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醇基液體燃料專用爐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醇基液體燃料專用爐頭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ー種爐頭,特別是屬于ー種適合醇基液體燃料燃燒的專用爐頭。技術背景醇基燃料是以醇類(例如甲醇、こ醇、丁醇)等物質為主而配置的燃料,燃燒后排出CO2和水,由于其具有可再生性、環(huán)保性、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等特點,因 此,被公認為是今后餐飲業(yè)所應用的主要燃料之一,大有逐步替代現(xiàn)有燃料油氣之勢。但是,醇基燃料的致命缺陷是熱值較低,實踐證明,利用現(xiàn)有爐頭燃燒醇基液體燃料,由于熱效率低,即使醇基液體燃料充分燃燒,也仍然達不到烹飪的火力要求,因此,爐頭結構業(yè)已成為制約醇基液體燃料進一步推廣的瓶頸問題?,F(xiàn)有燃油爐頭的結構通常由進油管、汽化頭、燃燒碗、進風碗、爐膛壁和進風管等構成。進油管的出油端安置在汽化頭內腔中,工作時,燃料油從進油管端部的噴油嘴噴出,汽化后經(jīng)汽化頭側壁孔排入燃燒碗的燃燒室內,與進風管輸送的助燃風混合燃燒,火焰隨風向上升,沖向由爐膛壁圍成的爐膛頂部的鍋底,然后沿鍋底向外散開并外溢。這種結構的爐頭在實際應用中由于熱效率低,不但不適合采用熱值較低的醇基液體作為燃料,而且還存在燃料油浪費、燃燒室易積碳和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熱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g在提供一種結構新型的醇基液體燃料專用爐頭,該爐頭具有熱效率高,特別適合醇基液體燃料燃燒的優(yōu)點。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這種醇基液體燃料專用爐頭的結構,包括進油管、汽化頭、燃燒碗、進風碗、爐膛壁和進風管,所述進風碗密封套置在所述燃燒碗的外圍,所述汽化頭容置在所述燃燒碗的內腔中,所述進油管的噴油嘴位于該汽化頭的腔內,其特征是所述進風管沿向上斜切線方向與進風碗的風腔相連通;在所述爐膛壁的周向設有ー圈具有蜂窩狀通孔、向著所述燃燒碗燃燒ロ傾斜的聚能板,該聚能板的背面與所述爐膛壁形成回風腔;在該回風腔內設有連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風管;所述爐膛壁的鍋體ロ在使用時與鍋底壁為接觸式密封結構。作為優(yōu)選具體實施時,所述沿向上斜切線方向的進風管的水平夾角最好為20 —25 ノ乂。作為優(yōu)選具體實施時,在所述爐膛壁鍋體ロ接觸式密封結構的ロ沿上,具有連通外界與爐膛的ニ段對置的細縫,該每條細縫的段長為ロ沿周長的十分之一。作為優(yōu)選具體實施時,所述燃燒碗上的側壁孔與進風碗側壁上的風孔為徑向對置式設置,且兩者的數(shù)量、孔形及大小相匹配。作為優(yōu)選具體實施時,在所述燃燒碗的端ロ面上設有ー壓火圈,該壓火圈的內壁呈上拱內縮狀;在所述燃燒碗的端口上均布有ー排斜向風孔,這些斜向風孔的出口延長線與所述內壁的坡面相平行。作為優(yōu)選具體實施時,所述聚能板為整體式結構。作為優(yōu)選具體實施時,所述聚能板為分體式結構,每塊聚能板的形狀呈扇形,所述蜂窩狀通孔呈厚度向設置;所有聚能板擱置在ー個整體式托架上,且每片聚能板的中心區(qū)域對應該托架上的ー個開ロ。有益效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改底進風為向上斜進風、在爐膛內設置聚能板、增設回風腔并設置下排式出風管,采用接觸式密封的爐膛壁鍋體ロ組合結構后,作業(yè)時,從燃燒室燃燒ロ沖出的火焰被鍋底阻擋后外溢,外溢的火焰在接觸式密封的爐膛壁鍋體口和回風腔的雙重作用下,只能選擇穿透聚能板沖向出風管這條路徑,而將聚能板熾熱并使熱能滯留在聚能板上,形成多重汽化,使燃燒更為充分;向上斜進風既可避免燃燒油漏入進風管,還可使風カ分布均勻,因此,這種爐頭能獲得鍋底中部受燃燒室出火口火焰的沖擊而得熱,鍋底外圍則受聚能板的輻射而獲得熱能的效果,使整體熱效率大幅度得以提聞,經(jīng)實測熱效率可提聞20%以上。再則,經(jīng)過下述幾方面的進ー步改進,對于提高熱效率、減少燃燒室內積碳、操作方便等都有明顯的效果。I、將燃燒室側壁上的風孔路徑由斜向改為徑向設置后,有利于消除燃燒室壁的積碳現(xiàn)象。2、在徑向設置風孔的基礎上,使風孔和所述側壁孔的數(shù)量、孔形及大小相匹配,則實現(xiàn)了下述目的風、氣相對沖擊,ー則有利于均勻混合,再則,兩者沖擊后 有助于形成向上的火力,既提高向上的沖力,又為回火奠定了基礎。3、增設壓火圏,并使壓火圈的內壁呈上拱內縮狀,從而使那些從均布斜向風孔出來的助燃風的作用得以更好的發(fā)揮,即火焰更為集中且垂直向上,從而使本機的工作機理更趨完善。4、在爐膛鍋體ロ開設細縫后,ー則有利于消除可能出現(xiàn)的窩火現(xiàn)象,ニ則便于操作者掌握火候。為加深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描述。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爐頭上部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移去ニ片聚能板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ー塊聚能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進油管10,噴油頭101,噴油嘴102,進風碗20,風腔201,進風管202,回風腔30,爐膛壁301,上排風ロ 302,灶面板40,托架50,托架ロ 501,聚能板60,通孔601,下側邊602,汽化頭70,汽化腔701,側壁孔702,燃燒室703,壓火圈80,出風管90,出風管入口 901,燃燒碗100,風孔1001,斜向風孔1002。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本實用新型的爐頭結構從下往上,包括進油管10、汽化頭70、燃燒碗100、進風碗20、爐膛壁301、進風管202和出風管90。進風碗20和燃燒碗100分別為兩個密封套置在一起、不同直徑的圓形筒體。汽化頭70容置在所述燃燒碗100的內腔中部,其頂部為球形封閉體,筒身上開有多個側壁孔702,作為液體汽化后的出汽孔。進油管10垂直向伸過進風碗20、燃燒碗100的底壁,端部到達汽化頭70的內腔上部,噴油頭101上開設噴油嘴102。汽化頭70的外壁與燃燒碗100內壁間形成燃燒室703。在燃燒碗100的壁上設有一定數(shù)量、路徑呈徑向設置的風孔1001,具體實施時,這些風孔1001的數(shù)量、孔形及大小最好與所述燃燒碗100上的側壁孔1001相匹配,呈徑向對置式設置,以便達到風、氣相對沖擊的目的,這樣既有利于風和氣的均勻混合,也有助于形成向上的火力。燃燒碗100的外壁與進風碗20的內壁間形成環(huán)形的風腔201,特別之處,所述進風管202沿向上斜切線方向與進風碗20的風腔201相連通,具體實施時,所述沿向上斜切線方向的進風管的水平夾角a最好為20 — 25度。該結構克服了原有底進風所存在的缺陷I、進入風腔201的風需先碰撞燃燒碗100的底壁,然后再擴散,致使風能損失,2、作業(yè)時,常有從燃燒室溢出的油進入進風管,因此存在安全隱患。改進后,由于進風管202移到了進風碗20的側壁,從而克服了底進風所存在的問題。作業(yè)時,送入的助燃風首先在環(huán)形風腔201內回轉加速,然后直接從風孔1001進入燃燒室703。為進ー步提高熱效率,在燃燒碗100的燃燒ロ ロ沿上還均布式設有ー排斜向風孔1002,其作用是助推火焰高速沖出燃燒室703。為提高此效果,在燃燒碗100的端ロ面上設置壓火圈80,并使該壓火圈80的內壁呈上拱內縮狀,上拱內縮后的坡面與斜向風孔1002的出ロ延長線相平行,從而進ー步加速火焰高速沖出燃燒室703,獲得集中火焰并使其垂直向上的效果。結合圖2、圖3和圖4。燃燒室703端ロ(即燃燒ロ)的上部由爐膛壁301圍成爐膛,在爐膛壁301的周向設有ー圈具有呈厚度向設置的蜂窩狀通孔601、向著燃燒碗100燃燒ロ傾斜的聚能板60,該聚能板60的背面與爐膛壁301形成一個回風腔30。在該回風腔30內設有連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風管90,出風管入口 901嵌置在爐膛壁301上。爐膛壁301的鍋體ロ在使用時與鍋底壁周向為接觸式密封結構。所謂接觸式密封結構可以是兩種形式一種是全密封結構;另一種可以是在鍋體ロ的ロ沿上対稱性開設ニ段細縫,每條細縫的段長約為ロ沿周長的十分之一,細縫底與鍋體底的間隙約為O. 5毫米。以形成極微量出風的上排風ロ 302。這種極微量出風的上排風ロ 302結構要達到如下效果以回風腔30至出風管90為風路主干道,上排風ロ 302只作為輔助出風,因此,ー則有利于消除爐膛內可能出現(xiàn)的窩火現(xiàn)象,ニ則便于操作者觀察爐膛火焰情況,掌握火候。陶瓷材料制成的聚能板60可以是整體式結構,也可以是分體式結構,本實施例采用分體式結構。為此,在爐膛內設置ー個環(huán)形、中部開有托架ロ 501的托架50,所有聚能板60擱置在這個整體式托架50上,且每片聚能板60的中心區(qū)域對應ー個托架ロ(501)。本實施例中,12塊聚能板60傾斜狀環(huán)布在該托架50上,聚能板60的下側邊602正好貼置在壓火圈80的環(huán)邊上,聚能板60的表面與壓火圈80的環(huán)頂面形成ー個坡面,輻射狀環(huán)布在燃燒室703的燃燒ロ周圍。實際使用吋,以該爐頭構成的灶具,灶面板40設在爐膛壁301的上沿ロ以下,使整個鍋體ロ位于灶面板40之上。灶面板40以下部分進風管202與鼓風機相連通,進油管10與醇基液體燃料源相通,出風管90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引出室外,并在灶具上設置風開關、油開關等附件。使用時,先打開油路,使醇基液體燃料經(jīng)噴油嘴溢出少量油井引火點燃,經(jīng)風開關、油開關調節(jié)火候后,即可進行烹飪作業(yè)。上述實施例g在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思路,而不能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發(fā)明思路的限定,任何在本發(fā)明思路的啟發(fā)下,所作出的變形設計都應該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醇基液體燃料專用爐頭,包括進油管(10)、汽化頭(70)、燃燒碗(100)、進風碗(20)、爐膛壁(301)和進風管(202),所述進風碗(100)密封套置在所述燃燒碗(100)的外圍,所述汽化頭(70)容置在所述燃燒碗(70)的內腔中,所述進油管(10)的噴油嘴(101)位于該汽化頭(70)的腔內,其特征是所述進風管(202)沿向上斜切線方向與進風碗(20)的風腔(201)相連通;在所述爐膛壁(301)的周向設有ー圈具有蜂窩狀通孔(601)、向著所述燃燒碗(100)燃燒ロ傾斜的聚能板(60),該聚能板(60)的背面與所述爐膛壁(301)形成回風腔(30);在該回風腔(30)內設有連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風管(90);所述爐膛壁(301)的鍋體ロ在使用時與鍋底壁為接觸式密封結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用爐頭,其特征是所述沿向上斜切線方向的進風管(202)的水平夾角(a)最好為20 — 25度。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用爐頭,其特征是在所述爐膛壁(301)鍋體ロ接觸式密封結構的ロ沿上,具有連通外界與爐膛的ニ段對置的細縫,該每條細縫的段長為ロ沿周長的十分之一。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用爐頭,其特征是所述燃燒碗(100)上的側壁孔(702)與進風碗(20)側壁上的風孔(1001)為徑向對置式設置,且兩者的數(shù)量、孔形及大小相匹配。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用爐頭,其特征是在所述燃燒碗(100)的端ロ面上設有ー壓火圈(80),該壓火圈(80)的內壁呈上拱內縮狀;在所述燃燒碗(100)的端口上均布有ー排斜向風孔(1002),這些斜向風孔(1002)的出口延長線與所述內壁的坡面相平行。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用爐頭,其特征是所述聚能板(60)為整體式結構。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用爐頭,其特征是所述聚能板(60)為分體式結構,每塊聚能板(60)的形狀呈扇形,所述蜂窩狀通孔(601)呈厚度向設置;所有聚能板(60)擱置在ー個整體式托架(50)上,且每片聚能板(60)的中心區(qū)域對應ー個托架ロ(501)。
專利摘要一種醇基液體燃料專用爐頭,包括進油管、汽化頭、燃燒碗、進風碗、爐膛壁和進風管,所述進風管的送風口經(jīng)進風碗側壁以向上斜切線方向與進風碗的風腔相連通;在所述爐膛壁的周向設有一圈具有蜂窩狀通孔、向著所述燃燒碗燃燒口傾斜的聚能板,該聚能板的背面與所述爐膛壁形成一個回風腔;在該回風腔內設有連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風管;所述爐膛壁的鍋體口在使用時與鍋底壁為接觸式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改底進風為側進風、在爐膛內設置聚能板、在回風腔內設置下排式出風管,并采用接觸式密封的爐膛壁鍋體口組合結構后,使整體熱效率大幅度得以提高,經(jīng)實測熱效率可提高20%以上,從而特別適合醇基液體燃料的燃燒烹飪作業(yè)。
文檔編號F23D11/00GK202613436SQ2012202486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fā)明者陳庚, 徐飛停, 李勇宏 申請人:陳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