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
技術背景 熱泵技術是近年來倍受全世界關注的新能源技術,主要分為水源熱泵、地源熱泵、 空氣源熱泵三大類,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全天候使用等優(yōu)點??諝庠礋岜脽崴魇强諝庠?熱泵的一大應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熱泵能吸收空氣中的低溫熱能,再經壓縮機壓縮后 轉化為高溫熱能,用于加熱水溫,這種熱水器具有高效節(jié)能的特點,其耗電量是同等容量電 熱水器的1/4,是燃氣熱水器的1/3,因而是一項極具開發(fā)和應用潛力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新技術, 極具實用價值。 現有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在低溫環(huán)境下進行制熱工況時,蒸發(fā)器(風側熱風器) 的機組盤管上通常會結霜,從而影響機組的正常供熱,故必須定時除霜。目前, 一般采用傳 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進行除霜,通過控制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四通閥換向,使原制熱工況下 的冷凝器(水側換熱器)和蒸發(fā)器(風側熱風器)進行對調切換,反向作制冷運轉,從而 進行除霜,這種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除霜時系統(tǒng)供熱量受到明顯的影響,導致水溫的波動 大,不但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還降低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性。也有利用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進 行除霜,熱氣旁通除霜對系統(tǒng)的沖擊比較小,安全性相應較高,但最大的弊端在于除霜不徹 底、不可靠。而現有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要么采用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要么采用熱氣旁 通的除霜方式,除霜方式單一,缺點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 結構,這種除霜結構結合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和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的特點,可有效地除 霜,并使系統(tǒng)更加安全穩(wěn)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
結構,它包括水側熱換器、帶風機的風側熱換器、第二電磁閥、四通閥、壓縮機和氣液分離
器,所述四通閥的E接口連接水側熱換器的進口,水側熱換器的出口通過第二電磁閥連接
風側熱換器的進口,風側熱換器的出口連接四通閥的C接口,四通閥的S接口連接氣液分離
器的進口 ,氣液分離器的出口連接壓縮機的吸氣口 ,壓縮機的排氣口連接四通閥的D接口 ,
還包括除霜邏輯控制單元和熱氣旁通除霜結構,所述熱氣旁通除霜結構包括第一電磁閥,
第一電磁閥的一端連接壓縮機的排氣口,第一電磁閥的另一端連接風側熱換器的進口 ;所
述除霜邏輯控制單元電連接風機、四通閥、壓縮機、第二電磁閥和第一電磁閥。 所述第二電磁閥為單向閥,第二電磁閥的進口連接水側熱換器的出口 ,第二電磁
閥的出口連接風側熱換器的進口。 還包括第一毛細管,第一毛細管的一端連接風側熱換器的進口,第一毛細管的另一端同時連接第二電磁閥的出口和第一電磁閥的一端。 所述第二電磁閥的進口和水側熱換器的出口之間連接有第二毛細管。 所述第二毛細管和水側熱換器的出口之間連接有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包括 除霜邏輯控制單元和熱氣旁通除霜結構,所述熱氣旁通除霜結構包括第一電磁閥,第一電 磁閥的一端連接壓縮機的排氣口,第一電磁閥的另一端連接風側熱換器的進口 ;所述除霜 邏輯控制單元電連接風機、四通閥、壓縮機、第二電磁閥和第一電磁閥;其由壓縮機、四通 閥、風側換熱器、水側換熱器及第二電磁閥和等組成系統(tǒng)循環(huán)回路,并在壓縮機的排氣口和 風側熱換器的進口之間設有專門的由第一電磁閥控制的除霜旁通回路;進行除霜時,在除 霜邏輯控制單元控制下,除霜旁通回路工作,先采用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進行除霜,然后除 霜邏輯控制單元根據除霜效果再采用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如此結合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 和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的特點,可有效地除霜,并使系統(tǒng)更加安全穩(wěn)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它包括水側熱換器1、帶風機 9的風側熱換器10、第二電磁閥4、四通閥8、壓縮機7、氣液分離器6、第一毛細管11、除霜邏 輯控制單元和熱氣旁通除霜結構,所述四通閥8的E接口連接水側熱換器1的進口 ,水側熱 換器1的出口通過第二電磁閥4連接風側熱換器10的進口,風側熱換器10的出口連接四 通閥8的C接口 ,四通閥8的S接口連接氣液分離器6的進口 ,氣液分離器6的出口連接壓 縮機7的吸氣口 ,壓縮機7的排氣口連接四通閥8的D接口 ;所述熱氣旁通除霜結構包括第 一電磁閥5,第一電磁閥5的一端連接壓縮機7的排氣口,第一電磁閥5的另一端連接風側 熱換器10的進口 ;所述除霜邏輯控制單元電連接風機9、四通閥8、壓縮機7、第二電磁閥4 和第一電磁閥5 ;所述第二電磁閥4為單向閥,第二電磁閥4的進口連接水側熱換器1的出 口,第二電磁閥4的出口連接風側熱換器10的進口 ;第一毛細管11連接在風側熱換器10 的進口與第二電磁閥4的出口和第一電磁閥5的一端之間。 工作時,當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運行于制熱工況時,這時水側熱換器1成為冷凝器, 風側熱換器10成為蒸發(fā)器。從風側熱換器10出口流出的低溫低壓制冷劑經四通閥8的C 接口和S接口進入氣液分離器6,分離出液體后,制冷劑被壓縮機7吸入壓縮成為高溫高壓 的氣體徘出,氣體經四通閥8的D接口和E接口進入水側熱換器1放熱冷凝(此時,水側熱 換器1內的水被加熱).成為過冷液,過冷液經第一毛細管11阻力降壓后成為低溫低壓兩 相流體.進入風側熱換器10蒸發(fā)吸熱,再從風側熱換器10出口流出進入下一循環(huán)。 當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進行制熱工況時達到除霜條件后,在除霜邏輯控制單元控制 下,執(zhí)行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具體為,第一電磁閥5得電開啟,同時停止風機9運轉,第二 電磁閥4關閉,制冷劑經過壓縮機7壓縮后變?yōu)楦邷馗邏簹怏w,由旁通管路經過第一電磁閥 5和第一毛細管11進入風側換熱器10,并進行除霜,回氣再從風側換熱器10的出口經過四通閥8的C接口和S接口進入氣液分離器6,然后回流至壓縮機7進入下一循環(huán)。直至滿足 除霜退出條件時,第二電磁閥4打開,風機9開啟,同時關閉第一電磁閥5,而后進入正常的 制熱工況的熱水循環(huán)模式。 當經過幾個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周期后,若機組的除霜效果不顯著時,則在除霜 邏輯控制單元控制下,執(zhí)行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先停止壓縮機7和風機9,四通閥8得電, 關閉第一電磁閥5,開啟第二電磁閥4,然后啟動壓縮機7執(zhí)行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制冷劑 經過壓縮機7壓縮后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經過四通閥8的D接口和C接口進入風側換熱 器IO,進行除霜,除霜后的液體經過第一毛細管11節(jié)流降壓后,從第二電磁閥4進入水側 換熱器1進行換熱,再經過四通閥8的E接口和S接口進入氣液分離器6,并回流到壓縮機 7,當滿足除霜退出條件時,停止壓縮機7,四通閥8掉電進入正常的制熱工況的熱水循環(huán)模 式。 在上述的除霜過程中,在除霜邏輯控制單元控制下,前幾個除霜周期采用熱氣旁 通的除霜方式進行除霜,然后根據機組的除霜效果決定機組在第幾個除霜周期時開始采用 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每進行一次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為一個組合除霜周期;每進行一 次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后進行組合除霜周期清零,重新從采用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進行除 霜。這種組合除霜方式結合了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和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的特點,能有效 地除霜,并使系統(tǒng)更加安全穩(wěn)定。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電磁閥4的進口和水側熱換器1的出口之間連接有第二毛 細管3,所述第二毛細管3和水側熱換器1的出口之間連接有過濾器2。第二毛細管3提供 降壓阻力,過濾器2主要用于制冷劑與壓縮機7的機油的分離,以保證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 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它包括水側熱換器(1)、帶風機(9)的風側熱換器(10)、第二電磁閥(4)、四通閥(8)、壓縮機(7)和氣液分離器(6),所述四通閥(8)的E接口連接水側熱換器(1)的進口,水側熱換器(1)的出口通過第二電磁閥(4)連接風側熱換器(10)的進口,風側熱換器(10)的出口連接四通閥(8)的C接口,四通閥(8)的S接口連接氣液分離器(6)的進口,氣液分離器(6)的出口連接壓縮機(7)的吸氣口,壓縮機(7)的排氣口連接四通閥(8)的D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除霜邏輯控制單元和熱氣旁通除霜結構,所述熱氣旁通除霜結構包括第一電磁閥(5),第一電磁閥(5)的一端連接壓縮機(7)的排氣口,第一電磁閥(5)的另一端連接風側熱換器(10)的進口;所述除霜邏輯控制單元電連接風機(9)、四通閥(8)、壓縮機(7)、第二電磁閥(4)和第一電磁閥(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磁 閥(4)為單向閥,第二電磁閥(4)的進口連接水側熱換器(1)的出口,第二電磁閥(4)的出 口連接風側熱換器(10)的進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毛 細管(ll),第一毛細管(11)的一端連接風側熱換器(10)的進口,第一毛細管(11)的另一 端同時連接第二電磁閥(4)的出口和第一電磁閥(5)的一端。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磁 閥(4)的進口和水側熱換器(1)的出口之間連接有第二毛細管(3)。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細 管(3)和水側熱換器(1)的出口之間連接有過濾器(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除霜結構,它包括水側熱換器、帶風機的風側熱換器、第二電磁閥、四通閥、壓縮機和氣液分離器,還包括除霜邏輯控制單元和熱氣旁通除霜結構,熱氣旁通除霜結構包括第一電磁閥,第一電磁閥的一端連接壓縮機的排氣口,第一電磁閥的另一端連接風側熱換器的進口,除霜邏輯控制單元電連接風機、四通閥、壓縮機、第二電磁閥和第一電磁閥;本實用新型結合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除霜方式和熱氣旁通的除霜方式的特點,可有效地除霜,并使系統(tǒng)更加安全穩(wěn)定。
文檔編號F25B47/02GK201488418SQ20092019441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9日
發(fā)明者劉斌, 陳勝輝, 黃作忠 申請人:廣東歐科空調制冷有限公司