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屬于塑料模具領域。
背景技術:
采用注塑模具生產塑料產品,注塑模具上一般都有復位機構,已有的復位機構包括復位桿和復位彈簧,當模具脫模結束后,模具復位(關模),模具的型腔分型面先與復位桿接觸,使模具中的上、下頂針板現行復位,并且在復位彈簧在作用下,不會造成撞擊和摩擦。但是,由于復位彈簧容易疲勞,有時會使復位桿不能直接復位到底,造成所有與模具型腔分型面直接接觸的部件與型腔面接觸后再一起關模,產生很大的撞擊力和摩擦力,從而 導致部件使用壽命下降,增加維護成本。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在復位桿下安裝彈性塊,避免關模時型腔面直接接觸關模產生撞擊力,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的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本實用新型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模具上復板和下復板,上復板連接型腔,下復板上安裝模腳,模腳內設置上頂針板和下頂針板,模腳上安裝型芯,型芯與型腔相配合,所述的上頂針板上連接復位桿,復位桿外安裝復位彈簧,復位桿的頂面穿過型芯與型腔的分型面相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頂針板中安裝彈性塊,彈簧塊與復位桿底面相接觸。本實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在關模時,復位桿的頂面先與型腔的分型面接觸,再依靠注塑機關模的作用力,把復位桿往下壓,使彈性塊彈性變形,直到完全關模,才讓其它部件(如模具頂桿、頂塊等)與型腔分型面接觸,避免了其它部件與型腔分型面直接接觸產生的撞擊力和摩擦力,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所述的彈性塊為聚氨酯材料所制成,彈性好,耐磨損,使用壽命長。
圖I是本實用新型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開模狀態(tài)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關模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如圖I、圖2所示,包括模具上復板I和下復板2,上復板I連接型腔3,下復板2上安裝模腳4,模腳內設置上頂針板5和下頂針板6,模腳4上安裝型芯7,型芯7與型腔3相配合,所述的上頂針板5上連接復位桿8,復位桿外安裝復位彈簧9,復位桿8的頂面穿過型芯7與型腔3的分型面31相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頂針板6中安裝彈性塊10,彈簧塊10與復位桿8底面相接觸。本方案在關模時,復位桿8的頂面先與型腔3的分型面31接觸,再依靠注塑機關模的作用力,把復位桿8往下壓,使彈性塊10彈性變形,直到完全關模,才讓其它部件(如模具頂桿、頂塊等)與型腔分型面接觸,避免了其它部件與型腔分型面直接接觸產生的撞擊力和摩擦力,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所述的彈性塊10為聚氨酯材料所制成,彈性好,耐磨損,使 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包括模具上復板(I)和下復板(2),上復板(I)連接型腔(3),下復板(2)上安裝模腳(4),模腳內設置上頂針板(5)和下頂針板(6),模腳(4)上安裝型芯(7),型芯(7)與型腔(3)相配合,所述的上頂針板(5)上連接復位桿(8),復位桿外安裝復位彈簧(9),復位桿(8)的頂面穿過型芯(7)與型腔的分型面(31)相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頂針板(6)中安裝彈性塊(10),彈簧塊(10)與復位桿(8)底面相接觸。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塊(10)為聚氨酯材料所制成。
專利摘要注塑模具復位桿彈性復位機構,包括模具上復板和下復板,上復板連接型腔,下復板上安裝模腳,模腳內設置上頂針板和下頂針板,模腳上安裝型芯,型芯與型腔相配合,所述的上頂針板上連接復位桿,復位桿外安裝復位彈簧,復位桿的頂面穿過型芯與型腔的分型面相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頂針板中安裝彈性塊,彈簧塊與復位桿底面相接觸。在關模時,復位桿的頂面先與型腔的分型面接觸,再依靠注塑機關模的作用力,把復位桿往下壓,使彈性塊彈性變形,直到完全關模,才讓其它部件(如模具頂桿、頂塊等)與型腔分型面接觸,避免了其它部件與型腔分型面直接接觸產生的撞擊力和摩擦力,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文檔編號B29C45/33GK202517666SQ20122007953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6日
發(fā)明者葉麗群, 潘建永, 陳承能, 黃正軍 申請人:浙江正立塑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