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方法。
采用本發(fā)明有助于在將裝成包的香煙從玻璃紙包裝機的出口輸送到紙盒包裝機的入口時將香煙包集合成組。下面對本發(fā)明的說明純粹是例示性的。
香煙包裝系統(tǒng)包括與紙盒包裝機串聯(lián)的玻璃紙包裝機,在這種系統(tǒng)中,裝成包的香煙從玻璃紙包裝機的出口經(jīng)將成包的香煙集合成組的裝置傳送到紙盒包裝機的入口,該裝置包括沿一定路徑傳送香煙包的傳送裝置和沿該路徑配置的用于將煙包結(jié)合成組的結(jié)合裝置。
結(jié)合裝置通常包括一個活動部件或一個止動部件,前者沿香煙包運動的同一方向移動并通過加速每組中最后一包煙的運動將香煙包結(jié)合成組,而后者則通過減速或阻止每組中第一包煙的運動將香煙包結(jié)合成組。無論在那種情況下,一當香煙包形成組,該組便由傳送裝置輸送到來回操作的卸載裝置上,該卸載裝置位于傳送裝置的端部并將成組的香煙包以步進方式輸送到紙盒包裝機的輸入口。
在組中的香煙包其排列不同于香煙包傳送裝置的情況下,結(jié)合成組的裝置還包括一種取向裝置,該裝置可與傳送裝置配合,使香煙包繞一個給定的取向軸轉(zhuǎn)動,即通常使每個香煙包繞其縱軸形成的各自的取向軸轉(zhuǎn)動90°,從而改變香煙包的取向。
上述將包結(jié)合成組的方法具有若干缺點,主要是由于將包結(jié)合成組需要許多設備,這不僅使設計復雜,增加了結(jié)合裝置的成本,而且工作起來也不可靠,維修費用高。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簡單的低成本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方法,每個組包括一定數(shù)目的制品,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有序的第一系列制品輸送到一個給定傳輸路徑的輸入口;利用變螺距傳送器將第一系列制品輸送到上述路徑的輸出口,使得當制品沿上述路徑輸送時,第一系列制品被轉(zhuǎn)變成形成上述組的有序的第二系列制品。
本發(fā)明還涉及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裝置。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裝置,每一組包括給定數(shù)目的制品,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將有序的第一系列制品輸送到上述傳輸路徑入口的輸送裝置;用于將第一系列中的制品輸送到上述路徑出口的變螺距傳送裝置,該裝置使得制品在沿上述路徑傳送時,使所用的第一系列轉(zhuǎn)變成有序的結(jié)合成上述組的第二系列制品。
下面參照附圖通過例子介紹本發(fā)明的許多非限制性實施例,這些附圖是
圖1是示意透視圖,示出本發(fā)明結(jié)合裝置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為清楚起見,已除去一些部件;圖2是圖1裝置的縱向截面圖;圖3和4分別示出圖1裝置的按比例縮小的底視和頂視平面圖;圖5是示意透視圖,示出本發(fā)明結(jié)合裝置的第二優(yōu)選實施例,為清楚起見,已除去一些部件;圖6是圖5裝置的縱向截面圖;圖7是示意透視圖,示出本發(fā)明結(jié)合裝置的第三優(yōu)選實施例,為清楚起見,一些部件已被除去;圖8示出圖7裝置的縱向截面圖。
圖1和2中編號1表示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裝置,每個組中包括給定數(shù)目N的制品3,在圖1實施例中,該制品至少由一包香煙4構(gòu)成。
裝置1通過將制品3從一定傳輸路徑P的輸入口7傳送到該路徑P的輸出口8而將有序的制品3的系列5轉(zhuǎn)變成有序的制品2的系統(tǒng)6,該裝置包括輸入傳送器9,該傳送器用于將系列5輸送到輸入口7并包括已知玻璃紙包裝機(未示出)的輸出傳送器的輪子10。裝置1還包括和傳送器9處于同一高度的輸出傳送器11,該傳送器用于接收大體位于輸出口8的制品組2并將組2的系列6傳送到已知的紙盒包裝機(未示出),該裝置1還包括沿傳送路徑P延伸的位于傳送器9和11之間的轉(zhuǎn)移裝置,該裝置用于將制品3從輸入口7轉(zhuǎn)移到輸出口8并使制品3形成一種運動,該運動包括沿一定傳輸方向D使制品3從傳送器9轉(zhuǎn)移到傳送器11的水平運動分量和繞制品3縱軸轉(zhuǎn)動90°的轉(zhuǎn)動分量,該縱軸垂直于圖2的平面。
在圖1和2的實施例中,每個制品3由彼此重疊放置的兩個包4構(gòu)件,組2包括并排側(cè)立的十個包4。
輪子10包括許邊緣凹穴13,每個凹穴可以裝入和保持至少一個平放的相應的包4并包括一個推出器14,該推出器可伸到排出位置或從該位置縮回,從而沿方向D1將相應的包4卸到位于輪子10和轉(zhuǎn)移裝置之間的轉(zhuǎn)移站15。在所示實施中,方向D1平行于方向D并且相對輪子10是徑向的,每個凹穴13容放兩個彼此疊置平放的包4,即較大的側(cè)表面16大體垂直于輪子10的轉(zhuǎn)軸并平行于方向D1,而較小的側(cè)表面17垂直于表面16并對著輪子10的徑向外側(cè),而另一個較小的側(cè)面18平行于表面17并對著輪子10的徑向內(nèi)側(cè),但是很明顯,可以改變整個傳送器9的尺寸,使其可以轉(zhuǎn)移一個平放的包4。
輸出傳送器11由兩個疊放的傳送帶19和20構(gòu)成,該傳送帶圍繞各自的皮帶輪21和22。帶19位于帶20的上面,二者均包括彼此相向疊置的傳送分部,可沿大體平行于方向D和與該方向準直的方向D2運動,并構(gòu)成輸出通道24,系列的組2中的包4側(cè)立配置在該通道上,即較小側(cè)表面17接觸底部分部,而包4的縱軸4a垂直于方向D2。
轉(zhuǎn)移裝置12沿大體平行于方向D的水平軸12a延伸并包括一個單一的由螺柱25形成的轉(zhuǎn)移部件,該部件用已知馬達(未示出)驅(qū)動以大體恒定的速度繞軸12a轉(zhuǎn)動。螺柱25包括大體球形內(nèi)心26,該內(nèi)心與軸12a共軸并且又包括輸入部分27和輸出部分28。輸入部分27在外表上由表面29定界,該表面在所示例子中為對著輸入口7逐漸變細的截錐形階梯表面,并在輸入口7處以大體圓形的垂直于軸12a的平表面30為界,而其輸出部分28在外表上由大體截錐形的階梯表面31定界,該表面31的較寬端部鄰接表面29的較寬端部而其較窄端部以大體垂直于軸12a的圓形平表面32為界。
在所示例子中,螺柱25包括N個螺紋,每個螺紋由在心部26上繞成螺旋的凸緣33形成。具體是,每個凸緣33沿輸出部分28大體保持垂直于軸線12a,而每個凸緣33沿表面29,從表面30到表面31時則相對于軸12a轉(zhuǎn)動,從大體平行于軸12a的位置轉(zhuǎn)動到垂直于該軸12a的位置。凸緣33和心部26配合形成相應的向外開口的通道34,該通道的高度約等于但不小于從傳送器9上沿平行于該傳送器的軸(未示出)的方向量得的兩個包4厚度,其相對于心部26徑向測量的深度小于從傳送器9上沿平行于方向D1的方向測量的包4的寬度。每個通道34具有縱軸34a,該縱軸在方向D沿軸12a形成變螺距的螺旋線,最好但不一定是減小的螺距,并沿心部26的輸入和輸出部分27和28形成螺旋線。由于每個凸緣33相對于心部26在部分27和28上呈現(xiàn)出不同的位置,所以通道34沿心部26的輸出部分28繞成大體螺旋形通道,其凹面大體徑向?qū)χS12a,而每個通道34沿輸入部分27繞成螺旋形通道時該通道繞其自身軸34a轉(zhuǎn)動90°,使得最后定位于該通道的凹面平行于軸12a并面向輪子10的周緣。
如圖3和4所示,通道34包括各自的入口35和各自的出口36,該出入口分別由相應凸緣33的前緣和后緣構(gòu)成。入口35對著輪子10配置,大體位于平表面30上,并與軸12a形成一定角度,具有一定的角螺距P1;出口36面對通道24配置,大體位于平表面32上,并與軸12a形成一定角度,其角螺距P2小于螺距P1。由于入出口35和36的螺距不同,而且通道34繞軸線12a的螺距變化,所以在輸出口8,每對沿路徑P傳送的包4與同一組2中的相鄰一對包4接觸,而且在各個組2中的包4與相鄰組2中的包4分開,形成沿輸出傳送器11傳送的組2的有序系列6。
一個凸緣33的,具體是沿路徑P輸送各個組2中最后一個制品3的凸緣33的螺旋端部分37凸出于心部26的表面32,使得它基本上與皮帶輪21和22上的皮帶19和20相切,起一個卸載裝置的作用,用于將每個組2卸出螺柱25,卸到傳送帶19和20的輸入部分。
除螺柱25以外,轉(zhuǎn)移裝置12還包括緊固裝置38,該裝置又包括與軸12a共軸的輪子39,并與推出器14配合將每對包4插入到位于轉(zhuǎn)移站15的相應通道34內(nèi)。輪子39又包括整體裝配在螺紋25上并與螺柱25心部26的表面接觸的輪轂40;輪緣41,與輪轂40一起形成環(huán)形通道42,該通道與軸12a共軸,其厚度等于沿軸12a測量的輪39的厚度;以及N個連接輪轂40和輪緣41的輪輻43,該輪輻43繞軸12a和沿通道42以螺距P1均勻間隔開。
輪輻43沿軸12a測量的厚度小于通道42的厚度,該輪輻43構(gòu)成相應的開口44,該開口由直接面向相應入口35的相應環(huán)形扇形部分界定,以便使相應的兩個包4通過輪子39。具體是,每個輪輻43為大體三角形,并在面對輪子10的一側(cè)由平行于表面30的平表面45界定,而在面對心部26的一側(cè)由另一個平行于相應表面45的平表面46和平行于有關通道34的軸34a的傾斜的平面47界定。每個表面47在由有關推出器14松開有關的一對包4之前嚙合該一對包的側(cè)表面18,并與通道42的內(nèi)圓筒表面和表面29配合,使兩個包4壓靠在凸緣33的底面48上,該底面傾斜地位于有關凸緣33之前。
轉(zhuǎn)移裝置12還包括固定的導向件49,該導向裝置沿路徑P延伸并具有輸入部分50和輸出部分51,制品包4分別經(jīng)這些部分進入和送出導向件49。輸入部分50位于輪子39和心部26之間,而輸出部分51部分地沿部分28和部分地沿傳送帶19和20延伸。
導向件49包括兩個成一定形狀的側(cè)桿52,該桿基本上與螺紋25的外表面相切,并與表面29和31分開恒定的距離,該距離約等于但不大于在傳送器9上沿平行于方向D1的方向測量的包4的寬度,而且該導向件彼此分開一定距離,該距離約等于但不小于在傳送器9上沿垂直于方向D1的方向測量的包4的長度。兩個側(cè)桿還包括各自的直的端部分53,該部分沿傳送帶19和20并平行于該傳送帶延伸,并在傳送組2到紙盒包裝機時與傳送帶19和20配合。
導向件49還包括另外兩個平行于導向件49并面向該導向件端部分53的直桿54,該直桿54從表面32伸向傳送器11,并與傳送帶20的分部23共平面,位于該分部的兩側(cè)。桿54其截面是L形的,以便使形成通道的寬度約等于但不小于在平行于軸4a測量的包4的長度。
在實際應用中,傳送器9相對于螺紋25是同步的,從而使得在相應入口35轉(zhuǎn)過輸入口50時,兩個包4便通過相應的開口44和輸入口50,經(jīng)轉(zhuǎn)移站15進入位于各個開口44通道的各個通道34。當兩個包4由相應的推出器14推過相應入口35進入相應通道34接觸前凸緣33的表面48時,緊固裝置38的輪子39的轉(zhuǎn)動使相應輪輻43的傾斜表面47同時嚙合包4的較小側(cè)表面18,從而使包4完全接觸表面48,防止推出桿14松開包4時該包住后退出。
當螺柱25轉(zhuǎn)動時,包4由相關的凸緣33嚙合,沿凸緣33滑動,并同時沿導向件49和相應的通道34被輸送到出口部分51。沿著心部26的部分27和28時,包4繞其相應軸4a轉(zhuǎn)動90°,最后到達出口8處于側(cè)立狀態(tài),同時,從傳送器9到傳器11時相應的軸4a自身平行地移動,所以在出口8處每個包4以側(cè)立狀態(tài)進入相應的組2。并受到通道24中的桿54的完全支承,而其相應的側(cè)表面則靠著桿54。
在包4轉(zhuǎn)動和沿導向件49傳送的同時,在同組2中的兩個相鄰成對的包4之間的沿路徑D測量的距離逐漸減小,因而在路徑P的出口8處,成對的煙包4并排配置,形成組2。另外,因為出口36的螺距P2小于入口35的螺距P1,所以在傳送帶19和20之間的組2分開預定的距離,該距離正比于螺距P1之和和螺距P2之和之間的差。
各個組2一旦在出口8處形成便以一定傳送速度由傳送帶19和20之間端部37傳送,該速度包括平行于軸12a的速度分量,它等于傳送帶19和20的傳送速度。
在圖1和2的例子中,導向件49與軸12a共平面,即繞軸12a的轉(zhuǎn)角為零。然而如果導向件49繞軸12a轉(zhuǎn)動例如90°,則導向件49的部分51明顯地位于一個平行于軸12a的垂直平面內(nèi)。并且通過在一個垂直平面內(nèi)設置桿54,也可以在傳送器11上獲得組2的系列6,其中包4不僅側(cè)立配置,而且還繞垂直于表面16的軸轉(zhuǎn)動90°,該傳送器11也可以具有若干在平行垂直平面內(nèi)的分部23并還可以結(jié)合另一個位于螺柱25端部以外的水平傳送器。
圖5和6的實施例涉及形成組2的裝置55,該組2包括給定的N個制品3,在本例情況下該制品包括單個香煙包4,N個制品在組2中彼此疊放形成包4的疊層。
在裝置55中,輸入傳送器9包括已知玻璃紙包裝機(未示出)的袋式輸出傳送器;輸出傳送器11的高度比傳送器9高;轉(zhuǎn)移裝置12使包4進行運動,該運動包括用于使包4從傳送器9的高度轉(zhuǎn)移到傳送器11的高度的垂直運動分量和相對于相應縱軸4b轉(zhuǎn)動180°的轉(zhuǎn)動分量,該縱軸位于圖6的平面內(nèi)并垂直于軸4a。
裝置55的傳送器9包括繞在兩個皮帶輪57(圖中僅示出一個)上的傳送帶56,其中一個皮帶輪是主動輪,用于以步進方式或連續(xù)方式輸送傳送帶56;傳送帶56包括許多等間隔的構(gòu)成一系列袋59的外凸部58,每個袋用于接收其軸4b垂直于方向D1的包4,此例中該方向D1是傳送帶56的傳送方向。
每個包4平放在傳送帶56上,即比較大的側(cè)表面16接觸傳送帶56的大體水平的上部傳送部分60,并沿方向D1傳送,其較小的側(cè)表面面向前方;當包4相對于軸4b轉(zhuǎn)動180°,并在構(gòu)成傳送器11一部分的相應已知傳送袋(未示出)中構(gòu)成一部分相應組2時,盒4由傳送器11沿方向D2傳送,此時相應的較小側(cè)表面18面向前方,并且盒4位于皮帶傳送器62上部傳送分部的大體水平的表面61上,該皮帶傳送器62以步進方式或連續(xù)方式傳送,如下面將要說明的那樣,其傳送速度等于轉(zhuǎn)移裝置12的輸送速度。
裝置55的轉(zhuǎn)移裝置12沿大體垂直軸12a延伸,該軸垂直于方向D1和D2,該裝置12包一個單一的轉(zhuǎn)移部件,該部件包括螺柱63,該螺柱通過已知的馬達(未示出)驅(qū)動以基本上恒定的速度繞軸12a轉(zhuǎn)動。螺柱63包括與軸12a共軸的內(nèi)心部64,該心部又包括底部輸入部分65和頂部輸出部分66。輸入部分65在外表上由表面67形成,在所示例子中,該表面67是在底部以表面30為界的大體圓柱表面;輸出部分66外表上也由大體圓柱形表面68形成,該表面的底端鄰接表面67的頂端,而其頂端以平面69(圖6中用虛線表示)為界,該平面垂直于軸12a,相當于裝置1的輸出表面32。
在所示的例子中,螺柱63包括五個螺紋,每個螺紋由在心部64上繞成螺旋的凸緣33構(gòu)成。具體是,沿底部輸入部分65和輸出部分67每個凸緣33基本上垂直于軸12a凸緣33形成5個向外開口的通通道70,通道的高度約等于但不小于在垂直于相應表面16方向測量的包4的厚度,其深度小于在平行于表面16的方向測量的包4的寬度。在所示實施例中,每個通道70具有縱軸70a,該縱軸繞軸12a形成相應的變螺距的螺旋,該螺旋的螺距最好是逐漸減小的,但不一定如此,每個通道70一直保持其凹部基本上徑向?qū)χS12a。
在裝置55中,端部分37由大體楔形的弧形部分71取代,該部分71位于平面69上,從心部64的柱形部分72逐漸向外延伸。具體是,用于沿路徑P傳送各組2中最后一個包4的凸緣33包括與表面61共平面的并從相應通道70的出口36開始的端表面73,部分71的側(cè)面由卸載表面74構(gòu)成,該部分從相應通道70的出口36開始沿圓柱體部分72徑向向外延伸,以逐漸占滿表面的螺旋狀方式延伸,因而一旦在側(cè)面接觸組2時便起著卸載裝置的作用,將組2推出螺柱63,推到表面61上,因而可相對于軸12a徑向移動組2,使其沿方向D2移動,其移動速度等于傳送器62的傳送速度。
最后,裝置55的橫向桿52基本為L形,包括各自的起始部分75,該部分75平行于方向D1并沿傳送器9的傳送分部60延伸,橫向桿52還包括各自的端部分76,該部分76平行于方向D并大體與螺柱63的外表面相切。具體是,傳送器9使包4在桿52的起始部分75之間傳送,直到包4由凸緣33嚙合,并在端部分76之間沿方向D向上傳送。
從上述說明和對于裝置1的說明,可以清楚地看出裝置55的操作,因此不再作另外說明。但是應當指出,雖然在裝置55中,導向件49與螺桿63和軸12的交角為零度,D1和D2方向彼此平行,但導向件49明顯地可以繞軸12a轉(zhuǎn)動0-360°角之間的任一角度,因而方向D1和D2可以在0-180°角之間的任一角度,從而可以消除有關系統(tǒng)配置的任何問題。
圖7和8的實施例涉及形成組2的裝置77,各個組2包括給定的N個制品3,各自制品3由疊置的兩個包4構(gòu)成,并且與相應組2中的另一制品3并排配置,所以形成一系列的并排的成對的包4。具體是,裝置77從傳送器9接收一系列的包4,然后首先將包4結(jié)合成對;形成制品3,隨后再將制品3結(jié)合成組2。
裝置77的轉(zhuǎn)移裝置12沿大體垂直軸12a延伸,該軸垂直于方向D1和D2,該轉(zhuǎn)移裝置12包括一個單一的轉(zhuǎn)移部件,該部件包括螺柱79,該螺柱由已知的馬達(未示出)驅(qū)動以基本上恒定的速度繞軸12a轉(zhuǎn)動。螺柱79包括與軸12a共軸的內(nèi)心部80,該內(nèi)心部又包括分成初始部分81a和次級部分81b的底部輸入部分81和頂端輸出部分82。輸入部分81在外表上由表面83確定,該表面在所示例子中基本上是在底部由表面30定界的圓柱表面;輸出部分82在外表上由大體圓柱表面84形成,該表面的底端鄰接表面83的頂端,而其頂端由表面32定界。
在所示的例子中,部分81和82包括5個螺紋,每個螺紋由在心部80上繞成螺旋形的凸緣85形成。具體是,沿部分81和輸出部分82凸緣85基本上保持垂直于軸12a,并與心部80相結(jié)合形成相應的向外開口的通道86,該通道的高度約等于但不小于在傳送器9上在垂直于傳送器9的表面60的方向上測量的兩個包4的厚度,而其沿心部80徑向測量的深度不小于在傳送器9上在平行于方向D1的方向上測量的盒4的寬度。通道86包括各自的次級入口35a,該通道在中間平面30a(圖8中用虛線示出)上以螺距P1均勻間隔開,該中間平面30a位于部分81a和81b之間,平行于表面30,與表面60相比位于較高的高度。每個通道86還具有縱軸86a,在所示的例子中,該縱軸86回繞在軸12a繞轉(zhuǎn),形成各自的圓柱螺線,該螺線的螺距是可變的,最好是逐漸減小的,但也不一定是這樣,該通道86保持其凹部基本上徑向?qū)χS12a。
部分81a從表面30垂直向上延伸,延伸的長度大體等于至少三個包4的厚度,部分81a包括由各自凸緣87構(gòu)成的其它5個螺紋,每個凸緣87從表面30開始沿兩個凸緣85之間的中間位置延伸,并繞心部80繞成局部螺旋。具體是,凸緣87沿底部輸入部81基本上保持垂直于軸12a,并且每個凸緣與心部80和相鄰的凸緣85相結(jié)合構(gòu)成兩條相應的向外開口的通道68,該開口的高度約等于但不小于在傳送器9上沿垂直于傳送器9的表面60的方向測量的盒4的厚度,而其沿心部80徑向測量的深度不低于在傳送器9上沿方向D1測量的包4的寬度。凸緣87結(jié)束于通道86的次級入口35a,并且在兩個凸緣85之間的每對通道88匯合成一條通道86,從而可以向通道86提供由兩個包構(gòu)成的制品3,該兩個包是由傳送器9在相應初始入口35b送入通道88的,該初始入口35b與平面30基本上位于同一高度。
在裝置77中,每個通道86在相應的出口36包括相應的彎曲板89,該板從心部80逐漸向外延伸,并且在側(cè)面形成相應的卸載表面90,該板以逐漸占據(jù)相應凸緣35的螺旋方式延伸,因而起著卸載裝置的作用,它一旦側(cè)向接觸制品3時便將制品3推離螺柱25,推到傳送器62的表面61上,從而相對于軸12a在徑向并平行于方向D2移動制品3,其移動速度等于傳送器62的傳送速度。
最后,裝置77的側(cè)桿52大體為C型,包括各自的初始部分91,該部分平行于方向D1并沿傳送器9的傳送分部60延伸;各自的中間部分92,該部分平行于方向D并與螺柱79的外表面大體相切;相應的端部分93,該部分平行于方向D2并由相應的皮帶傳送器限位,該傳送器位于表面61的兩側(cè)并垂直于表面61。
導向件49還包括中央桿94,該桿位于桿52之間,其形狀與桿52大體相同,其中部分91在傳送分部60的上面延伸,相對于該分部60的高度約等于但不小于包4的厚度,部分92相對于螺柱79的外表面?zhèn)认蜓由?,距該表面的距離是使得該部分92可以以滑動方式接觸包4的表面18,而部分93與表面61共平面。部分92和93由相應的彎曲部分95連接,以便在相應的板89接觸到各個制品3并將制品從相應凸緣85推向表面61時引導各個制品3向前。
從對于裝置1和裝置55的說明可以清楚地看出裝置77的操作,因此無須再作說明。但是應當指出,在裝置77中,包4沿部分81a首先被緊合,形成制品3,該制品在沿部分81b和82向方向D傳送時又被緊合,并且在到達輸出口8時又由相應的板89使制品在表面61上一個靠著一個。和在裝置55中的一樣,裝置77的導向件49可以圍繞螺柱79轉(zhuǎn)動,因而可以消除關于系統(tǒng)配置的任何問題。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將制品(3)結(jié)合成組(2)的方法,各個組(2)包括一定數(shù)目N的制品(3),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有序的第一系列(5)制品(3)輸送到一定傳輸路徑(P)的輸入口(7);將第一系列(5)中的制品通過螺距變化的傳送器(12)輸送到上述路徑(P)的輸出口(8),使得當沿上述路徑(P)傳送制品(3)時,第一系列(5)被轉(zhuǎn)化成由制品(3)的上述組(2)構(gòu)成的有序第二系列(6)。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可變螺距的傳送器(12)是螺柱傳送器(12)。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柱傳送器(12)包括一個單一的螺柱傳送部件(25;63;79),上述部件又包括其數(shù)目等于上述一定數(shù)目(N)的許多用于傳送上述制品(3)的圓周通道(34;70;86);傳送部件(25;63;79)繞第一轉(zhuǎn)動軸12a連續(xù)轉(zhuǎn)動,使得可沿各個通道(34;70;86)傳送各個組(2)的至少一個制品;每個通道(34;70;86)具有相應的縱向第二軸線(34a;70a;86a),該軸線基本上以螺旋方式繞在第一軸上,形成的螺線具有相應的可變螺距。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個上述通道(34;70;86)包括各自的入口(35)和各自的出口(36),上述入口(35)和出口(36)圍繞上述第一軸(12a)等角度間隔開,并分別具有一定的第一和第二螺距(P1,P2)。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螺距(P2)小于上述第一螺距。
6.如權(quán)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傳輸路徑P由導向件49形成,該導向件沿上述螺柱傳送部件(25;63;79)延伸;上述制品(3)通過同時嚙合制品(3)的通道(34;70;86)和上述導向件(49)而沿上述通道(34;70;86)被傳送。
7.如上述任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傳送路徑(P)的上述輸入口(7)和上述輸出口(8)大體位于同一高度;
8.如上述權(quán)利要求1-6中任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傳送路徑(P)的上述輸入口(7)和上述輸出口(8)位于不同高度。
9.如上述任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個上述制品(3)包括至少一包香煙。
10.如權(quán)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3)包括相并的兩包香煙。
11.如權(quán)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沿上述傳送路徑(P)輸送制品(3)時,該制品同時繞各自的轉(zhuǎn)動軸線(4a;4b)轉(zhuǎn)動。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轉(zhuǎn)動軸線(4a)是上述包(4)的主縱軸。
13.一種將制品結(jié)合成組的裝置,每個組包括一定數(shù)目(N)的制品(3),裝置的(1;55;77)特征在于包括傳送裝置9,用于將有序的第一系列(5)制品(3)輸送到一定傳輸路徑(P)的輸入口(7);變螺距的傳送裝置(12),用將第一系列(5)中的制品(3)輸送到上述路徑(P)的輸出口(8),使得當制品(3)沿上述路徑(P)傳送時,上述操作中的第一系列(5)轉(zhuǎn)變成由制品(3)的上述組(2)構(gòu)成的有序第二系列(6)。
14.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變螺距傳送裝置(12)是螺柱傳送裝置(12)。
1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柱傳送裝置(12)包括一個單一的傳送部件(25;63;79),該部件繞第一軸(12a)轉(zhuǎn)動并包括其數(shù)目等于上述一定數(shù)目(N)的許多用于傳送上述制品3的圓周通道(34;70;86);該傳送部件(25;63;79)可以連續(xù)地繞上述第一軸(12a)轉(zhuǎn)動,從而可使各個組(2)中的至少一個制品(3)沿各個通道(34;70;86)傳送;各個通道具有各自的縱向第二軸線(34a;70a;86a),該軸線以大體螺旋形圍繞第一軸(12a)并具有可變螺距。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個上述通道(34;70; 86)包括各自入口(35)和各自的出口(36);上述入口(35)和上述出口(36)圍繞上述第一軸(12a),以等角度間隔開,并分別具有一定的第一和一定的第二螺距(P1,P2)。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螺距(P2)小于上述第一螺距(P1)。
18.如權(quán)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向裝置(49),該導向裝置沿上述傳送路徑(P)延伸并與上述單一的螺柱傳送部件(25;63;79)上結(jié)合,從而在操作時當單一的螺柱傳送部件(25;63;70)繞上述第一軸(12a)轉(zhuǎn)動時,可以沿上述通道(34;70;86)導向上述制品(3)。
19.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單一螺柱傳送部件(25;63;79)包括內(nèi)心部(26;64;80),該心部與上述第一軸(12a)共軸并且還包括許多大體螺旋形的螺紋(33;85),該螺紋繞在心部(26;64;80)上,其數(shù)目等于上述一定的數(shù)目(N);各個螺紋(33;85)由相應的基本上平的凸緣(33;85)形成,該凸緣以螺旋方式圍繞上述心部(26;64;80)。
20.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向裝置(49)基本上與上述螺紋(33,85)相切。
21.如權(quán)利要求2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心部(26)包括沿上述傳送路徑(P)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并且大體為球形;每個上述凸緣(33)沿上述第二部分時保持大體垂直于上述軸(12a),并在沿著上述第一部分(27)時,凸緣(33)繞上述第二軸線(34a)轉(zhuǎn)動,從大體平行于軸(12a)的位置轉(zhuǎn)到大體垂直于軸(12a)。
22.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心部(26)的上述第二部分包括垂直于上述第一軸線(12a)的端表面(32);上述第二出口(36)沿上述端表面(32)配置。
23.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緣(33)中一個的端部分(37)從上述第二部分(28)伸出,超過上述端表面(32);上述端部分(37)構(gòu)成上述螺柱傳送部件(35)的卸載裝置,上述卸載裝置與上述制品(3)配合,將制品(3)推出螺柱傳送部件(25)。
24.如權(quán)利要求20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心部(64;80)包括沿上述傳送路徑(P)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65,66;81,82),并且大體為圓柱形;每個上述凸緣(33;85)沿上述第一和第二部分(65,66;81,82)保持基本上垂直于上述第一軸(12a)。
25.如權(quán)利要求2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心部(64;80)的上述第二部分(66;82)包括至少一個大體楔形弧形部(71;89),該弧形部分位于第二部分(66,82)的端表面(69;32)上,并與上述制品(3)配合將制品(3)推出上述通道(70;86)。
26.如權(quán)利要求2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心部(80)的上述第二部分(82)包括各個上述通道(86)的大體楔形弧形部分(89),該弧形部分位于第二部分(82)的端表面(32)上,并與上述制品(3)配合將該制品(3)推出通道(86)。
27.如權(quán)利要求16-2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入裝置38,該裝置連接于上述單一螺柱傳送部件(25;63;79)并隨同螺柱傳送部件(25;63;79)一起繞上述第一軸(12a)轉(zhuǎn)動,從而使包(4)輸送到各個上述通道(34;70;86)內(nèi)。
28.如權(quán)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入裝置(38)包括輪子(39),該輪子又包括用于各個上述通道(34)的各個上述入口(35)的輪輻(43),該輪輻從上述第一軸(12a)延伸并具有傾斜表面(47),該表面(47)面對相應的通道(34),其傾斜度與相應上述入口(35)處的通道(34)的上述第二軸(34a)的傾斜度相同。
29.如權(quán)利要求13-2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傳送路徑(P)的上述輸入口(7)和上述輸出口(8)基本上位于同一高度。
30.如權(quán)利要求13-2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傳送路徑(P)的上述輸出口(8)位于不同高度。
全文摘要
將制品(3)結(jié)合成組(2)的方法和裝置(1),其中,有序的第一系列(5)制品(3)被輸送到傳送路徑(P)的輸入口(7),螺柱傳送器(12)在沿傳送路徑(P)傳送制品(3)時沿該傳送路徑(P)將第一系列(5)轉(zhuǎn)換成組(2)的有序第二系列(6),該螺柱傳送器(12)連續(xù)地繞相應的軸(12a)轉(zhuǎn)動,并且有一定數(shù)目(N)的變螺距螺紋。
文檔編號B65B19/26GK1182031SQ9712247
公開日1998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6年11月11日
發(fā)明者安德烈·比翁迪, 費奧倫佐·德拉格蒂 申請人:吉第聯(lián)合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