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及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熱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管體和脈網,管體具有開口端;在脈網上涂覆錫膏;將脈網卷成脈管,并保持涂覆錫膏的一面朝外,將脈管置入管體內;以及烘烤管體,使管體和脈管之間的結合更加充分和緊密,降低熱傳阻力,在滿足熱管薄型化的同時,提高熱管的散熱效率。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熱管。
【專利說明】熱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現階段,熱管已被廣泛應用于具較大發(fā)熱量的電子元件的散熱。熱管工作時,利用 管體內部填充的低沸點工作流體在其蒸發(fā)段吸收發(fā)熱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后蒸發(fā)汽化,帶 著熱量運動至冷凝段,并在冷凝段液化凝結將熱量釋放出去,該液化后的工作流體在熱管 壁部毛細結構的作用下再回流至蒸發(fā)段,通過該工作流體的循環(huán)運動,將電子元件產生的 熱量迅速傳遞至與熱管的冷凝段接觸的散熱器而散發(fā)出去。因現今電子裝置越來越薄型化 的需求,漸漸發(fā)展出多種結構形式的毛細結構,如采用脈管作為熱管的管體的內表面的毛 細結構。
[0003] 然而,現有技術中在該管體內放置脈管后通常采用高溫烘烤使脈管與管體發(fā)生高 溫鍵合從而將脈管結合至管體內壁,采用高溫鍵合的方式是脈管和管體的兩材料的原子之 間通過形成共價鍵或離子鍵的方式使兩者結合在一起,然而這種高溫鍵合的方式通常對外 界條件的要求較高,如壓力、溫度、兩材料之間接觸表面的平整度等,且高溫鍵合的方式的 良率不高,經常會使脈管與其管體的內壁的接觸性不佳,進而產生一定程度的熱傳阻力,從 而影響熱管的散熱效率。
【發(fā)明內容】
[0004]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毛細結構與熱管內壁結合良好的熱管及其制造方法。
[0005] -種熱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管體和脈網,管體具有開口端; 在脈網上涂覆錫膏; 將脈網卷成脈管,并保持涂覆錫膏的一面朝外,將脈管置入管體內;以及 烘烤管體,使脈管通過錫膏焊接于管體內壁。
[0006] -種熱管,包括管體、脈管及工作流體,脈管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管體內壁。
[0007] 本發(fā)明采用脈管作為熱管中的毛細結構,有利于熱管越來越薄型化的結構要求, 且采用焊錫的方式取代現有技術中利用高溫鍵合兩種金屬材料的方式結合脈管和管體,使 兩者之間的結合更加充分和緊密,降低熱傳阻力,在滿足熱管薄型化的同時,提高熱管的散 熱效率。
[0008]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熱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
[0010]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熱管的制作過程中的提供管體和脈網的步驟示意圖。
[0011]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熱管的制作過程中的錫膏涂覆在脈網上的第一實施方 式的示意圖。
[0012]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熱管的制作過程中的錫膏涂覆在脈網上的第二實施方 式的示意圖。
[0013]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熱管的制作過程中將脈網卷成脈管并置入管體內的步 驟示意圖。
[0014]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權利要求】
1. 一種熱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管體和脈網,管體具有開口端; 在脈網上涂覆錫膏; 將脈網卷成脈管,并保持涂覆錫膏的一面朝外,將脈管置入管體內;以及 烘烤管體,使脈管通過焊錫焊接于管體內壁。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錫膏呈線條狀涂覆于脈網 上。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錫膏呈均勻分布的若干平 行條紋狀涂布于脈網上。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錫膏呈均勻且連續(xù)的曲線 條紋狀涂布于脈網上。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管體和脈網的步驟中,先 對管體和脈網進行清洗。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脈網上涂覆錫膏的步驟 中,錫膏是采用絲網印刷的方式印在脈網上。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脈網卷成脈管的步驟中, 將脈網的兩邊對接卷成單層的脈管。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烘烤管體的步驟后,還包括對 管體抽真空、注液、封口的步驟。
9. 一種熱管,包括管體、脈管及工作流體,其特征在于:脈管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管 體內壁。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熱管,其特征在于:脈管與管體內壁接觸的表面上設有有呈線 性分布的焊錫。
【文檔編號】F28D15/04GK104227164SQ20131023551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6月14日
【發(fā)明者】李式堯, 洪銳彣 申請人:富瑞精密組件(昆山)有限公司, 鴻準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