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體型空調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體型空調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導流板下方有冷卻水通道孔的一體型空調機。
背景技術:
一般情況下空調機是調節(jié)室內空氣、使室內空氣變得舒適的裝置,大體分為分離型(separate type或split type)和一體型(window type)。
上述分離型和一體型雖然功能上沒有區(qū)別,可是分離型是把冷卻裝置設在室內而室外安置放熱和壓縮裝置,相互分離的兩個裝置間是由冷媒連接管來連接的,而一體型是把冷卻、放熱功能為一體,掛在室內墻壁或在墻上打孔安裝的。
上述一體型空調機是將室內的熱交換機和室外的熱交換機設在同一個機體里,使之完成額定空間內的空氣調節(jié)功能。
請參閱圖5至圖7所示,其中,圖5是應用現(xiàn)有技術的一體型的空調機示意圖,圖6是現(xiàn)有技術空調機的分解示意圖,圖7是現(xiàn)有技術底盤和導流板的結合體的圖示圖。
現(xiàn)有的空調機是這樣構成的如圖5和圖7所示,機體2和機體2的內側在前面相結合組成空調機的內側前面部分,空氣吸入口4a和輸出口4b形成的前面板4和結合在機體2下端組成的空調機底部底盤10,將低溫低壓狀態(tài)的冷媒壓縮成高溫高壓的壓縮機12,把從壓縮機12出來的冷媒冷凝成液體的熱交換機14,把從上述熱交換機14上被冷凝的高溫高壓狀態(tài)的冷媒膨脹成低壓低溫2相(液體和氣體的混合體)狀態(tài)的膨脹閥門,把上述已通過膨脹閥門的2相冷媒蒸發(fā)變成氣體狀態(tài)的同時吸收外部熱量的室內熱交換機16,將上述底盤10劃分成室內側空間A和室外側空間B,在室內側空間A中形成流路的空氣導管20。
并且上述一體型空調機還包括以下各部被固定在空氣導管20上向室內外側空間突出前方軸22a和后方軸22b的雙軸電機22,為利用室內熱交換機16而強制循環(huán)室內空氣安裝在雙軸電機22的前軸上的室內風扇24,設在上述室內風扇24的吸入側一邊增強風速的隔板26,為利用室外熱交換機14而強制通過室外空氣、連接在雙軸電機22的后軸22b上的室外風扇28,經室外風扇28吸入室外空氣而產生流路的導流板30。
這里,上述底盤10的室外側空間的底面有下陷的適合上述的熱交換機14及導流板30的安裝位置成型部位11。
上述成型部位11的左右形成有設置導流板30的支持部11a。
再有,上述熱交換機16的底面形成室內空氣和冷媒在熱交換時產生的冷卻水的接收盤(20a)。
這樣冷卻下來的水通過空氣導管20,底盤10聚積到成型部11在對應于支持部11a的位置形成固定部位32,用螺栓等將導流板固定在成型部位11一側,導流板30的后側底盤10上從成型部11處冷卻水向外流出形成排出部34。
從上所述說明一下現(xiàn)有一體型空調機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一體型空調機的啟動,壓縮機12、室外熱交換機14、膨脹機構(未圖示)、室內熱交換機16形成的冷凍循環(huán)裝置中冷媒開始循環(huán)。雙軸電機22啟動,室內外風扇24、28開始旋轉。這時空調機前方的室內空氣依次通過室內風扇24到吸入口4a,室內熱交換機16變成低溫后通過隔板26和空氣導管20變換流動方向向前方折回,再通過輸出口4b向前方輸出。
之后,室外的空氣被室外風扇28的旋轉帶入機體2的吸入口5,再通過導流板30經室外熱交換機14回收冷媒中的冷氣后輸出室外。
一方面,室內熱交換機16中的冷媒在蒸發(fā)過程中隨著周圍溫度的下降,空氣中的水分冷卻并掉落。這樣產生的冷卻水通過空氣導管20流向底盤10最終聚積到成型部。
而后冷卻水通過導流板30和成型部位11之間形成的縫隙引向導流板部的內側并通過排出口34向外排出。
另外,上述構造的空調機在設置時如向背側傾斜,隨著啟動時間的增加成型部11的冷卻水量將急劇上升,被供給的量遠超過向外排出的量,引起聚積導流板30內的問題。
再有,上述一體型空調機導流板內的冷卻水位一旦超過設定高度,會因室外風扇28的旋轉冷卻水濺向內側。
還有,上述冷卻水打在室外風扇28上,將使風扇效率降低、而且是產生噪音的原因。
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一體型空調機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一體型空調機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yè)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xiàn)有的一體型空調機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yè)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結構的一體型空調機,能夠改進一般現(xiàn)有的一體型空調機,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chuàng)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一體型空調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一體型空調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防止冷卻水的集中,提高一體型空調機制冷效果。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一體型空調機,其包括一底盤;及底盤上部的機體;機體內側配置的室外熱交換機;和室外熱交換機前面配置的室外風扇;和安裝在底盤上端,下端有冷卻水通過孔的導流板。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一體型空調機,其中所述的底盤的背面向下傾斜。
前述的一體型空調機,導流板下端形成固定部位,冷卻水通過孔形成于導流板的兩側。
前述的一體型空調機,其更包括在機體前面設置的前面板和前面板內側配置的室內熱交換機,室內熱交換機的背面設置有室內風扇。
經由上述可知,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一體型空調機,由安裝在底盤上部、底部有可通過冷卻水孔的導流板組成。冷卻水在導流板前后方之間的循環(huán)降低了導流板后方的水位,有效地防止了冷卻水在導流板后方的聚積。冷卻水不能聚積在導流板后方因此也不超過設定的水位高度,所以最大限度降低了風扇的負荷及節(jié)省了電量,減少了與冷卻水的摩擦,并有效降低了噪音。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一體型空調機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1、本發(fā)明一體型空調機是由安裝在底盤上方、下端有著冷卻水通道孔的導流板來構成,而且冷卻水在導流板前后方的循環(huán)流動防止了冷卻水在導流板后方的聚積,降低了導流板后方的冷卻水位,另外,冷卻水在導流板后方的水位不超過設定高度,因而降低了室外風扇的負荷,節(jié)省了用電量,也因此防止了摩擦產生的損失,降低了噪音。
2、另外,本發(fā)明在導流板中設置了冷卻水通道孔,可以調節(jié)水位。因此經簡單的構造變更就能夠達到風扇的最大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特殊結構的一體型空調機,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而產生,可以防止冷卻水的集中,提高一體型空調機制冷效果。其具有上述諸多的優(yōu)點及實用價值,并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fā)表或使用而確屬創(chuàng)新,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xiàn)有的一體型空調機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圖1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體型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體型空調機的一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3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體型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內部構成圖。
圖4是應用本發(fā)明的底盤及導流板的結合體的概略示意圖。
圖5是應用現(xiàn)有技術的一體型空調機的示意圖。
圖6是應用現(xiàn)有技術的一體型空調機的分解示意圖。
圖7是應用現(xiàn)有技術的底盤和導流板的結合體的概略圖示圖。
52機體 52a吸入口54前面板 54a吸入格柵54b輸出格柵 56空氣導管56a冷卻水聚集部 60底盤62成型部 64冷卻水排出口65固定部位 66支持部70室內熱交換機 71隔板72壓縮機 80室外交換機81膨脹機構 82雙軸電機82a前軸 82b后軸84室內風扇 85室外風扇86導流板 86a導流板固定部位86b隔板 88冷卻水通道孔A室內側空間 B室外側空間F冷卻水流動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一體型空調機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1所示,是應用本發(fā)明一體型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中的一體型空調機是與圖1中的圖示一樣設置在門窗或墻壁上的機體52的側面形成室外空氣吸入口52a,機體52的前面配置面板。上述前面面板54上形成有室內空氣吸入格柵54a和室內空氣輸出格柵54b。
上述一體型空調機機體52內部設有冷凍循環(huán)裝置,利用冷媒將室內空氣中的熱氣吸入后向室外空氣釋放。
請參閱圖2和圖3所示,其中,圖2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體型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分解圖,圖3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體型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內部構成圖。
機體52的內部設置有如圖2圖3中圖示的一樣把空調機的內部空間劃分為室內側空間A室外側空間B,還有形成室內側空間A的空氣流路的空氣導管56。
機體52的下端是空調機的底面,還有能夠放置空氣導管的底盤60。
室內空間A的周邊設置吸收周邊熱量的室內熱交換機70。
空氣導管56內部有雙軸電機82(后述)前軸82a上安裝的室內風扇84。
室外側空間B中有以下設置壓縮機72,作用是把室內交換機70中出來的低溫、低壓氣體狀態(tài)的冷媒變成高溫、高壓氣體。
室外熱交換機80,作用是將壓縮機72壓縮的冷媒中的熱量釋放到周邊空氣中。
膨脹機構81,作用是膨脹室外熱交換機80中出來的被冷凝的冷媒液。
雙軸電機82,向室內側空間A的前方和向室外側空間B方向軸頭突出的雙軸電機。
室外風扇85,連接在雙軸電機82后軸上。
另外,上述底盤60也可設置成向背部的向下傾斜,下側空間B處形成成型部62。
還有,底盤60上有排出聚積在凹陷部62的冷卻水的排出孔64。
上述成型部位62上安裝有導流板86(后述),左右有支持部66。
室外側空間B上安裝有導流板86便于形成室外空間B的流路。
導流板86安裝在成型部62的上面。
上述導流板86上有冷卻水通過孔88,以便于通過聚集在成型部62的冷卻水。
參照符號56a是接冷卻水的接收盤,是用于接收室內熱交換機70上掉下來的冷卻水,是將冷卻水引向空氣導管后方的冷卻水孔。
參照符71是設置在上述室內風扇84吸入口處,起著增加風速作用的隔板。參照符F是流動于導流板前后方的冷卻水。
請參閱圖4所示,是本發(fā)明中底盤和導流板結合體的概略圖。
上述導流板86如圖4中圖示的一樣中央有隔板86b內設有室外風扇85,導流板86的后方有室外熱交換機80的安裝部65。
再有,上述導流板86的底面有相對應于支持部66將導流板86固定于成型部62的固定部86a,上述的成型部62是被導流板86分成導流板的前后方。
一方面,上述導流板86和成型部62的安裝部位有規(guī)定高度的縫隙,冷卻水通過孔88在固定部86的兩側,是通過縫隙把導流板后方的冷卻水引入到前方。
從上述本發(fā)明的構成在來看其工作情況如下首先,啟動一體型空調機制冷,壓縮機72的電機啟動,開始壓縮冷媒。冷媒通過壓縮機72、室外熱交換機80、膨脹機構81、室內熱交換機70循環(huán),同時上述雙軸電機82啟動,帶動室內外風扇84、85。
這時,室內空氣通過室內風扇84、前面板54的吸入格柵被吸入到空間A,經過室內熱交換機70放熱,變成低溫后再通過前面板54的輸出格柵54b進入室內進行制冷。
一方面,在上述熱交換的過程當中室內熱交換機70的表面有冷卻水生成并掉入到冷卻水接收盤56a,移動到室外空間B再通過底盤60進入成型部62。
上述成型部62中的冷卻水再經底盤60背面傾斜的表面通過上述成型部62導流板86之間的縫隙引向導流板的后方,導流板后方的冷卻水量在得到持續(xù)的流入達到一定的高度。這時,上述超過設定高度部分的冷卻水將通過冷卻水通過孔88流向導流板的前方,因此,降低了導流板后方的冷卻水的水位。
然后,上述的冷卻水是經排出部64向外排出。
一方面,上述導流板后方室外風扇85也因冷卻水位的降低防止了與濺出的冷卻水間的碰撞摩擦的負荷。
另外,室外的空氣隨著室外風扇的85的旋轉經機體52的吸入口52a被吸入到室外側空間B,再通過室外熱交換機80時將冷媒中的熱量帶出再通過和機體52背面排出室外。
當然,本發(fā)明不只局限于上述一體型空調機,同樣適用于熱泵式空調機。
上述如此結構構成的本發(fā)明一體型空調機的技術創(chuàng)新,對于現(xiàn)今同行業(yè)的技術人員來說均具有許多可取之處,而確實具有技術進步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一體型空調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盤;及一機體,在底盤上部;室外熱交換機配置在機體內側;和室外風扇,配置在室外熱交換機前面;和安裝在底盤上端,下端有冷卻水通過孔的導流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型空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盤的背面向下傾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型空調,其特征在于導流板下端形成固定部位,冷卻水通過孔形成于導流板的兩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體型空調,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在機體前面設置的前面面板和前面面板內側配置的室內熱交換機;室內熱交換機的背面設置有室內風扇。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一體型空調機,由安裝在底盤上部,下端形成有冷卻水通過孔的導流板組成。冷卻水在導流板前后方之間的循環(huán)降低了導流板后方的水位,有效地防止了冷卻水在導流板后方的聚積。冷卻水不能聚積在導流板后方因此也不會超過設定的水位高度,所以最大限度降低了風扇的負荷及節(jié)省了電量,減少了與冷卻水的摩擦,并有效降低了噪音。
文檔編號F24F13/22GK1755243SQ200410081098
公開日2006年4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金洙憲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