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空調裝置,尤其是涉及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有下述空調裝置,該空調裝置包括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熱交換器、以及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
作為這種空調裝置的一例有天花板吊設型空調裝置。該天花板吊設型空調裝置主要具有可吊設在天花板上的單元外殼、將空氣通過單元吸入口吸入單元外殼內并將空氣從單元吹出口吹出的離心式送風機、以及熱交換器。
單元外殼在底面形成有單元吸入口,在前表面形成有單元吹出口。另外,在單元外殼上配置有由向側方伸長且縱向配置的板狀部件構成的分隔部件,分隔部件將單元外殼內的空間分隔成與單元吸入口連通的背面?zhèn)鹊乃惋L機室以及與單元吹出口連通的前面?zhèn)鹊臒峤粨Q器室。具體而言,分隔部件具有與單元外殼的前表面及背面平行(即與單元外殼的側面正交)的平板部。在該平板部上形成有連通送風機室與熱交換器室的連通開口。
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主要具有葉輪、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以及驅動葉輪旋轉的電動機。葉輪以旋轉軸朝著單元外殼的側向的形態(tài)配置,例如雙吸型多葉片式風扇轉子。渦旋外殼包括渦旋本體部及筒狀的渦旋出口部,所述渦旋本體部具有向葉輪的旋轉軸方向開口的渦旋吸入口,所述渦旋出口部具有形成為將空氣向與渦旋吸入口交叉的方向吹出的形態(tài)、且與分隔部件的連通開口對應地配置的渦旋吹出口。在這種空調裝置中,大多是將葉輪及渦旋外殼在旋轉軸方向上、即朝著渦旋外殼的側方并排設置多臺,此時,通過一臺電動機驅動多臺葉輪一起旋轉。
熱交換器與渦旋吹出口、具體而言是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幾乎整個面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用于對在送風機室內被離心式送風機升壓、并從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吹出到熱交換器室內的空氣進行冷卻或加熱。
在這種空調裝置中,使離心式送風機動作時,空氣經過單元吸入口被吸入單元外殼的送風機室內,吸入送風機室內的空氣通過渦旋吸入口被吸入渦旋外殼內,并從葉輪的內周側向外周側吹出。向該葉輪的外周側吹出并被升壓的空氣從與分隔部件的連通開口對應配置的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并且,從渦旋吹出口吹出到熱交換器室內的空氣因與熱交換器的傳熱管內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或加熱,并從單元吹出口向室內吹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空調裝置中,熱交換器與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幾乎整個面相向,而平板部的連通開口、即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僅設置在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一部分上,因此,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會幾乎不擴散地經過熱交換器,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會產生偏流,存在熱交換器處的通風阻力增加、送風能力及熱交換能力下降的問題。尤其是像上述以往的空調裝置這樣將葉輪及渦旋外殼并排設置多臺時,在各渦旋吹出口處會產生上述問題。
針對這種問題,提出一種具有擴大了渦旋出口部在葉輪旋轉軸方向上的尺寸的渦旋外殼的空調裝置(參照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106945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99444號公報發(fā)明內容在上述后者的空調裝置中,由于加大了渦旋吹出口的尺寸,所以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的問題得到改善,但由于渦旋出口部的尺寸比葉輪的尺寸大很多,所以會妨礙到渦旋吸入口,渦旋出口部處的動壓難于回收,結果是可能會使送風能力降低。
另外,當送風機室內的空間留有可加大渦旋出口部的尺寸的余裕時,可以加大葉輪及渦旋外殼自身的尺寸,但在送風機室內的空間沒有余裕或必須使單元外殼緊湊化時,則很難采用上述后者的空調裝置的構成。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
第一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包括單元外殼、分隔部件、葉輪、渦旋外殼及熱交換器。單元外殼具有單元吸入口和單元吹出口。分隔部件是將單元外殼內的空間分隔成與單元吸入口連通的送風機室和與單元吹出口連通的熱交換器室的部件,且具有平板部,該平板部形成有連通送風機室與熱交換器室的連通開口。葉輪配置在送風機室內。渦旋外殼包括具有渦旋吸入口且收容葉輪的渦旋本體部、以及具有與連通開口對應配置的渦旋吹出口的筒狀渦旋出口部。熱交換器與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使從渦旋吹出口吹出到熱交換器室內的空氣經過該熱交換器后從單元吹出口吹出。在渦旋出口部的外側設置有向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突出的壁部。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在渦旋出口部的外側設有向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突出的壁部,因此,在熱交換器室內,會在渦旋吹出口的外側附近形成壓力比從渦旋出口部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低的部分(以下稱為負壓部)。并且,從渦旋出口部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從而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
第二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從渦旋出口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離在葉輪的轉子寬度的0.5倍以下。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從渦旋出口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離在葉輪的轉子寬度的0.5倍以下,從而能在渦旋吹出口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
第三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或第二發(fā)明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大于零、且在葉輪的轉子直徑的0.3倍以下。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大于零、即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向熱交換器室側突出,從而可在渦旋吹出口的外側附近形成由夾在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與壁部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該負壓部可使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的效果加大。并且,由于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在葉輪的轉子直徑的0.3倍以下,從而在渦旋吹出口與熱交換器之間可確保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所需的足夠距離。
第四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三發(fā)明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在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以上、且在葉輪的轉子直徑的0.5倍以下。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在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以上、即壁部的端部比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更向熱交換器側突出,從而可加大由夾在渦旋出口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與壁部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的壓力與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的壓力差,因此,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的效果。并且,由于從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在葉輪的轉子直徑的0.5倍以下,從而壁部不會極力限制因負壓部而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的空氣流,因此,可使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進一步擴散到壁部的外側。
第五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至第四發(fā)明中任一項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壁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所成的角度大于30°且在90°以下。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壁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所成的角度大于30°,從而能在渦旋吹出口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并且,由于壁部與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所成的角度在90°以下,從而能使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可靠地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
第六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至第五發(fā)明中任一項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在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上設有鋸齒部。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在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上設有鋸齒部,從而可抑制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在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產生壓力變動。由此,可抑制壁部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處的壓力變動產生噪音。
第七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至第六發(fā)明中任一項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在壁部的渦旋出口部側的面上設有多個凹坑。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在壁部的渦旋出口部側的面上設有多個凹坑,從而可使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沿著壁部的渦旋出口部側的面。由此,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的效果。
第八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至第六發(fā)明中任一項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在壁部上設有多個通孔。
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在壁部上設有多個通孔,從而可使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沿著壁部的渦旋出口部側的面。由此,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的外側擴散的效果。
第九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至第八發(fā)明中任一項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葉輪配置成以沿平板部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該空調裝置還包括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的渦旋外殼的旋轉軸方向側、驅動葉輪旋轉的電動機。渦旋出口部在旋轉軸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況下一邊向電動機側傾斜一邊向連通開口延伸。
在像以往的空調裝置那樣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葉輪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驅動葉輪旋轉的電動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的渦旋外殼的旋轉軸方向側。
在具有這種構成的空調裝置中,從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主要經過熱交換器的隔著平板部與渦旋外殼相向的部分,很難經過熱交換器的隔著平板部與電動機相向的部分,因此,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會產生偏流,存在熱交換器處的通風阻力增加、送風能力及熱交換能力下降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在本發(fā)明的空調裝置中,渦旋出口部在旋轉軸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況下一邊向電動機側傾斜一邊向連通開口延伸,因此,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也易于經過熱交換器的隔著平板部與電動機相向的部分,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渦旋出口部的旋轉軸方向的尺寸,因此,也不會產生渦旋出口部處難以進行動壓回收等不良狀況,可抑制送風性能的降低。
第十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一發(fā)明至第八發(fā)明中任一項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葉輪配置成以沿平板部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壁部配置在渦旋出口部的旋轉軸方向的外側。
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當將葉輪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的形態(tài)時,從開設在與該旋轉軸相交的方向上的渦旋出口部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很難向沿旋轉軸的方向擴散。
但是,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在渦旋出口部的旋轉軸方向的外側配置有壁部,從而在熱交換器室內,會在渦旋吹出口的旋轉軸方向的外側附近形成負壓部。并且,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因此,易于向渦旋吹出口的旋轉軸方向的外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
第十一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十發(fā)明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葉輪及渦旋外殼在旋轉軸方向上并排配置有多個。壁部配置在渦旋出口部外側的相鄰渦旋外殼側。
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當將葉輪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的形態(tài)、且將葉輪及渦旋外殼在旋轉軸方向上并排配置多個時,在相鄰的渦旋外殼間形成間隙,從渦旋出口部吹出到熱交換器室內的空氣很難經過與該間隙對應的部分。
但是,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壁部配置在渦旋出口部外側的相鄰渦旋外殼側,從而在熱交換器室內,會在渦旋吹出口的相鄰渦旋外殼側形成負壓部。并且,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因此,易于向渦旋吹出口的相鄰渦旋外殼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
第十二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十發(fā)明或第十一發(fā)明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還包括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的渦旋外殼的旋轉軸方向側、且驅動葉輪旋轉的電動機。壁部配置在渦旋出口部外側的電動機側。
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當將葉輪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的形態(tài)、且將驅動葉輪旋轉的電動機配置在渦旋外殼的旋轉軸方向側時,從渦旋吹出口吹出到熱交換器室內的空氣主要經過熱交換器的隔著平板部與渦旋外殼相向的部分,很難經過熱交換器的隔著平板部與電動機相向的部分。
但是,在該空調裝置中,由于壁部配置在渦旋出口部外側的電動機側,從而在熱交換器室內,會在渦旋吹出口的電動機側形成負壓部。并且,從渦旋吹出口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因此,易于向渦旋吹出口的電動機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
第十三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在第十二發(fā)明的空調裝置的基礎上,渦旋出口部在旋轉軸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況下一邊向電動機側傾斜一邊向所述連通開口延伸。
在該空調裝置中,渦旋出口部在旋轉軸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況下一邊向電動機側傾斜一邊向連通開口延伸,因此,向熱交換器室內吹出的空氣也易于經過熱交換器的隔著平板部與電動機相向的部分,可進一步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渦旋出口部的旋轉軸方向的尺寸,因此,也不會產生渦旋出口部處的難以進行動壓回收等不良狀況,可抑制送風性能的降低。
圖1是作為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天花板吊設型空調裝置的側向剖視圖。
圖2是作為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天花板吊設型空調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圖3是圖2的放大圖,是表示葉輪及渦旋外殼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4是圖1的放大圖,是表示葉輪及渦旋外殼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5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6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2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7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2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8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3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9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4的空調裝置,是相當于圖2的圖。
圖10是作為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管道型空調裝置的側視圖(圖11的A向視圖)。
圖11是作為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管道型空調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圖12是圖11的放大圖,是表示葉輪及渦旋外殼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13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14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15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16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空調裝置,是表示渦旋出口部附近的結構的圖。
圖17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2的空調裝置,是相當于圖11的圖。
(符號說明)1、101空調裝置2、102單元外殼2a、102g、102h單元吸入口2b、102i單元吹出口4、104熱交換器24、124分隔部件25、125平板部25a~25d、125a、125b連通開口31a~31d、131a、131b葉輪32a~32d、132a、132b渦旋外殼33、133電動機34a~34d、134a、134b渦旋吸入口35a~35d、135a、135b渦旋吹出口36a~36d、136a、136b渦旋本體部37a~37d、137a、137b渦旋出口部
61a~61d、161a、161b壁部71、171鋸齒部72、172凹坑73、173通孔a、b、c距離D轉子直徑O旋轉軸S1送風機室S2熱交換器室W轉子寬度θ角度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例>
圖1及圖2表示作為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天花板吊設型空調裝置1。在此,圖1是空調裝置1的側向剖視圖(表示渦旋外殼32b的截面)。圖2是空調裝置1的俯視剖視圖。
該空調裝置1吊設在空調室的天花板上,通過制冷劑連接配管(未圖示)與配置于室外的室外單元(未圖示)連接。
空調裝置1主要具有單元外殼2、離心式送風機3、熱交換器4。
<單元外殼>
單元外殼2形成為整體呈向側方伸長的薄型箱狀,高度方向尺寸從背面?zhèn)认蚯懊鎮(zhèn)茸冃?。在單元外?底面的背面?zhèn)炔糠衷O置有用于將室內空氣吸入單元外殼2內的單元吸入口2a。另外,在單元外殼2的前表面上設置有用于將冷卻或加熱后的空氣從單元外殼2內向室內吹出的單元吹出口2b。
具體而言,單元外殼2主要包括可吊設在天花板上的頂板部21、與頂板部21的前面?zhèn)炔糠窒嘞蚺渲玫牡装宀?2、以及與頂板部21的背面?zhèn)炔糠窒嘞蚺渲玫奈敫駯?3。頂板部21是由一對側面和背面通過鈑金加工彎折形成的金屬制的板狀部件。吸入格柵23可拆裝地安裝在頂板部21上,構成吸入口2a。
另外,在單元外殼2的底板部22與吸入格柵23之間設置有向側方伸長且縱向配置的由板狀部件構成的分隔部件24。分隔部件24將單元外殼2內的空間分隔成與單元吸入口2a連通的背面?zhèn)鹊乃惋L機室S1以及與單元吹出口2b連通的前面?zhèn)鹊臒峤粨Q器室S2。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分隔部件24具有與單元外殼2的前表面及背面平行(即與單元外殼2的側面正交)的平板部25。并且,在該平板部25上形成有連通送風機室S1與熱交換器室S2的四個連通開口25a~25d,該四個連通開口25a~25d與構成離心式送風機3的四個渦旋外殼32a~32d的各渦旋吹出口35a~35d(后述)對應。四個連通開口25a~25d沿平板部25的長度方向并排配置,在本實施例中,是橫向長的長方形形狀的方塊孔。
單元外殼2的前表面、側面及底面被合成樹脂制的裝飾部件26覆蓋。在頂板部21的單元吹出口2b附近例如安裝有由泡沫苯乙烯等構成的隔熱部件27。另外,在底板部22的內部例如安裝有由泡沫苯乙烯等構成的接水盤28。這些單元外殼2的前面?zhèn)炔糠?、裝飾部件26、隔熱部件27的前面?zhèn)炔糠旨敖铀P28的前面?zhèn)炔糠謽嫵纱笾戮匦吻蚁騻确缴扉L的單元吹出口2b。
在單元吹出口2b上設置有上下擺動的第一風門29、以及左右擺動的多個第二風門30。第一風門29由向側方伸長的板狀部件構成,支撐在單元外殼2上,可繞沿著單元吹出口2b的長度方向的第一軸X1自由擺動。多個第二風門30在第一軸X1的背面?zhèn)任恢蒙现卧趩卧鈿?上,可繞與第一軸X1交錯的第二軸X2自由擺動。
<離心式送風機>
離心式送風機3配置在送風機室S1內,用于將空氣從單元吸入口2a吸入送風機室S1內后升壓,并通過分隔部件24的連通開口25a~25d向熱交換器室S2吹出。并且,離心式送風機3主要具有四個葉輪31a~31d、收容各葉輪31a~31d的四個渦旋外殼32a~32d、以及驅動葉輪31a~31d旋轉的電動機33。
首先參照圖1及圖2對葉輪31a~31d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葉輪31a~31d是雙吸型的多葉片式風扇轉子,以旋轉軸O朝著單元外殼2的側方(即沿著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形態(tài)并排配置。另外,由于葉輪31a~31d都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此僅對葉輪31b的構成進行說明,代替表示葉輪31b的各部分的符號b而對葉輪31a、31c、31d的構成標記符號a、c、d,省略各部分的說明。
葉輪31b主要包括以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的圓板狀的主板41b;在主板41b的外周部的兩個面上以旋轉軸O為中心配置成環(huán)狀、且各自一端固定在主板41b上的多片翼板42b;以及配置在主板41b的旋轉軸O方向兩側、且連接多片翼板42b的另一端的一對側板43b。
下面對渦旋外殼32a~32d進行說明。另外,由于渦旋外殼32a~32d都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此僅對渦旋外殼32b的構成進行說明,代替表示渦旋外殼32b的各部分的符號b而對渦旋外殼32a、32c、32d的構成標記符號a、c、d,省略各部分的說明。
渦旋外殼32b包括為了構成雙吸型的離心式送風機而形成在兩側面的兩個渦旋吸入口34b;以及形成為向與渦旋吸入口34b交叉的方向吹出空氣的渦旋吹出口35b。在此,渦旋吸入口34b朝著葉輪31b的旋轉軸O方向開口。因此,單元吸入口2a朝著與渦旋吸入口34b的開口方向交叉的方向(具體而言為正交方向)開口。另外,渦旋吹出口35b與分隔部件24的連通開口25b對應地配置。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渦旋外殼32b是樹脂制的部件,具有由從下方覆蓋葉輪31b的渦旋下部件45b、以及從上方覆蓋葉輪31b的渦旋上部件44b構成的分割結構。并且,通過組裝這些部件44b、45b,構成具有兩個渦旋吸入口34b且收容葉輪31b的渦旋本體部36b、以及具有渦旋吹出口35b且與渦旋本體部36b連通的渦旋出口部37b。在渦旋本體部36b上形成有圍在各渦旋吸入口34b周圍的兩個鐘形口部38b。鐘形口部38b的內周側端部向葉輪31b側彎曲成鐘形。渦旋出口部37b是與渦旋本體部36b的分隔部件24側的部分連通的方筒形狀部分,其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上的連通開口25b中,且從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向熱交換器4側突出。俯視單元外殼2時,渦旋出口部37b沿與平板部25大致正交的方向、即與旋轉軸O正交的方向筆直地延伸,側視單元外殼2時,渦旋出口部37b以將空氣稍向下方吹出的形態(tài)略向下方傾斜。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葉輪及渦旋外殼為四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為一個、兩個或四個以上。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葉輪及渦旋外殼為雙吸型,但也可以為單吸型。
在本實施例中,在俯視單元外殼2時,電動機33配置在渦旋外殼32b與渦旋外殼32c之間(即渦旋外殼32b及渦旋外殼32c的旋轉軸O方向側),且通過支撐部件33a固定在分隔部件24和單元外殼2上。因此,只有渦旋外殼32b與渦旋外殼32c間的間隔比其他渦旋外殼間的間隔(具體而言指渦旋外殼32a與渦旋外殼32b間的間隔、渦旋外殼32c與渦旋外殼32d間的間隔)大。并且,四個葉輪31a~31d都連接在該電動機33上,可由該電動機33一起驅動旋轉。
通過使該離心式送風機3動作,使空氣通過單元吸入口2a吸入單元外殼2的送風機室S1內,吸入送風機室S1內的空氣通過渦旋吸入口34a~34d吸入各渦旋外殼32a~32d內,并從各葉輪31a~31d的內周側向外周側吹出。向該葉輪31a~31d的外周側吹出并被升壓的空氣從與分隔部件24的各連通開口25a~25d對應配置的渦旋外殼32a~32d的各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
<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4配置在熱交換器室S2內,用于對在送風機室S1內被離心式送風機3升壓、并從渦旋外殼32a~32d的渦旋吹出口35a~35d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2內的空氣進行冷卻或加熱。在本實施例中,熱交換器4是交叉翅片管型熱交換器,與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幾乎整個面相向且平行地配置。因此,熱交換器4與渦旋出口部37a~37d的渦旋吹出口35a~35d相向地配置。另外,熱交換器4配置成上部向單元吹出口2b側傾斜。并且,在熱交換器4的下側配置有接水盤28,可接收在熱交換器4處產生的結露水。
由此,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2內的空氣因與熱交換器4的傳熱管內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或加熱,并從單元吹出口2b向室內吹出。
在具有上述構成的空調裝置1中,還設置有壁部61a~61d。下面參照圖1~圖4對這些壁部61a~61d進行說明。在此,圖3是圖2的放大圖,是表示葉輪31b及渦旋外殼32b附近的結構的圖。圖4是圖1的放大圖,是表示葉輪31b及渦旋外殼32b附近的結構的圖。
<壁部>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壁部61a~61d是設于各渦旋出口部37a~37d外側的向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突出的部分。另外,由于在本實施例中壁部61a~61d都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此僅對壁部61b的構成進行說明,代替表示壁部61b的各部分的符號b而對壁部61a、61c、61d的構成標記符號a、c、d,省略各部分的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壁部61b是以圍住筒狀渦旋出口部37b外側的形態(tài)設置的筒狀部分,包括分別配置在渦旋出口部37b的兩個側面部46、47的側方的側方壁部62、63;配置在渦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上方的上方壁部64;以及配置在渦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下方的下方壁部66。并且,壁部61b(具體而言指側方壁部62、63、上方壁部64及下方壁部66)的送風機室S1側的端部抵接在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連通開口25b的外側位置上,并從此處向熱交換器4側突出延伸。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由于設置這種壁部61b,從而會在渦旋吹出口35b的外側附近形成壓力比從渦旋出口部35b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低的部分(以下稱為負壓部S3)。另外,壁部61b不需像本實施例這樣設置在渦旋吹出口35b外側的整個周長上,也可僅形成在渦旋吹出口35b外側附近的希望形成負壓部S3的部分。例如,若僅希望在渦旋吹出口35b的側方形成負壓部S3,則可不設置上方壁部64及下方壁部66,而僅設置側方壁部62、63。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渦旋出口部37b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間的距離c在葉輪31b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具體而言,從渦旋出口部37b的側面部46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2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2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側面部46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間的距離c、從渦旋出口部37b的側面部47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3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3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側面部47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間的距離c、從渦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間的距離c、以及從渦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間的距離c在葉輪31b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由于距離c在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從而能在渦旋吹出口35b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3。另外,若壁部61b不與平板部25抵接,則延長壁部61b的平板部25側的端部時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即相當于壁部61b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37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a大于零、且在葉輪31b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具體而言,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37b的兩個側面部46、47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a、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a、以及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a大于零、且在葉輪31b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距離a大于零、即、使渦旋出口部37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向熱交換器室S2側突出,可在渦旋吹出口35b的外側附近形成由夾在渦旋出口部37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與壁部61b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3。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壁部61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b在距離a以上、且在葉輪31b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具體而言,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2、63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b、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b、以及從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到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為止的距離b在距離a以上、且在葉輪31b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距離b在距離a以上、即、使壁部61b的端部比渦旋出口部37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更向熱交換器4側突出,可加大由夾在渦旋出口部37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與壁部61b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3的壓力與從渦旋吹出口35b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間的壓力差。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壁部61b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之間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具體而言,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2、63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側面部46、47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即壁部61b的側方壁部62、63的外側部分之間所成的角度θ、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即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外側部分之間所成的角度θ、以及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側的面)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即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外側部分之間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壁部61b與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的面之間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從而能在渦旋吹出口35b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3。
(2)空調裝置的動作下面參照圖1~圖4對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
通過起動電動機33而使離心式送風機3動作,將空氣通過單元吸入口2a吸入單元外殼2的送風機室S1內,吸入送風機室S1內的空氣通過渦旋吸入口34a~34d被吸入各渦旋外殼32a~32d內,并從葉輪31a~31d的內周側向外周側吹出。向該葉輪31a~31d的外周側吹出并被升壓的空氣從與分隔部件24的連通開口25a~25d對應配置的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并且,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2內的空氣因與熱交換器4的傳熱管內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或加熱,并從單元吹出口2b向室內吹出。
在此,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由于在渦旋出口部37a~37d的外側設置有向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突出的壁部61a~61d,因此,在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附近形成壓力比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低的負壓部S3。并且,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參照圖3及圖4的箭頭F)會流向該負壓部S3,因此,與在渦旋出口部不設置壁部的情況(參照表示在渦旋出口部不設置壁部時的空氣流的箭頭f)相比,會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4的空氣產生偏流。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距離c在葉輪31a~31d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能在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3。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距離a大于零、即、使渦旋出口部37a~37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向熱交換器室S2側突出,可在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附近形成由夾在渦旋出口部37a~37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與壁部61a~61d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3,該負壓部S3可使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的效果加大。并且,通過使距離a在葉輪31a~31d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在渦旋吹出口35a~35d與熱交換器4之間可確保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所需的足夠距離。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距離b在距離a以上、即、使壁部61a~61d的端部比渦旋出口部37a~37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更向熱交換器4側突出,可加大由夾在渦旋出口部37a~37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與壁部61a~61d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3的壓力與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因此,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的效果。并且,通過使距離b在葉輪31a~31d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壁部61a~61d不會極力限制因負壓部S3而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的空氣流,因此,可使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進一步擴散到壁部61a~61d的外側。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使角度θ大于30°,能在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3。并且,通過使角度θ在90°以下,能使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可靠地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
這樣,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雖然熱交換器4與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幾乎整個面相向,而平板部25的連通開口25a~25d、即渦旋外殼32a~32d的渦旋吹出口35a~35d僅設置在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一部分上,但通過設置上述壁部61a~61d,可在不加大渦旋出口部37a~37d的尺寸的情況下使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并通過熱交換器4,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4的空氣產生偏流。
并且,由于壁部61a~61d設置在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室S2側,因此不會妨礙到渦旋吸入口34a~34d,也不會產生渦旋出口部37a~37d處的動壓難于回收的問題,而且,在送風機室S1內的空間不充?;虮仨毷箚卧鈿?緊湊化時,作為抑制經過熱交換器4的空氣產生偏流的方法非常有效。
(3)變形例1另外,也可在壁部61a~61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設置鋸齒部。以壁部61b為例進行說明時,如圖5所示,可在壁部61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設置三角波形狀等的鋸齒部71(圖5表示鋸齒部71設在側方壁部62上的情況,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設置同樣的鋸齒部71)。
這樣,由于在壁部61a~61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設有鋸齒部71,從而可抑制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在壁部61a~61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產生壓力變動。由此,可抑制壁部61a~61d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處的壓力變動產生的噪音。
(4)變形例2另外,也可在壁部61a~61d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a~37d側的面上設置多個凹坑。以壁部61b為例進行說明時,如圖6所示,可在壁部61b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側的面上設置多個凹坑72(圖6表示多個凹坑72設在側方壁部62上的情況,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設置同樣的多個凹坑72)。
這樣,由于在壁部61a~61d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a~37d側的面上設有多個凹坑72,從而可使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沿著壁部61a~61d的渦旋出口部37a~37d側的面。由此,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35a~35d的外側擴散的效果。
另外,為了得到與在壁部61a~61d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a~37d側的面上設置多個凹坑的情況相同的效果,也可在壁部61a~61d上設置多個通孔73。以壁部61b為例進行說明時,如圖7所示,可在壁部61b上設置多個通孔73(圖7表示多個通孔73設在側方壁部62上的情況,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設置同樣的多個通孔73)。
(5)變形例3另外,也可將變形例1中的鋸齒部和變形例2中的多個凹坑或通孔同時設在壁部61a~61d上。以壁部61b為例進行說明時,如圖8所示,可在壁部61b的熱交換器4側的端部設置三角波形狀等的鋸齒部71,且在壁部61b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37b側的面上設置多個凹坑72(圖8表示鋸齒部71設在側方壁部62上、且多個凹坑72設在側方壁部62上的情況,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設置同樣的鋸齒部71及多個凹坑72。另外,也可代替多個凹坑72而設置多個通孔)。
由此,可得到變形例1及變形例2雙方的效果。
(6)變形例4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例(包含變形例1~3)的空調裝置1中,葉輪31a~31d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驅動葉輪31a~31d旋轉的電動機33配置在送風機室S1內的渦旋外殼32a~32d的旋轉軸O方向側。
因此,從渦旋外殼32a~32d的渦旋吹出口35a~35d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主要經過熱交換器4的隔著平板部25與渦旋外殼32a~32d相向的部分,很難經過熱交換器4的隔著平板部25與電動機33相向的部分(具體而言指渦旋外殼32b與渦旋外殼32c之間的部分),因此,經過熱交換器4的空氣易于產生偏流,容易產生熱交換器4處的通風阻力增加、送風能力及熱交換能力下降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在本變形例的空調裝置1中,如圖9所示,渦旋外殼32b、32c的渦旋出口部37b、37c在旋轉軸O方向的尺寸L不加大的情況下一邊向電動機33側傾斜一邊向連通開口25b、25c延伸,因此,向熱交換器室S2內吹出的空氣更易于經過熱交換器4的隔著平板部25與電動機33相向的部分,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4的空氣產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渦旋出口部37b、37c的旋轉軸O方向的尺寸L,因此,也不會產生渦旋出口部37b、37c處的動壓難于回收等不良狀況,可抑制送風性能的降低。
<第二實施例>
圖10及圖11表示作為本發(fā)明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管道型空調裝置101。在此,圖10是空調裝置101的側視圖(圖11的A向視圖)。圖11是空調裝置101的俯視剖視圖。該空調裝置101是配置在空調室的天花板背面的空間中的管道結構。該空調裝置101通過制冷劑連接配管(未圖示)與配置于室外的室外單元(未圖示)連接。
空調裝置101主要具有單元外殼102、離心式送風機103、熱交換器104。
<單元外殼>
單元外殼102是整體向側方伸長的薄型箱狀的部件,形成有在下表面102a及背面102b(圖11的紙面上側的面)上具有單元吸入口102g、102h、且配置有離心式送風機103的送風機室S101;以及在前表面102c(圖11的紙面下側的面)上具有單元吹出口102i、且配置有熱交換器104的熱交換器室S102。另外,可根據在天花板背面的空間中的設置條件,選擇單元吸入口102g、102h中的任一者使用。送風機室S101及熱交換器室S102是通過向側方伸長且縱向配置在單元外殼102內的由板狀部件構成的分隔部件124將單元外殼102內的空間前后分隔而形成的。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分隔部件124具有與單元外殼102的前表面及背面平行(即與單元外殼102的側面正交)的平板部125。并且,在該平板部125上形成有連通送風機室S101與熱交換器室S102的兩個連通開口125a、125b,該兩個連通開口125a、125b與構成離心式送風機103的兩個渦旋外殼132a、132b的各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后述)對應。兩個連通開口125a、125b沿平板部125的長度方向并排配置,在本實施例中,是橫向伸長的長方形形狀的方塊孔。
<離心式送風機>
離心式送風機103配置在送風機室S101內,用于將空氣從單元吸入口102g或單元吸入口102h吸入送風機室S101內后升壓,并通過分隔部件124的連通開口125a、12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吹出。并且,離心式送風機103主要具有兩個葉輪131a、131b、收容各葉輪131a、131b的兩個渦旋外殼132a、132b、以及驅動葉輪131a、131b旋轉的電動機133。
首先參照圖10及圖11對葉輪131a、131b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葉輪131a、131b是雙吸型的多葉片式風扇轉子,以旋轉軸O朝著單元外殼102的側方(即沿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形態(tài)并排配置。另外,由于葉輪131a和葉輪131b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此僅對葉輪131a的構成進行說明,代替表示葉輪131a的各部分的符號a而對葉輪131b的構成標記符號b,省略各部分的說明。
葉輪131a主要包括以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的圓板狀的主板141a;在主板141a的外周部的兩個面上以旋轉軸O為中心配置成環(huán)狀、且各自一端固定在主板141a上的多片翼板142a;以及配置在主板141a的旋轉軸O方向兩側、且連接多片翼板142a的另一端的一對側板143a。
下面對渦旋外殼132a、132b進行說明。另外,由于渦旋外殼132a和渦旋外殼132b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此僅對渦旋外殼132a的構成進行說明,代替表示渦旋外殼132a的各部分的符號a而對渦旋外殼132b的構成標記符號b,省略各部分的說明。
渦旋外殼132a包括為了構成雙吸型的離心式送風機而形成在兩側面的兩個渦旋吸入口134a;以及形成為向與渦旋吸入口134a交叉的方向吹出空氣的渦旋吹出口135a。在此,渦旋吸入口134a朝著葉輪131a的旋轉軸O方向開口。因此,單元吸入口102g及單元吸入口102h朝著與渦旋吸入口134a的開口方向交叉的方向(具體而言為正交方向)開口。另外,渦旋吹出口135a與分隔部件124的連通開口125a對應地配置。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渦旋外殼132a是樹脂制的部件,具有由從下方覆蓋葉輪131a的渦旋下部件145a、以及從上方覆蓋葉輪131a的渦旋上部件144a構成的分割結構。并且,通過組裝這些部件144a、145a,構成具有兩個渦旋吸入口134a且收容葉輪131a的渦旋本體部136a、以及具有渦旋吹出口135a且與渦旋本體部136a連通的渦旋出口部137a。在渦旋本體部136a上形成有圍在各渦旋吸入口134a周圍的兩個鐘形口部138a。鐘形口部138a的內周側端部向葉輪131a側彎曲成鐘形。渦旋出口部137a是與渦旋本體部136a的分隔部件124側的部分連通的方筒形狀部分,其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上的連通開口125a中,且從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向熱交換器104側突出。在單元外殼102的俯視圖中,渦旋出口部137a沿與平板部125大致正交的方向、即與旋轉軸O正交的方向筆直地延伸,在單元外殼102的側視圖中,渦旋出口部137a以將空氣稍向下方吹出的形態(tài)略向下方傾斜。
在本實施例中,在單元外殼102的俯視圖中,電動機133配置在渦旋外殼132a與渦旋外殼132b之間(即渦旋外殼132a及渦旋外殼132b的旋轉軸O方向側),且通過支撐部件133a固定在分隔部件124和單元外殼102上。因此,在渦旋外殼132a與渦旋外殼132b之間形成有與電動機133的尺寸對應的間隙。并且,兩個葉輪131a、131b都連接在該電動機133上,可由該電動機133一起驅動旋轉。
通過使該離心式送風機103動作,使空氣通過單元吸入口102g或單元吸入口102h吸入單元外殼102的送風機室S101內,吸入送風機室S101內的空氣通過渦旋吸入口134a、134b吸入各渦旋外殼132a、132b內,并從各葉輪131a、131b的內周側向外周側吹出。向該葉輪131a、131b的外周側吹出并被升壓的空氣從與分隔部件124的各連通開口125a、125b對應配置的渦旋外殼132a、132b的各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
<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104配置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用于對在送風機室S101內被離心式送風機103升壓、并從渦旋外殼132a、132b的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102內的空氣進行冷卻或加熱。在本實施例中,熱交換器104是交叉翅片管型熱交換器,與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幾乎整個面相向且平行地配置。因此,熱交換器104與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渦旋吹出口135a、135b相向地配置。另外,熱交換器104配置成上部向單元吹出口102i側傾斜。并且,在熱交換器104的下側配置有接水盤128,可接收在熱交換器104處產生的結露水。
由此,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102內的空氣因與熱交換器104的傳熱管內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或加熱,并從單元吹出口102i向室內吹出。
在具有上述構成的空調裝置101中,還設置有壁部161a、161b。下面參照圖10~圖12對這些壁部161a、161b進行說明。在此,圖12是圖11的放大圖,是表示葉輪131a及渦旋外殼132a附近的結構的圖。
<壁部>
如圖11及圖12所示,壁部161a、161b是設于各渦旋出口部137a、137b外側的向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突出的部分。另外,由于在本實施例中壁部161a和壁部161b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此僅對壁部161a的構成進行說明,代替表示壁部161a的各部分的符號a而對壁部161b的構成標記符號b,省略各部分的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壁部161a配置在筒狀渦旋出口部137a的側面部146的側向。并且,壁部161a以送風機室S101側的端部抵接在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連通開口125a的外側位置上、并從此處向熱交換器104側突出的形態(tài)延伸。
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由于設置這種壁部161a,從而會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外側附近形成壓力比從渦旋出口部135a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低的部分(以下稱為負壓部S103)。
具體而言,壁部161a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a的側面部146的側向位置、即渦旋出口部137a的旋轉軸O方向的外側,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旋轉軸O方向的外側附近形成負壓部S103。并且,壁部161a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a外側的作為相鄰渦旋外殼的渦旋外殼132b側,因此,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渦旋外殼132b側形成負壓部S103。另外,壁部161a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a外側的電動機133側,因此,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電動機133側形成負壓部S103。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渦旋出口部137a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161a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離c在葉輪131a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具體而言,從渦旋出口部137a的側面部146的外表面(即壁部161a側的面)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161a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137a的側面部146側的面)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離c在葉輪131a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由于距離c在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從而能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103。另外,若壁部161a不與平板部125抵接,則延長壁部161a的平板部125側的端部時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即相當于壁部161a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相交的部分。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137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的距離a大于零、且在葉輪131a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具體而言,從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到渦旋出口部137a的側面部146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的距離a大于零、且在葉輪131a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由于距離a大于零、即渦旋出口部137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向熱交換器室S102側突出,從而可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外側附近形成由夾在渦旋出口部137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與壁部161a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103。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到壁部161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的距離b在距離a以上、且在葉輪131a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具體而言,從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到壁部161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的距離b在距離a以上、且在葉輪131a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由于距離b在距離a以上、即壁部161a的端部比渦旋出口部137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更向熱交換器104側突出,從而可加大由夾在渦旋出口部137a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與壁部161a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103的壓力與從渦旋吹出口135a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壁部161a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具體而言,壁部161a的內表面(即渦旋出口部137a的側面部146側的面)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即壁部161a的外側部分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由于壁部161a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從而能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103。并且,由于壁部161a與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的面所成的角度在90°以下,從而能使從渦旋吹出口135a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可靠地向渦旋吹出口135a的外側擴散。
(2)空調裝置的動作下面參照圖10~圖12對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的動作進行說明。
通過起動電動機133而使離心式送風機103動作,將空氣通過單元吸入口102g或單元吸入口102h吸入單元外殼102的送風機室S101內,吸入送風機室S101內的空氣通過渦旋吸入口134a、134b吸入各渦旋外殼132a、132b內,并從葉輪131a、131b的內周側向外周側吹出。向該葉輪131a、131b的外周側吹出并被升壓的空氣從與分隔部件124的連通開口125a、125b對應配置的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并且,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102內的空氣因與熱交換器104的傳熱管內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或加熱,并從單元吹出口102i向室內吹出。
在此,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由于在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外側設置有向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104側突出的壁部161a、161b,因此,在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附近形成壓力比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低的負壓部S103。并且,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參照圖12的箭頭F)會流向該負壓部S103,因此,與在渦旋出口部不設置壁部的情況(參照表示在渦旋出口部不設置壁部時的空氣流的箭頭f)相比,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具體而言,壁部161a、161b分別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旋轉軸O方向的外側,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在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旋轉軸O方向的外側附近形成負壓部S103。因此,在像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這樣將葉輪131a、131b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的形態(tài)時,從開設在與該旋轉軸O相交的方向上的渦旋出口部137a、137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很難向沿旋轉軸O的方向擴散,但由于形成負壓部S103,從而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S103,因此,易于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旋轉軸O方向的外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104的空氣產生偏流。
并且,壁部161a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a外側的作為相鄰渦旋外殼的渦旋外殼132b側,壁部161b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b外側的作為相鄰渦旋外殼的渦旋外殼132a側,因此,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渦旋外殼132b側及渦旋吹出口135b的渦旋外殼132a側形成負壓部S103。因此,在像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這樣使葉輪131a、131b以沿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且將葉輪131a、131b及渦旋外殼132a、132b在旋轉軸O方向上并排配置多個時,在互相鄰接的渦旋外殼132a及渦旋外殼132b的旋轉軸O方向間形成間隙,從渦旋出口部137a、137b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102內的空氣很難經過與該間隙對應的部分,但由于形成負壓部S103,從而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S103,因此,易于向渦旋吹出口135a的渦旋外殼132b側及渦旋吹出口135b的渦旋外殼132a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104的空氣產生偏流。
另外,壁部161a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a外側的電動機133側,壁部161b配置在渦旋出口部137b外側的電動機133側,因此,在熱交換器室S102內,在渦旋吹出口135a的電動機133側及渦旋吹出口135b的電動機133側形成負壓部S103。因此,在像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這樣將驅動葉輪131a、131b旋轉的電動機133配置在渦旋外殼132a、132b的旋轉軸O方向側時,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熱交換器室S102內的空氣主要經過熱交換器104的隔著平板部125與渦旋外殼132a、132b相向的部分,很難經過熱交換器104的隔著平板部125與電動機133相向的部分,但由于形成負壓部S103,從而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會流向該負壓部S103,因此,易于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電動機133b側擴散。由此,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104的空氣產生偏流。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通過使距離c在葉輪131a、131b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能在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103。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通過使距離a大于零、即、使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向熱交換器室S102側突出,可在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附近形成由夾在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與壁部161a、161b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103,該負壓部S103可使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的效果加大。并且,通過使距離a在葉輪131a、131b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在渦旋吹出口135a、135b與熱交換器104之間可確保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所需的足夠距離。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通過使距離b在距離a以上、即、使壁部161a、161b的端部比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更向熱交換器104側突出,可加大由夾在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與壁部161a、161b之間的空間構成的負壓部S103的壓力與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因此,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的效果。并且,通過使距離b在葉輪131a、131b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壁部161a、161b不會極力限制因負壓部S103而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的空氣流,因此,可使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進一步擴散到壁部161a、161b的外側。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通過使角度θ大于30°,能在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附近可靠地形成負壓部S103。并且,通過使角度θ在90°以下,能使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可靠地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
這樣,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雖然熱交換器104與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幾乎整個面相向,而平板部125的連通開口125a、125b、即渦旋外殼132a、132b的渦旋吹出口135a、135b僅設置在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一部分上,但通過設置上述壁部161a、161b,可在不加大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尺寸的情況下使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一邊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尤其是旋轉軸O方向的外側擴散一邊經過熱交換器104,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104的空氣產生偏流。
并且,由于壁部161a、161b設置在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熱交換器室S102側,因此不會妨礙到渦旋吸入口134a、134b,也不會產生渦旋出口部137a、137b處的動壓難于回收的問題,而且,在送風機室S101內的空間不充?;虮仨毷箚卧鈿?02緊湊化時,作為抑制經過熱交換器104的空氣產生偏流的方法非常有效。
(3)變形例1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也可與第一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的變形例1相同,在壁部161a、161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設置鋸齒部171(參照圖13)。由此,可抑制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在壁部161a、161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產生壓力變動,可抑制壁部161a、161b的熱交換器104側的端部處的壓力變動產生噪音。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也可與第一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的變形例2相同,在壁部161a、161b的內表面設置多個凹坑172(參照圖14)或設置多個通孔173(參照圖15)。由此,可使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沿著壁部161a、161b的渦旋出口部137a、137b側的面,可提高從渦旋吹出口135a、135b向熱交換器室S102內吹出的空氣向渦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側擴散的效果。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01中,也可與第一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的變形例3相同,將鋸齒部171和多個凹坑172或通孔173同時設在壁部161a、161b上(參照圖16,作為例子表示設置鋸齒部171和凹坑172的形態(tài))。由此,可同時得到設置鋸齒部帶來的效果和設置多個凹坑或通孔帶來的效果。
(4)變形例2另外,在上述第二實施例(包含變形例1)的空調裝置101中,也可與第一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的變形例4相同,將渦旋外殼132a、132b的渦旋出口部137a、137b在旋轉軸O方向的尺寸L不加大的情況下形成為一邊向電動機133側傾斜一邊向連通開口125a、125b延伸的形態(tài)(參照圖17)。由此,吹到熱交換器室S102的空氣更易于經過熱交換器104的隔著平板部125與電動機133相向的部分,可抑制經過熱交換器104的空氣產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旋轉軸O方向的尺寸L,因此,也不會產生渦旋出口部137a、137b處的動壓難于回收等不良狀況,可抑制送風性能的降低。
<其他實施例>
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具體的構成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可在不脫離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進行變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對將本發(fā)明應用在天花板吊設型空調裝置上的例子進行了說明,在上述第二實施例中,對將本發(fā)明應用在管道型空調裝置上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將本發(fā)明應用在下述天花板埋設型空調裝置上,該天花板埋設型空調裝置包括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
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采用本發(fā)明的話,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具有葉輪和收容葉輪的渦旋外殼的離心式送風機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與渦旋外殼的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可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包括單元外殼(2)(102)、分隔部件(24)(124)、葉輪(31a~31d)(131a、131b)、渦旋外殼(32a~32d)(132a、132b)及熱交換器(4)(104),所述單元外殼具有單元吸入口(2a)(102a)和單元吹出口(2b)(102i),所述分隔部件是將所述單元外殼內的空間分隔成與所述單元吸入口連通的送風機室(S1)(S101)和與所述單元吹出口連通的熱交換器室(S2)(S102)的部件,且具有平板部(25)(125),該平板部形成有連通所述送風機室與所述熱交換器室的連通開口(25a~25d)(125a、125b),所述葉輪配置在所述送風機室內,所述渦旋外殼包括具有渦旋吸入口(34a~34d)(134a、134b)且收容所述葉輪的渦旋本體部(36a~36d)(136a、136b)、以及具有與所述連通開口對應配置的渦旋吹出口(35a~35d)(135a、135b)的筒狀渦旋出口部(37a~37d) (137a、137b),所述熱交換器與所述渦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所述熱交換器室內,使從所述渦旋吹出口吹出到所述熱交換器室內的空氣經過該熱交換器后從所述單元吹出口吹出,在所述渦旋出口部的外側設置有向所述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突出的壁部(61a~61d)(161a、161b)。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從所述渦旋出口部(37a~37d) (137a、137b)與所述平板部(25)(125)的熱交換器側的面相交的部分到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與所述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離(c)在所述葉輪(31a~31d)(131a、131b)的轉子寬度(W)的0.5倍以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從所述平板部(25)(125)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所述渦旋出口部(37a~37d)(137a、137b)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a)大于零、且在所述葉輪(31a~31d)(131a、131b)的轉子直徑(D)的0.3倍以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從所述平板部(25)(125)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b)在從所述平板部的熱交換器側的面到所述渦旋出口部(37a~37d)(137a、137b)的熱交換器側的端部的距離(a)以上、且在所述葉輪(31a~31d)(131a、131b)的轉子直徑(D)的0.5倍以下。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與所述平板部(25)(125)的熱交換器側的面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的熱交換器室側的端部上設有鋸齒部(71)(171)。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的渦旋出口部側的面上設有多個凹坑(72)(172)。
8.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上設有多個通孔(73)(173)。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31a~31d)配置成以沿著所述平板部(25)的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的狀態(tài),該空調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所述送風機室(S1)內的所述渦旋外殼(32a~32d)的旋轉軸方向側、驅動所述葉輪旋轉的電動機(33),所述渦旋出口部(37b、37c)在不增大旋轉軸方向尺寸的情況下一邊向所述電動機側傾斜一邊向所述連通開口(25b、25c)延伸。
10.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131a、131b)配置成以沿著所述平板部(125)的旋轉軸(O)為中心旋轉的狀態(tài),所述壁部(161a、161b)配置在所述渦旋出口部(137a、137b)的旋轉軸方向的外側。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空調裝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131a、131b)及所述渦旋外殼(132a、132b)在旋轉軸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個,所述壁部(161a、161b)配置在所述渦旋出口部(137a、137b)外側的相鄰的渦旋外殼側。
12.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調裝置(10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置在所述送風機室(S101)內的所述渦旋外殼(132a、132b)的旋轉軸方向側、且驅動所述葉輪(131a、131b)旋轉的電動機(133),所述壁部(161a、161b)配置在所述渦旋出口部(137a、137b)外側的所述電動機側。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空調裝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出口部(137a、137b)在不增大旋轉軸方向尺寸的情況下一邊向所述電動機側傾斜一邊向所述連通開口(125a、125b)延伸。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風機室和熱交換器室的單元外殼、且葉輪及渦旋外殼配置在送風機室內、熱交換器配置在熱交換器室內的空調裝置中,抑制送風能力的降低且抑制經過熱交換器的空氣產生偏流??照{裝置(1)包括被分隔部件(24)分隔出送風機室(S1)和熱交換器室(S2)的單元外殼(2)、配置在送風機室(S1)內的葉輪(31a~31d)及渦旋外殼(32a~32d)、以及與渦旋外殼(32a~32d)的渦旋吹出口(35a~35d)相向地配置在熱交換器室(S2)內的熱交換器(4)。在渦旋外殼(32a~32d)的渦旋出口部(37a~37d)的外側設置有向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熱交換器(4)側突出的壁部(61a~61d)。
文檔編號F24F1/00GK101027523SQ200580032218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東田匡史, 山崎登博 申請人: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