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方便裝卸的礦泉水桶,屬于生活用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礦泉水桶已經成為了一個以經濟為導向的產品,然而現有的礦泉水桶忽視了使用者的感受,存在以下不足:1、現有的礦泉水桶為圓柱體結構,沒有輔助施力的部分,在裝水的過程中,女性及老幼等弱勢群體無法單人將其安裝在飲水機上,較為費力;2、現有的礦泉水桶的出水口沒有任何密封結構,在卸水過程中,桶內剩余的水撒容易撒在地板上,不僅影響室內衛(wèi)生,而且容易造成打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避免裝卸時出現漏水現象的方便裝卸的礦泉水桶,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方便裝卸的礦泉水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的桶體的腰部設置有一個左大右小的弧形凹陷,在桶體后部下方設置有提手;所述的桶蓋的出水口處設置有與出水口連通并向桶蓋延伸的出水管,在出水管外套有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出水管的外壁根部,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與出水管相對設置的封蓋的外壁根部上。
進一步,所述出水管為錐形管,封蓋的內孔是與出水管配合的錐形孔,從而保證封蓋能夠順利扣合在出水管上,并提高了出水管與封蓋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本發(fā)明在桶體的腰部有一個左大右小的弧形凹陷,同時在桶體后部下方設置有提手,使用者在裝水過程中,其左手或者右手可以扶在弧形凹陷的左側,方便借力將其安裝在飲水機上。如果由于力量太小無法完成裝水動作,第二個人可以用左手或右手抓住提手幫助使用者完成裝水動作。此外,本發(fā)明在桶蓋的出水口安裝了封水裝置,在使用者卸水過程中,飲水機的進水口脫離水桶蓋的出水口,此時由于彈簧的彈力作用,封蓋將自動縮回并套在與出水口連通的出水管上形成密封配合,防止漏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封蓋套與出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封蓋套在出水管上形成密封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封蓋套與出水管分離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桶體,2-桶蓋,3-弧形凹陷,4-出水管,5-封蓋,6-彈簧,7-提手,8-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方便裝卸的礦泉水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桶體1和桶蓋2,所述的桶體1的腰部設置有一個左大右小的弧形凹陷3,在桶體1后部下方設置有提手7;參見圖2~4,所述的桶蓋2的出水口8處設置有與出水口8連通并向桶蓋2延伸的出水管4,在出水管4外套有彈簧6,彈簧6的一端固定在出水管4的外壁根部,彈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與出水管4相對設置的封蓋5的外壁根部上。所述出水管4為錐形管,封蓋5的內孔是與出水管4配合的錐形孔,從而保證封蓋5能夠順利扣合在出水管4上,并提高了出水管4與封蓋5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本發(fā)明在桶體1的腰部有一個左大右小的弧形凹陷3,同時在桶體1后部下方設置有提手7,使用者在裝水過程中,其左手或者右手可以扶在弧形凹陷3的左側,方便借力將其安裝在飲水機上。如果由于力量太小無法完成裝水動作,第二個人可以用左手或右手抓住提手7幫助使用者完成裝水動作。此外,本發(fā)明在桶蓋2的出水口8安裝了封水裝置,在使用者卸水過程中,飲水機的進水口脫離水桶蓋2的出水口8,此時由于彈簧6的彈力作用,封蓋5將自動縮回并套在與出水口8連通的出水管4上形成密封配合,防止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