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計數-推出和搭迭-輸出組合的輸送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材料轉運和輸送系統(tǒng)的領域。
背景技術:
簡述板形工件如多片紙板或者平的折疊的箱子,從生產機器中如打印機或者折疊膠粘機中被推頂出來。這些物品常常被從生產機器中輸送出來、被計數、被堆疊并被捆扎,從而轉運并發(fā)貨給用戶。完成這些工作有兩種常用的方法搭迭—輸出(shingle-output)輸送系統(tǒng)和計數—推出(counter-ejector)輸送系統(tǒng)。
在計數—推出輸送系統(tǒng)中,如美國專利第5,545,001號所公開的系統(tǒng),該專利于1996年8月13日授權,在這里引入以作參考,當它們從生產機器出來時,工件被計數和堆疊,并作為一系列已計數的堆疊物被推頂到輸送帶上去,而該輸送帶把堆疊物運送到工作臺中,在那里它們被捆扎從而發(fā)運。計數—推出系統(tǒng)特別適合于前邊緣和后邊緣的厚度相同的工件。這種工件堆疊均勻。
在紙板箱工業(yè)中,有許多廣泛應用的箱子形式,這些箱子只需要左右折疊,以便在作為平的箱子運送之前粘膠。這些箱子包括標準RSC箱子,并可以通過標準的折疊膠粘機來生產,折疊膠粘機只沿橫向折疊,從而生產出來的箱子在它們的前邊緣和后邊緣處具有相同的厚度。由于計數—推出機構可以設計來以非常短的循環(huán)時間并以高的生產率工作,因此生產效率限制環(huán)節(jié)常常是生產機器,而高速RSC箱子生產機器配備提供有計數—推出輸送系統(tǒng)。
在搭迭—輸出系統(tǒng)中,當工件從生產機器中被推頂出來時,它們落到輸送帶上。輸送帶的速度是這樣的當工件落到帶上時,它的前邊緣落到前一個工件的后邊緣上,從而形成工件的搭接(搭迭)流。輸送帶把工件流運送到工作臺,在那里工件被計數、堆疊和捆扎。這個工作可以通過人工來完成或者通過人工和機械操作的結合來完成。搭迭—輸出系統(tǒng)特別適合于前邊緣和后邊緣的厚度不同的工件。在堆疊時,這種厚度不同的工件的累集會產生傾斜堆疊。通過對每個堆疊物的一半進行反向取向來抵銷這種厚度的差異,這是公知的。這常常是由人工操作完成。但是已經提出完成這個功能的、具有不同復雜程度的機械方法(例如可參見美國專利第4,784,558號,1988年11月15日授權)。
有許多箱子的形式(例如可參見美國專利第4,658,961號,1987年4月21日授權)需要復雜的折疊操作。用來制造這些箱子的設備是專用的折疊膠粘機。處于折疊狀態(tài)的許多這種箱子在前邊緣和后邊緣處具有不同的紙板厚度,因此常常需要通過搭迭—輸出輸送系統(tǒng)來處理。在制箱工業(yè)中,在專用的折疊膠粘機上設置有搭迭—輸出輸送系統(tǒng),這是公知的。在這些系統(tǒng)中,上述的堆疊和組裝工作常常是機器生產率的限制因素。但是,由專用折疊膠粘機生產出來的一些復雜的箱子形式從前面到后面是對稱的,并可以通過較快的計數—推出系統(tǒng)來處理。
因此,特別在紙板箱工業(yè)中,需要一種方法來把計數—推出輸送系統(tǒng)與多用途的生產機器如專用的折疊膠粘機的生產速度結合起來。
本發(fā)明概述這里公開的本發(fā)明裝置是一種工件輸送系統(tǒng),該輸送系統(tǒng)可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和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之間進行轉換。這種轉換方法也公開了。因此,多用途的生產機器,如可以生產對稱和不對稱這兩種工件的專用的折疊膠粘機,可以被操作,以便在輸送系統(tǒng)處于計數—推出狀態(tài)時,其以生產機器較快的速度生產對稱工件,而在它的輸送系統(tǒng)處于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該生產機器以輸送系統(tǒng)較快的速度生產非對稱工件。
所公開的系統(tǒng)組裝來自生產系統(tǒng)如專用的箱折疊膠粘機的一束板形工件并把它作為已計數的堆疊物輸送到捆扎系統(tǒng)中。該系統(tǒng)可以從計數—推出狀態(tài)轉換到標準輸送機系統(tǒng)。在計數—推出狀態(tài)時,當它們從生產系統(tǒng)被推頂出來時,自動計數和組裝在前邊緣和后邊緣處接近相同厚度的工件從而形成堆疊物;在標準輸送機系統(tǒng)中,把前邊緣處較厚或者較薄的工件的搭迭流輸送到組裝臺從而人工或者自動地進行計數和堆疊。該系統(tǒng)從一種狀態(tài)轉換成另一種狀態(tài),從而適應所生產的工件的特別的特征。在所公開的示例性系統(tǒng)中,專用機械設備設置在該系統(tǒng)中從而實現這種轉換,并且采用專門的步驟來實現轉換。
這種可轉換的輸送系統(tǒng)在每個部分上設置有上部壓緊帶,從而,例如在膠凝固之前可以使折疊和粘接的箱子不打開。專用折疊膠粘機能夠生產具有復雜內部折疊方式的箱子,而這里該膠粘機被認為是本發(fā)明所應用的特別好的物體。在被折疊和粘接之后,這些箱子具有大量的內部“存儲空間”,并且除非它們在被輸送和堆疊時從頂部施加可控制的量的壓力,否則在膠凝固的過程中這些箱子趨于打開。
在這種轉換系統(tǒng)中,在轉換到搭迭—輸出狀態(tài)的過程中,計數—推出機構的堆疊物提升機部分改變位置,因此不會干擾把輸送部分的主架轉移到鄰近轉移部分的位置上,而該轉移部分把這些箱子從折疊膠粘機轉移到輸送系統(tǒng)。輸送部分的進入部分通過如下步驟適合于搭迭—輸出工作(a)升高上部進入滾子,支撐上部壓緊帶的進入端,從而把工件導入到輸送部分,及(b)降低至少一組滾子,支撐下部輸送帶,從而在不使下部輸送帶彎曲的情況下提供可以接受落下的箱子的下部帶的順從部分。在轉換期間,工作臺改變位置從而不使用把組裝在計數—推出機構中的堆疊物引導到捆扎裝置中的工作臺輸送帶,而是使用低摩擦工作表面,該低摩擦工作表面將有助于人工組裝來自搭迭流(shingled stream)的非對稱箱子。最好采用帶有經過該表面的加壓空氣的低摩擦表面,以提供氣墊來幫助移動箱子。這些機構的例子圖解在下面所描述的附圖中。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處于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時示例性輸送裝置的立面?zhèn)纫晥D。
圖2是處于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示例性輸送裝置的立面?zhèn)纫晥D。
圖3(a)-(f)是圖1所示的示例性裝置的堆疊物提升機和中斷器組件部分的、按時間順序的一系列立面?zhèn)纫晥D,表示了計數—推出工作的一個循環(huán)。
圖4是示例性中斷器組件的立面?zhèn)纫晥D,更加詳細地表示了一些內部元件。
圖5是圖1所示的、具有用虛線表示的圖2位置上的進入滾子的示例性中斷器組件的立面進入端視圖。
圖6是計數—推出輸送表面處于工作位置的輸送臺的透視圖。
圖7是搭迭—輸出、低摩擦表面的處于工作位置的輸送臺的透視圖。
本發(fā)明的詳述這里所公開的本發(fā)明的計數—推出和搭迭—輸出組合的輸送系統(tǒng)圖解在圖1的計數—推出狀態(tài)和圖2的搭迭—輸出狀態(tài)中。盡管在各種實施例中的輸送系統(tǒng)是公知的,但是圖解在圖1和圖2上的示例性實施例具有用來實現每個狀態(tài)的各種新穎結構和實現轉換的各種新穎元件。但是,本發(fā)明不局限于具體地圖解的這些實施例,這些附圖是示意性的,并且實現各種元件所需要的技術在輸送系統(tǒng)工業(yè)中是公知的。以一種形式公開的許多專用結構件可以以具有相同工作效果的其它形式來配備。例如帶系統(tǒng)可以與滾子系統(tǒng)等效運轉,致動器可以是電動的或者氣動的,機械系統(tǒng)可以由電動馬達直接驅動,或者通過帶和皮帶輪來遠距離驅動,及通過電動離合器或者機械操作的離合器來驅動。在這些附圖中,一些支撐結構是示意性地表示的,而另一些則完全沒有表示出來,從而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運轉元件。這種結構的設計在勝任的設備設計師的能力范圍之內。
圖1表示處于計數—推出狀態(tài)的本發(fā)明的輸送系統(tǒng)。把板狀工件如折疊箱推頂到輸送系統(tǒng)中的生產機器的出口端1終止于壓力滾子組件2上,而該壓力滾子組件2通過氣動調整從而施壓于箱子的折疊處。工件進入具有上部和下部壓緊帶4、5的轉移部分3,這些上部和下部壓緊帶4、5使工件向前移動,同時使它們保持在壓緊狀態(tài),例如可以防止箱子打開。最好,上部和下部帶4、5被設置成同一長度并由同一馬達來驅動,從而防止有害的剪切應力施加到工件上。
上部帶4被支撐,以致它的下游端6(“下游”表示沿著遠離生產機器1的方向的左側)延伸到下一部分—堆疊物升降機8上。這種拉管形伸出部6的該端(如借助于彈簧)被機械偏壓從而把向下壓力保持在堆疊物升降機8中的工件上,而向前的摩擦力把工件10推靠在前面的止動件7上。一個后面推桿42,即通過氣動驅動擺動的后面的板,把箱子推靠在前面的止動件7上,從而弄方它們。鄰近轉移部分3的堆疊物提升機8接受正在輸送的工件10并在帶動力的堆疊物輸送機9上將它們聚成一疊,帶動力的堆疊物輸送機9可以是帶或者一系列的動力滾子。堆疊物提升機8包括裝置43,裝置43把輸送機9提升到接近壓力滾子2的高度并在工件累集時降低輸送機9(見圖3f一示意性表示為液壓缸)。當達到所需要的工件數目時,已計數的堆疊物被推頂到輸送部分11,而堆疊物提升機安裝到輸送部分11上。
輸送部分由主架11來支撐并具有鎖緊裝置如制輪楔,該主架11安裝在輪12上或者一些其它移位裝置中從而有利于狀態(tài)轉換,而鎖緊裝置固定各個工作狀態(tài)的位置。輸送帶13由下部支撐滾子14來傳送。下部支撐滾子14由致動器44如氣動致動器來支撐從而進行高度調節(jié)(參見圖3f)。在計數—推出狀態(tài)中,輸送部分上游進入端的高度調整到這樣,以致輸送帶13的進入端滾子15處于堆疊物提升機8的出口高度上。
在已計數的堆疊物16進入到輸送部分時,它就承受輸送帶13和上部壓緊帶17之間的壓力。這些帶17借助于一系列壓緊滾子18而支撐抵靠在堆疊物16上。這些壓緊滾子18由氣動致動器來支撐,而該氣動致動器可被調整來與下部帶支撐滾子14相配合,從而把堆疊物16保持在理想的壓緊度上。上部壓緊帶安裝在副架20上,該副架20相對于主架11可移動從而適應不同的箱子長度。上部壓緊帶17的進入端由進入滾子19來支撐。該滾子安裝在可調整的支撐臂21上,在計數—推出狀態(tài)時降低支撐臂21從而把壓力和推力保持在進入的堆疊物16上。中斷器臂組件22也安裝在副架20上。中斷器臂組件22帶有至少一個中斷器臂23,但最好帶有若干中斷器臂23。由于安裝了這些中斷器臂,因此可以縱向延伸和收縮及垂直運動。當堆疊物提升機8上所累集的堆疊物達到理想數目的工件時,中斷器臂23以低于轉移部分的出口高度的高度而延伸到已計數的堆疊物上,因此后來的工件落在中斷器臂23的頂部上。在進入端滾子15的高度處堆疊物輸送機降低到輸送帶13的入口高度時,降低中斷器臂23,從而使堆疊物保持壓緊狀態(tài)。當輸送帶13把堆疊物16引進到輸送部分時,中斷器臂與它一起移動從而把它保持在壓緊狀態(tài)。在中斷器臂23把堆疊物16保持在壓緊狀態(tài)的同時,它們帶有一些滾子,因而不會妨礙上部壓緊帶17和輸送帶13施加平移力。中斷器臂組件22的循環(huán)工作更加充分地圖解在圖3中。
上部壓緊帶17具有可變地延伸的部分24,該可延伸的部分24延伸通過下一部分即雙工位輸送臺26。這個部分24的下游端滾子25被機械地偏壓(如彈簧偏壓)從而把堆疊物16以壓緊的方式保持在輸送臺26上,直到它進入到捆扎系統(tǒng)27,在該捆扎系統(tǒng)中它被捆起來運輸。輸送臺26在頂部上設置有輸送帶(見圖6),從而把堆疊物16輸送到捆扎系統(tǒng)27中。
圖2表示處于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的輸送系統(tǒng)。這里堆疊物輸送機9降低到處于輸送帶進入端滾子15的下方的高度上,而輸送部分主架11向上游通過輪12而轉移到鄰近轉移部分3的位置上。堆疊物輸送機9的降低使之被放置在一個相對于主架11的輸送不會干涉的位置上,主架11向上游通過輪12轉移到鄰近轉移部分3的位置上。它還可以搖擺到側邊或者設置在不互相干擾的位置上。實現狀態(tài)轉換的其它調整是降低輸送部分的下游端和提高進入端滾子15、出口端滾子28和下部支撐滾子14。但是,至少一部分下部支撐滾子14在各端被降低從而不與輸送帶13接觸,因而使帶13有順從的進入部分和出口部分,從而在工件10從轉移部分3落到帶13上并從輸送部分移動到輸送臺26上時,防止對工件10的損害。此外,副架20相對主架11移動到下游,可調整的支撐臂21升高了,因此上部壓緊帶17為工件10形成了較寬的進入口。前部止動件7和中斷器臂23在這種工作狀態(tài)中設置在不相互干擾的位置上。
輸送部分的帶4、5及輸送和上部壓緊帶17、23的速度被調整,因此一個工件10的下游端落在前一個工件10的上游端之上,從而形成了搭迭輸出。下部支撐滾子14和上部壓緊滾子18調整來保持工件處于壓緊及,例如在它們的膠凝固之前防止箱子打開。這種低摩擦表面幫助工件堆疊物的人工組裝從而在捆扎系統(tǒng)27進行捆扎。
圖3圖解了中斷器臂組件22的工作循環(huán)。在圖3a中,中斷器臂23延伸到已計數的工件10的堆疊物16上。在圖3b中,當堆疊物輸送機9降低時,后面的工件10??吭谥袛嗥鞅?3的頂部上。在圖3c中,已計數的堆疊物16到達下部支撐滾子14的高度,而該下部支撐滾14支撐輸送帶(未示出一見圖1)。然后堆疊物輸送機開始強制已計數的堆疊物進入到輸送帶,中斷器臂23與堆疊物16一起縮回,從而使堆疊物16保持壓緊狀態(tài)。在圖3d中,通過上部壓緊帶17來保持堆疊物16的壓緊,而該上部壓緊帶17也被驅動來以與輸送帶13一樣的速率移動,因此堆疊物16不會受到有害剪切應力的作用。如圖3e所示,在中斷器臂23縮回之前,堆疊物支撐32從轉移部分3和前部止動件7中延伸出來,從而支撐累集的工件10直到堆疊物輸送機9可以提升來接受下一個堆疊物16為止。圖3e還表示了中斷器臂23,該中斷器臂23又提升到合適位置上從而在達到理想的計數時延伸到下一個堆疊物16上。裝有中斷器臂的支撐件33由導向桿30來支撐,并通過致動器29來升高和降低支撐件33。圖3f表示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處被延伸的中斷器臂。
圖4更加詳細地表示了中斷器臂支撐組件22的結構。中斷器臂23由支撐件33來支撐。中斷器臂23的垂直和水平位置由致動馬達34、35和導向桿30來控制。圖中表示了前部止動件7和上部壓緊帶17的位置。
圖5表示輸送部分的進入部分的視圖,它圖示了主架11支撐副架20,而主架11由輪12來支撐。圖解的輸送部分具有4組上部壓緊帶17,上部壓緊帶17沿著支撐桿36自由地橫向設置從而容納不同形狀和尺寸的工件。具有中斷器臂滾子37的中斷器臂23上下浮動并由導向桿30來支撐。如實線所示,輸送帶的進入端滾子15表示處于它的下部計數—推出狀態(tài)位置,如虛線所示,表示處于它的升高搭迭流(shingled-stream)狀態(tài)位置上。
圖6表示了處于上部位置上的、具有輸送帶表面37的雙工位輸送臺26,這用于計數—推出狀態(tài)。如圖7所示,該臺的頂部可以繞著位于平行該表面的軸線上的樞軸38旋轉,從而使得低摩擦表面39和組件圍墻40到達上部位置從而用于搭迭—輸出狀態(tài)。下部低摩擦表面39表示有氣孔41,氣孔41使壓縮空氣流出,提供氣墊來幫助工件移過表面39。組件圍墻40幫助工件堆疊物的人工組裝。低摩擦表面39還可通過橫向移動而到達合適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把工件流從生產系統(tǒng)輸送到捆扎系統(tǒng)的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適合于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和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之間進行轉換,該輸送裝置包括(a)具有上部和下部動力輸送帶的轉移部分,該轉移部分通過輸送出口適宜于把工件從生產系統(tǒng)輸送到下游的下一個工作部分上,上部帶包括向前的、縱向可調整的和垂直承載負荷的拉管形部分和可縮回的后部堆疊物支撐,當工件從轉移部分出來時,該拉管形部分把工件保持在下游驅動力和垂直壓緊力這兩者的作用下,并且使它們的進入端的至少一部分進入下一個工作部分,而后部堆疊物支撐在已計數的堆疊物以計數—推出方式被推頂時用來支撐累集的工件;(b)堆疊物提升機,該堆疊物提升機用來累集已計數的理想數目工件的堆疊物并連續(xù)地排出堆疊物,提升機包括動力堆疊物輸送機和裝置,該裝置用來把堆疊物輸送機提升到鄰近輸送出口的上部位置上,并在工件累集時降低堆疊物輸送機,及在堆疊物到達理想數目時把堆疊物降低到提升機的出口高度;及裝置,該裝置與堆疊物皮帶式輸送機接合,從而在堆疊物輸送機和上部輸送帶所施加的朝向下游的力的作用下推頂堆疊物,該堆疊物提升機是處于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時的下一個工作部分;(c)從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搭迭流輸送狀態(tài)時,用來把堆疊物提升機縮回到不干擾的位置上的裝置,及從搭迭流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時用來把堆疊物提升機推動到工作位置上的裝置;(d)用來把工件輸送到雙工位輸送臺上的輸送部分,該輸送部分包括(i)具有轉移裝置的主架,該轉移裝置在從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搭迭流輸送狀態(tài)時把輸送部分轉移來到達轉移部分,并且把輸送部分固定在位,(ii)帶有上部部分的動力輸送帶,該輸送帶用來運送下游的工件,上部部分由若干下部滾子部分來支撐,(iii)至少一個具有下部部分的動力上部壓緊帶,該上部壓緊帶向下游運送工件,下部部分由若干上部滾子部分來支撐,而進入滾子由可調整的臂來可旋轉地支撐,(iv)壓緊裝置,該壓緊裝置可調整地結合到至少若干上部滾子部分或者若干下部滾子部分上,在它們向下游運送時,該壓緊裝置使得輸送帶和上部壓緊帶相配合來把工件保持在壓緊狀態(tài),(v)裝置,從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搭迭流輸送狀態(tài)時,該裝置把可調整臂從下部位置旋轉到上部位置上,(vi)裝置,從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該裝置降低至少一個位于輸送部分的上游端處的下部滾子部分,從而與輸送帶脫離接觸,(vii)計數—推出中斷器組件,該組件把已計數的工件的堆疊物從累集工件中分離出來,并在已計數的堆疊物從堆疊物提升機中被推頂出來時,把壓緊力施加在已計數的堆疊物上,該計數—推出中斷器組件包括至少一個中斷器臂;裝置,該裝置把中斷器臂延伸在已計數的堆疊物上,降低中斷器臂從而把壓緊力施加在已計數的堆疊物上,并且該裝置在排出已計數的堆疊物時縮回中斷器臂,及(viii)可縮回的前堆疊物支撐,該前堆疊物支撐在已計數的堆疊物以計數—推出狀態(tài)進行推頂時支撐累集的工件,該輸送部分處于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的下一個工作部分;及(e)鄰近輸送部分的下游端的雙工位輸送臺,該雙工位輸送臺具有用于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的第一工作表面和用于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的第二工作表面,其中第一工作表面主要包括動力臺輸送機,而第二工作表面主要包括固定的低摩擦結構,該雙工位輸送臺具有裝置,從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該裝置把第二工作表面改變成第一工作表面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還包括可調延伸的上部壓緊帶,該帶從上部壓緊部分向下游延伸到雙工位輸送臺的下游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工件為折疊的且粘接的箱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中轉移部分包括所設置的縱向振動的后板,從而反復地微擺動累集的箱子的后邊緣,從而弄方箱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縮回堆疊物提升機的裝置包括用來把堆疊物輸送機降低到提升機的出口高度和下部輸送帶高度下方的裝置,從而堆疊物提升機在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定位在輸送帶的下方。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相對于主架,上部壓緊帶的位置可縱向調整從而適應不同的工件長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它包括裝置,當轉換到搭迭—輸出狀態(tài)時,該裝置降低至少一個位于輸送部分下游端的下部滾子部分,從而使下部滾子部分不與輸送帶接觸。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雙工位輸送臺的第二工作表面包括裝置,該裝置提供氣墊從而幫助工件移動。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中斷器臂包括滾子,這些滾子適合于減少與從堆疊物提升機中被推頂出來的工件的已計數的堆疊物的摩擦影響。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在轉換到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用來改變第二工作表面位置的裝置包括用來繞著平行于第二工作表面的軸線旋轉第二工作表面的裝置。
11.一種把板形工件流從生產系統(tǒng)輸送到捆扎系統(tǒng)的輸送裝置,該裝置具有轉移部分、堆疊物提升機、輸送部分和雙工位工作臺,該裝置包括用來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和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之間進行轉換的裝置。
12.一種把工件流從生產系統(tǒng)輸送到捆扎系統(tǒng)的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適合于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和搭迭流輸送狀態(tài)之間進行轉換,該輸送裝置包括(a)具有上部和下部輸送帶的轉移部分,該轉移部分適合于把工件保持在壓緊狀態(tài),上部輸送帶包括向前延伸的和向下偏壓的拉管形部分和可縮回的后部堆疊物支撐;(b)堆疊物提升機,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時該堆疊物提升機用來累集已計數的工件的堆疊物,提升機包括在搭迭流輸送狀態(tài)時用來縮回到不相互干擾位置上的裝置;(c)在壓力作用下用來把工件輸送到輸送臺上的輸送部分,該輸送部分包括裝置,該裝置在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把輸送部分轉移到鄰近轉移部分的位置上;裝置,該裝置在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提供沒有支撐的下部輸送帶進入部分,該進入部分鄰近轉移部分;及裝置,該裝置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時支撐進入部分,可調整的滾子支撐臂支撐下部輸送帶進入滾子,從而在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時在上部位置上支撐上部輸送帶的進入部分,而在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時在下部位置上支撐上部輸送帶的進入部分,計數—推出中斷器組件具有可延伸和可轉移的中斷器臂,該中斷器臂壓緊已計數的工件的堆疊物,可縮回前部堆疊物支撐在已計數的堆疊物從堆疊物提升機被推頂出來時支撐累集的工件;及(d)雙工位輸送臺,該雙工位輸送臺具有用于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的輸送帶表面、用于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的低摩擦表面、及把輸送裝置從一個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另一個輸送狀態(tài)時改變臺表面位置的裝置。
13.把工件輸送系統(tǒng)從計數—推出輸送狀態(tài)轉換到搭迭—輸出輸送狀態(tài)的方法,而工件輸送系統(tǒng)具有轉移部分、堆疊物提升機、輸送部分和雙工位工作臺,該方法包括(a)把堆疊物提升機縮回到無干擾的位置上;(b)把輸送部分轉移到鄰近轉移部分的位置上;(c)升高位于輸送部分的上部壓緊帶處的可調整進入滾子臂;(d)降低至少一個位于輸送部分的進入處的下部輸送帶支撐滾子;及(e)使雙工位工作臺表面改變位置,從而形成鄰近輸送部分的下游端的低摩擦工作表面。
全文摘要
一種系統(tǒng),組裝來自生產系統(tǒng)如專用的箱折疊膠粘機的板形工件流(10)如已計數的堆疊物(16)并把它輸送到捆扎系統(tǒng)(27)中。該系統(tǒng)可以從計數-推出狀態(tài)轉換到標準輸送機系統(tǒng),在計數-推出狀態(tài)時,當它們從生產系統(tǒng)被推頂出來時自動計數并組裝前邊緣和后邊緣處厚度接近相同的工件(10)從而形成堆疊物(16),在標準輸送機系統(tǒng)中,把前邊緣處較厚或者較薄的工件(10)的搭迭流輸送到組裝臺從而人工或者自動地進行計數和堆疊。該系統(tǒng)從一種狀態(tài)轉換成另一種狀態(tài),從而適應所生產出來的工件(10)的特別的特征。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專用機械設備設置在該系統(tǒng)中從而實現這種轉換,采用專門的組裝步驟來實現轉換。
文檔編號B65H29/66GK1261319SQ98806599
公開日2000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6月26日
發(fā)明者邁克爾·A·斯凱諾內 申請人:博布斯特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