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冷卻貯藏庫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97898閱讀:2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冷卻貯藏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組裝在隔熱箱體的下方的冷卻貯藏庫,該隔熱箱體是由壓縮機和冷卻器構成的冷卻單元在內(nèi)部構成貯藏室而成。
      背景技術
      歷來,作為低溫陳列櫥(showcase)使用的這種冷卻貯藏庫,在隔熱箱體內(nèi)構成的貯藏室的下方構成機械室,在隔熱箱體的底壁形成與機械室內(nèi)連通的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在機械室內(nèi),上面具有開口的冷卻箱抵接于隔熱箱體的底壁而設置,并且在該冷卻箱內(nèi)配置構成冷卻單元的冷卻器和冷卻器用鼓風機。并且,冷卻箱經(jīng)由冷氣吸入口及冷氣排出口與貯藏室內(nèi)連通。而且,在機械室的冷卻箱的下側,在底面具備移動用的腳輪(caster)的安裝座上設置有所述冷卻器、構成冷卻單元的壓縮機和冷凝器、冷凝器用鼓風機等,從而構成公知的制冷劑回路。
      另外,冷卻箱設置在安裝座上部,被設為可與隔熱箱體的底壁自由拆裝。冷卻箱和冷卻器、冷卻器用鼓風機、及壓縮機和冷凝器等利用腳輪,和安裝座一起被自如收放在機械室內(nèi),冷卻單元設置為可從隔熱箱體分離(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特開2000-105058號公報但是,在如上述的現(xiàn)有的結構中,由于從在冷卻箱的上面開口和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之間產(chǎn)生的間隙發(fā)生冷氣泄漏,因此在將安裝座收納到機械室內(nèi)之后,必須抬起配置有冷卻器及冷卻器用鼓風機的冷卻箱,通過固定工具等固定到隔熱箱體的底壁。因此,存在冷卻單元的安裝作業(yè)性變得煩雜的問題。
      另外,此時,冷卻箱必須固定在與形成于隔熱箱體的底壁的冷氣吸入口及冷氣排出口對應的位置,存在定位困難導致作業(yè)性進一步惡化的問題。另外,還要考慮抬起每個固定冷卻箱的安裝座,固定到隔熱箱體的底壁,但由于該安裝座如上述那樣,還配置有壓縮機和冷凝器等冷卻箱以外的設備,因此有時總重量會超過40kg,每次進行維護作業(yè)都要進行抬起作業(yè),非常煩雜,從而希望簡化作業(yè)。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為解決現(xiàn)有的技術課題而實現(xiàn),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卻貯藏庫,其通過對將壓縮機和冷凝器、冷卻箱等一體化后的冷卻單元進行推頂,將冷卻箱無障礙地頂緊于隔熱箱體的底壁,從而構成通過鼓風機將與冷卻器熱交換了的冷氣從冷氣排出口排出到貯藏室內(nèi)、從冷氣吸入口吸入到冷卻室內(nèi)的冷氣循環(huán),能夠使貯藏室內(nèi)冷卻。尤其,本發(fā)明能夠容易地進行安裝冷卻單元的位置的定位及推頂,并且能夠實現(xiàn)該推頂?shù)慕Y構的強度的提高。
      本發(fā)明的冷卻貯藏庫,在隔熱箱體內(nèi)構成的貯藏室的下方構成機械室而成,其特征在于,具備冷卻單元,其是將壓縮機等設置在安裝座上,并與在冷卻箱內(nèi)構成的冷卻室內(nèi)收納的冷卻器及鼓風機形成一體而構成的;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其形成于成為機械室的頂面部的隔熱箱體的底壁,并連通貯藏室內(nèi)與機械室內(nèi);定位機構,在機械室內(nèi)對冷卻單元進行定位,以使冷卻室的排出側及吸入側分別與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的下側對應;和轉動自如的推頂構件,其抵接于相對于將冷卻單元插入到機械室內(nèi)的方向的安裝座的兩側下表面、或內(nèi)側和近前側下表面,向隔熱箱體的底壁方向推頂該冷卻單元,該推頂構件通過彎曲截面圓形的鋼棒而構成。
      技術方案二的發(fā)明的冷卻貯藏庫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發(fā)明中,在推頂構件上,一體地彎曲形成有用于轉動操作該推頂構件的臂部。
      技術方案三的發(fā)明的冷卻貯藏庫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發(fā)明中,推頂構件,通過將臂部從立起了的狀態(tài)放倒向安裝座方向,從而向推頂安裝座的方向轉動,并且在放倒了的狀態(tài)下臂部可固定于安裝座,而且,前端向從該安裝座離開的方向彎曲。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在隔熱箱體內(nèi)構成的貯藏室的下方構成機械室而成冷卻貯藏庫具備冷卻單元,其是將壓縮機等設置在安裝座上,并與在冷卻箱內(nèi)構成的冷卻室內(nèi)收納的冷卻器及鼓風機形成一體而構成的;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其形成于成為機械室的頂面部的隔熱箱體的底壁,并連通貯藏室內(nèi)與機械室內(nèi);定位機構,在機械室內(nèi)對冷卻單元進行定位,以使冷卻室的排出側及吸入側分別與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的下側對應;和轉動自如的推頂構件,其抵接于相對于將冷卻單元插入到機械室內(nèi)的方向的安裝座的兩側下表面、或內(nèi)側和近前側下表面,向隔熱箱體的底壁方向推頂該冷卻單元,因此,利用推頂構件將冷卻單元推頂?shù)礁魺嵯潴w一側,并能將冷卻箱頂緊到隔熱箱體的底壁側。
      由此,能夠無障礙地將壓縮機和冷卻箱等一體化后的冷卻單元安裝到隔熱箱體的底壁,構成通過鼓風機將與冷卻器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從冷氣排出口排出到貯藏室內(nèi)、從冷氣吸入口吸入到冷卻室內(nèi)的冷氣循環(huán),能夠使貯藏室內(nèi)冷卻。
      尤其,由于推頂構件抵接并推頂于冷卻單元的安裝座的下表面,因此無需在冷卻單元側另外構成推頂構造,可實現(xiàn)成本的降低,從而擴大通用性。另外,由于推頂構件通過彎曲截面圓形的鋼棒而構成,因此可使與安裝座下表面的抵接為點接觸,從而減少阻力。由此,能夠使推頂構件容易地轉動,提高冷卻單元的安裝作業(yè)性。另外,本發(fā)明由于具備定位機構,因此在將冷卻單元插入到機械室內(nèi)時,能確定安裝位置,使安裝作業(yè)變得容易。
      根據(jù)技術方案二的發(fā)明,在上述發(fā)明中,由于在推頂構件上,一體地彎曲形成有用于轉動操作該推頂構件的臂部,所以容易進行推頂構件的轉動操作。尤其,與如以往那樣由多個部件構成、由螺栓作為動作支點的情況相比,可實現(xiàn)強度的提高,并且能夠減少零件的件數(shù)。
      根據(jù)技術方案三的發(fā)明,在上述發(fā)明中,由于推頂構件,通過將臂部從立起了的狀態(tài)放倒向安裝座方向,從而向推頂安裝座的方向轉動,并且在放倒了的狀態(tài)下臂部可固定于安裝座,而且,前端向從該安裝座離開的方向彎曲,因此,通過握住該臂部,即使在進行轉動操作的情況下,也能夠避免手指與安裝座接觸的不良情況,從而可提高作業(yè)性。


      圖1是應用了本發(fā)明的冷卻貯藏庫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冷卻貯藏庫的縱剖側視圖;圖3是圖2的下部放大縱剖側視圖;圖4是冷卻單元及推頂機構的立體圖;圖5是推頂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推頂機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圖7是降下了推頂機構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8是升起了推頂機構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9是表示推頂構件的轉動狀態(tài)的圖;圖10是將冷卻單元插入推頂機構之前的立體圖;圖11是將冷卻單元插入推頂機構之后的狀態(tài)(升起前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2是通過推頂機構推頂冷卻單元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3是圖12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中R-冷卻單元;1-冷卻貯藏庫;2-隔熱箱體;2A-底壁;12-臺腳角鐵;12A-前后下邊;14-冷氣吸入口;15-冷氣排出口;21-機械室;22-冷卻箱;27-冷氣吸入口;28-冷氣排出口;32-安裝座;32B-固定孔;41-固定構件;42-限位部(定位機構);43-凸緣;44-推頂構件;45-保持構件;46-凹部;48-臂部;48A-把手部;48B-固定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冷卻貯藏庫1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應用了本發(fā)明的冷卻貯藏庫1的立體圖,圖2是相同的冷卻貯藏庫1的縱剖側視圖,圖3是圖2的下部放大縱剖側視圖。
      本實施例的冷卻貯藏庫1,由前面開口的矩形狀的隔熱箱體2構成主體。該隔熱箱體2由前面具有開口的鋼板制的外箱3、前面具有開口的內(nèi)箱4、發(fā)泡填充在這些內(nèi)外兩箱3、4之間的隔熱材5構成。并且,在隔熱箱體2內(nèi)形成有前面開口的貯藏室6,該貯藏室6的前面開口,通過具備可透視內(nèi)部的玻璃7的門8而關閉自如地閉塞。門8設置為一側端轉動自如地被樞支于隔熱箱體2的側部的開門。而且,在貯藏室6架設有用于載置食品等的多段棚11…。
      在隔熱箱體2的底面安裝有具有規(guī)定的高度的臺腳角鐵12,該臺腳角鐵12的兩側面和隔熱箱體2的兩側面均由裝飾面板13被覆。由此,在隔熱箱體2的下方形成機械室21。再有,在構成該機械室21底部的臺腳角鐵12的前后下邊12A、12A,安裝有后面詳細敘述的一對固定構件41、41。另外,在隔熱箱體2的底壁2A,以貫通隔熱材5的方式在前后分別形成有冷氣吸入口14及冷氣排出口15。
      上面具有開口的冷卻箱22抵接設置于成為機械室21的頂面部的隔熱箱體2的底壁2A下表面。在該冷卻箱22的內(nèi)部形成冷卻室23,在構成冷卻裝置的冷卻器24及該冷卻器24的前側配置有冷卻器用鼓風機25。再有,在該冷卻箱22的上面開口,通過圖4的冷卻單元R的立體圖所示的隔斷板26,形成有冷卻箱22側的冷氣吸入口27及冷氣排出口28。這些冷氣吸入口27及冷氣排出口28分別與形成在隔熱箱體2的底壁2A的所述冷氣吸入口14及冷氣排出口15相對應。另外,在該冷卻箱22開口邊緣,安裝有用于密接并抵接于隔熱箱體2的底壁2A下表面的密封材29(僅在圖3中示出)。再有,對于將冷卻箱22的上表面密接于隔熱箱體2的底壁2A下表面而固定的結構的詳細情況在后面敘述。
      另一方面,在隔熱箱體2的背壁2B的內(nèi)側安裝有隔斷板31,該隔斷板31構成導管(duct)30,該導管30連通形成于底壁2A的冷氣排出口15與貯藏室6的上部。在該隔斷板31形成有用于供給從冷卻器用鼓風機25排出的冷氣的未圖示的多個開口。由此,向貯藏室6內(nèi)有效地進行冷氣的供給。再有,在該隔斷板31還可形成有對棚11進行卡合的卡合部。
      另一方面,在所述機械室21內(nèi)收納有構成冷卻單元R的底部的安裝座32,并且在該安裝座32設置有與所述冷卻器24共同構成冷卻裝置的壓縮機33、冷凝器34以及冷凝器用鼓風機35、控制盒39等。在該安裝座32的四角,安裝有腳輪32A。再有,腳輪32A僅在圖2、圖3中示出。另外,在機械室21的前面安裝有可開閉的面板36,對機械室21進行隱蔽。再有,在該面板36上,與冷凝器34的前方對應而形成有多個通氣孔37。
      在此,冷卻箱22內(nèi)的冷卻器24,由制冷劑配管連接于安裝座32上的壓縮機33和冷凝器34等,由此構成公知的制冷劑回路。另外,冷卻箱22通過分別設置在與該冷卻箱22的下表面四角所對應的位置的冷卻箱支承具38…而被保持為可自由拆裝。由此,由冷卻箱22、冷卻器24、冷卻器用鼓風機25、及壓縮機33和冷凝器34等構成的冷卻單元R,和安裝臺32一起自如收放在機械室21內(nèi),并可從隔熱箱體2分離。
      下面,參照圖4~圖13,對冷卻單元R的推頂構造進行說明。圖4是冷卻單元R及推頂機構的立體圖,圖5是推頂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推頂機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圖7是放倒了推頂構件44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8是推頂構件44立起了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9是表示推頂構件44的轉動狀態(tài)的圖,圖10是將冷卻單元R插入到推頂機構之前的立體圖,圖11是將冷卻單元R插入到推頂機構后的狀態(tài)(升起前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2是通過推頂機構推頂冷卻單元R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3是圖12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將冷卻單元R和安裝座32向底壁2A方向推頂?shù)耐祈敊C構,由一對固定構件41、41、和一對推頂構件44、44構成。在收容冷卻單元R時,固定構件41、41在該冷卻單元R的兩側部前后、即從機械室21的近前側向內(nèi)側過渡而延展存在,朝向機械室21內(nèi)側開口的截面呈近似L字狀。在該固定構件41的底面41A,形成有多個卡合孔41B,使該卡合孔41B、與預先形成在所述臺腳角鐵12的前后下邊12A的未圖示的卡合孔重合,通過擰緊螺栓等來固定,從而該固定構件41被固定于臺腳角鐵12。
      另外,在該固定構件41的側面后端,形成有朝向機械室21內(nèi)側近似彎曲成直角的限位部(定位機構)42。另外,固定構件41的底面前端及機械室21內(nèi)方側的側端,形成朝向上方近似彎曲成直角的凸緣43、47。并且,形成在前端的凸緣43及形成在后端的限位部42位于與形成在側端的凸緣47相對合的端部,成為未形成該凸緣43或限位部42的凹部46,收容保持推頂構件44的近前部和內(nèi)部。再有,通過形成該凸緣47,可實現(xiàn)固定構件41的強度的提高。
      推頂構件44由從固定構件41的前端到后端、即從機械室21的近前側過渡到內(nèi)側而構成的截面圓形的鋼棒形成。在本實施例中,該鋼棒通過彎曲多次、在本實施例中為彎曲12次,從而構成近前側、內(nèi)部、與位于這些近前側與內(nèi)部之間的中途的兩處成為一條直線的轉動軸44A,并且,這些轉動軸44A之間,由通過在同一方向上以同一尺寸(同一高度)彎曲成梯形狀而形成的三處頂邊44B構成。再有,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確保規(guī)定的強度,使用截面直徑8mm左右的鋼棒。
      并且,該推頂構件44,其位于內(nèi)部的轉動軸44A的端部被收容保持在形成于所述限位部42與凸緣47之間的凹部46,且通過E環(huán)等保持構件45而轉動自如地保持于固定構件41。
      再有,如圖6所示,在固定構件41的底面41A的多處,在該附圖中為兩處,在與推頂構件44平行的方向上通過豎起等形成轉動軸保持部41C,也可在該豎起形成的槽中,保持與位于推頂構件44的近前側和內(nèi)部之間的途中的兩處相當?shù)霓D動軸44A。再有,在該圖6中,為了可辨認轉動軸保持部41C,省略了凸緣47。另外,在圖6以外的附圖中,省略了轉動軸保持部41C。
      并且,在該推頂構件44的近前側端,臂部48與位于該近前側的轉動軸44A連接成一體并彎曲形成。該臂部48從位于近前側的轉動軸44A的前端以近似90度向位于機械室21的相反側的外方彎曲之后,該端部相對于由所述轉動軸44A、頂邊44B形成的面近似垂直地彎曲。
      由此,在形成推頂構件44的轉動軸44A和頂邊44B與固定構件41的底面41A接觸的狀態(tài)、即頂邊44B倒向固定構件41的底面41A的狀態(tài)下,該臂部48變?yōu)橄鄬τ诠潭嫾?1的底面41A近似垂直地立起的狀態(tài)。此時立起的臂部48,被設為位于與固定構件41側面同一面上或比該側面更稍微靠外側的位置,以便如圖7所示在插入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時,避開該安裝座32。另一方面,在以推頂構件44的轉動軸44A為中心轉動并使臂部48倒向機械室21內(nèi)方的狀態(tài)、即在近似水平狀態(tài)下,推頂構件44的頂邊44B變?yōu)閺墓潭嫾?1的底面41A移動到僅高出規(guī)定的高度的位置的狀態(tài)。
      另外,該臂部48的前端在近前側、即在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被載置于該推頂機構的狀態(tài)下,形成有朝向從該安裝座32離開的方向彎曲的把手部48A。進而,在該臂部48形成有用于固定到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前端的固定孔48B。
      通過以上的結構,如圖10所示,如上所述,從機械室21的前方收容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此時,安裝座32通過固定在臺腳角鐵12的前后下邊12A的兩固定構件41、41的側面來進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并且,使安裝座32的下面兩側端抵接于安裝在固定構件41的內(nèi)方的推頂構件44的上表面,通過使安裝座32向內(nèi)部滑動直到抵接于形成在固定構件41的后端的限位部42,從而如圖11所示,插入到機械室21內(nèi)。
      由此,能夠進行正確的定位,以使形成在冷卻單元R的冷卻箱22上的冷氣吸入口27、冷氣排出口28,與形成在隔熱箱體2的底壁2A上的冷氣吸入口14、冷氣排出口15的下側對應??珊喕惭b作業(yè)及能夠抑制由安裝座32固定后的前后的偏差引起的冷氣的泄漏。
      并且,在冷卻箱22的冷氣吸入口27及冷氣排出口28位于隔熱箱體2的底壁2A的冷氣吸入口14及冷氣排出口15的下側的狀態(tài)下,如所述那樣,通過握住把手部48A,進行使位于兩側的推頂構件44的臂部48倒向機械室21內(nèi)方側的操作,與該臂部48形成為一體的推頂構件44,如上所述,以轉動軸44A為中心轉動。
      在此,推頂構件44如上所述,構成為該各轉動軸44A在同一直線上,并且,各頂邊44B由位于各轉動軸44A之間在同一方向上以同一尺寸形成的梯形狀的頂邊構成,這些各轉動軸44A及各頂邊44B通過彎曲形成而交互地形成。
      因此,通過進行使臂部48倒向機械室21內(nèi)方側的操作,推頂構件44以由固定構件41的底面41A支承的各轉動軸44A為中心轉動,由此,各頂邊44B(在本實施例中,形成為三處)以轉動軸44A為中心,沿著以同一高度、即以相當于與轉動軸44A的間隔尺寸的高度為半徑的圓弧狀的軌跡,向上方移動。由此,安裝座32如圖13所示,通過與該安裝座32接觸的推頂構件44的頂邊44B的移動,僅被向上方推頂該頂邊44B與轉動軸44A的間隔尺寸。因此,固定于安裝座32的冷卻箱22也被向上方推頂,能夠使冷卻箱22的上面開口抵接于隔熱箱體2的底壁2A下表面。
      此時,頂邊44B在本實施例中,以三處頂邊44B在同一直線上、以同一高度的方式構成,通過各頂邊44B推頂支承冷卻單元R,從而可將冷卻單元R的負荷分散到三處來支承,能夠避免因負荷集中在一處而引起的不良情況。
      另外,由于在冷卻箱22的開口邊緣,如上所述,安裝有密封材29,所以通過密封材29的伸縮,可將冷卻箱22的上面開口密接并頂緊于底壁2A。
      因此,可無障礙地將壓縮機33和冷凝器34、冷卻箱22等形成一體后的冷卻單元R安裝于隔熱箱體2的底壁2A,從而構成通過冷卻器鼓風機25將與冷卻器24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從冷氣排出口15排出到貯藏室6內(nèi)、從冷氣吸入口14吸入到冷卻室23內(nèi)的冷氣循環(huán),能夠使貯藏室6內(nèi)冷卻。
      在該情況下,使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的下面端部載置到推頂構件44的各頂邊44B上,通過將臂部48從立起狀態(tài)放倒,能夠在推頂了該安裝座32的狀態(tài)下進行固定,因此冷卻單元R的安裝作業(yè)變得容易。
      尤其,由于推頂構件44通過將截面圓形的鋼棒彎曲而構成,因此可使與安裝座32下面的抵接為點接觸,從而減少阻力。因此,能夠使推頂構件44容易地轉動,提高冷卻單元R的安裝作業(yè)性。另外,由于推頂構件44本身由鋼棒構成,因此與由在長度方向上延伸形成的板狀構件構成推頂構件44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推頂構件44所需要的空間,可實現(xiàn)省空間化。另外,能夠避免因板狀構件撓曲等使得冷卻單元R的推頂變得不充分的不良情況,從而能夠可靠地將冷卻箱22的上面開口密接并頂緊于底壁2A。
      另外,由于操作推頂構件44的轉動的臂部48與推頂構件44彎曲形成為一體,因此不會伴隨有成本的增大,可使推頂構件44的轉動操作變得容易。尤其與如以往那樣由多個部件構成、由螺栓作為動作支點即轉動軸的情況相比,在本發(fā)明中,通過與推頂構件44形成為一體的臂部48使推頂構件44的轉動軸44A轉動,從而可實現(xiàn)強度的提高,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冷卻單元R的推頂作業(yè)。另外,由于能夠減少零件的件數(shù),因此可實現(xiàn)成本的低廉化。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在臂部48的前端形成有向從安裝座32分離的方向彎曲的把手部48A,因此通過握住臂部48的把手部48A,進行轉動操作,能夠避免手指與安裝座32接觸的不良情況,從而可實現(xiàn)作業(yè)性的提高。
      另外,通過從上方對臂部48向下方按壓地進行操作,能夠使推頂構件44向推頂安裝座32的方向轉動,因此操作性優(yōu)異,能夠容易地推頂冷卻單元R。
      再有,通過推頂構件44操作臂部48,在頂邊44B向上方轉動的狀態(tài)下、即冷卻單元R在將冷卻單元R推頂?shù)礁魺嵯潴w2的底壁2A的狀態(tài)下,由固定構件41的位于機械室21的內(nèi)方側的凸緣47,禁止各頂邊44B進一步向機械室21內(nèi)方側轉動。因此,能夠避免因推頂構件44超過了必要地轉動而引起的頂邊44B的位置下降的不良情況。
      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推頂構件44的頂邊44B抵接并推頂于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的下表面,因此無需在冷卻單元R側另外構成推頂構造,可實現(xiàn)成本的降低。另外,通過在機械室21的角鐵12安裝固定構件41及推頂構件44,能夠構成推頂機構,因此能夠對應于各種冷卻單元R,可擴大通用性。
      此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由于在固定構件41的后端設置有作為定位機構的限位部42,因此在將冷卻單元R插入到機械室21內(nèi)時,能確定安裝位置,可使安裝作業(yè)變得容易。臂部48在放倒的狀態(tài)下變?yōu)橥祈斃鋮s單元R的狀態(tài),此時,由于臂部48位于冷卻單元R的安裝座32的前方,因此通過該臂部48,能夠阻止冷卻單元R向近前方向的移動。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冷卻單元R的定位,可實現(xiàn)安裝作業(yè)的簡化。另外,能夠限制固定狀態(tài)下的冷卻單元R向前后方向的移動,能夠穩(wěn)定地固定冷卻單元R。
      另外,該臂部48在放倒狀態(tài)下位于被推頂?shù)陌惭b座32的前端,使形成于臂部48的固定孔48B與預先形成于安裝座32的前端的固定孔32B重合,并由未圖示的螺栓固定。由此,利用冷卻單元R的自重,能夠避免安裝座32下降的不良情況。
      再有,在上述實施例中,將冷卻單元R向機械室21內(nèi)的插入方向設為從近前側到內(nèi)側,但并不限定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卻貯藏庫,在隔熱箱體內(nèi)構成的貯藏室的下方構成機械室而成,其特征在于,具備冷卻單元,其是將壓縮機等設置在安裝座上,并與在冷卻箱內(nèi)構成的冷卻室內(nèi)收納的冷卻器及鼓風機形成一體而構成的;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其形成于成為所述機械室的頂面部的所述隔熱箱體的底壁,并連通所述貯藏室內(nèi)與機械室內(nèi);定位機構,在所述機械室內(nèi)對所述冷卻單元進行定位,以使所述冷卻室的排出側及吸入側分別與所述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的下側對應;和轉動自如的推頂構件,其抵接于相對于將所述冷卻單元插入到所述機械室內(nèi)的方向的所述安裝座的兩側下表面、或內(nèi)側和近前側下表面,向所述隔熱箱體的底壁方向推頂該冷卻單元,該推頂構件通過彎曲截面圓形的鋼棒而構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貯藏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頂構件一體地彎曲形成有用于轉動操作該推頂構件的臂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卻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頂構件,通過將所述臂部從立起了的狀態(tài)放倒向所述安裝座方向,從而向推頂所述安裝座的方向轉動,并且在放倒了的狀態(tài)下所述臂部可固定于所述安裝座,而且,前端向從該安裝座離開的方向彎曲。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冷卻貯藏庫,通過推頂冷卻箱等一體化后的冷卻單元,將冷卻箱無障礙地頂緊于隔熱箱體的底壁,構成通過鼓風機將與冷卻器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從冷氣排出口排出到貯藏室內(nèi)、從冷氣吸入口吸入到冷卻室內(nèi)的冷氣循環(huán),能夠使貯藏室內(nèi)冷卻。該冷卻貯藏庫具備限位部,其對冷卻單元進行定位,以使形成于隔熱箱體的底壁的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分別與冷卻箱內(nèi)的冷氣排出口及冷氣吸入口的下側對應;和轉動自如的推頂構件,其抵接于相對于將冷卻單元插入到機械室內(nèi)的方向的安裝座的兩側下表面、或內(nèi)側和近前側下表面,向隔熱箱體的底壁方向推頂該冷卻單元,推頂構件通過彎曲截面圓形的鋼棒而構成。
      文檔編號F25D19/00GK101042275SQ20061016427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井口治信, 宮武俊明, 山口秀樹, 辻諭, 米原悠二 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