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余熱回收裝置,具體為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1、在煤化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高溫含渣黑水,黑水進入高壓閃蒸罐生成黑水閃蒸汽,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利用是煤化工企業(yè)的重要節(jié)能減排內容,余熱回收裝置蒸汽通過換熱管將熱量傳導至軟化水中,對低溫軟化水加熱達到熱量回收的效果,現有的裝置中由于其內壁的軟化水在進行換熱大多保持靜止,換熱時難以均勻的對軟化水進行加熱,導致換熱效率降低,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的裝置中由于其內壁的軟化水在進行換熱大多保持靜止,換熱時難以均勻的對軟化水進行加熱,導致換熱效率降低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內壁設置有環(huán)氣管,所述環(huán)氣管的內壁均勻設置有吹氣管,所述環(huán)氣管的頂壁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頂壁設置有換熱機構,所述隔板的底壁設置有轉桿,所述轉桿的底端設置有扇葉,所述轉桿的頂壁設置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位于所述隔板的上側,所述環(huán)氣管的底壁設置集液管,所述罐體的底壁設置有排液閥,所述排液閥與所述集液管相連接,所述罐體的左側壁的下側設置有進氣閥,所述進氣閥與所述環(huán)氣管相連接,所述罐體左側壁的上側設置有進液閥,所述罐體右側壁的下側設置有出液閥。
3、優(yōu)選的,所述換熱機構包括換熱管,所述換熱管均勻的設置于所述隔板的頂壁,所述換熱管的頂端設置有氣盤,所述罐體的頂壁設置有排氣閥,所述排氣閥與所述氣盤相連接。
4、優(yōu)選的,所述氣盤內腔的底壁設置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的頂壁呈傾斜設置。
5、優(yōu)選的,所述換熱管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換熱翅片,所述換熱翅片呈環(huán)形設置。
6、優(yōu)選的,所述集液管呈漏斗狀設置,所述集液管與所述排液閥相連通。
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該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通過設置環(huán)氣管、隔板和扇葉等裝置相配合,可以使裝置便于對軟化水進行攪拌,使軟化水充分的與換熱機構進行接觸,便于均勻的將熱量傳導至軟化水中,有利于提高裝置的換熱效率;
9、2、該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通過設置換熱管、氣盤和排氣閥等裝置相配合,可以使裝置便于通過換熱管將蒸汽中的熱量傳導至水中,用于對閃蒸氣中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減少能源的浪費;
10、3、該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通過設置換熱翅片、換熱管和氣盤等裝置相配合,可以使裝置便于將換熱管上的熱量導出,通過換熱翅片便于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有利于提高換熱效率。
1.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包括罐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00)的內壁設置有環(huán)氣管(101),所述環(huán)氣管(101)的內壁均勻設置有吹氣管(102),所述環(huán)氣管(101)的頂壁設置有隔板(103),所述隔板(103)的頂壁設置有換熱機構(104),所述隔板(103)的底壁設置有轉桿(105),所述轉桿(105)的底端設置有扇葉(106),所述轉桿(105)的頂壁設置有攪拌葉(107),所述攪拌葉(107)位于所述隔板(103)的上側,所述環(huán)氣管(101)的底壁設置集液管(108),所述罐體(100)的底壁設置有排液閥(109),所述排液閥(109)與所述集液管(108)相連接,所述罐體(100)的左側壁的下側設置有進氣閥(110),所述進氣閥(110)與所述環(huán)氣管(101)相連接,所述罐體(100)左側壁的上側設置有進液閥(111),所述罐體(100)右側壁的下側設置有出液閥(1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機構(104)包括換熱管(113),所述換熱管(113)均勻的設置于所述隔板(103)的頂壁,所述換熱管(113)的頂端設置有氣盤(114),所述罐體(100)的頂壁設置有排氣閥(115),所述排氣閥(115)與所述氣盤(114)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盤(114)內腔的底壁設置有導流板(116),所述導流板(116)的頂壁呈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113)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換熱翅片(117),所述換熱翅片(117)呈環(huán)形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水閃蒸汽的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108)呈漏斗狀設置,所述集液管(108)與所述排液閥(109)相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