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節(jié)能型負壓燒結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冶金行業(yè)用的氧化鐵粉球的燒結爐,特別涉及一種燃煤的燒結爐。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用鐵粉煉鐵,首先需要將鐵粉加水將鐵粉制成氧化鐵粉球,進行燒結,然后才能夠在煉鐵爐中進行煉鐵。所謂燒結,是指將氧化鐵粉加水制成的球團,放置于燒結爐內(nèi),高溫焙燒。目前被廣泛使用的為豎爐燒結,正壓運行操作,存在著燃燒不充分、能耗高、燒結質量差、污染大等缺點。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發(fā)明人在中國專利98225489.X中設計了一種負壓燒結爐,但也還存在著燃燒不充分、能量利用不完全、作業(yè)環(huán)境差等缺陷。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節(jié)能型負壓燒結爐,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包括內(nèi)腔填裝氧化鐵粉球的爐身和爐膛,爐身內(nèi)腔中心有一個中心筒體,中心筒體下端通過連接管接與抽風機相連接,爐膛分布在爐身的中部外圍四周,中心筒體頂端比爐身頂端低一段有效高度,足以使燃燒后的氣體流入中心筒體面抽出,爐身底端設有物料出口,以便于燒結成形的鐵球從中出料。其特征在于,物料出口處設有熱量回收裝置,爐膛通過送風管與所說的熱量回收裝置相連通,另外在爐膛上方的爐身上設有進風口。
在使用過程中,在爐膛內(nèi)燃燒精煤,燃氣從爐膛進入爐身內(nèi)腔,在抽風機的吸風作用下,燃燒后的氣體回流進入中心筒體,并通過連接管而由抽風機抽出,則爐身內(nèi)腔處于負壓運行,在爐身內(nèi)壁與中心筒體外壁之間的環(huán)形腔體內(nèi)填裝氧化鐵粉球,氧化鐵粉球在燃氣的加熱下而燒結成品,然后在爐身下部出口處出料。燃燒所需要的氧氣則通過送風裝置進入爐膛。
由上述公開的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具有顯著的優(yōu)點由于球團燒結完成從出料口排出后溫度可達到500-600℃,燃燒所需要的氧氣通過熱量回收裝置,將供風溫度提高300℃以上,然后進入爐膛,有效地回收了余熱,大大提高了燃燒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改善了作業(yè)環(huán)境。而設置在爐膛上方爐身上的進風口在負壓的作用下,自動供風,燃氣進行三次燃燒,解決了燒結腔上部的供氧不足,由于燃燒更加充分,大大降低了廢氣中CO、粉塵的含量,進而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立體圖。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內(nèi)腔填裝氧化鐵粉球的爐身2和爐膛12,爐身2的內(nèi)腔中心有一個中心筒體3,中心筒體3下端通過連接管6接與抽風機相連接,爐膛12分布在爐身2的中部外圍四周,中心筒體3頂端比爐身2頂端低一段有效高度,爐身2底端設有物料出口15。其特征在于,物料出口15處設有熱量回收裝置14,爐膛12通過送風管11與熱量回收裝置14相連通,爐膛12上方的爐身2上設有進風口10。
由圖2可見,所說的熱量回收裝置14為一個喇叭狀的入風口。
所說的送風管11可采用圓管或扁管。
權利要求1.一種節(jié)能型負壓燒結爐,包括爐身(2)和爐膛(12),爐身(2)底端設有物料出口(15),其特征在于,物料出口(15)處設有熱量回收裝置(14),爐膛(12)通過送風管(11)與熱量回收裝置(14)相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燒結爐,其特征在于,爐膛(12)上方的爐身(2)上設有進風口(10)。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燒結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熱量回收裝置(14)為一個喇叭狀的入風口。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負壓燒結爐,其特征在于,爐膛(12)上方的爐身(2)上設有進風口(1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負壓燒結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送風管(11)采用圓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負壓燒結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送風管(11)采用扁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節(jié)能型負壓燒結爐,包括爐身(2)和爐膛(12),爐身(2)底端設有物料出口(15),其特征在于,物料出口(15)處設有熱量回收裝置(14),爐膛(12)通過送風管(11)與熱量回收裝置(14)相連通。由于球團燒結完成從出料口排出后溫度可達到500-600℃,燃燒所需要的氧氣通過熱量回收裝置,將供風溫度提高300℃以上,有效地回收了余熱,大大提高了燃燒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改善了作業(yè)環(huán)境。設置在爐膛上方爐身上的進風口在負壓的作用下,自動供風,燃氣進行三次燃燒,解決了燒結腔上部的供氧不足,由于燃燒更加充分,大大降低了廢氣中CO、粉塵的含量,進而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
文檔編號F27B5/00GK2608925SQ03229790
公開日2004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3月26日
發(fā)明者王棟, 王柱, 盧亞豐 申請人:王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