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設備框架的上部設有上端開口的暫存斗,暫存斗的底部設有對開式抓手,對開式抓手的正下方設有翻轉畚斗,翻轉畚斗的前端開口,翻轉畚斗的左右側壁分別鉸接在畚斗軸上,畚斗軸的上方分別設有翻轉驅動支耳,翻轉驅動支耳分別與畚斗氣缸的活塞桿端部相鉸接,畚斗氣缸的缸體分別鉸接在畚斗氣缸支架上,畚斗氣缸支架位于翻轉畚斗的后方且連接在設備框架上;翻轉畚斗的前端口下方設有與翻轉畚斗出口對接的溜管。對開式抓手打開,小包裝袋落入畚斗被壓蓋壓平,畚斗翻轉對準溜管后,壓蓋松開,小包裝袋沿溜管滑入大包裝袋。該設備人力成本及勞動強度低,操作工不受粉塵污染,自動化程度高。
【專利說明】
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屬于自動化包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單元的小型化及人們消費習慣的變化,家庭食品原料包裝逐漸小型化,如大米、面粉等大包裝進入家庭的過程中由于攜帶不方便及食品多元化造成的食用時間長等原因,人們在購買這些食品原料時大都選擇小包裝,甚至散裝產品。小包裝產品由于其易攜帶、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的屬性逐漸被大眾所接受,轉化成為消費習慣。各食品生產廠家由于市場因素的原因,小型包裝類面粉(大米)的產量比重越來越大?,F在工廠的小袋包裝產品主要是將5kg、1kg小袋包裝裝入大袋,由于產量高,包裝小的特點,包裝數量龐大。
[0003]二次包裝市場上有兩類:一類是小袋裝箱;另一類為小袋裝大袋。小袋裝箱由于其紙箱屬性,裝箱過程中更容易實現自動化作業(yè),所以小袋裝箱相關自動化設備易趨于承受普遍被廣大企業(yè)所接受。紙箱二次包裝相對于袋裝二次包裝,包裝成本較高,運輸過程中由于紙箱易壓損及裝貨效率較低的特點,一般是針對在高端客戶群體的高端產品采用紙箱二次包裝,更大量的二次包裝產品為大袋裝小袋形式。
[0004]小袋裝入大袋需要整齊有序,形狀要統(tǒng)一,無序裝袋容易發(fā)生大袋過滿不易縫包或小袋集中到大袋底部,而且小包裝無序裝入大袋后,由于局部集中,大袋的后續(xù)自動化堆碼無法實現。基于以上難度,目前大米和面粉等軟袋產品的二次包裝基本為人工作業(yè),包裝質量穩(wěn)定性差,易造成破損;在裝袋過程中會有面粉或米粉產生,形成粉塵污染,工人勞動環(huán)境較差,不利于工人的身體健康。由于數量龐大,勞動強度較高,人力成本的支出很大,小袋包裝產品的二次自動化包裝需求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能夠順利可靠地將小包裝袋自動裝入大包裝袋。
[0006]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包括設備框架,所述設備框架的上部設有上端開口的暫存斗,所述暫存斗的底部設有對開式抓手,所述對開式抓手的正下方設有翻轉畚斗,所述翻轉畚斗的前端開口,所述翻轉畚斗的左右側壁分別鉸接在畚斗軸上,所述畚斗軸的上方分別設有翻轉驅動支耳,所述翻轉驅動支耳分別與春斗氣缸的活塞桿端部相鉸接,所述春斗氣缸的缸體分別鉸接在春斗氣缸支架上,所述畚斗氣缸支架位于所述翻轉畚斗的后方且連接在所述設備框架上;所述翻轉畚斗的前端口下方設有與翻轉畚斗出口對接的溜管,所述溜管左右方向的寬度與小包裝袋的長度相適配,所述溜管前后方向的厚度與小包裝袋的厚度相適配。
[0007]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小包裝袋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暫存斗的對開式抓手初始處于閉合狀態(tài),翻轉畚斗處于水平狀態(tài);小包裝袋從輸送帶的前端落下,從暫存斗的上端口進入并落在對開式抓手上;然后兩對開式抓手向前后方向對稱打開,使小包裝袋落在翻轉春斗內并被固定,春斗氣缸的活塞桿伸出,通過翻轉驅動支耳推動春斗繞春斗軸旋轉,使翻轉春斗的后端升高、前端下降,且翻轉春斗的前端口對準溜管的上端口 ;翻轉畚斗釋放小包裝袋,小包裝袋的側面向下進入溜管,大包裝袋豎起且上端口對接在溜管的出口處;由于溜管的橫截面形狀與小包裝沿長度方向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每個小包裝袋從溜管下端進入大包裝袋時的形狀、方向都一致,不會發(fā)生翻滾無序的現象。每個大包裝袋可以裝三至六個小包裝袋或更多,大包裝袋裝滿后縫口,大包裝袋平躺后進入下道工序,大包裝袋在平躺狀態(tài)下,小包裝袋在大包裝袋中不會發(fā)生沒有側翻、疊加等現象,方便后續(xù)的整形或碼放。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對開式抓手的根部通過抓手軸對稱鉸接在所述暫存斗的前后側壁下部,所述抓手軸的右端頭分別連接有抓手軸把手,所述抓手軸把手的自由端分別鉸接在抓手氣缸的活塞桿下端,所述抓手氣缸的缸體分別鉸接在抓手氣缸鉸座上,所述抓手氣缸鉸座分別連接在龍門架的頂部,所述龍門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設備框架上。兩抓手氣缸的活塞桿伸出時,通過抓手軸把手帶動抓手軸旋轉,使對開式抓手向下轉動,實現分離而打開;兩抓手氣缸的活塞桿縮回時,對開式抓手向上轉動直至達到水平狀態(tài)而合攏。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翻轉畚斗上端口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可夾持小包裝袋的壓蓋,所述壓蓋的根部分別通過壓蓋軸鉸接在所述翻轉畚斗的側壁上部,所述壓蓋的背面分別連接有壓蓋轉臂,所述壓蓋轉臂的尾部分別與壓蓋氣缸的活塞桿上端相鉸接,所述壓蓋氣缸的缸體下部分別鉸接在L形支架上,所述L形支架的上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翻轉畚斗的側壁上。壓蓋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壓蓋轉臂帶動兩壓蓋繞壓蓋軸相向轉動,直至兩壓蓋將畚斗中的小包裝袋壓平并固定;釋放小包裝袋時,壓蓋氣缸的活塞桿縮回,壓蓋轉臂帶動兩壓蓋繞壓蓋軸相背離轉動,直至兩壓蓋豎起。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暫存斗的下端口前后兩側分別連接有向下延伸的包裝導向桿。在小包裝袋下落時,包裝導向桿可以起到限位和導向的作用,保證小包裝袋下落的位置和方向一致。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翻轉畚斗的內腔設有浮動內膽,所述浮動內膽的底板與所述翻轉畚斗的固定底板相互平行,所述浮動內膽的底板下方焊接有內膽螺母,內膽調節(jié)螺桿的上端從所述翻轉畚斗固定底板的光孔中穿過且旋接在所述內膽螺母中,所述內膽調節(jié)螺桿的中部旋接有調節(jié)螺母,所述調節(jié)螺母分別壓在所述翻轉畚斗固定底板的上下兩側。通過內膽調節(jié)螺桿的旋轉可以使浮動內膽水平上升或下降,以適應小包裝袋的厚度,保證兩壓蓋到達水平狀態(tài)時正好將小包裝袋壓住;浮動內膽調節(jié)到合適的高度后,通過調節(jié)螺母將內膽調節(jié)螺桿鎖定。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抓手氣缸、壓蓋氣缸和畚斗氣缸受控于控制系統(tǒng),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抓手氣缸動作的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控制回路火線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停止按鈕(QBI)、啟動按鈕(SBl)和第一繼電器(KAl)的線圈,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l-1)與啟動按鈕(SBl)并聯(lián),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1-2)串聯(lián)在啟動按鈕(SBl)與感應開關總火線之間,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抓手閉合感應支路、抓手張開感應支路、抓手落袋感應支路和蓋板張開感應支路,所述抓手閉合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閉合感應開關(PAl)和第二繼電器(KA2)的線圈,所述抓手張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張開感應開關(PA2)和第三繼電器(KA3)的線圈,所述抓手落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落袋感應開關(SQl)和第八繼電器(KA8)的線圈;啟動按鈕(SBl)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第三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頭和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與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繼電器(KAlO)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八繼電器(KA8)常開觸頭的上粧頭與第二繼電器(KA2)常開觸頭的下粧頭之間;所述蓋板張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蓋板打開感應開關(PA3)和第四繼電器(KA4)的線圈,第四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4-1)串聯(lián)在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與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之間。按下啟動按鈕SBl,第一繼電器KAl的線圈得電,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l-1吸合自保,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1-2吸合將感應開關總火線接通;初始抓手處于閉合狀態(tài),等待小包裝袋落下,抓手閉合感應開關PAl導通,第二繼電器KA2的線圈得電,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閉合;當小包裝袋落到抓手上后,抓手落袋感應開關SQl導通,使第八繼電器KA8的線圈得電,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閉合;此時第三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頭處于閉合狀態(tài),使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和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同時得電,第十繼電器KAlO的常開觸頭閉合自保,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換向使抓手氣缸的活塞桿伸出,抓手相向轉動打開,小包裝袋下落。小包裝袋落下后,抓手張開感應開關PA2導通,使第三繼電器KA3的線圈得電,第三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頭斷開,使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和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同時失電,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換向使抓手氣缸的活塞桿縮回,抓手相向轉動閉合,等待下一個小包裝袋下落。當畚斗的壓蓋處于打開狀態(tài),蓋板打開感應開關PA3導通,第四繼電器KA4的線圈得電,第四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4-1閉合,此時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才能得電,抓手才能打開。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壓蓋氣缸動作的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春斗落袋感應支路,所述春斗落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和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啟動按鈕(SBl)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和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第^ 繼電器(KAlI)的線圈與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一繼電器(KAll)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的下粧頭與第四繼電器(KA4)第二常開觸頭的下粧頭之間。當抓手打開使小包裝袋下落至畚斗中后,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導通,使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得電,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閉合;此時壓蓋處于張開狀態(tài),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也處于閉合狀態(tài),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和第^^一繼電器KAl I的線圈同時得電,第i^一繼電器KA11的常開觸頭閉合自保,壓蓋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將壓蓋壓下,小包裝袋從兩端被壓蓋壓平并固定在春斗中,隨后可以進入春斗翻轉動作。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畚斗水平感應支路和畚斗翻轉感應支路;所述畚斗水平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和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所述畚斗翻轉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和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6-1)串聯(lián)在所述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與第四繼電器(KA4)第二常開觸頭之間;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串聯(lián)在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與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之間。當畚斗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導通,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得電,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6-1閉合,此時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才能得電,壓蓋才能進入壓下動作。等畚斗完成翻轉,畚斗出口朝下對準溜管時,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導通,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得電,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斷開,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和第^ 繼電器KAl I的線圈同時失電,壓蓋氣缸的活塞桿縮回,壓蓋打開將小包裝袋釋放,從溜管滑下。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春斗氣缸動作的春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蓋板閉合感應支路,所述蓋板閉合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蓋板閉合感應開關(PA4)和第五繼電器(KA5)的線圈;所述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五繼電器(KA5)的常開觸頭、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6-2)、第七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頭(KA7-2)和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線圈與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的下粧頭與第六繼電器第二常開觸頭(KA6-2)的下粧頭之間。當小包裝袋下落至畚斗中后,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導通,使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得電,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閉合;此時畚斗處于水平狀態(tài),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導通,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得電,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6-2閉合;當小包裝袋被壓蓋壓住固定在畚斗中時,蓋板閉合感應開關PA4導通,第五繼電器KA5的線圈得電,第五繼電器KA5的常開觸頭閉合;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和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線圈同時得電,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常開觸頭閉合自保,畚斗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將畚斗的后端推高,畚斗的前端口朝下對準溜管的入口,此時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導通,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得電,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斷開使壓蓋打開,使小包裝袋從溜管滑下;第七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頭KA7-2斷開,使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和第十二繼電器KAl2的線圈同時失電,畚斗氣缸的活塞桿縮回,畚斗的后端降低使畚斗回到水平狀態(tài),等待下一個包裝袋。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的主視圖。
[0018]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19]圖3為圖1的右視圖。
[0020]圖4為圖1的俯視圖。
[0021]圖5為圖1的立體圖。
[0022]圖6為小包裝袋即將釋放進入溜管時的狀態(tài)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的控制系統(tǒng)圖。
[0024]圖中:1.設備框架;2.暫存斗;3.對開式抓手;3a.抓手軸;3b.抓手軸把手;4.抓手氣缸;4a.抓手氣缸鉸座;5.龍門架;6.包裝導向桿;7.翻轉畚斗;7a.畚斗軸;7b.翻轉驅動支耳;8.畚斗氣缸;8a.畚斗氣缸支架;9.壓蓋;9a.壓蓋軸;9b.壓蓋轉臂;10.壓蓋氣缸;10a.L形支架;11.浮動內膽;Ila.內膽螺母;lib.內膽調節(jié)螺桿;11c.調節(jié)螺母;12.溜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包括設備框架I,設備框架I的上部設有上端開口的暫存斗2,暫存斗2的底部設有對開式抓手3,對開式抓手3的正下方設有翻轉畚斗7,翻轉畚斗7的前端開口,翻轉畚斗7的左右側壁分別鉸接在畚斗軸7a上,畚斗軸7a的上方分別設有翻轉驅動支耳7b,翻轉驅動支耳7b分別與畚斗氣缸8的活塞桿端部相鉸接,春斗氣缸8的缸體分別鉸接在春斗氣缸支架8a上,春斗氣缸支架8a位于翻轉春斗7的后方且連接在設備框架I上;翻轉畚斗7的前端口下方設有與翻轉畚斗出口對接的溜管12,溜管12左右方向的寬度與小包裝袋的長度相適配,溜管12前后方向的厚度與小包裝袋的厚度相適配。
[0026]小包裝袋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暫存斗2的對開式抓手3初始處于閉合狀態(tài),翻轉畚斗7處于水平狀態(tài);小包裝袋從輸送帶的前端落下,從暫存斗2的上端口進入并落在對開式抓手3上;然后兩對開式抓手3向前后方向對稱打開,使小包裝袋落在翻轉畚斗7內并被固定,春斗氣缸8的活塞桿伸出,通過翻轉驅動支耳7b推動春斗繞春斗軸7a旋轉,使翻轉畚斗7的后端升高、前端下降,且翻轉畚斗7的前端口對準溜管12的上端口;翻轉畚斗7釋放小包裝袋,小包裝袋的側面向下進入溜管12,大包裝袋豎起且上端口對接在溜管12的出口處;由于溜管12的橫截面形狀與小包裝沿長度方向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每個小包裝袋從溜管下端進入大包裝袋時的形狀、方向都一致,不會發(fā)生翻滾無序的現象。每個大包裝袋可以裝三至六個小包裝袋或更多,大包裝袋裝滿后縫口,大包裝袋平躺后進入下道工序,大包裝袋在平躺狀態(tài)下,小包裝袋在大包裝袋中不會發(fā)生沒有側翻、疊加等現象,方便后續(xù)的整形或碼放。
[0027]對開式抓手3的根部通過抓手軸3a對稱鉸接在暫存斗2的前后側壁下部,抓手軸3a的右端頭分別連接有抓手軸把手3b,抓手軸把手3b的自由端分別鉸接在抓手氣缸4的活塞桿下端,抓手氣缸4的缸體分別鉸接在抓手氣缸鉸座4a上,抓手氣缸鉸座4a分別連接在龍門架5的頂部,龍門架5的下部固定在設備框架I上。兩抓手氣缸4的活塞桿伸出時,通過抓手軸把手3b帶動抓手軸3a旋轉,使對開式抓手3向下轉動,實現分離而打開;兩抓手氣缸4的活塞桿縮回時,對開式抓手3向上轉動直至達到水平狀態(tài)而合攏。
[0028]翻轉畚斗上端口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可夾持小包裝袋的壓蓋9,壓蓋9的根部分別通過壓蓋軸9a鉸接在翻轉畚斗7的側壁上部,壓蓋9的背面分別連接有壓蓋轉臂9b,壓蓋轉臂9b的尾部分別與壓蓋氣缸10的活塞桿上端相鉸接,壓蓋氣缸10的缸體下部分別鉸接在L形支架1A上,L形支架1A的上端分別連接在翻轉畚斗7的側壁上。壓蓋氣缸10的活塞桿伸出,壓蓋轉臂9b帶動兩壓蓋9繞壓蓋軸9a相向轉動,直至兩壓蓋9將畚斗中的小包裝袋壓平并固定;釋放小包裝袋時,壓蓋氣缸10的活塞桿縮回,壓蓋轉臂9b帶動兩壓蓋9繞壓蓋軸9a相背離轉動,直至兩壓蓋9豎起。
[0029]暫存斗2的下端口前后兩側分別連接有向下延伸的包裝導向桿6。在小包裝袋下落時,包裝導向桿6可以起到限位和導向的作用,保證小包裝袋下落的位置和方向一致。
[0030]翻轉畚斗7的內腔設有浮動內膽11,浮動內膽11的底板與翻轉畚斗7的固定底板相互平行,浮動內膽11的底板下方焊接有內膽螺母11a,內膽調節(jié)螺桿Ilb的上端從翻轉畚斗固定底板的光孔中穿過且旋接在內膽螺母Ila中,內膽調節(jié)螺桿Ilb的中部旋接有調節(jié)螺母11c,調節(jié)螺母Ilc分別壓在翻轉畚斗固定底板的上下兩側。通過內膽調節(jié)螺桿Ilb的旋轉可以使浮動內膽11水平上升或下降,以適應小包裝袋的厚度,保證兩壓蓋9到達水平狀態(tài)時正好將小包裝袋壓住;浮動內膽11調節(jié)到合適的高度后,通過調節(jié)螺母Ilc將內膽調節(jié)螺桿I Ib鎖定。
[0031 ]如圖7所示,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抓手氣缸4動作的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控制回路火線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停止按鈕QB1、啟動按鈕SB I和第一繼電器KAl的線圈,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l-1與啟動按鈕SBl并聯(lián),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1-2串聯(lián)在啟動按鈕SBl與感應開關總火線之間,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抓手閉合感應支路、抓手張開感應支路和抓手落袋感應支路,所述抓手閉合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閉合感應開關PAl和第二繼電器KA2的線圈,所述抓手張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張開感應開關PA2和第三繼電器KA3的線圈,所述抓手落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落袋感應開關SQl和第八繼電器KA8的線圈;啟動按鈕SBl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第三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頭和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與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繼電器KAlO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八繼電器KA8常開觸頭的上粧頭與第二繼電器KA2常開觸頭的下粧頭之間。
[0032]按下啟動按鈕SBl,第一繼電器KAl的線圈得電,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l-1吸合自保,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1-2吸合將感應開關總火線接通;初始抓手處于閉合狀態(tài),等待小包裝袋落下,抓手閉合感應開關PAl導通,第二繼電器KA2的線圈得電,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閉合;當小包裝袋落到抓手上后,抓手落袋感應開關SQl導通,使第八繼電器KA8的線圈得電,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閉合;此時第三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頭處于閉合狀態(tài),使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和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同時得電,第十繼電器KAlO的常開觸頭閉合自保,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換向使抓手氣缸4的活塞桿伸出,抓手相向轉動打開,小包裝袋下落。
[0033]小包裝袋落下后,抓手張開感應開關PA2導通,使第三繼電器KA3的線圈得電,第三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頭斷開,使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和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同時失電,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換向使抓手氣缸4的活塞桿縮回,抓手相向轉動閉合,等待下一個小包裝袋下落。
[0034]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蓋板張開感應支路,所述蓋板張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蓋板打開感應開關PA3和第四繼電器KA4的線圈,第四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4-1串聯(lián)在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與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之間。當畚斗的壓蓋9處于打開狀態(tài),蓋板打開感應開關PA3導通,第四繼電器KA4的線圈得電,第四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4-1閉合,此時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才能得電,抓手才能打開。
[0035]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壓蓋氣缸10動作的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畚斗落袋感應支路,所述畚斗落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和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啟動按鈕SBl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和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第十一繼電器KAl I的線圈與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 繼電器KAl I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的下粧頭與第四繼電器KA4第二常開觸頭的下粧頭之間。
[0036]當抓手打開使小包裝袋下落至畚斗中后,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導通,使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得電,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閉合;此時壓蓋9處于張開狀態(tài),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也處于閉合狀態(tài),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和第^ 繼電器KAl I的線圈同時得電,第^ 繼電器KAlI的常開觸頭閉合自保,壓蓋氣缸10的活塞桿伸出,將壓蓋9壓下,小包裝袋從兩端被壓蓋9壓平并固定在畚斗中,隨后可以進入畚斗翻轉動作。
[0037]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畚斗水平感應支路和畚斗翻轉感應支路;所述畚斗水平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和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所述畚斗翻轉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和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6-1串聯(lián)在所述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與第四繼電器KA4第二常開觸頭之間;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串聯(lián)在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與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之間。
[0038]當畚斗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導通,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得電,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6-1閉合,此時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才能得電,壓蓋9才能進入壓下動作。等畚斗完成翻轉,畚斗出口朝下對準溜管12時,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導通,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得電,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斷開,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和第十一繼電器KAll的線圈同時失電,壓蓋氣缸10的活塞桿縮回,壓蓋9打開將小包裝袋釋放,從溜管12滑下。
[0039]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畚斗氣缸8動作的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蓋板閉合感應支路,所述蓋板閉合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蓋板閉合感應開關PA4和第五繼電器KA5的線圈;所述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五繼電器KA5的常開觸頭、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6-2、第七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頭KA7-2和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線圈與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的下粧頭與第六繼電器第二常開觸頭KA6-2的下粧頭之間。
[0040]當小包裝袋下落至畚斗中后,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導通,使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得電,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閉合;此時畚斗處于水平狀態(tài),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導通,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得電,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6-2閉合;當小包裝袋被壓蓋9壓住固定在畚斗中時,蓋板閉合感應開關PA4導通,第五繼電器KA5的線圈得電,第五繼電器KA5的常開觸頭閉合;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和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線圈同時得電,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常開觸頭閉合自保,畚斗氣缸8的活塞桿伸出,將畚斗的后端推高,畚斗的前端口朝下對準溜管12的入口。此時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導通,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得電,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斷開使壓蓋9打開,使小包裝袋從溜管12滑下;第七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頭KA7-2斷開,使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和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線圈同時失電,畚斗氣缸8的活塞桿縮回,畚斗的后端降低使畚斗回到水平狀態(tài),等待下一個包裝袋。
[0041]本實用新型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的工作步驟如下:(I)暫存斗2的對開式抓手3處于閉合狀態(tài),壓蓋9處于打開狀態(tài),且翻轉畚斗7處于水平狀態(tài);小包裝袋從輸送帶的前端落下,從暫存斗2的上端口進入并落在對開式抓手3上,小包裝袋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
[0042]⑵抓手氣缸4驅動兩對開式抓手3向前后方向對稱打開,使小包裝袋落在翻轉畚斗7內,然后對開式抓手3回到閉合狀態(tài);
[0043]⑶壓蓋氣缸10驅動兩壓蓋9同時向內翻轉,直至將小包裝袋從兩端向中部同時壓??;
[0044]⑷畚斗氣缸8驅動翻轉畚斗7繞畚斗軸7a旋轉使翻轉畚斗7的后端升高、前端下降,且翻轉畚斗7的前端口對準溜管12的上端口;
[0045](5)壓蓋氣缸10驅動兩壓蓋9同時向外翻轉,將小包裝袋松開;
[0046](6)小包裝袋的側面向下進入溜管12,并從溜管12落進大包裝袋中;溜管12及大包裝袋的寬度分別與小包裝袋的長度相適配,溜管12及大包裝袋的厚度分別與小包裝袋的厚度相適配;
[0047](7)畚斗氣缸8驅動翻轉畚斗7翻轉回到水平狀態(tài);
[0048](8)回到步驟⑴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004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包括設備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框架的上部設有上端開口的暫存斗,所述暫存斗的底部設有對開式抓手,所述對開式抓手的正下方設有翻轉春斗,所述翻轉春斗的前端開口,所述翻轉春斗的左右側壁分別鉸接在春斗軸上,所述畚斗軸的上方分別設有翻轉驅動支耳,所述翻轉驅動支耳分別與畚斗氣缸的活塞桿端部相鉸接,所述春斗氣缸的缸體分別鉸接在春斗氣缸支架上,所述春斗氣缸支架位于所述翻轉畚斗的后方且連接在所述設備框架上;所述翻轉畚斗的前端口下方設有與翻轉畚斗出口對接的溜管,所述溜管左右方向的寬度與小包裝袋的長度相適配,所述溜管前后方向的厚度與小包裝袋的厚度相適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開式抓手的根部通過抓手軸對稱鉸接在所述暫存斗的前后側壁下部,所述抓手軸的右端頭分別連接有抓手軸把手,所述抓手軸把手的自由端分別鉸接在抓手氣缸的活塞桿下端,所述抓手氣缸的缸體分別鉸接在抓手氣缸鉸座上,所述抓手氣缸鉸座分別連接在龍門架的頂部,所述龍門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設備框架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畚斗上端口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可夾持小包裝袋的壓蓋,所述壓蓋的根部分別通過壓蓋軸鉸接在所述翻轉畚斗的側壁上部,所述壓蓋的背面分別連接有壓蓋轉臂,所述壓蓋轉臂的尾部分別與壓蓋氣缸的活塞桿上端相鉸接,所述壓蓋氣缸的缸體下部分別鉸接在L形支架上,所述L形支架的上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翻轉春斗的側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暫存斗的下端口前后兩側分別連接有向下延伸的包裝導向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畚斗的內腔設有浮動內膽,所述浮動內膽的底板與所述翻轉畚斗的固定底板相互平行,所述浮動內膽的底板下方焊接有內膽螺母,內膽調節(jié)螺桿的上端從所述翻轉畚斗固定底板的光孔中穿過且旋接在所述內膽螺母中,所述內膽調節(jié)螺桿的中部旋接有調節(jié)螺母,所述調節(jié)螺母分別壓在所述翻轉畚斗固定底板的上下兩側。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氣缸、壓蓋氣缸和畚斗氣缸受控于控制系統(tǒng),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抓手氣缸動作的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控制回路火線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停止按鈕(QBl)、啟動按鈕(SBl)和第一繼電器(KAl)的線圈,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l-1)與啟動按鈕(SBl)并聯(lián),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1-2)串聯(lián)在啟動按鈕(SBl)與感應開關總火線之間,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抓手閉合感應支路、抓手張開感應支路、抓手落袋感應支路和蓋板張開感應支路,所述抓手閉合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閉合感應開關(PAl)和第二繼電器(KA2)的線圈,所述抓手張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張開感應開關(PA2)和第三繼電器(KA3)的線圈,所述抓手落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抓手落袋感應開關(SQl)和第八繼電器(KA8)的線圈;啟動按鈕(SBl)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第二繼電器(KA2 )的常開觸頭、第三繼電器(KA3 )的常閉觸頭和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第十繼電器(KAlO)的線圈與抓手氣缸電磁換向閥(YVl)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繼電器(KAlO)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八繼電器(KA8)常開觸頭的上粧頭與第二繼電器(KA2)常開觸頭的下粧頭之間;所述蓋板張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蓋板打開感應開關(PA3)和第四繼電器(KA4)的線圈,第四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4-1)串聯(lián)在第八繼電器(KA8)的常開觸頭與第二繼電器(KA2)的常開觸頭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壓蓋氣缸動作的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畚斗落袋感應支路,所述畚斗落袋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落袋感應開關(SQ2)和第九繼電器(KA9)的線圈;啟動按鈕(SBl)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和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第^ 繼電器(KAl I)的線圈與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 繼電器(KAl I)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的下粧頭與第四繼電器(KA4)第二常開觸頭的下粧頭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畚斗水平感應支路和畚斗翻轉感應支路;所述畚斗水平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水平感應開關(PA5)和第六繼電器(KA6)的線圈,所述畚斗翻轉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畚斗豎起感應開關(PA6)和第七繼電器(KA7)的線圈;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頭(KA6-1)串聯(lián)在所述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與第四繼電器(KA4)第二常開觸頭之間;第七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頭(KA7-1)串聯(lián)在第四繼電器(KA4)的第二常開觸頭與壓蓋氣缸電磁換向閥(YV2)的線圈之間。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小包裝袋的二次包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畚斗氣缸動作的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 ),所述感應開關總火線與零線之間連接有蓋板閉合感應支路,所述蓋板閉合感應支路包括相互串聯(lián)的蓋板閉合感應開關(PA4)和第五繼電器(KA5)的線圈;所述第九繼電器(KA9)的常開觸頭與零線之間依次串聯(lián)有第五繼電器(KA5)的常開觸頭、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頭(KA6-2)、第七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頭(KA7-2)和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線圈與畚斗氣缸電磁換向閥(YV3)的線圈相并聯(lián),第十二繼電器(KA12)的常開觸頭并接在第九繼電器(KA9)常開觸頭的下粧頭與第六繼電器第二常開觸頭(KA6-2)的下粧頭之間。
【文檔編號】B65B35/16GK205440977SQ201620196861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
【發(fā)明人】程洪波, 馮玉軍, 劉玉亮, 劉凱
【申請人】揚州中歐工業(yè)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