68的上端比斜面67低,并且在那里面對脊部68的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表面向上移動。
如圖2所示,蓋子構件85設置在前側底壁64之上,用于覆蓋控制壁76。蓋子構件85為板狀并且被設置在分隔板63的底壁63d的下方。蓋子構件85在主殼體2的前壁和與定位在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上方的延伸部分62b相鄰的一個位置之間延伸。一支承部分86從前側底壁64向上豎立,用于通過螺絲87來固定蓋子構件85。
一開孔88設置在蓋子構件85的后側(紙張運送路徑38的一側)和延伸部分62b之間。該開孔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方向延伸。通過將蓋子構件覆蓋到控制壁76的上側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從第一運送部分9落下的紙塵散開。
此外,由于開孔88設置在蓋子構件85和延伸部分62之間,從那些定位在蓋子構件85之上的第二運送部分10和多用途運送部分16釋放出的紙塵可以通過開孔88引入紙塵降落部分83和紙塵累積器84中。當從第二運送部分10和多用途運送部分16釋放出的紙塵被引入紙塵降落部分83之后,這些紙塵可以通過螺旋推進器構件71運送到紙塵累積器84。這樣便可以有效地去除紙塵了。
此外,由于蓋子構件85定位得比第一除紙塵輥9b和第一海綿構件9c之間的接觸區(qū)域更高,因此,從第一運送部分9釋放出的紙塵不會輕易地通過開孔88向外擴散。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紙塵。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由于通過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去除的紙塵通過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旋轉(zhuǎn)而朝著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向端部運送,因此,紙塵累積器84可以被設置在前側底壁64上。因此,設置紙塵累積空間的位置不必比前側底壁64低。為了這個效果,螺旋推進器構件71可以被設置在供紙托盤6的連接/拆卸空間之上。這樣,可以很容易地對供紙托盤6進行拆裝,同時可以確保從由供紙托盤6提供的紙張3上順暢地去除紙塵。
激光打印機1是一種靜電照相型激光打印機,在該打印機中,一靜電潛像被顯影為一可視圖像,而可視圖像又轉(zhuǎn)移到紙張3上。因此,完全必須使紙塵從紙張上去除掉,否則紙塵會在圖像轉(zhuǎn)移的同時混入到圖像成形部分5中。然而,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通過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10以及多用途運送部分16,可以有效地將紙塵從紙張3上去除。此外,即使第一除紙塵輥9b、第二除紙塵輥10b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反向旋轉(zhuǎn)以移出一張夾住的紙,通過第一海綿構件9c、第二海綿構件10c和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下的紙塵也不會排入紙張運送路徑38、38a中。因此,可以防止紙塵粘到下一張紙上。這樣,在下一張紙上可以形成理想的圖像。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對于使用非磁性單個組分型色粉的靜電照相打印系統(tǒng)的無清潔器系統(tǒng),當圖像轉(zhuǎn)移操作之后殘留在感光鼓23的表面上的殘留色粉由顯影輥27收集。如果來自紙張3的紙塵在圖像轉(zhuǎn)移操作時粘附到感光鼓23的表面上,紙塵可以由顯影輥27與殘留的色粉一同被收集,并且會同顯影盒24內(nèi)的色粉混合,從而降低運送圖像的質(zhì)量。然而,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紙張3上的紙塵可以有效地在圖像成形操作的過程中通過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10和多用途運送部分16被去除,并且此外,盡管第一除紙塵輥9b、第二除紙塵輥10b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為了移出被夾住的紙張而反向轉(zhuǎn)動,均可以防止紙塵反向運送到紙張運送路徑38、38a內(nèi),其中紙塵是通過第一海綿構件9c、第二海綿構件10c和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下的。因此,下一張紙不會粘上紙塵,可以形成理想的圖像,同時可以用無清潔器的系統(tǒng)收集殘留色粉。
如上所述,在激光打印機1中,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基本以垂直的方向排列在紙張運送路徑38的前面,并且由這些部分16、10、9去除的紙塵分別由它們的重力通過斜道39下落,并且落到接納部分65上。此后,這些紙塵聚集到接納部分65內(nèi)。因此,在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去除的紙塵可以以這種簡單的結構來引導并且可以聚集累積。因此,不必為每個運送部分都設置一個紙塵累積器,這又使整個裝置得以簡化,并且可以減少機械構件的數(shù)量,從而提供一種緊湊的裝置。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由于構成紙張運送路徑38的導板61的一側面可以作為紙塵斜道39利用,這也使個整個裝置得以簡化,并且可以減少機構構件的數(shù)量,從而提供一種緊湊的裝置。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由于第一導板61a設有覆蓋第二運送部分10的上側的延伸部分62a,而第二導板61b設有覆蓋第一運送部分9的上側的延伸部分62b,延伸部分62a可以防止紙塵落到第二運送部分10上,其中紙塵是由定位在第二運送部分10上的多用途運送部分16釋放的,并且,延伸部分62b可以防止紙塵落到第一運送部分9上,其中的紙塵是由定位在第一運送部分9上的多用途運送部分16和第二運送部分10釋放出的。這樣,便可以長時間地在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和10中獲得理想的紙塵去除操作。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中,第一運送部分9中的第一除紙塵輥9b以同紙張3的轉(zhuǎn)動接觸將紙張上的紙塵去除,而后,粘附到第一除紙塵輥9b上的紙塵由第一海綿構件9c刮下,其中第一海綿構件9c是相對于第一除紙塵輥9b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設置的。此外,第二運送部分10中的第二除紙塵輥10b以同紙張3的轉(zhuǎn)動接觸將紙上的紙塵去除,而后,粘附到第二除紙塵輥10b上的紙塵由第二海綿構件10c刮下,其中第二海綿構件10c是相對于第二除紙塵輥10b與紙張運送路徑38相對設置的。由第一和第二海綿構件9c和10c刮出的紙塵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留在上面,并且發(fā)展成紙塵塊,每個紙塵塊由于其自身的重力沿著紙塵斜道39落下。這樣,可以防止刮下的紙塵進入紙張運送路徑38中,同時由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10去除的紙塵可以在紙塵累積器84中累積起來。
此外,在多用途運送部分16中的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以同紙張3的轉(zhuǎn)動接觸而去除紙張上的紙塵,而后,粘到多用途除紙塵輥16b上的紙塵由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下,其中多用途海綿構件16c是相對于多用途除紙塵輥16b與紙張運送路徑38a相對設置的。由多用途海綿構件16c刮下的紙塵由于其自身的重力而沿紙塵斜道39落下。這樣,可以防止刮下的紙塵進入紙張運送路徑38a中,同時由多用途運送部分16去除的紙塵可以在紙塵累積器中積累起來。
(5)第二實施例以下,將參照圖9到圖13(b)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圖像成形裝置,其中相同的部分和構件以圖1到圖8中示出的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標號和字母表示。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激光打印機101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在于紙塵收集結構。
在一第二運送部分110中,如圖10所示,一第二除紙塵輥110b隨著由電動機(未圖示)輸入到一輸入齒輪110h的動力而被驅(qū)動,輸入齒輪110h用作為安裝在輥軸110f的一端上的動力輸入裝置,這樣,第二除紙塵輥110b可以在面對紙張運送路徑38的一個區(qū)域處沿圖9中箭頭示出的方向轉(zhuǎn)動,也就是說,以供紙方向(圖9中的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紙張3被夾在第二運送輥10a和第二除紙塵輥110b之間以實現(xiàn)供紙,同時,紙塵由第二除紙塵輥110b去除。
關于紙塵收集結構,一第二導板161b的下端一體地設有一個接納板161c,該接納板161c基本以直角從第二導板161b向前彎曲。接納板161c定位在供紙托盤6的連接/拆卸路徑的上方并且與之平行延伸。接納板161c的上表面用作為一個接納表面165,該接納表面適用于接納由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去除的并從這些部分上落下的紙塵。
一分隔板163以預定的間隔定位在第二導板161b的前方。分隔板163包括一個以垂直方向延伸的側板163c以及一個基本以直角從側板163c的下端向前彎曲的底板163d。此外,板狀固定部分163a從底板163d的前端彎曲向上延伸,用于固定下面將要描述到的一個紙塵運送板166和一個運送驅(qū)動部分167。
激光打印機101還設有一個紙塵累積器168,該累積器168中可以累積由于自身重力而從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落到接納表面165上的紙塵。打印機101還設有紙塵運送板166和運送驅(qū)動部分167,運送板166用于向紙塵累積器168運送位于接納表面165上的紙塵,而運送驅(qū)動部分167用于驅(qū)動紙塵運送板166。
如圖12所示,紙塵累積器168定位在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下方。紙塵累積器168設置在接納表面165的寬度方向端度的外部的空間處,這樣,所述落到接納表面165上的紙塵最終都可以累積到累積器168中。
紙塵運送板166定位在供紙托盤連接/拆卸路徑上方并且位于接納表面165的上方。當如圖12所示從前方觀察時,板166包括一個像T形板的基部169,并且如圖9所示包括一個大致為L形的薄板狀擦板170,該擦板從基部169的下部的寬度方向的中部一體地向后突出并且向下延伸至第一運送部分9之下的一個位置中。如圖11所示,紙塵運送板166在平面視圖中為T形,在該平面視圖中,擦板170垂直于基部169的寬度方向的中間部分突出?;?69通過插入紙塵運送板166和齒條174之間的分隔板163的固定部分163a的若干螺釘171固定在運送驅(qū)動部分167的齒條174上。固定部分163a形成有一個細長的水平延伸的狹槽163b,螺釘171通過該狹槽163b延伸。紙塵運送板166可以隨著齒條174的水平運動而沿著水平延伸的狹槽163b往復水平移動。如圖9所示,擦板170的下端與接納表面165隔開一預定距離(約2毫米),這樣,在擦板170的往復運動過程中,下端將不與接納表面165滑動接觸。
如圖9所示,運送驅(qū)動部分167設置在紙塵運送板166和紙塵累積器168的上方,并且由分隔板163與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9、10和多用途運送部16分離。運送驅(qū)動部分167包括一個運輸傳送機構194(參見圖13(a)和13(b))、一個第一圓錐齒輪172、一組合齒輪173和齒條174。
動力傳送機構194沿主殼體2的一側壁設置,并且包括一個輸入齒輪177、一個轉(zhuǎn)換齒輪部分178和一個輸出齒輪179。
輸入齒輪177固定地安裝在輸入軸180的一端上,輸入軸180可以由電動機(未圖示)沿一個方向驅(qū)動旋轉(zhuǎn)。輸入齒輪177與轉(zhuǎn)換齒輪部分178的第一轉(zhuǎn)換齒輪181嚙合,這將在下文中進一步描述。
轉(zhuǎn)換齒輪部分178包括第一轉(zhuǎn)換齒輪181、一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一個擺動構件183和一個第三轉(zhuǎn)換齒輪184。第一轉(zhuǎn)換齒輪181具有一個直徑較大的第一外齒輪185和一個直徑較小的內(nèi)齒輪186,外齒輪185與輸入齒輪177嚙合,內(nèi)齒輪186是與第一外齒輪185同心地一體設置的并且與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嚙合。
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具有輪齒,該輪齒與第一轉(zhuǎn)換齒輪181的第一內(nèi)齒輪186嚙合。圓柱形的套管187在從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的轉(zhuǎn)動中心偏移出的一個位置處從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的一個輪子的本體沿其軸向方向延伸出。套管187與形成在擺動構件183中的一個狹槽188寬松的配合。
擺動構件183為一種細長扇形形狀的板構件。擺動構件183具有一個下端,該下端形成有一個弧形齒部分189,該弧形齒與第三轉(zhuǎn)換齒輪184的一第三內(nèi)齒輪192嚙合,這將在下文中進行描述。狹槽188是沿擺動構件183的縱向并在其寬度方向的中間處形成的。一個可樞轉(zhuǎn)的支承件190設置在狹槽188的一端和弧形齒部分189之間。因此,擺動構件183可樞軸轉(zhuǎn)動地由可樞轉(zhuǎn)的支承件190支承。而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的套管187寬松地與狹槽188配合。
第三轉(zhuǎn)換齒輪184具有一個直徑較大的第三外齒輪191和一個直徑較小的第三內(nèi)齒輪192,該外齒輪與輸出齒輪179嚙合,而該內(nèi)齒輪與第三外齒輪191一體且同心地設置并且與擺動構件183的弧形齒部分189嚙合。
輸出齒輪179固定地安裝在向第一圓錐齒輪172傳送動力的輸出軸193的一個端部上。輸出齒輪179適用于從第三轉(zhuǎn)換齒輪184的第三外齒輪191向第一圓錐齒輪172傳送動力。
如圖11所示,第一圓錐齒輪172安裝在從輸出齒輪179傳送動力的輸出軸193的另一端上。第一圓錐齒輪172與垂直于第一圓錐齒輪172定向的組合齒輪173的第二圓錐齒輪176嚙合。
如圖9所示,組合齒輪173具有一個與齒條174嚙合的小齒輪175以及第二圓錐齒輪176,第二圓錐齒輪176與小齒輪175一體設置并且定位在其的徑向內(nèi)側。小齒輪175可圍繞水平軸線轉(zhuǎn)動。
齒條174具有齒條齒174a,這些齒條齒174可與組合齒輪173的小齒輪175嚙合。齒條174具有一種細長的矩形形狀,該矩形形狀的縱向長度比第一除紙塵輥9b的寬度稍大。齒條174平行于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方向延伸,在這種狀態(tài)中,齒條齒174a與小齒輪175嚙合。隨著小齒輪175的轉(zhuǎn)動,齒條174可以沿著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線性往復移動,而齒條174的后表面與分隔板163的固定部分163a滑動接觸。
在如圖13(a)和13(b)所示的運送驅(qū)動部分167中,當電動機(未圖示)沿一個方向的轉(zhuǎn)動向輸入齒輪177傳送時,與輸入齒輪177嚙合的第一轉(zhuǎn)換齒輪181的第一外齒輪185轉(zhuǎn)動。因此,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通過第一轉(zhuǎn)換齒輪181的第一內(nèi)齒輪186的轉(zhuǎn)動而轉(zhuǎn)動,這樣套管187作圓周運動。這樣,由于第二轉(zhuǎn)換齒輪182的套管187和擺動構件183的狹槽88之間的配合,擺動構件183圍繞可樞轉(zhuǎn)的支承件190橫向樞轉(zhuǎn)移動,從而使弧形齒部分189往復運動。因此,與弧形齒部分189嚙合的第三內(nèi)齒輪192的轉(zhuǎn)動方向沿兩個方向周期變換。這樣,輸出齒輪179的轉(zhuǎn)動方向通過第三外齒輪191周期變換。
如圖11所示,當輸出軸193的往復轉(zhuǎn)動通過第一圓錐齒輪172、第二圓錐齒輪176和小齒輪175傳送到齒條174時,齒條174沿水平方向以預定的周期往復運動。因此,如圖11所示,通過螺絲171固定到齒條174上的紙塵運送板166可以在圖12兩虛線示出的沖程端部之間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方向在接納表面165上水平移動。每個沖程端部定位在第一除紙塵輥9b的每個軸向端部之外。這樣,擦板170可以被驅(qū)動,從而呈直線性地往復擦拭掉落到接納表面165上的紙塵,甚至可擦拭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端部外的位置處的紙塵。
包括從輸入齒輪177向輸出齒輪179齒輪傳送的運送驅(qū)動部分167以這樣一種方式提供減速,即,紙塵運送板166的往復運動的速度不超過100毫米/秒。
在激光打印機101中,運送驅(qū)動部分167設置在紙塵運送板166和紙塵累積器168的上方,并且通過分隔板163隔離。因此,分隔板163可以有效地阻止紙塵進入運送驅(qū)動部分167中、其中紙塵是由重力的作用從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釋放出的、或是由紙塵運送板166運送的、或是積累在累積器168內(nèi)的。這樣,可以消除由于紙塵進入而引起的運送驅(qū)動部分167的運行故障,從而提供一種穩(wěn)定的工作,由此可以長時間地提供充分的紙塵去除操作。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01中,紙塵由紙塵運送板166的擦板170擦拭并且運送到紙塵累積器168中,其中擦板170是沿水平方向作往復運動的。因此,無需任何復雜的運送機構,便可以以一種簡單的結構實現(xiàn)穩(wěn)定的紙塵的運送。
此外,擦板170是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方向直線性地往復運動的。因此,以最小的空間和簡單的結構便可以實現(xiàn)朝累積器168理想的運送紙塵,而且不會有任何紙塵殘留在接納表面165上。
假定擦板170不是呈直線性往復運動型的,而是繞樞軸往復轉(zhuǎn)動型的。在后者這種情況中,為了減少擦拭不到的區(qū)域,需要較大的樞軸轉(zhuǎn)動的軌跡,這將使整個裝置顯得龐大。為了不使樞軸轉(zhuǎn)動區(qū)域變大而避免龐大的結構,可以使用一種柔性的葉片構件,這種葉片構件可以與相對的構件接觸時變形或彎曲。然而,還是需要復雜的結構來裝配柔性葉片,并且機構零件的數(shù)量會增加。
相反,如果如第二實施例中的那樣擦板170沿第一除紙塵輥9b的軸向方向可直線性地往復運動地設置,以簡單的結構和最小的空間可以實現(xiàn)理想地將紙塵運送到累積器168內(nèi)的最小的空間,而且不存在擦拭不到的區(qū)域。
此外,由于紙塵運送板是低速移動的,不超過100毫米/秒,處于接納表面165上的紙塵可以不散開地被運送到累積器168中。因此,可以進一步避免紙塵進入運送驅(qū)動部分167中,從而可以長時間地實現(xiàn)理想的紙塵去除操作。
此外,由于擦板170同接納表面165隔開預定的間隙(約2毫米),而擦板沿水平方向往復運動,因此,可以消除擦板170同接納表面165的摩擦接觸,從而避免擦板170損壞。這樣,紙塵運送板的增強的耐久性可以實現(xiàn)紙塵有效的運送。此外,當落到接納表面165上的紙塵不是細小的顆粒而是大塊的時候,無論預定間隙怎樣,紙塵仍可以通過擦板170擦去。間隙不會影響紙塵塊的運送。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01中,由于通過多用途運送部分16、第二運送部分10和第一運送部分9去除的紙塵通過紙塵運送板166的運送積累到設置在接納表面165的寬度方向端部處的紙塵累積器168中,因此,不必直接在接納表面65的下方的一個位置處設置一個累積空間。因此,紙塵運送板166可以定位在供紙托盤6的連接/拆卸路徑的上方,還有效地將紙塵從供紙托盤6供給來的紙張上去除,同樣確保供紙托盤6平穩(wěn)的連接/拆卸。
此外,在激光打印機101中,沿一個方向輸入到輸入齒輪177中的驅(qū)動力可以通過動力傳送機構195中的轉(zhuǎn)換齒輪部分178轉(zhuǎn)換成往復運動方向的驅(qū)動力,此后,往復運動驅(qū)動力通過輸出齒輪179輸出到紙塵運送板66上。這樣,單向的驅(qū)動力可以以一種簡單的結構轉(zhuǎn)換成往復運動方向的驅(qū)動力,從而使紙塵運送板166往復運動。
雖然,本發(fā)明是參照特定實施例而詳細描述的,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顯而易見地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改。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僅設置一個第一運送部分9和一個第二運送部分10。然而,可以設置多個第一運送部分和多個第二運送部分。或者,第一和第二運送部分之一可以設置多個運送部分。
此外,在示出的實施例中,設有第一除紙塵輥9b的第一運送部分9設置在設有第二除紙塵輥10b的第二運送部分10的上游。然而,設有第二除紙塵輥10b的第二運送部分10也可以設置在設有第一除紙塵輥9b的第一運送部分9的上游。在后面這種情況中,由此對分離墊構件13摩擦所產(chǎn)生的紙塵區(qū)域?qū)⒂捎谕诙垑m輥10b接觸而沿紙張3的寬度方向而稍有擴展,第一除紙塵輥9a的寬度和第一海綿構件9c的寬度應當比在第一運送部分9設置在第二運送部分10上游的這種配置結構的情況中的寬度大。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對于從供紙部分7向第一運送部分9進給的紙張使用的是一種中間對齊輥型式,而螺旋推進器構件71用來朝著其兩個軸向端部運送紙塵。除這種配置結構之外,可以應用一個側邊對齊輥型式并且螺旋推進器構件71用來僅向與紙張對齊輥部分相反的一側運送紙塵。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轉(zhuǎn)動方向是使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表面在面對第一運送部分9的一側向下移動。然而,如果接納表面65的螺旋接納部分和第一運送部分9之間的距離沿水平方向足夠長,螺旋推進器構件71的軸構件72的轉(zhuǎn)動方向沒有限制,但螺旋推進器構件的表面面向第一運送部分9的一側可以向上移動。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控制壁76的第二分隔壁79包括平行于并與之以預定距離隔開的螺旋推進器構件71延伸的中間壁80、通過在中間壁的端部彎曲而從中間壁80的端部朝螺旋推進器構件71延伸的一側部斜壁81和另一側部斜壁82。這些壁相互結合成一體。然而,第二分隔壁不僅限于上述結構。例如,可以使用多個壁來制成中間壁,并且相鄰的壁之間可有縫隙?;蛘撸诘诙指舯?9的縱向中間部分處可以形成一個開孔或槽口。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9m、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10m和多用途防反向運送構件16m分別與相應的第一除紙塵輥9b、第二除紙塵輥10b和多用途除紙塵輥16b隔開一定距離設置。然而,這些防止構件9m、10m、16m可以由允許紙塵在除紙塵輥9b、10b、16b的正轉(zhuǎn)過程中被運送的刷子、薄膜和非織造織物來構成這些防止構件而與相應的輥子接觸,但可以防止紙塵在這些輥子反向轉(zhuǎn)動的過程中通過。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二除紙塵輥10b、110b具有垂直于供紙方向的寬度,該寬度打印紙張3的寬度,用于去除紙張3的所有表面上的紙塵。然而,紙張切斷時產(chǎn)生的紙塵特定地位于切斷邊緣(即,紙張3的橫向邊緣部分)附近。因此,如圖14所示,在與紙張3的橫向邊緣部分對應的位置處的輥軸10f’上設置兩根第二除紙塵輥10b’,用于至少在與紙張3的橫向邊緣部分對應的區(qū)域中去除紙塵。
此外,本發(fā)明特別適用于利用摩擦而實現(xiàn)供紙分離的供紙部分7,而這種摩擦很容易造成紙塵。然而,本發(fā)明也可以用于不采用摩擦分離的其它的紙張分離系統(tǒng),如利用棘爪的系統(tǒng)或利用一斜坡的系統(tǒng)。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一供紙部分,所述供紙部分包括一供紙輥和一分離墊,它們用于在兩者之間夾持進給每張圖像記錄介質(zhì);一圖像成形部分,所述圖像成形部分在來自供紙部分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一圖像;一紙張運送路徑,所述運送路徑從供紙部分向圖像成形部分延伸,并且形成了一供紙方向;以及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所述單元包括一第一除紙塵單元,所述第一除紙塵單元設置在紙張運送路徑旁的一個位置處,并且可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用于從沿紙張運送路徑朝圖像成形部分運送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以及一第二除紙塵單元,所述第二除紙塵單元設置在紙張運送路徑旁的一個位置處,該位置與第一除紙塵單元相對于供紙方向的位置不同,并且也可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同樣也用于從沿紙張運送路徑朝圖像成形部分運送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紙塵單元包括一第一除紙塵構件,所述構件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沿紙張運送路徑的運送過程中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以及其中,第二除紙塵單元包括一第二除紙塵構件,所述構件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沿紙張運送路徑的運送過程中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圖像記錄介質(zhì)和分離墊均具有與供紙方向垂直的寬度,以及其中,第一除紙塵構件具有一區(qū)域,該區(qū)域至少在與分離墊的寬度對應的區(qū)域中用于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以及其中,第二除紙塵構件具有一區(qū)域,該區(qū)域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整個表面上去除紙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除紙塵單元具有一與供紙方向垂直的寬度,該寬度大于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紙塵構件具有一與供紙方向垂直的寬度,該寬度大于分離墊的寬度,并且小于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除紙塵單元沿供紙方向設置在第一除紙塵單元的下游。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紙塵構件的寬度比第二除紙塵輥的寬度小。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一個驅(qū)動力輸入構件,所述構件至少與第二除紙塵構件相連,用于驅(qū)動第二除紙塵構件轉(zhuǎn)動。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供紙部分還包括一供紙托盤,眾多圖像記錄介質(zhì)作為一紙張堆疊物而堆在供紙托盤上,供紙輥和分離墊從紙張堆疊物上分離出一張最上部的紙張并且朝著圖像成形部分供給該最上部的紙張;以及其中,第一除紙塵構件和第二除紙塵構件沿供紙方向設置在供紙輥的下游并且不與供紙輥接觸。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紙塵單元還包括一第一刮擦構件,所述刮擦構件與第一除紙塵構件面對面地設置,用于刮下粘附在第一除紙塵構件上的紙塵;以及其中第二除紙塵單元還包括一第二刮擦構件,所述刮擦構件與第二除紙塵構件面對面地設置,用于刮下粘附在第二除紙塵構件上的紙塵。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除紙塵構件具有面對紙張運送路徑的區(qū)域,該區(qū)域可沿供紙方向移動;以及其中,第一和第二刮擦構件分別在相對于第一和第二除紙塵構件與紙張運送路徑相對的位置處,并且分別位于第一和第二除紙塵構件的下方。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紙塵構件和第二除紙塵構件能夠以是供紙方向的正轉(zhuǎn)方向轉(zhuǎn)動和與供紙方向相反的逆轉(zhuǎn)方向轉(zhuǎn)動;以及其中,第一除紙塵單元還包括一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所述構件設置在一第一接觸位置和一第二接觸位置之間,第一接觸位置在第一除紙塵構件和圖像記錄介質(zhì)之間,而第二接觸位置在第一除紙塵構件和第一刮擦構件之間,所述第一防反向運送構件用于在第一除紙塵構件的反向轉(zhuǎn)動過程中防止從第一刮擦構件釋放的紙塵朝著紙張運送路徑運送。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除紙塵單元還包括一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所述構件設置在一第一接觸位置和一第二接觸位置之間,第一接觸位置介于第二除紙塵構件和圖像記錄介質(zhì)之間,而第二接觸位置介于第二除紙塵構件和第二刮擦構件之間,所述第二防反向運送構件用于在第二除紙塵構件的反向轉(zhuǎn)動過程中防止從第二刮擦構件釋放的紙塵朝著紙張運送路徑運送。
1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所述裝置還包括一第一運送輥,所述運送輥面對第一除紙塵構件設置,用于以與第一除紙塵構件成夾持關系來運送圖像記錄介質(zhì);以及一第二運送輥,所述運送輥面對第二除紙塵構件設置,用于以與第二除紙塵構件成夾持關系來運送圖像記錄介質(zhì)。
1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紙張再循環(huán)部分,所述再循環(huán)部分包括一條紙張再循環(huán)路徑以及設置在紙張再循環(huán)路徑處的一個紙張換向區(qū)域,紙張再循環(huán)路徑具有一個上游端和一個下游端,所述上游端與圖像成形部分相連,用于接納一表面已形成有一圖像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使圖像記錄介質(zhì)離開圖像成形部分并且將圖像記錄介質(zhì)運送到紙張換向區(qū)域,而下游端在圖像成形部分的上游的一個結合部分與紙張運送路徑相結合,用于從紙張換向區(qū)域向圖像成形部分進給圖像記錄介質(zhì),以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另一表面上形成另一圖像,第一除紙塵構件被設置在該結合部分的上游,而第二除紙塵構件被設置在該結合部分下游。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紙塵累積部分,該部分用于在其中聚集地累積紙塵,其中紙塵是通過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并且而后從相應的除紙塵單元上釋放出的。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塵累積部分所處位置比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低,用于在其中接納由相應的除紙塵單元釋放并由于紙塵的重力而落下的紙塵。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裝置還包括一紙塵沉積區(qū)域,所述沉積區(qū)域設置得比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低。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成形裝置還包括一個紙塵運送單元,所述運送單元相鄰于紙塵沉積區(qū)域設置,用于將沉積到紙塵沉積上的紙塵運送到紙塵累積部分中。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塵累積部分沿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方向設置在紙塵沉積區(qū)的每一側處,以起到紙塵累積對的功能,以及其中,紙塵運送單元包括一擦板,所述擦板可沿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方向在紙塵沉積區(qū)域上并且局部在紙塵累積對上往復移動。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塵累積部分沿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方向設置在紙塵沉積的每一側處,以起到紙塵累積對的功能,以及其中紙塵運送單元包括一螺旋推進器構件,所述螺旋推進器構件在紙塵沉積區(qū)域并且局部地紙塵累積對上沿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寬度方向延伸,螺旋推進器構件可圍繞其軸線轉(zhuǎn)動。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裝置還包括一個控制壁構件,所述構件設置成與紙塵運送單元相交,所述控制壁構件使紙塵沉積區(qū)域與紙塵累積部分隔開。
23.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紙塵斜槽,所述斜槽用于向下引導紙塵的下落運動并且用于朝著紙塵沉積區(qū)域引導紙塵。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張運送路徑包括一個導向板,所述導向板具有一個導向圖像記錄介質(zhì)運動的表面;以及其中,導向板具有一個用作紙塵斜槽的相對表面。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導向板設有一個直接設置在第一除紙塵單元上方的第一延伸板以及直接設置在第二除紙塵單元上方的第二延伸板。
2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除紙塵單元沿基本垂直的方向排列在紙張運送路徑的一側。
2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圖像成形部分包括一個靜電照相系統(tǒng)組件,其中,一靜電潛像被顯影而成的可見圖像被運送到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圖像成形部分包括一感光鼓,靜電潛像形成在該感光鼓上;以及一顯影裝置,所述顯影裝置向感光鼓供給顯影劑,所述顯影劑由非磁性單個組分型媒劑構成;當圖像從感光鼓轉(zhuǎn)移到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之后,顯影裝置還收集殘留在感光鼓上的殘余顯影劑。
2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圖像記錄介質(zhì)和分離墊各自具有與供紙方向垂直的寬度,以及其中,第一除紙塵構件具有一區(qū)域,該區(qū)域至少在與分離墊的寬度對應的區(qū)域中用于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以及其中,第二除紙塵構件具有一區(qū)域,該區(qū)域至少在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的橫向邊緣部分對應的區(qū)域中用于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
30.一種圖像成形裝置,它包括一個圖像成形部分,所述圖像成形部分用于在一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一條紙張運送路徑,所述路徑延伸至圖像成形部分,圖像記錄介質(zhì)沿供紙方向通過紙張運送路徑;一個除紙塵構件,所述構件面對紙張運送路徑設置并且可與通過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所述構件用于從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一個刮擦構件,所述刮擦構件與除紙塵構件裝置,用于從除紙塵構件上刮掉紙塵,除紙塵構件以與供紙方向相同的正常方向以及與正常方向相反的反向可轉(zhuǎn)動地被支承;以及一個防反向運送構件,所述構件設置在一第一接觸位置和一第二接觸位置之間,所述第一接觸位置形成在除紙塵構件和圖像記錄介質(zhì)之間,而所述第二接觸位置形成在除紙塵構件和刮擦構件之間,所述防反向運送構件用于在除紙塵構件的反向旋轉(zhuǎn)的過程中防止從刮擦構件釋放的紙塵朝著紙張運送路徑反向運送。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防反向運送構件和除紙塵構件之間設有間隙,間隙尺寸允許紙塵在除紙塵構件的正轉(zhuǎn)過程中從中通過,但可防止紙塵在除紙塵構件的反轉(zhuǎn)過程中從中通過。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間隙的長度范圍從0.2到2毫米。
33.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防反向運送構件具有一個有一定取向的尖端部分,在一條切線和是尖端部分的指向的一條延伸線之間形成的一個夾角,其中切線相對于連接在尖端部分的尖端和除紙塵構件的轉(zhuǎn)動中心之間的一連線位于除紙塵構件上,并且該夾角不超過90度。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尖端部分沿除紙塵構件的正轉(zhuǎn)方向設置在連接在尖端部分的尖端和除紙塵構件的轉(zhuǎn)動中心的連線的上游。
35.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防反向運送構件的尖端部分定向成在除紙塵構件的反向轉(zhuǎn)動過程中直接面對除紙塵構件上運送著的紙塵。
36.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防反向運送構件具有一個沿與紙張進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寬度,該寬度比除紙塵構件的寬度大。
37.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防反向運送構件具有一個沿與紙張進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寬度,該寬度比刮擦構件的寬度大。
38.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支承除紙塵構件和刮擦構件的殼體,防反向運送構件與殼體一體設置。
39.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防反向運送構件具有面對除紙塵構件的一側和用作導向構件來向下引導紙塵的另一側,紙塵落到防反向運送構件上。
40.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運送構件,所述運送構件與除紙塵構件接觸并用來沿運送路徑運送圖像記錄介質(zhì)。
41.一種圖像成形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一個圖像成形部分,該部分用于在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一第一除紙塵單元,所述單元用于從將被供給到圖像成形部分上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一紙塵運送裝置,所述裝置設置得比第一除紙塵單元低,用于沿紙塵運送方向運送從第一除紙塵單元落下的紙塵;以及一控制壁,所述控制壁設置在紙塵運送單元的一部分上,用于控制紙塵流。
42.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設置得比第一除紙塵單元低的紙塵沉積區(qū)域,以及一個沿圖像記錄介質(zhì)寬度方向設置在紙塵沉積區(qū)域旁的紙塵累積部分;以及其中,控制壁包括一個壁部分,所述壁部分使紙塵沉積區(qū)域與紙塵累積部分分隔開,紙塵沉積區(qū)域接納從第一紙塵單元落下的紙塵,而紙塵累積部分中累積由紙塵運送單元從紙塵沉積區(qū)域運送來的紙塵,壁部分的形狀和尺寸允許在紙塵通過紙塵運送單元運送的過程中紙塵從紙塵沉積區(qū)域進給到紙塵累積部分,但可防止紙塵從紙塵累積部分移動到紙塵沉積區(qū)域。
43.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塵運送單元包括一個可轉(zhuǎn)動的螺旋進給構件,所述螺旋進給構件具有一條轉(zhuǎn)動軸線,紙塵是通過螺旋進給構件的轉(zhuǎn)動沿轉(zhuǎn)動軸線的方向運送的。
44.如權利要求4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轉(zhuǎn)動的螺旋進給構件包括一轉(zhuǎn)軸,所述轉(zhuǎn)軸可圍繞其軸線轉(zhuǎn)動并且具有一個中間部分和兩端部;一第一螺旋推進器部分,所述第一螺旋推進器部分具有一第一螺旋方向并且形成在轉(zhuǎn)軸的右半部分上;以及一第二螺旋推進器部分,所述第二螺旋推進器部分具有一第二螺旋方向,該第二螺旋方向與第一螺旋方向相反并且形成在轉(zhuǎn)軸的左半部分上,由此,紙塵朝著轉(zhuǎn)軸的兩軸向端部運送。
45.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塵沉積區(qū)域位于轉(zhuǎn)軸的中間部分處,紙塵累積部分包括兩個相鄰于轉(zhuǎn)軸的軸向端部設置的紙塵累積區(qū)域。
46.如權利要求43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可轉(zhuǎn)動的螺旋進給構件具有一個面對第一除紙塵單元的面對區(qū)域,該面對區(qū)域通過螺旋進給構件的轉(zhuǎn)動向下移動。
47.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紙塵接納部分,所述接納部分包括紙塵沉積區(qū)域,紙塵接納部分定位在紙塵運送單元的下方,紙塵接納部分包括一個縱向延伸的凹部,紙塵運送單元定位在該凹部中;一個斜面,所述斜面在凹部的一縱向延伸側并且與進給構件的縱向延伸的一側面對;以及一個脊部,所述脊部相對于進給構件與斜面相對;進給構件具有一縱向延伸側,該延伸側向下面對斜面移動,而進給構件具有另一個縱向延伸側,該延伸側向上面對脊部移動,脊部的高度比斜面低。
48.如權利要求47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供紙部分,所述供紙部分用于向圖像成形部分供給圖像記錄介質(zhì),并且其中,第一除紙塵單元被設置成,當介質(zhì)從供紙部分供給之后首先同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
49.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壁包括一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沿與其橫切交方向?qū)⒓垑m運送單元隔開,,以及一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二分隔壁與第一分隔壁相連并且同紙塵運送單元分開定位,第二分隔壁離紙塵運送單元的空間朝著紙塵運送方向逐漸變窄。
50.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紙塵單元包括一除紙塵構件,所述構件可轉(zhuǎn)動并且可與圖像記錄介質(zhì)接觸;以及一刮擦構件,所述刮擦構件與除紙塵構件接觸,用于從除紙塵構件上刮去紙塵。
51.如權利要求5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紙塵運送單元提供的轉(zhuǎn)速比除紙塵構件的轉(zhuǎn)速小。
52.如權利要求5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除紙塵構件和刮擦構件提供兩者間的接觸部分,控制壁具有比該接觸部分高的上端。
53.如權利要求50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覆蓋控制壁的上部空間的蓋子構件。
54.如權利要求51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第二除紙塵單元,該單元設置在控制壁上方的一個位置中,并且沿供紙方向處于一個與第一除紙塵單元不同的位置中,該第二除紙塵單元用于從將要被供給到圖像成形部分上的圖像記錄介質(zhì)上去除紙塵。
55.如權利要求54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蓋子構件形成有一個開孔,從第二除紙塵單元落下的紙塵通過該開孔進入控制壁的內(nèi)部空間。
56.如權利要求55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孔定位得比在第一除紙塵單元的除紙塵構件和刮擦構件之間的接觸部分高。
57.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托盤,所述托盤相對于主殼體可拆卸地設置,用于在其上堆疊眾多圖像記錄介質(zhì),主殼體形成有一條用于托盤的連接/拆卸路徑,紙塵運送單元設置在連接/拆卸路徑之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能夠充分去除紙張上的紙塵的圖像成形裝置,由此提供高質(zhì)量的圖像。紙張運送路徑38設置在供紙部分7和圖像成形部分5之間,其中供紙部分7設有一個分離墊13和一個供紙輥12。沿著供紙部分7,至少設有一個寬度比分離墊13的寬度稍大的第一除紙塵輥9b和一個寬度比紙張寬度稍大的第二除紙塵輥10b。同分離墊13摩擦所產(chǎn)生的紙塵由第一除紙塵輥9b去除,在紙張的整個表面上散布的紙塵由第二除紙塵輥10b去除。
文檔編號B65H37/00GK1409177SQ0214271
公開日2003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普輪崎丈史, 服部慎, 福田和司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