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冷散熱貯存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貯存裝置,尤其是一種水冷散熱貯存裝置。
背景技術(shù):
貯存裝置在儲存高溫物質(zhì)時,對散熱成本、散熱效率以及散熱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有越來越高的要求,高溫介質(zhì)不僅會對整體系統(tǒng)造成不利影響,還會縮短相關(guān)直接及間接接觸設備的使用壽命,從而加大使用成本。因此,找到經(jīng)濟、快速、穩(wěn)定的散熱方法便成為了一個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目前,對高溫物體的散熱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自冷式,其特點主要是通過增大被散熱物體與周圍環(huán)境的熱交換面積從而實現(xiàn)自然冷卻;第二種是風冷式,在第一種散熱方式的基礎上,通過外部強制通風,增大散熱效率;第三種是水冷式,即通過被散熱物體與冷卻水之間的熱交換實現(xiàn)降溫的目的,散熱效果好,對于大型及超高溫散熱裝置也有較好的適應性。上述三種散熱方式中,自冷式散熱效率低,不適用大型及超高溫物體的散熱,且對周圍環(huán)境因素要求較高;風冷式散熱效率較高,但運行成本也較高,所傳遞的余熱難于被重新利用,既浪費資源,又對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一定的熱污染;水冷式散熱效率高,容錯性好,所吸收的熱量暫時儲存于冷卻水中,方便集中排放或回收利用,但傳統(tǒng)水冷式方法對循環(huán)水與被散熱物體的接觸面積有一定的限制,受熱后的水難于集中回收,或者結(jié)構(gòu)復雜,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差。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增加循環(huán)水接觸面積的水冷散熱貯
存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包括倉體和頂蓋板,所述頂蓋板配合安裝在所述倉體的開口處,所述倉體的倉體壁為中空狀,倉體壁的中空部分稱為冷卻空間,所述倉體壁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與所述冷卻空間連通。進一步的是,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所述倉體壁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倉體壁的頂部。進一步的是,還包括進水管、流量計和閥門,所述進水管與所述進水口相連,所述流量計和閥門設置在所述進水管上。進一步的是,還包括呼吸器,所述呼吸器設置在所述頂蓋板上。進一步的是,還包括加強筋板,所述加強筋板設置在所述冷卻空間內(nèi)。進一步的是,還包括人孔門,所述人孔門設置在所述頂蓋板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置有冷卻空間,使得冷卻水能夠直接進入到倉體壁中,幾乎能夠與整個倉體壁接觸,極大的增加了熱交換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同時,經(jīng)熱交換后的水可以從出水口中流出而得以利用。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底部和頂部,這就使水能夠填滿整個冷卻空間,避免散熱死角出現(xiàn)。在頂蓋板上還可以安裝呼吸器,便于進行一部分的空氣交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圖1的A處放大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倉體1、頂蓋板2、倉體壁3、冷卻空間4、進水口 5、出水口 6、進水管7、流量計8、閥門9、呼吸器10、人孔門1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倉體I和頂蓋板2,所述頂蓋板2配合安裝在所述倉體I的開口處,所述倉體I的倉體壁3為中空狀,倉體壁3的中空部分稱為冷卻空間4,所述倉體壁3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 5和出水口 6,進水口 5和出水口 6均與所述冷卻空間4連通。倉體壁3—般采用雙層設置,包括外壁和內(nèi)壁,冷卻空間4夾層在外壁和內(nèi)壁間。當需貯存高溫物質(zhì)時,利用進水口 5向冷卻空間4通入冷水,冷水與內(nèi)壁完全接觸,然后加入高溫物質(zhì),使高溫物質(zhì)進行換熱,冷卻后的高溫物質(zhì)從倉體I開口取出,換熱后的水從出水口6中流出,等待利用。由于冷水是直接與內(nèi)壁接觸的,無需額外的換熱管道,因此其冷卻效率較高,同時冷卻水在本裝置內(nèi)無損失,且便于集中回收利用,熱交換的熱水可以得以回收利用。具體的,如圖1所示,所述進水口 5設置在所述倉體壁3的底部,所述出水口 6設置在所述倉體壁3的頂部 。冷水的流向可參加圖2所示,冷水從下向上流動,可以填滿整個冷卻空間4,避免死角出現(xiàn),提高熱交換面積。為了準確控制冷水量,如圖1所示,還包括進水管7、流量計8和閥門9,所述進水管 與所述進水口 5相連,所述流量計8和閥門9設置在所述進水管7上。通過流量計8就可以準確的得知冷卻水的量,從而通過控制冷卻水的量來控制冷卻速度。為了使倉體I內(nèi)進行空氣交換,如圖1所示,還包括呼吸器10,所述呼吸器10設置在所述頂蓋板2上。為了增強倉體壁3的強度,還包括加強筋板,所述加強筋板設置在所述冷卻空間4內(nèi)。加強筋板可以增強中空的倉體3的強度。為了便于檢修,如圖1所示,還包括人孔門11,所述人孔門11設置在所述頂蓋板2上。當需要操作時,即可打開人孔門11對倉體I內(nèi)進行操作處理。
權(quán)利要求1.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包括倉體(I)和頂蓋板(2 ),所述頂蓋板(2 )配合安裝在所述倉體(I)的開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倉體(I)的倉體壁(3 )為中空狀,倉體壁(3 )的中空部分稱為冷卻空間(4 ),所述倉體壁(3 )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 5 )和出水口( 6 ),進水口( 5 )和出水口(6)均與所述冷卻空間(4)連通。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5)設置在所述倉體壁(3)的底部,所述出水口(6)設置在所述倉體壁(3)的頂部。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水管(7)、流量計(8 )和閥門(9 ),所述進水管(7 )與所述進水口( 5 )相連,所述流量計(8 )和閥門(9 )設置在所述進水管(7)上。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呼吸器(10),所述呼吸器(10 )設置在所述頂蓋板(2 )上。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強筋板,所述加強筋板設置在所述冷卻空間(4)內(nèi)。
6.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人孔門(11),所述人孔門(11)設置在所述頂蓋板(2 )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冷散熱貯存裝置,包括倉體和頂蓋板,頂蓋板配合安裝在倉體的開口處,倉體的倉體壁為中空狀,倉體壁的中空部分稱為冷卻空間,倉體壁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與冷卻空間連通。由于設置有冷卻空間,使得冷卻水能夠直接進入到倉體壁中,幾乎能夠與整個倉體壁接觸,極大的增加了熱交換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同時,經(jīng)熱交換后的水可以從出水口中流出而得以利用。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底部和頂部,這就使水能夠填滿整個冷卻空間,避免散熱死角出現(xiàn)。在頂蓋板上還可以安裝呼吸器,便于進行一部分的空氣交換。
文檔編號B65D88/74GK203006185SQ20122070625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謝永生, 艾朝杰, 杜宇 申請人:攀枝花鋼城集團瑞天安全環(huán)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