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頂針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技朮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頂針裝置,尤其是涉及到一種頂針二次頂出裝置。
背景技朮如圖1所示,一種已知頂針裝置,該裝置包括若干頂針,其頂針12由底座11將其固定在下頂針板13上,下頂針板13上有一上頂針板14,上頂針板14與下模板15間有一空腔19,即為一活動空間距離,上頂針板14和下模板15設置有頂針孔16,頂針端12穿過上頂針板14進入空腔19,再穿入下模板15的頂針孔16;頂出時,下頂針板13運動,頂出動作一次完成。
上述已知技術的缺點為在具有潛伏式澆口27的模具中,已知頂針裝置頂出方式,在將澆口拉離成品28時容易拉傷成品28。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頂針裝置,該裝置包括若干頂針,其中有第一頂針,由底座將其固定在下頂針板上,下頂針板上有一上頂針板,上頂針板與下模板間有一空腔,即為一活動空間距離,上頂針板和下模板各設置有頂針孔,第一頂針穿過上頂針板的頂針孔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頂針孔;另有一固定板設置在下頂針板之下,第二頂針固定在其上,此第二頂針,是由上述第一頂針在底座上,與第一頂針相對面相向延伸一附加端,而形成;其中,第二頂針底座取代底座,并且其在第二頂針與附加端形成一凸起,上頂針板、下頂針板和下模板設置相應第二頂針頂針孔,第二頂針穿過上頂針板、下頂針板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
上述第二頂針頂針孔,在上頂針板、下頂針板,相對第二頂針底座的凸起,特設有一段腔體距離,將凸起第二頂針底座的運動限制在此段腔體距離中。
上述裝置經(jīng)此等設計,頂出時,第一頂針先作第一次頂出動作,固定板帶動第二頂針附加端,第二頂針才開始作第二次頂出動作,這樣的二次頂出裝置可以避免潛伏式澆口在頂出時,澆口拉離成品時將成品拉傷;另,第二頂針設計成兩截式頂針,在于增加頂針的強度,避免頂出時發(fā)生撓曲變形。
圖1已知技術的一種頂針裝置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頂針裝置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第一次頂出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第二次頂出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如圖2所示,一種頂針裝置,該裝置包括若干頂針,其中有第一頂針22,由底座21將其固定在下頂針板23上,下頂針板23上有一上頂針板24,上頂針板24與下模板25間有一空腔,即為一活動空間距離,上頂針板24和下模板25各設置有頂針孔26,第一頂針22穿過上頂針板24的頂針孔26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25頂針孔26;另有一固定板37設置在下頂針板23之下,第二頂針32固定在其上,此第二頂針32,是由上述第一頂針22在底座21上,與第一頂針22相對面相向延伸一附加端38,而形成;其中,第二頂針底座31取代底座21,并且其在第二頂針32與附加端38形成一凸起,上頂針板24、下頂針板23和下模板25設置相應第二頂針頂針孔36,第二頂針32穿過上頂針板24、下頂針板23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25。
上述第二頂針頂針孔36,在上頂針板24、下頂針板23,相對第二頂針底座31的凸起,特設有一段腔體距離,將凸起第二頂針底座31的運動限制在此段腔體距離中。
本實施例中,頂針裝置頂出時,利用上頂針板24與下模板25間的空腔,下頂針板23做接近下模板25運動,設置在其上的第一頂針22先作第一次頂出動作,其將產(chǎn)品28頂出(如圖3所示);第二頂針32,由于頂針孔在上頂針板24、下頂針板23,相對第二頂針底座31的凸起,特設有一段腔體距離,使得第二頂針32不受下頂針板23運動影響,因而不做頂出運動,使得下頂針板23與固定板37分離出一空間距離;固定板37帶動第二頂針32附加端38,做靠近下頂針板23運動,第二頂針32才開始作第二次頂出動作,其將潛伏式澆口27頂出;這樣的二次頂出裝置可以避免潛伏式澆口27在頂出時,澆口拉離成品28時將成品28拉傷(如圖4所示)。
在具有潛伏式澆口27的模具中,如果按照已知頂針裝置勢必拉傷成品28,而本實用新型可以作先后兩次頂出,根據(jù)需要,將第一頂針22設置在潛伏式澆口27上,第二頂針32設置在成品28上,則,潛伏式澆口27第一次被頂出,成品28稍候被第二次頂出;反之,將第一頂針22、第二頂針32調(diào)換位置,潛伏式澆口27與成品28頂出的先后也相應調(diào)換。
權利要求1.一種頂針裝置,該裝置包括若干頂針,其中有第一頂針,由底座將其固定在下頂針板上,下頂針板上有一上頂針板,上頂針板與下模板間有一空腔,上頂針板和下模板各設置有頂針孔,第一頂針穿過上頂針板的頂針孔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頂針孔;另有一固定板設置在下頂針板之下,其特征在于第二頂針固定在其上,此第二頂針,是由上述第一頂針在底座上,與第一頂針相對面相向延伸一附加端,而形成;上頂針板、下頂針板和下模板設置相應第二頂針頂針孔,第二頂針穿過上頂針板、下頂針板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頂針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應第二頂針的頂針孔,在上頂針板、下頂針板,相對第二頂針底座的凸起,特設有一段腔體距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頂針裝置,該裝置包括若干頂針,其中有第一頂針,由底座將其固定在下頂針板上,下頂針板上有一上頂針板,上頂針板與下模板間有一空腔,上頂針板和下模板各設置有頂針孔,第一頂針穿過上頂針板的頂針孔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頂針孔;另有一固定板設置在下頂針板之下,第二頂針固定在其上,此第二頂針,是由上述第一頂針在底座上,與第一頂針相對面相向延伸一附加端,而形成;上頂針板、下頂針板和下模板設置相應第二頂針頂針孔,第二頂針穿過上頂針板、下頂針板進入空腔,再穿入下模板;頂出時,第一頂針先作第一次頂出;然后固定板帶動第二頂針附加端,作第二次頂出;此頂針裝置可以避免潛伏式澆口拉離成品時將成品拉傷。
文檔編號B29C45/40GK2873468SQ20062005409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月20日
發(fā)明者黨亮亮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qū)漢達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