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固定架上還設有供絞線圓盤的絞線伸出固定架的絞線出口,絞線出口與容納空間的中部連通。由于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且固定架上還設有供絞線伸出固定架的絞線出口,當絞線圓盤裝設于容納空間內(nèi)時,其能夠被固定,且絞線圓盤的絞線能夠從絞線出口伸出固定架,故與現(xiàn)有的絞線圓盤直接放置在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上相比,由于絞線圓盤被固定不容易因絞線的牽動而松散,故而能夠有效地防止亂圈及絞線纏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絞線的彈力傷人的情況。
【專利說明】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常需使用鋼質(zhì)的絞線。鋼絞線下料時,多將成捆的鋼絞線圈平放在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內(nèi),然后再進行下料施工。由于鋼絞線圈平放在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內(nèi),故鋼絞線下料時,容易牽動鋼絞線圈從而使鋼絞線圈松散,出現(xiàn)亂圈及鋼絞線相互纏繞的現(xiàn)象,還容易出現(xiàn)彈力傷人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絞線圓盤不容易因絞線的牽動而松散,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亂圈及絞線纏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絞線彈力傷人的情況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的鋼絞線下料時,容易牽動鋼絞線圈從而使鋼絞線圈松散,出現(xiàn)亂圈及鋼絞線相互纏繞的現(xiàn)象,還容易出現(xiàn)彈力傷人的情況的技術(shù)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固定架上還設有供絞線圓盤的絞線伸出固定架的絞線出口,絞線出口與容納空間的中部連通。
[0005]進一步地,固定架包括:用于對絞線圓盤進行軸向定位的兩個支架,兩個支架上各開設有一個供絞線從絞線圓盤內(nèi)向絞線圓盤的軸向一端伸出的絞線出口 ;以及用于對絞線圓盤進行徑向定位的多根連桿,每根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相連,多根連桿和兩個支架圍設成容納空間。
[0006]進一步地,絞線出口的中線與裝設到容納空間內(nèi)的絞線圓盤的軸線重合。
[0007]進一步地,每個支架上可拆卸地設有多個扣件,每根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上的扣件活動連接。
[0008]進一步地,每個支架包括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以及第四支桿;第二支桿的一端與第一支桿相連,第三支桿的一端與第二支桿相連,第四支桿的一端與第三支桿相連,第一支桿的一端與第四支桿相連;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以及第四支桿的連接處圍成絞線出口。
[0009]進一步地,第二支桿的一端與第一支桿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第三支桿的一端與第二支桿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第四支桿的一端與第三支桿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第一支桿的一端與第四支桿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
[0010]進一步地,多個扣件固設于第一支桿、或第二支桿、或第三支桿、或第四支桿的伸出絞線出口的延伸段上。
[0011]進一步地,連桿的數(shù)量為四根,四根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的第一支桿、或第二支桿、或第三支桿、或第四支桿上的扣件活動連接。
[0012]進一步地,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第四支桿、以及四根連桿均為鋼管。[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由于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100,且固定架上還設有供絞線伸出固定架的絞線出口 200,當絞線圓盤裝設于容納空間100內(nèi)時,其能夠被固定,且絞線圓盤的絞線能夠從絞線出口伸出固定架,故與現(xiàn)有的絞線圓盤直接放置在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上相比,由于絞線圓盤被固定不容易因絞線的牽動而松散,故而能夠有效地防止亂圈及絞線纏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絞線的彈力傷人的情況。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構(gòu)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gòu)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的左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以及
[0019]圖3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裝設絞線圓盤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
[0020]圖例說明
[0021]1、支架;11、第一支桿;12、第二支桿;13、第三支桿;14、第四支桿;2、連桿;100、容納空間;200、絞線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quán)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3]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100,固定架上還設有供絞線圓盤的絞線伸出固定架的絞線出口 200,絞線出口 200與容納空間100的中部連通。由于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100,且固定架上還設有供絞線伸出固定架的絞線出口 200,當絞線圓盤裝設于容納空間100內(nèi)時,其能夠被固定,且絞線圓盤的絞線能夠從絞線出口 200伸出固定架,故與現(xiàn)有的絞線圓盤直接放置在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上相比,由于絞線圓盤被固定不容易因絞線的牽動而松散,故而能夠有效地防止亂圈及絞線纏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絞線的彈力傷人的情況。
[0024]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2所示,固定架包括:用于對絞線圓盤進行軸向定位的兩個支架1,兩個支架1上各開設有一個供絞線從絞線圓盤內(nèi)向絞線圓盤的軸向一端伸出的絞線出口 200 ;固定架還包括用于對絞線圓盤進行徑向定位的多根連桿2,每根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1相連,多根連桿2和兩個支架1圍設成容納空間100。當絞線圓盤放置于容納空間100內(nèi)時,其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1抵接,其外周面與多根連桿2抵接,從而絞線圓盤被被固定于由多根連桿2和兩個支架1圍設成的容納空間100內(nèi),且絞線能夠從絞線圓盤內(nèi)向絞線圓盤的軸向一端伸出絞線出口 200。本實用新型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僅包括兩個支架1,和多根連桿2,固定裝置的結(jié)構(gòu)簡單。[0025]優(yōu)選地,在現(xiàn)有的絞線下料過程中,絞線一般由絞線圓盤的中心向絞線圓盤的外圈下料,下料時,為了更順暢的從絞線出口 200內(nèi)向外牽出絞線,且使絞線圓盤不松散,故使絞線出口 200的中線與裝設到容納空間100內(nèi)的絞線圓盤的軸線重合,即使絞線從絞線圓盤的中心被牽出固定架外,絞線圓盤不容易因絞線的牽動而松散,從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亂圈及絞線纏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絞線的彈力傷人的情況。
[0026]較優(yōu)選地,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能夠適用對不同直徑和沿軸線方向不同寬度的絞線圓盤的固定,故在每個支架1上可拆卸地設置多個扣件,每根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1上的扣件活動連接。由于扣件具有易緊固和易拆卸的特性,故當絞線圓盤的直徑和/或?qū)挾炔煌瑫r,只需首先松開連桿2與支架1上的扣件的連接,使兩個支架1和多根連桿2重新成為相互獨立的零件或部件,然后再根據(jù)待收容的絞線圓盤沿其軸線方向的寬度重新調(diào)整兩個支架1之間的間距,或者根據(jù)絞線圓盤的直徑調(diào)整扣件固定在支架1上的位置,最后再使連桿2重新與扣件相連即可。具體地,當待收容的絞線圓盤的寬度變大時,就使兩個支架1之間的間距增大,反之,就使兩個支架1之間的間距減??;當待收容的絞線圓盤的直徑變大時,就使多根連桿2向相互間距增大的方向移動,反之,就使多根連桿2向相互間距變小的方向移動。通過在支架1上設置易拆卸的扣件,可使由多根連桿2和兩個支架1圍設而成的容納空間100的大小可根據(jù)待收容的絞線圓盤的大小進行調(diào)節(jié),本實用新型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能夠適用不同大小的絞線圓盤,且調(diào)節(jié)簡單、靈活,使用范圍大。
[0027]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每個支架1包括第一支桿11、第二支桿12、第三支桿13、以及第四支桿14 ;第二支桿12的一端與第一支桿11相連,第三支桿13的一端與第二支桿12相連,第四支桿14的一端與第三支桿13相連,第一支桿11的一端與第四支桿14相連;第一支桿11、第二支桿12、第三支桿13、以及第四支桿14的連接處圍成絞線出口 200。
[0028]優(yōu)選地,第二支桿12的一端與第一支桿11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第三支桿13的一端與第二支桿1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第四支桿14的一端與第三支桿13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第一支桿11的一端與第四支桿14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由第一支桿11、第二支桿12、第三支桿13、以及第四支桿14的連接處圍成的絞線出口 200為正方體,且位于支架1的中心,如圖3所示,有利于絞線圓盤的安裝,使支架1受力均勻,且裝設絞線圓盤后的支架1外形美觀。
[0029]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多個扣件固設于第一支桿11、或第二支桿
12、或第三支桿13、或第四支桿14的伸出絞線出口200的延伸段上。優(yōu)選地,連桿2的數(shù)量為四根,四根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1的第一支桿11、或第二支桿12、或第三支桿
13、或第四支桿14上的扣件活動連接。
[0030]較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桿11、第二支桿12、第三支桿13、第四支桿14、以及四根連桿2均為鋼管,取材方便、加工簡單。
[0031]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xiàn)了如下技術(shù)效果:
[0032]1、與現(xiàn)有的絞線圓盤直接放置在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上相比,由于絞線圓盤被固定不容易因絞線的牽動而松散,故而能夠有效地防止亂圈及絞線纏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絞線的彈力傷人的情況;
[0033]2、本實用新型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能夠適用不同大小的絞線圓盤,且調(diào)節(jié)簡單、靈活,使用范圍大;
[0034]3、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桿11、第二支桿12、第三支桿13、第四支桿14、以及四根連桿2均為鋼管,取材方便、加工簡單。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設有用于容納并固定絞線圓盤的容納空間(100),所述固定架上還設有供所述絞線圓盤的絞線伸出所述固定架的絞線出口(200),所述絞線出口(200)與所述容納空間(100)的中部連通。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對所述絞線圓盤進行軸向定位的兩個支架(1),所述兩個支架(1)上各開設有一個供所述絞線從所述絞線圓盤內(nèi)向 所述絞線圓盤的軸向一端伸出的所述絞線出口(200);以及用于對所述絞線圓盤進行徑向定位的多根連桿(2),每根所述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支架(1)相連,多根所述連桿(2)和兩個所述支架(1)圍設成所述容納空間(10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絞線出口(200)的中線與裝設到所述容納空間(100)內(nèi)的所述絞線圓盤的軸線重口 ο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支架(1)上可拆卸地設有多個扣件,每根所述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支架(1)上的扣件活動連接。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支架(1)包括第一支桿(11)、第二支桿(12)、第三支桿(13)、以及第四支桿(14);所述第二支桿(1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桿(11)相連,所述第三支桿(1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桿(12)相連,所述第四支桿(14)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桿(13)相連,所述第一支桿(11)的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桿(14)相連;所述第一支桿(11)、所述第二支桿(12)、所述第三支桿(13)、以及所述第四支桿(14)的連接處圍成所述絞線出口(200)。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桿(1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桿(11)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所述第三支桿(1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桿(1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所述第四支桿(14)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桿(13)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所述第一支桿(11)的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桿(14)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相連。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扣件固設于所述第一支桿(11)、或所述第二支桿(12)、或所述第三支桿(13)、或所述第四支桿(14)的伸出所述絞線出口(200)的延伸段上。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2)的數(shù)量為四根,四根所述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支架(1)的所述第一支桿(11)、或所述第二支桿(12)、或所述第三支桿(13)、或所述第四支桿(14)上的所述扣件活動連接。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絞線圓盤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桿(11)、所述第二支桿(12)、所述第三支桿(13)、所述第四支桿(14)、以及四根所述連 桿(2)均為鋼管。
【文檔編號】B65H49/36GK203529586SQ20132063597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劉勇, 丁少華, 王竺 申請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