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池生產(chǎn),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
背景技術:
1、隨著鋰電池需求的不斷擴大,終端應用市場對鋰電池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當前終端應用對鋰電池的一致性要求日趨嚴格,而從已出臺的鋰電池行業(yè)標準來看,也都對電芯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要求。
2、在圓柱電池的產(chǎn)線上,會存在有圓柱電池在產(chǎn)線上頭尾朝向不一的情況,雖然圓柱電池的朝向在一定條件下可在上游設備內(nèi)部進行統(tǒng)一,但難以避免其流出后經(jīng)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錯投打亂朝向,導致產(chǎn)線上的電池排放不規(guī)整。
3、因而現(xiàn)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會存在有圓柱電池在產(chǎn)線上頭尾朝向不一的情況,雖然圓柱電池的朝向在一定條件下可在上游設備內(nèi)部進行統(tǒng)一,但難以避免其流出后經(jīng)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錯投打亂朝向,導致產(chǎn)線上的電池排放不規(guī)整的問題。
2、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包括:
4、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沿豎向分布的滑道,所述滑道設有進口端及出口端;
5、接近傳感器,所述出口端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接近傳感器,以用于感應電池正極端的凸起;
6、橫移機構,所述底板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所述橫移機構,兩所述橫移機構的相對端均設置在所述出口端的端口處,并分別遮擋所述出口端的部分端口,且任一所述橫移機構可相背運動以打開所述出口端的部分端口;
7、出料室,所述出料室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出料室內(nèi)設有與所述電池口徑相適配輸送腔,且所述輸送腔的入口與所述出口端的端口相對應;
8、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底板上,各所述接近傳感器及各所述橫移機構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
9、當任一所述接近傳感器感應到電池正極端的凸起時,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感應到電池正極端的所述接近傳感器相對側的所述橫移機構移動并打開所述出口端的部分端口,以使電池以正極朝上的方式落入所述輸送腔內(nèi)。
10、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滑道內(nèi)的兩側分別設有滑槽,所述電池的兩端分別位于兩所述滑槽內(nèi)。
11、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各所述接近傳感器分別通過螺栓設置在所述滑道的側部,且各所述接近傳感器的感應端分別貫穿所述滑道的側部并伸入至所述滑槽內(nèi)。
12、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滑道與所述底板可拆卸式連接。
13、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橫移機構包括驅動件及擋塊,所述驅動件固定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擋塊的一端與所述驅動件的連桿連接,所述擋塊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口端的下方,所述驅動件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擋塊可通過所述驅動件驅動后橫移。
14、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橫移機構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設置在所述擋塊的下方,所述底座的頂側設有滑軌,所述擋塊的底側設有滑塊,所述滑塊可滑動式設置在所述滑軌上。
15、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底座與所述底板可拆卸式連接。
16、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出料室包括兩側板及蓋板,兩所述側板分別沿豎向相對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蓋板的兩側邊分別與兩所述側板背離所述底板的一側連接以形成所述輸送腔。
17、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出料室內(nèi)設有將所述輸送腔分隔成左腔室及右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沿豎向設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輸送腔的中軸線上,所述隔板與所述滑道的中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左腔室的入口與所述出口端的左半部端口相對應,且所述左腔室的入口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所述右腔室的入口與所述出口端的右半部端口相對應,且所述右腔室的入口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
18、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所述左腔室的入口及上半部的口徑大于所述電池的口徑,所述左腔室的下半部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所述左腔室的上半部與左腔室的下半部之間的側壁上設有向左傾斜的左斜坡;所述右腔室的入口及上半部的口徑大于所述電池的口徑,所述右腔室的下半部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所述右腔室的上半部與右腔室的下半部之間的側壁上設有向右傾斜的右斜坡。
19、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yōu)點:
20、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沿豎向分布的滑道,所述滑道設有進口端及出口端;接近傳感器,所述出口端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接近傳感器,以用于感應電池正極端的凸起;橫移機構,所述底板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所述橫移機構,兩所述橫移機構的相對端均設置在所述出口端的端口處,并分別遮擋所述出口端的部分端口,且任一所述橫移機構可相背運動以打開所述出口端的部分端口;出料室,所述出料室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出料室內(nèi)設有與所述電池口徑相適配輸送腔,且所述輸送腔的入口與所述出口端的端口相對應;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底板上,各所述接近傳感器及各所述橫移機構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當任一所述接近傳感器感應到電池正極端的凸起時,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感應到電池正極端的所述接近傳感器相對側的所述橫移機構移動并打開所述出口端的部分端口,以使電池以正極朝上的方式落入所述輸送腔內(nèi)。本發(fā)明提供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可以將滑道中的所有電池均以正極朝上的方式從出料室中輸出,使得電池產(chǎn)線上的電池排放規(guī)整。
1.一種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內(nèi)的兩側分別設有滑槽,所述電池的兩端分別位于兩所述滑槽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近傳感器分別通過螺栓設置在所述滑道的側部,且各所述接近傳感器的感應端分別貫穿所述滑道的側部并伸入至所述滑槽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與所述底板可拆卸式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機構包括驅動件及擋塊,所述驅動件固定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擋塊的一端與所述驅動件的連桿連接,所述擋塊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口端的下方,所述驅動件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擋塊可通過所述驅動件驅動后橫移。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機構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設置在所述擋塊的下方,所述底座的頂側設有滑軌,所述擋塊的底側設有滑塊,所述滑塊可滑動式設置在所述滑軌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與所述底板可拆卸式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室包括兩側板及蓋板,兩所述側板分別沿豎向相對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蓋板的兩側邊分別與兩所述側板背離所述底板的一側連接以形成所述輸送腔。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室內(nèi)設有將所述輸送腔分隔成左腔室及右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沿豎向設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輸送腔的中軸線上,所述隔板與所述滑道的中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左腔室的入口與所述出口端的左半部端口相對應,且所述左腔室的入口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所述右腔室的入口與所述出口端的右半部端口相對應,且所述右腔室的入口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適用于電池的自動排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室的入口及上半部的口徑大于所述電池的口徑,所述左腔室的下半部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所述左腔室的上半部與左腔室的下半部之間的側壁上設有向左傾斜的左斜坡;所述右腔室的入口及上半部的口徑大于所述電池的口徑,所述右腔室的下半部口徑與所述電池的口徑相適配,所述右腔室的上半部與右腔室的下半部之間的側壁上設有向右傾斜的右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