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熱交換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45019閱讀:17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熱交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括集箱(header tank)的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已知例如設置在車輛用空調裝置上的熱交換器包括排布在規(guī)定方 向上的多根傳熱管和在傳熱管的排布方向上延伸且與該傳熱管的端部連通的集箱(參照 例如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中所公開的集箱包括由其上形成有傳熱管插入孔的集板 (header plate)和構成箱的箱板(tank plate)構成的筒部和安裝在筒部兩端部的蓋部件。
      蓋部件包括嵌在筒部的端部開口內側的嵌合部(示于圖7)和與筒部的外周面接 合的爪部。具有制冷劑供排通路的供排管連接在蓋部件的嵌合部上,制冷劑經(jīng)該供排管供 給熱交換器或者從熱交換器排出。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09-92359號公報
      然而,像專利文獻I所述的那樣,當要將蓋部件的嵌合部嵌在筒部的端部開口內 側時,是將嵌合部的周圍位于沿著筒部的內表面之位置,所以用來連接供排管的連接口就變小。
      如果嵌合部這樣位于筒部內側,連接口變小,那么,在制冷劑要從例如筒部向供排 管流出之際,與嵌合部發(fā)生沖突的制冷劑流增多,而容易產(chǎn)生紊流。如果產(chǎn)生紊流,不僅對 熱交換性能會造成不良影響,還會產(chǎn)生很大的制冷劑流通聲。
      當像專利文獻I所述的那樣,將蓋部件的嵌合部嵌在由集板和箱板構成的筒部 時,嵌合部使得力作用于使集板和箱板相互分離的方向,而有可能出現(xiàn)不合格產(chǎn)品。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正是鑒于上述各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將蓋部件設置在具有集板和 箱板的筒部的端部的情形下,能夠一邊增大與供排管連接的連接口抑制紊流的產(chǎn)生,一邊 可靠地進行集板和箱板的接合。
      為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fā)明中,將蓋部件嵌在筒部外側,再從外側將蓋部件嵌塞在 筒部的集板和箱板相重合的部分。
      第一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包括排布在規(guī)定方向上的多根傳熱管和與所述傳熱 管的端部連通且在該傳熱管的排布方向上延伸的集箱的熱交換器中,所述集箱包括筒部和 蓋部件,該筒部是將集板和形成箱部分的箱板組合而成,該集板上具有傳熱管插入孔,該傳 熱管插入孔用來插入所述傳熱管的端部。該蓋部件用來對該筒部的端部開口進行封閉。所 述集板的箱板一側和所述箱板的集板一側布置成在所述筒部的內外方向上相重合。所述蓋 部件包括嵌在所述筒部的端部外側的嵌合部和嵌塞部,該嵌塞部從外側嵌塞在所述筒部 的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相重合的部分。
      根據(jù)該結構,當將蓋部件安裝在筒部上時,因為嵌合部嵌在筒部外側,所以與現(xiàn)有 技術例中嵌在筒部內側的情形相比,能夠使供排管部的連接口口徑增大。這樣一來便能夠抑制紊流的產(chǎn)生。
      因為蓋部件的嵌塞部是從外側嵌塞在集板和箱板相重合的重合部分的,所以嵌塞 部會從外側擠壓兩板的重合部分,而能夠使兩板的重合部分緊密接觸。
      第二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在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中之一 板上,形成有朝著集箱內側凹陷的凹部,所述蓋部件上的嵌塞部嵌塞在所述凹部內。
      根據(jù)該結構,因為蓋部件上的嵌塞部嵌塞在凹部內,所以嵌塞部難以脫離該凹部。
      第三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二方面的發(fā)明中,在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中之一 板的內表面上,與所述凹部相對應,形成有朝著所述集箱內側突出的凸部,另一板朝著一板 的內表面一側插入,與所述凸部接合而被定位。
      根據(jù)該結構,能夠利用由于凹部的形成而產(chǎn)生在一板的內表面上的凸部對另一板 定位,所以無需另外設置定位部。
      第四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蓋部件上 的嵌塞部形成為片狀,所述嵌塞部的端部朝著離開所述集箱的外表面的方向彎曲而成。
      根據(jù)該結構,因為嵌塞部的端部朝著逃離集箱的外表面的方向彎曲,所以是讓嵌 塞部的中間部分與集箱的外表面接觸而進行嵌塞的。這樣一來,與讓嵌塞部的端部接觸的 情況相比,能夠使嵌塞部更大地變形。
      第五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嵌塞部的端部,在已被嵌塞 在所述集箱上的狀態(tài)下從該集箱的外表面突出。
      根據(jù)該結構,通過使嵌塞部的端部從集箱的外表面突出,就能夠容易且可靠地讓 嵌塞力作用于嵌塞部。
      第六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在所述集箱的 內部,將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中之一板的中間部分沿板厚方向折疊而形成為一體的隔離部 形成為沿該集箱的長邊方向延伸。所述隔離部的長邊方向上的端部從所述筒部的端部開口 突出,插在形成在所述蓋部件上的插入孔中。
      根據(jù)該結構,因為能夠將與一板形成為一體的隔離部設置在集箱的內部,所以在 不增加部件數(shù)量的情況下,即能夠獲得集箱的隔離構造。
      因為隔離部的端部插在蓋部件的插入孔里,所以能夠抑制構成隔離部的折疊而成 的板打開。
      第七方面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一到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在所述集板、箱 板以及蓋部件中至少一個部件的釬焊面上設置有焊料。
      根據(jù)該結構,釬焊時,設置在釬焊面上的焊料熔化流動,從而能夠可靠地進行各部 件的釬焊。
      根據(jù)第一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是從筒部外側嵌上蓋部件,所以能夠使供排管部的連 接口口徑增大,抑制紊流的產(chǎn)生;因為是從外側將蓋部件上的嵌塞部嵌塞在集板和箱板的 重合部分,所以能夠使兩板的重合部分相互緊密配合,從而能夠使其可靠地接合。
      根據(jù)第二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是將蓋部件上的嵌塞部嵌塞在形成在集板和箱板中之 一板上的凹部,所以能夠將蓋部件牢固地嵌在集箱上。
      根據(jù)第三方面的發(fā)明,在一板的內表面上形成有對應于凹部的凸部,以該凸部作 另一板的定位部用,所以能夠將結構簡化。
      根據(jù)第四方面的發(fā)明,因為讓嵌塞部的端部朝著離開集箱的外表面的方向彎曲, 所以能夠增大嵌塞部的變形量,從而將嵌塞部牢固地嵌在集箱上。
      根據(jù)第五方面的發(fā)明,因為嵌塞部的端部從集箱的外表面突出,所以嵌塞部易于 嵌塞,從而將嵌塞部可靠地嵌塞在集箱內。
      根據(jù)第六方面的發(fā)明,將一板的中間部分沿板厚方向折疊而一體地形成隔離部, 讓隔離部的長邊方向上的端部從筒部的端部開口突出,并將該隔離部的長邊方向上的端部 插在蓋部件上的插入孔中,所以在便抑制部件數(shù)量的增加邊在集板上設置隔離結構的情況 下,能夠防止構成隔離部的折疊而成的板打開。因此而能夠使組裝作業(yè)性良好。
      根據(jù)第七方面的發(fā)明,因為在集板、箱板以及蓋部件中至少一部件的釬焊面設置 有焊料,所以在讓各部件緊密接合的狀態(tài)下即能夠可靠地進行釬焊。


      圖1是從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上游側往下游側觀看所看到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熱交 換器的立體圖。
      圖2是上側集箱和側板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熱交換器的右側部分的俯視圖。
      圖4是上側集箱的右側視圖。
      圖5是在對嵌塞部進行嵌塞以前的沿圖4中V-V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6是沿圖3中的V1-V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7是現(xiàn)有技術所涉及的集箱的剖視圖。
      (符號說明)
      1-熱交換器;
      2-傳熱管;
      3-翅片;
      4~ 芯子;
      10-上側集箱;
      11-集板;
      I Ia-傳熱管插入孔;
      12-箱板;
      13-筒部;
      14-蓋部件;
      14b_周壁部(嵌合部);
      14c-嵌塞部;
      14f_ 彎曲部;
      14h-插入孔;
      16-隔板;
      18-隔離部;
      17A 17G-第一到第七凹部;
      17a-凸部;
      20-供排管連接部件;
      30-下側集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以下實施方式僅僅是本質上 的優(yōu)選示例而已,并無限制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使用對象或本發(fā)明的用途等意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熱交換器I的立體圖。該熱交換器I是作為例 如車輛用空調裝置(未圖示)的冷卻用熱交換器的制冷劑蒸發(fā)器,被收納在未圖示的殼體 內,用來對已被引入殼體內的空氣進行冷卻。外部空氣的通過方向是如圖1等中的空白箭 頭所示的方向。
      熱交換器I包括芯子(core) 4、上側集箱10、供排管連接部件20、下側集箱30以及 側板40、40。該芯子4是很多傳熱管2和翅片3交替沿規(guī)定方向排布而成;該上側集箱10 設置在芯子4的上端部;該供排管連接部件20安裝在上側集箱10上;該下側集箱30設置 在芯子4的下端部;該側板40、40分別設置在芯子4的左、右兩側。
      芯子4的傳熱管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如圖5所示,在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上隔開 規(guī)定的間隔設置有兩排。位于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上游側的傳熱管2,在熱交換器I的左右 方向上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而設,與此相同,位于下游側的傳熱管2也是在左右方向隔開間隔 而設。各傳熱管2是鋁合金制、具有在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上長度較長的斷面形狀的扁平 傳熱管。
      翅片3布置在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傳熱管2之間。翅片3是鋁合金制、沿外部空氣 的流動方向看去上下方向連續(xù)的波紋狀翅片。在傳熱管2的外表面或翅片3的外表面上設 置有焊料,翅片3的左右兩側用該焊料釬焊在傳熱管2的側面上。
      側板40由鋁合金制板材構成,也像圖2所示的那樣,覆蓋著芯子4的幾乎整個側 面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側板40被釬焊在位于芯子4的外端部的翅片3上。
      在側板40的外部空氣流動方向的兩側緣部,設置有朝著離開芯子4的方向(外) 突出的肋40a、40a。各肋40a從側板40的上端附近延伸到下端附近。該肋40a的突出方向 端部,離收納熱交換器I的殼體(未圖示)的內壁近,由此而能夠抑制風從熱交換器I和殼 體內壁之間漏出。
      上側集箱10與傳熱管2的上端部連通,且沿該傳熱管2的排布方向即左右方向延 伸。上側集箱10包括筒部13、右側和左側蓋部件14、15以及隔板16。該筒部13由集板11 和形成箱部分的箱板12組合而成,該集板11上具有傳熱管2的端部插入其中的傳熱管插 入孔I Ia (示于圖5)。右側和左側蓋部件14、15分別將該筒部13的右端部和左端部開口加 以封閉。
      集板11和箱板12都是對鋁合金制板材進行沖壓加工而形成的。在各板11、12的 至少一個面(釬焊面)上設置有焊料,這些板11、12是所謂的包覆材。
      如圖2、圖4所示,集板1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底壁部I lb、從底壁部Ilb的外 部空氣流動方向兩端部朝上方延伸的側壁部llc、lld,集板11整體是一個具有呈朝上方敞 開的近似“〕”字狀斷面的溝道狀部件。如圖5所示,在集板11的底壁部11b,所述傳熱管 插入孔Ila對應于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上游側和下游側的傳熱管2的上端部而形成。各傳熱管插入孔11a,對應于傳熱管2的上端部的形狀,在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上形成得較長。集板11上的傳熱管插入孔Ila的周緣部釬焊在傳熱管2的外周部。
      如圖2所示,使集板11的長邊方向上相鄰的傳熱管插入孔11a、Ila之間為形成為朝下方鼓出的鼓出部He。在集板11的側壁部IlcUld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朝著集箱10內側凹陷的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這些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利用沖壓機形成。 因此,在集板11的側壁部IlcUld的內表面,與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相對應,形成有朝著集箱10內側突出的第一到第七凸部17a (圖4、圖5、圖6中僅示出第一凸部)。第一到第七凸部17a從集箱10內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H設定在板厚的1/2以上。
      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的形狀被設定為完全相同。如圖2所示,第一凹部17A 布置在集板11的右端部附近。第二凹部17B離開第一凹部17A布置在第一凹部17A的左側,第三、第四凹部17C、17D離開第二凹部17B布置在第二凹部17B的左側。第三、第四凹部17C、17D相互靠得很近,二者間布置有所述隔板16。也就是說,第三、第四凹部17C、17D 對應于隔板16的布置位置而設。若將隔板16插入第三、第四凹部17C、17D中,即能夠抑制隔板16歪倒。
      第五凹部17E離開第4凹部17D布置在第4凹部17D的左側;第六凹部17F離開第五凹部17E布置在第五凹部17E的左側;第七凹部17G布置在集板11的左端部附近。
      如圖5所示,在集板11的底壁部Ilb的右端部附近,形成有側板40上的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上游側的上端部和下游側的上端部分別插入其中的側板插入孔Hg。
      如圖2所示,在集板11的底壁部11b,用來將上側集箱10的內部劃分為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上游側的上游側空間Rl (圖4等所示)和下游側的下游側空間R2的隔離部18與該底壁部Ilb形成為一體。隔離部18布置在底壁部Ilb上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中央部附近 , 跨越底壁部Ilb的左右方向兩端部連續(xù)延伸。隔離部18是沿板厚方向折疊集板11的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中間部分而形成,因此,是構成集板11的板材厚度的2倍。隔離部18的在長邊方向上的兩端部從筒部13的端部開口向外突出,會插入形成在后述的蓋部件14上的插入孔14h里。
      隔離部18的上端部比側壁部IlcUld的上端部突出得還往上,與箱板12的內表面接觸并被釬焊在該內表面上。
      箱板12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壁部12a和從上壁部12a的外部空氣流動方向兩端部朝下方延伸的側壁部12b、12c,箱板12整體是一個具有朝下方敞開的近似“ ^ ”字狀斷面的溝道狀部件。
      在箱板12的上壁部12a,與集板11的膨出部Ile相對應的部位,形成有沿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延伸的多個凹陷部12d。在該上壁部12a的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條部12e。也像圖4所示,所述隔離部18的上端部嵌在凹條部12e的靠近集箱10內表面一側。
      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形成為嵌在集板11的側壁部llc、lld的內側。布置成在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已嵌在集板11的側壁部IlcUld的內側之狀態(tài)下,側壁部 IlcUld的上側和側壁部12b、12c的下側在筒部13的內外方向上相重合。側壁部12b、12c 在側壁部IlcUld上比形成有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的區(qū)域還往上側的區(qū)域相重合。
      側壁部12b、12c的外表面釬焊在側壁部IlcUld的內表面上。
      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的下端部自上側與集板11的第一到第七凸部17a接觸 并緊緊地頂在一起,這樣來進行將箱板12定位在集板11上的定位。
      如圖2、圖3所示,在箱板12的上部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上游側和下游側,合計形 成有兩對成對的標志用凹部12g、12g,該標志用凹部12g、12g是安裝隔板16時的標志。這 兩組標志用凹部12g、12g在箱板12的長邊方向上與所述第三、第四凹部17C、17D的形成位 置相對應。上游側的標志用凹部12g、12g,形成為從上壁部12a的在側壁部12b—側的部位 連續(xù)延伸到該側壁部12b的在上壁部12a—側的部位的凹條。另一方面,下游側的標志用 凹部12g、12g形成為從上壁部12a的在側壁部12c —側的部位連續(xù)延伸到該側壁部12c的 在上壁部12a—側的部位的凹條。也就是說,標志用凹部12g、12g位于箱板12的角部。
      如圖3所示,由于標志用凹部12g、12g的形成而在箱板12的內表面形成了凸部 121、12i,在這些凸部121、12i之間插入有隔板16的上部,抑制了隔板16歪倒。凸部121、 12i從厚度方向兩側與隔板16的上側角部接觸,從而能夠讓焊料遍布于隔板16的角部。
      右側蓋部件14是對鋁合金制板材進行沖壓成形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覆蓋筒部13 的右端部開口的堵板部14a、形成在堵板部14a的周緣部的周壁部14b以及嵌塞部14c。也 像圖5所示的那樣,周壁部14b形成為繞一周朝著上側與上側集箱10的筒部13的右端部 外側緊密接觸的狀態(tài)下嵌合,是本發(fā)明的嵌合部。通過這樣形成周壁部14b并嵌在筒部13 外側,即無需像現(xiàn)有技術那樣設置嵌在筒部13內側的嵌合部。
      在堵板部14a,用來連接制冷劑排出傳熱管部20b的排出側連接口 14d形成為與上 側集箱10的上游側空間Rl連通;用來連接制冷劑供給傳熱管部20a的供給側連接口 14e 形成為與上側集箱10的下游側空間R2連通。在右側蓋部件14上未設置嵌在筒部13內側 的嵌合部,即能夠使連接口 14d、14e的口徑比現(xiàn)有技術大。
      在堵板部14a排出側連接口 14d和供給側連接口 14e之間,形成有隔離部18的右 端部會插入其中的插入孔14h。也像圖4所示,該插入孔14h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縫隙狀。 插入孔14h的寬度被設定為集板11板厚的大約2倍。因此,構成隔離部18的集板11的折 疊部分能夠以該其折疊狀態(tài)插入該插入孔14h中。
      如圖5即部分放大圖所示,嵌塞部14c由與周壁部14b形成為一體的片狀部分構 成,分別設置在周壁部14b的外部空氣流動方向上游側和下游側。具體而言,外部空氣流動 方向上游側的嵌塞部14c位于與筒部13的側壁部Ilc的第一凹部17A相對應的部分;下游 側的嵌塞部14c位于與筒部13的側壁部Ild的第一凹部17A相對應的部分。
      各嵌塞部14c,與周壁部14b的主體部分不同,能夠在周壁部14b的內外方向上進 行塑性變形。也就是說,上游側的嵌塞部14c嵌塞在側壁部Ilc的第一凹部17A ;下游側的 嵌塞部14c嵌塞在側壁部Ild的第一凹部17A。
      嵌塞部14c從外側嵌塞在集板11和箱板12相重合的重合部分。這樣一來,嵌塞 部14c就會從外側擠壓兩板11、12的重合部分,從而能夠使兩板11、12的重合部分相互緊 密接觸。
      如圖5的部分放大圖所示,在各嵌塞部14c的端部設置有朝著離開上側集箱10的 外表面的方向彎曲而成的彎曲部Hf。彎曲部14f形成為在將嵌塞部14c嵌塞在第一凹部 17A內的狀態(tài)下從上側集箱10的外表面突出。
      如圖3所示,供排管連接部件20由鋁合金制塊材構成,具有制冷劑供給傳熱管部20a和制冷劑排出傳熱管部20b。制冷劑供給傳熱管部20a插入在右側蓋部件14上的供給 側連接口 He里,并被釬焊在該連接口 14e的周緣部。制冷劑排出傳熱管部20b插在排出 側連接口 14d里,并被釬焊在該連接口 14d的周緣部。在制冷劑供給傳熱管部20a和制冷 劑排出傳熱管部20b上連接有從未圖示的膨脹裝置延伸出的管道。
      左側蓋部件15基本上與右側蓋部件14結構相同,只是沒有連接口這一點與右側 蓋部件14不同,詳細說明省略不提。
      如圖2所示,隔板16是鋁合金制,用來沿左右方向對上游側空間Rl和下游側空間 R2進行分隔。
      在隔板16的下緣部,形成有會插在集板11的通孔(未圖示)里的下側凸部16a ; 在隔板16的上緣部形成有會插入箱板12的通孔12h(圖3中也示出)里的上側凸部16b。 而且,隔板16上形成有隔離部18會插入其中的縫隙16c。
      下側集箱30也包括集板31和箱板32組合而成的筒部33、右側和左側蓋部件34、 35以及隔板36。在該熱交換器I中,利用隔板16、36的設置位置、隔離部18的結構(連通 孔的設定)等形成有多條通路。該通路的設定方法是現(xiàn)有技術中周知的方法,詳細說明省 略不提。
      接下來,說明是如何制造出按以上所述構成的熱交換器I的。
      交替排列傳熱管2和翅片3,將側板40布置在外端部,并將它們捆扎在一起放好。
      組裝上側集箱10。此時,首先,如圖2所示,將隔板16組裝在集板11上。此時, 因為集板11的第三、第四凹部17C、17D形成在隔板16的安裝位置上,所以第三、第四凹部 17C、17D成為表示隔板16的組裝位置的標志。因此,既能夠使作業(yè)者很容易地把握隔板16 的組裝位置,又能夠防止作業(yè)者將隔板16安裝在錯誤位置上。
      在組裝隔板16時,將隔離部18插入隔板16的縫隙16c里,并將隔板16插入對應 于第三、第四凹部17C、17D而形成在內表面的第三、第四凸部之間。由此隔板16是利用第 三、第四凸部被引導在規(guī)定的安裝位置上,并被安裝在該安裝位置上。在該狀態(tài)下,由第三、 第四凸部抑制隔板16歪倒。通過這樣利用沖壓加工形成第三、第四凹部17C、17D,則該第 三、第四凹部17C、17D不僅成為隔板16的安裝位置,也成為向安裝位置的引導部,而且還成 為抑制隔板16歪倒的歪倒抑制部。
      之后,將箱板12安裝在集板11上。也就是說,將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插入 集板11的側壁部11C、IId之間。于是,如圖4、圖6所示,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的下緣 部與集板11的第一到第七凸部17a接觸并接合。這樣一來,便限制了箱板12進一步插入 (朝下方移動),相對于集板11將箱板12定好了位。
      在將箱板12安裝在集板11上之際,因為隔板16如上所述定位在集板11上,所以 隔板16可靠地插在箱板12上的凸部121、12i之間,隔板16的上側由凸部121、12i引導而 處于規(guī)定的安裝位置。隔板16的上側位于凸部121、12i之間也會抑制隔板16歪倒。
      此外,可以采用以下做法,在將隔板16安裝在箱板12上以后,再將集板11安裝在 箱板12上。
      按以上所述組裝好筒部13以后,再將右側、左側蓋部件14、15安裝在筒部13。在 將右側蓋部件14安裝在筒部13之際,將右側蓋部件14的周壁部14b嵌在筒部13右端部 外側。
      如圖5所示,因為當嵌上右側蓋部件14以后,隔離部18的右端部從筒部13的右 端部開口突出,所以該右端部被插在右側蓋部件14的插入孔14h里。這樣一來,即能夠防 止構成隔離部18的折疊部分張開。
      當將右側蓋部件14的周壁部14b完全嵌塞以后,如該圖5所示,嵌塞部14c則位 于與第一凹部17A相對應的部位,在該狀態(tài)下,讓朝向集箱10內側的嵌塞力作用于嵌塞部 14c。于是,像部分放大圖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嵌塞部14c朝著集箱10內側塑性變形,一部 分被收納在第一凹部17A內,與該凹部17A的內表面壓接接合。這樣一來,右側蓋部件14 不會從筒部13上脫離,集板11的側壁部11c、Ild被推壓在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
      在進行嵌塞之際,因為在嵌塞部14c的端部形成有朝著離開集箱10的方向彎曲的 彎曲部14f,所以與未形成該彎曲部14f的情形相比,能夠使嵌塞部14c進行大的塑性變形, 從而能夠使它與第一凹部17A的內表面牢固接合。
      因為進行嵌塞的彎曲部14f從上側集箱10的外表面突出,所以通過按壓該彎曲部 14f,即很容易使嵌塞力可靠地作用在嵌塞部14c上。
      左側蓋部件15也同樣安裝在筒部13上。左側蓋部件15的嵌塞部(未圖示)嵌 塞在集板11上的第七凹部17G。
      將供排管連接部件20上的制冷劑供給傳熱管部20a和制冷劑排出傳熱管部20b 嵌入右側蓋部件14的供給側連接口 14e和排出側連接口 14d內,來將供排管連接部件20 固定在右側蓋部件14上。
      下側集箱30也與上側集箱10 —樣地進行組裝。
      組裝完上側和下側集箱10、30以后,將芯子4中的傳熱管2的兩端部插入上側和 下側集箱10、30的傳熱管插入孔Ila里,將側板40的上下兩端部插入上側和下側集箱10、 30的側板插入孔Ilg里。
      之后,將芯子4、上側和下側集箱10、30、供排管連接部件20和側板40搬到釬焊用 爐內,對各個部分進行釬焊。
      此時,因為集箱10上的與標志用凹部12g、12g相對應的凸部121、12i與隔板16 上側的角部接觸,所以能夠使焊料遍布隔板16的角部,從而能夠抑制釬焊不良的產(chǎn)生。
      如上所述,根據(jù)該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熱交換器1,因為將右側蓋部件14嵌在筒部 13外側,所以能夠使供排管部20a、20b的連接口 14d、14e的口徑增大,抑制紊流的產(chǎn)生。
      因為從外側將右側蓋部件14的嵌塞部14c嵌塞在集板11和箱板12的重合部分, 所以能夠使兩板11、12的重合部分密切接觸,從而能夠使其可靠地接合。
      因為將右側蓋部件14的嵌塞部14c嵌塞在已形成在集板11上的第一凹部17A,所 以能夠將右側蓋部件14牢固地嵌在集箱10上。
      因為在集板11內表面,形成了與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相對應的凸部17a,并 以該凸部17a作箱板12的定位部用,所以能夠使結構更加簡單。
      因為使嵌塞部14c的突出方向端部朝著離開集箱10的外表面的方向彎曲,所以能 夠使對嵌塞部14c進行嵌塞之際的變形量增大,從而能夠牢固地嵌在集箱10上。
      因為使嵌塞部14c的突出方向端部從集箱10的外表面突出,所以嵌塞部14c易于 嵌塞,能夠可靠地將嵌塞部14c嵌在集箱10上。
      因為沿板厚方向對集板11的中間部分進行了折疊而使隔離部18與集板11形成為一體,所以能夠邊抑制部件數(shù)量增加,邊在集箱10上設置隔離結構。因為使隔離部18的 長邊方向上的右端部從筒部13的右端部開口突出,并插入右側蓋部件14的插入孔14h內, 所以能夠抑制構成隔離部18的集板11的折疊部分張開。這樣一來便能夠使組裝作業(yè)性良好。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集板11上形成了第一到第七凹部17A 17G,但并不 限于此,還可以將集板11嵌在箱板12內側,在箱板12的側壁部12b、12c形成凹部。凹部 的個數(shù)并不限于7個,數(shù)量可以任意設定。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是在外部空氣的流動方向上設置有2排傳熱管2的情 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僅設置I排,本發(fā)明對僅設置I排的情況也適用。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是將本發(fā)明應用在制冷劑蒸發(fā)器上的情況,但并不限 于此,也能夠將本發(fā)明應用在例如加熱器芯子等各種熱交換器上。
      可以僅在集板11和箱板12中之一板的釬焊面設置焊料。雖然優(yōu)選在右側、左側 蓋部件14、15的釬焊面上設置焊料,但是在將焊料設置在集板11和箱板12上的情況下,也 能夠省略右側、左側蓋部件14、15上的焊料。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交換器,例如能夠作為車輛用空調裝置的冷卻用熱 交換器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熱交換器,包括排布在規(guī)定方向上的多根傳熱管和與所述傳熱管的端部連通且在該傳熱管的排布方向上延伸的集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箱包括筒部和蓋部件,該筒部是集板和形成箱部分的箱板組合而成,該集板上具有傳熱管插入孔,該傳熱管插入孔用來插入所述傳熱管的端部,該蓋部件用來對該筒部的端部開口進行封閉; 所述集板的箱板一側和所述箱板的集板一側布置成在所述筒部的內外方向上相重合; 所述蓋部件包括嵌合部和嵌塞部,該嵌合部嵌在所述筒部的端部外側,該嵌塞部從外側嵌塞在所述筒部上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相重合的部分。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中之一板上形成有朝著集箱內側凹陷的凹部; 所述蓋部件上的嵌塞部嵌塞在所述凹部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中之一板的內表面上,與所述凹部相對應形成有朝著所述集箱內側突出的凸部; 另一板朝著一板的內表面一側插入,與所述凸部接合而被定位。
      4.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部件上的嵌塞部形成為片狀; 所述嵌塞部的端部朝著離開所述集箱的外表面的方向彎曲而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塞部的端部,在已嵌塞在所述集箱的狀態(tài)下從該集箱的外表面突出。
      6.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5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箱的內部形成有隔離部,該隔離部是將所述集板和所述箱板中之一板的中間部分沿板厚方向折疊而形成為一體,且沿該集箱的長邊方向延伸; 所述隔離部的長邊方向上的端部從所述筒部的端部開口突出,插在形成在所述蓋部件上的插入孔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板、箱板以及蓋部件中至少一個部件的釬焊面上設置有焊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熱交換器。在具備傳熱管(2)和集箱(10)的熱交換器(1)中,集箱(10)包括集板(11)和箱板(12)組合而成的筒部(13)和蓋部件(14)。集板(11)和箱板(12)被布置成在筒部(13)的內外方向上重合。蓋部件(14)包括嵌在筒部(13)的端部外側的嵌合部(14b)、從外部嵌塞在筒部(13)上集板(11)和箱板(12)的重合部分的嵌塞部(14c)。因此,在將蓋部件設置在具有集板和箱板的筒部的端部的情況下,能夠邊使該蓋部件(14)與供排管部的連接口增大而抑制紊流的產(chǎn)生,邊可靠地進行集板和箱板的接合。
      文檔編號F28F9/04GK103017590SQ2011104215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出羽信也, 山口博志, 西垣智史, 岡田勝秀, 三舟新一 申請人:日本空調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