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膜真空成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薄膜真空成形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尤指一種能避免熱能損耗進而充分 利用熱能,使得薄膜成形作業(yè)時間縮短、產(chǎn)量增加,且可具體降低設備成本的薄膜真 空成形裝置。
技術背景 按,現(xiàn)有薄膜真空成形方法如圖13所示,其包括(l)將薄膜置于模具上91; (2)將電熱器移至薄膜上方,封罩后對薄膜加熱,使薄膜溫度升至變形溫度92; (3) 移出電熱器93; (4)置入高壓封罩;(5)將薄膜與模具表面間予以抽真空94; (6)將薄 膜表面施加高壓,使薄膜貼于模具表面95; (7)在未冷卻模具狀態(tài)下,使薄膜成形定 形96; (8)取下成品97(未冷卻)。 前述該現(xiàn)有薄膜真空成形方法雖可進行薄膜器物的生產(chǎn),然,其生產(chǎn)方法中仍有 缺失存在,例如,在其方法的第三步驟將電熱器移出,第四步驟再置入高壓封罩,然 后再進行抽真空、加高壓等后續(xù)步驟,如此將使得整體生產(chǎn)效果欠佳,因移開電熱器 后再置入高壓封罩會導致薄膜溫度較原先(電熱器未移開前)降低2-3'C以上,此時再 對薄膜(尤其厚度大于0. 5mm以上)施加正負壓,將使其貼附于模具上的貼附度增加困 難,所以一般需使用高壓(100kg/cm2以上)使之強制貼附,此將使得高壓設備成本高 昂,且加工時間較長,再加上電熱器于成品成形前移出的時間耗費,又,取下成品在 成品未冷卻前為之,成品易于變形,使得整體的生產(chǎn)效能及質量無法提升,并非理想 的薄膜真空成形方法設計。因此,如何針對現(xiàn)有薄膜真空成形方法其生產(chǎn)效能較差、 成本設備高的缺失問題加以徹底改善,誠是業(yè)界有待加以探究、突破的重點方向。 鑒于現(xiàn)有薄膜真空成形方法其生產(chǎn)制造上的缺失及其方法、設備設計上未臻理想 的事實,創(chuàng)作人基于多年從事此業(yè)研發(fā)設計的經(jīng)驗,著手研發(fā)其解決方案,希望能開 發(fā)出一種更具制造經(jīng)濟效益及產(chǎn)品競爭力的薄膜真空成形方法及其裝置,以促進此產(chǎn) 業(yè)的發(fā)展,遂經(jīng)多時的構思而有本實用新型的產(chǎn)生。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能避免熱能的損耗而加以 充分利用,使得薄膜的成形操作較為簡易,而得以具體降低設備成本,并能積極縮短 作業(yè)時間、增加量產(chǎn),進而提升其生產(chǎn)效率及制造經(jīng)濟效益性。
本實用新型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實行的技術手段包括 一活動板, 其設有一穿透槽; 一封罩,設于該活動板上方,其中央部位設有一槽室; 一加熱器, 設于該封罩的該槽室內(nèi),并使加向下凸伸出該槽室而進入該活動板的該穿透槽內(nèi);一 壓板,設于該活動板的底部,其設有一加壓穿槽。
該穿透槽底部周圍設有一向外擴張而用以設置該壓板的底嵌槽。
該穿透槽周圍設有復數(shù)螺孔及兩對應側的組合螺孔,該活動板的四個角落設有通孔。
該槽室一側設有透穿外部的線槽及進氣孔道、泄氣孔道。
該封罩上方進一步固設一隔離冷卻器,該隔離冷卻器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及內(nèi)部 連接該進水口、出水口的水道。
該加熱器電源線連結一設于該線槽處的連接器內(nèi)。
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進一步包括有一定位板,該定位板設于該隔離冷卻 器上方,該定位板上設有復數(shù)螺孔及兩對應側的組合螺孔,該組合螺孔對應該活動板 的該組合螺孔而藉一螺鎖組件使該定位板與該活動板相固結,該定位板的四個角落設 有通孔。
該加壓穿槽上方設有推拔槽緣。
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進一步包括有一模具,該模具內(nèi)設有冷卻進水口、 出水口及內(nèi)部連接該進水口、出水口的內(nèi)部水道,該模具內(nèi)又布設有復數(shù)抽氣孔,該 抽氣孔連結一負壓裝置。
該加熱器與該封罩、活動板間形成有氣道。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技術特征及功效獲致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 圖示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流程方塊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置操作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剖視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加熱器組合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加熱器分解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隔離冷卻器剖視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加熱器剖視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操作示意圖一;圖1o是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操作示意圖二圖11是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操作示意圖三 圖12是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操作示意圖四 圖13為現(xiàn)有薄膜真空成形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l、圖2,首先就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裝置所實行的方法說明如后 ,該方法包括(1)將薄膜覆蓋于模具上方31;即將一薄膜20置于一模具12的上方 ,藉該薄膜20適當?shù)娜彳浶远陕再N附覆蓋于該模具12上;(2)封罩式電熱器罩蓋 于模具上32;即將一具有電熱器(后詳述)的封罩14下降,該封罩14下降后罩蓋于 該模具12上,并使薄膜20被封罩14所容罩;(3)封罩式電熱器保持罩蓋于模具狀態(tài) 下完成對薄膜進行加熱、抽真空及加正壓的操作使薄膜成型33;即藉封罩14內(nèi)的該 電熱器對薄膜20加熱,當溫度升至預定值時,即通過模具12對薄膜20下方進行抽 真空(即加負壓),使薄膜20底部貼附于模具12上而完成負壓成型,此時該負壓可予 以關閉,然后再通過封罩14對薄膜20上方進行加壓(加正壓)操作,使薄膜20完全 貼附于模具12上而完整成型;再者,在其它方法實施例中,對薄膜20抽真空及加正 壓的操作可同時進行;當然,當溫度升至預定值時,該電熱器可予以關閉或僅維持保 溫狀態(tài);(4)冷卻34;即使該完成成型操作的薄膜20(或模具12)冷卻;(5)開模取出 薄膜成型的成品35;即上升封罩14使其與模具12分離,而取出該膜成型的成品; 另,在其它方法實施例中也可以使該模具12下降而與封罩14分離,以便利取出該膜 成型的成品,當然,在此方法中的下一次薄膜成型,是將薄膜覆蓋于模具上方后上升 模具,以使該封罩式電熱器罩蓋于模具上,以完成前述第(l)、 (2)步驟的執(zhí)行。由于本實用新型對薄膜20的進行加熱、抽真空及加正壓等操作,都是在封罩式 電熱器罩蓋于模具的環(huán)境狀態(tài)下完成,即電熱器在開模前均未移開,使得溫度得以保
持,因此對薄膜20的加壓(加正壓)操作不需施以高壓,而只需中壓(16 lb/in2),甚 至低壓(6 lb/in2)即可達成,其設備成本可大為降低,且因溫度未下降,不論抽真空 (負壓操作)或加正壓均極易對薄膜產(chǎn)生成型作用,再加上免除電熱器作動時間的耗費 ,整體操作時間節(jié)省許多,使得產(chǎn)量可相對大增,而能積極提升其制造經(jīng)濟效益。
請再參閱圖3至圖6,就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裝置說明如后,該裝置包括一 封罩裝置10及模具12,該封罩裝置IO(如圖4所示)進一步包括一活動板13、封罩 14、隔離冷卻器15、加熱器16、定位板17及壓板18;該活動板13設有一中央部位 的穿透槽131,該穿透槽131底部周圍設有一向外擴張的底嵌槽132(如圖3A所示) ,該穿透槽131周圍設有復數(shù)螺孔133及兩對應側的組合螺孔134,該活動板13的 四個角落設有通孔135;該封罩14設于該活動板13的上方,其中央部位設有一槽室 141 (如圖6所示),該槽室141 一側設有透穿外部的線槽142及進氣孔道143、泄氣 孔道145,另該槽室141兩相對側設有復數(shù)螺孔144,該進氣孔道143連接一正壓裝 置(未圖標);該隔離冷卻器15固設于該封罩14上方,請一并參閱圖7,該隔離冷卻 器15設有進水口 151、出水口 152及內(nèi)部連接該進水口 151、出水口 152的水道153 ,該隔離冷卻器15上設有復數(shù)螺孔154;該加熱器16(如電熱器)設于該封罩14的槽 室141內(nèi),請一并參閱圖6、圖8,該加熱器16兩側設有定位板161,該定位板161 上設有復數(shù)螺孔162,藉螺桿163通過該螺孔162、 144將加熱器16固設于該封罩14 的槽室141,并使加熱器16向下凸伸出該槽室141外,并進入該活動板13的穿透槽 131內(nèi),該加熱器16連結有復數(shù)電源線164,該復數(shù)電源線164連結一連接器166, 用以提供加熱器16內(nèi)部加熱線圈165的熱能及啟閉操作,該連接器166固設于該封 罩14的線槽142處;該定位板17設于該隔離冷卻器15上方,該定位板17上設有復 數(shù)螺孔171及兩對應側的組合螺孔172,其中該螺孔171、 154藉螺桿173以固結該 定位板17與隔離冷卻器15,該組合螺孔172對應該活動板13的組合螺孔134,可藉 螺鎖組件(如螺桿、螺母)175使定位板17與活動板13相固結,并整體定位其間如前 述的各構件,另該定位板17的四個角落設有通孔174,該通孔174對應該活動板13 的通孔135,用以配合周邊構件(未圖示)使具有升降位移的功能;該壓板18設有一 中央部位的加壓穿槽181,該加壓穿槽181設有推拔槽緣182(如圖9所示),該加壓 穿槽181周圍設有復數(shù)螺孔183,用以藉螺桿(未圖示)固結于該活動板13的螺孔133 ,使該加壓穿槽181嵌結于該活動板13的底嵌槽132處(如圖3A所示)。
該模具12設有冷卻進水口 124、出水口 125及內(nèi)部連接該進水口 124、出水口 125的內(nèi)部水道(圖中未示,與圖7,該隔離冷卻器15的內(nèi)部水道153相同),該模
具12非設內(nèi)部水道部份設有均勻布復數(shù)抽氣孔121,該抽氣孔121連結一負壓裝置( 未圖標),用以通過該抽氣孔121進行抽真空的操作,再者,該模具12包括有周邊的 端模部122及該端模部122向內(nèi)用以成型的模型部123。
請參閱圖9,本實用新型薄膜真空成形裝置應用操作時,先將薄膜20置于該模 具12上,繼使該封罩裝置10下降而封罩(罩蓋)于該模具12上方,此時薄膜20的端 緣可被該壓板18及端模部122所壓夾定位,而薄膜20中央欲成型部位位于該加熱器 16與模型部123之間,當封罩裝置10下降而完成對模具12的封罩后即啟動該加熱 器16對薄膜20加熱。
請參閱圖IO,當加熱器16加熱而使溫度升至預定值時,啟動負壓裝置,通過模具 12的抽氣孔121對薄膜20進行抽真空(g卩加負壓),繼(或者同時)啟動正壓裝置,使高 壓氣體經(jīng)該封罩14的進氣孔道143進入槽室141,高壓氣體并經(jīng)加熱器16與封罩14、活 動板13間的氣道160進入該壓板18的加壓穿槽181內(nèi)而對薄膜20施以正壓,如此,該薄 膜20經(jīng)負正壓力作法后可完全貼附于該模具12而形成一薄膜成型品20A。
請參閱圖ll,當薄膜20完成薄膜成型品20A的真空成形后繼由進水口124、出水口 125及內(nèi)部水道對模具12進行冷卻操作,即使冷卻水進入該模具12的內(nèi)部水道內(nèi),同 時為隔離加熱溫度不擴散至機臺上,隔離冷卻器15的冷卻水進入該隔離冷卻器15內(nèi), 待該薄膜成型品20A溫度冷卻下降后,即可開模取出薄膜成型品20A,如圖12所示,而 此開模操作可上升該封罩裝置10使與模具12分離,或可使該模具12下降而與該封罩裝 置10分離以完成開模操作。
綜合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上述結構,確能經(jīng)濟地、快速地進行薄膜真空成 形制造,進而降低成本及符合制造經(jīng)濟效益,確實為一相當優(yōu)異的創(chuàng)思。
權利要求1.一種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一活動板,其設有一穿透槽;一封罩,設于該活動板上方,其中央部位設有一槽室;一加熱器,設于該封罩的該槽室內(nèi),并使其向下凸伸出該槽室而進入該活動板的該穿透槽內(nèi);一壓板,設于該活動板的底部,其設有一加壓穿槽。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穿透槽底部周圍設 有一向外擴張而用以設置該壓板的底嵌槽。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穿透槽周圍設有復 數(shù)螺孔及兩對應側的組合螺孔,該活動板的四個角落設有通孔。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槽室一側設有透穿 外部的線槽及進氣孔道、泄氣孔道。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封罩上方進一步固 設一隔離冷卻器,該隔離冷卻器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及內(nèi)部連接該進水口、出水口 的水道。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加熱器電源線連結 一設于該線槽處的連接器內(nèi)。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有一定 位板,該定位板設于該隔離冷卻器上方,該定位板上設有復數(shù)螺孔及兩對應側的組 合螺孔,該組合螺孔對應該活動板的該組合螺孔而藉一螺鎖組件使該定位板與該活 動板相固結,該定位板的四個角落設有通孔。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加壓穿槽上方設 有推拔槽緣。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有一模 具,該模具內(nèi)設有冷卻進水口、出水口及內(nèi)部連接該進水口、出水口的內(nèi)部水道, 該模具內(nèi)又布設有復數(shù)抽氣孔,該抽氣孔連結一負壓裝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真空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加熱器與該封罩、 活動板間形成有氣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薄膜真空成形裝置,該裝置包括一活動板,其設有一穿透槽;一封罩,設于該活動板上方,其中央部位設有一槽室;一加熱器,設于該封罩的該槽室內(nèi),并使加向下凸伸出該槽室而進入該活動板的該穿透槽內(nèi);一壓板,設于該活動板的底部,其設有一加壓穿槽;藉此以達到能避免熱能的損耗而加以充分利用,并使得薄膜的成形操作較為簡易,而得以具體降低設備成本,且能積極縮短作業(yè)時間、增加量產(chǎn),進而提高其生產(chǎn)效率及制造經(jīng)濟效益。
文檔編號B29C51/26GK201175992SQ20072017845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王貴戊 申請人:鑫望企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