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供紙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41741閱讀:1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供紙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供紙裝置及備有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供紙裝置是從疊 放在紙張載置臺上的紙疊一張張分離、供給紙張。
      背景技術
      已經(jīng)知道有一種用來向復印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的圖像形成部一張張供給 紙張的空氣供紙裝置??諝夤┘堁b置是在無端傳動帶內(nèi)側配置空氣吸引部,用形成了吸引空氣之吸氣口 的帶孔傳動帶一張張吸著紙張,旋轉(zhuǎn)驅(qū)動傳動帶搬送紙張。作為這種空氣供紙裝置的吸著搬送部,已經(jīng)知道有用平面和傾斜面構成搬送面來 吸著紙張的吸著搬送部(請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還有使突起部突出在傳動帶之間使吸著 的紙張彎曲、使分離空氣吹入的吸著搬送部(請參照例如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1 特開平6-199438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昭62-16944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但是,紙張種類繁多,有柔軟沒有骨質(zhì)的紙張,也有紙張紙漿較粗而透過最上面的 紙張吸起第二張紙張重疊搬送的紙張。這些紙張的情況時,上述專利文獻1、2中記載的供 紙裝置也會發(fā)生不能形成用來吹入分離空氣的紙間間隙而發(fā)生重疊搬送的問題。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供紙裝置及備有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 系統(tǒng),其中,即使是柔軟沒有骨質(zhì)的紙張、紙張紙漿較粗的紙張,也能夠確保一張張分離、搬 送。上述目的通過下述結構達成。1. 一種供紙裝置,備有疊放紙張的紙張載置臺和吸著搬送部,所述吸著搬送部備 有位于疊放在所述紙張載置臺上的紙張上方且形成了多個貫通孔的多個傳動帶、以及位于 所述傳動帶內(nèi)側穿過所述貫通孔吸引空氣的空氣吸引部,該吸著搬送部通過所述空氣吸引 部吸引空氣,使所述紙張吸在傳動帶上,在搬送方向搬送;其中,所述吸著搬送部至少由第1輥、第2輥、第3輥繃架,所述第1輥被配置在所 述傳動帶的一端內(nèi)側,對所述傳動帶提供驅(qū)動力;所述第2輥被配置在所述傳動帶的另一 端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所述第3輥在所述第1輥和所述第2輥之間的所述傳動帶的紙張側內(nèi) 側,從動旋轉(zhuǎn);在含所述第3輥軸的垂直于搬送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所述 第3輥的中央最突出。2.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第3輥的外徑在軸方向上從中央向外側漸 漸減小。3.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傳動帶的厚度是一側端厚另一側端薄的 傾斜的厚度,繃架時使厚的一側端相鄰。
      4.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以所述第3輥的軸的位置與所述空氣吸引部的 搬送方向下游側的壁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為A ;以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所述第3輥的軸的 位置和在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搬送方向下游側的壁的位置、在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差為r ; 此時,滿足1/5 ^ r/A ^ 1/20 5.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以所述傳動帶的所述第3輥中央側的側端位置 與所述空氣吸引部的第3輥軸方向的壁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為B ;以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 滑輪側和在空氣吸引部的壁位置、在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差為s,此時,滿足1/10 彡 s/B 彡 1/40。6.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在所述第3輥中央的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配置 滑輪,該滑輪的外周面比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突出。7.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在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的所述第3輥的搬送方 向下游,設突出于所述傳動帶外表面的突出部件。8.上述7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空氣吸引部的壁,是避開所述突出部件的 形狀。9.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所述第1輥側的壁,是從角 部向中央漸漸凹下的形狀。10.上述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備有從所述紙張搬送方向下游向所述第3輥 方向送風的送風部,所述送風部中形成了多個肋和在肋之間的送風流路,使對應于所述第3 輥中央部分的送風流路的底面的最低位置的高度,低于鄰接的送風流路的底面。


      圖1 由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自動原稿傳送裝置、大容量供紙裝置構成 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圖。圖2 供紙裝置本體主要部分的立體示意圖。圖3 供紙裝置本體的概略截面圖。圖4(a)、(b)、(C)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吸著搬送部的一例示意圖。圖5 (a)、(b)吸在吸著傳動帶上的最上面的紙張和第2張紙張的狀態(tài)截面模式示 意圖。圖6 滑輪和吸著傳動帶在第3輥中央的外表面高度關系示意圖。圖7 使滑輪外側面突出于相鄰的吸著傳動帶的外表面時吸在吸著傳動帶上的最 上面的紙張和第2張紙張的狀態(tài)模式示意圖。圖8 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吸著搬送部的變形例示意圖。圖9 從紙疊側看到的送風部正面圖。圖10 從送風部側看到的被吸著搬送部吸著搬送的紙張的概略形狀示意圖。圖11 送風部形狀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圖像形成裝置圖1是由圖像形成裝置A、圖像讀取裝置SC、自動原稿傳送裝置DF、大容量供紙裝 置LT構成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圖。圖示的圖像形成裝置A由圖像形成部和定影裝置7及紙張搬送系統(tǒng)構成,其中,圖 像形成部包括感光體(像載置體)1、帶電器2、像曝光裝置3、顯影裝置4、轉(zhuǎn)印裝置5、清潔 裝置6等構成。紙張搬送系統(tǒng)由供紙盒10、第1供紙部11、第2供紙部12、排紙部14、搬送路切換 部15、循環(huán)再供紙部16、反轉(zhuǎn)排紙部17等構成。載置在自動原稿傳送裝置DF原稿臺上的原稿d由供紙部搬送,原稿單面或兩面的 圖像由圖像讀取裝置SC的光學系統(tǒng)讀取,被影像傳感CCD讀入。由影像傳感CCD光電變換 的模擬信號在圖像處理部20經(jīng)模擬處理、A/D變換、描影修正、圖像壓縮處理等,然后送到 像曝光裝置3。圖像形成部中進行帶電、曝光、顯影、轉(zhuǎn)印、分離、清潔等處理。圖像形成部中,由帶電器2對感光體1附加電荷(本實施方式中是負電荷),由像 曝光裝置3照射激光形成靜電潛像,由顯影裝置4顯影靜電潛像形成墨像(本實施方式中 墨粉是負電荷的)。接下去,從第1供紙部搬送收容在供紙盒10中的紙張P。另一方面,由 清潔裝置6清除感光體1上的轉(zhuǎn)印殘留墨粉。紙張P被搬送,在由定位輥組成的第2供紙部12與墨像取得同步。紙張P在轉(zhuǎn)印 裝置5被轉(zhuǎn)印墨像后由定影裝置7定影。定影后的紙張P由排紙部14排到裝置外面。兩面復印時,第1面上形成了圖像的紙張P被送進循環(huán)再供紙部16被反轉(zhuǎn),再次 在圖像形成部中在第2面上形成圖像后,由排紙部14排到裝置外面。反轉(zhuǎn)排紙時,從通常 排紙通路分支的紙張P在反轉(zhuǎn)排紙部17中迂回,正反反轉(zhuǎn)后由排紙部14排到裝置外面。供紙裝置與圖像形成裝置A連接的大容量供紙裝置LT內(nèi)部備有多個供紙裝置本體30,容放 大量紙張P,將紙張P —張張送到圖像形成裝置A。供紙裝置本體30備有紙張載置臺31、紙張先端規(guī)制部件32、紙張后端規(guī)制部件 33、導軌34。本例中,紙張載置臺31有三層,各紙張載置臺31能夠通過導軌34從大容量供 紙裝置LT抽出。例如大容量供紙裝置LT中第一層盤能夠容放1300張,第二層及第三層盤 能夠容放1850張,整體能夠容放5000張左右紙張。圖2是供紙裝置本體30主要部分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供紙裝置本體30的概略 截面圖。圖2中,吸著搬送部60被在水平方向按箭頭b移到實際在供紙裝置本體30中的 設置位置的紙張搬送方向下游。如圖2所示,紙疊I^s和最上面的紙張Pl被載置在紙張載置臺31上,通過沒有圖 示的機構能夠與紙張載置臺31 —起升降。一對紙張側端規(guī)制部70在垂直于紙張搬送方向的寬度方向規(guī)制紙疊Ps,內(nèi)側具 有接近紙疊I3S側端的紙張側端規(guī)制部件71。紙張側端規(guī)制部70在紙張寬度方向上能夠自 在改變相對距離,相應紙張尺寸規(guī)制紙疊I3S在寬度方向的位置。紙張側端規(guī)制部70是在紙張搬送方向具有充分長度的剛性強度大的箱狀構造,能夠?qū)V范圍尺寸的紙張,在紙疊I3S的最上面,也保持紙張側端規(guī)制部件71與紙張側端之 間的間隙在所定以下。紙張先端規(guī)制部件32規(guī)制紙張載置臺31上的紙疊I^s的先端,固定在供紙裝置本 體30上。紙張后端規(guī)制部件33在紙張P長度方向上移動自在,規(guī)制紙張P傳送方向后端的 位置,被支撐在供紙裝置本體30上,能夠在紙張傳送方向上位移。紙張側端規(guī)制部件71和 紙張后端規(guī)制部件33具備能夠確保規(guī)制經(jīng)后述風吹而浮起的紙張之高度和形狀。如圖3所示,紙張后端規(guī)制部件33上還設有高度傳感PS3,用來檢測疊放在紙張載 置臺31上的紙疊的最上面的高度。疊放在紙張載置臺31上的紙疊I^s的最上面由后述控制部根據(jù)高度傳感PS3的信 號維持在能夠受風吹的最合適的高度。也就是說,根據(jù)圖3所示的高度傳感PS3的檢測結 果進行控制,驅(qū)動沒有圖示的升降馬達,使紙張載置臺31底板34上升,保持使紙張的最上 面維持在所定的高度。另外,在大容量供紙裝置LT的出口側設有由主動和從動的二個搬送輥構成的搬 送輥對39,其將由吸著搬送部60搬送的紙張P送往圖像形成裝置A。另外,在紙張傳送方向的紙張載置臺31的下游,設有為紙張分離裝置的送風部 50。吸著搬送部如圖3所示,吸著搬送部60被設置在位于疊放在紙張載置臺31上的紙疊I^s上方 的紙張搬送方向的下游。圖4(a)至4(c)是本實施方式吸著搬送部60的一例示意圖。圖4(a)是吸著搬送 部60的紙張P側視圖,圖4(b)是用圖4(a)中F-F線截斷的截面圖,圖4(c)是用圖4(b) 中G-G線截斷的截面圖。如圖4(b)所示,吸著搬送部60繃架著第1輥61、第2輥62a、62b(本例中使用二 個小徑輥,但也可以是一個)及第3輥63,其中,第1輥61被配置在形成了多個小徑貫通孔 的無端傳動帶64(以下稱吸著傳動帶)的一端內(nèi)側,通過馬達Ml (請參照圖幻對吸著傳動 帶64提供驅(qū)動力;第2輥62a、62b被配置在吸著傳動帶64的另一端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第3 輥在第1輥61和第2輥6 之間的紙張P側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二條吸著傳動帶64相鄰的側端截面如圖4(b)所示,在第1輥61和第3輥63之 間略平行于紙張P。在第3輥62和第2輥6 之間傾斜于紙張P。吸著傳動帶64內(nèi)側配置著通過貫通孔吸引空氣的為空氣吸引部的吸引通風道65 和吸引通風道65內(nèi)的吸引風扇66。吸引的空氣通過風扇66經(jīng)由吸引通風道65向旁邊排出。另外,如圖4(c)所示,第3輥63的外徑隨遠離滑輪67而漸漸減小。也就是說,在含第3輥63旋轉(zhuǎn)軸的垂直于搬送方向的截面(圖4(c))上,略等厚 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是在第3輥63的中央最突出。作為吸著搬送部60看時,在第3 輥63的位置上,略等厚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如圖所示,在紙面的略中央突出,是傾斜 的。另外,如圖4(a)、(b)所示,在第3輥63和第2輥6 之間設有突出部件68,其突出于傾斜繃架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為空氣吸引部的吸引通風道65,它的壁是避開突 出部件68的形狀。如此繃架吸著傳動帶64能夠可靠地分離被吸著傳動帶64吸著的最上面的紙張和 第2張紙張。圖5是吸在吸著傳動帶64上的最上面的紙張和第2張紙張的狀態(tài)模式截面示意 圖。圖5(a)與圖4(c)相同,是用圖4(b)中G-G線截斷的截面圖,圖5(b)是用圖4(b)中 H-H線截斷的截面圖如圖5(a)所示,由吸引風扇66吸引空氣,最上面的紙張Pl被吸起,沿垂直于吸著 傳動帶64搬送方向(請參照圖4(c))和搬送方向傾斜(請參照圖4(b))彎曲,所以,從同 圖中的點X到點Y,被吸起的最上面的紙張Pl及第2張紙張P2的長度,比點X到點Y的直 線距離稍微長一些(以該長度的差分為L)。另一方面如圖5(b)所示,在H-H截面上,垂直于搬送方向的傳動帶64的外表面與 G-G截面相比傾斜變緩,略呈直線狀。在該H-H截面中,被吸到略直線狀傳動帶面上的紙張 Pl因為有上述長度差分L,所以如圖5(b)所示處于變形狀態(tài),纏繞在突出部件68上。而第 2張紙張P2受到的傳動帶64的吸引力并不如紙張Pl大,所以,不出現(xiàn)纏繞在突出部件68 上的形狀,如圖所示浮游,狀態(tài)與G-G截面的相近。如此在紙張先端附近使最上面的紙張Pl和第2張紙張P2的截面形狀產(chǎn)生較大差 異,形成間隙空間K。通過由送風部50 (請參照圖幻對該空間送風,能夠可靠地使最上面的 紙張Pl和第2張紙張P2分離。另外,如圖4(a)、(c)所示,繃架的二條吸著傳動帶64在吸著搬送部60中央有間 隙,在該間隙中配設與第3輥63同軸且能夠自由旋轉(zhuǎn)的車輪形滑輪67。優(yōu)選該滑輪67的 外周面突出于相鄰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圖6是在第3輥中央的滑輪與吸著傳動帶的外表面之間的高度關系示意圖。如圖6所示,優(yōu)選該滑輪67的外周面比相鄰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突出。進 一步優(yōu)選滑輪67的外周面與相鄰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的高度之差t在0. 1 0. 5mm。圖7是使滑輪的外周面突出于相鄰的吸著傳動帶的外表面時吸在吸著傳動帶64 上的最上面的紙張Pl的狀態(tài)模式示意圖。圖7與圖4(c)相同,是用圖4(b)中G-G線截斷 的截面圖。如圖7所示,優(yōu)選使滑輪67的外周面比相鄰的吸著傳動帶64的外表面突出。通 過這一結構,在完成紙張Pl的送出之后停止吸著傳動帶64的驅(qū)動、由搬送輥39進行搬送 時,能夠通過滑輪67減緩吸著傳動帶64與紙張Pl的摩擦,能夠防止擦傷紙張表面等。另外,使吸引通風道65第1輥61側的壁的中央部分C和角部分K與吸著傳動帶 64之間的間隙分別不同,使中央部分C與吸著傳動帶64的距離大于角部分K與吸著傳動 帶64的距離。也就是說,形成從角部分K向中央部分C凹下的形狀。這樣的形狀在吸引紙 張、吸著傳動帶64和紙張彎曲時,能夠更可靠地使最上面的紙張Pl和第2張紙張P2分離。另外,較優(yōu)選繃架吸著傳動帶64使其外表面如下。如圖4(a)所示,以第3輥63的軸的位置和為空氣吸引部的吸引通風道64的搬送 方向下游側的壁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為A ;以吸引傳動帶64在第3輥63的軸的位置和在吸引 通風道65的搬送方向下游側的壁的位置的外表面在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差為r ;此時,優(yōu)選滿足1/5 彡 r/A 彡 1/20 (1)。這樣,能夠更可靠地使吸在吸著傳動帶上的最上面的紙張Pl和第2張紙張P2分
      1 O另外,如圖4(c)所示,以吸著傳動帶64的滑輪67側側端的位置和吸引通風道65 的第3輥63軸方向的壁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為B ;以吸引傳動帶64在滑輪側和在吸引通風 道65壁位置的外表面在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差為s,此時,優(yōu)選繃架成滿足1/10 彡 s/B 彡 1/40 (2)。這樣,能夠更可靠地使吸在吸著傳動帶上的最上面的紙張Pl和第2張紙張P2分
      1 O吸著搬送部的變形例上述實施方式中,吸著傳動帶64是等厚的,通過使第3輥63的徑變化,在垂直于 吸著傳動帶64搬送方向的方向上形成了傾斜(請參照圖4),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例如 如圖8所示,使第3輥63的徑為一定,使吸著傳動帶64的厚度在滑輪67側厚且隨遠離滑 輪67而漸漸變薄,繃架時使厚的一側端相鄰。送風部對被配設在紙張傳送方向紙張載置臺31下游的作為紙張分離裝置的送風部50作 說明。如圖2、圖3所示,送風部50由電動風扇51和與電動風扇51連接的送風導向52 構成。送風部50從送風導向52的送風路53A,對疊放在紙張載置臺31上的紙疊先端上部 方向(圖2中箭頭Al方向)送風。第1送風路53A的送風用來使紙疊I^s最上面的紙張P分離、浮起,是吹向紙疊I3S 前端上面部分的。送風導向52的上面部分還備有第2送風路53B,它在第1送風路53A的 下游,與第1送風路53A相比第2送風路53B的開口向上。第2送風路53B的送風用來使被吸著搬送部60吸住搬送的紙張分離為一張。送風導向52為通風道構造,如圖3所示,連通第1送風路53A和電動風扇51,或連 通第2送風路5 和電動風扇51。通風道分支為第1通風道54A和第2通風道MB。在分 支點備有開閉器陽,開閉器陽能夠切換流到第1通風道54A及第2通風道54B的風量。也就是說,本例中的送風部50兼用,其既使得紙疊I3S最上面的紙張P分離浮起, 又使得被吸著搬送部60吸住搬送的紙張分離為一張,但并不局限于此,至少只要送風使被 吸著搬送部60吸住搬送的紙張分離為一張(相當于第2送風路)即可。接下去,對上述被吸著搬送部60吸住搬送的紙張和送風部50的形狀作詳細說明。圖9是從紙疊側看到的送風部50的正面圖。如圖9所示,送風部50在第1送風路53A上方形成了多個肋70和該肋70之間的 多個第2送風路53B,與被搬送的紙張中央部分相對應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72的最低 部分的高度,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圖9所示的例子中,與被搬送的紙張的中央部分(與第3輥的中央部分相對應) 相對應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72被削成圓弧形狀。本例中,使底面72在接近肋70的位 置上的高度與鄰接的第2送風路5 的底面略相同,使底面70圓弧狀中央?yún)^(qū)域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底面72在接近肋70的位置上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鄰接的第2送 風路5 的底面。也就是說,使與被搬送的紙張的中央部分(與第3輥的中央部分相對應) 相對應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的最低位置的高度,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另外,使與被搬送的紙張的中央部分相對應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72的最低位 置與將底面72隔開的肋70的高度的高低差,大于被吸著傳動帶64吸著搬送的紙張Pl的 中央部分的彎曲量。與被搬送的紙張的中央部分相對應的底面72的形狀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V字 形、U字形等形狀。此時,也至少只要使V字形、U字形的最低部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路5 的底面即可。另外也可以是平坦面,平坦面時,只要使底面72的高度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 路53B的底面即可。以下簡單說明上述使送風部50與被搬送的紙張的中央部分相對應的第2送風路 53B的底面72的最低部的高度,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的效果。圖10是從送風部50側看到的被吸著搬送部60吸著搬送的紙張Pl的概略形狀示 意圖。圖11是送風部50的形狀立體示意圖。如圖10所示,被吸著傳動帶64吸著的紙張Pl中央部分纏繞在突出部件68上,處 于向下方凸出的彎曲狀態(tài)被搬送。在中央部分彎曲狀態(tài)下被搬送的紙張Pi如圖11所示, 被搬送到送風部50形成的肋70的上面。通過使與該被搬送的紙張的中央部分相對應的第 2送風路53B的底面72的高度低于鄰接的第2送風路53B的底面,這樣,能夠確保恰當?shù)?送風方向和風量,以便將被吸著搬送部60吸著搬送的紙張分離成一張,并且,能夠避免紙 張Pl中央向下彎曲的部位與送風部50前面碰觸,可以解消紙張堵塞引起的搬送不良。由 此能夠確切地搬送紙張。實施例根據(jù)實施例對上述條件式(1)、(2)作說明。為了得到吸著傳動帶64在第3輥63位置的垂直于搬送方向的傾斜(請參照圖 4(c))和搬送方向的傾斜(請參照圖4(b))的最適當數(shù)值,做了以下實驗。實驗采用圖4所示的吸著搬送部60,第1輥61與第3輥63的軸間距離(與紙張平行的距離)80mm第2輥62a與第3輥63的軸間距離(與紙張平行的距離)50mm吸著傳動帶寬40mm二條吸著傳動帶的間隙12mm吸著傳動帶的孔φ= 3 mm吸著傳動帶的孔間隔縱橫6mm間距吸引風扇的吸引力(負壓)300MP a吸引通風道的紙張側開口形狀口 76mm(除突出部件避開部分)。實驗1固定圖4(c)所示的 s 及 B,使 s = lmm、B = 40mm(s/B = 1/40),使圖 4(b)所示的 r和A分別為以下各值,進行供紙實驗。比較例 1 :r/A = 1/40 (r = 0. 5mm、A = 20mm)實施例1 :r/A = 1/20 (r = 1mm、A = 20mm)
      實施例2 :r/A = 1/10 (r = 2mm、A = 20mm)實施例3 :r/A = 1/5 (r = 4mm、A = 20mm)比較例 2 :r/A = 1/4 (r = 5mm、A = 20mm)實驗1的結果出示在下表1中。評價基準如下,連續(xù)供紙1000張,只要發(fā)生1次重疊進料或不進料就為N,以1次 也不發(fā)生重疊進料或不進料時為G。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供紙裝置,備有疊放紙張的紙張載置臺和吸著搬送部,所述吸著搬送部備有位 于疊放在所述紙張載置臺上的紙張上方且形成了多個貫通孔的多個傳動帶、以及位于所述 傳動帶內(nèi)側穿過所述貫通孔吸引空氣的空氣吸引部,該吸著搬送部通過所述空氣吸引部吸 引空氣使所述紙張吸在傳動帶上,在搬送方向搬送;其中,所述吸著搬送部進一步備有第1輥,被配置在所述多個傳動帶內(nèi)側,對所述傳動帶提 供驅(qū)動力;第2輥,被配置在所述傳動帶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第3輥,在所述第1輥和所述第2 輥之間的所述疊放的紙張側的所述傳動帶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所述多個傳動帶由所述第1輥、所述第2輥、所述第3輥繃架,在含所述第3輥軸的垂直于搬送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所述第3輥的 中央最向所述被疊放的紙張側突出。
      2.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第3輥的外徑在軸方向上從中央向外側 漸漸減小。
      3.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傳動帶的厚度是一側端厚另一側端薄 的傾斜的厚度,繃架時使厚的一側端相鄰。
      4.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以所述第3輥的軸的位置與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搬送方向下游側壁的位置之間的距離 為A;以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所述第3輥的軸的位置和在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搬送方向下 游側的壁的位置的高度差為r ;此時,滿足1/5 ≥ r/A ≥1/20。
      5.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在所述第3輥中央的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配置滑輪,以所述傳動帶的所述第3輥中央側的側端位置與所述空氣吸引部的第3輥軸方向的壁 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為B ;以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滑輪側和在空氣吸引部的壁位置、在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 差為s,此時,滿足1/10 ≥s/B ≥1/40。
      6.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在所述第3輥中央的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配 置滑輪,該滑輪的外周面比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突出。
      7.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在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的所述第3輥的搬送 方向下游,設突出于所述傳動帶外表面的突出部件。
      8.如權利要求7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空氣吸引部的壁,是避開所述突出部件 的形狀。
      9.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所述第1輥側的壁,是從 角部向中央漸漸凹下的形狀。
      10.如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供紙裝置,其中,備有從所述紙張搬送方向下游向所述第3輥方向送風的送風部,所述送風部中形成了多個肋和在肋之間的送風路,使對應于所述第3輥中央部分的送風路的底面的最低位置的高度,低于鄰接的送風路的底面。
      11.一種圖像形成系統(tǒng),包括供紙裝置和在被從該供紙裝置供給的紙張上形成圖像的 圖像形成裝置,其中,供紙裝置備有疊放紙張的紙張載置臺和吸著搬送部,所述吸著搬送部備有位于疊放在 所述紙張載置臺上的紙張上方且形成了多個貫通孔的多個傳動帶、以及位于所述傳動帶內(nèi) 側穿過所述貫通孔吸引空氣的空氣吸引部,該吸著搬送部通過所述空氣吸引部吸引空氣使 所述紙張吸在傳動帶上,在搬送方向搬送;所述吸著搬送部進一步備有第1輥,被配置在所述多個傳動帶內(nèi)側,對所述傳動帶提 供驅(qū)動力;第2輥,被配置在所述傳動帶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第3輥,在所述第1輥和所述第2 輥之間的所述疊放的紙張側的所述傳動帶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所述多個傳動帶由所述第1輥、所述第2輥、所述第3輥繃架,在含所述第3輥軸的垂直于搬送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所述第3輥的 中央最向所述被疊放的紙張側突出。
      12.如權利要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第3輥的外徑在軸方向上從中央向 外側漸漸減小。
      13.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傳動帶的厚度是一側端厚另一 側端薄的傾斜的厚度,繃架時使厚的一側端相鄰。
      14.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以所述第3輥的軸的位置與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搬送方向下游側壁的位置之間的距離 為A;以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所述第3輥的軸的位置和在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搬送方向下 游側的壁的位置的高度差為r ;此時,滿足1/5 ≤ r/A ≤1/20。
      15.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在所述第3輥中央的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配置滑輪,以所述傳動帶的所述第3輥中央側的側端位置與所述空氣吸引部的第3輥軸方向的壁 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為B;以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在滑輪側和在空氣吸引部的壁位置、在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 差為s,此時,滿足1/10 ≤ s/B ≤ 1/40。
      16.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在所述第3輥中央的所述多個傳動帶 之間配置滑輪,該滑輪的外周面比所述傳動帶的外表面突出。
      17.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在所述多個傳動帶之間的所述第3輥 的搬送方向下游,設突出于所述傳動帶外表面的突出部件。
      18.如權利要求17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空氣吸引部的壁,是避開所述突 出部件的形狀。
      19.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空氣吸引部的所述第1輥側的 壁,是從角部向中央漸漸凹下的形狀。
      20.如權利要求11中記載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供紙裝置備有從所述紙張搬送方向下游向所述第3輥方向送風的送風部, 所述送風部中形成了多個肋和在肋之間的送風路,使對應于所述第3輥中央部分的送 風路的底面的最低位置的高度,低于鄰接的送風路的底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供紙裝置及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供紙裝置備有吸著搬送部,該吸著搬送部備有位于疊放在紙張載置臺上的紙張上方且形成了多個貫通孔的多個傳動帶、以及穿過貫通孔吸引空氣的空氣吸引部,該吸著搬送部通過空氣吸引部吸引空氣使紙張吸在傳動帶上在搬送方向搬送,其中,吸著搬送部至少由第1輥、第2輥、第3輥繃架,第1輥被配置在所述傳動帶的一端內(nèi)側,對所述傳動帶提供驅(qū)動力;第2輥被配置在所述傳動帶的另一端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所述第3輥在所述第1輥和所述第2輥之間的所述傳動帶的紙張側內(nèi)側,從動旋轉(zhuǎn);在第3輥上的傳動帶外表面是在垂直于搬送方向的紙面中央最突出。
      文檔編號B65H3/12GK102092595SQ20101058577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鈴木智雄 申請人:柯尼卡美能達商用科技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