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傳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傳送裝置,它使受傳送帶支承的工件得以在改變其位置的同時通過若干處理過程,更特別的是涉及這樣的傳送裝置,它適用于表面處理線,諸如汽車生產(chǎn)中的車身涂漆線。此外,本發(fā)明還涉及連結預處理過程和干燥過程的傳送路徑,用于例如對汽車部件進行涂漆。
在汽車的涂漆線中有許多處理過程,諸如預處理、電鍍、清洗、涂漆和干燥,工件由傳送帶轉移于這些處理過程之間。當對較大的車身,例如四輪汽車的車身進行的涂漆要求,如圖17A所示的,浸漬時,已在位于地面上的地面?zhèn)魉蛶C上傳送的工件W被轉移至高架傳送帶HC以便懸掛支承。高架傳送帶HC能相對預處理和電鍍線垂直地向上、下移動。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件W垂直移動以進行浸漬處理,同時在預處理和電鍍槽等之上通過,然后再被轉移至地面?zhèn)魉蛶C。
此外,在電鍍時,為獲得優(yōu)良的涂漆質量,已知,工件在電鍍涂漆槽中轉動用以將其位置改變至依次的各種位置(如見日本專利公開號Hei6-104920和日本未審定專利公開號Hei2-111481)。
另一方面,當要求對兩輪車的較小車身涂漆時,如圖17B所示,可能應用高架傳送帶HC進行所有涂漆過程。因此,不必如四輪汽車時那樣在涂漆線的中間轉移車身。但是,就浸漬處理而言,垂直操作如上述方式進行。
在以下說明中,工件安裝和支承在地面?zhèn)魉蛶系囊活惞ぜ恢梅Q為地面?zhèn)魉蛶恢茫ぜ粦覓旌椭С械囊活惞ぜ恢梅Q為高架傳送帶位置,而工件基本支承在傳送帶側面的水平平面的一類工件位置稱為側面?zhèn)魉蛶恢?。此外,在平行和垂直于移動方向的平面中的轉動稱為垂直轉動,而在與移動方向成直角的平面中的轉動稱為水平轉動。
還有,例如在燃料罐、車身框架等摩托車部件的生產(chǎn)中,當要進行電鍍涂漆的罐或框架和不要進行電鍍涂漆的罐或框架在共同線上傳送時,如圖23所示,在電鍍槽的上游側的線上設置了分開點,線A用于涂漆的工件,而支線用于不涂漆的工件,這些線在電鍍槽的下游側的會合點連接。
此外,例如當對車輛的部件等進行涂漆時,如圖27所示,例如,借助運載器G沿工件傳送路徑H傳送的工件W浸沒在預處理過程A的電鍍槽(未表示)中之后,工件W從電鍍槽中取出,然后轉移至干燥過程C以干燥漆膜。這時,為阻止熱空氣從干燥過程C進入預處理過程A,在預處理過程A與干燥過程C之間一般設置熱空氣隔離區(qū)B。熱空氣隔離區(qū)B要加以縮短以節(jié)約空間,措施是將設備制作成具有這樣的結構,即使熱空氣隔離區(qū)B的工件傳送路徑H傾斜,而干燥過程C的工件傳送路徑H位于較高的位置,從而使熱空氣難于從干燥過程C進入預處理過程A。
在一個過程中,其中工件位置必須改變至地面?zhèn)魉蛶恢煤透呒軅魉蛶恢?,如果,只要工件位置改變,工件就必須從一條傳送帶轉移至另一條,則會引起時間損失。因此,希望當工件在至少一個連續(xù)過程中傳送時,即使工件位置改變,也不要轉移工件。
此外,在諸如浸漬處理的方法中,其中傳送線連續(xù)地在垂直方向改變,不是用于浸漬而只是為了將工件移動進、出槽所需的時間部分要大于工件的基本浸漬時間。因此,也希望改進這種時間損失。還有,在高架傳送帶情況,存在涂漆質量變差的某種可能性,即當灰塵等從高架傳送帶落下,粘附于工件上。因此希望實現(xiàn)一種傳送方法,它能防止這些落下的物體粘附在工件上。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缺陷。
還有,如設置了上述支線B,出現(xiàn)的缺陷是設備的結構,包括傳送裝置在內(nèi),其尺寸很大,設備價格高,且傳送控制復雜。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缺陷。
此外,熱空氣隔離區(qū)B如上所述具有傾斜的傳送路徑,但還是太長,因此,最好進一步縮短區(qū)B。
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是,將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和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于不同高度的傳送裝置中的預處理過程與干燥過程之間的距離降至最低,并進一步縮減設備的空間。
為解決上述缺陷,第一發(fā)明提出一種傳送裝置,該傳送裝置具有傳送帶,此傳送帶用于支承工件,并適用于使工件得以通過若干處理過程,并同時改變工件位置,其特征是,設置了用于改變工件位置的位置控制機構,從而每一處理過程要求的工件位置能連續(xù)地改變,而不需轉移工件。
根據(jù)本發(fā)明,工件在被支承于同一傳送帶上的同時,被傳送至要求不同工件位置的若干處理過程,并設置了位置控制機構使工件得以改變至每一過程的最合適的工件位置。這樣就不再必要在每一過程中將工件轉移至另一類型的傳送帶,連續(xù)傳送成為可能。從而可能減少常規(guī)傳送裝置要求的轉移過程的數(shù),提高工件在若干過程間傳送的效率。
位置控制機構安置成,或控制工件位置以提供工件支承于傳送帶之上的地面?zhèn)魉蛶恢茫凸ぜ覓觳⒅С杏趥魉蛶е碌母呒軅魉蛶恢?;或使工件得以基本支承在傳送帶側面的水平平面?nèi)以實現(xiàn)側面?zhèn)魉蛶恢茫换蜻B續(xù)控制工件位置,以提供地面?zhèn)魉蛶恢?、高架傳送帶位置和側面?zhèn)魉蛶恢谩N恢每刂茩C構也可安置成用以實現(xiàn)所有以上位置。
此外,由于地面?zhèn)魉蛶恢煤透呒軅魉蛶恢檬强煽氐模B續(xù)處理能實現(xiàn)而無需轉移工件,甚至在諸如浸漬處理的這樣處理過程中,其中地面?zhèn)魉蛶恢煤透呒軅魉蛶恢媒惶嬉蟆H绻刂葡到y(tǒng)用以提供側面?zhèn)魉蛶恢?,則工件能基本支承在側向離開傳送帶的水平平面內(nèi)。因此這在這樣的過程,特別是在涂漆過程中是有效的,能防止從傳送帶上落下的物體粘附至工件上。再進一步,如果能組合控制地面?zhèn)魉蛶恢?、高架傳送帶位置和側面?zhèn)魉蛶恢?,則能容易地實現(xiàn)這樣的復雜位置控制,其中,要求轉動工件,以使每一表面依次面向特定的方向。
位置控制機構還能改變工件位置,或提供在平行于傳送帶移動方向的平面內(nèi)的垂直轉動,或提供水平轉動,即在垂直于移動方向的平面內(nèi)的擺動;或者可同時進行垂直和水平轉動。
地面?zhèn)魉蛶恢门c高架傳送帶位置之間的這類控制可通過垂直地轉動工件而加以實現(xiàn)。這適合于連續(xù)傳送方法,它控制工件位置,且同時連續(xù)地傳送工件。這時,如果安裝了從傳送帶側向伸出的轉動軸,用以支承工件,并圍繞其軸線轉動,則工件能垂直地轉動。
地面?zhèn)魉蛶恢门c高架傳送帶位置之間的控制,如必要,包括側面?zhèn)魉蛶恢迷趦?nèi)的工件位置之間的控制還可通過水平地轉動工件而實現(xiàn)。這時,控制可通過在進行水平轉動的平面內(nèi)擺動臂構件,或通過與工件一起轉動設置在傳送帶一個部件上的可運動部分而容易地實現(xiàn)。這特別適合于間歇傳送方法,它間歇地傳送工件。
此外,傳送裝置的特征在于,部分傳送帶安裝成用作可運動部分,并設置了轉動裝置,用以將可運動部分在與傳送帶移動方向成直角的平面內(nèi)轉動,其中,轉動裝置將可運動部分與運載器一起加以轉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部分傳送帶設置有可運動部分,當可運動部分被轉動裝置轉動時,不僅可運動部分,而且由可運動部分支承的運載器也一體轉動。因此可水平地轉動工件,從而自由地將其位置改變至地面?zhèn)魉蛶恢?、高架傳送帶位置等。這樣,甚至對每一連續(xù)過程必須改變工件位置時,也不必再轉移工件,因此時間損失能減少。因而這特別適合于間歇處理,其中傳送在每一過程中間歇地停頓以進行必要的處理。
這時,運載器可像在通過運載器中心的傳送帶周邊上的單軌吊車似地運動。還設置了平行于傳送帶的運載器送進裝置,用以在移動方向運動在傳送帶上的運載器,而運載器設置有法蘭部分,該法蘭部分總是嚙合運載器送進裝置。
如果運載器如單軌吊車似地支承在傳送帶上,運載器的支承結構能加以簡化和加強。這樣,工件的傳送能穩(wěn)定,這對必須支承重工件的情況特別有利。此外,如果運載器設置有法蘭,該法蘭嚙合平行于傳送帶而設置的運載器送進裝置,則運載器總能保持在與運載器送進裝置嚙合的狀態(tài),即使運載器轉動的話,運載器能得以運動。另一方面,在運載器支承于傳送帶一側的方法中,由于工件能側向遠離傳送帶而支承,從而防止從傳送帶落下的物體粘附在工件上。
此外,可在將運載器支承在傳送帶一側的情況下沿移動方向傳送運載器。轉動裝置可以是安裝在傳送帶內(nèi)的步進馬達。
由于傳送帶的一部分安置成用作可運動部分,還可能加強可運動部分,并相對地簡化結構。轉動裝置可方便地由步進馬達等形成。當應用步進馬達時,它能方便地安裝在傳送帶的中空部分內(nèi),而轉動方向和角度是可控的。
在第二實施例中,傳送裝置設置用于混合工件,其中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于處理槽之上,欲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和不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適用于借助運載器混合地加以傳送,運載器能沿著所述工件傳送路徑的移動軌道移動,其特征在于,運載器倒置機構至少設置在所述處理槽之上的所述工件傳送路徑的一個部分上,而所述欲浸沒在所述處理槽中的工件被所述運載器倒置機構在與所述傳送路徑成直角的平面內(nèi)倒置,以使工件得以通過所述處理槽。
當工件向著處理槽轉移時,不用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得以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移動,即工件的移動路線在處理槽之上通過,而欲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被轉換至這樣的位置,其中工件的移動路線在處理槽內(nèi)側通過。
運載器倒置機構設計成,工件的輸運路線通過將工件連同運載器一起倒置180°而垂直地改變。例如,倒置軸線的中心設置成與工件相隔一定距離。
處理槽還適用于,例如電鍍涂漆的浸漬槽、涂漆預處理的浸漬槽以及其它浸漬槽。
此外,運載器倒置機構能與工件傳送路徑的移動軌道一起加以倒置。
由于運載器倒置機構能與工件傳送路徑的移動軌道一起倒置,因而可能簡化受運載器支承的工件的倒置機構。
此外,運載器倒置機構是成對的,用以將中間移動部分設置在處理槽之上的工件傳送路徑的上流側與下流側之間。
這樣,由于一對運載器倒置機構設置在上流和下流的兩側,在其間還設置了中間移動部分,因而可能保證工件有足夠的浸入時間,能實現(xiàn)令人滿意的浸沒處理。
移動軌道還成形成雙的,上、下軌道結構。
由于移動軌道具有雙重的上、下軌道結構,因此例如在這兩種情況,即當不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被支承在運載器之上加以運動,而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被支承在運載器之下加以運動時,可防止安裝在地面表面上的傳送臺架與運載器之間的干擾。
當設置了中間移動部分,并使浸沒過的工件和未浸沒的工件均通過此中間移動部分時,例如,傳送臺架設置在上、下軌道之間。如果工件支承在運載器之上,則使運載器沿上軌道運動。如果工件支承在運載器之下,則使運載器沿下軌道運動。這樣,在傳送臺架與運載器之間就沒有干擾。
根據(jù)第三發(fā)明提出一種傳送裝置,在此種傳送裝置中,對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和對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不同的高度,連接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于兩個過程的中間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接工件傳送路徑上設置了傳送路徑提升機構,用以將從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傳送來的工件向著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轉移。
這里,傳送路徑提升機構是這樣一種機構,它通過連接工件傳送路徑的至少一個能垂直地向上、下運動的部分,能切換和連接下工件傳送路徑和上工件傳送路徑。
此外,當工件借助運載器等由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轉移至連接工件傳送路徑時,工件在連接工件傳送路徑的至少一個部分上與運載器一起借助傳送路徑提升機構向上移動,從而運載器等連接至上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而工件連接至干燥過程。
這樣,如果工件由連接工件傳送路徑的傳送路徑提升機構加以垂直地移動和轉移以進行連接,預處理過程與干燥過程之間的距離能縮短,從而節(jié)省了空間。
在一種傳送裝置中,對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和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不同高度,還在兩個過程的中間部分設置了連接工件傳送路徑。在連接工件傳送路徑上設置了傳送路徑反向機構,以便將從所述預處理過程的所述工件傳送路徑傳送來的工件向著所述干燥過程的所述工件傳送路徑轉移。
這里傳送路徑反向機構是這樣一種機構,它能通過至少將連接工件傳送路徑的一部分反向180°,切換下工件傳送路徑和上工件傳送路徑,并連接它們。
此外,當工件借助運載器從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轉移至連接工件傳送路徑時,工件在連接工件傳送路徑的至少一個部分上與運載器一起借助傳送路徑反向機構反向180°,從而運載器連接至上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而工件被傳送至干燥過程。
這樣,即使連接工件傳送路徑借助連接工件傳送路徑的傳送路徑反向機構反向180°,工件也被轉移,預處理過程與干燥過程之間的距離能縮短,從而節(jié)省了空間。
附圖簡述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將由下述結合附圖進行的說明變得更為清晰。
圖1是第一實施例(圖1至8)提出的完整的車身涂漆線的工藝流程圖;圖2是一個側視圖,它表示地面?zhèn)魉蛶恢茫粓D3是其平面圖;圖4是其前視圖;圖5是一個橫截面視圖,它表示垂直轉動機構的基本部件;圖6是其側視圖;圖7是表示水平轉動機構的視圖8是表示工件在電鍍鍍層中的位置控制;圖9是根據(jù)第二實施例(圖9至13)提出的傳送帶在可運動部分側的橫截面圖;圖10是其平面圖;圖11是沿圖9中線II-II截取的橫截面圖;圖12是表示圖11的運轉狀態(tài)的視圖;圖13是表示工件在電鍍鍍層中的位置控制視圖;圖14是根據(jù)第三實施例(圖14至16)提出的傳送帶在可運動部分側的橫截面圖;圖15是其連同一個運轉工序的平面圖;圖16是表示從移動方向下的前側觀察的可運動部分連同其運轉工序的視圖;而圖17是常規(guī)涂漆線的工藝流程圖;圖18是根據(jù)一個實施例提出的完整的車身涂漆線的工藝流程圖;圖19是一個側視圖,它說明傳送裝置的結構,(a)是說明工件不浸沒在電鍍槽中的視圖,而(b)是說明工件浸沒在電鍍槽中的視圖;圖20是從前側觀看的視圖,它說明運載器倒置機構的倒置狀態(tài);圖21是說明運載器倒置機構的驅動源的視圖;圖22是說明單軌情況下運載器與傳送臺架關系的視圖;圖23是說明現(xiàn)有技術的傳送裝置的視圖;圖24是采用傳送路徑提升機構的傳送裝置的說明性視圖;圖25是從其前方觀察的、應用傳送路徑反向機構的傳送裝置的說明性視圖;圖26是從其側向觀察的、應用傳送路徑反向機構的傳送裝置的說明性視圖;而圖27是現(xiàn)有技術的傳送裝置。
推薦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下文將結合附圖對進行摩托車車身涂漆的第一推薦實施例加以說明。
圖1是整條涂漆線的流程圖,其中裝載和夾緊固定A、預處理B、電鍍鍍層C、電鍍干燥D、最后鍍層E以及最后干燥F中的每一種操作均連續(xù)地依次進行。流程圖中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圖1的過程(說明中過程數(shù)用相應的圓括號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此后標號相同。)首先,在裝載和夾緊固定A的過程中,作為工件1的摩托車框架車身已被焊接線的高架傳送帶HC懸掛和傳送,焊接線是此涂漆線之前的過程。然后,工件1通過運載器3(1)按地面?zhèn)魉蛶恢弥С性趥魉蛶?上。
現(xiàn)在,在預處理B的過程中,通過轉動工件1向上至地面?zhèn)魉蛶恢茫蛳轮粮呒軅魉蛶恢?,不斷改變工件位置以便進行除油(2)(高架傳送帶位置)、清洗和表面準備(3)(地面?zhèn)魉蛶恢?、化學轉變處理(4)(高架傳送帶位置)、清洗(5)(地面?zhèn)魉蛶恢?、清洗(6)(高架傳送帶位置)、以及清水沖洗和排水(7)(地面?zhèn)魉蛶恢?的每一個過程。
在電鍍鍍層C的過程中,也通過轉動工件1向上至地面?zhèn)魉蛶恢?,向下至高架傳送帶位置而改變工件位置,以便進行電鍍鍍層(8)(高架傳送帶位置)、清洗(9)(地面?zhèn)魉蛶恢?、清洗(10)(高架傳送帶位置)以及清水沖洗(11)(地面?zhèn)魉蛶恢?的每一個過程。
在預處理干燥D的過程中,保持地面?zhèn)魉蛶恢?,使工?得以不改變工件位置(12)而通過電鍍干燥爐。
在最后鍍層E中,工件1從地面?zhèn)魉蛶恢棉D至高架傳送帶位置,并傳送進入噴鍍型(13)的最后鍍層棚。工件1在最后鍍層棚中接著按直角轉動直至它位于側面?zhèn)魉蛶恢?14),然后工件1轉動180°使其反向(15)。接著,工件1在相反方向再轉動90°,以便將其回復至地面?zhèn)魉蛶恢茫⑻幱谪Q立位置(16)。
這樣,采用垂直轉動和水平轉動的組合以控制工件位置,可能實現(xiàn)水平涂漆,其中每一個要涂漆的表面總是保持面向上以進行噴漆,從而能實現(xiàn)令人滿意的最后涂層。此外,工件1總在側向與傳送帶2保持一個遠的距離。因此可大大減少從傳送帶2落下的灰塵等粘附至工件1上的可能性,這樣,最后涂層中的涂層質量能提高。
在此后的最后干燥過程F中,工件1保持于地面?zhèn)魉蛶恢靡允顾靡酝ㄟ^最后干燥爐(17)。
圖2是一個側視圖,它表示工件1在地面?zhèn)魉蛶恢玫闹С袪顟B(tài),而圖3是其平面圖。圖4是從移動方向F察看的工件1的前視圖。如這些附圖所示,運載器3沿縱向可移動地支承在傳送帶2的一側上,轉動軸4基本伸展于從運載器3側向伸出的水平平面中,并能圍繞其軸線轉動360°。垂直臂5的一端基本在直角下連接至轉動軸4的一端,而垂直臂5的另一端支承工件1的中心下部分1b。工件1的前部分1a固定地緊固至輔助支柱6的端部,該輔助支柱6彎曲著從垂直臂5伸出。
采用這種結構時,工件1側向位于遠離運載器3和傳送帶2的位置。工件1支承在豎立位置中,即位于摩托車使用狀態(tài),并位于一個平行于移動方向F和平行于與移動方向F垂直的方向的平面中(此后稱為“垂直平面”)。工件1布置成可由轉動軸4在同一垂直平面內(nèi)轉動。
垂直臂5可運動地布置在基本與轉動軸4成直角的豎立位置與基本平行于轉動軸4的水平平面的位置之間。這樣,工件1可在另一平面(此后稱作“水平平面”)內(nèi)運動,該另一平面垂直于垂直平面,并基本平行于轉動軸4和垂直線。此外,當工件1從豎立狀態(tài)基本轉動90°時,工件到達基本位于水平平面中的側面?zhèn)魉蛶恢?見圖4的虛線狀態(tài))。設置了位置控制機構以控制這些工件位置,其中有垂直轉動機構和水平轉動機構。
圖5是用于解釋垂直轉動機構的基本部件的橫截面圖,而圖6是垂直轉動機構在轉動軸4方向的視圖。在這些圖中,傳送帶2是一條基本為C形橫截面的導軌,在其中安裝有一對滾輥7,且一個滾輥位于另一滾輥之上。每一滾輥由滾輥軸8連接至另一滾輥,并用于沿傳送帶2的縱向由諸如鋼索的驅動裝置(未表示)加以移動,驅動裝置安裝在傳送帶2的整個長度內(nèi)。
四個滾輥設置在運載器3前、后的兩個位置上,并位于相對一個運載器3的上、下。滾輥支承在運載器3的通過狹縫9突出于傳送帶2的內(nèi)側的連接部分10上,狹縫9沿縱向成形在傳送帶2面向運載器3的一側。
運載器3是箱形部件,其長側伸展至前方和后方。轉動軸4通過運載器3的中央部分,并在其橫越運載器3的位置由軸承11可轉動地加以支承。轉動軸4在運載器3內(nèi)一體地設置有小齒輪12,小齒輪12圍繞右、左軸承11之間的中間部分,并嚙合布置在運載器3的下部的齒條13。齒條13平行于傳送帶2而設置,并固定地緊固至傳送帶2等。齒條13還裝配在凹槽14中,該凹槽14沿前、后方向穿過運載器3的底部分。
當運載器3在小齒輪12嚙合齒條13的狀態(tài)下移動時,小齒輪12轉動。結果,與小齒輪12一體形成的轉動軸4轉動,與轉動軸4一體形成的垂直臂5也轉動,從而垂直地轉動工件1,因為它被垂直臂5所支承。工件1的轉動角度對應于小齒輪12的轉動角度,這與小齒輪12及齒條13在它們嚙合時移動的距離相關。
齒條13可連續(xù)地設置在傳送帶2的長度上,或設置在合適的區(qū)間上,而每一段長度對應在每一位置上為轉動轉動軸4所必須要求的轉動角。當齒條13連續(xù)地設置在傳送帶2的整個長度上時,工件1運動,同時連續(xù)地經(jīng)受垂直轉動,因此,每一過程適合于與此垂直轉動的周期相一致。
相反,當齒條13間斷地設置于任何選配的位置上時,工件1只能根據(jù)連續(xù)過程在必要的過程中垂直地轉動。如果有任何過程,其中不要求有工件1的垂直轉動,齒條13不要求脫開小齒條12。但這時為保持預定的工件位置,必須控制轉動軸4的轉動。例如,轉動可由設置在運載器3內(nèi)的諸如剎車15的合適的控制裝置加以控制。
圖7表示水平轉動機構,其中轉動軸4與垂直臂5的端部由軸16加以相互連接,從而使垂直臂5得以豎直地站立,或放置在水平平面內(nèi)。垂直臂的端部一體地設置有由此伸出的突出物17,突出物17的突出端部連接至控制桿18的端部,而控制桿18則由軸19基本平行于轉動軸4而設置。
控制桿18的另一端沒有表示在此處,但連接至設置在運載器3內(nèi)的控制構件。當控制桿18被控制構件推向圖的右側時(向箭頭a的方向),引起垂直臂5豎直(圖7A),從而使工件1豎立。相反,當控制桿18推向圖的左側時(向箭頭b的方向),引起垂直臂5位于水平平面中(圖7B)。于是引起工件1實現(xiàn)側面?zhèn)魉蛶恢?見圖4)。
現(xiàn)在將在下文解釋工件1垂直地轉動進入電鍍鍍層C的工件位置。在此過程中,如圖8中按放大比例表示的工件1保持排水過程中的地面?zhèn)魉蛶恢茫撆潘^程是預處理B的最后過程。當工件1接著遭受電鍍鍍層C時,工件1在垂直轉動的同時,其前部開始浸沒在電鍍涂漆槽20中,然后在高架傳送帶位置完全浸沒在電鍍涂漆槽20中。
在電鍍涂漆槽20內(nèi),工件1繼續(xù)垂直地轉動,其前部開始露出液面。工件1從液面完全露出后,它回復至其原始的地面?zhèn)魉蛶恢?,浸漬過程完成。
工件1仍繼續(xù)垂直地轉動,依次達到地面?zhèn)魉蛶恢谩⒏呒軅魉蛶恢煤偷孛鎮(zhèn)魉蛶恢靡酝瓿汕逑催^程。圖中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對應圖1的過程數(shù)。
當工件1在電鍍槽20內(nèi)垂直地轉動時,可令人滿意地和有效地進行電鍍鍍層。由于至少一部分工件1在此過程中幾乎總是被浸漬的,不是與浸漬相關,而只是為了將工件1移動進入槽和將其從槽中移出所要求的時間損失部分相對基本浸漬時間可縮短,因此電鍍時間也能縮短。還有,當工件1從電鍍槽20移出時,它以恒定速度露出,并首先露出前部。因此可能使超量的漆得以流走,同時得以實現(xiàn)均勻的涂漆。
這樣,即使在一個必須將工件移動至地面?zhèn)魉蛶恢煤椭粮呒軅魉蛶恢玫膯为氝^程中,也不再每次都必須將運載器3轉移至地面?zhèn)魉蛶Щ蚋呒軅魉蛶?。由于工件位置還能在傳送帶2保持于固定狀態(tài)下,連續(xù)地改變,因而可大大減少改變工件位置所需的時間。
其次將對第二實施例加以解釋,其中部分傳送帶2是可運動的,以使水平轉動得以進行。圖9至12涉及第二實施例,其中圖9是表示切去的部分傳送帶2的側視圖,而圖10是其平面圖。圖11是沿圖9的線II-II截取的橫截面。圖12是與圖11相同的圖,它表示轉動狀態(tài)。
在這些圖中,傳送帶2是基本為正方形橫截面的中空構件。一個在過程中應用的位置位于傳送帶2的一部分上,它是可單獨運動的部分30,在此過程中工件必須從地面?zhèn)魉蛶恢酶淖冎粮呒軅魉蛶恢谩?br>
此可運動部分30具有與傳送帶2的前部和后部相同的橫截面,并被布置成能在垂直于傳送帶2的移動方向F的平面內(nèi)進行水平轉動。即,可運動部分30放置在傳送帶2的前、后部之間,步進馬達31固定地緊固至傳送帶2一側的內(nèi)側。步進馬達31的轉動軸32平行于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的中心而設置,并被布置成穿通布置在可運動部分30前、后的垂直壁33。轉動軸32嚙合垂直壁33以便與它們一體地轉動。
轉動軸32的一端被螺母35固定地緊固至傳送帶2的另一側的垂直壁34上。在此結構中,當步進馬達31轉過預定量時,一體地連接至轉動軸32的可運動部分30一體地、水平地轉過一個角度,該角度對應步進馬達31的轉動量。
傳送帶2的底表面由支承支柱36支承在地面上,支承支柱36按固定間距沿縱向而設置??蛇\動部分30沒有設置有支承支柱36,因而可運動。運載器3具有正方形孔形狀的主體部分37,它略大于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主體部分37成形成具有與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相同的外形。由于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能通過主體部分37的內(nèi)側,運載器3沿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而導向,以便像單軌吊車那樣地沿著移動方向運動。
支承桿38的一端一體地設置在主體部分37的上表面上,而工件1被支承桿38的另一端所支承。滾輥39可轉動地支承在總共四個位置上,即在每一表面的前、后及右、左,并被布置成在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的每一表面上滾動。
圓形板狀法蘭40設置在主體部分37的前、后端。每一法蘭40的一個部分當位于地面?zhèn)魉蛶恢脮r,它成為下部分,法蘭40的這一部分成形成具有切口部分41,以避免移動期間受到支承支柱36的妨礙。法蘭40總是嚙合基本為C形的嚙合構件42,且此嚙合狀態(tài)甚至在運載器3水平地轉動時也保持。嚙合構件42固定地緊固至帶狀傳送驅動構件43上,該構件43平行于傳送帶2而布置。當傳送驅動構件43沿移動方向F運動時,嚙合構件42也沿移動方向F或移動于傳送帶2上,或移動于可運動部分30上,而與運載器3的水平轉動無關。
現(xiàn)在將說明本實施例的一個工況。圖13表示電鍍鍍層過程C,其中運載器3在地面?zhèn)魉蛶恢孟逻\動于傳送帶2上。一旦運載器3到達設置在電鍍涂漆槽20上方的傳送帶2的可運動部分30,它停止運動。接著,當步進馬達31轉動180°時,運載器3通過與轉動軸32一體設置的垂直壁33也水平轉動180°。
這樣,工件1水平地轉動至高架傳送帶位置等,然后插入至電鍍涂漆槽20中。涂料在浸漬過程中粘附至工件1上之后,工件1轉動180°,從電鍍涂漆槽20中露出,回復至原始的傳送帶位置。
這時,通過設定步進馬達31,可能或使工件1連續(xù)水平地轉動,或使它間歇地在電鍍涂漆槽20內(nèi)轉動。因此可能通過使工件1在電鍍涂漆槽20內(nèi)運動,實現(xiàn)令人滿意的電鍍涂漆。
此外,由于傳送帶2不垂直運動,而是線性地保持在同一水平平面中,因而可能立即將工件1插入浸漬過程中。結果,當浸漬基本不進行時的,即當工件1插入電鍍涂漆槽20和從其中移走時的時間損失能顯著減少,總的涂漆時間就能縮短。
再進一步,工件1能水平地轉動,以便將工件位置改變至地面?zhèn)魉蛶恢煤椭粮呒軅魉蛶恢玫?。因此,即使當工件位置對每一后繼過程(如13至15)都必須改變時,也再不必轉移工件1,時間損失能減少。這特別適合于流水作業(yè)處理,因為其中傳送對每一過程(如13至15)都暫時停頓以進行必要的處理。
由于傳送帶2本身的一部分安裝用作可運動部分30,可能加強可運動部分30及相對地簡化結構。此外,轉動裝置能方便地采用步進馬達5加以設置,當采用步進馬達5時,它能方便地安裝在傳送帶2的中空部分內(nèi),從而轉動方向及其角度能自由地加以控制。
由于運載器3如單軌吊車似地支承在傳送帶2上,運載器3的支承結構簡化并加強,因而可能穩(wěn)定工件1的傳送。這對所支承的是重工件1時更為合適。此外,運載器3設置有法蘭14,此法蘭14嚙合平行于傳送帶2而設置的運載器送進構件17的嚙合構件16。即使運載器3轉動,法蘭14與嚙合構件16的嚙合仍保持,使運載器3得以轉動。因此,適用于能不管運載器3的轉動位置而運動運載器3的機構。
接著,將說明第三實施例,它涉及與上述相同的水平轉動機構。圖14是傳送帶可運動部分局部切去的側視圖,而圖15是表示其運轉的平面圖。圖16是分別表示從移動方向F和從前方觀看的水平轉動機構的運轉的視圖。
在這些圖中,傳送帶2成形成中空箱形,并在一個部分上設置有可運動部分30??蛇\動部分30位于傳送帶2的兩側之間,并由步進馬達31加以轉動,步進馬達31固定地緊固至傳送帶2的一側的內(nèi)側。步進馬達31的轉動軸32穿過可運動部分30的垂直壁33,并伸展至傳送帶2的另一側。轉動軸32的一端固定地緊固至設置于傳送帶2的另一側上的垂直壁34。當垂直壁33和轉動軸32一體轉動時,可運動部分與轉動軸32同步轉動。
運載器3是如此地連接,以便沿傳送帶2和運動部分30的每一側而運動。運載器3的突出物10通過狹縫9突入至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的內(nèi)側,狹縫9連續(xù)地沿縱向成形在其每一側中。突出物10支承設置在四個角上的,即后、前和上、下的滾輥11。運載器3能由滾動于傳送帶2的內(nèi)側的滾輥11加以運動,而可運動部分30由適當?shù)尿寗友b置(未表示)沿移動方向加以運動。
由圖15和16可顯然看到,水平臂50側向從運載器3的一側伸出,臂50的一端將諸如摩托車的工件1支承于適當?shù)臓顟B(tài)(見圖16A)。如圖15A所示,工件1支承在傳送帶2和可運動部分30的一側(在現(xiàn)實施例中,位于左側)。
現(xiàn)將說明本實施例的運轉。當運載器3在圖16的電鍍涂漆槽20上方運動時,它停止運動,而步進馬達31轉動180°。結果,如圖16B所示的,可運動部分30水平地轉動至高架傳送帶位置等,其中可進行如前述實施例的相同浸漬過程。由于浸漬過程與前述實施例相同,進一步說明被省略。
這樣,如果運載器3成形成這樣的類型,其中它被支承在傳送帶2的一側上,則工件1能被支承在遠離傳送帶2的側向。因此,諸如灰塵等從傳送帶2落下的物體不會粘附至工件1上。因此,此類型的傳送裝置適于這樣的涂漆線,其中污物的粘附特別不利。
圖1是完整涂漆線的流程圖,它采用如實施例2和3中說明的水平轉動機構,并對應圖1。已用于摩托車涂漆線的推薦實施例將在下文說明。在圖18的涂漆線中,裝載和夾緊固定A、預處理B、電鍍鍍層C、電鍍干燥D、最后鍍層E以及最后干燥F中的每一過程均連續(xù)地依次進行。流程圖中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圖18的過程(說明中過程數(shù)用相應的圓括號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
在裝載和夾緊固定A的過程中,作為工件1的摩托車車身已被焊接線的高架傳送帶HC懸掛和傳送,焊接線是此涂漆線之前的過程。然后,工件1通過運載器3以地面?zhèn)魉蛶恢?1)支承在傳送帶2上。
現(xiàn)在,在預處理B的過程中,工件1水平地轉動以便將其位置連續(xù)地改變至地面?zhèn)魉蛶恢煤椭粮呒軅魉蛶恢?,在其中進行著除油(2)(高架傳送帶位置)、清洗和表面準備(3)(地面?zhèn)魉蛶恢?、化學轉變處理(4)(高架傳送帶位置)、清洗(5)(地面?zhèn)魉蛶恢?、清洗(6)(高架傳送帶位置)、以及清水沖洗和排水(7)(地面?zhèn)魉蛶恢?的每一個過程。
在電鍍鍍層C的過程中,工件1同樣水平地轉動以便將其位置連續(xù)地改變至地面?zhèn)魉蛶恢煤椭粮呒軅魉蛶恢茫谄渲羞M行著電鍍鍍層(8)(高架傳送帶位置)、清洗(9)(地面?zhèn)魉蛶恢?、清洗(10)(高架傳送帶位置)以及清水沖洗(11)(地面?zhèn)魉蛶恢?的每一個過程。
在預處理干燥D的過程中,工件1通過電鍍干燥爐,同時保持著地面?zhèn)魉蛶恢枚桓淖児ぜ恢?12)。
在最后鍍層E中,工件1被傳送進入噴鍍型的最后鍍層棚。在設置于傳送帶2的可運動部分上,如果工件1運動,則同時每次圍繞傳送帶2的軸水平地轉動90°,依次進行在高架傳送帶位置(13)的底部涂漆、在側面?zhèn)魉蛶恢?14)的側面涂漆、在側面?zhèn)魉蛶恢?15)的相對側面涂漆以及在地面?zhèn)魉蛶恢?16)的頂部涂漆的每一過程,其中不涂漆的每一表面總是保持面朝上以獲得最好的結果。
接著,下文將結合
第四實施例,其中一對上、下移動軌道設置成相似的涂漆線。
圖19是用于解釋本傳送裝置的結構的側視圖。圖20是圖19的前視圖,而圖21是運載器倒置機構的驅動源的解釋性視圖。圖22是解釋單軌情況時運載器與傳送臺架之間關系的視圖。
本發(fā)明提出的傳送裝置是例如用于這樣的傳送裝置,它計劃處理摩托車部件如燃料罐、框架主體等生產(chǎn)過程中在共同線上的要求電鍍涂漆的工件和不要求電鍍涂漆的工件。它計劃簡化裝置、減少設備成本,以及還能消除復雜傳送控制的必要性。
如圖19所示,工件傳送路徑102設置在作為處理槽的電鍍槽101的上方。沿著此工件傳送路徑102,要經(jīng)受電鍍涂漆的工件W1和不經(jīng)受電鍍涂漆的工件W2均布置成可借助運載器104加以傳送。
為此目的,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設置在電鍍槽101之上的工件傳送路徑102中,以便將路徑中間部分的中間移動部分105放置在電鍍槽的上、下流側之間。要經(jīng)受電鍍涂漆的工件W1的位置如圖19(b)所示,借助位于上流側的倒置機構倒置180°,以通過中間移動部分105。切換至工件W1移動通過電鍍槽101的路線之后,工件W1借助位于下流側的運載器倒置機構103b倒置至其原始位置。不經(jīng)受電鍍涂漆的工件W2如圖19(a)所示的,通過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的區(qū)域時不改變位置,并具有在電鍍槽101之上通過的路線。
工件傳送路徑102設置有安裝在軌道支架106 側上的移動軌道107。在電鍍槽101之上的工件傳送路徑102的軌道支架106、106a、106b至少設置有一對上、下移動軌道107x、107y。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布置成,以使相應的軌道支架106a、106b能倒置。
如圖21所示,倒置馬達108固定地緊固至緊鄰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的固定側的軌道支架106上。此倒置馬達108的驅動軸緊固至每一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的軌道支架106a、106b的中心。每一軌道支架106a、106b適于被倒置馬達108在與傳送路徑成直角相交的平面內(nèi)轉動180°。
此外,這對能自由倒置的軌道支架106a、106b的移動軌道107x、107y相對倒置馬達108的驅動軸的中心上、下對稱地設置。例如,在倒置之前,如果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之上的移動軌道107x與中間移動部分105之上的移動軌道107x的線重合,則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的移動軌道107x在倒置后,適用于與中間移動部分105之下的移動軌道107的線相重合。
如圖20所示,運載器104設置有滑移部分104s,它滑移地嚙合左、右移動軌道107;門形部分104m,它向外突出,其形狀能跨立于軌道支架106之上;以及工件夾持部分104h,它突出地設置于門形部分104m的中心。工件W1、W2能被此工件夾持部分104m所夾持。
如圖20所示,軌道支架106的傳送臺架109至少在工件傳送路徑102的中間移動部分105被設置成豎立在地面表面上,并用于支承上、下移動軌道107x、107y的中間部分。運載器104和傳送臺架109被設計成不相互干擾,不管工件是被上運載器104或下運載器104所支承。
特別是,為了運載器104和傳送臺架109不相互干擾,在運載器104和工件W1借助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倒置的情況,以及在運載器104和工件W2在未倒置狀態(tài)通過的情況,工件傳送路徑102至少在電鍍槽101的上部分成形成具有雙重上、下移動軌道107x、107y。如果只應用一條軌道,如圖22所示,在傳送臺架109的一個位置(圖22(a)),其中運載器104放置在倒置馬達108的驅動軸之上,如果運載器104與軌道支架106一起向下倒置,則運載器104與傳送臺架109將相互干擾。此外,在傳送臺架109的一個位置(圖22(b)),其中運載器104被放置在倒置馬達108的驅動軸之下,如果運載器104與軌道支架106一起向上倒置,運載器104與傳送臺架109將相互干擾。
因此,在單軌情況,根據(jù)運載器104和工件的位置,存在不可能進行傳送的可能性。因此,在本發(fā)明中采用了雙重上、下軌道結構,這樣,傳送就能不隨這些位置而加以進行。
將說明上述傳送裝置的運轉。
如圖19所示,當被運載器104夾持的工件從圖19的左側沿移動軌道107轉移到達位于上流側的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如果此工件是欲浸沒在電鍍槽101中進行涂漆的話,則如圖19(b)所示,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的倒置馬達108啟動,用以將軌道支架106a倒置180°。
結果,運載器104和工件W1的位置也倒置180°,工件浸沒在電鍍槽101中,于是,運載器104直至此時在其上移動的上移動軌道107x接觸中間移動部分105的下移動軌道107y。
當運載器104沿中間移動部分105的下移動軌道107y移動,并到達位于下流側的運載器倒置機構103b時,此驅動馬達108啟動以便將工件與軌道支架106a一起倒置,從而工件從電鍍槽101被拉回至其原始位置,然后向下流傳送。
其次,在工件W2不經(jīng)受電鍍涂漆的情況如圖19(a)所示,當被運載器104夾持的工件W2從圖的左側沿移動軌道107轉移到達位于上流側的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時,原始位置被保持,運載器104沿中間移動部分105的上移動軌道107x移動,并按照原樣轉移通過運載器倒置機構103b。
也即,工件W2通過時不浸沒在電鍍槽101中。
如上所述,它既可能轉移浸沒在電鍍槽101中的工件W1,又可能轉移不浸沒在電鍍槽101中的工件W2,不必如現(xiàn)有技術中的支線那樣完成復雜的轉移控制。它還可能避免伸長傳送路徑。
現(xiàn)在將結合
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
圖24是采用傳送路徑提升機構的傳送裝置的解釋性視圖。圖25和26是采用傳送路徑反向機構的傳送裝置的解釋性視圖。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傳送裝置,在車輛的組裝線中,諸如電鍍的預處理應用于車身部件,而傳送裝置則建造成將這些部件送進至干燥過程,其中用于安裝設備的空間最小,設備的投資也降低。
形為移動軌道等的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于諸如電鍍涂漆的預處理過程與干燥過程之間。通過使工件沿著工件傳送路徑移動,可連續(xù)地實現(xiàn)從涂漆至干燥的一系列運轉。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安裝的水平面要高于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以阻止例如干燥過程中的約140℃~160℃的熱空氣進入預處理過程,在預處理過程中要維持的正常溫度約為25℃。這樣,趨于保留在高水平面的熱空氣受到控制,不致影響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在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的高度與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的高度不同的干燥設備中,連接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了傳送路徑提升機構或傳送路徑反向機構,這樣,預處理過程與干燥過程之間的距離能縮短,設備的空間可達到最小?,F(xiàn)將結合圖24說明具有傳送路徑提升機構的結構實例。
如圖24所示,在例如布置有電鍍槽等的預處理過程A中,設置了工件傳送路徑Ha,它得以使工件W被運載器G輸運,以便浸沒在電鍍槽(未表示)內(nèi)。工件W被運載器G所支承。
干燥過程C的工件傳送路徑Hc安裝并設置在高于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Ha的水平,以阻止趨于停留在較高水平的熱空氣進入預處理過程A。連接工件傳送路徑Hb位于干燥過程C與預處理過程A之間,并設置在軌道支承升降機X上。此軌道支承升降機X安裝成由傳送路徑提升機構加以向上、下運動。
此傳送路徑提升機構設置有例如升降機汽缸等(未表示)用于向上、下運動軌道支承升降機X。在向下位置,連接工件傳送路徑Hb與預處理過程A的工件傳送路徑Ha相連接,而在向上位置,連接工件傳送路徑Hb與干燥過程C的工件傳送路徑Hc相連接。
在上述傳送裝置中,如圖24(a)所示,當已在預處理過程中涂漆的工件被運載器G轉移至連接工件傳送路徑Hb時,軌道支承升降機X與運載器G就一起借助傳送路徑提升機構向上升,接著,如圖24(b)所示,連接工件傳送路徑Hb就與干燥過程C的工件傳送路徑Hc相連接。
此外,運載器G繼續(xù)行進至于燥過程C,工件W在干燥爐等中經(jīng)受干燥,這里,預處理過程A與干燥過程C之間的距離能降至最小。這樣,可降低設備成本、節(jié)省空間。
接著將結合圖25和26對一個結構實例加以說明,在此結構中,連接工件傳送路徑能借助傳送路徑反向機構自由地反向。
在此實例中,傳送路徑反向機構設置在預處理過程A和干燥過程C的中間部分上。此傳送路徑反向機構,例如如圖25所示,是設計成這樣的,即軌道支承及反向體Y借助反向馬達M等圍繞平行于傳送方向的中央軸線自由地轉動。在此軌道支承及反向體Y上設置了一對上、下工件傳送路徑Hu、Hd,分別位于左、右兩側。
此外,當此軌道支承及反向體Y在與傳送方向成直角的平面內(nèi)反向180°時,與預處理過程A側的工件傳送路徑Ha連接的下工件傳送路徑Hd成為與干燥過程C側的工件傳送路徑Hc相連。還有,與干燥過程C側的工件傳送路徑Hc連接的上工件傳送路徑Hu成為與預處理過程A側的工件傳送路徑Ha相連。
在上述傳送裝置中,如圖26(a)所示,已在預處理過程A中被涂漆的工件W被轉移至軌道支承及反向體Y之下的工件傳送路徑Hd通過工件傳送路徑Ha,軌道支承及反向體Y與運載器G一起被傳送路徑反向機構反向180°,結果,如圖26(b)所示,運載器G與之嚙合的工件傳送路徑Hd連接至干燥過程C的工件傳送路徑Hc。
這樣,運載器G和工件W的位置反向180°。
此外,運載器G被轉移至干燥過程C,工件W在其中干燥。這時,還是因為預處理過程A與干燥過程C之間距離能降至最小,因而能降低設備成本、節(jié)省空間。
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那些具有與本發(fā)明所附權利要求描述的結構基本相同、進行相同運轉和獲得相同效果的均視為落入于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nèi)。
例如,要指出的是,本發(fā)明提出的工件位置控制并不限于汽車車身涂漆線,而是能用于例如其它的表面處理線。此外,就連續(xù)工件位置控制而言,諸如要求的是用于汽車車身組裝線,則本發(fā)明還能用于各種處理。
還有,處理槽可以是不同于電鍍槽的浸漬槽,而工件的類型可加以任意選擇。
要指出的是,運載器倒置機構103a、103b可不必設置在兩個位置上。它可只設置在一個位置上,從而工件倒置并浸入處理槽中后,它可再倒置,以回復至其原始位置,然后再繼續(xù)轉移。
還有,傳送路徑提升機構和傳送路徑反向機構所用的驅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等也可加以任選。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合工件傳送裝置,其中工件傳送路徑設置在處理槽之上,欲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和不浸沒在處理槽中的工件適用于借助一運載器混合地加以傳送,運載器能沿著所述工件傳送路徑的移動軌道移動,其中,一運載器倒置機構至少設置在所述處理槽之上的所述工件傳送路徑的一個部分上,而所述欲浸沒在所述處理槽中的工件被所述運載器倒置機構在與所述傳送路徑成直角的平面內(nèi)倒置,以使工件得以通過處理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載器倒置機構能與所述工件傳送路徑的所述軌道一起被倒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載器倒置機構是成對的,用以將中間移動部分設置在所述處理槽之上的所述工件傳送路徑的上流側與下流側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軌道成形成雙重的上、下軌道結構。
5.一種傳送裝置,在其中工件沿工件傳送路徑從預處理過程傳送至干燥過程,其中,對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和對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不同的高度,連接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于兩個過程的中間部分,在連接工件傳送路徑上設置了傳送路徑提升機構,用以將從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傳送來的工件向著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轉移。
6.一種傳送裝置,在其中對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和對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設置不同的高度,連接工件傳送路徑設置在兩個過程的中間部分,其中,在連接工件傳送路徑上設置了傳送路徑反向機構,用以將從預處理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傳送來的工件向著干燥過程的工件傳送路徑轉移。
全文摘要
運載器3可運動地支承在傳送帶2的側面,該運載器3設置有從其側向突出的轉動軸4。工件1在豎立狀態(tài)下安裝在轉動軸4上,其特征在于,工件1布置成,當通過圍繞軸4的軸線將轉動軸4轉動360°時,工件1在同一平面內(nèi)垂直地轉動360°。由于此結構,工件位置能連續(xù)地改變至地面?zhèn)魉蛶恢谩⒏呒軅魉蛶恢靡约爸恋孛鎮(zhèn)魉蛶恢?,而無需轉移工件1。
文檔編號B65G49/04GK1616328SQ20041009572
公開日2005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月17日
發(fā)明者嵯峨根千歲, 西田秀伸, 正木雄治, 坂井誠, 古澤俊一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