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后處理裝置及具備該紙張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為紙張后處理裝置及具備該紙張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紙張后處理裝置具備搬運紙張的搬運部、在由此搬運部搬運的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的沖裁穿孔部、使由此沖裁穿孔部進行了穿孔的紙張作為束集聚的堆疊部、對集聚在此堆疊部上的紙張的搬運方向前端進行限制的止擋部、由裝訂構件對在堆疊部被進行了前端限制的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處理部和對由裝訂處理部進行了裝訂的紙張在規(guī)定的折疊位置進行折疊的折疊處理部;沖裁穿孔部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橫跨折疊位置地穿孔形成沖裁孔,并且,裝訂處理部在由裝訂構件對紙張束進行裝訂時使此裝訂構件貫通在沖裁孔中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由此,能夠提供一種容易生成簡易的環(huán)裝用的冊子的紙張后處理裝置。
【專利說明】紙張后處理裝置及具備該紙張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對從復印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搬出的紙張進行裝訂及在規(guī)定的折痕位置使其折合的紙張后處理裝置,涉及可對連續(xù)地搬出的紙張進行后處理的裝置,另夕卜,涉及也可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的紙張后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地,使從圖像形成裝置搬出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對其進行訂書釘裝訂或使其折合成冊子狀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廣為人知。這些紙張后處理裝置,形成為如下裝置構成,即,為了對紙張進行后處理而具備多個紙張集聚組件,例如在作為第I紙張集聚組件的處理托盤將紙張集聚成束狀,進行訂書釘裝訂,在作為第2紙張集聚組件的堆疊部對集聚成了束狀的紙張進行騎縫裝訂,使其折合成冊子狀。并且,近年來,還不斷提供了進行這些裝訂處理時在不使用金屬制的裝訂針(金屬訂書釘)的情況下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裝置、使用該裝訂裝置的紙張后處理裝置。
[0003]例如,在日本專利公開2011-201698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裝置,該裝置在不使用金屬的裝訂訂書釘?shù)那闆r下進行裝訂,用于使裝訂了的記錄材料束的回收利用性、安全性提高。此裝置,由折疊板和折疊輥對依次集聚了多張紙張的、集聚在集聚堆疊器上的紙張束實施折疊。而且,還公開了一種裝置,該裝置在紙張束的從由折疊板和折疊輥進行了折疊的位置隔開預先決定了的間隔的位置,裝訂機構部由紙張束在不使用金屬的訂書釘?shù)那闆r下對紙張束進行裝訂處理。
[0004]作為此裝訂機構部的裝訂機構,在由上述的紙張束的折疊板和折疊輥進行折疊處理后,通過在紙張束產(chǎn)生厚度方向的變形來對紙張束進行裝訂。此紙張厚度方向的變形通過形成為凹凸狀的壓接齒從上下咬合在紙張產(chǎn)生局部性的變形,使紙張相互纏結來進行裝訂。
[0005]另外,作為利用此壓接齒的裝訂機構的別的構成例,公開了一種切割機構,該切割機構在紙張束形成切痕,使其變形,對紙張進行裝訂。關于此裝置,還公開了以下內容,即,此裝置由U字刀、狹縫刀和推入組件進行裝訂,該U字刀在紙張束形成U字形狀的切痕,該狹縫刀形成與此U字刀的寬度一致的狹縫狀的切痕,該推入組件將由該U字狀刀形成的U字形狀的切痕推入到由狹縫刀形成的狹縫狀的切痕中。
[0006]利用這些裝訂裝置的場合,都是以從紙張束的折疊位置到裝訂位置離開預先決定了的間隔的方式設定由裝訂裝置實施裝訂的部分(參照專利文獻I的圖7、圖11)。換言之,錯開折疊位置和裝訂位置進行設定。
[0007]同樣,在日本專利公開2013-126904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裝置,該裝置設置向紙張束的一方屈曲成凸形狀的切痕形成部和在由紙張束的此切痕形成部包圍的范圍的內側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部,并且,在切痕部的兩端部設定對紙張束進行對折的折疊位置。
[0008]這是沖壓裝置,具有沖頭部和模具部,由沖頭部在紙張束實施打眼加工。沖頭部,具有連接舌片形成刀、孔形成刀和切痕形成刀(圖5)。連接舌片形成刀,在紙張束上形成切痕,在紙張上設置連接舌片??仔纬傻叮诩垙?上設置作為連接舌片插通的孔的卡定片。切痕形成刀,在紙張上設置切痕。切痕形成刀,屈曲(彎曲)成向一方凸起的形狀。連接舌片形成刀的兩端部及切痕形成刀的兩端部,位于直線上。以紙張束的折疊位置與此直線一致的方式搬運紙張束。另一方面,在模具部上,設置有連接舌片形成刀插入的第I插入孔、孔形成刀插入的插入孔、切痕形成刀插入的插入孔。
[0009]此裝置,在上述專利文獻中,由于連接舌片形成刀的兩端部及切痕形成刀的兩端部位于直線上,將此位置設定為折疊位置,所以,折疊位置和裝訂位置被錯開。
[0010]然而,在日本專利第4952129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訂書機裝置,該訂書機裝置考慮環(huán)境、安全性,不使用金屬性的訂書釘,而是使用紙制訂書釘。此裝置是操作者在裝訂處理口中以手動插入的方式插入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置,將并列地連結多個大致筆直狀的紙制訂書釘?shù)倪B結狀態(tài)的訂書釘?shù)那邦^部的紙制訂書釘切斷,成型為大致2字狀。而且,公開了臺式的訂書機,該臺式的訂書機具備以下構成,即,使紙制訂書釘?shù)膬赡_部貫通裝訂紙張,沿裝訂紙張將兩腳部折彎,使其相互粘合,由此,可使用容易變形的紙制的訂書釘對裝訂紙張進行裝訂。
[0011]另外,在日本專利公開2012-45879號中公開了一種裝置,該裝置當在紙張束端面的穿孔實施環(huán)裝裝訂時,從紙張的張數(shù)和厚度信息等計算此穿孔位置。
[0012]上述的上述日本專利公開的裝置雖然都是對紙張束的中間進行裝訂的裝置,但采用了錯開折疊位置和裝訂位置提供冊子的裝置構成。另外,第3件上述日本注冊專利,是在對紙張束進行裝訂時的訂書釘不使用金屬地由紙制的訂書釘進行裝訂的裝置。
【發(fā)明內容】
[0013]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4]在如上述那樣使從圖像形成裝置等搬出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并實施訂書釘裝訂、冊子折疊等后處理的裝置中,在不使用金屬的訂書釘?shù)剡M行裝訂處理和紙張折疊處理的場合,在裝置構成中存在以下的問題。
[0015]如上述2件的日本公開專利那樣,以從紙張束的折疊位置到裝訂位置之間離開預先決定了的間隔的方式設定由裝訂裝置實施裝訂的部分。換言之,錯開折疊位置和裝訂位置進行設定,生成冊子。然而,與在與折疊位置大體相同的位置使用訂書釘進行裝訂的裝置相比,因為裝訂位置從折疊位置偏離,所以,在沒有裝訂位置的那一側的頁和有裝訂位置的那一側的頁,打開范圍不同。
[0016]因此,存在有裝訂位置的那一側的頁和沒有裝訂位置的那一側的頁,所以,如果不采取在有裝訂位置的頁減少印刷區(qū)域的手段,則圖像缺失。另外,在通常在紙張長度的二分之一的地方設定折疊位置的場合,因為裝訂位置偏往一方,所以,例如在封面那一側的二分之一頁,能夠超過折疊位置地翻開紙張,但在余下的二分之一的頁,僅能夠翻開到從折疊位置離開的裝訂位置,在相同冊子的中,在翻開范圍產(chǎn)生不平衡,存在不諧調感。
[0017]并且,公開于上述2件的公開專利的裝訂裝置是使紙張自身變形來進行裝訂的裝置,例如此紙張厚度方向的變形通過形成為凹凸狀的壓接齒從上下咬合來在紙張產(chǎn)生局部性的變形,使紙張相互纏結來進行裝訂。然而,為了使紙張相互咬合,需要以相當大的壓接力使其咬合。另外,如果此壓接力弱,則裝訂變得不充分,在僅存在壓接力時,存在裝訂不穩(wěn)定的不良狀況。以此壓接方式進行的裝訂存在以下問題,即,如果與折疊位置一致,則因為紙張的彎曲而作用變形力,裝訂性能不充分。
[0018]另外,作為別的裝訂機構公開了一種裝訂機構,該裝訂機構在紙張束的一方形成被屈曲成凸形狀的切痕,在由紙張束的切痕包圍的范圍的內側設置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部,將切痕插入到此裝訂部中進行裝訂。此機構因為在紙張自身開設比較大的切痕,所以,對紙張自身產(chǎn)生損傷,并且外觀也不太好。
[0019]因此,可考慮通過在紙張束的壓接進行的裝訂、不在紙張形成大的切痕地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公開于上述日本專利的那樣的由紙制訂書釘進行的裝訂。然而,此裝置是操作者以手動插入的方式將紙張束的端緣插入到裝訂開口部進行裝訂的裝置,對于此前提到的在作為紙張束的一半的二分之一的位置進行折疊和裝訂的技術方案沒有作出任何考慮。當然,也沒有提到將紙張束的裝訂位置和折疊位置設定在大體相同的位置的技術方案。
[0020]另外,第4件日本專利公開2012-45879號的專利,是相對于紙張束的端面設置專用的裝訂環(huán)進行環(huán)裝裝訂的裝置,并非與對被折疊的紙張束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相近的裝置。
[0021]在這樣的狀況下,本
【發(fā)明者】對由上述的紙制訂書釘在紙張束的折疊位置進行裝訂的技術方案進行了探討。其結果,以提供一種紙張后處理裝置及采用該紙張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為其課題,該紙張后處理裝置的裝訂力比較強,另外,裝訂后打開紙張時左右的頁均等地打開也成為可能,廢棄時由于是使用紙制訂書釘,所以,不需要與金屬進行分類。并且,能夠進行沖孔處理,使紙制訂書釘貫通在被穿孔了的沖裁孔中,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另外,由于紙制訂書釘?shù)哪_部貫通沖裁孔,所以,能夠阻力少地進行裝訂。
[0022]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0023]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第I項發(fā)明是一種紙張后處理裝置,該紙張后處理裝置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對集聚了的紙張束進行裝訂;在該紙張后處理裝置中:具備搬運紙張的搬運部、在由此搬運部搬運的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的沖裁穿孔部、使由此沖裁穿孔部進行了穿孔的紙張作為束集聚的堆疊部、對集聚在此堆疊部上的紙張的搬運方向前端進行限制的止擋部、對在堆疊部被進行了前端限制的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處理部和對由裝訂處理部進行了裝訂的紙張在規(guī)定的折疊位置進行折疊的折疊處理部;上述沖裁穿孔部,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橫跨折疊位置地穿孔形成沖裁孔,并且,上述裝訂處理部由紙制訂書釘對紙張束進行裝訂,使紙制訂書釘貫通在上述沖裁孔中對紙張束進行裝訂。
[0024]根據(jù)此第I項發(fā)明,裝訂力比較強,另外,裝訂后打開紙張時左右的頁均等地打開也成為可能,廢棄時由于是使用紙制訂書釘,所以,不需要與金屬進行分類。并且,能夠進行沖孔處理,使紙制訂書釘貫通在被穿孔了的沖裁孔中,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另外,由于紙制訂書釘?shù)哪_部貫通沖裁孔,所以,能夠阻力少地進行裝訂。
[0025]另外,第2項發(fā)明,是一種紙張后處理裝置,該紙張后處理裝置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對集聚了的紙張束進行裝訂;在該紙張后處理裝置中:具備搬運紙張的搬運部、在由此搬運部搬運的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的沖裁穿孔部、使由此沖裁穿孔部進行了穿孔的紙張作為束集聚的堆疊部、由裝訂構件對集聚在此堆疊部上的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處理部和對這些各個部進行控制的控制部;此控制部,選擇性地實施環(huán)裝裝訂模式和直接裝訂模式;在該環(huán)裝裝訂模式下,在上述沖裁穿孔部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后,由上述裝訂構件貫通此沖裁孔進行裝訂處理;在該直接裝訂模式下,不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而是由上述裝訂構件直接進行裝訂處理。
[0026]根據(jù)此第2項發(fā)明,通過根據(jù)需要穿孔形成沖裁孔,使裝訂構件貫通在此沖裁孔中,進行簡易的接近環(huán)裝裝訂的裝訂,并且,另一方面,不穿孔形成此沖裁孔,而是進行通常地進行裝訂處理的直接裝訂,能夠提供一種可改變類型的裝訂。
[0027]另外,在通過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進行裝訂的場合,由于裝訂構件貫通被穿孔了的沖裁孔,所以,能夠容易地使裝訂構件貫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整體說明圖。
[0029]圖2是本發(fā)明的具備紙張折疊裝置的紙張后處理裝置的整體說明圖。
[0030]圖3是表示圖2的紙張后處理裝置的一部分的說明圖。
[0031]圖4是被安裝在圖2的紙張后處理裝置中的紙張折疊裝置的說明圖。
[0032]圖5是圖4的處理裝置的騎縫裝訂訂書機(非分離類型)的說明圖。
[0033]圖6是圖5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在集聚堆疊器上的配置圖。
[0034]圖7是由圖6的騎縫裝訂訂書機橫跨紙張束的折疊位置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說明圖。
[0035]圖8是由圖5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機構說明圖。
[0036]圖9是圖4的處理裝置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分離類型)的說明圖。
[0037]圖10是圖9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在集聚堆疊器上的配置圖。
[0038]圖11是由圖9的騎縫裝訂訂書機橫跨紙張束的折疊位置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說明圖。
[0039]圖12是裝在本申請的騎縫裝訂訂書機中的紙制訂書釘?shù)恼f明圖,圖12(a)是紙制訂書釘連結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12(b)是紙制訂書釘?shù)牧Ⅲw圖,圖12(c)是對紙張束由紙制訂書釘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的剖視說明圖。
[0040]圖13是將紙制訂書釘做成卷狀態(tài)的說明圖。
[0041]圖14表示在折疊紙張上應用的紙制訂書釘?shù)牧硪粚嵤┱f明圖,圖14(a)是紙制訂書釘?shù)倪B結狀態(tài)說明圖。圖14(b)是對紙張束由紙制訂書釘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的剖視說明圖。
[0042]圖15是圖2及圖4中的紙張束折疊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15(a)是將由紙制訂書釘進行了裝訂的紙張束定位設置在了折疊位置上的狀態(tài)圖,圖15(b)是從紙張束及紙制訂書釘?shù)哪_部側進行折疊的動作的初期狀態(tài)圖,圖15(c)是將紙張束及紙制訂書釘插入到了折疊輥的夾壓位置的狀態(tài)圖,圖15(d)是由折疊輥使紙張束及紙制訂書釘折合了的搬出狀態(tài)圖。
[0043]圖16是在圖15中對紙張束及紙制訂書釘進行折疊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44]圖17是圖2及圖4中的紙張束折疊裝置的折疊輥、折疊板、紙制訂書釘裝訂的位置及形狀說明圖。
[0045]圖18是表示圖2及圖4中的紙張束折疊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折疊輥、折疊板、紙制訂書釘裝訂的位置及形狀說明圖。
[0046]圖19是表示紙制訂書釘和折疊板的位置的說明圖,圖19(a)是紙制訂書釘腳部在折疊板的位置交搭的說明圖。圖19(b)是紙制訂書釘腳部在折疊板的位置腳部沒有交搭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
[0047]圖20是圖1的系統(tǒng)中的控制構成的說明圖。
[0048]圖21是圖2圖3的沖孔裝置的機構剖視圖。
[0049]圖22是圖21的沖孔裝置的俯視圖。
[0050]圖23是進行了沖孔處理的紙張的說明圖。
[0051]圖24是在圖23的沖孔處理中進行了裝訂處理的紙張束說明圖。
[0052]圖25是附加了圖21及圖24中的沖孔處理的紙張束折疊動作的概略流程說明圖,是對簡易環(huán)裝和歸檔處理進行選擇地對紙張進行沖孔處理的流程說明圖。
[0053]圖26是接著圖25的對簡易環(huán)裝和歸檔處理進行選擇地對紙張進行沖孔處理的流程說明圖。
[0054]圖27是接著圖26的表示對將進行了沖孔處理的紙張作為束載置的束實施騎縫裝訂及中央折入的流程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5]為了實施發(fā)明的優(yōu)選方式
[0056]以下根據(jù)圖示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圖1表示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整體構成,圖2是紙張后處理裝置的整體構成的說明圖,圖3是表示紙張折疊單元的詳細構成的說明圖。因此,圖1所示圖像形成系統(tǒng)由圖像形成裝置A和紙張后處理裝置B構成,在紙張后處理裝置B中作為單元安裝有紙張騎縫裝訂裝置C。
[0057][圖像形成裝置的構成]
[0058]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A,從供紙部I將紙張送往圖像形成部2,在由圖像形成部2在紙張進行印刷后,從主體排紙口 3將紙張搬出。供紙部1,將多個規(guī)格的紙張收納在供紙盒l(wèi)a、lb中,一張一張地對指定的紙張進行分離,供給到圖像形成部2。圖像形成部2例如由靜電鼓4、配置在其周圍的印刷頭(激光發(fā)光器)5和顯影器6、轉印充電器7和定影器8構成,在靜電鼓4上由激光發(fā)光器5形成靜電潛像,由顯影器6在其上附著墨粉,由轉印充電器7在紙張上轉印圖像,由定影器8進行加熱定影。這樣形成了圖像的紙張被從主體排紙口 3依次搬出。圖示附圖標記9是循環(huán)路徑,是雙面印刷的路徑,該雙面印刷的路徑從定影器8使在表面?zhèn)冗M行了印刷的紙張經(jīng)主體折返式路徑10進行表背面反轉后,再次向圖像形成部2供給,在紙張的背面?zhèn)冗M行印刷。這樣進行了雙面印刷的紙張,在由主體折返式路徑10進行表背面反轉后,被從主體排紙口 3搬出。
[0059]圖示附圖標記11是圖像讀取裝置,由掃描單元13對安置在稿臺12上的原稿紙張進行掃描,經(jīng)反射鏡、聚光透鏡由光電變換元件14電氣性地讀取。此圖像數(shù)據(jù)在由圖像處理部例如進行數(shù)字處理后,向數(shù)據(jù)存儲部17傳送,將圖像信號送往上述激光發(fā)光器5。另夕卜,圖示附圖標記15是原稿輸送裝置,是向稿臺12供給被收容在堆疊器16中的原稿紙張的進給裝置。
[0060]在上述構成的圖像形成裝置A中設置控制部(控制器),從控制板18設定圖像形成條件,例如紙張規(guī)格指定、彩色/單色印刷指定、打印份數(shù)指定、單面/雙面印刷指定、放大/縮小印刷指定等打印輸出條件。另外,在圖像形成裝置A中,將由上述掃描單元13讀取了的圖像數(shù)據(jù)或從外部的網(wǎng)絡傳送了的圖像數(shù)據(jù)儲存在數(shù)據(jù)存儲部17中。以向緩沖存儲器傳送被儲存在此數(shù)據(jù)存儲部17中的圖像數(shù)據(jù),從此緩沖存儲器19依次向激光發(fā)光器5移送數(shù)據(jù)信號的方式構成。
[0061]后處理條件也從上述控制板18與圖像形成條件同時地輸入指定。此后處理條件,例如指定“打印輸出模式”、“訂書釘裝訂模式”、“紙張束折疊模式”等。于是,圖像形成裝置A與圖像形成條件及后處理條件對應地在紙張上形成圖像。
[0062][紙張后處理裝置的構成]
[0063]與上述的圖像形成裝置A連結的紙張后處理裝置B,以如下方式構成,即,從圖像形成裝置A的主體排紙口 3接受被形成了圖像的紙張,(I)將此紙張收容在第I排紙托盤21中(上述的“打印輸出模式”),或者(2)使來自主體排紙口 3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成束狀,在進行訂書釘裝訂后,收納在第I排紙托盤21中(上述的“訂書釘裝訂模式”),或者
(3)使來自主體排紙口 3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成束狀后,折疊成冊子狀,收納在第2排紙托盤22中(上述的“紙張束折疊模式”)。
[0064]因此,紙張后處理裝置A如圖2所示那樣在殼體20配備上述第I排紙托盤21和第2排紙托盤22,設置具有與主體排紙口 3相連的搬入口 23的紙張搬入路徑Pl。此紙張搬入路徑Pl以大致水平方向的直線路徑構成在殼體20中。而且,配置從此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向反轉方向移送紙張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和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而且,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在路徑下游側從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在路徑上游側從紙張搬入路徑Pi分支,兩搬運路相互隔開距離配置。
[0065]在這樣的路徑構成中,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配置搬入輥24排紙輥25,這些輥與可進行正反轉的驅動馬達Ml參照(圖20)連結。另外,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配置向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引導紙張的路徑切換片27,路徑切換片27與螺線管等工作組件連結。另夕卜,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對來自搬入口 23的紙張進行穿孔處理的沖孔裝置28被設置在搬入輥24的下游側。圖示的沖孔裝置28,根據(jù)裝置規(guī)范可裝拆地配置在殼體20中。
[0066][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的構成]
[0067]如在圖3和圖4中明確地表示的那樣,配置在紙張搬入路徑Pl的下游側(裝置后端部)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如以下那樣構成。在紙張搬入路徑Pl上,在其出口端設置排紙輥25和排紙口 25a。在與此排紙口 25a隔開高度差的下方設置構成第I處理托盤的處理托盤29。此處理托盤29由對從排紙口 25a排紙的紙張進行積載支承的托盤構成。在此處理托盤29的上方,在與托盤上的紙張接觸的位置和離開的待機位置(圖3虛線位置)之間升降自如地配置正反轉的正反轉輥30。正反轉馬達M2 (參照圖20)與此正反轉輥30連結,被以如下方式控制,即,在紙張進入到處理托盤29上時,向該圖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在紙張后端進入到托盤上后,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在上述處理托盤29上構成第I折返式搬運路SP1。圖示附圖標記31是履帶,排紙輥25與一端皮帶輪側壓接。以此一端皮帶輪側為中心,以前端皮帶輪側垂下在處理托盤29上的方式擺動自如地用軸支承。圖示附圖標記30b是與正反轉輥30卡合的從動輥,設置在處理托盤29上。
[0068]在上述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的下游側配置第I排紙托盤21,此第I排紙托盤21以對被向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及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引導的紙張的前端進行支承的方式構成。
[0069]根據(jù)以上的構成,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進入到處理托盤29上,由正反轉輥30向第I排紙托盤21移送,在紙張后端從排紙口進入到處理托盤29上后,如果使正反轉輥30進行逆旋轉(圖示逆時針方向),則處理托盤29上的紙張被向與排紙方向相反的方向移送。此時,履帶31與正反轉輥30協(xié)同動作,沿處理托盤29對紙張后端進行折返式搬運。
[0070]在上述處理托盤29的排紙方向后端部,配置對紙張后端進行位置限制的后端限制構件32和端面裝訂訂書機33。圖示的端面裝訂訂書機33,在被集聚在托盤上的紙張束的后端緣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進行訂書釘裝訂。另外,上述后端限制構件32為了兼有將被進行了訂書釘裝訂的紙張束搬出到配置在處理托盤29的下游側的第I排紙托盤21上的功能,沿處理托盤29沿排紙方向往返移動自如地構成。圖示的后端限制構件32的搬出機構,具備對紙張束進行把持的夾持爪和碰到紙張后端而對其進行限制的后端限制面32b,可沿設置在裝置框架上的導軌在圖示左右方向上移動地構成。圖示附圖標記34a是對此后端限制構件32進行往返移動的驅動臂,與排紙馬達M3 (參照圖20)連結。
[0071]另外,在上述處理托盤29上設置對集聚在托盤上的紙張的寬度方向進行整合的側整合板34b,此側整合板34b以按照中心基準對紙張進行整合的方式由左右(圖3前后)一對整合板構成,以與紙張中央接近及背離的方式構成,與未圖示的整合馬達連結。
[0072]如上述那樣構成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1,在上述“訂書釘裝訂模式”時使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在理托盤29上以份為單位對齊,由端面裝訂訂書機33對此紙張束在后端緣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進行訂書釘裝訂。另外,當上述“打印輸出模式”時,不對來自排紙口 25a的紙張進行折返式搬運,在正反轉輥30與從動輥30b之間將沿處理托盤29輸送的紙張搬出到第I排紙托盤21上。這樣,在圖示的情形下,通過由處理托盤29和第I排紙托盤21對進行訂書釘裝訂的紙張進行橋式支承,緊湊地構成裝置。
[0073][第2折返式搬運路的構成]
[0074]對從上述紙張搬入路徑Pl分支的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構成進行說明。此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如圖4所示那樣以大致鉛直方向配置在殼體20中,在路徑入口配置搬運輥36,在路徑出口配置搬運輥37。另外,在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下游側設置堆疊部35,堆疊部35構成使從此搬運路送來的紙張以份為單位對齊并且臨時集聚的第2處理托盤。圖示的堆疊部35由移送紙張的搬運導向件構成。在此堆疊部35配置騎縫裝訂訂書機40和折疊輥45。以下依次對它們的構成進行說明。
[0075]配置在上述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路徑入口的搬運輥36可正反轉地構成,將向下游側的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搬入的紙張臨時地保持(滯留)在此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上。這是因為,由端面裝訂訂書機33對先行的紙張進行訂書釘裝訂,接著,將此紙張束搬出到第I排紙托盤21上。在此搬出期間,將從圖像形成裝置A送到了紙張搬入路徑Pl上的紙張臨時地保持在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上,在先行的紙張束的處理結束后,將此待機紙張從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搬運到處理托盤29上。
[0076]其次,堆疊部35由對紙張的搬運進行導向的導向構件形成,以將紙張積載收納在此導向件上的方式構成。圖示的堆疊部35與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相連,在大致鉛直方向上配置于殼體20的中央部。由此,小型緊湊地構成裝置。此堆疊部35形成為在內部收納最大規(guī)格紙張的長度形狀,特別是圖示的堆疊部35構成為向配置后述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和折疊輥45的那一側突出的方式彎曲或屈曲的形狀。
[0077]在上述堆疊部35的搬運方向后端側,連設與上述的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出口端交搭的折返式進入路35a。這是為了通過使從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的搬運輥37輸送的搬入(后續(xù))紙張的前端與支承在此堆疊部35上的積載完畢(先行)紙張的后端交搭來確保集聚的紙張的頁順序。另外,在堆疊部35,對紙張的搬入方向前端進行限制的前端限制構件(以下,稱為止擋件38)被配置在導向件下游側,此止擋件38可沿堆疊部35移動地支承在導軌等上,在位移組件控制電路圖MS(參照圖20)中,以在圖示附圖標記Shl、Sh2和Sh3之間進行位置移動的方式構成。這一點隨后在止擋件38的控制部進行說明。
[0078][騎縫裝訂訂書機的構成]
[0079]在圖5至圖11中對騎縫裝訂訂書機40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沿上述的堆疊部35在上游側設定裝訂位置X,在下游側設定折疊位置Y,在裝訂位置X配置由紙制訂書釘60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此騎縫裝訂訂書機40,由將紙制訂書釘60打入到紙張束100中的打進單元41和將打入了的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向相向的方向折彎并將此腳部彼此粘接的緊鉗單元42構成,各單元分別被構成在夾著堆疊部35面對的位置。
[0080]另外,圖5至圖8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表示打進單元41和緊鉗單元42 —體地構成在框架108上的不分離的非分離類型,圖9至圖11表示將這些單元在上下分離了的分離類型。
[0081]在圖12至圖14中,表示被裝填在此騎縫裝訂訂書機40中的、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紙制訂書釘60的構成,雖然在后面說明,但在本申請中所說的紙制訂書釘60是用紙制作的對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訂書釘。這里的紙制訂書釘不完全限于紙材料,如果是具有與紙同等的柔軟性并且可不與紙類區(qū)分地進行廢棄等考慮了環(huán)境應對的材料,則也可以是薄塑料材等。
[0082]首先,關于圖5至圖8所示非分離類型的騎縫裝訂類型的訂書機對其概要進行說明。如圖5所示,騎縫裝訂訂書機40由框架108和基座109構成??蚣?08,位于在由后述的紙制訂書釘60進行裝訂動作時進行訂書釘驅動的驅動馬達56的下方,具有將裝訂紙張插入的紙張插入口 107等。基座109,對驅動馬達56及框架108進行支承。
[0083]驅動馬達56,圖5所示,可旋轉地安裝在框架108的上部。驅動馬達56,在進行裝訂動作時使打進凸輪52旋轉。另外,在進行紙制訂書釘60的各個連接了的卷狀訂書釘70在后述的框架108的訂書釘保持架111的裝填等時,通過將驅動馬達56的左側的訂書釘蓋106開放,成為框架108的上面打開了的狀態(tài)。
[0084]框架108在后端部作為裝填卷狀訂書釘70的訂書釘裝填部具備訂書釘盒51。并且,框架108作為從訂書釘保持架111向前方進行紙制訂書釘60的搬運的訂書釘搬運部具備大致平面狀的搬運路113。另外,在搬運路113的左右,具備未圖示的板簧。
[0085]另外,框架108,在搬運路113的前端部的近旁,通過驅動馬達56的驅動使打進凸輪52旋轉。在此打進凸輪52的下側,作為用于進行紙制訂書釘60的切斷及大致-字狀的成型的訂書釘切斷成型部,具備成型板115。成型板115進行切斷、成型。并且,框架108作為通過驅動馬達56的驅動進行紙制訂書釘60相對于裝訂紙張的貫通的訂書釘貫通部具備打進單元41。打進單元41具備使在紙張形成貫通孔的切割刀71上下移動的打進裝置53。并且,框架108具備在進行紙制訂書釘60的切斷、成型及貫通時用于推壓裝訂紙張的紙張推壓構件119。
[0086]另外,框架108,在搬運路113的下部作為用于從進行上述的紙制訂書釘60的切斷及成型的位置到進行紙制訂書釘60在紙張束100的貫通的位置使紙制訂書釘60移動的移動機構,具備由彈簧向前方加載的推進構件117。在成型板115、打進裝置53、紙張推壓構件119及推進構件117的下方,具備將裝訂對象的裝訂紙張束插入的紙張插入口 107及設置裝訂紙張的紙張設置臺120。
[0087]在紙張設置臺120的下部具備折彎部。折彎部,用于在紙制訂書釘60的雙方的腳部61、62在貫通位置貫通裝訂紙張束100后,沿紙張束100折彎紙制訂書釘60的雙方的腳部61、62,使折彎了的雙方的腳部61、62粘合。騎縫裝訂訂書機40作為折彎部具備緊鉗單元42、推出單元124及緊鉗滑塊123,根據(jù)適宜的時機由緊鉗馬達122使此推出單元和滑塊126移動。騎縫裝訂訂書機40作為折彎部具備緊鉗單元42,緊鉗單元42由在緊鉗基座130對緊鉗中央部127及緊鉗左部128進行支承和定位的緊鉗升降機129等構成。
[0088]騎縫裝訂訂書機40具備這樣的構成,基于驅動馬達56的動作對在紙張插入口 107內設置在紙張設置臺120上的紙張束100移動打進單元41。然后,進行如下作業(yè),即,在紙張束100使孔貫通對準,將紙制訂書釘60插入此孔中進行裝訂。
[0089]圖8是表示在圖5所示打進裝置53前端為了使紙制訂書釘60貫通紙張束而設置的切割刀71及其動作的圖。圖8 (a)表示由推進構件117將由成型板115形成為-字形狀的紙制訂書釘60放置在了切割刀71上的狀態(tài)。圖8(b)表示如果在安置在了此切割刀71上的狀態(tài)下打進單元41下降,則切割刀保持著紙制訂書釘60就這樣插入到紙張束100中的狀態(tài)。其后,由推出單元124及緊鉗單元42使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向內側折彎并且相互接合。如果與此動作對應,打進裝置53進行上升復位,則由紙制訂書釘60對紙張束100進行裝訂,另一方面,切割刀71如圖8(c)所示那樣向原來的位置復位,等待下一紙制訂書釘60的安裝。這樣對紙張束100進行裝訂下去。
[0090]另外,由于作為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訂書機的各部分的構成的詳細內容在前面引用了的日本專利第4952129號公報中進行了詳細說明,所以,省略在這里的說明。
[0091]接下來,使用圖6對此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堆疊部35的配置進行說明。圖6在與紙張的搬運方向交叉的位置配置左右各一臺在前面的圖5中表示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即,載置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托架43可與紙張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對應地進行移動地在左右載置在上述的堆疊部上。此騎縫裝訂訂書機40,左右都經(jīng)傳遞皮帶55使驅動馬達56與打進凸輪52連結,驅動馬達56使將紙制訂書釘60形成為冠狀的成型板115和在紙張束打入此紙制訂書釘60的打進裝置53移動。因此,通過此驅動馬達56的驅動,打進凸輪52旋轉,將紙制訂書釘60打入到紙張束100中。并且,從緊鉗單元42,將相互的腳部61、62向內側折入,相互的腳部61、62由涂布在腳部上的粘接部63粘接。紙制訂書釘60以連結的狀態(tài)收納在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訂書釘盒51內,被切斷成由訂書機打入的一個一個的訂書釘。
[0092]相對于這樣構成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如圖2、圖3所示那樣,進行騎縫裝訂的紙張的搬入方向前端碰到止擋件38,被依次堆垛在堆疊部35上。此堆垛時,如果如上述那樣使止擋件38處于圖示位置Sh3,則支承在堆疊部35上的紙張(束)的后端進入到折返式進入路35a中,在此狀態(tài)下從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輸送的后續(xù)紙張被確實地堆積在集聚完畢紙張的上方。其后與后續(xù)紙張的搬入對應地向Shl那一側移動止擋件38,收納在堆疊部35上。另外,如果使止擋件38位于圖示位置Sh2,則將支承在堆疊部35上的紙張(束)的中央定位于后述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裝訂位置X。同樣,如果使止擋件38位于圖示位置Shl,則將被進行訂書釘裝訂、支承在堆疊部35上的紙張束100的中央定位于作為折疊板46插入到折疊輥45中的位置的折疊位置Y。因此,圖示位置Shl、Sh2、Sh3分別與折疊位置、裝訂位置、下一紙張擋住位置對應。這一點在后面說明。
[0093]例如,當處在上升了的紙張束100的搬運方向的一半(長度方向的1/2)時,在本申請的場合,當處于圖4、圖6中的裝訂位置X的位置時,由止擋件38停止紙張束100的移動,等待紙制訂書釘60打入。另外,紙張的裝訂位置X與后述的折疊位置Y在紙張束上成為同一位置,裝訂位置成為折疊位置。
[0094]圖7表示由騎縫裝訂訂書機40在紙張束100中打入紙制訂書釘60、進行了裝訂處理的狀態(tài)。此紙制訂書釘60通過止擋件38的移動進行設定,以便橫跨紙張的搬運方向的折疊位置地打入。在圖示的情形下,左右的紙制訂書釘60的各自的腳部61、62夾著折疊位置Y打入,此腳部的連結部(以下,稱為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位于作為隨后說明的折疊位置Y的大致中央。通過設定在此位置,此紙制訂書釘60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在紙張束的折疊處理的同時被以腳部61、62作為內側進行折疊處理。即,紙制訂書釘60處于作為紙張束的折疊位置的搬入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便橫跨折疊位置對紙張束100進行裝訂。
[0095][騎縫裝訂訂書機的其它的實施例/上下分離類型〉
[0096]到這里為止,說明了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打進裝置53那一側與緊鉗單元42那一側未分離的非分離類型的騎縫裝訂訂書機。這是因為紙制訂書釘60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方向被設定在與紙張搬運方向相同的方向,以橫跨紙張的折疊位置的方式設定裝訂位置,所以,非分離類型也能夠構成。然而,作為別的形態(tài)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如果是圖9至圖11所示那樣的打進裝置53那一側與緊鉗單元42分離的分離類型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則可設定在紙張束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附近。
[0097]對此分離類型進行說明。另外,對同一功能的部分標注同一編號,省略詳細的說明。首先,在圖9中,是將打進單元41那一側與緊鉗單元42那一側上下完全地分開的騎縫裝訂訂書機。因此,作為打進單元41的機構的打進裝置53等,被載置在兼作上紙張導向件的基座109上。另外,緊鉗單元42那一側的機構部被載置在緊鉗基座130上。因此,紙張束100被從圖9的跟前側往里側沿紙張設置臺120搬運和裝訂。
[0098]在圖10所示情形下,在裝訂位置X并設將上述的打進裝置53那一側與緊鉗單元42那一側上下完全地分開的圖9所示騎縫裝訂訂書機40。在此場合,由于此騎縫裝訂訂書機40全部能夠配置在堆疊部35內,所以,寬度方向與圖6的情形相比能夠變得緊湊。其它的機構由于與上述的圖6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0099]這樣構成的騎縫裝訂40,以打進單元41與緊鉗單元42分離并且相互面對的方式構成,紙張束100能夠通過兩者之間。因此,可對紙張束100的中央部及其它任意的位置進行訂書釘裝訂。
[0100]相對于這樣構成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與上述同樣地進行騎縫裝訂的紙張的搬運方向前端碰到作為前端限制構件的止擋件38,被依次堆垛在堆疊部35上。進行此堆垛時,如上述那樣,止擋件38在Shl至Sh3之間移動,進行設定。當裝訂位置處于上升了的紙張束的搬運方向的一半(長度方向的1/2)時,在本申請的場合,在圖4、圖6、圖10中的裝訂位置X的位置停止紙張束的移動,等待紙制訂書釘60打入。另外,關于折疊位置,紙張束100的裝訂位置X與后述的折疊位置Y在紙張束上成為同一位置,裝訂位置成為折疊位置。
[0101]圖11與上述的圖7同樣,表示由騎縫裝訂訂書機40在紙張束100中打入紙制訂書釘60、進行了裝訂處理的狀態(tài)。以此紙制訂書釘60橫跨紙張的搬運方向的折疊位置地打入的方式,通過止擋件38的移動進行設定。在圖示的情形下,左右的紙制訂書釘60的各個腳部61、62夾著折疊位置打入,此腳部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處于隨后說明的折疊位置Y的大致中央。通過設定在此位置,此紙制訂書釘60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也容易在紙張束的折疊處理的同時被以腳部61、62作為內側進行折疊處理。另外,圖11的紙制訂書釘60的紙張寬度方向的訂書釘之間的間隔與圖7的相比較短。騎縫裝訂訂書機40夾著紙張搬運路在上下分割,就是為了使得能夠任意地設定訂書釘60的打入位置。
[0102][紙制訂書釘?shù)臉嫵蒥
[0103]在這里,使用圖12至圖14對裝填在本申請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中的紙制訂書釘60進行說明。
[0104]圖12及圖13是表示紙制訂書釘60及此紙制訂書釘60多個并列地連結的卷狀訂書釘70的構成的說明圖。圖12(a)是詳細地表示紙制訂書釘60的俯視圖。圖12(b)是表示將紙制訂書釘60成型為大致-字狀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2(c)是由紙制訂書釘60對裝訂紙張束100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13是表示紙制訂書釘60被卷繞成卷狀的狀態(tài)的卷狀訂書釘70的說明圖。它們成為例如以下那樣的構成。另外,基本的形態(tài)在前面引用的日本專利第4952129號公報、日本專利第4894407號中詳細地進行了說明。
[0105]首先,如圖12(a)所示,通過具有細長、大致筆直狀的形狀的紙制訂書釘60并列地連結多個來構成。各紙制訂書釘60,例如,圖12(a)的上下方向(紙制訂書釘60的連結方向)的寬度是6?12mm左右,圖12(a)的左右方向(訂書釘?shù)拈L度方向)的寬度是25?50_左右。各紙制訂書釘60的長度方向的端部近旁形成為梯形,隨著往前端去寬度變窄。另外,在各紙制訂書釘60的長度方向的端部近旁的背面,具備涂布了粘接劑的粘接部63。
[0106]另外,在從各紙制訂書釘60相連地連結的邊的兩端部離開的規(guī)定的位置,設置橢圓狀的進給孔。二個進給孔之間被做成狹縫部,各紙制訂書釘60被完全分開。在二個進給孔的外側,直到各紙制訂書釘60連結的邊的兩端部,被做成相連連結部68,成為各紙制訂書釘60連結的狀態(tài)。另外,騎縫裝訂訂書機40那一側的進給爪與進給孔卡合,慢慢地進給。
[0107]此紙制訂書釘60,在此訂書釘?shù)拈L度方向上的、連結腳部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大體中央位置,設置向各紙制訂書釘內側切入的折疊位置狹縫部64。這是為了在后述的折疊處理中使得紙制訂書釘自身容易折疊,以便此紙制訂書釘60也與紙張束100—起在實施折疊時確實地進行折疊處理。
[0108]另外,利用騎縫裝訂訂書機40,從如圖12(a)所示那樣連結的狀態(tài)的訂書釘將紙制訂書釘60分開,如圖12(b)所示那樣,成型為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被從此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左右大致直角地折彎了的大致〕字狀。成型為大致〕字狀的紙制訂書釘60,如圖12(c)所示那樣,貫通了紙張束100的雙方的腳部61、62被沿紙張束100折彎,一方的腳部61和具有粘接部63的另一方的腳部62分別粘合。于是,在由紙制訂書釘60對紙張束100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下,在以腳部側作為內側進行折疊處理的場合,由于在連結腳部61、62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大體中央附近形成有折疊位置狹縫部64,所以,紙制訂書釘60的折疊處理也容易進行。
[0109]圖12所示紙制訂書釘60雖然在長度方向的一方的腳部62的背面具備粘接部63,但也可在雙方的腳部61、62的背面分別具備粘接部63。在此場合,粘接部63在紙張束的背面粘接腳部62,并且,由腳部61的粘接部63粘接在腳部62的背面,接合變強。在此紙制訂書釘60,也由于在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上設置有折疊位置狹縫部64,所以,折疊處理確實地進行。另外,紙制訂書釘60如圖13所示那樣,被卷成卷狀收納在騎縫裝訂訂書機40中(卷狀訂書釘70)。
[0110]并且,本申請的紙制訂書釘60被實施以下的處理,以便裝訂后的折疊處理被確實地實施。即,除了在圖12所示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連結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折疊位置狹縫部64以外,還如圖14(a)所示那樣在雙方的腳部61、62那一側也設置折疊位置狹縫部65、66。因此,當如圖14(b)所示那樣相互的腳部被相互粘接時,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折疊位置狹縫部64與腳部側的折疊位置狹縫部65、66處于正好重合的位置,在進行折疊處理的場合,此各折疊位置狹縫部65、66被折入。
[0111]特別是在圖14的情形下,腳部側折疊位置狹縫部65、66的寬度β,被設定得比設于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的大致中央的連結部折疊位置狹縫部64的訂書釘長度方向的寬度α大(處于α < β的長度關系)。通過設置成這樣的關系,即使進行裝訂后折疊處理的紙張束的張數(shù)變多,腳部側的折疊位置切痕偏移一些,也由于連結部的折疊位置狹縫部64a與腳部側的折疊位置狹縫部65、66相互重合,在此重合的范圍進行折疊處理,所以,能夠與由此紙制訂書釘60裝訂的紙張束100對應地在紙制訂書釘60的長度方向大致中央進行對折。
[0112][折疊輥的構成]
[0113]接下來,對折疊輥45的構成進行說明。在配置在上述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下游側的折疊位置Y,具備如圖15(a)所示那樣使紙張束折合的折疊輥45和將紙張束插入到此折疊棍45的夾壓位置NP的折疊板46。折疊棍45由相互壓接的棍45a、45b構成,各棍形成為大致最大紙張的寬度。以構成此折疊輥45的輥45a、45b相互壓接地接合的方式將旋轉軸45ax、45bx嵌合在未圖示的裝置框架的長槽中,由壓縮彈簧45aS、45bS在壓接方向加載。另外,此輥也可以是以下構造,即,至少一方可向壓接方向移動地用軸支承,在該一方架設加載彈簧。
[0114]上述一對輥45a、45b由橡膠輥等摩擦系數(shù)比較大的材料形成。這是為了一面由橡膠等軟質材料折彎紙張一面向旋轉方向移送,也可通過設置橡膠質材料層的加工來形成。
[0115]此折疊輥45形成為圖17所示那樣的凹凸形狀,在紙張寬度方向形成規(guī)定的縫隙144。圖17的情形僅表示出折疊棍45的一方的棍45a,但與此同一形狀的另一方的棍45b如圖15a所示那樣相互壓接。
[0116]此折疊輥45的一方的輥45a,具備在紙張寬度方向長一些的大直徑部145、后述的折疊板46的前端插入的折疊輥小直徑部146、在寬度方向短一些的大直徑部147和處于中央的長一些的大直徑部145。此形狀如圖17那樣左右對稱地形成,在圖17中未圖示的另一方的輥45b也成為同一形狀。因此,輥小直徑部146的范圍產(chǎn)生輥45a、45b的上述的縫隙144。此縫隙144如接下來說明的那樣以與折疊板46的凹凸一致的方式配置,以折疊板前端容易進入輥45a、45b的夾壓部之間的方式進行了考慮。
[0117]另外,如圖17所示,折疊板的前端,在與縫隙144即輥小直徑部146對應的位置具備處于最接近折疊輥45的接合點45sg的位置的折疊板短部141 (從折疊板46那一側離開最長的前端部),在與輥大直徑部145對應的位置具備離開輥的接合點45sg最遠的折疊板長部140 (從折疊板46那一側離開最短的前端部)。這為了由折疊板短部141將對折的紙張束100確實地夾入折疊輥45之間,另一方面,防止折疊板長部140被夾在折疊輥45之間而變得不動作,相互成為凹凸的位置關系。
[0118]并且,如圖17那樣,在與由紙制訂書釘60裝訂的部位對應的位置具備寬度比較短的棍大直徑部147,折疊板46也在與此對應的位置具備作為折疊板長部140和短部141的中間的長度的折疊板中長部142。即,折疊板46的前端的位置做成自棍45a、45b對的接合點45sg的距離最長的距離LI的折疊板長部140、自輥45a、45b對的接合點45sg的距離最短的距離L3的折疊板短部141,和位于這些距離LI與L3的中間的距離L2的折疊板中間長部142。換言之,中長部y被設定成比折疊板長部140前端與折疊板短部141前端之間的長度X短長度z的量,成為長度I的中間的長度。具體地說,z量被設定成0.3_至0.6_左右。
[0119]此中間的長度與紙制訂書釘60橫跨紙張束的折疊位置進行裝訂的部位對應地設定,以如圖15(a)所示那樣由折疊板46使腳部61、62重合的位置由折疊輥夾持而且不妨礙折疊板46的動作的方式設定其前端的長度。由此,如圖15(b)所示那樣使紙制訂書釘60的貫通紙張束100并且相互接合了的腳部61、62被折疊輥45的折疊輥大直徑部147夾持,紙制訂書釘也能夠被折入。
[0120][折疊板和折疊輥的其它的實施例]
[0121]在圖17的折疊機構中,表示折疊板46從前端的輥45a、45b對的接合點45sg離開的距離形成3級的構成和使輥45a、45b與此對應地形成形成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的2級的構成,但也可與此不同地如圖18那樣構成。
[0122]S卩,折疊板46的構成,做成與輥45a的大直徑部145對應的、自輥45a、45b對的接合點45sg的距離最遠的折疊板長部140和與小直徑部對應的折疊板短部141的2級構成。另一方面,輥45a、45b除了折疊輥大直徑部145和折疊輥小直徑部146以外,在與折疊板短部141對應的位置具備輥中直徑部148,輥中直徑部148具有輥大直徑部145與輥小直徑部146的中間的直徑。此中直徑部的位置與紙制訂書釘60橫跨紙張束100的折疊位置進行裝訂的位置對應。
[0123]因此,折疊板短部141將紙張束推入到輥小直徑部146彼此的縫隙144中,另一方面,由于與紙制訂書釘60的裝訂位置對應的范圍處于輥中直徑部148,所以,將裝訂后的紙制訂書釘60向折疊棍45推入。
[0124]特別是在本申請的情形下,由于用折疊板46從紙制訂書釘60的接合了的腳部61、62那一側推入,所以,腳部彼此的接合被強化。
[0125]然而,也可如圖16及圖19所示那樣,通過調整由折疊板46的折疊板短部141使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夾持在折疊輥45之間時的腳部的重合程度,加強裝訂的粘接的程度,或提高折疊精度。
[0126]S卩,如圖19(a)所示,在折疊板46的抵接位置,使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的重合的程度大(從折疊位置交搭圖示α量),由于在此情形下由折疊板46將腳部61、62推入,所以,可期待腳部之間的粘接增加。另一方面,在圖19(b)所示情形下,在折疊板46的抵接位置,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沒有交搭,腳部61、62僅在單側的接合。在此場合,由于腳部61、62在抵接位置相互沒有重合,所以,具有折疊動作變得容易的優(yōu)點。因此,操作者也可通過紙制訂書釘60的位置的選擇來任意地設定是強化裝訂狀態(tài)還是提高折疊精度。
[0127]上述輥45a、45b分別與未圖示的輥驅動組件連結。輥驅動組件由輥驅動馬達M6和傳動機構(傳動組件)構成。圖示的傳動組件由使輥驅動馬達M6的旋轉減速并進行傳遞的傳動皮帶等構成。
[0128]接下來,對折疊板46的板驅動組件的構成進行說明。上述折疊板46由導軌等可向紙張折疊方向移動自如地支承在未圖示的裝置框架上(參照圖15)。而且,此折疊板46可在從支承在上述堆疊部35上的紙張退避的待機位置與上述折疊輥45的夾壓位置NP之間往返移動地被支承。往返移動此折疊板46的板驅動組件雖然沒有特別圖示,但由板驅動馬達M7和傳遞其旋轉的傳動皮帶等構成。
[0129]因此,如果使板驅動馬達M7進行正反旋轉,則折疊板46沿導軌在待機位置與夾壓位置NP之間往返移動。此折疊板46由在紙張寬度方向上具有刀口的板狀構件構成,其前端如在圖17圖18圖示的那樣形成為凹凸形狀。
[0130][折疊動作說明]
[0131]接下來,根據(jù)圖15(a)至⑷說明由上述構成的折疊輥45及折疊板46進行的紙張折疊的狀態(tài)。首先,以束狀支承在上述堆疊部35上的紙張束100在該圖(a)的狀態(tài)下被止擋件38卡定,將其折痕位置在進行了訂書釘裝訂的狀態(tài)下定位于折疊位置Y。
[0132]如已經(jīng)說明了的那樣,此紙張束100在騎縫裝訂訂書機40由紙制訂書釘60進行了裝訂,如圖示那樣,紙制訂書釘60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位于折疊輥45那一側,腳部61,62位于折疊板46那一側。而且,此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橫跨折疊板46的折疊位置Y地配置。在該圖的情形下,位于大致中央。此位置由限制紙張束的前端的止擋件38進行位置控制,如果安置完成,則輸出安置結束信號。
[0133]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在獲得此紙張束的安置結束信號后,以比折疊板46的移動速度低的速度使馬達M6旋轉。這是為了形成如后述那樣第I及第2輥45a、45b跟隨由折疊板46插入到夾壓位置的紙張束進行從動旋轉的條件。
[0134]因此,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從待機位置向夾壓位置NP以規(guī)定速度移動折疊板46。相對于此移動速度VB,折疊輥45的旋轉周速度VR被設定成零或VB > VR。因此,在圖15(b)的狀態(tài),紙張束由折疊板46使折痕位置屈曲,插入到輥之間。此時第I輥45a和第2輥45b跟隨由折疊板46移動的紙張進行從動旋轉。而且,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在紙張束100到達規(guī)定的夾壓位置的估計時間后,停止板驅動馬達M7,使折疊板46在15圖(c)的位置靜止。在此場合,紙制訂書釘60也如圖示的那樣被折彎,夾持在折疊輥45之間。另外,由于折疊板46將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向紙張束100那一側推入,所以,腳部相互的粘接增加。另外,此狀態(tài)在圖16中作為立體圖表示。
[0135]此后,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再次驅動第I及第2輥45a、45b進行旋轉。于是,紙張束100向放出方向(圖15左側)送出。
[0136]其后,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在圖15(d)的狀態(tài)下與由輥進行的紙張束100的放出并行地使位于夾壓位置NP的折疊板46向待機位置進行移動復位。
[0137]與此同時,橫跨此紙張束的折疊位置配置的紙制訂書釘60也被與紙張束100 —起以腳部61、62作為內側進行折疊處理。由此,在折疊束狀態(tài)下,由于腳部61、62處于冊子的內側,所以,能夠防止粘接部的剝離、腳部61、62之間的卷縮等。
[0138][控制構成的說明]
[0139]根據(jù)圖20的框圖說明上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控制構成。圖1所示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具備圖像形成裝置A的控制部(以下稱為“主體控制部”)80和紙張后處理裝置B的控制部(以下稱為“后處理控制部90”)。主體控制部80具備圖像形成控制部81、供紙控制部85和輸入部83。而且,從設置在此輸入部83上的控制板18進行“圖像形成模式”、“后處理模式”的設定。圖像形成模式如上述那樣設定打印輸出份數(shù)、紙張規(guī)格、彩色/單色印刷、放大/縮小印刷、雙面/單面印刷及其它的圖像形成條件。而且,主體控制部80與此設定了的圖像形成條件對應地對圖像形成控制部及供紙控制部進行控制,在對規(guī)定的紙張形成了圖像后從主體排紙口 3將紙張依次搬出。
[0140]與此同時,通過從控制板18的輸入設定后處理模式。處理模式,例如設定成“打印輸出模式”、“訂書釘裝訂整理模式”、“紙張束折疊整理模式”等。因此,主體控制部80向后處理控制部90傳送后處理的整理模式、紙張張數(shù)、份數(shù)信息和裝訂模式(一個部位裝訂或兩個部位以上的多部位裝訂)信息。與此同時,主體控制部在每次圖像形成的結束時向后處理控制部90傳送任務結束信號。
[0141]后處理控制部90,具備與指定的整理模式對應地使紙張后處理裝置B動作的控制CPU91、存儲動作程序的R0M92和存儲控制數(shù)據(jù)的RAM93。而且,此控制CPU91具備實施被送往搬入口 23的紙張的搬運的紙張搬運控制部94、實施紙張的集聚動作的紙張集聚動作控制部95、實施紙張裝訂處理的紙張裝訂動作控制部96和實施紙張的束折疊動作的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
[0142]上述紙張搬運控制部94與上述的紙張搬入路徑Pl的搬入輥24、排紙輥25的驅動馬達Ml的控制電路連結,另外,以接收來自配置在此路徑上的紙張傳感器SEl的檢測信號的方式構成。另外,上述紙張集聚動作控制部95,為了在處理托盤29上集聚紙張,與上述正反轉輥30的正反轉馬達M2、后端限制構件32的排紙馬達M3的驅動電路連線。并且,上述紙張裝訂動作控制部96,與內裝在處理托盤29的端面裝訂訂書機33和堆疊部35的騎縫裝訂訂書機40中的驅動馬達56及緊鉗馬達122的驅動電路連線。
[0143]上述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與驅動折疊輥45的輥45a、45b (圖中的第I折疊輥、第2折疊輥)旋轉的輥驅動馬達M6的驅動電路連線。另外,與使向此折疊輥45推入紙張束的折疊板46移動的板驅動馬達M7的驅動電路相連。并且,此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與向規(guī)定位置移動控制堆疊部35的止擋件38的位移組件MS的控制電路連線。
[0144]如上述那樣構成的后處理控制部90使紙張后處理裝置進行以下的處理動作。
[0145]“打印輸出模式”
[0146]在此模式下,圖像形成裝置A對一系列的文書例如從第I頁起形成圖像,從主體排紙口 3依次以面朝下的方式搬出。因此,紙張后處理裝置使路徑切換片27向圖3實線的狀態(tài)移動。由此,送到了紙張搬入路徑Pl上的紙張被向排紙輥25引導。根據(jù)紙張傳感器SEl檢測出紙張前端的信號,在紙張前端到達處理托盤29的正反轉輥30的估計時間后,紙張搬運控制部94使正反轉輥30從上方待機位置下降到托盤上,使此正反轉輥30向圖3順時針方向旋轉。于是,進入到了處理托盤29上的紙張由此正反轉輥30向第I排紙托盤21搬出,收納在此托盤上上。這樣依次向第I排紙托盤21搬出后續(xù)的紙張,將其堆積收納在此托盤上。
[0147]因此,在此打印輸出模式下,由圖像形成裝置A形成了圖像的紙張經(jīng)紙張后處理裝置B的紙張搬入路徑P1,收容在第I排紙托盤21上,以例如面朝下的姿勢按照從I頁依次到η頁的順序積載收納在上方。
[0148]“訂書釘裝訂整理模式”
[0149]在此模式下,圖像形成裝置A與上述的模式同樣地對一系列的文書按照從第I頁至第η頁的順序形成圖像,在面朝下的狀態(tài)下從主體排紙口 3搬出。因此,使路徑切換片27向圖3實線的狀態(tài)移動。由此,送到了紙張搬入路徑Pl上的紙張被向排紙輥25引導。因此,根據(jù)紙張傳感器SEl檢測出紙張前端的信號,在紙張前端到達處理托盤29的正反轉輥30的估計時間后,紙張搬運控制部94使正反轉輥30從上方待機位置下降到托盤上,使此正反轉輥30向圖3順時針方向旋轉。接著,紙張搬運控制部94在紙張后端被搬入到了托盤29上的估計時間后,向圖3逆時針方向驅動正反轉輥30旋轉。于是,從排紙口 25a進入了的紙張被沿第I折返式搬運路SPl折返式搬運到處理托盤29上。通過重復進行此紙張搬運,一系列的紙張在面朝下的狀態(tài)下以束狀集聚在處理托盤29上。
[0150]另外,每次在上述的處理托盤29上集聚紙張,后處理控制部90都使側整合板34b動作,使集聚的紙張的寬度方向位置整合。接著,控制CPU91根據(jù)來自圖像形成裝置A的任務結束信號使端面裝訂訂書機33動作,將集聚在托盤上的紙張束的后端緣裝訂在一起。此裝訂動作后,紙張集聚動作控制部95使兼作束搬出組件的后端限制構件32從圖3的虛線位置向第I排紙托盤21移動。于是,進行了訂書釘裝訂的紙張束被搬出收納在第I排紙托盤21上。由此,對由圖像形成裝置A形成了圖像的一系列的紙張進行訂書釘裝訂,然后收納在第I排紙托盤21上。
[0151]“紙張束折疊整理模式”
[0152]在此模式下,圖像形成裝置A由紙張后處理裝置B整理冊子狀。為此,紙張后處理裝置B使紙張搬入路徑Pl的路徑切換片27向圖3實線的狀態(tài)移動。由此,送到了紙張搬入路徑Pl上的紙張被向排紙輥25引導。因此,以紙張傳感器SEl檢測出紙張前端的信號為基準,在紙張后端通過了路徑切換片27的時機停止排紙輥25,同時使路徑切換片27向圖3虛線位置移動。然后,使排紙輥25反轉(圖3逆時針方向)。于是,進入到了搬入路徑Pl的紙張被反轉搬運方向,從路徑切換片27向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引導。然后,由配置在此路徑上的搬運輥36、37向第2處理托盤(堆疊器)引導。
[0153]在紙張被從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搬入到堆疊部35的時機,成為止擋件控制部的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通過位移組件控制電路MS使對紙張前端進行限制的止擋件38向與紙張長度對應的位置(在此實施例中,Shl的位置)移動。于是,紙張整體被支承在堆疊部35上。在此狀態(tài)下,后處理控制部90使上述的整合構件39動作,對紙張進行靠邊整合。(另外,此靠邊整合也可在最初的紙張不動作,另外,也可不在每次紙張進入時都動作)。
[0154]接著,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使止擋件38向紙張后端進入到上述的折返式進入路35a的位置Sh3移動。于是,支承在堆疊部35的導向件上的紙張后端向折返式進入路35a后退。在此狀態(tài)下從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將后續(xù)的紙張送到堆疊部35上,在先行紙張上堆積后續(xù)紙張。然后,與此后續(xù)紙張的搬入對應地使止擋件38從Sh3位置向Shl位置那一側移動。這樣,作為止擋件38的停止位置的Shl、Sh2、Sh3分別與折疊位置、裝訂位置、下一紙張擋住位置對應。
[0155]接著,與前面同樣地使整合構件39動作,對搬入了的紙張和支承在導向件上上的紙張進行靠邊整合。通過重復這樣的動作,由圖像形成裝置A形成了圖像的紙張經(jīng)第2折返式搬運路SP2被以份為單位對齊在堆疊部35上。因此,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如果接收到任務結束信號,則使止擋件38向上述位置Sh2移動,將紙張中央定位設置在裝訂位置X。
[0156]因此,紙張裝訂處理動作控制部96使騎縫裝訂訂書機40動作,對紙張中央的兩個部位進行訂書釘裝訂。(除了兩個部位以外,根據(jù)需要,也可以是一個部位或比兩個部位更多。)根據(jù)此動作的完成信號,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97使止擋件38向上述位置Shl移動,將紙張中央定位設置在折疊位置Y。因此,按照上述的圖15(a)至圖15(d)所示排序對紙張束100實施折疊處理,將此紙張束100搬出到第2排紙托盤22。
[0157]根據(jù)以上的說明了的實施例,在對紙張進行折疊處理的折疊位置由紙制訂書釘60進行裝訂,其裝訂位置在與紙張折疊位置大致交叉的方向上,以連結訂書釘腳部61、62的訂書釘腳部連結部60a處在與紙張搬運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方式,橫跨紙張折疊位置對紙張進行裝訂。由此,后處理控制部90由止擋件38進行紙張束的位置設定,以便對紙張束100進行了裝訂的紙制訂書釘?shù)挠啎斈_部連結部60a也可與紙張束一起由折疊輥45和折置板46進行對折。
[0158]因此,能夠不像到目前為止那樣使用金屬訂書釘,與不使用金屬訂書釘?shù)默F(xiàn)有技術的裝置相比不損毀紙張,另外,能夠在對折的位置沒有不諧調感地打開冊子。
[0159][附加了沖孔處理的簡易環(huán)裝構成的說明]
[0160]接下來,根據(jù)圖21至圖27說明由構成本發(fā)明的沖孔裝置28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使紙制訂書釘60貫通在此沖裁孔中進行裝訂的機構/動作。
[0161]此沖孔裝置28,如在前面說明了的圖1至圖3中圖示的那樣,配置在后處理裝置B的紙張的搬入口 23附近的搬入輥24與其下游側的輥之間。
[0162]圖21是從圖像形成裝置A的側面?zhèn)扔^看沖孔裝置28的構成的說明圖,圖22是從圖像形成裝置A的正面?zhèn)扔^看沖孔裝置28的構成的說明圖,圖23是由此沖孔裝置28在紙張上穿孔形成了沖裁孔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24是表示在對折了的紙張束上由紙制訂書釘60在沖裁孔中進行了裝訂、在中央穿孔形成了歸檔用的沖裁孔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25至圖27是表示由沖孔裝置28穿孔、由紙制訂書釘60裝訂的次序的流程圖。
[0163][沖孔裝置28的說明]
[0164]如圖21所示,在沖孔裝置28的外殼(上導向件164和下導向件165)內設置作為各沖孔單元151、152的驅動源的沖孔馬達162。以來自沖孔馬達162的驅動經(jīng)齒輪列161、入口齒輪159輸入到驅動軸158的方式排列。
[0165]在此驅動軸158上,設置在紙張的規(guī)定位置進行穿孔的沖孔單元151、152。沖孔單元152是穿孔形成歸檔用的沖孔的單元,在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穿孔形成歸檔用孔fp。另外,沖孔單元151在接近紙張側緣的位置穿孔形成使此前說明了的紙制訂書釘60貫通的簡易環(huán)裝用沖裁孔rp。因此,為了使紙制訂書釘60貫通、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使環(huán)裝用沖孔單元151動作,為了進行用于歸檔的穿孔,使歸檔用沖孔單元152動作。另外,為了穿孔形成環(huán)裝用及歸檔用雙方的沖裁孔,使此雙方的沖孔單元151、152動作。
[0166]如在圖22中清楚地表示的那樣,沖孔單元151、152僅旋轉的凸輪的位相不同,其它成為相同的構成。圖22,在跟前側配置穿孔形成簡易環(huán)裝用沖孔rp的環(huán)裝用沖孔單元151,在后側配置穿孔形成歸檔用沖孔fp的歸檔用沖孔單元152。
[0167]此各沖孔單元151、152,安裝有通過驅動軸158的旋轉來進行旋轉的偏心凸輪181和在此偏心凸輪的外側從動地旋轉的凸輪保持架180。在此凸輪保持架180的下端部,由沖孔刀的安裝銷182樞支用于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孔口的沖孔刀153。沖孔刀153,由安裝在構成沖孔裝置28的框架的一部分的上框架150上的沖孔刀導向件154對上下的移動進行引導。在此上框架150的下側,沖孔刀153貫通的沖孔模155夾著紙張搬入路徑(Pl) 156面對。
[0168]然而,對沖孔刀導向件154等進行支承的上框架150和形成模具等的沖孔下框架170成為一體,可向圖21左右方向移動。這可在沖孔支承框架167上利用滾子171移動。此移動由設置于上導向件164的圖21右側的齒條172和與齒條172嚙合的齒輪173進行。齒條172經(jīng)齒輪173由移動馬達174移動,通過此移動,包含沖孔單元151、152、沖孔刀導向件154的上導向件164及包含沖孔模155的沖孔下框架170利用滾子在設在下導向件165上的沖孔支承框架167上向左右滑動。
[0169]此滑動動作,使包含沖孔單元151、152的上導向件164和沖孔模155等位于圖示的最靠右的基本位置,在紙張被搬入到紙張搬入路徑(Pl) 156上以后,驅動被固定在下導向件165上的移動馬達174。通過此驅動,齒輪173旋轉,通過此旋轉,向圖示左側移動齒條172。通過此移動,在傳感器175檢測出搬運途中的紙張的側端的階段停止移動馬達174的驅動。由此,即使在紙張的寬度方向存在一些偏差,也能夠對搬運的全部的紙張在相同位置穿孔形成所期望的沖裁孔。另外,在圖22中的沖孔單元151、152的下方,對因為由沖孔刀153進行穿孔處理而發(fā)生的沖孔屑進行收納的屑盒166被設置在下導向件165內。
[0170](沖孔裝置28的動作說明)
[0171]如以上那樣構成的沖孔裝置28如以下那樣進行動作。另外,此沖孔裝置28的動作控制由已經(jīng)說明了的圖20的后處理控制部90的紙張搬運控制部94進行。
[0172]如果由傳感器SI檢測出紙張由搬入輥24搬入進來,則根據(jù)是紙張的搬運方向的端緣還是中央,在中央的場合是歸檔用的沖裁孔fr還是使紙制訂書釘打入沖裁孔中的簡易環(huán)裝用的沖裁孔rp,或者即使是在中央,是歸檔用還是歸檔用fr和簡易環(huán)裝用沖裁孔rp等沖裁孔穿孔位置的指定,沖孔裝置28動作。
[0173]因此,在已經(jīng)說明了的“紙張束折疊整理模式”下,還如以下那樣追加此“簡易環(huán)裝模式”等。
[0174]在這里的說明,以在歸檔用沖裁孔fr和簡易環(huán)裝用沖裁孔rp的雙方形成沖裁孔為例進行表示。如圖23所示那樣,根據(jù)紙張長度信息,紙張搬運方向的2/1L的位置處于搬運方向的中央。此位置是此前說明了的成為紙張束時的折疊位置Y,另外,也是紙制訂書釘60橫跨此位置打入的位置。因此,歸檔用沖裁孔fr和簡易環(huán)裝用沖裁孔rp夾著折疊位置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穿孔。
[0175]當由圖3的傳感器SEl檢測出的紙張?zhí)幱谂c中央線1/2L相比往跟前去β量的位置時,臨時停止由搬入輥24及排紙輥25對紙張的搬運。在此搬運過程中,移動馬達174動作,使得對沖孔單元151、152進行支承的上導向件從圖21的最右側的基本位置移動,直到對紙張側端進行檢測的傳感器175探測到紙張側緣為止,從紙張端部設定歸檔用的沖裁孔fp,停止后,實施沖孔處理。
[0176]此沖孔處理,使沖孔馬達162向圖22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此旋轉角度通過由編碼式傳感器160對安裝在驅動軸158的入口齒輪上的脈沖發(fā)生標志進行檢測來決定。如果驅動軸158向圖示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偏心凸輪181也向逆時針方向旋轉。通過此偏心凸輪181的旋轉,環(huán)裝用沖孔單元151的沖孔刀153向圖示b方向上升移動。另一方面,歸檔用沖孔單元152因為使偏心凸輪181的位相不同,所以,下降移動,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歸檔沖孔fp。在沖孔形成此歸檔用的沖裁孔fp后,使沖孔馬達162反轉。同時,再次驅動搬入輥24及排紙輥25旋轉,進一步搬運紙張,在與紙張的中央線1/2L的差成為α的地方,使紙張停止。在此狀態(tài)下,如果進一步使沖孔馬達向圖22中圖示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則本次環(huán)裝用沖孔單元151的沖孔刀153向圖示附圖標記a方向移動,在紙張上穿孔形成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貫通的環(huán)裝用沖孔rp。
[0177]在穿孔形成此上游側的歸檔用沖裁孔fp和簡易環(huán)裝用沖裁孔rf后,再次越過1/2L的中央線移動紙張。然后,本次穿孔形成下游側的簡易環(huán)裝沖裁孔r' P和歸檔用沖裁孔f, P。由此,如圖23所示那樣夾著被搬運的紙張的中央1/2L線穿孔形成四個沖裁孔。如果此沖孔的穿孔結束,則如此前說明了那樣,穿孔形成了沖裁孔的紙張臨時集聚在堆疊部35上,由騎縫裝訂訂書機40、折疊輥35、折疊板46進行折疊處理,集聚第2排紙托盤上。
[0178]進行上述的折疊處理后被排出了的紙張束100的狀態(tài)如圖24所示。表示在紙張的接近側緣的那一側穿孔形成環(huán)裝用沖裁孔rp,由騎縫裝訂訂書機40利用紙制訂書釘60進行了裝訂的狀態(tài)。另外,在靠紙張寬度方向的中央的位置,穿孔形成歸檔用的沖裁孔fp。當對文件進行合訂時,將裝訂金屬零件穿過此歸檔用的沖裁孔fp進行裝訂。因此,不用像現(xiàn)有技術那樣由別的開孔機對做好了的對折紙張束進行歸檔用的沖孔就能夠進行合訂整理,方便性提高。
[0179]在本申請中,對沖裁孔的位置進行了以下考慮。在圖24中,在使紙張束100對折了的場合,從作為紙張的1/2L的位置的折疊線至沖孔的距離在最內側的紙張和最外側的紙張產(chǎn)生偏移。折疊板46那一側的紙張在其間沒有夾著任何東西地折疊,隨著往接近折疊輥組件45的外側去,折疊厚度增加,沖裁孔的位置接近折疊位置。因此,如果折入的紙張全部都是相同的沖裁孔位置(圖23的α和β的距離),則當裝訂的搬運張數(shù)多時,在進行了折疊的場合,產(chǎn)生沖裁孔的偏移,在紙制訂書釘60作用額外的負荷,歸檔難以進行。因此,在本申請中,從堆垛在了堆疊部35上時最接近折疊板46的紙張開始,對于依次搬入的紙張,增大從中央線1/2L離開α/β的沖裁孔之間的間隔。通過這樣做,折疊后的紙張束100的沖孔位置的偏移變少或消失,紙制訂書釘60的貫通、歸檔變得容易。在本實施的場合,以堆垛在堆疊部35上的第I張紙張的α/β為基準,慢慢地增大后續(xù)的紙張的α/β,使最后堆垛的紙張的α/β的間隔最大。
[0180]如上述那樣進行沖孔處理、集聚在堆疊部35上后的動作,與此前的沒有沖孔的騎縫裝訂處理相同,不同點在于,在由騎縫裝訂訂書機40的紙制訂書釘60對紙張束100進行裝訂時,使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貫通在簡易環(huán)裝用沖裁孔rp、r' P中進行合訂。另夕卜,這雖然也有時使用環(huán)裝構件進行裝訂,但不使用相當牢固的環(huán)裝構件進行,可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并且由于預先開設沖裁孔,所以,在對硬的紙、厚的紙張束100進行裝訂的場合,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貫通時的負荷阻力也能夠減少。另外,如已經(jīng)說明的那樣使向折疊輥組件45折入紙張束100的折疊板46與貫通紙張束100的上述沖裁孔(rp)后被向內側折彎了的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側62的粘接部63抵接,對接合進行強化。
[0181](包含沖孔處理的有無的整體流程)
[0182]從這里開始,使用圖25至圖27的流程圖說明包含使用沖孔裝置28進行沖孔處理的場合或不進行的場合在內的實施方式的次序。
[0183]在圖25中,如果設定騎縫裝訂處理,則至少橫跨紙張束100的折疊位置由紙制訂書釘60進行裝訂。此時在步SlOO中,設定是否由紙制訂書釘60在環(huán)裝用的沖裁孔(rp、r' p)中進行裝訂處理。在設定的(是)的場合,在接下來的步SlOl中,設定是否穿孔形成歸檔用的沖裁孔(fp、f" P)。在設定的(是)的場合,在步S102中從對象紙張的規(guī)格設定搬運方向長度1/2的位置(折疊位置/裝訂的橫跨位置)及決定環(huán)裝用的沖裁孔(rp、r' P)及歸檔用的沖裁孔(fp、f, P)的位置。此設定由于已經(jīng)說明,所以,省略在這里的說明。在進行了此設定后,在步S103中從后處理裝置B的搬入口 23進行紙張的搬入。搬入輥24近旁的紙張檢測傳感器SI對前端進行檢測,實時地設定紙張上游側(紙張搬運方向長度的1/2位置的前側)的歸檔用的沖裁孔(f' P)位置。
[0184]在這里,說明在圖25所示步SlOO中不由紙制訂書釘60在環(huán)裝用的沖裁孔(rp、r' p)中進行裝訂的場合。此場合,在S105步中進行是否進行歸檔用的沖孔的條件設定。在沒有進行歸檔用的沖孔的場合,由于僅是紙制訂書釘60的裝訂、通常的折疊處理,所以,向后述的堆疊部處理轉移。另一方面,在進行歸檔用的沖孔的場合,如已經(jīng)說明的那樣,如S106所示那樣從搬入的紙張規(guī)格算出紙張長度,以紙張長度的1/2L位置為中心算出進行沖孔的位置。此后,在S107中,從后處理裝置B的搬入口 23進行紙張的搬入。在S108中,搬入輥24近旁的紙張檢測傳感器SI對前端進行檢測,實時地確認是否到達紙張上游側(紙張搬運方向長度的1/2L位置的前側)的歸檔用的沖裁孔(f' P)位置,在到達了的場合,停止紙張,前進到下一步。
[0185]接下來,根據(jù)圖26說明緊接著的次序。首先,實施環(huán)裝裝訂用沖孔及歸檔用沖孔的雙方的(I)的流程,在S113步中實施圖23所示上游側的歸檔用的沖孔。此沖孔動作,如已經(jīng)說明的那樣由沖孔單元152的中央側的2對實施。本次在S114步中,算出與紙張的側緣側接近的環(huán)裝沖孔位置。此位置如圖23所示那樣與折疊位置相比位于上游側,在S115步中在左右的部位分別穿孔形成用于使紙制訂書釘60的腳部61、62貫通的沖裁孔。如果它完成,則再次向下游側搬運紙張。在此時刻,紙張通過紙張長1/2L位置,在步S117中將紙張搬運到下游側的沖孔位置。如果到達下游側的沖孔位置,則本次由位于沖孔裝置28寬度方向的兩側的環(huán)裝用沖孔單元151在下游側的環(huán)裝用沖孔(r' P)的部位實施沖孔處理。接下來,在步S118中,確認是否是下游側的歸檔沖孔位置,如果到達沖孔位置,則由歸檔用沖孔單元152在下游側的部位穿孔形成歸檔用沖孔(f' P),向堆疊部的處理轉移。
[0186]接下來,用相同圖26說明不進行環(huán)裝沖孔而是進行歸檔沖孔和利用紙制訂書釘60的裝訂的(2)的類型處理。由于通過前面的動作設定了上游側的歸檔沖孔位置(fp),所以,在步S120中實施上游側的歸檔沖孔。完成后進一步搬運紙張,在超過紙張長度1/2L的位置,在步121中確認歸檔沖孔位置。在步122中穿孔形成下游側歸檔沖孔(f' p),向堆疊部處理轉移。
[0187]接下來說明作為(3)的流程的雖然進行環(huán)裝用沖孔(r' P)但不進行歸檔用沖孔{f P)的動作。由于已經(jīng)設定了環(huán)裝沖孔位置,在步125中確認是否是上游側的沖孔位置,在到達了該位置的時刻停止紙張,在步126中實施上游側環(huán)裝沖孔的穿孔動作。完成后搬運紙張,在超過紙張的搬運方向長度的1/2L長度的位置,在步127中確認下游側的環(huán)裝沖孔位置。在到達了此位置的場合,在步128中實施下游側的環(huán)裝用沖裁孔的穿孔動作,向堆疊部的處理轉移。
[0188]如以上那樣,沖裁孔穿孔處理,(I)進行使紙制訂書釘貫通的簡易環(huán)裝用的沖孔處理和歸檔用的沖裁孔處理。(2)不進行簡易環(huán)裝,直接由紙制訂書釘60進行裝訂,進行接下來的處理,并且,進行歸檔用的沖裁孔的穿孔處理。(3)僅進行簡易環(huán)裝用的沖裁孔的穿孔處理。(4)而且,作為第四個處理,簡易環(huán)裝用的沖孔和歸檔用的沖孔都不進行,區(qū)別于在本申請的前半部分說明了的僅是由紙制訂書釘60進行裝訂的情形。它們都如圖27所示那樣實施利用紙制訂書釘60的裝訂處理,由折疊輥45和折疊板46實施折疊處理。此動作由于已經(jīng)說明,所以,省略在這里的說明,但如果穿孔形成簡易環(huán)裝用沖孔,則在此位置使紙制訂書釘60貫通。另外,當然即使紙張搬運方向的前后的沖裁孔被折合,沖孔的位置也一致。
[0189]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本申請中,由于相對于由沖孔裝置28形成的沖裁孔使紙制訂書釘貫通,所以,可進行簡易的環(huán)裝裝訂,并且,即使紙張材料是硬的材料、厚的材料,通過預先在裝訂位置進行穿孔處理,也能夠沒有阻力地容易地進行裝訂。并且,通過與文件用的沖裁孔組合,不另行穿孔形成歸檔用的沖孔就能夠應對操作者的多種多樣的要求。
[0190]附圖標記說明:
[0191]A 圖像形成裝置
[0192]B 紙張后處理裝置
[0193]X 裝訂位置
[0194]Y 折疊位置
[0195]28 沖孔裝置
[0196]29 處理托盤
[0197]34b側整合板
[0198]35 堆疊部
[0199]38 止擋件(前端限制構件)
[0200]39 整合構件
[0201]40 騎縫裝訂訂書機
[0202]45 折疊輥
[0203]46 折疊板
[0204]60 紙制訂書釘
[0205]60a訂書釘腳部連結部
[0206]61腳部(一方)
[0207]62腳部(另一方)
[0208]63粘接部
[0209]64折疊位置狹縫部
[0210]65(腳部一方)折疊位置狹縫部
[0211]66(腳部另一方)折疊位置狹縫部
[0212]90后處理控制部
[0213]94紙張搬運控制部
[0214]96紙張裝訂處理動作控制部
[0215]97紙張束折疊動作控制部
[0216]100紙張束
[0217]140折疊板長部(自折疊輥45接合點的距離長的部分)
[0218]141折疊板短部(自折疊輥45接合點的距離短的部分)
[0219]142折疊板中長部(長部140和短部141的中間位置的部分)
[0220]144(折疊輥之間的)縫隙
[0221]145輥大直徑部(在紙張寬度方向長)
[0222]146輥小直徑部
[0223]147輥大直徑部(在紙張寬度方向短)
[0224]148輥中直徑部
[0225]151環(huán)裝用沖孔(rp)單元
[0226]152歸檔用沖孔(fp)單元
[0227]153沖孔刀
[0228]162沖孔馬達
[0229]174移動馬達
[0230]180凸輪保持架
[0231]181偏心凸輪
【權利要求】
1.一種紙張后處理裝置,該紙張后處理裝置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對集聚了的紙張束進行裝訂;其特征在于,具備: 搬運紙張的搬運部、 在由此搬運部搬運的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的沖裁穿孔部、 將由此沖裁穿孔部進行了穿孔的紙張作為束集聚的堆疊部、 對集聚在此堆疊部的紙張的搬運方向前端進行限制的止擋部、 對在堆疊部被進行了前端限制的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處理部,和 對由裝訂處理部進行了裝訂的紙張在規(guī)定的折疊位置進行折疊的折疊處理部; 上述沖裁穿孔部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橫跨折疊位置地穿孔形成沖裁孔,并且,上述裝訂處理部由紙制訂書釘對紙張束進行裝訂,使紙制訂書釘貫通在上述沖裁孔中對紙張束進行裝訂。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疊處理部由在規(guī)定的折疊位置相對于紙張束向折入方向移動的折疊板和對由此折疊板折疊的紙張進行夾持的折疊輥構成;上述紙制訂書釘由貫通在紙張束的沖裁孔中并被向內側折彎的腳部和連結此腳部的連結部構成,此連結部橫跨折疊位置處在與紙張搬運方向相同的方向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向上述折疊輥折入紙張束的上述折疊板,與上述紙制訂書釘?shù)脑谪炌垙埵纳鲜鰶_裁孔后被向內側折彎了的腳部抵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紙制訂書釘還具有將被向內側折彎了的腳部相互粘接的粘接部;上述折疊板在上述紙制訂書釘貫通上述沖裁孔后與此粘接部抵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沖裁穿孔部,根據(jù)制作成束的紙張的搬運張數(shù),使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橫跨折疊位置進行穿孔的沖裁孔之間的間隔不同。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疊處理部,由在規(guī)定的折疊位置相對于紙張束向折入方向移動的折疊板和對由此折疊板折疊的紙張進行夾持的折疊輥構成;上述沖裁穿孔部,對于橫跨折疊位置進行穿孔的搬運方向前后的沖裁孔之間的間隔,使得在接近折疊輥側的那一側集聚的紙張的沖裁孔之間的間隔比在接近上述折疊板的那一側集聚的紙張的沖裁孔之間的間隔大。
7.—種紙張后處理裝置,該紙張后處理裝置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對集聚了的紙張束進行裝訂;其特征在于,具備: 搬運紙張的搬運部、 在由此搬運部搬運的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的沖裁穿孔部、 將由此沖裁穿孔部進行了穿孔的紙張作為束集聚的堆疊部、 由裝訂構件對集聚在此堆疊部上的紙張束進行裝訂的裝訂處理部,和 對這些各個部進行控制的控制部; 此控制部,選擇性地實施環(huán)裝裝訂模式和直接裝訂模式;在該環(huán)裝裝訂模式下,在上述沖裁穿孔部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后,由上述裝訂構件貫通此沖裁孔進行裝訂處理;在該直接裝訂模式下,不在紙張上穿孔形成沖裁孔,由上述裝訂構件直接進行裝訂處理。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在規(guī)定的折疊位置對由上述裝訂處理部進行了裝訂的紙張束進行折疊處理的折疊處理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環(huán)裝裝訂模式時由沖裁穿孔部夾著紙張的折疊位置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穿孔形成沖裁孔,并且,上述裝訂處理部作為裝訂構件使用紙制訂書釘,使該紙制訂書釘貫通上述沖裁孔對紙張束進行裝訂。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還具備歸檔沖孔模式,在歸檔沖孔模式下,由沖裁穿孔部夾著紙張的折疊位置在紙張束搬運方向前后穿孔形成紙張能夠歸檔的歸檔用的沖裁孔。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對于上述環(huán)裝裝訂模式的沖裁孔和上述歸檔沖孔模式的沖裁孔的各自的夾著紙張的折疊位置的搬運方向前后的間隔,將環(huán)裝裝訂模式的沖裁孔彼此的間隔設定得比歸檔沖孔模式的沖裁孔的間隔短。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據(jù)制作成束的紙張的搬運張數(shù),使由上述沖裁穿孔部在紙張搬運方向前后橫跨折疊位置進行穿孔的沖裁孔之間的間隔不同。
12.—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組件,和對來自此圖像形成組件的紙張實施處理的紙張后處理裝置構成;此紙張后處理裝置具備權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構成。
【文檔編號】B65H45/18GK104512758SQ201410482466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窪田和幸, 深澤英次, 窪田一太朗, 窪田秀行, 長田久, 中野貴博, 反田裕之, 中島淳哉, 小林拓磨, 齊藤隆, 近藤功 申請人:立志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