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煤爐已有的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爐,仍然沒有很充分地利用余熱,許多余熱都從爐口或煙道氣中散失到空氣中,還有熱水箱(套)都是直接埋在保溫層中或套在爐子外壁上,余熱僅是以輻射和傳導方式對水加熱,而沒有很好地利用余熱的對流傳遞,既沒有充分地利用余熱,又使爐膛溫度和爐口溫度相對降低。在使用功能方面,已有技術只是具有爐子直接燒飯、焙烤食物、供應熱水、取暖等功能,而沒有利用余熱燜飯、熱湯,快速供應熱水等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利用爐子的余熱以提高熱效率以及減少對爐膛、爐口溫度的影響,同時具備余熱利用和快速提供熱水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由爐芯、保溫層、內爐殼組成的內爐體固置在外爐殼中,這樣在內爐體與外爐殼之間便形成了一個環(huán)形空間,在此環(huán)形空間中設有一個有進出水管的環(huán)形水套,水套與內爐體間和外爐殼間便形成了內環(huán)風道和外環(huán)風道,水套上部外側有延伸的法蘭,架在外爐殼上部的臺階上,并將外環(huán)風道封閉,使水套下部與外爐殼底部間有一定空間,使內、外環(huán)風道連通,內環(huán)風道與爐口相通,在水套和內爐體上端面緊壓著一個爐口圈,爐口圈中心有一與爐口大小相適的孔,中部園周方向有弧形孔將內環(huán)風道與爐口相通,弧形孔外側有一凹口向上的環(huán)形凹槽,爐口圈最外緣用螺釘固定在外爐殼上。外爐殼上還設有一個上出風口和一個下出風口,上出風口位于爐口圈上方并有一個可啟閉的風門,下出風口位于爐口圈的下方與外環(huán)風道相通,在外爐殼上聯(lián)有一余熱灶,上、下出風口都與余熱灶內腔相通。在外爐殼上端設有一保溫罩以及蓋保溫罩的槽,在該槽下面設有一臺階放置一個托環(huán)和一個密封圈。在爐口圈上還設有一有進出水管的水壺,水壺進水管與水套出水管以軟管相連,水壺出水管以軟管連接用水管道或容器,水壺底部的環(huán)形凸起正好可以卡入爐口圈的環(huán)形凹槽中;在爐口圈上另設有分火罩、烤盤和反射罩,分火罩為錐形筒,其下端罩在爐口上,烤盤中心有園形通孔,此孔套在分火罩上,反射罩為局部球面狀,掛在保溫罩下的小鉤上連保溫罩一齊蓋在爐口上,形成一有上下火力的烘烤裝置以供烘烤食物。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關閉上出風口后,蓋上保溫罩或坐上鐵鍋或水壺,開鼓風機則強制從爐口出來的余熱沿著內環(huán)風道下行折入外環(huán)風道上行,經(jīng)下出風口進入余熱灶內腔再對余熱皿加熱,這樣熱效率和余熱利用率非常高,加熱水套的水對爐膛和爐口溫度影響很小,節(jié)省能源;若將米飯煮開后,米飯鍋置入余熱皿中,打開上出風口風門,坐上鐵鍋,鼓風炒菜,強力火余熱可對余熱皿加熱用以燜飯;若坐上水壺,鼓風燒水,則可快速供應大量熱水(或開水)以供洗浴用(或飲用);換上烘烤裝置可以烘烤多種食物。
下列附圖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佳實施例。
圖1(圖2、圖4、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普通燒飯使用狀態(tài);
圖3是本實用新型強力火炒菜同時余熱燜飯狀態(tài);圖4是本實用新型快速供應熱水(開水)及余熱利用狀態(tài);圖5是本實用新型烘烤食物使用狀態(tài)。
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如圖1(圖2、4、5)所示,內爐體由爐芯6、保溫層7和內爐殼15組成,25為外爐殼,其底部中心設有一個與爐芯相適的孔,該孔的外側設有一個環(huán)狀凸筋22,內爐殼15卡在上面定位。12為水套,它放置在外爐殼25和內爐殼15所形成的環(huán)形空間里,這樣在靠近內爐體一側和靠近外爐殼一側形成了內環(huán)風道13和外環(huán)風道14,水套12上的進水管24、出水管11分別從外爐殼底部和側壁伸出,在外爐殼25底部和水套12下部之間有一定間隙,這樣內、外環(huán)風道便相通,水套12的上端還延伸出一法蘭4,架在外爐殼的臺階上,使水套下端與外爐殼底部留有間隙,該法蘭將外環(huán)風道上端封閉。在水套和內爐體上端緊壓著一個爐口圈9,其中心有一與爐口大小相適的孔,孔上設有可啟封閉的封火蓋5,中部園周方向設弧形孔將內環(huán)風道13與爐口相通,在弧形孔外側還設有一凹口向上的環(huán)形凹槽8,凹槽中可以填充一些耐火密封材料。爐口圈的最外邊連同水套上的法蘭一起用螺釘固定在外爐殼上。在外爐殼上端設置一個保溫罩33以及蓋保溫罩的臺階10,該槽下面還設有一臺階32,其上設有一個密封圈1和一個托環(huán)3以供坐鐵鍋用。在外爐殼側面設有一個上出風口31和一個下出風口26,長出風口31位于爐圈9的上方并有一個可啟閉的風門2,下出風口26位于爐口圈9的下方與外環(huán)風道14相通。外爐殼上還聯(lián)接一個余熱灶28把上、下出風口包括在內,余熱灶上還設有一余熱皿30用以采集余熱。余熱灶另一端有煙囪接口29,廢氣由此經(jīng)煙囪排出室外。外爐殼下端側面設有清灰孔16以及蓋板17,蓋板17用螺釘固定在外爐殼上。外爐殼底部中心設有一與爐芯相適的孔,外爐殼底部下面還聯(lián)接有切灰裝置19、爐灰托20、灰斗21和鼓風機18。燒飯和炒菜時的狀態(tài)如圖2、圖3所示,當需要余熱燜飯時,直接火將米飯煮開后,飯鍋放入余熱皿30內,打開風門31,開鼓風機,強力火炒菜的余熱進入余熱灶28內,余熱燜飯。當關上風門31時,余熱經(jīng)內、外環(huán)風道對水套加熱后進入余熱灶內。
在圖4所示的快速供應熱水(開水)狀態(tài)中,水套底部進水管24與自來水管聯(lián)接,水壺34底部截面呈波浪形,其下部邊緣的凸起部分正好卡入爐口圈9的凹槽8中,因凹槽8中有密封材料,使水壺34與爐口圈9呈封閉狀態(tài)。水壺34頂部有一個凸起的空間35作為氣室,氣室上部裝有一針閥控制的汽笛36和出水管37,出水管37伸入水壺34中的長度可以限制水位高度,保證氣室35有一定空間。水壺側面設有進水管38伸入水壺34中的下部。進水管38與水套出水管11用軟管聯(lián)接,水壺出水管37也以軟管與用熱水的管道或容器聯(lián)接,這樣便可以使水壺34自由移動??焖俟獰崴?或開水)時,關上風門31開鼓風機,用強力火加熱水壺34,余熱使水套中的水預熱后再進入水壺,則可非常快速地供應熱水(開水)。
在圖五所示的烘烤食物狀態(tài)中,分次罩39為錐形筒,其下端罩在爐口上,烤盤40中心有通孔以便套在分火罩39上,反射罩41上有小環(huán)掛在保溫罩33內上部的小鉤上,蓋上保溫罩33,則反射罩41懸在分火罩39上部用以反射火力,使用時將食物放在烤盤上,上下均有火力對食物加熱。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爐,它包括由爐芯、保溫層和內爐殼組成的內爐體、水套、切灰裝置及鼓風機,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設有一外爐殼,內爐體固置于外爐殼底部使內爐體與外爐殼之間形成了一個環(huán)形空間,在此環(huán)形空間設置一個有進出水管的環(huán)形水套,其靠近內爐體的一側和靠近外爐殼的一側形成了內環(huán)風道和外環(huán)風道,水套與外爐殼底部之間留有通風空間使內、外環(huán)風道相通,在水套上端將外環(huán)風道與外爐殼之間封閉,內環(huán)風道與爐口相通,在外爐殼上設置上出風口和下出風口,另設置一個余熱灶,余熱灶內腔一端通上、下出風口與外爐殼相聯(lián)接,余熱灶另一端有煙囪接口,在外爐殼上端設有一保溫罩以及蓋保溫罩的槽,在該槽下面設有一臺階放置托環(huán)和密封圈。
2.根據(jù)權力要求1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外爐殼上設有上出風口及與之相應的可啟閉的風門,上出風口將余熱灶內腔與爐口連通。
3.根據(jù)權力要求1或2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水套上端向外延伸出一法蘭架在外爐殼的臺階上,使水套底部與外爐殼底部之間留有空間,在外爐殼底部中心設有與爐芯相適的孔,該孔的外側設有固定內爐套的環(huán)形凸筋。
4.根據(jù)權力要求1、2或3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內爐體和水套上端緊壓著一個爐口圈,爐口圈中心有一個與爐口相適的孔,中部園固方向有弧形孔將內環(huán)風道與爐口相通,在弧形孔外側還設有一凹口向上的環(huán)形凹槽,爐口圈外緣用螺釘固定在外爐殼上。
5.根據(jù)權力要求1、2或2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外爐殼底部設有清灰孔及其蓋板,蓋板用螺釘固定在外爐殼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外爐殼底部設有清灰孔及其蓋板,蓋板用螺釘固定在外爐殼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爐口圈上設有一水壺,壺底邊緣的環(huán)狀凸起正好卡在爐口圈的凹槽中,該水壺頂部有一凸起的中空氣室,氣室中有限制液位高度的出水管和一汽笛,壺體上設有一進水管插入壺內腔中。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爐,其特征在于爐口圈上設置一分火罩和一個烤盤,分火罩為錐形園筒罩在爐口,烤盤中心有孔以便套在分火罩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爐,其特征是把內爐體置于外爐殼內,在它們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中設一環(huán)形水套,水套與內外爐殼間便形成內、外環(huán)風道。內爐體和水套上端壓一爐口圈,使外環(huán)風道上端封閉,內環(huán)風道與爐口相通。鐵鍋或水壺靠密封圈壓在爐口上,余熱經(jīng)內環(huán)風道折入外環(huán)風道對水套加熱后進入聯(lián)在外爐殼上的余熱灶再次利用,熱效率極高,對爐膛溫度影響較小,在炒菜同時余熱燜飯,還可快速燒熱水,烘烤食物,熱水循環(huán)取暖。
文檔編號F24B1/00GK2074872SQ9020381
公開日1991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葉林森 申請人:葉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